[爆卦]今晚月色真美念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今晚月色真美念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今晚月色真美念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今晚月色真美念法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0427 黃偉民易經講堂 病毒變種,在印度爆發。這幾天,印度的確診人數每天都超過三十萬,癱瘓了醫療系統,火葬場應接不下,部份城市要在天台燒屍。 全球化之下,變種病毒,可以出現在印度,便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香港也不例外。 一位印度人士從杜拜抵港,在隔離酒店將變種病毒傳了給鄰房的菲傭。菲傭...

今晚月色真美念法 在 森朵餐桌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05:09:05

今天不吃湯圓,吃婆婆牌炸年糕❤️❤️❤️算起來我好幾年沒吃這種古早味炸年糕了,記得小時候每年過年都會有啊,其實今天也才正月十六,往年一定還是親戚家人好友互相約吃飯聚餐的新年氣氛,不過今年因為疫情緣故,我們家很少出門,也不好約別人聚餐,就是家人簡單自己吃。 今天婆婆說起冰箱還有幾片年糕,我和大...

  • 今晚月色真美念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7 17:45:28
    有 165 人按讚

    20210427 黃偉民易經講堂

    病毒變種,在印度爆發。這幾天,印度的確診人數每天都超過三十萬,癱瘓了醫療系統,火葬場應接不下,部份城市要在天台燒屍。

    全球化之下,變種病毒,可以出現在印度,便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香港也不例外。

    一位印度人士從杜拜抵港,在隔離酒店將變種病毒傳了給鄰房的菲傭。菲傭帶了回雇主社區,印裔人士帶著去長洲和尖沙咀。

    香港的疫情沒完沒了,去年初專家說,病毒怕熱,四五月氣溫轉熱便生存不了,到暑假市民生活便可回復正常。

    今年初專家說,隨著各地疫苗開始投產,接種疫苗後,市民有了抗體,群體免疫出現,暑假後疫情應逐步結束。

    但今日再作觀察,世界各地城市,仍處疫情高峰,不但沒有跡象放緩,似乎愈來愈嚴重。

    香港接種疫苗的情況很冷淡,市民不信任政府,官員愈焦急,市民愈抗拒。你搞阿布泰,我們就去排隊買東西。沒有了真正的投票機制,排隊阿布泰,就是無權無勇的香港人對政府投不信任票。

    聶德權不斷催促打疫苗,林鄭威逼利誘,聲稱不打疫苗不准出街食飯,效果都適得其反。

    接種疫苗後死亡數字,科興仍是遙遙領先,十九比四。不過,港府專家話,這些死亡都與疫苗無關,死者本身就有長期病患。接種者應該要判斷自己是否適合接種。這便好了,都市人,人人有三高,自己衡量過便唔打了。

    既然疫苗絕對安全,是愛國愛港者一展抱負的好時機。香港,是地球上少有可以接種科興疫苗的地方,期望像有撐警大會般的大型集會,由歌影視紅星帶領,“齊齊打科興,盡展愛國心”。民建聯和工聯會又送出禮物包,附有科興證書,和拍照留念。盡快達到群體免疫的七成人口接種比例數字。中港可以通關,回復往來。

    今日香港,除了疫情緊張,還有移民去留的困擾。

    易經講堂每周有八堂課程,除網上課程,對象主要為外國同學外,其餘的課,班上同學每次都不約而同的說到去留話題。

    尤其是家有兒女的!

    有同學問:
    今日一去,如果以後都不能回來,還應該走嗎?

    我的看法是,香港是自由港,可以隨時進出。如果有一日情況壞到不能再回來,那今日離開,就更無遺憾了。

    如果今日只是杞人憂天,香港明日遍地杜鵑花,再回來收拾家園。這幾年當做放洋歷練,開放眼界,也未嘗不可。從此選擇做一個世界公民,也光明磊落。

    死守香港,碧血黃花,燃燒自己,照亮歷史,也是一種選擇。高品格,大情操,我沒話說,只能向你敬禮!

