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風下肢肌力訓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風下肢肌力訓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風下肢肌力訓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風下肢肌力訓練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別讓「跌倒」扼殺你的家人‼️ 高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格外受到關切,包括「跌倒」、「骨質疏鬆」、「肌少症」、「失智」以及「三高」,都是常見的問題或疾病。有醫師表示,其中以「跌倒」最需要注意,若長輩不幸跌倒,恢復以及照顧問題,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練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來挑戰單腳起立!】下肢肌力大挑戰|肌少症自我檢測|你家長輩做得到嗎? 台灣在2020年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將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下肢肌力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腿沒力就不能行走、不能移動,肌肉會隨著年紀流失 40歲後每10年會流失8%肌肉,到70歲後更是直線下滑,肌少症不僅會骨鬆、骨折,...

中風下肢肌力訓練 在 練健康|健身房|運動科學|肌力訓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5:44:25

【☯️太極拳是好運動嗎?讓我們從科學看太極!】 今天要帶你來看看傳統東方智慧,能不能通過現代科學檢視!🔬 會做這個題材的其中一個原因呢,是我們一位打排球的朋友跟我們說,他練了太極之後,排球變強了! 一開始我們想說你在公三⋯?但想想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太極能訓練下盤穩定對接球有幫助、回想張三豐那種甩鞭...

  • 中風下肢肌力訓練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30 07:30:16
    有 44 人按讚

    《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別讓「跌倒」扼殺你的家人‼️
     
    高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格外受到關切,包括「跌倒」、「骨質疏鬆」、「肌少症」、「失智」以及「三高」,都是常見的問題或疾病。有醫師表示,其中以「跌倒」最需要注意,若長輩不幸跌倒,恢復以及照顧問題,恐會形成兩代人的負擔[1]。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禁不起摔,提到預防跌倒,大眾往往想到補充鈣質、強化骨骼,然而,人之所以能活動,必須倚靠著骨骼、關節和肌肉三者相互牽動才能完成。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肌肉更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若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還可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進而降低兩者退化機會[2]。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醫:致死率50%
    「聯新國際診所」林頌凱院長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1位80歲的陳老爹在清晨運動時,因站立時間太久,突然跌坐地上,摔斷了髖關節,緊急送醫手術、手術順利。
     
    但從此他害怕行走,如今已臥床一年多,讓陳老爹和家人的生活,都有了極大改變,子女也奔波在醫院的心臟科、精神科、泌尿科、骨科、牙科、神經內科、消化科等,陪伴父母候診。」

    林頌凱院長表示,若罹患高血壓40年,雖然身體狀況不好,但不會死;但若因為跌倒、髖部骨折,致死率卻相當高,甚至可達50%,特別是老人家常有骨質疏鬆、器官功能退化等問題,導致不是死於骨折,而是因為摔倒後不能正常行走、或長期臥床,導致後遺症,或是因感染而致死。
     
    ■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特別是半夜時分
    因此,如何避免長輩跌倒,是為人子女或照顧者必須特別注意的重點。林頌凱院長也提醒,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一半以上的長輩是在家裡跌倒,特別是半夜時分。
     
    長輩常有失眠問題,常因半夜上廁所、光線昏暗、神智不清,踢到障礙物等原因,導致跌倒,一旦長輩不慎跌倒,動髖關節手術、住院期間及術後恢復期造成的照顧問題,對父母與子女兩代都會帶來負擔[1]。
     
    ■肌肉流失容易導致肌肉無力,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
    60歲後肌肉加速流失:發表在《生理前線》(Frontiers in Physiology)的研究指出,全身肌肉質量每十年以男性4.7%、女性3.6%的速度減少,且在60歲後加速。
     
    一篇發表在《年齡與老化》(Age & Ageing)期刊的系統性分析,60歲以後每20個老人就有一名被診斷為肌少症,更是1/3老人住安養機構的主要原因。
     
    根據日本內閣府《高齡社會白皮書》統計,65歲以上高齡者需要照護的原因裡,衰弱占13.8%,僅次於失智和腦中風,但如果加上第4名的骨骼和跌倒12.5%,已經超越排名第一的失智症(18.7%)。
     
