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美實下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美實下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美實下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美實下市產品中有6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9月3日】初領失業人數續降,美股3大指數向上,道指升131點或0.37%,標指升0.28%,納指升0.14%。蘋果發佈會在即,股價創新高下帶領科技股向上,連帶落後的中概股科技股仍見有買盤吸納,走勢好轉中,在美股整體偏高情況下,資金更願意追求高回報下,只要估值夠低便不愁沒資金吸納。 距離9月議息不足...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0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4U4nK7JxkDI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中美實下市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06:13:01

【@marketfocus.hk 】【股民留意】內地公募基金一哥張坤一季賺6%也要道歉 千億持倉曝光:增持騰訊港交所 拋售美團 . 內地「公募基金一哥」張坤近年投資成果亮麗並管理逾1,300億元資產,他旗下的皇牌「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第二季業績近日出爐,基金淨值按季增長6%,其實已算是有交代,但張坤...

中美實下市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14:39:50

【@businessfocus.io】「輸到懷疑人生」帖文惹共鳴股民紛訴苦 月入2萬連登仔慘蝕過百萬嘆一舖清袋 . 近日中美科網股暴跌,比特幣卻又因Tesla馬斯克「胡言亂語」暴跌逾2成,股市及幣市出現「雙殺」,香港不少股民叫苦連天。有網民近日在連登發帖訴苦,指去年辛苦賺來的數十萬元因孖展炒股全輸掉...

中美實下市 在 台中美食獵人R台中美食/高雄美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08:23:11

家的定義其實有很多層面 但對我來說,一個家的重要元素 是有溫度的食物才有家的感覺 而咖哩,最能表現出家裡日常。 在花蓮就已經很有名氣的㊣家咖哩,在台中展店了! 在忠仁街小巷弄間,外觀像是別墅一般,前方有小小庭院,庭院中間種植一些花草,稻草人在旁像是打招呼一般,活力且生活感十足,右側方還有一個小小庭...

  • 中美實下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09:08:53
    有 164 人按讚

    【9月3日】初領失業人數續降,美股3大指數向上,道指升131點或0.37%,標指升0.28%,納指升0.14%。蘋果發佈會在即,股價創新高下帶領科技股向上,連帶落後的中概股科技股仍見有買盤吸納,走勢好轉中,在美股整體偏高情況下,資金更願意追求高回報下,只要估值夠低便不愁沒資金吸納。
    距離9月議息不足3星期,何時縮表何時加息才是市場最關注,十年債息回落至1.3%,市場對通脹擔憂已過,反過來零售增長放緩,市場經不起加價,需求開始回落等浮現,如何保持經濟增長才是最新焦點。比特幣回升至4.9萬美元可以看出,Risk On情緒保持高漲,高風險資產仍有一定需求性,或許部份市場資金開始拆倉去槓桿,但為數不多,部份資金流入銀行體系中。
    高盛將美國第3季GDP增長,由5.25%調低至3.5%,以反映製造業及零售放緩,現時CPI高達5.4%,換句話說第3季美國將面臨通縮壓力,會否因此影響美聯儲的財金政策決定?面對高通脹,零息年代加上每月的1200億美元QE,我們面對的是實際利率達至負5厘,若投資回報低於5%,手上資產購買力便會出現折損,這正好解釋為何市場不停去追求更高回報。
    阿爺有意成立北京交易所,深化新三板改革,上市對象將是一眾創新中小企,打正旗號向深圳創業板搶生意,北京乃國家首都,那裡無謂政經人脈均較深圳強,尤其近日阿爺不停的壟斷發功,更顯得內地做生意對人脈的重要性,對一眾發展中科創企業而言,北京交易所自然更俱吸引力,今次深圳創業板遇上強勁對手,難怪出現6連陰走勢,週四所見3200早前鐵底成為反彈阻力。
    雖然創指偏弱,但市場整體氣氛卻不差,板塊輪動強勁,板塊炒風甚盛,全日合共110隻股票漲停,兩市成交保持在1.43萬億元。外資積極看好,再有96億元淨流入。創指向下走勢未能反映A股實際市況,其實個別板塊炒風相當刺熱,現時北京交易所壞消息已出台,若今日創指能止跌回穩,甚至出現反彈,將有助推高刺熱的A股氣勢。
    回說港股,早前提到在新資金流入下,恒指可望突破26000,進一步挑戰26300至26500阻力,然而該區阻力不輕,若資金能保持流入,例如成交增至2000億,便有望再向上衝破,否則回試25700支持機會很大,結果週四出現是後者情況。市況好轉,資金高追情況有所改善,但1710億成交仍未足以升破26300,短期在25700至26500之間收集機會較高。
    從技術上分析,今轉恒指反彈完成度已達80%,由於入市資金不多,早期由24500開始反彈,個股反應只是一般,直至本週三才見個別股份有真正發力,但恒指已接近26500至26800大阻力區。今日留意回吐承接力如何,若跌至25700能回穩再上,後市可以樂觀一些,若要回吐至25500以下,相信仍未能擺脫25000-26500的上落形態,似上落收集期居多。
    過去數月圖太郎一直叫留意光伏板塊,在中美均加大基建下,市場需求將出現爆發性增長,長遠利好。信義光能(968)由13元升至18.5元,福萊特(6865)、新特能源(1799)都是炒賣對象,現時板塊轉動,對板塊選擇要求甚高,押中寶則飛上天,押錯注便要落地獄,壁壘很分明。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 中美實下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7 11:09:37
    有 279 人按讚