    錢穆教授說,中國不在中共,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

    一百二十三年前,譚嗣同選擇留,梁啟超選擇走。歷史肯定譚嗣同,但歷史沒有苛責梁啟超。是留是走,都可以發揮個人作用,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不向權勢跪拜,不混水摸魚。

    我們幸運,經歷了六七年到九七年,三十年香港的流金歲月,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昇平世。陽盡陰生,起過高樓,宴過賓客,是時候看著它樓塌了。

    香港人都是李後主,享受過半生的繁華逸樂,今日又要面對去國淒涼。

    九七前,很多人過的,就是他《玉樓春》描寫的生活:

    晚妝初了明肌雪,
    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間,
    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
    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
    待踏馬蹄清夜月。

    如果你不知道這是李後主的詞,你會懷疑他寫的是九七前的尖東。

    黃昏以後,美人們都在上妝了。肌膚似雪,再添濃妝,似人似妖,看得心中一蕩。

    不是一個,不是兩個,那些妃嬪宮娥,兩旁列陣,在宮殿走廊中,春殿嬪娥魚貫列。

    樂隊樂師在演奏笙歌,舞孃在跳《霓裳羽衣》舞。

    這麼迷人的音樂,這麼迷人的舞曲,還有人錦上添花,臨風誰更飄香屑,在空中四處撒上香粉。

    這樣的環境,能不醉嗎?

    醉拍闌干情味切,用手拍打欄杆,和住節拍,高歌起來。紙醉金迷啊!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Party完了,酒醒了,吩咐侍從不用點燈,今晚月色好,今晚想自己騎馬,踏著月光,輕騎回家,唔駛送了。

    這樣的生活,令人以為可以是永遠的。

    讀李後主的詞,要將他在亡國前,和亡國後,一併來讀的。

    這是文學上的反差對照。

    沒有亡國前的貪歡,影照不出亡國後的悲痛。

    李後主亡國後的作品是文學史上的一絕,作品多,但最為香港熟識的,應該是《破陣子》。

    因為任劍輝、白雪仙,都有唱。

    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爲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揮淚對宮娥。

    四十年來家國,李煜的南唐王朝,由爺爺、父親、他自己,三代人,在江南已有四十年歷史。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亡國這回事的。

    三千里地山河,他們曾經擁有過方圓三千里的國土。

    南唐李家數十年的統治,鳳閣龍樓連霄漢,宮殿建築,雕龍繡鳳的房子,連綿的多到上青天,玉樹瓊枝作煙蘿,宮內名花奇樹,多到聚攏交纏。這種環境,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打仗的———
    幾曾識干戈?

    一個偏安江南的皇室第三代,像今日香港的富三代,打又不能,走又不能。

    一旦歸為臣虜,突然間,忽然變成俘虜,他擔心的,仍是他自己的外表容貌。沈腰潘鬢消磨,沈是沈約,潘是潘岳。都是歷史上的美男子,沈約老病腰圍瘦了,潘岳壯年兩鬢花白。李煜用兩人典故形容自己亡國的容貌都大不如前了。

    跟著訴說他一生最難過的一日,最是倉皇辭廟日,亡國去拜別太廟,但時間倉皇;教坊猶奏別離歌,王室的樂隊,應境奏起別離意味的曲子。他看到平日服侍他的宮女,就哭了起來。

    揮淚對宮娥!

    國破家亡,倉皇辭廟,李煜揮淚的,不是人民,不是社稷,不是家國,是一班平日對著的女人!

    《人間詞話》的王國維,對李後主極為讚賞的,就是這一點的真。

    他要走了,最難過的,不是什麼忠孝,社稷責任,是這一群日日見住,一同長大的女孩子。

    文學創作,最重要就是這一點真誠。

    今日香港,人人面臨去留,一些人,不是怕錢不夠,不是怕專業資格不被承認,不是怕英國生活不適應……

    他們擔心,將來香港的父母過世後,他們要回港申領遺產。香港是沒有遺產稅的,但入了英籍後,他們遺產稅要繳40%,這令他們猶豫不前了。

    香港沉淪,走路當前,他們擔心的,是將來父母死了之後的遺產稅。

    這也是李後主般,文學上的真吧!

  • 今晚月色真美念法 在 森朵餐桌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09 22:39:19
    有 362 人按讚

    今天不吃湯圓,吃婆婆牌炸年糕❤️❤️❤️算起來我好幾年沒吃這種古早味炸年糕了,記得小時候每年過年都會有啊,其實今天也才正月十六,往年一定還是親戚家人好友互相約吃飯聚餐的新年氣氛,不過今年因為疫情緣故,我們家很少出門,也不好約別人聚餐,就是家人簡單自己吃。
    今天婆婆說起冰箱還有幾片年糕,我和大嫂就說好懷念啊真想吃,我們三個人在廚房裡一起做,麵粉加一顆蛋,婆婆說麵糊要濃一點,燒鍋熱油,然後一片片的放入年糕,動作一定要快喔,我覺得一個人可能不夠快,兩個人一起做比較快😆
    炸好後的年糕真的很好吃,外面脆脆的裡面又軟,是最棒的滋味。
    婆婆說還有一種做法,不過不能用不沾鍋,要用不鏽鋼鍋,不沾麵糊,直接煎年糕,年糕會有點焦焦軟軟的,我倒是沒吃過這樣的做法,聽婆婆描述真想吃啊!
    #婆婆餐桌
    #懷念的過年古早味🧨
    #今晚抬頭一看月色真美