    ■肌肉衰弱、流失,身體各功能退化
    中年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全身肌肉退化萎縮,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同步崩跌,尤其手腳最明顯,不只是你走路愈來愈慢,吞嚥也愈來愈困難、呼吸不再順暢、心臟跳動不再有力,全都是被肌少症拖累,甚至開始認不得路了、心情憂鬱低落,認知能力下降、憂鬱情緒等都被發現和肌少有關[3]。
     
    ■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吳俊鋒主治醫師指出我國預估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老年人常見的肌少症會對老人健康與死亡率的增加構成大威脅,建議老人家可適度曬太陽、多補充維生素D、每週定時有氧運動,可預防及改善肌少症。
     
    吳俊鋒醫師指出,肌少症在老人族群較常見,在美國及部分歐洲地區的研究顯示,肌少症盛行率在60到70歲之間的長者約為5%-13%、80歲以上約為11%-50%;台灣的研究則顯示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約為3.9%-7.3%。
     
    罹患「肌少症」因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較差,人顯得無力、疲倦、步態不穩,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研究也發現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得老人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
     
    吳俊鋒醫師說,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D可預防、改善肌少症,體重60公斤的老人家1天應攝取60至72克蛋白質(約10份肉類),富含白胺酸的蛋白質對合成肌肉有益,可多選擇牛奶、黃豆、雞肉、魚、瘦肉、花生等食物。
     
    適度曬太陽,讓皮膚合成天然維生素D;食物部分可吃魚、蛋奶類、蕈菇類與五穀類是維生素D來源。此外,可適度運動,1週3至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騎單車,1次30分鐘)、每週兩次重量訓練,1次10至15下,舉啞鈴、彈力繩、毛巾操均可[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外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之運動。
     
    國民健康署提供5招以坐站為基礎訓練長者肌力、平衡感的運動,讓長者於日常生活可隨時運用。運動前除先留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並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每次動作維持3-5秒,重複做10-12次,每個動作可以做3組,過程當中如果感到疲憊,可以隨時坐下休息,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一、原地踏步不馬虎
    雙腳左右輪流踏步,以踩踏作為運動暖身,可維持基礎的肌耐力及心肺耐力。
     
    二、深蹲如廁自己來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維持打直,屁股角度不要過度前移,蹲下時眼睛直視前方,背部不要前傾,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三、爬梯雙腿要提高
    先抬起同一側上下肢,而另一側手腳站穩扶好,兩側輪流進行,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四、踮腳站立練平衡
    雙手扶好椅背,踮起腳尖練習站立,略微抬高腳跟,重心放在腳趾,背部維持打直,可訓練小腿肌力以及身體平衡。
     
    五、弓箭跨步練腿力
    右腳向前跨步,重心放在右前腿,背部維持打直,雙腳屈膝呈90度彎曲,再換邊進行動作,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5]。
     
    ■適當營養與運動,預防肌少症
    在身體逐漸老化的過程中,生理、心理與病理交互作用下,加速肌少症的形成,肌少症是引發老年人身體開始衰老並產生許多延伸問題的根本,也是老年人發病率和失能的有利預測指標。
     
    預防是避免肌少症所產生之問題的最佳選擇,也就是「補充適當的營養」及「規律的運動訓練」,改善肌肉量和身體功能,就能有效預防因為身體機能老化所導致的虛弱與失能。
     
    非常鼓勵大家從現在就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參加活動或是運動訓練,適度的規律運動,可以協助維持身體活動能力、平衡感,這改善的不僅是老年人的功能與獨立性,還有往後餘生的生活品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 醫:致死率50%」: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28803
    [2]( 新光人壽互動網 )「長照你我他》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https://care.skl.com.tw/articledetail.aspx?id=107
    [3]( 健康2.0 )「老年人當心!「這種病」比失智症更可怕 從頭到腳都退化」: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7261
    [4](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 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34272
    [5](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長者居家來運動 抵家增肌顧健康」: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8582
    [6](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請你一起這樣做!肌不可失-預防肌少症」: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3934
      
