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人類最深潛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人類最深潛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人類最深潛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人類最深潛水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非)心靈雞湯——黯然及受身的修行 | 盧斯達 on Patreon】 47人被國安法控告那件事,很多人在外面看,反而忍不住哭。哭泣是健康的生理渲泄,在此事觸發之前,現實和網絡的低氣壓已經持續很久,只等一個金屬疲勞,繼而爆破的點。反送中沒有具體的完結點,大約記憶只知道是後來示威日漸高風險、人人數...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穿山甲除藥」vs.「深潛太空人」。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深潛太空人」獲得50.5%的票數,險勝了1個百分點而已。 這次的廝殺真的非常激烈,完全沒辦法預料哪一條會贏,我們節目開播以來頭一次看到這麼接近的票數!雖然穿山甲高票落選,但還是要在這邊呼籲:沒有買賣就...

人類最深潛水 在 ?JIL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1:26:13

三級持續延長🥺持續想念戶外,懷念那些被背包壓得喘不過氣,炸酸的小腿肌跟股四頭肌,喜歡大海的沈靜,無論是水肺深潛,只聽得到自己的呼吸聲,還是極限的當個美人魚自潛... 回想自己為什麼會喜歡凹豆生活,當然首先是因為被朋友拉來爬山跟學潛水😂但就是因爲親身體驗,讚嘆人類的渺小,享受自然帶給你的感動後整個入...

人類最深潛水 在 革命開始的時候躺下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36:52

———-進擊的巨雷————  ———-嚴守防雷線————  ———-人品認證勿踩雷————   地鳴即將來到前,為了讓飛船能順利起飛,韓吉決定留下來,她啟動立體機動裝置,穿梭在巨人陣中,韓吉沒有一點悲傷的神色,,她在廣大的巨人陣裡揮刀殺戮,不像戰鬥肅然,更像與巨人跳舞,在死亡面前,韓吉...

人類最深潛水 在 ?覺婉榕?Fred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01:18:10

2020.07.25深潛初體驗 我就是事發前老神在在 開始後臨陣脫逃的那種人類 ————————————— #澎湖興仁潛水 (推推教練都超級耐心) 繼上次衝浪後 馬兒:「你就說你想不想潛就好!」 榕兒:「想啊!可是我怕怕...」 然後就趕鴨子上架了 仔細想想 人生好像也是這樣 ———————...

  • 人類最深潛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06 13:20:06
    有 48 人按讚

    【(非)心靈雞湯——黯然及受身的修行 | 盧斯達 on Patreon】

    47人被國安法控告那件事,很多人在外面看,反而忍不住哭。哭泣是健康的生理渲泄,在此事觸發之前,現實和網絡的低氣壓已經持續很久,只等一個金屬疲勞,繼而爆破的點。反送中沒有具體的完結點,大約記憶只知道是後來示威日漸高風險、人人數日少,後來武漢肺炎就侵襲全球。政治運動之後的感傷和壓力,就一直累積,一般人陷入不知道自己是痛苦的痛苦狀態。直至標誌性的 show trial在鏡頭前映出來、香港「法治」如何展現真實一面,這一股持續將近兩年的戰爭情緒才找到一個爆發點。

    一直以來,特區對這件事也沒有甚麼交代,沒有高級官員或者執法人員下台問責。在官方的論述中,那一切只剩下「社會事件」、「黑暴」等概括詞,十分模糊。「國際」在拜登上場之後,也就如此了,終於七百萬人不論政治立場,都要面對「如果很努力地做,但世界還是沒有改變」的失敗。

    人生經常要面對失敗,有些世代甚至一出世就是失敗和多餘的。上一代像蕭生還能侃侃而談上一代電影業如何黃金時代,這自然是他們的福份。回歸前後,以及之後出世的一代,很早就要面對失敗,以及自己是狗的現實。你看,他好像一條狗。生命,和自己,都很像一條狗。能哭出來就好,但如果已經哭不出來,那就可能會變得怨毒,或者在精神性、社會性上無法生還。

    這一點,就算沒有政治的對立,當代中國人也很難理解。這二三十年,中國經濟在上升,近來很多外國民調和田野調查都發現,中國人在全球人口中,對未來特別樂觀;反觀在香港,政治經濟沒有好過。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上沙士,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到金融海嘯,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到雨傘 (我那一代),更不談更多所謂的結構性矛盾。香港年輕一代,和中國年輕一代,精神面貌就因為客觀形勢不一樣,而永遠不可能同理。你的肅靜只有自己才懂得。

    後來發生了 2016 年第一波 DQ 事件,那時他們不打泛民的,事實上就是政壇只留給舊人玩,給中老年人玩,年輕人止步。青政本民前,以及眾志姚劉等等,不是年輕,就是素人。連政治也變成大富翁了。大富翁的玩法就是先到先得,後埋檯的,你怎麼優秀都玩不到,會被結構性剝削和陰乾。要痛苦,當時就很痛苦了。

    當年的痛苦又多一份寂寞,因為當年 DQ 沒打到泛民,他們的支持者就不會分享到同一份感受,甚至惡言相向,彼此種下仇恨。很多人就此回不來了。

    約莫是 2016-17 年,一次失敗就已明明白白擺在很多人面前。政團解散、知名人物流亡或入獄,受千夫所指。有很多本來高調的人,轉為低調,或者離開去讀書,或者準備移民。一時間你覺得很熱鬧的世間,不再熱鬧。甚至公民社會有人很理所當然地說,本土派不是已經收皮了嗎?

    甚至再遠一點,佔領運動反而有貝體的清場時間,但大家都知道在清場之前,內部早已因為退場還是留守、旺角還是金鐘而有了各種想法。激烈血氣並沒有隨清場而終結,之後變成了反水貨行動,變成思想上更進取思考香港前途,但那不是所有人一起受苦。2017-19 年的前期,主流政界也曾經跟政府關係要好。後來我訪問很多光譜比較主流的年輕人,他們都不約而同說,曾俊華選特首萬民呼應的時候,他們最難受。那時,2014 年的事情都未解決,卻整個社會都(看似) 是向前走的氣氛。現在未解決的事情又更多了。

    萬籟俱寂的時候,你要怎麼處理自己內心的翻騰呢?