    #天下專欄 #美中資本斷鏈 #加速科技雙極化

    7 月 4 日,當美國上下熱鬧慶祝獨立紀念日,以及,更重要的,終於從一年多的疫情與封城中漸漸解脱,北京偏要選在這天,無預警把四天前才剛在紐交所重磅上市、鉅額集資 44 億美金、市值達到 791 億美金的滴滴打車,以違法洩漏用戶隱私為由,直接從中國境內的 App Store 等所有應用商店下架。換言之,滴滴將無法再增加新用戶。

    隔天華爾街股市開盤,被閹割的滴滴股價應聲崩跌 20%,IPO 投資人慘遭破盤。那之後,北京傳出要修改企業海外上市規則,連已經開了 20 年的所謂「新浪架構」後門,也可能要關上。經營「今日頭條」與「抖音」的字節跳動接著上了頭條,標題是赴美 IPO 擱置。

    另一廂,美國會議員也持續壓迫證交會 (SEC),要求加強對在美掛牌中國企業之審計、治理要求,以保護投資大眾。

    在那之前,阿里、百度、京東、網易等在美上市的中國科技企業,相繼回港雙掛牌買保險,聚美、暢遊、新浪則乾脆直接從華爾街下市,轉回中國境內掛牌。

    這些發展,其實都指著同一方向,美中科技爭霸,除了在全球影響力、智財、關鍵零組件、本國市場等面向上角力,現在雙方支持科技發展的資本市場,也要分家。

    也就是說,不久後的將來,中國科技企業將僅在中國境內集資、掛牌交易,主要由中國投資人持股。美國大眾,將無法再透過華爾街投資這些高成長、高影響的企業,分得他們創造的財富,以及透過股東會、股價等去影響中國科技,乃至於經濟、文化的發展。

    對向來說,美國科技企業本就少與中、港資本市場合作,因此這個資本斷鏈,沒什麼鏡像反作用力。

    但此一切割,勢必加速並加深全球科技雙極化。中國境內科技市場封閉,過去透過兩百多家科技股在美上市,除了吸納西方資本,同時也引進國際公司治理思維。另一方面,在華爾街、矽谷創投等共同資本方牽線下,中、美科技公司可以增進對彼此的理解、促進在全球市場的合作,舉例來說,美中科技巨頭在印度、印尼就共同投資許多獨角獸。

    但此一民間交流,隨著中方返鄉、資本斷鏈,熱絡度將大不如前。隨之而來的,是兩國科技業,乃至於人民之間,對彼此的不理解,從而衍生的不諒解。換言之,將促使美中關係往冷戰 2.0,更進一大步。

  • 中美實下市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7 19:27:09
    有 696 人按讚

    Joe:「中國股市進入大跌勢,周圍鄰國和美國的股市,也可能被無辜波及,但理論上美國股市的風險是相對短期的影響。」

    中國政府對赴美掛牌的中國新創業發動一系列打擊,嚇壞海外投資人,中國相關個股遭全球拋售,一天之內蒸發5,570億美元,外資透過滬港通、深港通拋售的A股淨額多達人民幣128億元(20億美元),創2020年7月24日以來最大單日拋售額,中國2020年11月叫停螞蟻集團(Ant Group)上市計畫,並祭出一連串規管行動,讓科技業噤若寒蟬。補教業成為最新傳出的打擊對象,更使中國股市7月26日蒸發2,940億美元。