    ➤➤照片
    [5]
    長者在家運動,除先注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以及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症 #補充適當的營養 #規律的運動訓練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中風下肢肌力訓練 在 吱吱復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20 20:41:31
    有 21 人按讚

    中風患者想要走的穩?
    #先練好軀幹穩定度

    腦中風影響到的不是只有下肢肌力,患側邊的核心肌群也會受到影響,導致走路時容易東倒西歪。

    因此除了下肢的動作訓練,應該要練習 #核心穩定 #患側承重 #身體控制

    因此動態坐姿訓練就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可以幫助患者強化身體的穩定度,與身體平衡,未將來練習走路打下更好的基礎!

    (當然能力更好的風友也可以選擇站姿練習唷)

    如果想知道更多腦中風訓練的方式,可以參考我們即1/21上市的新書
    《中風復健這樣做,提升自我照顧力》
    會有更多在家可以實際訓練的動作唷!
    🎬博客來:
    https://reurl.cc/a5vNvY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reurl.cc/L0d70X
    🎬誠品:
    https://reurl.cc/NX6Zre
    🎬金石堂:
    https://reurl.cc/YW6jjX

  • 中風下肢肌力訓練 在 職能治療師王志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14 18:12:47
    有 54 人按讚

    #生活夠好身心才好

    這位大哥,去年年初中風,我在仁愛醫院跟他見過一次面。那時特別提醒他平常沒事在病房時別一直躺著。第二次見他已經回宜蘭老家,還請了個外籍看護。

    當時拿拐杖勉強可站可走,還沒辦法爬樓梯,生活就如多數中風患者一般,每週三次外籍看護陪著,坐計程車到醫院復健,生活都需要協助。小事到脫衣服時,外看幫忙把衣服自患手拉出;穿衣服外看幫忙把衣服拉到好邊手穿上;倒個水、拿張衛生紙、撿個垃圾,通通要幫忙。

    「為什麼不回台北跟家人住」我問。

    「台北住五層樓公寓,打算練到腳比較有力氣,開始爬樓梯才考慮搬回去,而且台北沒有多的空間給看護住。」大哥回答。

    大哥雖然患側動作不佳(手完全沒動作,腳勉強可以踢出去),但拄著拐杖,有人看著可站可走,我評估生活完全自理、上下樓梯都不是問題。大哥節省又憨厚,如果可以做到我建議的目標,一個月兩三萬看護費用也是不小數目,能省則省。教完上下樓梯,還有簡單的生活技巧,就鼓勵大哥在家自己練習,並叮囑回台北時一定要通知我。

    不到一個月,大哥打來,已經有能力爬回五層樓公寓生活,並把外看辭退。大哥的太太告訴我,她平時兼安親班上課,先生暫無收入,還有兩個小孩要養,要打理先生外出復健、三餐、洗澡、幫他拿這個拿那個,覺得壓力很大。

    與大哥、太太盤點出所有需要幫忙的事後,發現除了洗右手(好手)的手臂真的比較困難,可能要用上嘴巴幫忙,其他事情多花點時間慢慢來,還是可以一件一件完成。

    接下來好幾次,只要大哥告訴我生活上有哪些不便的,我們就想辦法處理:自己搭公車去醫院復健太慢了,那就提早一小時出門;下雨天撐傘沒手拿拐杖,那就穿雨衣;太太橫了心,看著先生做,完全不插手。這位太太真的真的很強,徹底忍住不插手,因為看著做邊幫他做花更多的時間,還要忍受先生覺得太太不愛他的抱怨。

    現在的大哥,把醫院復健當成外出的動力,一週三天固定出門走路搭公車,復健完順便到附近的運動中心做做spa!

