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唔好睇
2015年12月12日我寫過一篇文,關於我家人。我好少講自己屋企,但我知他們最疼我。文章寫道:
第一次看龍應台的散文就是《目送》,那一篇文章我仍然記憶猶新。她描寫與爸爸分離的一幕猶如一幅幅幻燈片在我腦海裏上映,與爸爸分離的不捨、爸爸害怕丟女兒臉,把貨車停泊於校園以外的一段距離,默默的目...
#長文唔好睇
2015年12月12日我寫過一篇文,關於我家人。我好少講自己屋企,但我知他們最疼我。文章寫道:
第一次看龍應台的散文就是《目送》,那一篇文章我仍然記憶猶新。她描寫與爸爸分離的一幕猶如一幅幅幻燈片在我腦海裏上映,與爸爸分離的不捨、爸爸害怕丟女兒臉,把貨車停泊於校園以外的一段距離,默默的目送女兒離去。抒情文要寫得感動人心並不是一件易事,每每欣賞她的文章,我總能代入其中,彷如親歷其景。可能是有同樣相似的經歷,才會有如此震撼的共鳴。自少於外婆家中長大,童年時也是由外婆外公照顧。反叛期的時候,很放肆。對於他們的關心總是置之不理,「好煩呀你」「咪理我」「關你咩事」這些說話像一把鋒利的刀子,錐心刺骨的割傷他們脆弱的心靈。
.
前一年偶然機會發現婆婆患上乳癌。小時候看電視劇,女主角發現親人患了癌症,必然會嚎哭然後淚奔大街,不願相信事實。但現實生活卻不是這樣,現實總是殘酷的。當得悉消息後,你的反應不是嚎哭,而是愣住了。久久未能平靜下來,一整天便是呆滯的樣子,不敢相信事實真相。當証實過去後,你已經沒有時間淚奔,化療章程、那間醫院較好、費用怎麼辦,這些問題已經接二連三的衝過來。因為婆婆的病情較嚴重,我們也二話不說希望讓她得到更好的治癒。感激身邊的親戚幫忙,以及爸爸的幫助,花了一大筆金錢給婆婆進行化療。很快,真的很快。由未反應過來到婆婆進行化療只是三個月內發生的事。
.
這一年也是我見証自己長大得最迅速的一個階段。一方面要平衡媽媽的心情,一方面自己心情又要調整。我總不可能終日也哭哭啼啼的對著父母吧,我就算撐不下去也不要讓他們增添壓力。我記得做手術那天,眼見婆婆的頭髮全沒有了,光禿禿的頭顱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她的手滿是皺紋,如蛇皮蛻掉棄置的乾皮。我捉緊她那瘦骨嶙峋的手,從來沒有如此緊張過。我強忍著淚水,緊緊的把她抱入懷中。回憶過去無數過夜晚,我為這件事哭了多少次。我曾向天父禱告,發誓過若然讓婆婆好過來,我必定在以後日子都好好愛惜我的家人,然後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時光。
.
幸好,經過多次的治療,婆婆的病情漸漸得到好轉。雖然直到現在還要定期的進出醫院,但看到她容光煥發的樣子,我知道最難熬的日子也漸過去。這時代表希望的霞彩把我們的家罩上一層淡粉的薄紗,如天然的保護罩美麗得令人瞠目。
.