    不管你是甚麼人,總會在不同的時空面對這樣的冰冷或者失敗。你可以拉長接受的過程,但終於事實是擺在眼前。現實一旦夠真,就夠震憾,社教化便是讓你打上精神的烙印,讓你知道武學再深,深不過地,以後你就不自由了。真正的習得無力感,要靠行刑圍觀來傳播。2016 年那一波,骨幹力量像泥石流一樣流散的情景,令人難忘。活在真實中,是了解呼天搶地都沒有救助,所有希望熄滅之時,你只剩下自己這個空殼,世界變得流形的,彷彿不再真實,因為自己的世界觀被現實撞散了,但你會知道有其他人不是這樣看,他們的感受完全正常,這些人的存在,令你更加感到痛苦。

    知道很多人在處境艱難時,總會找一些事來做,例如去做一些宣傳,例如去捐錢,或者去食黃店則是近一兩年發明出來。這些本質上不是壞事,但過於依靠燃燒悲情來持續。這時大家自然又形成新一波的盲信,於是曾俊華的黃特首熱潮,就是初嘗絕望的香港人移情的對象。之後會不會又出現第二次第三次呢?這些年來出了那麼多捉鬼和 blame the victim 的意見領袖,都是因為民間的需求存在,有人投其所好而已。點閱量和贊助金說明一切。

    人通常都是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偷懶,當感受出現時,我們很少精確地觀測它,對自己描述那種感受的前世今生,而是急著移情,將事情轉移到別的狂信之中。人通常會這樣做,因為痛苦和被現實打倒,是一秒都不想停留的地獄。凝視困境一秒,靈魂都如入火聚,於是痛苦就無法沉澱,人在轉移視線的時候,層次就會變得單薄。如果抗爭失敗,那就移民,而且說是打國際線、為誰人留後,那種急不及待,便是在轉移自己的痛苦。所以他們是失言的,但也是真心痛苦的,痛苦得無法處理,在一個又一個的議題趕場中失去自己。

    為甚麼不讓痛苦多折磨自己一點,直到自己更加理智、更加堅強、更加對得起失敗的光臨呢?於是人們總是急著下定論,香港已死、XX已死,因為他們下了結論,心理上就能 move on。然而生命永遠在生長,為甚麼要下結論呢? 2016 年有一小撮人收皮了,但那件事以另一個形式在石牆裡長出花,說它成功不是,但說它失敗也是武斷,只會困擾當下的自己。老莊學派說困於過去、困於未來,都是無法在當下活著。進一步說,沒法在當下活著的人是在虛渡生命。努力活著的人,總是不斷地假裝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才能擠出氣力來。

    當然,我也是在虛渡和迷失的角落跟你說這些話。人不可能經常征服痛苦,在它的蹂躪中仍保持一種理智已經算是不錯。

    讀歷史的人都會知道,一百幾十年的事情,可以幾句就說完,甚至可以塑造另一個定性,一切都變得權力流動和「觀點與角度」。例如說西班牙經歷了白色恐怖數十年,你看,我們說這「數十年」,就三個字,但當中實際影響了多少家庭、親友、鄰里,有多少人因而移民或者流亡,都壓在那簡單的「幾十年」的寫法之下。歷史和世界就像茫茫大海,你投入了一個瓶子,不知道它循環多久,不知道瓶子會不會到達另一個國度的沙攤上。甚至你會看到被迫害者,可能遙身一變成為迫害者。生命的意志超過時間,也超越善惡,但首先你要渡得過彼岸,讓點連成線和面。我有這種意志嗎?我經常問。

    面對那黑暗大海,人們拼命為自己創造希望,但同時希望會使人失望。用希望來治療自己是飲鴆止渴。你試過失望,你就知道那毒藥有多毒。例如人們就把希望過度投資在領袖、在特朗普 (或拜登、兩黨共識 or whatever)、在意見領袖、在司法制度……之類。對自己好一點,不要被希望引誘。

    一般人的內心折騰不起世界觀破滅的。當我聽見社會賢達問,現在香港究竟還有沒有司法獨立,因為我沒見過香港黃金時代,我感性上無法跟他們同調,但理性上我知道他們已經到了存在危機,世界觀被完全打碎,內心的痛苦、頭腦的混亂,可想而知。

    歷史進程,每次形勢不妙,大家就自然會急著說,不要這樣做,要如何如何做。儘管只是發泄情緒,但這不是太著急了嗎?為何那麼早就定論去安撫自己呢?世界的本質將會是混淆,預測未來和定論是為了安撫自己,卻進一步吸光人的續航力。

    三十年前,沒人想過台灣會那麼好,在國際上穩住了腳步,全世界都要跪求他們的晶片業。誰想過呢?在幾十年前他們在受難的過程中,應該沒人想像過吧。我們也無法想像香港會死而復生,但如果香港人急著下定論,未來就沒可能性可言,你的人生也會變得痛苦而膚淺。苦是人類最古老的敵人和朋友,多數人只會痛苦而膚淺,好嬲好嬲好驚好驚,但結不出其他果子,但我們的先輩都因為痛苦而深刻而活了下來,才有下一波的文明,他們是文明和民族的脊椎,他們受的苦我無法想像,但他們有從痛苦和受身中學到甚麼則是肯定。

    香港是被歷史優待的,在全世界都在反殖鬥爭之時,我們被凍結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是中國還是英國還是香港人自己佔多一點,已經不可考,但我們就像小孩子一樣,文明的痛苦一直跟我們絕緣,導致見多識廣,本應老辣的社會賢達也經常真心發表天真無邪的言論,這便是我們整體稚氣的表徵。

