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互相學習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互相學習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互相學習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互相學習例子產品中有49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攝影141] 細說分鏡 Vol.18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52 🖍我認為,在欣賞任何一幅作品之前 🖍別被其表象,框住了你的思考 從何時開始拍照? 如果從拿相機開始亂拍,那到現在也有20 多年,但真正開始學習攝影基礎? 大概是 200...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某個讓專案延宕的同事辯解:「你知道,當時的情況很複雜,不是我能夠控制的」 某間餐飲企業造成顧客受傷,執行長出面表示:「我們已經盡最大努力的,但還是無法阻止悲劇發生」 怎麼了 為什麼認錯這麼難? 這本《錯不在我》將自我認知以及認知失調講得非常深入 過去有好幾本心理學著作都曾提及 可遠遠不及這本書的深...

互相學習例子 在 劉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2:02:28

前幾天發文,大學就認識的老姐妹在下面留言:「為什麼你長得越來越過份了!」樂得我丟掉手上大餅立刻截圖收藏發群組炫耀哈哈哈哈哈(打到這還在笑的快樂程度😂 古人說的人生四大樂事:他鄉遇故知、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放到現代我覺得應該改成:路過遇打折、久旱逢It’s a match、清空購物...

互相學習例子 在 有話好說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8:11:31

#停課不停學》老師家長辛苦了 遠距教學的這兩個月... 三級警戒以來,全國中小學全數轉往線上授課,目標是疫情期間莘莘學子都能「停課不停學」。兩個月過去了,數位學習是危機還是轉機?昨(27)日有話邀請台灣教育人員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楊益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 #何俊彥、以及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

互相學習例子 在 Beacon College (Officia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10:48:37

【究竟我是否適合重讀?】 . DSE已經放榜,好多「中遊份子」即成績10-15分的學生都會遇到難題,成績上不到八大政府資助學位,但又不甘心讀自資院校或副學位課程,這時你會考慮到是否「畀多次機會自己」,重考DSE入返八大呢? . 無可否認,傳統八大的聲譽或所謂學位「含金量」都比較高,所以每年不少學生都...

  • 互相學習例子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6 20:52:45
    有 51 人按讚

    [想攝影141] 細說分鏡 Vol.18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52
    🖍我認為,在欣賞任何一幅作品之前
    🖍別被其表象,框住了你的思考

    從何時開始拍照? 如果從拿相機開始亂拍,那到現在也有20 多年,但真正開始學習攝影基礎? 大概是 2003 年那時開始;那又何時開始從事攝影寫作? 從 2010 年 10 月第一篇文章起,也有 10 年了;那又何時開始教攝影? 再晚一點,2012 年 07 月開始至今,也有 9 年了,回想這過去這些重要時間點,照片對我的意義也好、用途也好,也會不斷的改變。

    🟥接觸更多不同人
    我曾經在資訊展、商場賣過相機,待在台北光華商場某個小角落一段時間,喜好是攝影,接觸到的自然是對「拍照、攝影」有需求、有興趣的消費者,而前來櫃位的消費者,從對攝影一無所知,開口就直問「我需要一台如何如何功能的相機」,到以攝影為攝業的「攝影師」,二者之間需求落差很大,消費金額從一台3-4 千元的相機,到一顆 5-6 萬元的鏡頭,直到一台將近 20 萬元的相機。

    不同需求的客人,聊起攝影有完全不同的故事,完全不懂的客人,讓我了解他們對拍照的想法,為何會這麼簡單的也不懂? 口中說的、需要的、花錢買下去的完全不一樣,有些客人會接受我的意見,選擇我所推薦的,有些則是很確定的是「我就是要這台」,即使我心中覺得這台並不完全適合你,但有花錢、有消費,你就是客人。

    另一種是以攝影為職業的攝影師,像是「婚禮攝影、新聞記者、攝影工作室」等等都有,談起攝影又是另一片天地,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前輩問我「你覺得,職業與專業,哪裡不一樣」? 一時間我也分不清楚這界限如何區分。

    🔹「職業是拍出客戶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專業是客戶買你拍得滿意的作品讓他下單」,二句話聽起來很像,卻完全不一樣的層級與境界,雖然我還不曾體會後者的心情是什麼,但前者的心情我卻很能體會。🔹

    談起「器材」的看法,一般消費者與職業工作者則是不同的見解,特別是職業工作者如何訴說「高級相機、鏡頭」那規格表看不到的的實際體驗,那真的沒有實際用上是真的比較不出差別,由於這裡是「光華商場」不是「攝影研究社」,也無法具體的更深入的討論,但從這些職業攝影師心得交流分享,讓我能稍稍接觸更高攝影領域的境界。