    問世一週年的恆生科技指數(Hang Seng Tech Index)也在騰訊、美團重挫的影響下,市值驟減1,650億美元。那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Nasdaq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由98檔跨入中國市場的企業組成,一夕減損980億美元,紅蟻資本(Atta Capital)投資組合經理人Alan Li說,人們雖對即將祭出的監管措施有些心理準備,卻沒料到規模遠超預期,可以理解為何有人會設法停損、甚至恐懼拋股。

    曾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董事長的耶魯大學教授Stephen Roach警告,中國當局打擊赴美掛牌的中國企業,恐怕是冷戰的初期暗號,Roach表示,「每當涉及中國,我都是天生的樂觀者,但這些行動實在令人困擾。」,中國經濟如今由新創企業驅動,中國卻對其核心價值及商業模式窮追猛打,中美的緊張關係恐升溫至1970年代初期以來從未見過的地步,4月Roach就曾對美中關係惡化示警,還說兩國已瀕臨冷戰邊緣。如今,Roach暗示界線恐怕已被跨越。他說,「這些行動危及過去數年來中國讓人倍感振奮的核心,這讓我相當憂慮。」

    身為中國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科技公司面臨強大的監管風險。馬雲螞蟻集團和NASDAQ上市的滴滴,中國當局以大膽舉措壓制,已讓全球投資者擔心中國數據控制收緊而與華盛頓的關係仍然困難而逃離,荷寶公司(Robeco Hong Kong Ltd.)投資組合經理Joshua Crabb說:「人們一直擔心中期盈利能力可能會因數據更公開化而削弱,隱私成了大問題,這仍是不利因素。」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策略師稱,監管壓力不太可能很快消失,建議投資者轉向中國以外科技公司,如今各路分析均告誡中國科技股買家要當心,指標追蹤30家在港上市的最大科技公司,包括騰訊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美團點評等,美中關係日益緊張,加上華盛頓強調對美國股市掛牌的中概股會計審核,越來越多中國科技公司尋求在國內和香港上市。

    https://m.moneydj.com/f1a.aspx?a=4981b1f2-f965-4de2-b30e-73cf14fd1cab&c=MB010000&fbclid=IwAR0ljaiq24YwOKJV4LmKQ5O4NaNOHPZYLuJSqeU3RtfTUDfvDMQDVAcSSDM
    https://technews.tw/2021/07/26/the-impact-of-chinasuppression-of-technology-companies-on-hsi/

  • 中美實下市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3-01 10:00:01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0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4U4nK7JxkDI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深圳中學公布招聘名單,去年錄取66名新教師當中,39名碩士27名博士,年薪40萬元人民幣,舉國嘩然。擁博士學位教中學是資源浪費,但大城市經濟發達,教育資源豐富,可以「奢侈」一番。這是國家撥款制度使然,一時難以改變,但可以採取富省協助經濟落後省份的扶貧辦法,促進資源相對平均分配,以教育扶貧的辦法共同富裕。而歸根結柢的解決辦法,是全國教育經費必須大幅提升。

    蘋果頭條
    香港警方今天正式落案起訴47人涉嫌違反國安法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包括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等人,他們會被通宵扣留,周一上午提堂。英國外相藍韜文及歐盟駐港辦事處周日發文回應,「香港監察」發聲明要求國際施予援手,台灣陸委會對事件感到「萬分沉痛」;而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美國《紐約時報》、日本放送協會等外國傳媒,周日均以顯著篇幅報道事件。

    東方正論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警方國安處今年1月以雷霆萬鈞之勢展開史無前例大搜捕,55名組織、策劃或參與去年7月「35+」初選的反對派政客遭一網成擒,惟正常市民高興不了多久,這班政客旋即獲准保釋,部分更高調指斥此乃政治打壓,囂張依舊。究其原因,與律政司檢控放軟手腳,甚至刻意放生,致使《港區國安法》威力大打折扣脫不了關係。直到本報質疑,輿論嘩然,律政司不得不有所行動,當中47人昨日終於被落案起訴,今日於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星島社論
    五十五名人士,上月被指有份發起或參與民主派「35+」初選,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的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捕,各人昨被提早召喚到各區不同警署報到,當中「攬炒派」四十七人被落案控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包括牽頭發起初選的戴耀廷(見附表)、前議員林卓廷及區諾軒等,眾人不准保釋,今日提堂。民主派去年展開「35+公民投票初選計畫」,疑欲通過初選協調立法會參選人,希望取得過數半席位及兩度否決《財政預算案》,逼使特首林鄭月娥下台及令政府癱瘓