    痛苦光臨時,聽音樂是其中一種深潛的空間。跟痛苦經常扯上關係的其一個樂隊是日本的 X Japan。我聽他們大概是從高中大學開始,直到現在還是 playlist 的常駐品。這隊偉大樂隊,命運多舛,經歷過主唱被邪教洗腦導致解散,後來又有兩個原祖成員因故而死,後來重組都已經只剩下「生還者」。雖然他們也有商品和煽情成份,但讀得越多他們的故事,包括傳記故事和紀錄片,就越看到人類的意志力沒有極限。他們解散前有一個日本音樂會叫《The Last Live》(1997),當然在很早前就我就看過,但後來在主音的自傳才讀到,那時他受邪教猛烈的精神控制,身體也被虐打,但最終也撐著去參加,因為沒有主音就基本開不了唱。

    當時的粉絲不知內幕,但多少將樂隊解散歸咎他,可以說是被歌迷憎恨著。他當時的身不由己和痛苦,是後來脫離教團之後才陸續發表出來。十多年之後,你才知道他們現場演出時的表現、細微動作藏著莫大的故事,但那個 live 也充滿異常的力量。後來他們經歷莫大的損失、不幸、疾病、工傷手術等等之後,仍然重組了起來,一切都變得洗煉,雖然不再年輕,但作為活著的心靈戰場,還是活了下來,再次發光發熱。每次我有問題,我就去聽他們的歌,不會得到答案,但得到撐著的能量,對他們一路走來的韌力還是心馳神往的。我有這種意志嗎?我經常問。

    沒有任何大道理在其中,我渡了我自己。以上。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人類最深潛水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06 13:19:41
    有 51 人按讚

    【(非)心靈雞湯——黯然及受身的修行 | 盧斯達 on Patreon】

    47人被國安法控告那件事,很多人在外面看,反而忍不住哭。哭泣是健康的生理渲泄,在此事觸發之前,現實和網絡的低氣壓已經持續很久,只等一個金屬疲勞,繼而爆破的點。反送中沒有具體的完結點,大約記憶只知道是後來示威日漸高風險、人人數日少,後來武漢肺炎就侵襲全球。政治運動之後的感傷和壓力,就一直累積,一般人陷入不知道自己是痛苦的痛苦狀態。直至標誌性的 show trial在鏡頭前映出來、香港「法治」如何展現真實一面,這一股持續將近兩年的戰爭情緒才找到一個爆發點。

    一直以來,特區對這件事也沒有甚麼交代,沒有高級官員或者執法人員下台問責。在官方的論述中,那一切只剩下「社會事件」、「黑暴」等概括詞,十分模糊。「國際」在拜登上場之後,也就如此了,終於七百萬人不論政治立場,都要面對「如果很努力地做,但世界還是沒有改變」的失敗。

    人生經常要面對失敗,有些世代甚至一出世就是失敗和多餘的。上一代像蕭生還能侃侃而談上一代電影業如何黃金時代,這自然是他們的福份。回歸前後,以及之後出世的一代,很早就要面對失敗,以及自己是狗的現實。你看,他好像一條狗。生命,和自己,都很像一條狗。能哭出來就好,但如果已經哭不出來,那就可能會變得怨毒,或者在精神性、社會性上無法生還。

    這一點,就算沒有政治的對立,當代中國人也很難理解。這二三十年,中國經濟在上升,近來很多外國民調和田野調查都發現,中國人在全球人口中,對未來特別樂觀;反觀在香港,政治經濟沒有好過。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上沙士,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到金融海嘯,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到雨傘 (我那一代),更不談更多所謂的結構性矛盾。香港年輕一代,和中國年輕一代,精神面貌就因為客觀形勢不一樣,而永遠不可能同理。你的肅靜只有自己才懂得。

    後來發生了 2016 年第一波 DQ 事件,那時他們不打泛民的,事實上就是政壇只留給舊人玩,給中老年人玩,年輕人止步。青政本民前,以及眾志姚劉等等,不是年輕,就是素人。連政治也變成大富翁了。大富翁的玩法就是先到先得,後埋檯的,你怎麼優秀都玩不到,會被結構性剝削和陰乾。要痛苦,當時就很痛苦了。

    當年的痛苦又多一份寂寞,因為當年 DQ 沒打到泛民,他們的支持者就不會分享到同一份感受,甚至惡言相向,彼此種下仇恨。很多人就此回不來了。

    約莫是 2016-17 年,一次失敗就已明明白白擺在很多人面前。政團解散、知名人物流亡或入獄,受千夫所指。有很多本來高調的人,轉為低調,或者離開去讀書,或者準備移民。一時間你覺得很熱鬧的世間,不再熱鬧。甚至公民社會有人很理所當然地說,本土派不是已經收皮了嗎?

    甚至再遠一點,佔領運動反而有貝體的清場時間,但大家都知道在清場之前,內部早已因為退場還是留守、旺角還是金鐘而有了各種想法。激烈血氣並沒有隨清場而終結,之後變成了反水貨行動,變成思想上更進取思考香港前途,但那不是所有人一起受苦。2017-19 年的前期,主流政界也曾經跟政府關係要好。後來我訪問很多光譜比較主流的年輕人,他們都不約而同說,曾俊華選特首萬民呼應的時候,他們最難受。那時,2014 年的事情都未解決,卻整個社會都(看似) 是向前走的氣氛。現在未解決的事情又更多了。

    萬籟俱寂的時候,你要怎麼處理自己內心的翻騰呢?