    🟥天哪,你能教嗎?
    一開始寫攝影教學從沒想過「我可以開課」「我能教」,甚至直到今天是我每天工作內容之一,而一通陌生電話響起,聊了一下「你是誰?」,再聊聊「你能來教我們攝影嗎?」,一開始是拒絕的,連個課程大綱、講義都沒有,一點經驗也沒有,哪敢答應一個陌生電話另一頭的邀約,但對方熱情與堅持,於是帶著一點心虛的說「既然如此,我們就來試看看吧」,於是開啟了第一堂課。

    一開始設計 6 門課,慢慢變成 8 堂、10 堂、12 堂,連同進階 18 堂課,講義也從 V1.0 到 V16 版不斷的改變,也能針對不同需求、上課形態設計不同的課程組合,再設計新課程,新的內容等等。

    一開始會認真的去數開了幾個班,默默為這個班的學生做點記錄,比如說有多少人啦、第一堂何時開課啦,但經過數年下來,已經數不清開過少課、有多少學生上過我的課,東西南北跑過多少地方,如果當初那個記錄的習慣有維持下來的話,我想想這幾年開過的班,教過的學生,應該是非常可觀。

    🔹我總是不斷的接觸「初學者」,課程也是為他們不斷的設計、改版,背後動機當然是希望自己越教越好,能讓他們接受到更簡單易懂的內容,「教學相長」這好段時間,我從初學者身上學到非常多、非常多,了解為何他們想學、困難在哪裡、需求在哪裡,雖然不同班的新生,彼此間對拍照的想法需求都大同小異,但每一次課程都能讓「再一次的重新學習、體會」,如果我是一位初學者,我會如何期待攝影能帶給我什麼收獲,攝影又可能是什麼樣子。🔹

    「是得,我能教,我很會教」至少到了今天我總算能大聲說出這句話,但這背後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故事,少數讀者、朋友才知道的事情。

    🟥旅行、攝影
    除了身為他人眼中的老師,其實老師也該不斷進步,除了不斷追求更好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也試著在別的領域相結合,看看從「不同領域看攝影」,能否有想出新的見解。

    我開始出國旅行,在有機會與能力下,多出去看看,2013、2014 年,我各別去歐洲自助旅行,這二次都各去一個月,當時的心情走馬看花 (現在想想哪一次不是),眼裡看到的盡是「新鮮貨」,連個路邊的垃圾桶都長的不一樣,順手拍個幾張。

    在陌生的環境能產生一種「與環境陌生的隔閡」,除了眼裡看到的新鮮貨之外,心境也跟著看開了 – 原來世界好大,自己這麼渺小,應該在有心有餘且力充足下,多出去看看,雖稱不上打開什麼我們說的「攝影眼」,但至少讓我能期待自己能抱著相機,多看看更多地方,挑戰自己能走到多遠、多久。

    當自己看得多了、玩得多了,就產生了另一個新的念頭「想讓我的學生、讀者看看我所看見的世界」,該如何最安全、有效率的達成這一點? 是的,我考上了外語領隊,跟著旅行社合作帶讀者、學生出國,這是最具體的方法。

    🔹這讓我又用不同的心態來看待「攝影」,自己用相機、鏡頭體會這世界不足以讓我滿足,帶著其它人感動我曾經有過的感動,這是我另外的目標,我想這比多年前「入門攝影課程」相比,這更像是「進階的攝影課程」,只是這是屬於我自己的課程、我的團員反而是我的老師,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如何透過其它人的視野,來增見我所見到的世界。🔹

    🟥攝影與錄影
    確切的說是「靜態攝影與動態錄影」,除了在「完全不同的工作領域」外,我也在「不同的表達呈現」上嚐試,也就是「動態錄影」,雖然很多人會說,若你攝影基礎有了,那麼動態錄影入門也不會太難,我也這麼認為,但就「基礎入門」上確是如此,但實際上跳進來學習,才發現學會「從無到有製作出一隻影片」,跟「拍出一系列攝影作品」,這兩個根本就是「二件事」,共通點大概就是…,手上的相機既能攝影,也能錄影,少了器材進入的成本 (一部分啦)。

    從 2018 年中,我開始自習「動態錄影」,從剪輯軟體的學習、到如何拍出一隻教學影片、VLOG 影片,嚐試不同器材,在這個領域,我也是初學者,每件事就像從頭來過,中間有些辛苦,但也十分新鮮,我偶爾會跟學生說:

    🔹「好好體會你是初學者的身份,因你對任何事都感到好奇,而當你一切都熟練了,很容易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你也就會慢慢麻痺,失去觀察力與好奇心」🔹

