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二元對立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二元對立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二元對立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二元對立英文產品中有5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關在房間 4 天不講話、常常離家出走:梁朝偉,一個古怪的王者】 有些人,僅管不常出現在江湖,江湖卻從未忘記過他,像是今天《尚氣》上映,梁朝偉的演技,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後輩們無不期盼與他並肩前行,最終依舊只能望著他絕塵的背影,神秘、難以忽視,兩相矛盾的形容詞,放到梁朝偉身上沒有二元對立,反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紐約演講餐會,和大家談談,中華兒女新世代的崛起。首先要挑戰的就是:太陽花代表台灣的新世代嗎? 當然,不論是太陽花檯面上的學生領袖,或者大批的跟隨者,他們都是台灣很年輕的世代,不少年齡比我還小。但,年紀輕就一定是「新」嗎? 很多評論說,王炳忠是老八股,保守派,老國民黨思維,所以才會反太陽花。然而,...

二元對立英文 在 文青汪的影劇世界?|電影|韓劇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17:30

. 《脫稿玩家 — 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無雷 #院線片 上週限動提及,最近院線片的黑馬非《#脫稿玩家》莫屬,是非常具娛樂性的電影,不論是否是電玩迷都能看得很開心。 而撇開娛樂性,這部電影其實也非常靈性,Guy根本是呈現靈魂覺醒三階段,但是我的道行太淺火候不足,故難產...

二元對立英文 在 Jying Cha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5:37:05

#purrreads​ ​ Susan Sontag《疾病的隱喻》​ ​ 「內心深處所恐懼的各種東西(腐敗、腐化、污染、反常、虛弱)全部與疾病劃上了等號。疾病本身變成了隱喻。」​ ​ 從肺結核到癌症、愛滋病,桑塔格在古典文學與當代社會對疾病的凝視中找尋隱喻的所在。寫於1978年,但正如社會的一種修辭...

二元對立英文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12:15:23

台灣大選塵埃落定,蔡英文由一年前連黨內初選也未知能否通過的弱勢總統,變成台灣歷史上拿最高票數的連任者,由陳同佳案、反送中運動衍生的「香港牌」,催生台灣幾代人唇寒齒亡的危機意識,自然起了關鍵作用。選舉結果還是其次,北京過去二十年的對台統戰工作,設計精密、環環相扣,本來在韓國瑜身上可望大成,卻被林鄭月娥...

  • 二元對立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2 12:25:53
    有 1,996 人按讚

    【關在房間 4 天不講話、常常離家出走:梁朝偉,一個古怪的王者】

    有些人,僅管不常出現在江湖,江湖卻從未忘記過他,像是今天《尚氣》上映,梁朝偉的演技,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後輩們無不期盼與他並肩前行,最終依舊只能望著他絕塵的背影,神秘、難以忽視,兩相矛盾的形容詞,放到梁朝偉身上沒有二元對立,反而交互襯托,存在感強烈,倒是成為無雙。

    李安形容,梁朝偉是導演們的夢想;王家衛則說,梁朝偉是一個永恆的演員。

    一個演員能做到讓人看見夢想、洞見永恆,無非就是長存赤子之心罷了,如何讓自己永保童心,梁朝偉做的只有兩件事:獨處,以及有意識地生活。



    演藝圈皆知梁朝偉熱愛獨處,甚至已到孤僻與古怪的程度。

    早年,妻子劉嘉玲會邀請林青霞、王菲和張國榮湊桌打麻將,梁朝偉不大會出來打招呼,而是關在房間聽很大聲的搖滾樂,吵得客廳的張國榮直喊「我頭好暈」。

    好不容易,梁朝偉走出房間,自行跑去廚房泡龍井或普洱,喜滋滋走到牌桌向朋友們逐一介紹茶品與茶道,不過大家忙著算牌、無人搭理他,最後一樣是張國榮不耐煩回應:「隨便啦,你弄個茶包給我就好。」

