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五六年級民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五六年級民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五六年級民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五六年級民歌產品中有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要怎麼說這一首歌呢 它不算是校園民歌中閃耀的一首歌 卻是救國團活動中必唱曲 校園舞會的開場歌 主題之便 給大家留下經典印象 這是四五六年級生的青春回憶 很稚嫩很直接很校園的味道 三十多年了 記得的人請舉手 讓人被時間留下來的溫馨 即使只有一支舞的時候 ...

五六年級民歌 在 貝果兒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2 14:05:17

再唱一段~~~~思想起~~~~🎵 這首相信對五六年級的朋友們都不陌生😆,位於民生社區延壽街143號上原本是豬腳麵線,現在改成賣水餃囉(而且就是校園民歌手的老公再經營的,還在試營運所以比較低調,想知道朋友可以搜尋上面歌詞🙆‍♀️🙆‍♀️) - *小茴香豬肉水餃 80摳(1顆8摳) 🐽 小茴香算是外面少...

五六年級民歌 在 張西 Ayri Ch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2 05:16:50

小時候還不懂得聽歌,除了母親買的那種一整套的校園民歌專輯以外,就是父親自己私藏的專輯了。父親的專輯多數只放在他上班的休息室裡,小學六年間,我每天放學都是在那個休息室裡度過。印象中他沒有真的親自放專輯給我聽過,某次下課我閒來無聊,翻著他小小的專輯櫃,大約都是張宇、伍思凱、巫啟賢這幾個名字,我隨便拿了一...

五六年級民歌 在 張西 Ayri Ch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2 05:17:18

#漫日記 05 ⠀⠀ 那天晚上錯過了回家的末班公車,於是只得招計程車。通常我都會偷看計程車司機長什麼樣子,那是一種知道到底是上了誰的車的安心感,雖然面容不能代表一個人,但總比連長相都不知道來得好。眼見雖然不一定為憑,多數時候還是會先偏向信任眼睛。 ⠀⠀ 是一個戴眼鏡的大叔,圓圓的臉和捲捲的頭髮。他問...

  • 五六年級民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9 06:30:24
    有 4,118 人按讚

    要怎麼說這一首歌呢

    它不算是校園民歌中閃耀的一首歌
    卻是救國團活動中必唱曲
    校園舞會的開場歌
    主題之便
    給大家留下經典印象

    這是四五六年級生的青春回憶
    很稚嫩很直接很校園的味道
    三十多年了
    記得的人請舉手

    讓人被時間留下來的溫馨
    即使只有一支舞的時候

  • 五六年級民歌 在 吳淡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5 10:21:28
    有 1,250 人按讚

    用音樂溫暖你的心,用美食征服你的胃。今天就让民歌金嗓王海玲、三金歌王殷正洋和你一起找回最初美好的感動! "民歌雅集" 為四五六年級生特别量身訂做了民歌演唱會系列,期盼大家在紛擾的社會氣氛中,在歲月匆匆不留痕的日子裡,和民歌手們一起高唱曾經最愛的民歌,再次找回最純真的自己!

    恭喜六位幸運兒 王亮亮、林映燊、王秋美、黃秀卿、陳美惠、李秀媚,謝謝大家的分享和支持!♥

  • 五六年級民歌 在 張西 Ayri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14 22:00:51
    有 479 人按讚

    【太傻】

    那天晚上錯過了回家的末班公車,於是只得招計程車。通常我會偷看計程車司機長什麼模樣,知道到底是上了誰的車總是安心一點,雖然面容不能代表一個人,但比連長相都不知道來得好。儘管眼見不一定為憑,多數時候還是會偏向先信任眼睛。

    是一個戴眼鏡的大叔,圓圓的臉和捲捲的頭髮。他問我,工作都到那麼晚嗎,我笑著說偶爾而已。我低頭捧著手機回覆訊息,他沒有再說話,我才注意到他的車上放著一首熟悉的歌。我想不起歌名,也想不起歌手是誰。我迫切地想要想起來。是老歌,一定是老歌。因為我一併也想起了老時光裡的事。

    歌手清晰的咬字讓我方便以歌詞上網搜尋,Google告訴我是巫啟賢,歌名是〈太傻〉。我很害怕有一天我會再也記不得這種感覺。我發現這些記憶正在剝落。

    小時候還不懂得聽歌,除了母親買的那種一整套的校園民歌專輯以外,就是父親自己私藏的專輯了。父親的專輯多數只放在他上班的休息室裡,小學六年間,我每天放學都是在那個休息室裡度過。印象中他沒有真的親自放專輯給我聽過,某次下課我閒來無聊,翻著他小小的專輯櫃,大約都是張宇、伍思凱、巫啟賢這幾個名字,我隨便拿了一張,就放進桌上型電腦的主機的CD匣,那張就是巫啟賢。

    接下來的日子,我只要一到他的休息室就會拿起那張專輯來聽,熟得可以記住每一首歌的順序。父親的休息室裡有一扇大大的窗戶,陽光會從我的右手邊灑進來,通常是四、五點的陽光,常常是這樣聽完整個黃昏,等他下班,載我回家。

    在我大約五、六年級的時候,開始出現一個叫做MP3的播放音樂的隨身小機器,我第一次放進這台小機器的就是這些父親愛的歌曲們,還有週末下午母親會在家裡放的校園民歌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蔡依林出了一張銷量高達三十六萬張的專輯《看我七十二變》,班上的同學們一窩蜂地討論,我也請母親替我買一張,那是第一次聽流行歌,在還不知道何謂流行的時候。直到高中和朋友去唱KTV,看著歌曲列表仍會不自覺地往那些老歌的名字望去,才發現自己始終都沒有懂得什麼是流行。若要跟自己活過的時代親近,是不是就得要習於流行,我不知道;如果不喜歡流行,就等於和這個時代脫節了嗎,我不知道。

    後來網路再也不用撥接,我開始愛看電視,那些節目間的新歌、網路上的廣告,取代了我走到父親的專輯櫃前挑選專輯的時刻,也取代了那些聽著母親彈吉他、唱著校園民歌的午後。

    那些沒有透過意識去鋪陳的時光,輕易地將自己擄獲,它會在很久以後的某個不經意的時刻告訴你,你再也回不去那些時候了,而你也無需回去。時間是單向的路,重複分針與秒針的循環,重複不了人生。

    可能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去想念父親。在某個陌生的計程車司機的車上,露出他也陌生的表情,禮貌地確認路徑,禮貌地道聲謝謝、晚安。情感終於學會整齊地冒出,想念不會打翻現狀,時光在自己這裡,終於一點一點地跟著肉體一起變老。





    *此篇收錄於2020出版之散文作品《我還是會繼續釀梅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