人生無常是事實,我高興的是我比其他人更早醒覺,我可以在我愛的人還在世的時候盡我能力做更多,盡我能力愛他們更多。因此我時常也感恩,能夠這樣,已經很滿足。
-
三年過去,轉眼間,2017年。
這兩個星期,感覺很難受,又開始後悔。人總是犯賤,以為康復就少加防範(我說是我)。升上來生活是多姿多彩,又開始忽略了家人。以前中學,每日都會在婆婆家吃午餐。每次至少見她一次,聽著她嘮叼,我習慣。中學畢業後幾個月,我開始我人生第一份part time。她一星期總有幾日來找我,偷偷塞幾包糖給我。那時,我剛開始懂「珍惜」,我感恩她心有我。不經不覺,中學畢業已一年,卻發現和家人好似愈遠。
一直都有按照醫生安排去覆診,直到今年新年前,婆婆也是健健康康的。到新年後左右,她開始咳。雖然沒有每日看她,但隔星期我都會上去找她。她說咳了一個月也沒好,開始不願下床走動。然後到了上個月,大約3月28日左右,她雙腳無力,媽媽決定叫她到醫院檢查,觀察,再出個詳細報告,直到現在。其實病情都大約知道,明天三位醫生會再跟病人談情況。病是怎樣我不想說,其實我只想找個地方發洩,因為我每次都在哭,睡又不好,好痛苦。
「有些人懂珍惜是因爲後悔過。」
然後我在兩三年前後悔過一次,我發誓以後會愛惜家人,珍惜和他們的日子。結果我是有做,我真的遵守承諾,為什麼最後會變成這樣?呢兩個星期,反反覆覆,好擔心。我媽最辛苦,每日兩更來回醫院,清潔衛生換衫褲煲粥一腳踢,心力交瘁。你見到床上的她,但你無能為力,更痛苦。一日打三次針,抽血抽到傻,手開始抽不到,要在腳跟抽。沒好睡覺,愈來愈瘦削。我真的很想念她每天罵我做得不好,罵我所有,我想她罵我。
從前去跟婆婆關係不太好,因為她罵我。每次她罵我,公公都會幫我口。所以我跟公公要親。到後來,知道婆婆有乳癌,我才開始真正跟她要好,開始談家常事。到現在已兩三年。剛才翻相簿才發展從小合照多,到愈大,我兩合照已經愈來愈少。最近的一張,是我生日。每年生日都會在她家中開大食會,會煮我愛吃的食物,她會給我利是。我真的希望兩老可以看我畢業看我結婚看我有小朋友。由小到大,我都未曾真正經歷死亡。我無法接受親人會有離開的一天,我更沒有心理準備面對。原來,那五成復發率是多麼的大。現實是殘酷,很無情。無情得令我怕。
這幾天醫生把她體內的肺積水排了出來,精神也比之前好轉。前一星期發燒,口齒不清,又打冷顫。前兩日都有講有笑,還叫我唱愛的呼喚。我更可捉緊她的手,餵食、替她揸hand cream。這些是我從來沒試過做的。到今日,又發現手腳冰冷,血糖低,鐵質少。又說沒胃口,沒吃粥。粥已有吃得少,平均每日都是吃四分三碗粥,更多是粥水。病情總是反反覆覆,令人無所適從。可怕的不是死亡,是折磨。打針、吃藥、住院,人生好似失去了意義。我知道,她想回家。每次問「幾時可以番屋企?」我不懂答。 明天見醫生,仔細情況明天就會知道⋯⋯如果一切都是場夢,會否更好。 「其實我無諗過要咩迴響,我只係搵唔到地方發洩。」
乳癌二期復發率 在 JJ&雀絲=親子×教養x玩耍×桌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OopsImJJ #乳癌日記 #抗癌人生
嗨~好久沒出現了我是JJ~(熱情揮手!!!)
標題感覺有點聳動...
但千真萬確的那個日記主角本人就是我~(挺胸)
這件事情發生到現在也過了半個月了,心情也已經從煎熬,各種胡思亂想,到確診後崩潰地在診間大哭到不能自己,接著慢慢收拾心情面對治療,到現在,嗯,我想我調整的還不錯,可以來跟大家報告一下惹!!
#老天爺送給我的生日禮物
37歲的這年,
在準備去吃生日大餐-免費的37根炸雞翅那天
我確診了乳癌二期,還是三陰性(最麻煩的一種)
所謂的最麻煩是什麼呢?
就是所有乳癌分類中,他是長最快,轉移速度最快,轉移部位最多,復發率最高,死亡率最高,各種指數都是最爛的那一種...
然後更慘的是呢,他還是可用藥物最少的那一種~
簡單說,用打怪來比喻:
就是一個乳癌最高等級大魔王,
分裂複製速度最快
還會到處亂竄(內臟啦 骨頭啦 還有腦呢)
以為殺死了還會起死回生真是莫名其妙
你就算很多武器在手,但幾乎他都不怕,只能硬著頭皮全丟出去試試看,說不定運氣好就不小心殺到他了這樣
然後就經驗來看,每次遇到他,被KO的機會很大...