  • 今晚月色真美念法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01 11:31:00
    有 39 人按讚

    我還沒有出《宸汐緣》的坑。累積長評兩萬多字了到底是還想怎樣,欠這齣劇到底欠了多少啊😂

    本來不好意思分享在這裡,但被發現了也不想再隱藏覺得太矯情,今天看書看著又寫了一篇特別喜歡(因為這本詩集跟宸汐緣的連結讓我好喜歡好喜歡)就分享在這裡了。

    想看圖片的話(劇評總是圖文並茂的好),可以看第一個留言的豆瓣連結~這裡貼文字~

    **
    一本詩集讓我懂了宸汐緣的渡劫與情

    週末借了一本修道者札西拉姆.多多的書《當你途經我的盛放》,還沒看三分之一就感動的無可復加,但這篇不是要說書的心得,而是要說她恰好提到了我在宸汐緣里看到,當下似懂非懂的東西。

    《宸汐緣》是個設定在仙界的故事,裡面的人物都是活了好幾萬歲的神仙,其中有一段下凡渡劫的設定,就是說神仙過了幾萬年,當因緣際會,就會下凡,忘卻仙界自己的身分,以肉體凡胎度過一生。

    而下凡渡劫的神仙,注定這一生會多所磨難,因為度劫就是要體會人間的七情六苦、貪怨嗔痴,若是能夠不忘初衷、找回本心,度劫就等於是提升了修為,將得大造化。

    但渡不過這些苦難而終究墮入輪回、無法重回仙班的神仙也所在多有。

    劇中女主下凡渡劫,算是旁白的司命就屢次說了「這是劫,也是她的機緣,一但她成功渡劫,六腑明,丹田開,九竅通,肌骨重塑,涅槃重生,神魂歸位,魔氣自散,靈汐不旦能重回仙班,還能得大造化。」(這段出自30集)

    屢次提到的鳳凰涅槃(劇中都是神仙,都有真身,女主角的真身就是鳳凰,除了對照她的一生磨難,生劫、死劫、情劫,也有浴火重生之意),我那時看不太懂。但是在《當你途經我的盛放》書里看到印度教的梵學,有點領悟。

    節錄書中的說明:「梵,指宇宙精神,我,指個體靈魂…個體靈魂我與宇宙精神梵,在本質上是同一的,眾生因為與梵的割裂而流轉於輪回,借助恆河女神聖水的加持,靈魂將重新與梵重聚,而那就是涅槃。」

    雖然我這解釋大概不算太好,畢竟我沒有真正在修行,但總之我看到這段,就連結上劇中神仙渡劫的解釋。

    神仙本與天地同一,身而為仙,初心是天地的初心,劇中的人物那些修為高深的神仙,講的都是善、守護天地,但不能出手干預凡人的因緣。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劫。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無關看起來好或壞,都是劫,卻也都是讓你看破這世間表象,從此不受我執所困囿的機緣。

    ***

    就像劇中女主,第一個渡的是生劫,劇中說明「生劫斷親恩」。乍看之下都會想說斷親恩有什麼好的,卻是深入思考之後才會領悟,一個人如果不在生前斷親恩,這段不是指恩斷義絕,而是指切斷受父母親恩的保護,又怎麼能算得上獨立自主、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呢。

    這段女主因為出身不祥,而讓父親不得不親手把她推入水中,試圖了結她的性命。雖然她僥倖逃過活了下來,卻因此得知原來自己非父親親生、向來疼愛自己的父親在被要脅選擇她或選擇全家時,即便不忍,還是不得不選擇了殺她。

    疼愛自己的父親原來並不能真正守護自己,知道自己是孤兒後,也無法在自小成長的家繼續待下去,女主悲傷了一夜之後並沒有選擇怨懟,而是選擇原諒保護不了自己的父親、告別一直以為是家人的家人,這是斷親恩。

    看起來只是磨難,為什麼要說是機緣,就是因為一件事情的好壞出於選擇,存乎一心。

    佛家說一起心動念,就是一個世界,她遭遇這種事情,可以選擇怨憤,從此看待世界都只覺天地不公、怨恨親人放棄了她。但她也可以選擇感謝父親這十多年來隱瞞她是孤兒真相、把她當親生女兒撫養,感謝這段緣分,走出獨立自主的人生。