    當我開始學習動態錄影過程,我也這樣子告訴自己,慢慢學習、不急,享受初學者的過程,來看看動態錄影裡頭的世界,逐漸找到與「靜態攝影」有哪些異同、彼此可以互相接替的部分,直到撰文的今天,我依舊還是個「初學者」,很多東西還是一知半解、仍然好奇。

    🟥跳脫領域思考
    🔹「通常在一個問題卡住,原地打轉不得其解,你在原有的領域想不出答案,而透過站在其它領域來看這待這個問題,通常都能獲得解答,或是不同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要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想自己的事情」,但這何其困難? 如果你不是「真的站在別人的立場過」,你是無法用不同的角度、思維方法來看自己問題,但一但你有過類似的經驗,也許你也能認同上面我所說的 – 跳脫領域思考,能發現原有領域所想不出的答案,也或許答案依舊想不出來,但相信能產生更多新的想法,重回既有的領域再試圖尋找答案。

    每每在教攝影過程,在課堂上講解任何觀念,教得好不好,學生有無吸收,從學生的眼中可以得到答案,對我來說難的不只是「教」這件事,難的是如何知道他們哪裡不懂? 為何不懂? 不懂為何不舉手? 還是連自己懂不懂都不清楚? 他們的眼神流露的,除了疲憊以外就是「呆滯」,這該怎麼解? 我除了試著換更多不同的例子,講講不同的比喻,笑話也一講再講,想辦法打通他們的關卡,雖有些進步改善,但我覺得問題依舊存在,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而直到我「真的跳脫了既有的領域」,再思考上面這些問題,部分問題我得到了答案,當我接觸到「旅行」,讓我對攝影有著更大的夢想之外,也讓我思考「為何我那麼辛苦拿著相機原因是什麼」,用這角度去想想學生辛苦下班,接著來教室上課,他們心情與期待是什麼?

    當我接觸到「動態錄影」,從動態錄影過程,我思考這問題「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嗎?」一張照片帶給我們除了「視覺的記憶外」,好像留下來的東西也不多,那前面那問題「照片有無勝於有聲」這觀念是值得深思好一會。

    🔹當把「動態錄影」帶到課上,才發現學生為何部分觀念依舊死記,是因為他們不在「現場」缺乏對於照片判斷的線索,他們看到照片只是「結果」,也只能參考,甚至死記,若能在一張照片之前帶點影片,較能讓他們「如臨現場」感受一些氛圍,要他們學習新的觀念,好像這問題似乎解決了。🔹

    也同時能解決另一個我好奇的問題「為何一到外拍練習,學生就把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全還給我一樣」,因為外拍過程中,整個世界都是充滿線索的「大教室」,該如何依現場教他們如何判斷眼前的東西,結合所學,因為「氣氛環境」擁有太多變數需要講解,這些東西帶不進教室裡,這才是我們需要「外拍」的原因。

    🟥持續重看「攝影」
    教學、寫作十年的經驗,我也不斷的在改變我所擅長的領域之外,同時我也跨足不同的媒體、不同的專業,帶著初學者的心情去看看我所不懂的,這份好奇心讓我在其它領域事物上,學到了很多新點子,在「攝影」及「攝影教學」上,我有很多的改變。

    🔹最重要的改變,是改變我對「照片、攝影」的看法,我不再堅持那套「照片無聲勝於有聲」「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這些過去我埾持的念頭,而是更加「超越、溶合」不同領域的專業、觀點來看待這些事情,讓我能確實的跳脫單純的靜態攝影的想法,有著更進一步的成功與成果。🔹

    別誤會,我依舊喜歡「攝影」,而我仍舊在不同領域持續的學習,並且帶著這些學習接觸後的感想「帶回我所熱愛的攝影」,照片對我來說,已不再只是記錄、回憶、創作、證明等等念頭,更不只是視為自己獨享的小小世界,許許多多觀念仍在我心中發芽、成長,希望我能更加堅持下去,持續的進步,也更加認識自己「為何如此對攝影的熱情,仍持續不停」,我想這問題,也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問,對吧?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 互相學習例子 在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5 23:21:15
    有 80 人按讚