    不管你是甚麼人,總會在不同的時空面對這樣的冰冷或者失敗。你可以拉長接受的過程,但終於事實是擺在眼前。現實一旦夠真,就夠震憾,社教化便是讓你打上精神的烙印,讓你知道武學再深,深不過地,以後你就不自由了。真正的習得無力感,要靠行刑圍觀來傳播。2016 年那一波,骨幹力量像泥石流一樣流散的情景,令人難忘。活在真實中,是了解呼天搶地都沒有救助,所有希望熄滅之時,你只剩下自己這個空殼,世界變得流形的,彷彿不再真實,因為自己的世界觀被現實撞散了,但你會知道有其他人不是這樣看,他們的感受完全正常,這些人的存在,令你更加感到痛苦。

    知道很多人在處境艱難時,總會找一些事來做,例如去做一些宣傳,例如去捐錢,或者去食黃店則是近一兩年發明出來。這些本質上不是壞事,但過於依靠燃燒悲情來持續。這時大家自然又形成新一波的盲信,於是曾俊華的黃特首熱潮,就是初嘗絕望的香港人移情的對象。之後會不會又出現第二次第三次呢?這些年來出了那麼多捉鬼和 blame the victim 的意見領袖,都是因為民間的需求存在,有人投其所好而已。點閱量和贊助金說明一切。

    人通常都是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偷懶,當感受出現時,我們很少精確地觀測它,對自己描述那種感受的前世今生,而是急著移情,將事情轉移到別的狂信之中。人通常會這樣做,因為痛苦和被現實打倒,是一秒都不想停留的地獄。凝視困境一秒,靈魂都如入火聚,於是痛苦就無法沉澱,人在轉移視線的時候,層次就會變得單薄。如果抗爭失敗,那就移民,而且說是打國際線、為誰人留後,那種急不及待,便是在轉移自己的痛苦。所以他們是失言的,但也是真心痛苦的,痛苦得無法處理,在一個又一個的議題趕場中失去自己。

    為甚麼不讓痛苦多折磨自己一點,直到自己更加理智、更加堅強、更加對得起失敗的光臨呢?於是人們總是急著下定論,香港已死、XX已死,因為他們下了結論,心理上就能 move on。然而生命永遠在生長,為甚麼要下結論呢? 2016 年有一小撮人收皮了,但那件事以另一個形式在石牆裡長出花,說它成功不是,但說它失敗也是武斷,只會困擾當下的自己。老莊學派說困於過去、困於未來,都是無法在當下活著。進一步說,沒法在當下活著的人是在虛渡生命。努力活著的人,總是不斷地假裝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才能擠出氣力來。

    當然,我也是在虛渡和迷失的角落跟你說這些話。人不可能經常征服痛苦,在它的蹂躪中仍保持一種理智已經算是不錯。

    讀歷史的人都會知道,一百幾十年的事情,可以幾句就說完,甚至可以塑造另一個定性,一切都變得權力流動和「觀點與角度」。例如說西班牙經歷了白色恐怖數十年,你看,我們說這「數十年」,就三個字,但當中實際影響了多少家庭、親友、鄰里,有多少人因而移民或者流亡,都壓在那簡單的「幾十年」的寫法之下。歷史和世界就像茫茫大海,你投入了一個瓶子,不知道它循環多久,不知道瓶子會不會到達另一個國度的沙攤上。甚至你會看到被迫害者,可能遙身一變成為迫害者。生命的意志超過時間,也超越善惡,但首先你要渡得過彼岸,讓點連成線和面。我有這種意志嗎?我經常問。

    面對那黑暗大海,人們拼命為自己創造希望,但同時希望會使人失望。用希望來治療自己是飲鴆止渴。你試過失望,你就知道那毒藥有多毒。例如人們就把希望過度投資在領袖、在特朗普 (或拜登、兩黨共識 or whatever)、在意見領袖、在司法制度……之類。對自己好一點,不要被希望引誘。

    一般人的內心折騰不起世界觀破滅的。當我聽見社會賢達問,現在香港究竟還有沒有司法獨立,因為我沒見過香港黃金時代,我感性上無法跟他們同調,但理性上我知道他們已經到了存在危機,世界觀被完全打碎,內心的痛苦、頭腦的混亂,可想而知。

    歷史進程,每次形勢不妙,大家就自然會急著說,不要這樣做,要如何如何做。儘管只是發泄情緒,但這不是太著急了嗎?為何那麼早就定論去安撫自己呢?世界的本質將會是混淆,預測未來和定論是為了安撫自己,卻進一步吸光人的續航力。

    三十年前,沒人想過台灣會那麼好,在國際上穩住了腳步,全世界都要跪求他們的晶片業。誰想過呢?在幾十年前他們在受難的過程中,應該沒人想像過吧。我們也無法想像香港會死而復生,但如果香港人急著下定論,未來就沒可能性可言,你的人生也會變得痛苦而膚淺。苦是人類最古老的敵人和朋友,多數人只會痛苦而膚淺,好嬲好嬲好驚好驚,但結不出其他果子,但我們的先輩都因為痛苦而深刻而活了下來,才有下一波的文明,他們是文明和民族的脊椎,他們受的苦我無法想像,但他們有從痛苦和受身中學到甚麼則是肯定。

    香港是被歷史優待的,在全世界都在反殖鬥爭之時,我們被凍結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是中國還是英國還是香港人自己佔多一點,已經不可考,但我們就像小孩子一樣,文明的痛苦一直跟我們絕緣,導致見多識廣,本應老辣的社會賢達也經常真心發表天真無邪的言論,這便是我們整體稚氣的表徵。

    痛苦光臨時,聽音樂是其中一種深潛的空間。跟痛苦經常扯上關係的其一個樂隊是日本的 X Japan。我聽他們大概是從高中大學開始,直到現在還是 playlist 的常駐品。這隊偉大樂隊,命運多舛,經歷過主唱被邪教洗腦導致解散,後來又有兩個原祖成員因故而死,後來重組都已經只剩下「生還者」。雖然他們也有商品和煽情成份,但讀得越多他們的故事,包括傳記故事和紀錄片,就越看到人類的意志力沒有極限。他們解散前有一個日本音樂會叫《The Last Live》(1997),當然在很早前就我就看過,但後來在主音的自傳才讀到,那時他受邪教猛烈的精神控制,身體也被虐打,但最終也撐著去參加,因為沒有主音就基本開不了唱。