    掙脫緣分的羈絆(原本她是要以這家女兒的身分出嫁),所以是斷親緣。

    所以說是劫是緣,全看一個人當下的起心動念,善惡只存乎一念之間,沒有別人可以代為指點。

    這劇還有一個有趣卻頗有道理的設定是,同為神仙的男主雖然一直在身邊守護,但不能出手干預,也不能指導她該怎麼做,傳達的正是這樣的訊息:與別人的感情再深,每個人的人生路,都是個人自己的選擇。

    ***

    然後講到渡劫時,另一個被提到大概兩次的是涅槃,我看書上講的才懂,原來涅槃是個人靈魂的我,和宇宙精神的梵,重新連結歸於同一的狀態。

    凡人生生世世輪回,就是因為放不下我執,就是以「我」為中心,對世間人事物的執著。而既然看事情總是以我為出發點,就沒有辦法做到考量通盤的善,沒辦法也為整體、所有人所考慮,因此個人小我雖然有愛、有善,格局卻是小的,只在自己為中心畫出的小小範圍,比不上大愛、大我。

    脫離不了個人小我,就是一種自私。因為追求的是自己的幸福完善。就像劇中的桑南星君,本來應該一世情劫,渡完就該重返仙班,他卻因為忘不了妻子,而生生世世不斷徘徊在凡間找尋。這樣的執著,讓他看不破情愛的束縛,因為太想要找回和妻子那段相愛相守的時光,所以失落了本心。

    當然這出劇還是一部仙俠愛情劇,不是在講渡完劫之後就該看破紅塵,一切都是我執。

    所以兩個對愛情執著的主角,編劇還是給了一個解釋,什麼情況下,對愛的執著不會讓人墮入輪回或是魔道,就是心懷大愛、對對方、對所有人抱持祝福。

    主角在面對生死關頭的選擇時,即使誤會對方不愛自己,還是選擇犧牲小我,不去怨恨對方,甚至是以性命成全。

    因為不是追求自我滿足的愛,所以雖然是愛情,畢竟是比不甘心不放手的愛,硬是高出一個境界,靈汐能夠用這種眼光看待求而不得的情傷,就算是渡過情劫了。

    而九宸的境界還要更高。劇中兩次要讓他面對去救蒼生,還是去守護女主的兩難,兩次他都選擇守護蒼生和女主,雖自言是身而為神的責任,卻也是因為他身為一個十幾萬歲的老神仙,早已看破世情,不受天下/個人的表象所迷惑。

    從他與師尊論道,就可以知道他始終知道群體和個體只是互為表象,實則同一,所以他守護天下蒼生,守護群體,就等於是守護了當中一個個的個人,也等於是守護了女主的平安。

    這是不受小我和大我所執的境界。
    然後同樣在這本書里,看到幾首讓我想起宸汐緣的詩,節錄來和大家分享。

    「不是我看得太輕
    而恰是我看得太重
    化城雖可暫寄宿
    畢竟有情還未盡劫波
    我自當來回往復」

    這一小段讓我想到九宸在凡間和天界來回,乍看是靈汐的劫,卻也是他的劫,當局者迷,旁人以為他看的清,其實他也因靈汐受苦而苦,青瑤以為九宸果然修為不凡,做得到在一旁看心愛之人受苦,可是這段詩我感覺像九宸的心聲:不是看的輕,而是看的重。

    詩的下一段也好

    「所以他們走了我也不走
    不是我已了悟
    而恰是我根本不懂
    所以流入你的大海成為你的火焰」

    九宸那熊熊燃燒的心啊…他十幾萬年只專心做一個守護天下的戰神,凡人渡劫的苦他也理論上懂,實際上,也是第一次體會到,眼見親愛之人渡劫受難,自己卻什麼也不能做,那種有心無力的苦吧。
    還有一段很像靈汐在知道九宸在縛靈淵擔任魔界守門人之後,自己也一躍而下的心情

    「我信任你攤開的掌心
    也信任你交疊的手印
    如同我信任你的憤怒
    和你的寂靜
    於是我勇敢進入了
    這片無人之境
    這片人潮洶湧的無人境地
    萬法歸於心
    而心歸於幻」

    前陣子還在幻想著要做出天界最美的嫁衣的靈汐,這下因為夫婿又跑去守護蒼生,做那沒有人要做的魔界守門人,而選擇跟隨著下到魔界。但是萬法歸於心,心歸於幻,兩個人真心相守,在哪裡拜天地、穿什麼嫁衣,是仙氣繚繞的天宮還是魔氣繚繞的縛靈淵,又有什麼不同呢?

