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超越台積電! 恒生中國高股息為何吸引大戶?
台、美股估值已過高
國際股市從2020年第二季展開的上漲趨勢一直延續至今,過剩的市場資金持續推升股市,使得許多市場的本益比已高出歷史均值。以台股來說,加權指數本益比來到22.9倍,比長期均值的15至20倍要高。美股的席勒本益比更是來到34倍,高於均...
人氣超越台積電! 恒生中國高股息為何吸引大戶?
台、美股估值已過高
國際股市從2020年第二季展開的上漲趨勢一直延續至今,過剩的市場資金持續推升股市,使得許多市場的本益比已高出歷史均值。以台股來說,加權指數本益比來到22.9倍,比長期均值的15至20倍要高。美股的席勒本益比更是來到34倍,高於均值的兩倍。
港價值股估值不到7倍
相較於漲多的台、美股市,陸、港股的基期則相對偏低。若觀察上証指數,其本益比也才18.4倍,而恒生指數則是16.3倍,遠比國際主要股市的估值要低上許多。若進一步追蹤,會發現以價值股為主要權重的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估值更是不到7倍的超低水準。
海內外資金狂潮湧入
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上修了2021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5.5%,而中國大陸經濟更增長8.1%領先全球。在經濟強勁復甦的預期下,更吸引外資大舉投入。今年以來就114億美元湧入中國,遠高於排名第二的印度51億美元。內地資金更是透過滬港通,光是1月就淨流入4,230億港元,比去年12月底增加1.5倍。資金的湧入除了推升成長股的上漲動能,更為價值股帶來長線多頭格局。
生生不息的港口業務
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中有許多極具產業特色的價值股,其一,便是坐擁國際港口經營業務的中遠海運港口(1199.hk)、招商局港口(0144.hk)等企業。以中遠海運來說,其碼頭網絡分佈於全球31個港口,全球碼頭市占率為11.6%居全球第二。加上2021年全球景氣復甦,海運業可謂沒有淡季,港口業務將更加繁忙,可為其帶來可觀的營運獲利。
高速公路越塞你越開心
以往出遊、出差上高速公路後,最怕也最討厭的就是遇到塞車,深怕一塞,大半時間就在車陣中渡過。但對於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和江蘇寧滬高速公路,這兩間高股息的成分股公司來說,高速公路越塞越能為他們帶來穩定的收益。其中,江蘇寧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還有10%的收入,來自於房產開發與經營。當他的股東,不只擁有高速公路,還能擁有地產物業。
獲利穩定的公共事業群
能夠不受景氣好壞影響,持續擁有穩定獲利的就是公共事業。景氣不好時,人們可以不換最新款的手機、吃飯也可以路邊攤或微波食品將就一下。但電費、水費以及電信費還是得繳。因此在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中,華潤電力、北控水務集團以及中國移動,這幾檔公共事業中的龍頭,便是為投資人帶來穩定配息的關鍵成分股。
#存股 #股息 #價值股 #公共事業
#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
#華爾街見聞Podcast EP163
中華電信事業群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隨著氣候變遷、新能源的崛起,台灣智慧電網推動進入新的里程碑 🙌
用戶不再是被動使用電能,透過用電資訊雙向流通、整合可再生能源實現穩定供電,預防電力不足面臨供電癱瘓的窘境,並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
📢免費報名參與「台灣電能管理系統市場商機與應用 線上交流座談會」
全面掌握綠能發電知識,培養電力產業及戰力 💪
議程資訊 👇👇
🔸電能管理系統產業鏈與產值調查說明
苗議丰|拓墣產業研究院 研究副理
時間:14:10~14:25
🔸5G 技術於電能管理系統優化應用
潘明憲|中華電信數據分公司 智慧聯網處副處長
時間:14:25~14:40
🔸AIoT創造最大電能管理之綜合效益
劉家銘|億鴻系統科技 技術長
時間:14:40~14:55
🔸由校園放眼未來:透過能源物聯網強化城市能源韌性
王懷賢|聯齊科技 事業發展經理
時間:14:55~15:10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整合技術發展趨勢
李同捷|台達電子 樓宇自動化事業群 資深業務副理
時間:15:10~15:25
🔸電力市場開創新頁-台灣電力交易平台啟用商機
吳進忠|台灣電力公司 電力調度處處長