    經濟社評
    港府在春節後,放寬限聚,配合推行新防疫措施,冀在檢測和追蹤方面做得更好,惟措施落實逾十天,疫情有回升迹象,深喉唾液檢測結果嚴重滯後。在檢測恒常化下,市民主動配合檢測和追蹤,港府須調配資源,讓各項配套措施落實到位,力爭24小時內有化驗結果,並加大宣傳讓更多人願意使用安心出行,才能有效遏疫。昨天新增22宗確診,雖然比前天33宗有所回落,但涉及尖沙咀K11 Musea名潮食館的確診者再增10人,令該食肆感染群組累計增至44人。面對疫情反彈,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也在網誌中表示憂慮。

  • 中美實下市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1-27 10:00:06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bdhojr4Oy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批准德國BioNTech疫苗在港緊急使用,首批約百萬劑預料2月下旬運抵香港,最快3月開始接種。抗疫兩條腿走路,社區殲「毒」與疫苗接種同樣重要,不可偏廢。全球新冠疫苗供應稀缺,只要能夠滿足世衛門檻要求、符合港府所訂標準,都值得引入,不應拘泥於產地或品牌。多國陸續接種新冠疫苗,有關嚴重副作用的負面報道一再傳出,一些體弱長者接種BioNTech疫苗後不久死亡,儘管世衛疫苗安全顧問認為,目前情况仍屬預期之內,無證據顯示是「疫苗致死」,然而事件難免影響公眾觀感,導致更多人持觀望態度,影響日後全港市民接種進度,當局應密切留意各地不良反應個案,多向公眾解說,澄清疑惑,安排體弱長者接種方面亦應審慎為先。

    蘋果頭條
    政府昨午(26日)宣佈,擴大佐敦指定檢測區域之餘,新增油麻地至旺角、紅磡兩個指定區域,連同深水埗合共有4個。政府再次在午夜前後宣佈,全港再多31棟住宅樓宇(文尾另見表)因為污水樣本持續驗出武漢肺炎病毒,全棟大廈居民都要強制檢測,污水疫廈數目創單日新高。31棟污水疫廈,有23棟來自指定區域。其中18棟都位於深水埗指定區域,集中在鴨寮街以南,包括7棟鴨寮街、6棟汝州街和4棟南昌街,大多是相連街號;有1棟則在北河街96至96C號振興大廈。鴨寮街以北的相鄰區域,昨日凌晨已有16棟污水疫廈要強制檢測。

    東方正論
    打鐵還須自身硬,衞生條件搞不好,本港抗疫一年仍徒勞無功。佐敦破天荒封區,解禁後洗太平地,食環署做騷令人惡心。官僚平日怠惰不事清潔,特區早已淪為垃圾港,加速病毒散播,亦令疫情居高不下,多重禁令下市民冇啖好食,想敍天倫好好吃頓團年飯,竟然變成奢想。本港昨日新增64宗確診個案,一宗輸入個案來自阿聯酋,其餘63宗屬本地病例,21宗源頭不明,累計個案10,223宗,破了一萬大關,以此趨勢,二萬宗數還會遠嗎?需要強制檢測的大廈名單每日增加,遍布港九新界,重災區佐敦及深水埗一帶,早前出現多宗確診個案,佐敦上周末率先封區兩日,政府承認走漏風聲,最少兩百名住客成漏網之魚,只揪出13名患者。

    星島社論
    油尖旺一帶疫情肆虐,繼政府上周五首次以「封區」的形式為佐敦指定區域的居民強檢,當局昨日傍晚首次「突襲」,宣布將與油麻地果欄一個街口之隔的碧街九至二十七號及東安街三號的三幢大廈,列為指定「受限區域」,並隨即設置採樣站,要求範圍內的居民強制檢測。當局於今晨一時完成採樣,目標於早上六時前解封,讓市民安心上班。不少居民突然知悉被禁足,擔心無法回家,但局方強調,圍封區域過去有至少四十宗確診,認為有必要截斷區內的傳播鏈。特首林鄭月娥昨日於行會前已「預告」,下次進行「封區」將希望能做到「突襲式」,範圍亦會縮小成一條街或幾幢相連樓宇,或「打散」同時做多於一條街或幾幢樓宇,令封鎖區域更加聚焦。