    當時的粉絲不知內幕,但多少將樂隊解散歸咎他,可以說是被歌迷憎恨著。他當時的身不由己和痛苦,是後來脫離教團之後才陸續發表出來。十多年之後,你才知道他們現場演出時的表現、細微動作藏著莫大的故事,但那個 live 也充滿異常的力量。後來他們經歷莫大的損失、不幸、疾病、工傷手術等等之後,仍然重組了起來,一切都變得洗煉,雖然不再年輕,但作為活著的心靈戰場,還是活了下來,再次發光發熱。每次我有問題,我就去聽他們的歌,不會得到答案,但得到撐著的能量,對他們一路走來的韌力還是心馳神往的。我有這種意志嗎?我經常問。

    沒有任何大道理在其中,我渡了我自己。以上。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 人類最深潛水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31 15:44:06
    有 13 人按讚

    【影評】《鋼鐵雨:深潛行動》Steel Rain 2: Summit ★★★★☆
    國際關係建立在恐懼的總和
    .

    【好讀網頁版 - 方格子】
    https://vocus.cc/@XXY2018/5fed9a55fd897800011d5f20

    「擁有核武卻不能使用核武,核武也只是拿來威嚇用的東西」—《沉默的艦隊》

    核武真是個詭異的武器:每個國家都將它視為軍事強權的象徵,一旦擁有了卻又不敢使用;這種擁核武卻不能使用核武,卻又得在外交上展現出柔軟身段的詭異局勢,有棍子又有胡蘿蔔的國際關係,說穿了就是建立在恐懼總和之上,因為害怕而讓肌肉變得更大。這樣表面平靜,檯面下卻暗濤洶湧的世界能夠運轉多久?沒人知道。
    .

    《鋼鐵雨:深潛行動》雖說是2017年《鋼鐵雨》的系列續作,但故事兩者沒有關連,同樣的演員但飾演不同角色,可將兩部作品視為兩個獨立故事,彼此間互不影響;但兩者都是根據同一部韓國漫畫改編,藉由南北韓內部的政變,來諷刺當今世代的美中日韓朝五方關係,呈現了長期在權力拔河的東亞局勢。
    .

    劇本巧妙結合了政治驚悚與軍事動作元素,彷彿透過電影進行了一場沙盤推演,模擬出發生政變後的國際局勢,各方勢力將如何介入,以及國與國之間的主從關係,各方勢力的微妙變化。有趣的是,電影主要聚焦在西太平洋,東海中的獨島及釣魚台(尖閣列島)兩地,邊界的主權爭議地區,設計了美中兩大強權角力戰下的日韓朝三國場景;電影從一場南韓是否加入的軍演,再到美朝會談、和平協議簽訂、消除核武等政治談判,清楚說明了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內部需要解決的事情,也就更甭提國與國之間的衝突紛爭,矛盾或是無奈之處。
    .

    而《鋼鐵雨:深潛行動》的故事則是透過一場北韓反叛將領,綁架正在進行會談的美、韓、朝三方領導人至一艘虛構的核子潛艦,將東亞各國推向戰爭的邊緣;這過程中有趣的三方對話,影射了保守派的美國總統,也右批軟趴趴的南韓總統,更左打臉北韓領導人;沒有共識的共識,似乎也解釋了這個世界為何如此紛擾,正是因為缺乏有誠意的溝通,和能夠創造對話的機會。
    .

    說來無奈,因為也只有三位領導人被迫在狹小的潛艦中才能放下堅持而開始對談;也只有三個人開始背水一戰,感受到生命威脅時,才會思考妥協、讓步的可能。這些在談判桌中出現的消長關係,似乎也是編劇希望透過對話告訴大家:要對方態度軟化,絕對不是秀出更大的肌肉來博得臣服,而是真心誠意地想要改變,一起創造雙贏的局面。
    .

    要說電影畫出了一個美好大餅,讓我們看到美中日韓之間的美好想像?其實並不然。我認為電影彷彿提供了一個舞台,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思考空間,讓我們在腦袋裡想像著:「如果是這樣,那麼會變成什麼樣子?」的問題。而電影也巧妙地穿插諸如觸發越戰的北部灣事件、北韓飛彈試射、天安號沉沒等許多真實發生的事件,來告訴著大家,這些看似荒謬不實的劇情,其實都離我們不遠;因為你不去管政治,政治終究會回來找上門。
    .

    對我而言,《鋼鐵雨:深潛行動》除了展現韓國電影在編劇上的實力,特效技術,或是演員精彩卓越的演技外,同時也另類傳達了政治或國際關係發展的必然結果;人類始終無法在歷史中學到教訓,反而一再讓現實重演歷史悲劇。正如同電影開場與結尾的呼應:南北韓在二戰及冷戰結束後,錯失了和平統一的良機,如今反問人民是否要統一,已漸漸得不到明確的共識。反觀其他國家,甚至是每天要面對惡鄰居恐嚇騷擾的台灣,是否有許多應該要去思考或解決的問題,只是放著不管而期待哪一天衝突發生之後才開始重視呢?
    .

    許多事情或許能夠透過時間去消除仇恨、對立、衝突下的情緒獲得緩解,但放著不管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讓鴻溝加劇而錯失對話機會;了解前因後果,試著給出不同選項,或許正是《鋼鐵雨:深潛行動》這部電影帶給我最棒的價值。

    .
    .

    《鋼鐵雨:深潛行動》Steel Rain 2: Summit
    台灣上映日期:2020-07-29
    甲上娛樂

    .
    .
    .

