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亞榮隆撒可努作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亞榮隆撒可努作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78的網紅奇努南戶外探索教育x獵人學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7.17-26台東奇努南-山豬‧飛鼠‧撒可努生活營] 「去年有幾個孩子跟我要求,明年我可以來這裡長住嗎,我問他為什麼,『我就是很喜歡這裡』,他的話打動了我,我應該為孩子的渴望和喜歡去找到我可以為他們做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想辦長天數的營隊,讓孩子用生活來學習,等你們來。」─撒可努 「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
-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3-29 15:22:04本集主題: #陶瓷創作展 吳昕恬專訪
陶瓷製夢者與她的夢境
夢如果是思想的殘留,那也許就是現實中的衍生。吳昕恬的陶瓷創作以靜態沉睡的人體,結合動態生長的植物,置入生活中的小故事,模糊觀者的現實界線。
首次見到吳昕恬,覺得人如其名恬靜溫和,卻在交談後對她改觀許多,年紀輕輕的她對事情很有想法、很有個性,令人感受到她對關心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就像她的陶瓷作品在可愛的外表下有著信念與故事。
▶靜靜與土培養感情◀
成長於台灣南部的吳昕恬,家鄉位於台南歸仁。歸仁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片片田地被人造物和鋼筋水泥所取代,憶起童年的玩樂,她說小就對土地與自然就很有感情,幼年到阿公家,自己一個就可以在樹下把玩土壤,也愛觀察自然環境裡的昆蟲與動物們。她也是一位很靜的小孩,只要給一張紙、一枝筆、一本書,她就可以這樣待一整天。從小就懂得與自己相處、不喜愛補習,比起進入才藝班接受指導,更愛在家按自己所想繪畫、創造自己繪本。這麼小就有這樣與自己獨處又愛自由創作的性格,似乎很適合當一位全職創作藝術家呢!
▶並非每人都要走一樣的路◀
問起求學的經驗,吳昕恬說當時她國中就近進入歸仁國中就讀,接下來進入台南女中,一路在台灣傳統升學體制下前進。在高中時期,經由學校比賽與活動經驗,畫插畫和設計各種活動宣傳品,她漸漸發覺自己的興趣是設計和藝術。高中參加社團「台灣文化隊」在寒暑舉辦許多體驗台灣文化與進入原住民部落學習的「部落遊學」,讓她對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然環境更加關切。在台南第一志願之一的高中就讀,讓她覺得身邊有許多很會讀書的人,不一定每個人都要走一樣的路。加上學校美術老師王政凱在她決定要就讀藝術設系相關科系後給予非常多建議、指導與幫助,種種因素加起來讓她對自己想要走的路多了份堅持。
▶貼近生活的作品,與家人互動◀
很有個性的吳昕恬「先做了再說」進入國北教的藝術與造形設計系的設計組主修工藝,一開始想走設計的方向,但歷經各種媒材的創作課程她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工藝創作,所以她最終選擇陶土為媒材進行創作,吳昕恬認為「土」是她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很親密、貼近自然的材質,以雙手接觸,可以感受到土的柔軟、冰涼與黏性,經由雙手增減的塑造成作品是很美好的過程。
吳昕恬過去在創作方面沒有與父親有討論與交集的機會,進入工藝組後開始做陶藝,便將與生活相關的器物拿回家使用,意外成為家人間彼此交流的話題,感受得到認可。這些器物透過使用陪伴在家人身邊,多了一層被需要的感覺。
▶共生,與自然貼近的創作◀
到台北念書後,吳昕恬覺得自己似乎離開土地很遠,雖然台北資源豐富,但她很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到家鄉來創作。除了發現到歸仁的田地日益減少,近期可能會有新的建設消息,可能讓擁有豐富生態的沙崙大草原消失,在這塊日漸珍貴的自然地有許多鳥類與生物棲息,吳昕恬認為「開發這件事情就像一個單向道,如果決定開發後那些原本存在生態都即將消失、難以回頭。」她希望這塊土地與生態可被保存下來。因此有了這股動力將原本木口木版畫的平面作品轉化為立體作品〈共生〉,藉由這件作品讓大家更加注意自然生態維護的重要性。「人類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但開發卻從沒過問其它生物的意見,希望人類可以學習與其它生物共生。」