    與朋友身在同個空間,梁朝偉彷彿活在異次元,用自己的方式向朋友傳遞善意,所幸朋友們願意理解。

    張國榮就曾說:「梁朝偉是一個古怪,但是心地非常善良的人。」



    梁朝偉的古怪,是他鍾情於一個人的悲歡,還是個「想到什麼就去做」的人,從未在乎時間與場合。

    他崇拜作家村上春樹與三島由紀夫,遇到喜歡段落能夠一字不漏背出。

    因讀完《挪威的森林》而一個人飛去日本住好幾個月,夜夜待在居酒屋,盯著紅男綠女們酒酣耳熱的姿態,想像他們就是村上春樹口中「身在無人島、為了寂寞相擁的光屁股孩子」。

    他曾搭飛機去倫敦,在公園餵一個下午的白鴿,當天夜裡就搭機返港。為此,香港知名作詞人黃偉文還曾在專欄中提起這件奇事:「雖然心想『他有沒有搞錯啊?』,但心裡還是恨不得馬上去試一次。」

    梁朝偉被問起這段餵鴿奇談,笑著回答誇張了,仍向記者承認:「我是喜歡一個人跑來跑去沒錯。」



    劉嘉玲數次提及梁朝偉的「怪」。

    她透露某天家裡施工來一堆陌生人,丈夫不喜噪音與人群,直接拎著行李箱就走,直至工人離去後才返家。

    拍攝《阿飛正傳》,因一場吃梨子畫面拍 27 次都拍不好,梁朝偉回到家一語不發做家事,幾天後向她拋出一句「原來王家衛只是要我一個背影呀」如此前言不搭後語的體悟。

    但最讓劉嘉玲難忘的,依舊是張國榮過世,梁朝偉把自己關在房裡四天,不說話,不想吃飯,直到第五天才嚎啕大哭起來。



    一個遺世獨立的奇特隱士,不見得代表他無情,而是把他的心思花在值得的人事物上,並且深情以待。

    梁朝偉是浪漫的,曾醉心於 Lawrence Block 的偵探小說,去美國宣傳《2046》前主動寫信給作家,只想與偶像暢聊文學一個晚上。

    他是念舊的,某年聖誕節前夕與張震小酌閒聊,有感而發說出十年前拍攝《東邪西毒》的對白,長達三分鐘,讓張震暗暗心驚。

    他是熱情的,因《一代宗師》練詠春拳上癮,成天與導演好友麥兆輝與莊文強討論練拳體悟,煩得麥兆輝都說:「好了,別再來找我聊天了。」

    甚至,他首次參加維多利亞港的帆船大賽,開心地說只想與帆船好手以船會友,結果當天比賽奪得亞軍。

    一個人,梁朝偉可以做很多事。

    可重點是,他都能把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到最好。



    梁朝偉會愛上村上春樹,我並不意外。

    村上春樹是一個熱愛獨處的人,除了寫作,他也是爵士樂愛好者,每天早上出門慢跑,還深耕「翻譯」學問,將自己喜歡的英文小說翻譯成日文。

    歷史中許多知名的思想家都知道「獨處」的重要性。

    盧梭堅持每天獨自步行 6 小時,出版《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強調孤獨有助人類靈魂解放;吳爾芙早上十點都要獨自外出散步,聞花香、聽鳥鳴,就擁有寫作靈感;梭羅直接將自己流放到瓦爾登湖,透過半隱居學習專注。

    但我認為,若想成為一位懂得感受的人,「獨處」不過是第一步,還是最粗淺的,畢竟這兩年因疫情緣故,我見到很多人都「被迫獨處」,卻也不認為他們有多開心。

    於是這便回到我一開始說的:不只獨處,你還必須練習「有意識地生活」。



    王家衛說過,演員有三種。第一種演員很聰明,讓他練 30 遍他只練 3 遍就會,接著便不練了;一種比較規矩跟認真,像是劉德華,讓他練 30 遍他就會練足 30 遍。

    「但是梁朝偉,他是那種你讓他練 30 遍,他會練 300 遍的人。」

    一個 30 遍的事情,為什麼梁朝偉可以練到 300 遍?

    這已經與「認不認真」沒有多大關聯,梁朝偉是發自內心在感受與享受這門技藝,測試看看自己能把這件事練到怎樣,是一種以玩樂心態去摸索,觀察自己可以走向哪裡。

    張曼玉跟劉嘉玲,一個是演戲上的知音,一個是相愛 30 年的妻子,她們對梁朝偉的共同評價是:偉仔,他就是一個小朋友。

    讓我們回想小孩子是什麼模樣?

