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人工受孕失敗休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人工受孕失敗休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人工受孕失敗休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人工受孕失敗休息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86的網紅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位好朋友在106年來到我們診所,很幸運的在第一次的人工療程成功懷上了大寶,三年後,準備要生第二胎,抽血時發現AMH從2.91變成1.33,經討論後,希望能仿造大寶成功的經驗於是進入了人工受精的療程。 人工受精就是指在太太排卵日前後,將先生的精蟲在經過洗滌濃縮後,挑選好的精蟲,加強其受精能力,經由...

  • 人工受孕失敗休息 在 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8 16:46:46
    有 108 人按讚

    這位好朋友在106年來到我們診所,很幸運的在第一次的人工療程成功懷上了大寶,三年後,準備要生第二胎,抽血時發現AMH從2.91變成1.33,經討論後,希望能仿造大寶成功的經驗於是進入了人工受精的療程。

    人工受精就是指在太太排卵日前後,將先生的精蟲在經過洗滌濃縮後,挑選好的精蟲,加強其受精能力,經由醫師協助使用精細導管,將精蟲濃縮液透過子宮頸直接注入子宮腔內,以達自行懷孕之目的。

    一直以來我都希望來診所的所有來賓都能在辛苦的療程中,有個舒適溫馨的就診環境,所以無論是裝潢,音樂,畫作植栽的擺放無不用心設計,很開心能讓這位好朋友在兩胎的療程中感到舒適,恭喜她,也祝福她未來孕產期一切順利。

    ====內文如下====
    給溫暖的黃建榮醫師團隊:

    我在106年底在黃醫師診所就診,口服排卵藥失敗後,107年3月決定直接做人工受精療程,很幸運的在第1次施作就成功懷孕順產(36歲)。

    在109年初,自然受孕但8週就停止心跳人工流產,休息3個月後就家附近婦產科建續3個月口服排卵藥失敗後,因已高齡沒有時間再拖,109年底(38歲)決定再回到黃醫師診所直接做人工受精療程。因距上一次人工受精已隔2年多,此次回診抽血檢查卵巢功能明顯比3年前衰退不少,109年11月及12月分別進行2次的IUI療程,成熟卵分別只有1顆及2顆(晴天霹靂)→失敗;在我猶豫還要不要再繼續求子時,黃醫師安慰我們過年好好休息,說不定就會自然受孕,讓我感到好溫暖。

    在110年3月時再次回診,黃醫師仍不放棄讓我再試第3次人工受精療程,這次換不同的口服藥,成熟卵有增到4〜5顆,子宮內膜夠厚,讓我對自己有信心了,人工受精那天療程結束,在手術台上休息時,黃醫師也會來關心狀況,當天我也覺得這次一定有好消息!果然,好消息來了,很開心因為我們沒有放棄自己,所以好孕真的來了!

    謝謝黃醫師團隊的幫忙,每次到診所,環境讓人感到好舒服(令人放鬆的音樂,氣質滿分的蘭花盆),都讓人覺得黃醫師除了醫術,品味也滿分呢!!
    感謝您們,我們畢業了!也祝福每對備孕的夫妻們好孕連連

    Wayne&Carol 2021.6.8

  • 人工受孕失敗休息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8 15:20:39
    有 4,663 人按讚

    之前參加一場講座,在介紹完避孕方式後,有同學提出關於墮胎是否傷身的疑問。在澄清墮胎過程其實很安全後,我無奈說了一句「其實懷孕生產風險更高。」語畢,底下聽眾一片錯愕,我這才發現原來大家對墮胎手術的誤解很深。

    墮胎聽起來很可怕,其實正規墮胎手術是項安全性極高、技術門檻相對低的手術。懷孕12週前墮胎和萎縮胚胎的流產手術進行方式都相同:利用一次性使用的醫療抽吸管,在超音波輔助下將胚胎組織吸出。

    整個過程在「舒眠麻醉」下進行,(也就是常用在無痛胃鏡、大腸鏡檢查的一種靜脈注射麻醉)約半小時就完成,手術當日即可回家休息。當然,手術一定會有相關併發症風險,好比術後大出血、感染、麻藥過敏和子宮穿孔受傷等。但在注射抗生素、子宮收縮藥及麻醉專科醫師協助下,這些都極為罕見。根據統計,墮胎手術死亡率約十萬分之一,跟足月生產的風險相比,約只有1/14,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其實懷孕生產風險更高啊。

    而很多人認為墮胎手術後,一定要「坐小月子」進補,以免元氣大傷以後會不孕。其實以現代醫學角度來說,這些也是不需要的。因為這個手術本身出血量約100-200c.c,雖然後續肚子會痛且會排血,但其實這就跟經期類似,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墮胎以後也不會導致不易受孕、或容易流產早產。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的統計顯示,曾接受正規人工流產手術的人,不孕機率並沒有比較高,也不會增加日後懷孕各項併發症的風險。

    至於為何現在衛教資訊如此多,大家仍認定墮胎很可怕危險,我認為是過去慣用恐嚇方式進行性教育導致。像是刻意強調墮胎手術很血腥、後遺症很多,希望用嚇的方式讓少男、少女不要「偷嚐禁果」。再加上各種影視戲劇提到墮胎拿小孩,總是會呈現女生在河裏泡冰水、自己打肚子、用竹籤戳下體等驚悚畫面。而墮胎過的女性也很怕被認定為隨便、不自愛,極少出來現身說法。醫師如果想澄清,也會擔心被貼上「不尊重生命」、「鼓勵墮胎」、「想靠墮胎手術賺錢」等標籤,不敢大張旗鼓針對手術細節做說明。這些因素都讓社會大眾對墮胎手術的資訊不清,因而加深未知的恐懼。