    《華人泌乳顧問協會會員大會暨「特殊情況,特殊看見」延續會》
    今天真是新奇又豐富的一天!
    因為疫情,第一次結合實體與線上的會員大會,從早上開始就一直克服各種技術問題,謝謝各位會員的支持與配合,更感謝現場理監事們超級迅速解決各式各樣的狀況,讓會員們不論在現場與在線上都能參與今天的會議與課程。
    淑芳老師的課程一如往常的令人感動,不禁想起剛開始上淑芳老師的課程時,就是被這份堅持而感動,就此一頭栽入支持泌乳家庭的路上。
    台北榮總張凱惟醫師分享「子病母治」「釀奶」的概念與實際應用在治療新冠肺炎孩子的例子,真的很難得! 控制濕疹的部分其實與西醫的母親飲食控制是一樣的道理呢!
    林口長庚徐任甫醫師與我們分享益生菌的實證與應用,深入淺出的介紹讓大家對益生菌都更理解了!
    接著是在協會粉專上直播的內容,希望分享這些節目給所有泌乳家庭與社會大眾,讓大家了解母乳哺育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更帶給我們無限的感動!
    聲樂家簡崇元老師的母乳讚嘆,雖然聽不懂歌詞也感受到歌曲中,想跟媽媽在一起、不想跟媽媽分開的心情,就像肌膚接觸時媽媽寶寶互相安慰的感受!
    接著是協會成員們F6的出道舞台! 感謝鍾秀靈、張文姝、蔡明郁、周采霖、周立婷與范薰方六位夥伴一起帶來的揹巾之舞,疫情之下她們揹著假娃娃在台上跳舞,在家她們可是揹著寶寶跳舞的! 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夥伴和協會寶寶一起加入! 歡迎各位家長欣賞我們的直播影片,也可以揹著寶寶一起在家跳舞,帶小孩也一邊可以運動喔!
    下午的座談會主題在台灣可能都是較少提及的,特殊狀況下的持續哺乳: 由長庚郭靖怡醫師為我們說明緊急情況下的哺乳、呂筱涵醫師討論雙胞胎哺乳的相關考量以及同家會黎璿萍秘書長與我們分享同志家庭的母乳哺育,我覺得學習很多,很希望未來還可以針對這些特殊議題再開設課程或工作坊,能有更深入更細緻的討論與分享!
    接著是「孕產哺育是生活或醫療? 健檢當前泌乳專業養成與法規」跨學科討論會,超級感謝花蓮縣朱家祥局長特別來台北分享花蓮的經驗,花蓮的孕產婦有兩次衛生局補助的哺乳諮詢,真的超級幸福,重點是孕產友善措施明顯改善了新生兒死亡率! 真心希望未來全台各縣市的孕產婦都能享有這種福利! 兒福聯盟宋玉慧主任分享他們利用正向家庭訪視輔導的經驗,滋養式照護的概念其實與哺乳的原則不謀而合! 鍾秀靈顧問分享了自身不同的孕產哺育經驗以及平時利用家訪與課程增能家長的心得。更感謝許淳森理事長與許美月理事長蒞臨指導,提供我們許多寶貴的經驗與未來合作發展的方向!
    最後感謝各位會員的支持,我順利連任理事,也承蒙各位理事推選為下任理事長,從淑芳老師手上接下這個重責大任,真的很感謝各位的信賴! 未來我會盡力做好對內溝通協調,對外合作聯盟,持續建立泌乳顧問的專業與倫理,讓各個學科對支持泌乳有興趣的人員,都能經過專業的課程、臨床的實習與嚴謹的認證獲得良好訓練與證照,也讓需要泌乳照護的機構、家庭與社區都能找到合作愉快適任的泌乳專業人員,讓台灣與各地華人的泌乳生活更受到支持,更能享受哺乳育兒生活!

    #華人泌乳顧問協會
    #泌乳顧問
    #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
    #泌乳支持是一種專業
    #孕產哺育需要全方位跨領域的支持

  • 互相學習例子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1 22:25:19
    有 172 人按讚

    |本週人氣八卦第二名|
    『身為國三生的父母,當然很不願意看到這種新聞,我對這例子不是真的了解,所以也就不多做臆測,就剛好跟也是有小孩準備升國中或是有國中年齡小孩的鄉民一起討論分享一些話題,#霸凌 跟 #讀書壓力.

    #先說霸凌,現在有的霸凌行為除了什麼聯合全班不理你啦,肢體暴力啦,還有一種就是情緒管理出問題的小孩,我兒子在五年級就遇過,一個從別的學校轉來的男生,個性聽我兒子講就很古怪,一點小事就會咆哮大怒,甚至動手動腳,班上當然不會有同學想接近,一陣子在換座位後,這個男生就坐到我兒子後面,上課無法專心,一直用筆弄我兒子.

    一開始我跟老師反應,導師也確實約談過小孩跟家長,但是沒用,而且開始變本加厲,下課時還會故意趁我兒子下樓梯時推我兒子,我是發現兒子手肘有些挫傷,叫兒子老實跟我講,才知道這個男生就無法控制自己行為,家長打過罵過也沒用,也因為如此才轉學,導師也有接到其他同學家長抱怨,但是約談過也帶去輔導室了解過,還是沒有改善.