    又一首詩讓我想到九宸和靈汐在一起,情感逐漸加深時,都會抬頭共賞明月

    「如果今晚
    如果長空突然感念千江
    感謝你讓我看見
    原來有顆明月
    在我心裡盈虧損滿
    感謝你讓我看到
    那最終的皓然」

    其他人總是說九宸愛上靈汐,是天界第三號人物看上了一個尋常小仙,但我想九宸心裡是感謝的,就像這首詩。如果不是靈汐,他的石心不會重新跳動,那顆心早在神魔大戰不得不含淚斬殺部屬時,因滿是傷痕而變的冷硬,是靈汐讓他重新活了過來。

    還有一首讓我想到九宸要離開,隱瞞著靈汐要自己去下縛靈淵的心情。乍看愁腸百結,但他知道守護了蒼生,就等於守護了靈汐,所以儘管哀傷,心裡是光輝明朗的。

    「你的憂傷眼看就要
    越過眉頭 淹沒
    我的雙肩
    我的哀愁 卻無法讓你看見
    相信我是愛你的
    如果有從前
    如果有永遠
    我的愛從最古老的從前固執到
    最浩渺的永遠
    現在為了這曠世的愛戀
    我必須躍上馬
    趁著月色離開
    從你的夢境離開
    請你
    也從你的夢境離開吧
    我的愛
    其實在這個夢之外
    在生死之外

    不哭了吧
    天亮時我將拈花
    你會微笑嗎?」

    九宸臨走前只有跟師弟雲風告別,看雲風哭,九宸還笑他「我是去守縛靈淵,又不是死了」(說真的九宸對身邊人有夠寵溺的,平常不怒自威,但內心的關愛流露出來,我覺得他不只護妻魔人,也是寵弟狂魔)

    雲風哭說「生別離,從此不復相見,和死有什麼差別!」(原文忘了但大致是這樣)

    但九宸的愛就像這首詩,「在生死之外」,要對方「從你的夢境離開」,也有愛不拘形式、靈汐所求的長相廝守,他此時看來也如一夢,即便夢醒,兩人無法朝夕相伴,那愛卻不會因此消失而是依舊存在,就是由他守護的這花開花落,宛如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切如常的人間和仙界吧。

    也是因為九宸的愛是如此,所以即使最後,靈汐連「在縛靈淵一起當魔界守門人」的心願都破滅,九辰讓她封門,自己和魔君被關在魔界里。靈汐也還能不丟失盼望,用著守望的心情,一個人帶著孩子等待了三百年。

    從小愛的境界來看,能等下去,是因為九宸最後給她一句諾言:「不論我在哪裡,只要我還活著,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會回到妳身邊。」

    而從大愛的層次來看,是即使九宸歸來無望,不知道是死了還是永世被困於魔界,她知道這六界平安是因為九宸的守護,所以只要日月照常運行,他對自己的情和愛,就如同是天地間守護著她和念兒的萬事萬物,從這個意義來看,九宸永遠不會消失,就像她對九宸的心。

    那段「不哭了吧 天亮我將拈花 你會微笑嗎」讓我想到了靈汐回到浮雲殿,手撫晨汐樹,這原先斂了氣息,是自從九宸歸來,才又重新開枝散葉的樹,在九宸生死茫茫時依然持續生長,就好似一個訊息,九宸並未消失,無論他的個人小我如何,是生,是死,其實都是永存。

    最後一首真的很像很像九宸守護靈汐在凡間渡劫,他不插手干預過多,雖然還是忍不住借了凡間身分,讓自己成了她的情劫,卻自始至終是守望著她那份心情

    「如果你願意相信
    那混沌 雜染 堅硬的
    本不是你的質地

    如果你願意將你
    全然地交付我的掌心

    我將在月色中跏跌而坐
    將全部的鮮白、調柔、清淨
    傾注於你

    無論水 無論火 無論著色 無論留白
    我願你能
    不冷漠 不惱熱 不著諸相 不執頑空
    我願你所有的傷痕
    最終都能成為莊嚴生命的
    了了弦紋

    於是當晨曦初現
    你將照見
    那溫潤、輕巧、淡定的
    如如本然」

    連詩中都有「晨曦」,讓我聯想到宸汐也是很正常的。這就是九宸守護著靈汐的那份心情和祈願啊。
    不知道節錄這麼多是否能發長評,但同時推薦本書也推薦宸汐緣。一切都是緣也是劫,我一直沒辦法出坑看什麼都想到宸汐緣,這果然我的劫啊!

    可是這對應上書所得到的醒悟,那一份留存在心裡澄靜美好的感覺,就是我渡劫所得的造化吧!

    #當你途經我的盛放
    寶瓶文化
    #宸汐緣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