    #鋼鐵雨 #深潛行動 #鋼鐵雨深潛行動 #steelrain #steelrain2summit #電影 #影評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梁宇皙 #鄭雨盛 #郭度沅 #柳演錫 #安格斯麥克菲恩 #韓國 #朝鮮 #美國 #日本 #中國 #中美貿易戰 #台灣 #國際關係

    #XXY

  • 人類最深潛水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6-23 22:00:03

    上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穿山甲除藥」vs.「深潛太空人」。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深潛太空人」獲得50.5%的票數,險勝了1個百分點而已。
     
    這次的廝殺真的非常激烈,完全沒辦法預料哪一條會贏,我們節目開播以來頭一次看到這麼接近的票數!雖然穿山甲高票落選,但還是要在這邊呼籲: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深潛太空人」這個題目非常科普,繼5月底,美國睽違9年再度發射載人火箭後,美國太空人又繼續創造新的里程碑,不過這次不是上太空,而是「下海」寫歷史,下海就是字面上的下海。美國史上第一位完成「太空漫步」的女性太空人,現年68歲的凱薩琳‧蘇利文,選在世界海洋日的前一天6月7日,潛入馬里亞納海溝南端的最深處「挑戰者深淵」,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抵達這個地球最深處的女性,但更厲害的是,她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既上過太空又到過海溝的人,上天下海成就解鎖。
     
    這次蘇利文是和另一名美國退休海軍軍官「維斯科沃」搭檔,整趟任務包括下潛和上升,共花了大約4到5小時,兩人下潛了1萬零925公尺,在海溝底部的溫度攝氏零下5度,但很可惜沒看到魚。回到陸地上的時候,蘇利文還打電話給距離地球408公里外的「國際太空站」連線一下。總之呢,蘇利文現在可以很自豪的說,她曾經造訪過離地球最遠的地方,以及離地心最近的地方。
     
    蘇莉文其實在踏入航太業以前,幾乎是沒有任何科學背景的,會成為太空人其實也有點無心插柳。她父親是航空工程師,雖然她從小就對太空非常感興趣,但後來讀大學的時候,卻想說自己很擅長學習新語言,那乾脆主修語言好了,還計畫成為一名翻譯人員,不過大一的時候選修了一門海洋生物學課程,就這樣歪掉跑到了科學的懷抱。後來她大學畢業的時候拿的是地球科學學位,26歲就拿到地質學博士學位,結果畢業那年耶誕節左右,她哥哥參加了NASA的太空人招聘計畫,也鼓勵她去申請看看,結果1978年她就被選中,成為NASA第一批女性候選太空人之一。
     
    她在NASA服務的15年間,總共執行過三次太空梭任務,累計532個小時的太空飛行記錄,除了剛剛提到的,她是第一個完成太空行走的女太空人以外,還參加過一些厲害的任務,像是1990年4月美國部署哈伯太空望遠鏡,她就是其中一員。
     
    1993年離開NASA,跑去擔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首席科學家,後來被歐巴馬任命為這個單位的行政長官,2014年被《時代雜誌》選為百大人物之一。反正她就是一個從外太空到內子宮都開外掛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陸海空三棲達人。
     
    「挑戰者深淵」是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最最最深處是1萬零971公尺,是目前已知地表最深的地方,比凱莉的股溝還要深(?)我們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對吧?「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公尺,想像一下你把「珠穆朗瑪峰」倒插進海底,都還碰不到「挑戰者深淵」的底部,據說你往溝裡丟一塊石頭的話,要一個多小時才會到底。那海溝底部的溫度大約是攝氏0度左右,而且四周一片漆黑,水壓是8噸,相當海平面壓力的1100倍,如果潛水艇破一個小洞,應該不到一秒人就變肉醬。
     
    因為環境真的太險惡了,所以過去執行過的任務,有載人加上沒載人的,兩隻手數得出來,甚至比上過月球的人數還少。最早一次是1960年,美國探險家和瑞士探險家聯手下潛,停留了20分鐘,發現海溝底有魚蝦之類的生物,1995年日本也執行了一次無人下潛,最有名的是2012年,奧斯卡名導演「詹姆斯卡麥隆」,挑戰單人下潛,還一口氣停留了3個小時,而一開始我們提到的,跟蘇利文搭檔的「維斯科沃」,他自己在2009年兩度獨自挑戰成功,然後帶蘇利文下去之後隔沒幾天又帶了另一個女登山客下去,真的是把潛水艇當計程車搭,喔對了,他2009年的時候說他在海溝裡看到塑膠袋和糖果包裝紙,所以在這邊也要呼籲大家減塑,不然真的很誇張,連那麼深的海溝裡都有人類的垃圾足跡。
     
    其實現在隨著科技發展,要飛天遁地都不成問題,不過我曾經聽過一段話說得很好,就是不要抱持著「征服」的心態去挑戰大自然,不然總有一天會被大地之母教訓,我們要帶著尊敬的心情與大自然互動,也別忘了愛護環境和動物,穿山甲沒有療效,不要再吃穿山甲了喔~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人類最深潛水 在 Tanned Dere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5-28 18:15:01

    我把加拉巴哥群島的第5,6,7天濃縮成這集, 先到外島Isabella Island 的las tintoreras 跟超多隻鯊魚浮潛, 再到los tuneles浮潛。對! 這裡的活動就是潛水,潛水和......潛水:O) 而最後一天臨離開時, 就一於去尋找全球最巨型的龜"頭"?!

    這集是加拉巴哥最終回。 雖然每天活動不外乎潛水就是浮潛, 但我非常喜歡這7天的生活。
    不單每天能看到各種奇特動物, 還可以學習到當地居民如何保護野生動物, 跟牠們共存。例如漁市場的漁夫和動物的關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8CF_9d_hZ8&t=692s), 和漁夫捕魚的宗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dKguR3pTQ&t=6s)等等, 絕對比非洲有過之而無不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NLVc0xFp0&list=PLGnAY1PHnm6B-Yy7Bqxx09R7ouuxPNT1R)。7天的旅程令我明白到動物之所以能在這裡進化是因為遠離外界的干預, 使牠們能跟隨大自然的步伐成長。而加拉巴哥亦充份說明了儘管人類入侵, 人類與動物共存是可行的。土地本來就是動物的, 作為入侵者的我們理應做好本份, 保護好要保護的一切。

    下一集將會進入更原始的森林, Amazon Forest 見!