    所以我決定好好了解這名男生到底出了什麼事,再跟兒子好好開導平常就儘量多容忍....個屁!!

    我當下先痛譙我兒子:

    你他媽的(他媽就開始瞪我了..)老子讓你學跆拳道,讓你吃這麼大支是假的喔,林北是沒有在信道什麼被攻擊不能還手只能跟老師講這套啦,不是你主動招惹別人,對方只要再動手動腳,你就給我踹下去就對了,有事你爸幫你扛著,

    下次遇到就給我狠狠的打,越兇狠越好,不夠兇狠我就揍你.

    果然沒幾天,兒子回來就說他這次又被對方挑釁,對方推他一把,它直接把對方踹到牆邊,還烙狠話,以後敢動手,來一次就揍一次,我知道終於有成效了,晚上導師打來,我是直接講:老師我也不給妳難做啦,妳能做的其實也都做了,這小孩家庭發生什麼事我也不想理解,但是既然這麼不受控,父母揍不怕,以為同學都怕他,那麼被同學修理一次也是剛好而已.

    導師後面是沒多說什麼,我也沒被找去學校,這個男生之後看到我兒子就是當作不認識,平常閃遠遠的,也不敢再動手動腳.

    只能講,現在小孩千奇百怪什麼個性都有,以前那種鄉愿聖母心態我是沒有啦,也跟兒子灌輸觀念,你有事不敢跟你虎霸老母講,跟老師反應也沒用時,要跟我講啊,什麼都能跟我講,你阿巴基本個性就是不正經,你有煩惱有問題都跟我講,我保證不會罵你.

    .
    我很慶幸當時就是這種心態上的堅持,我兒子真的是什麼事都會跟我講,連玩狼人殺還是第五人格不順也是跟我講,我也是儘量用小孩的視角去看待他的問題,然後給他建議或是幫忙解決.

    .
    父母家長其實有個盲點,就是都認為自己很了解自己小孩,但是其實你不是真的懂,小孩也不是一開始就願意什麼事都跟你說,等到青春期時更是如此,要自己真的代入到十幾歲小孩的思維,考慮他所處的環境跟同儕,幫小孩思考他所遇到的問題或是煩惱.

    .
    父母跟小孩一定有代溝的啦,讓他敞開內心跟你分享生活上的事情是第一步,讓他覺得你真的是有為他在著想考量是第二步,什麼我都是為你好的觀念,然後強加在小孩身上,對準備進入青春期的小孩來說,有時反而是種囚籠,一種名叫關心的枷鎖.

    .
    不過也藉由這件事,我就考慮讓兒子念私中,不純然是課業,更多的是私中基本上會幫你篩選小孩的同齡夥伴,以我所在的南桃園來講,公校當然有資優班,但是也是什麼學生都收,什麼牛鬼蛇神都有,這個我實在是沒信心,你再怎麼顧小孩,也是有被帶壞的機率,私校當然也會有不好的學生,但是至少經過考試篩選後,以及普遍會送小孩進私校的家長,大多是有些想法的,所以加九同學至少會少很多.

    .
    現在教改改成這樣,我也不想多做批評,我只能儘量做到提供資源比較多的環境,讓小孩不要多受到其它奇怪事情的干擾.

    .

    再來講講 #讀書升學壓力,我以前所在的是聯考時代,升學壓力多大當然清楚,加上我也是國中就讀私中,很多事情感觸很深,真的是靠自己扛過去的,沒生小孩前,我秉持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心態,真的生了小孩,等到小孩大了,才知道有時整個環境都在競爭,你還是得跟上腳步,我們能做的就是先跟小孩溝通,而不是要他非得照著父母安排的路去走.

    .
    我兒子從小學就一直是班上前三,校排前十,即使不公佈,安親班也會幫你問出來,然後跑馬燈宣傳,就是那種隨便讀前三,有發狠讀就班上第一的水準,因為小孩確實能讀,我老婆就問我要不要讓兒子念私中,我想想就先跟兒子討論,畢竟書是他在讀的,也是他的人生,尊重小孩的意見很重要,不要覺得小孩什麼都不懂.

    .
    我是先問兒子要不要先去私中班參加程度檢定考,先看自己程度能不能上私中,兒子是說想去考考看,真的考出來,程度評估是能上私中,我就繼續跟兒子溝通,你想不想去念私中,我自己就是念私中的,那種早出晚歸,每一科都在斤斤計較分數,比序比到小數點後好幾位,怕讀不好的壓力,我全都跟兒子分析一次,我不希望兒子的選擇是被父母所誤導,他真的覺得好,覺得可以接受,我才會繼續.

    .