時間:15:25~15:40
中華電信事業群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偵查營收創新高標的-鴻名3021]
鴻名(3021)有連接線材與系統整合兩大事業群,線材第三季進入傳統旺季,海外廠受疫情降載的影響還有限,系統整合則隨客戶群擴增持續成長,7、8月營收也連續創高,第三季可望締造新猷。展望全年,公司認為今年兩大業務都會成長,全年業績可望比去年好。
*
股票簡介
鴻名為國內連接線材與系統整合商。原為軟體商,後引進私募投資後,新增連接器材業務,目前營收已經以連接器為大宗,應用上為家電用品提供元件,為日本知名品牌供應商。軟體客戶則多大型企業,長年穩定,如中華電信、中華郵政、國泰世華、土地銀行、嬌生、Yahoo奇摩、華國飯店、中央氣象局、戴爾電腦、台灣微軟等。
*
陳啟祥[修正式價值投資]對該公司財報評分82分,符合超小股本+營收動能題材
-智能亮點提示
月營收處於歷史第1高
月營收連續17個月出現年成長(YoY%)
月營收的年成長率連續3個月上升,成長加速
-法說亮點
毛利率穩定維持20~25%左右
公司政策分享獲利成果,長期回饋股東
*
預約完五倍券 口袋是不是感覺變深了
馬上來官網買修正式飆股工具 幫自己口袋變更深
月底優惠碼期限至9/30:5000GOV(半年折500)、5000GOV2(一年折1000)
加送五倍券主題策略模組 尋找受惠內需股
https://bit.ly/39rGqEw
中華電信事業群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澳PK科技巨頭創新頁、民眾黨開國內第一槍拋磚引玉!」
今天虹安和台灣民眾黨智庫召開「#數位時代下的媒體內容付費」諮詢會議,邀請學界、媒體界、跨國平台界的三方代表,分別就自身處境與觀點,探討近期跨國科技公司和在地媒體業議價問題。
2020年底,歐盟🇪🇺先是公布了兩個新規草案,分別是《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 Act)和《數位市場法》 (Digital Market Act),草案要求亞馬遜、蘋果、Facebook、Google等科技巨頭需改變其在歐洲的商業行為,否則將面臨天價的巨額罰款。
澳洲則對Facebook和Google發起另一戰場:要求Facebook和Google根據刊登在平台的新聞內容付費給當地私營和國營媒體,澳洲政府認為Facebook和Google本身不產製新聞,卻藉由刊登新聞媒體業者投注資源產製的新聞產生流量,並藉此賺取鉅額廣告費,因此澳洲推出了《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草案,要求大型科技公司為新聞付費,此舉引來兩大科技巨頭的不滿和反擊,也吸引全世界的關注和討論,因為這是頭一遭有國家通過立法、要求平台商為其連結的內容付費。
台灣是科技島,人民高度使用與依賴社群平台,但市場不大,吳國維董事告訴我們,目前僅1-1.5%市場份額,所以制裁力道可能不如其他國家。而新聞媒體業者與社群平台某種程度上共生關係密切,在未釐清雙方定位前貿然立法管制,更可能衝擊消費者使用習慣。
感謝今天與談貴賓的無私分享,使我們在這麼重要全球關注的議題上,能有更廣泛多元的視角解析。
與談貴賓:#吳國維(中華電信董事)、#王茂臻(聯合新聞網總編輯)、#嚴文廷(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理事長)、#林燕(前Yahoo奇摩拍賣既商城事業群業務總經理)、#何吉森(世新大學廣電系副教授、前NCC委員)
感謝媒體報導 👉🏻👉🏻👉🏻
[聯合新聞網] 媒體內容付費引話題 民眾黨邀各界廣泛討論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5321852
[蘋果新聞網]【新聞有價】澳洲要求臉書新聞付費 NCC前官員:台灣主政者應積極面對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316/XLOQREVZ2REEXCKRV73VWUE4AE/
[中時新聞網] 比照澳洲推《新聞媒體議價法》?產官學悲觀:台灣規模不足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16004765-260407
[自由時報] 澳洲通過媒體議價法 產官學:台灣市場難讓數位巨擘妥協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68844
[大紀元] 媒體向數位平臺收費?專家:立法空間不大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338115
[新唐人亞太台] 臉書同意對澳洲新聞付費 台灣有跟進可能?
https://www.ntdtv.com.tw/b5/20210316/video/29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