▶睡夢的人與植物◀
這次展出的作品多以沉睡中地人體各部位、植物結合作為表現。沉睡的人體代表著「靜態」,生長中的植物則是「動態」,兩者為對比的存在,但其實在夢醒後的白天他們卻又是相反的狀態。作品中各種奇妙的植物與帶點童趣插畫風的人體作各種結合,有雙腳長出菇類、或頭髮是植物的各種呈現方式。問吳昕恬說為何會想到將植物與人體作結合?一開始的靈感源自於原住民作家 亞榮隆.撒可努跟她說過一句話「朽木不可雕也,但可以種香菇。」她認為不是每個塊木頭生來都是要成為被作成雕塑品,也是有些木頭要拿來種香菇的,不能說無法被雕刻的木頭就是不好的,也許它出生的意義就是要拿來種香菇。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但在社會的觀點「成功」的定義是很狹隘的,而對吳昕恬來說「把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就是成功」也因此有了〈蘗〉系列第一件作品。「蘗」字義上有許多意思,吳昕恬取其新芽正在生長、萌發的意象。
▶夢中的我,我的夢境◀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提到,夢是「願望的完成」,是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幻想,是運用了白日記憶的殘餘而產生的,就像是在消化白天腦中的思想、排解掉日常過多的思緒,如同一種保護機制,不存在的夢與現實可以說是有了一層連結與關係。她認為「夜裡人們總是道了晚安後入睡,而我是道了晚安後開始創作:『大家在床上作著夢,而我是在工作室做著夢。』我覺得創作就是我的夢,做陶是製夢的過程,而我就是夢的製造者。夢,可能來自於我的幻想,像是白日夢一般天馬行空;夢,也可能是我渴望、我欲求的或是我想企及的夢想,而這些夢都映照出我自身。我藉由創作自剖與反思,認識自己、找尋自己、捏塑自己、召喚自己,然後在夢中重新長出自己。」在吳昕恬每件作品都有背後都有個小故事,取材自她的生活當中,而我們的夢境來自現實,那夢境中的事情也許就是現實的衍生。
陶瓷創作結合植物與人體各部位,將生活小故事化為現實中的夢境。
吳昕恬簡歷:
學歷:
2013-2017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設計組 主修工藝
2010-2013 國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
2007-2010 臺南市歸仁國民中學
2001-2007 臺南市文化國民小學
工作經歷:
2016 國北教學務處心輔組 整學期海報設計
2015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奇美部落周邊商品與摺頁設計
2015 自然系教授委託昆蟲2:1模型製作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 在 奇努南戶外探索教育x獵人學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7.17-26台東奇努南-山豬‧飛鼠‧撒可努生活營]
「去年有幾個孩子跟我要求,明年我可以來這裡長住嗎,我問他為什麼,『我就是很喜歡這裡』,他的話打動了我,我應該為孩子的渴望和喜歡去找到我可以為他們做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想辦長天數的營隊,讓孩子用生活來學習,等你們來。」─撒可努
「山豬‧飛鼠‧撒可努生活營」想要以長天數、更生活的方式帶孩子,沒有固定的課表,唯一的課程精神就是讓孩子在我們的土地上擁有各種的體驗:走山,唱歌,玩水,說故事,升火,搭營,建築,射箭…等。
過去撒可努的家接納了來自各地的孩子,讓孩子從無聊中體驗,慢慢找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每個人都應該有很多的爸爸與媽媽,讓孩子可以從不同人身上學到不同的特質,進而去選擇自己想要成長的方向」他在這裡會遇到工作很專注的哥哥,喜歡去冒險打獵愛說故事的爸爸,喜歡跟著河流走很享受自然的姊姊,幽默和美感兼具的木頭藝術家⋯等,我們將帶著這些孩子,讓他們在這個環境中自然而然地找到自己的想要與秩序。讓每個他遇到的爸爸媽媽的特質透過相處傳遞到孩子的身上。這是我們想要給孩子的!
