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興森林系出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興森林系出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興森林系出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興森林系出路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輕人逐夢從興趣開始】 國立中興大學創新產業推廣學院 李宗儒副院長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 王青怡 又到了大學放榜的日子,也是學子們抱頭苦思應該選擇什麼科系的時候。該違背自己的心意而一味選擇目前大家口中熱門科系?還是該順應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系,不管那個科系是否熱門或冷門?我想,隨著時...

  • 中興森林系出路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6-01 12:00:22
    有 189 人按讚

    【年輕人逐夢從興趣開始】

    國立中興大學創新產業推廣學院 李宗儒副院長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 王青怡

      又到了大學放榜的日子,也是學子們抱頭苦思應該選擇什麼科系的時候。該違背自己的心意而一味選擇目前大家口中熱門科系?還是該順應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系,不管那個科系是否熱門或冷門?我想,隨著時代變遷,當年的大家覺得熱門的科系或許並不是那麼適合套用在當前的社會。而過去大家不看好的,認為冷門的科系,到了現代或許又會火紅起來,這一切端看個人以及當時的環境而定。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年有位同學在大學聯考放榜時,雖然他的成績可以填到當時熱門的科系如生物科技系、資訊管理系,但是他最後決定選填森林系,身邊許多人包含家人、朋友,都覺得那位同學特立獨行,無法理解為何他要去選一個冷門,甚至可以說是個式微的科系,並對他未來的工作出路感到憂心。但是對他而言,就只是一個信仰自然的單純思維,選擇一個他有興趣的科系來讀。幸好家人並沒有太多反對,在經過溝通後,轉而支持他的所選。

      之後隨著進入大學,一連串的林業知識課程與到學校林場的實地實習,讓他更瞭解森林系這個科系的歷史興衰與未來展望,在民國70年代以前森林系是一個錄取分數不亞於醫學系的科系,原因在於當時台灣林業發達,大量的木材生產為台灣賺進了不少外匯,許多人也因為林業而致富,如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先生,他早年的工作是與木材有密切關係,他事業經營的第一桶金,就是來自台灣的林業,但是隨著政府政策頒令全面禁止伐採林木後,林業開始逐漸式微,森林系也被人認為是一個冷門的科系。而到了近幾年,森林經營逐漸從過去的林業生產轉變成遊樂、環保走向,非常符合當前大眾對環境保護以及生態旅遊的需求,因此森林系又開始熱門起來。但是他大學一路走來並不受這些大眾的價值觀影響,只是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系來就讀,而在就讀的過程中更深深的喜歡上這個科系,並開始更深入探究自然森林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係,一路從大學、研究所甚至是念到的博士班,而在畢業的時候正值當前的社會環保意識抬頭,森林與環保的關係密不可分,因此也成功了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繼續為台灣的森林研究貢獻一份心力。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的成員們,當你們的身邊出現對未來感到徬徨,不知道應該選擇興趣還是該順應潮流去選擇熱門科系的年輕人,不妨可以用上面的例子給他們一些建議,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就讀,不用一味的追求要符合當前社會的價值觀去選填熱門科系。並且用心且深入的讀好自己的選擇,依然還是可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全篇完)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www.lilac.org.tw/

  • 中興森林系出路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06-29 17:49:47
    有 478 人按讚


    綠盟【環運很有事】系列講座-「 非核就必須多燒煤?重新思考煤電的環境威脅與替代出路」中興大學環工系莊秉潔教授演講實錄摘要

    文/陳婉寧(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志工)

    燃煤的社會總成本高達每度電12元,而燃氣是5元。PM2.5每減少10μg/m3,其平均壽命可延長7個月。如同環境受害區居民所言,寧可過得簡單樸實,也不用健康換取金錢。例如:宜蘭及澎湖發展旅遊觀光業,以較低環境污染產業長久經營地方;而發展石化或鋼鐵業的雲林、高雄收入雖然增加,但居民平均壽命平均減損2.6年。

    比髮絲還細的PM2.5是含有劇毒的一級致癌物質,大眾總是誤認兇手一定來自中國。事實上,將近七成PM2.5來自工廠,真正境外污染不到三成。從桃竹苗再到台中、高雄,可以發現PM2.5偏高幾乎都是與工廠區相關。以2007年全台PM2.5分佈為例,以中南部影響最劇,濃度最高,歸因於台中電廠及六輕影響。在台一線沿線上,有著六輕、台化、汽電廠、燃煤電廠…等等,每年東北季風一吹,苗栗、彰化、嘉義一帶人口密集處受其影響甚劇。

    非核不必然需要大量燒煤,比較OECD國家與台灣的人均年度用電:台灣在2012年幾乎破萬度、中國則是近3500度、法國為7000度;「可見高耗電已不等同於先進」!能源政策需要自產業規劃、國土規劃、能源發展及交通政策多管齊下。高污染產業夾帶的高用電,諸如國光石化與漁民相爭資源、中科二三期農民與光電廠之爭、台中都市森林與台積電之爭等等。莊秉潔說台灣中南部太陽能利用的條件相當好,例如使用台灣的交通道路沿線、閒置工業區、水產養殖區、耕作區及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板搭配水力抽蓄發電、建立能源自主的城市等想法都可以開始逐步規劃實踐。莊秉潔期待台灣在2025年全面廢核、2030年停用核電,2035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50%、2050年落實再生能源百分百。

    綠盟理事長賴偉傑在座談中指出空污以及能源使用分配不正義的問題,在在凸顯我們的能源政策是弱弱相殘,將污染移轉到社經收入較低的區域。綠盟一再說的「用電需求零成長」,省一度電就是多一度電,每減少一度電的消費,就等於節省100度的初級能源。

    報導全文請見:http://www.gcaa.org.tw/post.php?aid=442

    -------------------------------------------------------------------------------

    綠盟邀請關心環境的您一起來參加【環運很有事】七月份的系列講座!

    講題:從環境報導看環境運動
    講者:林靜梅(公共電視資深環境記者)
    呂理德(中國時報資深環境記者、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胡慕情(專欄作家、前公視「我們的島」文字記者)
    時間: 2015/7/15(三)19:00~21:30
    地點:流浪ing旅遊書店(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74巷3弄2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