    大家是否見過小朋友獨自在家,明明給他一個破紙袋,他不但能自得其樂,甚至還會竭盡所能去「開發」這個破紙袋,把它當成包包,把它當成帽子,諸如此類。

    尼采說過,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孩童狀態,天地萬物皆為遊樂場,抱持著這種心態,你自會在冒險裡有意識地專注,學都不用學,是一種渾然天成的行為。

    梁朝偉,能把泡茶變茶道、打拳變拳道、玩帆船玩到亞軍去,把自己放進世界裡,進行無窮無盡的探索。

    這種人,演戲演到被封神,我絲毫不覺得奇怪。

    #尚氣
    #尚氣與十環傳奇

    https://www.adaymag.com/2021/06/12/leung-chiu-wai-and-his-solitude-philosophy.html

  • 二元對立英文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9 20:00:23
    有 2,337 人按讚

    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
    ⠀⠀⠀⠀⠀
    以下非建議順序,單純列出幾部,先來看《#青梅竹馬》。
    ⠀⠀⠀⠀⠀
    吳念真說:「其實楊德昌有一核心主題:時代變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底適不適合?孝賢扮演的角色是在迪化街賣布的,正尋求一種轉變,思索要不要到國外做生意,但受限於個人認知或本身的性格,註定會受到挫折。有一場在 Pub 的戲,那些知識份子在講些無聊的笑話,對方聽到他是賣布的,不屑的態度溢於言表。阿欽也是被時代所犧牲,他年輕時候是打少棒的,後來少棒沒了,他也就完了。
    ⠀⠀⠀⠀⠀
    有一天,我去天水路找朋友,看到一個傢伙在賣甘蔗汁,他竟把攤子整個推到路上來賣,警察前來驅逐,他不肯挪動,警察無計可施便走了。那個攤子上掛了三張照片,都是他跟蔣經國握手的畫面。出於編劇本能,我就去跟他聊天。他說,他從中學時代就被抓去練拳擊,成為國手,有一年,準備赴加拿大參加奧運,但那年加拿大已經和中國建交了,竟拒絕台灣代表團入境。台灣大隊人馬在日本等簽證,等到最後仍然沒能參加。回來後,他就去當兵了,退伍之後,什麼都不會。他說:『我要生活啊!我為了國家這樣練拳擊,練到最後也沒有機會!』那張照片就是他參賽前受蔣經國召見所拍下的。他覺得國家沒有照顧他,他這一輩子都毀了。
    ⠀⠀⠀⠀⠀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楊德昌聽,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還很高興打電話給我,說:『我們應該把這個弄出來,我已經想到題目了!』他常這樣,劇本還沒想之前,想題目、想海報、想工作人員要穿的 T 恤想得很高興,像小孩子一樣。他講了一個題目我覺得很棒 ───《業餘生命》。亦即三十歲之後的生命全是業餘的,因為生命在此之前已經過完了。以演藝界的人為例,可能三十歲之前所有掌聲就已經得光了。《青梅竹馬》裡,阿欽那個開計程車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業餘生命,是一個挫敗的人。
    ⠀⠀⠀⠀⠀
    你吞不吞的下那口氣?會否覺得自己被虧待?」
    ⠀⠀⠀⠀⠀
    ⠀⠀⠀⠀⠀
    接著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楊德昌導演刻劃著純真的失落、道德的崩毀與理想主義者的殞逝,那時候的人們極其壓抑絕望、迷惘挫敗,無力改變現狀的父母將一切希望放在孩子們身上,用功讀書成為唯一一條出路,不安瀰漫的社會氛圍似乎一觸即發,族群對立,械鬥滋事,然而始終沒有人死的像個英雄,只能活著見證自己變成一個惡人,變成一個被大時代殺死的恐怖份子。
    ⠀⠀⠀⠀⠀
    因此在一則撼動社會的情殺案件背後,不只關注著 1960 年代的日常生活,同時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人之價值,透過鏡頭探問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一個毫無前科的高中生成為滿身血污的殺人兇手?帶有史詩氣勢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喚作「A Brighter Summer Day」,重點就在「Brighter」,有比明亮更明亮之處,周遭就有比黑暗更黑暗之處,手電筒光線所及成為光明與希望,也因太過刺眼只能看見一半的真相,其他陰影滿布的地方則彷彿更加混沌不清,潛伏一旁的暴力蠢蠢欲動,價值觀不停偏斜擺盪,無論大人或是孩子都難以在顛沛流離中想像未來的自己的樣貌。
    ⠀⠀⠀⠀⠀