    #世界上最巨型龜 #加拉巴哥進化島 #加拉巴哥群島浮潛

    ?For inquiry: [email protected]

    ??Subscribe for more upcoming video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dEqlRnoKQTBez32SagNZg?view_as=subscriber
    ??Follow my Instagram and Facebook for photos and videos update:)
    https://www.instagram.com/derek_tch/
    https://www.facebook.com/derektangtch-2052770508155193/

    ?Filmed and Edited by: Derek

    My 2020 gears for filmmaking, photography, and vlogs:
    If you sign up using my link, I get a small commission :)

    Main Camera
    1. Canon EOS R Body: https://amzn.to/2Qn9qGh
    Lenses
    1. Canon RF15-35mm F2.8 L IS USM: https://amzn.to/2Qg2OcP
    2. Canon Rf 24-240mm f4-6.3 IS USM: https://amzn.to/3aLifTZ
    3. Canon RF 35mm f/1.8 IS Macro STM: https://amzn.to/2EqQP9S
    4. Canon EF 85mm f/1.4L IS USM: https://amzn.to/3glsTSv
    Other Cameras
    1. GoPro HERO7 Black: https://amzn.to/3giqV5f
    2. DJI Mavic Pro Fly More Combo: https://amzn.to/3hk96UU
    Microphone:
    1. Rode VideoMic Pro+: https://amzn.to/2QhAYNC
    2. Rode Wireless Go: https://amzn.to/2YpEIAN
    3. Micro Wind Muff: https://amzn.to/2YsjX7H
    Accessories:
    1. Peak Design Capture Camera Clip V3 (Black with Plate): https://amzn.to/31jJsK6
    2. JOBY GorillaPod 3K Kit: https://amzn.to/3hmlQKv
    3. JOBY GorillaPod 5K Kit: https://amzn.to/3hlZA3z
    4. Peak Design Cuff Camera Wrist Strap Black: https://amzn.to/31if3vY
    5. Peak Design Slide Lite Camera Strap SLL-BK-3 (Black): https://amzn.to/31khttR
    Computer:
    1. Dell XPS 15 9570 15.6" 4K UHD TouchScreen Laptop: https://amzn.to/2Qe0jIb
    2. SanDisk 2TB Extreme Portable External SSD: https://amzn.to/2EwdnFZ
    Editing Software:
    1. Adobe: http://clkuk.tradedoubler.com/click?p=264318&a=3171866&g=22913610
    2. Songs (Epidemic Sound):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referral/ff3ujw/

    ---------------------------------------------
    ?Featured Videos:
    88日中南美:
    [EP12]跟無數隻鯊魚海獅共潛 ? 絕對是世上最棒的潛水! | 加拉巴哥群島潛水 Scuba Diving Galapagos Island Gordon Rock | 88日中南美EP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8CF_9d_hZ8
    [EP9]媽呀~我親眼望見火山爆發?危地馬拉火山露營vlog | 88日中南美EP9 [English Su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mEWKhAuTc
    [EP7]?不看一定後悔の40米深潛!世界十大潛水勝地 - 大藍洞!!!! | 加勒比海Belize Blue Hole Diving 伯利兹 | 88日獨遊中南美EP7 [English Su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bX9lZTHqA
    [EP2]??古巴到處到是旅遊騙案?!! 我被騙徒騙了!! | Tourist Traps are everywhere in Cuba?!! | 88日獨遊中南美 [English Sub]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txWbdmrIQ
    [EP0]88日獨遊中南美。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3WjpdyCwmU
    [?? Vlog]??‍♂️ ?獨遊開始の勁食北海道EP1 | 札幌 壽司 刺身 蟹 | 日本 Sappor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B2SR4qZnc&t=17s

    非你所想 - 非洲肯亞:
    [Africa Vlog]?我最期待的畫面出現了 | 非你所想EP7 | 非洲 肯亞 熱氣球?| Lion Mating Kenya Masai Mar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h2j-YsDoo&t=616s
    [非洲vlog] 爆笑非洲!看完你就會知應否來非洲肯亞!!??| You shouldn't visit Africa Kenya Masai Mara | 非你所想EP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Br65Ul_8Q
    被警察逮捕!!??‍♀️??‍♂️ | 非你所想EP1 | 非洲 肯亞 黑警| I was arrested in Keny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NLVc0xFp0
    ---------------------------------------------
    ▶ Check out my gear on Kit: https://kit.co/chtangac

  • 人類最深潛水 在 老頭 OldM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7-04-01 20:08:10