    這裡給準備讓小孩念私中或公立資優班的鄉民一些觀念分享,你要先確認小孩能不能讀,是不是唸書的料,是的話,願不願意去那種高競爭性的地方讀書,小孩沒有意願,就真的不要逼迫他去讀,痛苦加上壓力只會一直疊加.

    .

    我兒子當初是跟他溝通過,認為自己程度有到,也想去唸,加上我很早就跟他講過,考進去只是開始,後面的競爭才是最殘酷的,你認為自己在國小成績都前三很屌,一進去才發現更屌的比比皆是,自己突然變得很普通了,你要能夠理解跟接受這種失落感跟打擊.

    .
    也為了讓他知道外面的學生程度有多可怕,我問他要不要繼續念私中班,因為當初補習班檢定考,兒子程度是被分到第一個班,也就是保證班,學生素質就是很靠前的,我問他要不要繼續補習,順便跟其他同學交流,兒子也是認為可以,那一班的學生真的強得很離譜的,第一名就是私中榜首等級,兒子跟這群同學也處得不錯,考上私校後即使不同班也會互相連絡交流,也是讓他提早知道跟適應之後的競爭強度.

    .
    當然也是有放鬆時刻啦,兒子當時三月考完確定錄取某兩間私校後(北桃南桃),我就幫兒子請假帶他出國,回來沒多久我父母出國也帶著又出去一次,我是認為辛苦大半年,他的目標達成了,該給兒子爽給兒子玩的時候不要省,什麼還在唸書不要亂請假我也是沒在管的,就給兒子一路爽到畢業考,當初還說服我老婆很久....

    .

    走過私校國一上第一次段考的混亂後,兒子就很穩定維持在班上前七的水準,課業上生活上的問題就透過家長群組跟聯絡簿,以及每天跟兒子喇賽中尋找平衡,父母也是要跟著小孩一起成長,考不好,先了解一下到底是哪裡卡住,光罵是有屁用嗎,要不要補習,小孩自己會評估,私校一堆都在補,你想繼續提升,想補,錢不是問題,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不想補我也不強迫.

    .
    我一直灌輸小孩一個觀念,想不想做,扛不扛得住還是要看你,你覺得自己可以我一定幫你,撐不住就跟我講,不想這麼辛苦也要跟我講,大不了混個直升也可以,累要累得值得,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書是你為自己讀的,我不會因為考爛就在那罵,有盡力就行.

    .

    當然,什麼唸書時不能交男女朋友這種陳舊觀念我也是嗤之以鼻,我從兒子小六就告訴他,喜歡就去追,國中也是這樣跟他講,不要聽你吉娃娃媽說什麼大學才能交女友,馬的男女合班,喜歡就開口啦,難道要等到以後不知道怎麼開口約女生才在煩惱嗎,我也跟老婆溝通過,小孩自己人生的成長軌跡,要他自己參與體驗過,才會知道好或不好,而不是一味地說這樣對你不好,他都沒嚐試過怎麼知道好不好,也不想想當初我們幾歲就在一起了,哈哈..

    .
    兒子後面交了個同班的女同學,當初我超興奮啊,約會還幫兒子規劃地點,還塞給他三千,還告誡他,馬的要是出去約會還給我打傳說對決丟女朋友在一旁,回來我一定打死你,後面兩人交往幾個月,分手講電話時還躲在棉被裡偷哭,我跟我老婆在門外邊聽邊偷笑,啊哈哈哈,聽起來好口連啊....

    .
    青春嘛,學個經驗,體會酸甜苦辣不就如此.

    .
    打了這麼多,只是想講,每個小孩性格不同,現在想法也都很早熟,不是一味的放縱也不是不停的逼迫,讓小孩真的覺得你是站在他這邊的,你可以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幫他們一把,

    小孩在學習成長,我們父母也是....』

    Re: [新聞] 曾說不想上學!媽曝:今早泛淚跟我說再見 土城國一資優生墜樓亡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426285894175727 |新聞原文 https://disp.cc/b/163-e4Fm

  • 互相學習例子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24 19:41:48

    某個讓專案延宕的同事辯解:「你知道,當時的情況很複雜,不是我能夠控制的」
    某間餐飲企業造成顧客受傷,執行長出面表示:「我們已經盡最大努力的,但還是無法阻止悲劇發生」

    怎麼了
    為什麼認錯這麼難?
    這本《錯不在我》將自我認知以及認知失調講得非常深入
    過去有好幾本心理學著作都曾提及
    可遠遠不及這本書的深入

    其中談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有
    1. 意識形態的產生(素樸實在論)
    2. 對醫療產業、司法、親密關係等等的影響
    3. 行為與態度互相影響