#品格與價值的建立與培養
透過不同的帶領者與生活力行,讓孩子培養品格與建立自我的價值
#與自然相處的能力
在自然環境中學會生活,讓孩子找到安處於自然環境中的樂趣。
#身體與感官的運用
透過身體的勞動、開發與訓練,讓孩子找回原始的身體感官能力。
#多元的生活體驗
透過移動與多元的生活安排,讓孩子的視野與心更寬廣與開放。
================
#特別講師
€亞榮隆‧撒可努
排灣族拉勞蘭部落獵人,專職森林警察,以《山豬.飛鼠.撒可努》一書出名,該書曾獲「2000年巫永福文學獎首獎」、「文建會2000年十大文學人」,並被翻譯成英、日文,是哈佛大學應用中文系指定必讀的專書,其中〈飛鼠大學〉一文更被收錄於臺灣九年一貫教科書中。另一部作品《走風的人》榮獲2000年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散文類第一名,是少數在台灣社會享有高知名度的原住民作家。他創立「台東獵人學校」,致力於傳承排灣與原住民文化。
#課程資訊
1.時間:110/07/17(六)14:30-07/26(一)15:00
2.地點:台東
3.對象:11-14歲(小六-國一)
4.人數:限量10名,5人以上才會開課,額滿列後補通知。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pmE5v4
※課程將由孩子獨立在台東生活十天,參與團體活動。報名前請家長謹慎評估孩子是否可以接受。如有任何疑慮,請先連繫確認後再行報名。
※繳費完成後,我們會寄發確認報名信函,並於課程前二周發送行前通知。
#山豬飛鼠撒可努
#生活營
#品格教育 #生活教育 #暑期營隊 #台東
#長天數營隊今年唯一一梯,名額有限,先搶先贏!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和角斯首次合作出版的新神怪繪本】
從2018年此時推出image3品牌,轉眼三年了。
這三年裡,我們引進國外許多各有不同風格,但都具備獨特美學的創作者作品,希望台灣的青少年與成人能填補繪本閱讀的空白,享受圖像語言的盛宴。
同時,我們也努力設法開發能面向國際市場的台灣自製圖像語言作品。
在non-fiction的領域,今年一月我們出版了黃湘玲自具一格的《植物情人》;在fiction的領域,我們則在二月份端出一鍋燉熬了三年的好湯。那就是角斯的《牟吉》。
#角斯,2012年踏入妖怪的創作世界,開啓了他對在地故事的興趣和想像。
2018年,他第一次向我們提出《牟吉》的故事,然後經過三年不斷的溝通與討論,現在他完成了創作,終於可以和讀者見面了。
這是一本以台灣原住民 #追日 傳說為基底的繪本。本來我就知道這是角斯以氣勢磅礡的圖像,搭以動人的文字,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宇宙觀!但等到書完成後,看到角斯還指出另一個更普世的問題:「如果你有力量在手,你會希望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非常動人!
《牟吉》本來是我們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展位的重點設計之一,和大家盛大見見。現在雖然可惜因為書展停辦,但我們還提供實體空間與線上並行的和讀者見面機會。
☀在台中,《牟吉》是2月image3非常圖像空間的視覺焦點。請看一下附圖中牟吉的氣派。現場並有角斯的複製畫展。
2月7日,這個星期天下午2點,我會到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做2月份導覽,打頭陣的重點就是《牟吉》。報名請看這裡:https://bit.ly/3asDE4s
2月27日(周六)下午3點,角斯會到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和何敬堯對談,主題是「經典傳說新詮釋——從《牟吉》看神怪力量的光明與黑暗」https://bit.ly/3oFvdYx
☀在台北,角斯則有以下活動。
02/06( 周六)下午2點半,在漫畫漫畫基地,有一場「 目擊角斯創作現場——《牟吉》作品揭密」。報名請看這裡:https://bit.ly/3atOuqP
02/19( 周五)晚上七點半,在小小書房,有一場「從神怪圖像到故事繪本的創作轉向——角斯新書分享會」報名請看這裡:https://bit.ly/36h6WBU
☀在網上,則有角斯談《牟吉》的系列影片。第一支影片請看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image3creative/videos/1047320402442633
☀《牟吉》・追日熱賣中
博客來☞http://bit.ly/3pjEsis
誠品☞http://bit.ly/3oeGjUg
金石堂☞http://bit.ly/3sRJO6y
讀冊☞https://bit.ly/2Mqf1Ns
大塊☞https://bit.ly/2Yj5iLH
MOMO☞https://bit.ly/2MotkSH
|磅礡推薦|
何敬堯 奇幻作家、《妖怪臺灣地圖》作者
吳俞萱 詩人、實驗教育工作者
亞榮隆•撒可努 獵人學校創辦人 、作家
幾 米 繪本作家
游珮芸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鄒駿昇 視覺藝術家、繪本插畫家
瞿友寧 導演
瀟湘神 作家
(以上以姓氏筆畫排序)
亞榮隆撒可努作品 在 奇努南戶外探索教育x獵人學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繼廣受好評的孩子王夏令營後,2021年的奇努南將推出寒假及暑假課程!!