    「spa 地板很滑,要小心喔!」我好心的叮嚀

    「我都拿著拐杖還有綁著肩托帶,讓大家不敢靠近我」大哥得意的說。

    事實上大哥一天外出就兩三次,住家附近要找到賣小吃的地方,走路來回起碼要500公尺。加上每日的自主訓練功課,活動量還贏過一票宅男宅女,放手走路跟爬樓梯,早就不是問題。

    但其實大哥的腳掌目前連打拍子都還是非常的吃力,能有這樣的動作品質,真的就是把生活當復健。我們算過,把大哥的生活日常,拆解成各種動作,粗估如下:

    1、坐著時間:
    每日大約13-14小時,含交通過程、復健時間
    2、站著和走路時間:
    每日大約3小時以上(雙腳持續長時間承重,有助於抑制高張力)
    3、起立坐下:超過30下,不含額外訓練的每日100下。(同時強化雙側腰臀背部肌力及雙側下肢肌力)
    4、走路距離:每日超過4000公尺
    5、爬樓梯:每日上下樓梯各超過100階。

    假如以上這些動作,都當成訓練來做,在每天固定安排的時段中練習,那是多麼的沈重、無味又疲累。但只要像一般人正常的生活著,扣除睡眠的7小時,17個小時間亂數分配,有時鬆、有時緊,就自自然然的達到了。

    上個月我們的訓練的重點,進行到「找工作」。嘗試過幾個管道都失敗,可見中風後就業需求尚未被完全的挖掘。但大哥不氣餒,打算自食其力買滷味宅配,一般人一趟氣喘吁吁就可以完成採買,他老兄硬是得分成兩三趟去,這生活的訓練量又再次進階。大哥跟我分析:包裝的滷味不需要切;滷包、辛香料不需要繁複刀工;滷汁燉煮、開關火只要單手完成;鍋具簡單、清洗快速!手最適合他的工作!

    好樣的大哥!雖然手腳進展緩慢,生活倒是加味不少哦!不仔細看的話,大哥走路的樣子,像是腳踝無法踩地的人嗎?

    #優效居家職能治療所
    #復能 #復健 #輔具評估
    #中風 #骨折 #失能 #長照

  • 中風下肢肌力訓練 在 練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15 20:00:01

    【來挑戰單腳起立!】下肢肌力大挑戰|肌少症自我檢測|你家長輩做得到嗎?
    台灣在2020年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將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下肢肌力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腿沒力就不能行走、不能移動,肌肉會隨著年紀流失
    40歲後每10年會流失8%肌肉,到70歲後更是直線下滑,肌少症不僅會骨鬆、骨折,死亡率也極高
    肌肉過少,晚年生活將高度依賴他人、輔具生活。我們其實懂每個長輩內心的苦,沒有人願意依賴他人過生活,正確的解法就是提早接觸阻力訓練,增加肌肉對抗肌少症!

    這邊練健康提供一個醫界普遍測量的方法,也就是單腳椅子站立,不只安全、有趣且快速檢測,如果您在挑戰時站不起來,那要趕快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囉!
    快來招呼親朋好友挑戰單腳起立,看看下肢肌力夠不夠
    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趕快拍下挑戰影片並標記 #stand4health
    讓我們一起重視肌少症,重視長輩健康
    下一集預告,已經知道自己站不起來,該怎麼辦?將於2020/9/18(五)於練健康Youtube頻道撥出!
    趕快訂閱訂起來,不錯過各種第一手健康健身相關知識與資訊!

    下肢肌力訓練影片(深蹲):http://yt1.piee.pw/vln2f
    65歲保羅阿公,因阻力訓練開啟人生第二春,訓練一年就得全國健力金牌:http://yt1.piee.pw/um3gv
    65歲保羅阿公,阻力訓練一年就參加舉重比賽:http://yt1.piee.pw/wc8m8
    枯木逢春室,仁醫林永昌醫師於屏東潮州訓練長者阻力訓練:http://yt1.piee.pw/vvhgn
    復健科醫師王思恒、醫師能蔡奇儒骨鬆、糖尿病、癌症怎麼開始訓練:http://yt1.piee.pw/v6vka
    重訓容易中風?中醫師陳柏瑋說給您聽:http://yt1.piee.pw/w8mcw

    #下肢肌力 #肌少症 #單腳起立 #中高齡訓練 #銀髮族訓練 #椅子起立 #深蹲 #squat #elderlyweightingtraining #elderlyweightlifter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