這串打完我都心慌慌惹...
身邊的人都安慰我,現在醫療很發達,乳癌算是治癒率很高的癌了,根本可以算是一種慢性病可以和平共處
但我只能苦笑...
因為我就偏偏是那個治癒率很低的三陰性!!!
三陰性約佔有乳癌10%的比率,我就是那個十分之一!!!
#癌就是癌
大家都說比起其他癌,乳癌算是幸運了,但這些話從健康的人說出口,身為病患的我聽起來一點都不感到慶幸,可以的話,我什麼癌都不要,我寧可健健康康的安慰朋友,也不想要這樣被安慰.
罹癌就是罹癌,他是一件嚴肅的議題
又不是感冒吃藥就會好,再感冒就再吃藥
沒有什麼癌是比較幸運的,抗癌是一輩子的
因為體質,因為癌細胞會轉移,而什麼時候你不會知道.
只能努力,期待自己是那個幸運兒,年年有今日~
#還不能放棄
37歲前,我自恃懶散還認為是幸福的一種
37歲後,我的懶癌終究成了真正的癌變
但是沒關係,來了什麼就來吧~
既然不能逃避,就面對吧~
希望我往後的分享能給這個世界一點暖意
讓也在這些病痛中掙扎,無助的心靈能夠多些正面的溫暖
我的第二人生,來吧~我準備好了!!!
-照片記事-
在剪短頭髮前陪孩子到山上走了一趟
發現了路邊的野花好漂亮
原來人生最幸福的不過是每天都是平凡的一天
連一串小花都值得我們駐足喜悅~
乳癌二期復發率 在 Edith IM Long 龍綺汶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龍姑娘話健康】乳腺癌的早期發現與治療
惡性腫瘤(癌症)一直都是澳門疾病死亡的頭號殺手,根據統計暨普查局癌症登記年報2018(2020年7月出版)及2020年第二季最新資料顯示,腫瘤是澳門死亡人數的首位。而乳癌則是女性所患癌症的首位,佔23%。可見乳癌對女性健康造成的影響猶其深遠,但所有疾病只要早發現、早治療都是有很大機會可以治愈和康復,以下就來簡述一下乳腺癌的早期發現與治療。
我們先來了解乳癌的好發人群。首先是初經較早(12歲以前)或停經較晚(55歲以後),這代表身體受荷爾蒙影響時間較長。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乳癌小冊子中數據,每年香港超過半數的乳癌患者為50歲後確診,但乳癌患者亦有年輕化跡象,年輕人也不能掉以輕心。其次是曾患有乳房良性腫瘤或非典型乳腺增生等人群,而30歲以上第一胎或未曾生育者均是高危人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家族中有患乳癌者(猶其是直系親屬)其患乳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出2-3倍。而一側患過乳癌者,則另一側再患癌的機率為正常人的2-4倍,所以曾患乳癌病人,即使一側乳房切除並完全所有療程,康復後,仍要定期追蹤觀察另一側乳房情況。而停經後肥胖、少運動、長期暴露於幅射環境亦會增加乳癌風險。
了解乳癌,定期自我檢查就能早發現病灶。乳癌主要症狀為:乳房內有任何面積的無痛性硬塊,乳房外型改變(乳房某區域原本是平滑,忽然凹陷或突出),乳頭出血或者有分泌物流出(乳頭出血如果是和月經週期無關,出血是持續性,癌症可能性較高。但如果只是偶爾一次,或者和月經週期有關,可能是和荷爾蒙變化關係較大,記得和專科醫生說明,及這會由醫生作出判斷)。自我檢查的時機是每個月月經後一星期內,如果停經或者更年期婦女,則為每月固定同一天。自我檢查包括觀察及觸摸兩部份
1.在鏡前將雙臂下垂,觀察兩邊乳房,其大小、形狀是否和以前一樣?皮膚是否光滑,有沒有皺紋及凹陷。
2.靠近鏡前細心觀察,乳頭大小有否改變、下陷、傷口或有分泌物流出;留意乳暈的大小,顏色和形狀是否如常。
3.舉高雙臂側身觀察乳房的外形是否如平常一樣。
4.把雙手放在頸部的高度互相緊握並向外用力拉,通過這個動作,胸肌被拉緊,更容易察覺任何異常。
5.將乳房分成四部份,其中央是乳頭。伸直手掌以指腹慢慢觸摸每邊乳房看看有沒有硬塊感覺。