    經濟社評
    港府昨晚突然宣布將油麻地碧街封區強制檢測,相信是從日前首次在佐敦實施受限區域中,摸索出一條控疫新路,用更快速、具彈性方法在高危社區中,盡快找出隱形病人,切斷傳播鏈,爭取小區盡早清零。特首林鄭月娥昨天總結佐敦圍封經驗時,強調整個行動順暢,並取得成效,在短短44小時內為逾7,000人強檢,找出13名確診者,但承認美中不足之處是走漏消息,預告今後會以突襲式封區。話音剛落,港府昨晚隨即付諸實行,宣布將油麻地碧街9-27號和東安街3號列為受限區域,居民須接受強檢,待有結果才准離開,爭取今晨6時完成行動。

  • 中美實下市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23 10:30:03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2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vtlobriBNM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香港昨天本地確診病例有所下降,即使來自病毒變種的英國的外來感染病例也只有兩宗,一天或者短期的數據,未必足以說明這就是第四波走向消退的趨勢,衛生署表示「審慎樂觀」,在採取足夠和周密的應對措施後抱樂觀態度未嘗不可,但見諸英國出現病毒變種而倒瀉籮蟹,特區政府也應該未雨綢繆,必須及早準備並公布應急方案,既要有備無患,同時也可以令市民對醫療系統爆煲的擔心釋懷。特區政府過去幾個月的控疫手段時鬆時緊,政策執行不徹底,導致第四波疫情爆發,而今已經出現在社區多頭爆發,各種感染群組蔓延,更令人擔憂的是環境傳播的途徑防不勝防,而政府在執行防疫抗疫的手段多有「甩漏」,例如密切接觸者死後確診還等不到移送檢疫中心的安排、唾液送檢後收不到報告等等漏洞。

    蘋果頭條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指違反工業邨用地租賃條款,本月3日被控欺詐,還柙候訊,黎智英當時申請保釋被拒。黎原本已排期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惟國安處於保釋聆訊4天前,再起訴黎另一條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罪名,被解往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再遭下令要還柙至明年4月16日再訊,至上周五(18日)更將黎轉到高度設防的赤柱監獄繼續還柙。黎今(23日)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候審。原定上周二(15日)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的黎智英,於本月11日突被警方加控「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增加其保釋的難度。今日黎智英將就欺詐案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外出候審,相信屆時將合併處理欺詐及《國安法》兩案的保釋。

    東方正論
    司法制度,千瘡百孔。沒有鬼死不得人,沒有漏洞就不會有漏網之魚。繼反對派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流亡外國,昨日又有一名年輕黑暴分子棄保潛逃,警察拉人,司法放人,浪費執法者的努力,亦變相鼓勵犯法分子逃避法律制裁,一而再,再而三發生,是巧合還是制度上出現問題?昨日被揭潛逃的中五學生曾志健,去年10月1日在荃灣街頭示威遭警員開槍射傷左胸,曾經危殆但保住性命,始終被追究法律責任,他與一名理工大學博士生同被控暴動罪,曾又涉嫌襲擊對他開槍的警員,被控兩項襲警罪。

    星島社論
    去年十月一日國慶中五男生「健仔」曾志健在荃灣參與示威活動期間左胸中槍受傷,他事後和廿六歲理大博士生邱宏達分別被控暴動及襲警等罪,曾志健於今年十月在區域法院提訊時表明「應該會認罪」,惟案件昨再度提訊時,「健仔」卻沒有現身法庭,法官高勁修即時頒布拘捕令,通緝他歸案。案件由去年在裁判法院首次提堂至昨聆訊,裁判官李志豪、法官郭偉健和高勁修均允許曾志健保釋期間毋須交出旅遊證件。據悉,曾志健的地址已換了新住客,而當局至今未有他的出境記錄。

    經濟社評
    本港全面封關?食肆全禁堂食?正當英國出現變種病毒,人心惶惶之際,本港有立心不良網民卻趁機散播惡毒謠言,指政府會實施更嚴厲防疫措施,試圖製造恐慌。疫下市民信心不穩,港府控疫措施不但要到位,更要時刻監察網上言論,當發現不實資訊,須馬上「打假」澄清,以免拖控疫後腿,更要嚴肅追究造謠擾亂社會的壞人。昨晨網上瘋傳政府下午舉行記者會,推更嚴厲防疫措施,包括午夜起全面封關,所有食肆禁堂食等,並呼籲市民在公布前盡快購買食物和日用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