    小四澄澈而直接的雙眼於卡奇色制服堆裡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比起同齡的朋友他略顯沉默壓抑,臉上讀不出任何情緒,沒辦法真正融入不良少年的幫派核心,也沒辦法過著完全遠離紛擾的學生生活,不上不下的成績只能考上建中夜校,就如生於公務員外省家庭的狀況。張家的父母無可挑剔,媽媽勤儉持家,爸爸有自己不容動搖的原則,不但適時傾聽孩子的想法,為孩子據理力爭,也身體力行教導下一代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自己的未來要憑著自己的雙手決定。
    ⠀⠀⠀⠀⠀
    直到警備總部的人登門將父親帶走的那一天,直到白色恐怖真正在張家掀起驚濤駭浪的那一天,一顆又一顆的大型冰塊靜置走廊,一疊又一疊的空白稿紙擺在眼前,以失去時間感的精神壓力呈現人們漸漸產生斷裂的過程,原來國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我們的人生,原來個體的命運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原來過去深信不疑的公理正義都是滿紙荒唐言,比起貧窮,絕望才會真正讓人變得滄桑、憔悴、黯淡與不堪,只見他茫然盯著桌上的食物,卑微請求老師網開一面,再也抬不起頭面對如此踐踏人性的國家與社會。
    ⠀⠀⠀⠀⠀
    舉凡善良、公平、正義等擲地有聲的名詞,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那些拚命守護的,就是為了下一代的目光與希望,往往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會知道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深遠。Honey 不惜代價對抗、維繫小四最後一線理智的,都是小明,是純真與救贖的象徵,然而一句當頭棒喝「我和這個世界都是一樣不可改變的」,意志的斷裂巨大到再也無法挽回,不可以被人瞧不起,不可以被世界的醜陋吞噬,那一把短刀殺死了愛,殺死了過去的小四,也殺死了一切理想中的美好期許,時代將青春、信念摔得粉身碎骨,只留下了選擇在風中搖擺的草,殘破地隨波逐流。
    ⠀⠀⠀⠀⠀
    ⠀⠀⠀⠀⠀
    而後看《#恐怖份子》。
    ⠀⠀⠀⠀⠀⠀⠀⠀⠀⠀
    不安、疏離、壓抑、暴力、無解,交疊在楊德昌質樸且暖色調的台北日常恐怖之中,鏡頭下這群人困在無限循環、一成不變的日子裡,他們以為人生應該要有另外一種模樣,不缺物質的執意追求虛幻的精神生活,手頭不寬裕的以為擁有金錢便能迎來新的起點,是每位理想主義者不偏不倚走向憤世嫉俗,也就是恐怖份子的過渡期。
    ⠀⠀⠀⠀⠀
    「在他鏡頭下的台北是一個很雜亂的、拼湊的城市,沒有統一的建築與美學。楊德昌有句名言:『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身為戰後這一代,我們經歷過台灣非常破落而貧窮的階段,早期又面臨戒嚴,必須反抗威權、反抗貧窮、反抗這個破敗的城市,由此給我們帶來力量。」
    ⠀⠀⠀⠀⠀
    吳念真認為,臺灣最好的電影有兩部,一是楊德昌《恐怖份子》,二是侯孝賢《童年往事》。
    ⠀⠀⠀⠀⠀
    在看似平靜的舊時台北,參差不齊的老舊公寓比鄰錯落,以槍聲劃破天際,也以槍聲劃下句點,三條故事線有條不紊地穿插、糾纏,慢慢收攏成一個故事,巧妙透過後設手法導向亦真亦假的結局。李立中和周郁芬一對中產階級夫妻,有潔癖的先生雖然收入足以餬口,但自私自利的他職場始終不順遂;婚後求子不得,足不出戶的妻子專注於撰寫小說,卻因生活百無聊賴而坐困愁城,無法突破寫作瓶頸,一日,一通匿名來電,讓她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來電的就是位混血少女,也是楊德昌開始構思《恐怖份子》的契機,如實反應台灣當年美軍駐紮的時代背景,母親活在逝去的西洋老歌之中,年紀輕輕的淑安則與不良少年為伍,為了金錢成為行竊慣犯,長期遊走在法律邊緣。因一條故事線再衍生另一條故事線,又因另一條故事線而發展出另一個完整的世界,家庭寬裕的少年攝影師小強愛上內心虛構的神秘少女形象,拼拼湊湊出看似合理的故事,每個人看見了部分的真相,每個人也同時被蒙在鼓裡。
    ⠀⠀⠀⠀⠀
    「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真實?風一吹,照片中的人就變得零碎,彷彿她是拼湊而來的。整個城市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拼湊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一部分,並非真實的全貌。」
    ⠀⠀⠀⠀⠀