現時乳癌主要治療方法主要為,外科手術:若早期發現,可以和醫生討論是否有條件作硬塊切除,還是需要做全乳切除。化療:包括鏢靶治療及放射治療。但通常醫生會選用多於一種療法,彼此互補而加強療效,同時將復發率減至最低。而澳門的乳癌五年存活率為88.5%,反應澳門患癌症的病人所能享有的診斷和治療服務水準綜合性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提高乳癌的治癒率,甚至達到90%。女性正視及了解乳癌,除每月自我檢查外,定期臨床篩檢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遠離患乳癌的威脅。香港乳癌基金會建議女士們每個月進行自我檢查,20歲至39歲之間女士每3年到專科醫生處進行臨床觸診檢查,40歲以上女士則每2年到專科醫生處進行臨床觸診檢查,並每2年常規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査。
圖片·資料:互聯網
參考資料:
澳門衛生局(2020)齊來認識乳癌
澳門衛生局(2015)自我檢查乳房健康在我手
香港乳癌基金會認識癌症乳癌(2018)
乳癌二期復發率 在 李岳樺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自體脂肪隆乳不會增加乳癌機率!》
矽膠隆乳有可能引起淋巴癌,已經在許多研究報告中被證實。其中幾個矽膠產品因為引起癌症的機率更高,近期在許多國家被下令回收及停止使用,包括美國FDA及我國食藥署。被回收的幾款植入物都是絨毛面的矽膠,推測跟表面的材質有關係。
若真的以前有做過絨毛面矽膠隆乳的朋友,目前建議不需取出,但需要長期定期的追蹤。若出現疼痛,腫塊,不對稱的症狀,則須立刻就醫由醫師檢查診斷。
至於自體脂肪隆乳會不會引起乳癌?現在的自體脂肪隆乳技術已經使用了超過三十年,成千上萬的案例經過研究統計發現,自體脂肪隆乳完全不會增加癌症的機率!縱使有時候有可能有小的硬塊或鈣化產生,但這些硬塊也完全不會癌化。
另外早期自體脂肪隆乳剛開始的時候,許多醫生認為有可能會影響乳癌的篩檢,因為當時的影像醫學不進步,他們擔心乳癌跟一些小的鈣化在影像是無法區分。所以當時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甚至公開反對此項手術。但由於影像醫學的進步與醫師經驗的累積,不僅鈣化大幅降低,自體脂肪與乳癌也可以在影像上輕易分出。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才一改之前反對的態度,自此之後自體脂肪隆乳蓬勃的發展。
有些醫師甚至建議乳癌接受過切除手術的病人,用自體脂肪來做重建手術,既不會影響乳癌篩檢,也不會增加乳癌的復發率。由此可知自體脂肪隆乳是非常安全的。
不管你有沒有做過隆乳手術,建議還是應該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可以有效提早發現及降低乳癌死亡率,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每二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希望乳癌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自體脂肪隆乳,想了解更多? 👉http://doctorlee.pixnet.net/blog/post/288483484
抽脂權威 李岳樺醫師
★ 千例以上抽脂經驗
★ 專業手術與麻醉醫師護理師團隊
★ 經驗豐富的衛教諮詢及術後照護
★ 大醫學等級美容體雕中心
歡迎預約諮詢
FB 👉 www.facebook.com/drlee1979
IG 👉 www.instagram.com/drlee1979
#抽脂 #體雕 #溶脂 #李岳樺醫師 #自體脂肪移植 #自體脂肪補臉 #自體脂肪隆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