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中國股市本益比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中國股市本益比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anddy (=.=#)看板NCCU_SRS標題中國股市本益比研究時間Fri Nov 9 23...
中國股市本益比 在 謝晨彥股怪教授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00:34:11
逢低搶ETF?看完這篇前別急著開始 投資和交易大不同🔻 基本上股市長期都是呈現上漲趨勢,因此3至5年以上的長期投資,定期定額買進指數型ETF是沒有進場時間點的問題,反而不建議進進出出的短線買賣。但如果是為了追逐短線價格變化,例如股市出現大幅修正或是短線反彈,會用到槓桿型或反向型的ETF,這類型的E...
1.經過近3個月的調整後,上海股市的平均本益比已經下跌至38.08,這樣的本意比合理嗎?
中國股市長期維持在高本益比,現實上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以分成三方面來談。第一是特殊
的股本結構,這是造成中國高本益比的最重要原因。中國的股本由於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包括有國家股與法人股)之分,還有A股、B股和H股之分,同一支股在不同地方的股價
相差懸殊,並沒有統一的股價,因而也就無法使用傳統的本益比概念。目前上市公司占全
部股份約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若全部上市流通,一般預期股市的整體價格可以下跌一半,
如此一來也就因有比較基礎即全部流通的可比較本益比概念的存在,現在中國的本益比因
非流通股等不能與A股一樣流通交易而有較高的本益比也是可以理解與接受。
第二是中國股市中缺乏正常的下市制度。由於遲遲沒有「出台」和實行正常的下市制
度,給上市公司的「殼資源」造成過高的價值,也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ST(連虧2年)和
PT(連虧3年)的類股,直接的也使垃圾股價被扭曲拉高,從而誇大了股市的整體價格水
平,抬高股市的本益比。
第三是銀行存款利率的變化。銀行存款利率代表著市場的平均無風險收益率,對市場
資金起著無形的調配作用,隨著中國利率水平的逐步走低,對本益比也有拉升的作用。
據實證分析中國股市本益比與銀行存款利率存在一定的倒數關係,如1994年10倍左右本益
比是對應10%利率,而長期的50多倍本益比是對應2%左右的利率。這種規律性的關係也說
明中國股市高本益比是有一定的客觀依據。祇是意股市的收益率還應當包含風險收益率
在內。
2.中國股市合理本益比是多少?
每個股市都有它的制度背景和社會背景,本益比和這些背景有密切的關係。中國有句話說
「存在就是合理」,所以目前的較高本益比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這並不代表它未來的合
理性。
與國際股市的美國道瓊之本益比一度最高達40倍,如今也回落至降到25倍以下,NASDQA本
益比高達上百倍、數百倍的隱藏著巨大的泡沫。而亞洲相關地區如台灣香港及南韓都是20
以下的股市平均本益比,是以中國股市又顯相對較高。
中國長期經濟在世界及中國本身來看都屬於相對高成長型的國家,且目前比較銀行的一
年期的利率為2.25%,若扣除2成利息所得稅相對的本益比為55倍,因此上海股市本益比及
深圳股市本益比不到40顯得比較股價趨於合理。
有趣的是長久以來A股本益比高於B股的定律在近期出現逆轉:海通證券指出2001年6月
中旬上證指數2245點的高峰時,上海股市的平均本益比為55.96,其中A股的本益比為
56.13,B股則為49.38。經過近3個月的調整後至10月16日上海股市的平均本益比已經下
跌至38.08,其中A股的本益比為38.06倍,B股則為38.6倍,B股的本益比已經超過A股
,A股本益比低於B股近年來首次看到。
3.中國股市本益比的未來走勢
本益比的未來走勢關鍵取決於占股市比重最大即占三分之二以上的非流通股以什麼樣的價
格和方式恢復流通條件。如果非流通股按照目前以前轉配股方式或B股的模式,以1比1與A
股的合併,雖然非流通股將走分批逐漸的減少持有,且減持中必也動員更多的保險基金和
社會資金入場支持股市,但市場心理預期及實際的新增供給可能大於需要下,股市大跌則
是市場的必然選擇,如此過去的"高本益比"也名符其實是高本益比,而有向下調整的必要
。証監會以新股上市及現增時一概提取國家股的10%部分以市價方式出售而造成股成近日
股市崩盤近3成的主要原因,所幸主管單位新將修改並己停止此一規定的再使用,次日股
市即以長紅收市回應。
未來中國長期本益比向下修正難免,祇是跌倒的姿勢美不美麗而己,原因是:
1. 首次發股和現增時,祇要按融資額的的一定比例如10%出售國有股,雖可將擬出售的國
有股先通過劃撥方式轉由社會保障基金持有而暫不出售,但最終社保基金的套現必將
直接在二級市場進行,亦即未來的可能修正方案還是以市價來減持國有股,只是把減
持的時間推遲而已;市場期待引導新進資金有序與合理的進入股市以拱托股市是必要
的作法。
2. 股市中己上市公司是大型與國家重點支持的企業居多,未來上市的新股仍是中、大型
企業為主,相對的是有成長的中小企業卻有種種限制條件及二板出台時間難訂而上市
步履蹣跚;由於上市公司業績上升是支持經濟的成長的動力,公司的成長亦有循環週
期,也會產生有成長幅度走緩的必然結果............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9.19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