    女孩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照片裡的眼神斜斜盯著男孩的位置,男孩從那處望向了女孩,三個畫面在短短幾秒的剎那建構出抽象而立體的空間,似乎時而行走於夢境,恍惚置身於現實,台北就宛若一個庸俗沉悶、乏善可陳的夢,彼時是,現在仍是,人人嚮往自由,人人求而不得,無論你腳踏實地過日子,或是企圖與眼前困境對峙,都無可避免一步一步靠近背後的深淵。
    ⠀⠀⠀⠀⠀
    「片中,大台北瓦斯球代表的是一個快要爆炸的東西,暗示著危險,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好像都走在邊緣上,隨時會發生狀況,跟他的個性很像,因為他事一個很敏感、細膩的人,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就像《一一》裡頭,洋洋喜愛拍人家背部,這其實貫穿了他所有創作,楊德昌在看人的時候,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面向。」
    ⠀⠀⠀⠀⠀
    ⠀⠀⠀⠀⠀
    最後,我們看的是《#一一》,最喜歡的一部。
    ⠀⠀⠀⠀⠀
    以婚禮開始,以葬禮作結,這些都是平凡無奇隨處可見的生活,也會發生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事,卻以溫柔的電影語言交織成文化背景之下的共同回憶與課題,在多年後依舊發人深省。簡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代表性族群之一,也就是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無須終日為錢勞心傷神,但人生不會因此而少些煩惱。爸爸 NJ 和幾名同儕合夥開創一間電腦公司,妻子敏敏是標準的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兩夫妻膝下育有正在就讀北一女的女兒婷婷,和八歲的兒子洋洋,這一家人面對小舅阿弟的婚禮的同時也面臨長輩的腦溢血昏迷,NJ 甚至在圓山飯店巧遇了初戀情人阿瑞。
    ⠀⠀⠀⠀⠀
    這個壓抑的中年男子,幾乎可以說是吳念真的化身,NJ 的父親形象,也可於李安「父親三部曲」中清楚察覺,傳統定義中一家之主的特質,如此衝突而缺乏溝通的家庭樣貌,從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層都能窺見父親威權角色與早期家庭結構的瓦解。努力撐起一個家的背後,也有我們未曾發覺的浪漫餘暉,是不是人總有一天都需要在現實生活與理想愛情之間擇一呢?
    ⠀⠀⠀⠀⠀
    在 NJ 與阿瑞的日本、婷婷與胖子的台北交織成了愛情詩篇,此端是自己久別重逢的年輕歲月,彼端則是女兒摸索愛情的未知期待,彷彿換了一個時空,婷婷也經歷了爸爸曾經走過的路,只是可能在愛與不愛之間就這麼毫不留情地一分為二。生活在台北,任誰都曾去西門町看電影,任誰都曾踏過無數次的武昌街,任誰都曾獨自佇立在車燈閃爍的路邊拼湊破碎的心,任誰都曾在吵雜壅擠的世界裡備感孤獨。
    ⠀⠀⠀⠀⠀
    《一一》是時代的縮影,從街道、天橋、紅綠燈平凡的日常畫面裡我們看到光陰流逝的證據,也感受著台北獨特的城市韻味。《一一》更是社會的縮影,每個角色在我們生活中都不陌生,有先上車後補票,也有發乎情止乎禮,有看似美滿的家庭,也有複雜紊亂的鄰居,有為求利益不擇手段的嘴臉,也有盼以真誠待人的無奈。
    ⠀⠀⠀⠀⠀
    「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真的?」短視近利、投機取巧,許多企業奉行利益擺第一的宗旨,公司需要賺錢是天經地義,卻非以長久經營的角度思考,於現在的食安危機、黑心食品、詐騙猖獗、缺乏國際競爭力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上浮現,畢竟有所得的同時都必須付出代價,這些代價都將落在下一輩的肩頭上。NJ 憤而掛上電話,拒絕接觸公司決策,也許惱怒的不只其他人的反反覆覆,而是此類罔顧未來和台灣商譽行為,如此成就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共業,之後則必須由洋洋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慢慢償還。
    ⠀⠀⠀⠀⠀
    耐人尋味的名稱「一一 A One And A Two」,無論指的是兩個人、人與人,還是存在於每個角落的二元對立,也就是洋洋始終想捕捉的「後腦勺/看不見的後面」,都給人異常豐富的留白與思考空間,好與壞、對與錯、愛與不愛、真誠與偽裝、年輕與遺憾、喜宴與喪禮、送往與迎來,從楊德昌的鏡頭之下感受到的,是每個人看似互動密切又形影疏離的灰色地帶,更隱約透露出了一種反璞歸真的成熟心境。
    ⠀⠀⠀⠀⠀
    ⠀⠀⠀⠀⠀
    (本文引述的文字除電影台詞外皆出自王昀燕《#再見楊德昌》一書。)