    希望透過我的分享
    能與大家一起享受這本精彩至極的大作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 互相學習例子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15 20:19:26

    #亞特蘭提斯 #靈魂轉世協議 #金字塔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賢賢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今天就繼續上一集,來把亞特蘭提斯和外星人一併講解。
    在以前的訪談中,我有問過他:亞特蘭提斯人是外星人嗎?
    他說,對於地球人類來說,屬於外星人,
    亚特兰蒂斯是属于天琴座类人族的后裔,
    当蜥蜴大军进攻天琴座的時候,天琴座人逃亡到了宇宙各地,
    亚特兰蒂斯逃亡到了昴宿星团,
    而后又被弹劾到了地球。
    天琴座類人族的外觀是天使一樣美麗的外觀
    (沒有翅膀,沒有一個人是長得醜陋的),
    白皮膚,金髮藍眼,高鼻樑,瓜子臉;少部分人是棕紅發,綠眼睛;
    手指的指數為六根,腳趾趾數也是六根。
    目前地球上的各個不同外星人創造的人種中,
    只有白色人種中的雅利安人與斯拉夫人
    在外觀最能保留天琴座類人族的外觀,但是手指腳趾數量上是5根
    因為蜥蜴人的手是5根爪子,
    人類是基於以蜥蜴人為主體,所以有5根,
    但是輔以大量的天琴座類人族的基因,
    所以不以爪子的形態呈現,以5根手指的形態呈現。
    那麼究竟黑暗勢力的外星人,有哪一些呢?大家知道嗎?
    以下的幾個都屬於黑暗勢力外星人:
    第一,獵戶星人:來自獵戶星團,屬於6次元當中黑暗的勢力。
    屬於爬蟲族外星人。蜥蜴人的大本營、主要基地就是獵戶星團。
    第二,天龍星人:來自天龍星團,屬於5次元當中黑暗的勢力。
    屬於爬蟲族外星人。蜥蜴人也居住在此。
    第三,澤塔星人:來自澤塔雙星,屬於4次元當中黑暗的勢力。
    屬於類機器族外星人。
    小灰人與灰人,主要就是來自澤塔雙星。
    為何說是類機器族外星人呢?
    小灰人與灰人有一個大特點,就是完全沒有情感。
    而且已經喪失了生育的能力。前二十年新聞曾報導過的外星人綁架事件,
    就是牠們做的事;因為牠們捕捉人類,
    以便用基因工程造出牠們的後代。
    但最近的7年裡面,這類事情已被光明勢力銀河聯邦阻止。
    還有接下來就是火星人:
    上一集提到有一群4次元的類人族光明勢力外星人居住在火星。
    其實火星也有少許4次元蜥蜴人居住著。
    接下來是金星人:同樣的,金星也有少數4次元的蜥蜴人居住。
    還有就是月球人:月球又被傳說稱為「阿努納奇」,
    實際上月球背面被一群來自4到6次元的爬蟲族外星人,
    也就是蜥蜴人佔據著。
    牠們透過月球,作為基地,以便更容易的操控一些人類。

    本次我們就來講解,什麼是爬蟲族外星人?
    什麼是蜥蜴人?牠們跟類人族外星人差別在哪?
    爬蟲族外星人簡稱蜥蜴人,無論是爬蟲或蜥蜴,
    都是用來描述牠們的身體特徵。
    牠們就像是能長期站立的爬蟲類動物或者蜥蜴;
    你可以簡單一點,想像成牠們是一半恐龍一般人類。
    因為牠們的原型確實是這種模樣。
    但牠們可以使用上一集所提到的「體態偽裝能力」,
    偽裝成人類的外表,默默在背後控制著人類的社會。

    本系列就先介紹到這裡,你可能會有疑問,
    為什麼就沒有光明勢力外星人,直接把這些蜥蜴人給全部消滅?
    這樣人類就能和平了不是嗎?
    我們將以這個議題,銜接到6次元天狼星人以及仙女星人,
    帶出靈魂轉世前的協議。

    首先,仙女星人是7到9次元的,
    就是光明勢力類人族外星人。
    而仙女星人主要就是作為銀河聯邦的重要幹部,在拯救著整個銀河系。
    然而仙女星人有一個特性,牠們對於蜥蜴人傷害地球人的這件事,
    本身是持著「不干預的狀態」。

    你可能會覺得,明明人類就被蜥蜴人殘害,為什麼不伸出援手呢?
    原因就是,無論是類人族外星人、地球人、蜥蜴人轉世到地球,
    每個靈魂個體都要進行「轉世前的協議」,
    而這些靈魂在轉世前,都會有一群來自7到9次元的仙女星人,
    為這個靈魂個體進行靈魂契約、靈魂協議,
    祂們會把這個靈魂前世,甚至前前世所發生的一切事情,
    做一個總回顧,然後分析其中能夠進行改進的部份,
    做為轉世到地球後,這個靈魂主要必須學習的「靈魂課題」。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被蜥蜴人殘害,
    但這一切都是在「宇宙業力法則」允許之下存在的。