    來源1:http://bit.ly/2mYjSbh
    來源2:http://bit.ly/2nW5Oy5
    3月31日當週次更新項目
    - 新系統:水陸兩棲生物繁殖
    - 新生物:古野馬
    - 新生物:利茲魚
    - 新生物:魚鳥
    - 新生物:禽龍
    - 新建築:Tek水下基地
    - 新機械:Tek傳送器
    - 新機械:Tek滄龍鞍
    - 新機械:Tek發電機
    物種:古野馬
    時間:更新世
    飲食:草食性
    性情:忠誠型
    捕捉:可
    騎乘:可
    特性:首隻能放牧其他生物的生物;首隻能裝備特殊化學、食物馬鞍的生物
    野生:
    古野馬看上去是現代馬科動物的祖先。基於身上的條紋,牠有可能是巨馬的非洲變種,一種出現在北美洲冰川期的大型馬科動物,當然這純粹只是猜測。古野馬在野外的行為類似於其他的野生馬科成員—牠們會自行放牧的同時,亦可以在掠食動物的威脅下保證種群的安全;並運用超快的速度和卓越的耐力逃離捕食者。
    馴服:
    長期以來馬一直是人類生存上的夥伴,在島上也不例外。以古野馬來說,生存者們將會夫到一匹能攜帶物品迅速穿越島嶼的戰馬與馱畜。事實上,古野馬的可靠使得一些生存者會為牠們做一個特殊的馬鞍。我甚至還親眼見過一個人為馬鞍添加了額外的馬鞍袋,這個袋兼備移動化學平台、食物儲存箱或存放其他物品的功能。儘管不像你在村子裡那樣,但是這個工具確實能幫助渡過孤獨的遊牧生活。
    一些生存者以超長的鞭子或一個套索,利用古野馬放牧其牠生物!這些工具有時會成為很好自衛武器,因為古野馬自身的戰鬥能力有限…至少比起一些好戰的史前食肉動物來說。
    外觀:
    古野馬看起來像斑馬和大型現代品種的家養馬的混合種。牠擁有長的野生鬃毛,斑馬樣條紋。 像馬一樣的尾巴和像山羊的毛茸茸鬍子。從檔案看來,牠的大小似乎可以比對較大的馬品種,如夏爾馬。
    物種:利茲魚
    時間:侏儸紀中期
    飲食:魚食性
    性情:防禦型
    捕捉:不可
    騎乘:不可
    特性:首隻不用殺死也會產出優質魚肉的生物;首隻存在巨大白化變種生物(未知用途)
    野生:
    利茲魚可能是島嶼周邊水域中體型最大的魚類。其肉質極為鮮美多汁,就體型來說可真是一個驚喜。牠的肉類通常與優質肉的價值相當,也因此經常被稱為"優質魚"。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利茲魚肉都擁有如此的高品質,不過至少大多數都是!
    馴服:
    儘管利茲魚擁有巨大的體型,實際上也強壯到足以搬運重型貨物,但利茲魚貌似智商並沒有高到可以馴服的程度。雖然如此,仍有一些大型部族以養殖的目的,將一些利茲魚圈養在大規模的圍欄當中,這樣可以重複收穫優質魚肉而不用殺死牠們。
    已知訊息:
    雖然對利茲魚肉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利茲魚卻以難以追蹤並獵獲而著名。不單是因為其巨大的體型、強力的攻擊和難以置信的速度(尤其在轉身逃亡的時候),人類對於開放水域的不適應,讓獵殺利茲魚成為島上極具難度的任務之一。捕獵傳說中極其難以捉摸的"巨大白化變種"利茲魚已經能讓有理智的男男女女們痴迷,這種魚類彷彿可顯示出人性的邪惡。
    外觀:
    利茲魚對於任何深潛的生存者而言都是一個壯觀的景象。沒有什麼比得上這條巨大的魚,這種野獸的巨大喉部能夠吞下整個人(幸運的是,此生物只進食細小的魚和浮游生物)。牠的頭部戴著輕型裝甲,以保護自己抵禦滄龍;牠的尾巴能夠將木筏轉成碎片,以利牠們穿越開闊的海洋。這種野獸如此巨大,可供生存者與水中小型食肉動物從牠的身體上刮掉一小部份的肉而不會嚴重傷害牠。
    物種:魚鳥
    時間:白堊紀晚期
    飲食:魚食性
    性情:膽小型
    捕捉:可
    騎乘:不可
    特性:首隻能生產可補血魚肉的生物
    野生:
    作為島上叫聲最為響亮的一種生物,魚鳥實質上與一般海鷗更為相似。牠居住在海灘附近,主要以食用魚類為生,魚鳥獨特的叫聲往往迴響在島嶼的每處海灘上。當你誤以為是海鷗的叫聲時,最細微的風吹草動已能令魚鳥立即逃離。
    馴服:
    魚鳥讓我驚訝的地方是,一旦被馴服後所擁有的忠誠度和社會性。牠喜歡騎在飼主的肩膀上,並帶給人們一些恩惠(當然是以魚的形式),為人們帶來額外治療性的維他命。魚鳥的這種特性讓我想起了將死蜥蜴叼回家中的家貓,不過魚鳥帶來的是更有營養的魚。
    已知訊息:
    魚鳥是相當出色的捕魚者,通常僅憑一次攻擊就能捕殺中小型的魚。主要的狩獵方式是衝入水面中刺穿或是撕咬其獵物。在覓食的過程中,魚鳥通常會在水面上不斷盤旋,以等待下一頓飽餐的機會。
    外觀:
    魚鳥在方舟的海岸的是很常見,玩家們能經常聽到牠們的叫聲衝擊著浪濤。牠們在各個方面都能比照標準的現代海鷗,但有一樣不同。牠們的喙內帶有鋸齒狀的牙齒-這是抓住表面滑溜的魚的完美工具。
    物種:禽龍
    時間:侏儸紀晚期
    飲食:草食性
    性情:反應型
    捕捉:可
    騎乘:可
    特性:首隻可將果子分解成種子的生物
    野生:
    我在島上所遇到的許多生物中,還沒有哪一種像禽龍那樣擁有多樣能力,並可以在瞬間改變其主要的行動方式。兩足步行狀態下,牠能使用其特有的拇指尖爪進行快速的穿刺攻擊;相反地,在四足著地的形態下,牠彷彿有了無盡體力一般,即使是在衝刺下!
    馴服:
    有趣的是,禽龍的拇指尖爪能夠採集果實當中的種子,能幫農民從一堆水果中取出用來種植的種子。高效率地收穫果實再加上大體型的負載量,結合出色的雙足姿態時優秀的移動性,讓禽龍成為非常理想的農業幫手。在需要時,禽龍還能快速逃離或是敏捷地進行防禦。
    已知訊息:
    在島上諸多草原和森林中通常能夠發現禽龍懶洋洋的狀態,而在需要提升速度或是機動性的時候,牠能快速地切換成雙足站立姿態,並表現得像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物!
    外觀:
    禽龍是一種大型草食性恐龍,與副櫛龍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沒有明顯的頭冠。相反,禽龍有兩個長釘狀的拇指,用於撬開水果以得到美味的種子,以及刺傷可能的掠食者。牠們能夠用上四肢行走,但實際上牠們只使用後腳腿站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