  • 二元對立英文 在 譚蕙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6 13:48:03
    有 1,441 人按讚

    [我的碩士歲月]

    大世界崩壞,我們還要生活。回帶到相當平和的日子,那些年我從加拿大回到香港,乃1997之後,當時抱着對香港很多的愛,對校園很浪漫的想像,我回到中文大學修讀碩士。沒錯,我也是碩士畢業。

    最後我花了四年時間修讀碩士,有整整一年,我是全時間研究明星。很多人說,「現在香港人不關心時事,追星了。」其實文化產業和關心社會,並不是二元對立。當時我最終研究的題目,是「周潤發」如何作為述說香港集體文化認同的標誌。

    我走訪了社會不同階層,由小老闆說他和周潤發也是從低到起打拼到有成績;到大學管理層說周潤發由沒文化變成荷里活新貴;到於深夜和一班的士司機在茶餐廳討論,懷念那個落難周潤發的生存智慧,講英文的周潤發與他們距離越來越遠。

    這種跟不同階層人物也能聊個痛快的技能,也是碩士歲月磨練出來的。讀書,若不只是講究即時果效,其實真讓人有很多得着。

    我也很慶幸,當年研究的是周潤發,而不是其他同樣出名,被認為代表香港的明星。

    明星工業,從周潤發到Mirror,承載了小市民的期望,讓我們能忘我投入一個群體得到歸屬感。流行文化,從來不是只是讓人逃避,鑽研得深,它可以述說一個社會的精神面貎。

    這一集五夜講場,很久之前已經錄影了,比Mirror演唱會和Error自肥企劃要更早。

    港台節目、記者和主持,近月各種異動,但港台這個五夜講場的節目,是很有心的製作人監制,也有很有心的客席主席,不少是年輕學者。像這一集的李立峯、梁啟智和曾仲堅,各有專長,各有修行,能夠同枱吹水,與有榮焉。

    有些空隙,還希望繼續說下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TtYDK2Qc0&t=687s

  • 二元對立英文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12-05 10:34:34

    紐約演講餐會,和大家談談,中華兒女新世代的崛起。首先要挑戰的就是:太陽花代表台灣的新世代嗎?

    當然,不論是太陽花檯面上的學生領袖,或者大批的跟隨者,他們都是台灣很年輕的世代,不少年齡比我還小。但,年紀輕就一定是「新」嗎?

    很多評論說,王炳忠是老八股,保守派,老國民黨思維,所以才會反太陽花。然而,其實這些太陽花,反而才困守在國民黨戒嚴及李扁教育下的舊思維:

    1. 「不反共」就等於「投共」,這種二元對立、漢賊不兩立的「內戰」思維。
    2. 大陸貧窮,不能統一;大陸崛起,又是威脅的「對立」思維。
    3. 不知如何應對,乾脆閉起眼睛,自欺欺人的「鴕鳥」思維。
     
    下載視頻:https://pan.baidu.com/s/1jIH1Ccm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