    舉個具體的例子來說:
    如果有些靈魂本來就在很久以前,跟蜥蜴人互相戰鬥,
    然後殺死了一個蜥蜴人;在「宇宙的業力法則」的推動下,
    這個靈魂之後就轉世成了現代的地球人,
    於是這些地球人就這樣別無選擇的被蜥蜴人殘害;
    只看這一世的話,地球人看起來很無辜,對嗎?
    但在「上帝視角」之下,地球人本來就欠這些蜥蜴人一些「業力」,
    所以地球人才會怎麼樣都逃不過蜥蜴人的控制!

    這裡我們帶到6次元天狼星人的部份,因為這與我們現代文明較為接近。
    在5千年前,有一群亞特蘭提斯人的後代
    在古埃及地區建立了古埃及文明。
    有很多人都對古埃及的法老王、金字塔有濃烈的興趣與好奇心。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講講,當時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文明狀況?
    其實,當時的古埃及,有一些歷代的法老王,
    都被當時的6次元天狼星人注意到了,
    這些天狼星人透過2種方式將「靈性進化法則」教導給法老王。

    第一種方式,將法老王作為「通靈器皿」,
    類似道教神明透過「乩童」進行通靈,一樣的方式,只是稱呼不同。
    這樣做,法老王底下的宰相、官屬們,
    就能聽到法老王把天狼星人想要教導的「靈性進化法則」一點一滴的講出來。

    第二種方式,是令次元較高的法老王,直接進入「通靈狀態」,
    然後法老王本身自己也聽到,
    也一邊對著宰相、官屬們講述天狼星人的「靈性進化法則」。

    這裡就來簡單介紹,什麼是「靈性進化法則」?
    當時天狼星人告訴古埃及人:
    『按照我的方式,將我們建造的金字塔好好運用,
    你們將能獲得「冥想能力」、「心電感應力」,
    並且可以將「靈魂的振動頻率」提升到4~5次元。』

    於是天狼星人就在10天內,就建造起了金字塔。
    然後古埃及人就聽從天狼星人的指示,
    把金字塔朝向的「天空中的方位」,
    作為他們「靈魂修煉」的定位點。

    其實金字塔通通都是朝著天狼星的「天空方位」建造成的。
    而古埃及人只是進入金字塔中的「冥想室」,
    就能在裡面「打坐」、「冥想」,
    吸收金字塔頂端來自天狼星的光明力量。
    就這樣,古埃及人一個一個的「覺醒」了,
    所謂覺醒就是成為4~5次元的靈魂個體。

    然後你可能會有疑惑著,為何古埃及文明突然在一夕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呢?
    告訴你,答案就是他們有超過7成的人,都已提升到4~5次元,
    然後轉世到4次元的金星、火星;5次元的太陽、大角星、昴宿星去,
    進行更進一步的「靈魂修煉」。

    這邊要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
    如果你跟古埃及人一樣提升到了4~5次元,
    難道你還會繼續停留在3次元的地球?不去更高次元的星團生存嗎?
    這就是古埃及文明消失得離奇的真正原因。

    好,那麼我們這一集就講到這裡。
    第三集我們將講到:亞特蘭提斯轉世者訪問錄2、
    蜥蜴人以及透明人的介紹、光明與黑暗的相連性。

  • 互相學習例子 在 Yylamproduc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16 20:58:22

    親人之間互相陷害?植物詩可以化解危機?兩個古代家族愛恨情仇

    記住訂閱呢個channel,然後開啟YouTube通知,咁就唔會錯過任何一個中文小知識喇!

    —————————————————————
    繼續學習語文知識:

    Dear Jayden《銀河修理員》
    https://youtu.be/u0rt8RLUILI

    YYLAM 2020 - 2021 常規課程攻略
    https://youtu.be/ORiNDqwg5-8

    錯字潦草小則燉冬菇 嚴重上嚟竟然會招至殺身之禍?!
    https://youtu.be/kMzgO6kCAdY

    重組句子考起老師?!「高矮肥中」大鬥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TioQ0H25Wk&ab_channel=Yylamproducer

    —————————————————————
    FACEBOOK PAGE:YYLAM https://www.facebook.com/Beacon.YYLam

    INSTAGRAM:YYLAMJAYDEN https://www.instagram.com/yylamjayden/

    中文課程資訊:https://www.beacon.com.hk/tutors/yyla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