這次寒假以「射箭」作為主題,推出長天數的營隊,讓孩子能夠有更長的時間沉浸在台東的自然環境與在地學習。獵人學校負責弓射教育的射手曾獲得全國射箭比賽第三名,也是製作原住民傳統弓箭的專家,這次與奇努南團隊合作的課程,除了學習射箭的精神外,更透過課程引導帶領孩子在自然與生活中學習,讓勇敢、有秩序、專注…這些素質住進他們的身體!
活動設計主軸:
#讓素質住進來
★射箭-把眼睛看到的轉換在身體和心理的平衡,那是專注‧協調‧韻律‧節奏感的學會。透過射箭把孩子教的很有態度,很有禮貌與秩序,讓這些素質住在孩子身體裡面。
#與自然在一起
★戶外體驗-孩子是屬於這個自然的。讓大自然去磨練孩子,帶著孩子爬樹、玩水、爬山….大自然送你的禮物是可以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可以感受到屬於內在單純的喜悅。讓孩子的心啟動,打開可以跟土地說話的能力,你就是懂自然的那個人。
#生活中學習
★升火-火有一種魅力,從沒有到有,他就像一個你變出來的魔術。當你把火升起來的時候,只有火知道,你是他的主人。
★歌唱-要唱出自己獨特的聲音,找到與團隊共鳴的方式,讓歌聲穿越彼此的心,成為一種相互連結的方式。
#自我探索與突破
★夜訓-黑夜過了,就是白天。在山路的走,是跟黑夜、害怕、孤獨在一起。但你的心愈自由,愈放開,力量就會跑進來。黑夜,恐懼與害怕就會是你的朋友。
★移動訓練-帶著孩子移動,在山間,在海邊,在自然中。透過移動,看到的畫面都會不一樣,你的視野會從身體跑出來。當孩子開始有移動的能力,讓他去探索與冒險,小小的感官與肢體會盡情找到可以吸取最多養分的自己。
#特別講師
€亞榮隆‧撒可努
排灣族拉勞蘭部落獵人,以《山豬.飛鼠.撒可努》一書出名,該書曾獲「2000年巫永福文學獎首獎」、「文建會2000年十大文學人」,並被翻譯成英、日文,是哈佛大學應用中文系指定必讀的專書,其中〈飛鼠大學〉一文更被收錄於臺灣九年一貫教科書中。另一部作品《走風的人》榮獲2000年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散文類第一名,是少數在台灣社會享有高知名度的原住民作家。他創立「台東獵人學校」,致力於傳承排灣與原住民文化。
#課程資訊
2021/1/24(日)11:00-2021/1/30(六)15:00 (七天六夜)
2.活動地點:台東
3.招收對象:以五年級到七年級孩子為主
4.招收人數:限量15名。(8人以上才會開課)
#活動費用
每人為22,800元(首次體驗價),原定價26,800元。
※三人以上團報及早鳥優惠(12/30前報名)19,800元
※繳費完成才算報名成功!
#報名網址 https://ppt.cc/f41JAx
#今年奇努南只有開寒假暑假課程,快手刀報名!
#射箭 #素質培養 #戶外體驗 #自我挑戰
#生活學習 #升火 #台東 #寒假 #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