    講這些當然不是要鼓勵墮胎,而是基於醫學倫理知情同意的準則,即使不喜歡,也不能故意把墮胎說得很危險,還是應提供關於這項手術正確的資訊與風險評估,讓女生自主的選擇。更何況,以恐嚇減少非預期懷孕的方式在數據上看來完全無效,反會加深女性日後心理陰影,甚至產生創傷症候群,最後辛苦、難過的還是女生。

    或許有人會說,活該不避孕、不檢點,被嚇不是剛好嗎?坦白說,每次看到類似言論我都會無奈地翻白眼。沒有認真避孕的人何其多,很多人只是運氣好,剛好沒遇到罷了!與其指責,還不如仔細評估如何讓性教育做的更好,才能降低非預期懷孕,墮胎手術發生的機率。

    因此我要再次強調,吃避孕藥不丟臉,正確服用不傷身、以後也不會不孕。只要雙方同意,避孕要選吃藥或全程戴套都可以。假使事前避孕失敗,不要遲疑立刻掛號吃事後避孕藥補救。只要還沒停經,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懷孕的可能,一有懷疑就要馬上驗孕不要逃避。因為在心跳出現前,都能採藥物流產,不需要手術。

    更重要的是,太晚發現懷孕,不僅會壓縮思考時間,增加醫師和自己的心理壓力,倘若懷孕超過十二週,因胚胎已漸成形、骨化,就會增加手術困難度,各項併發症的風險也會提高。另外要補充一點,會意外懷孕的絕不只有年輕男女,在門診我就遇過不少沒有要生了但卻不避孕的老夫老妻,意外懷孕,以這種情況來說,男生結紮就是最安全有效的方式。

    或許有人會說,現在生育率那麼低,想生的生不出來,醫師應該勸那些女生勇敢的把孩子生下來。但我要說的是,除非是醫療上錯誤認知,好比吃到感冒藥、照到X光,不小心喝到酒這類狀況,我會直接建議繼續懷孕外,基於私人理由想終止懷孕,醫師不可能通盤去了解每個人的困境,又何德何能向人勸生。只能盡力提供完整資訊,把決定權留給懷孕的本人。

  • 人工受孕失敗休息 在 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6 08:30:00
    有 78 人按讚

    這位好朋友是典型的多囊性症候群患者,在一段時間的排卵藥以及人工授孕療程的努力下,很不幸的都沒有成功。但他並沒有氣餒,稍做休息後便踏上試管嬰兒的治療。

    取卵時他取了18顆卵,但因為在取卵前他的賀爾蒙顯示不適合當週期做胚胎植入,我們就先把胚胎全部冷凍待下次月經週期調整好內膜及賀爾蒙再做解凍植入。

    第一次的解凍胚胎療程很不幸的沒有成功,所以在第二次療程時我建議她做”子宮內膜刺激術 (EMS) ”,這種療法最早提出報告的是以色列的學者,經由刺激子宮內膜產生新的組織或其他相關生長因子,有利於胚胎著床,增加懷孕率。

    很高興的這次她成功懷孕了! 再次恭喜她,也祝福她在接下來的孕產期都順利平安。

    =======內文如下===========
    INTRODUCTION
    結婚前已知自己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因此在嘗試自然同房受孕半年無結果外加先生及將外派到大陸,我與先生就決定要嘗試用醫學方式來助孕。
    正當準備要尋找專治不孕門診時,國外朋友剛好跟我介紹黃建榮婦產科(沒錯,就是真的在美國生活的朋友,可見黃醫生的醫術聲明遠播),對方也有看過黃醫生門診,與我分享醫師和護理團隊是如何專業且溫柔對待每一位求子家庭,外加網路上的推薦,因此我和先生就決定選擇黃建榮婦產科來協助我們的求子之路。

    EXPERIMENTAL
    初步檢查→先生:抽血+精子活力檢查

    太太→抽血+輸卵管攝影(院外)+子宮鏡檢查(院外)

    吃排卵藥,量基礎體溫預測排卵日行房→約半年人工受精→2次(此時先生已外派在國外)

    試管嬰兒→3次(第3次試管前做子宮內膜刺激術)

    RESUL AMD DISCUSSION
    經由一連串檢查後,確認除了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外,其他皆為正常,因此趁先生還沒外派之前我們先嘗試吃排卵藥和量基礎體溫,但由於我們是假日夫妻,工作地點在不同城市,因此在排卵日行房這方面有些吃力,基本上都有努力執行但是造成我們夫妻雙方不小壓力,實行了六個月都在一次次失望中度過….知後先生因外派我們改為人工受精嘗試兩次都失敗,黃醫師建議改試管嬰兒。
    在做取卵及試管手術之前休息了三個月,這段時間收集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資訊及如何改善,因此努力調整生活作息,積極減肥運動。知後回診就是一連串馬拉松式的打針、抽血、吃藥。經歷過2次試管失敗一度想暫停所有診療,好險黃醫師給我打氣,嘗試地3次試管前做子宮內膜刺激術,總算懷上寶寶。

    CONCLUSIONS
    感謝黃醫師和團隊的專業協助,讓我們在求子之路上安心不少,建議各位爸比嗎咪在面對所有診療過程,一定要事先做好溝通及心情的調適,保持平靜穩定的心情,並且相信黃醫師的專業!我們都不是獨自面對的,背後有一大群大的醫療團隊支持。

    祝福大家好運(孕)連連!

    爸比:周00媽咪:何00 2021.02.23

    子宮內膜刺激(搔刮)EMS介紹:
    https://www.ivftaipei.tw/ext/Content/Content.php?cid=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