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文學必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文學必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文學必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文學必讀產品中有10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

 同時也有6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閱讀素養即戰力:跨越古今文學,提升閱讀與寫作力的30堂故事課」介紹 訪問作者:高詩佳 內容簡介: 閱讀素養與寫作引導「雙軌並進」的經典導讀書 一舉收納30則古今名著的說故事玲瓏盒 教你在3C時代擁有第4C(creativity)的法寶 透過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西...

中國文學必讀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54:06

安平追想曲 ◎陳達儒 身穿花紅長洋裝 風吹金髮思情郎 想郎船何往 音信全無通 伊是行船遇風浪 放阮情難忘 心情無地講 想思寄著海邊風 海風無情笑阮憨 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想思情郎想自己 不知爹親二十年 思念想欲見 只有金十字 給阮母親做遺記 放阮私生兒 聽母初講起 愈想不幸愈哀悲 到底現在生也死...

中國文學必讀 在 Beacon College (Official)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0:02:22

🔆震撼優惠第二擊🔆- ‼️新導師首期$200/4堂‼️ (線上/分校報名都適用此優惠) . 多謝大家今日支持,好多新生都用左限定快閃優惠;錯過左這個優惠的同學仔一定要留意,現在推出優惠第二擊,報讀指定導師及年級的課程,首期只需$200/4堂。優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詳情:https://ww...

中國文學必讀 在 Beacon College (Officia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0:02:22

🔆震撼優惠第二擊🔆- ‼️新導師首期$200/4堂‼️ (線上/分校報名都適用此優惠) . 多謝大家今日支持,好多新生都用左限定快閃優惠;錯過左這個優惠的同學仔一定要留意,現在推出優惠第二擊,報讀指定導師及年級的課程,首期只需$200/4堂。優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 詳情:https://ww...

  • 中國文學必讀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19:00:50
    有 58 人按讚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這次要分享的文章,出自中國作家張煒,主要談個人如何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
     
    他從西方盛行的「創意寫作」這門新興學科談起,聊到創作一部好作品,需要具備哪些閱歷、能力與技藝。
     
    一起來看看他如何深刻解剖「寫作」這件事吧。
    -

    寫作訓練:從創意寫作說起 / 張煒
     
    「創意寫作」興於西方,「創意」二字可能是翻譯中的再定義,直譯比較難,大概也不是「文學寫作」和「寫作學」。西方創意寫作的授課老師主要是具有寫作實踐的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教寫作必須具備創作體驗,必須從寫作經歷和實踐出發,不能空談。在教授過程中,會慢慢概括出一些關於寫作學、詩學的問題。中國的創意寫作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是大學文學院設置的一門新課程,還未走遠。
     
    寫作訓練是漫長的。通常講,如果沒有五六百萬字以上的訓練,一支筆是不會聽話的,無法累積出基本的書寫體驗。寫作教學主要針對技術層面,它固然重要,也能夠傳授,然而決定一個人寫作成敗的關鍵部分,卻往往不是技術層面。要寫出一部好作品、成為一個好作家,需要許多高於技術之上的東西,那些大致是不可以學習的。每個人的先天能力都是既定的,後天學習所能做到的,只是喚起先天的能力。許多寫作者面對的常常是技術,即語言表述、結構關係等。這是最基本的知識和能力,沒有一定的寫作量,也很難掌握。
     
    關於藝術的判斷是非常複雜的精神活動,學習寫作需要在有創作經驗的老師帶領下,一邊閱讀一邊實踐,看看好作品是怎樣完成的、其中蘊含了什麼規律。比如同樣是成功的作品,有的氣質單純,有的複雜斑駁;有的浪漫飛揚,有的樸拙內向;有的寫得很實,有的想像奇異。藝術自身的複雜性,決定了學習和理解的困難,這就需要非常寬容和通達,需要很深的感悟力,需要有一定寫作經歷的人來引導。通過個案分析,回到局部、細部,從詞彙、標點講起,指出作品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並通過進入作品獨特的語言系統,回到作家個體,回到個人,一步一步去接近和感受。總之,創意寫作就是關於寫作技藝的教授,非常依賴寫作經驗,解決的主要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有時,一部作品似乎寫得很好,有吸引人的情節,有人物,表現的生活底蘊也比較豐厚,但讀起來還是覺得缺了很多,令人不能滿足。總體上看,它寫得還不夠「美」,不能給人一種審美上的深刻愉悅,比較粗糙。首先是,閱讀中無法讓人享受語言之美,而失去了這種美,也就偏離了文學的本質。語言藝術謂之文學。作品本身不能夠提供審美,因為它在把握人物、細節、思想方面,特別是語言,還沒有進入審美。一部作品從構思到形成,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從一開始就要極度地追求完美。一篇萬字左右的作品,裡面有多少標點、詞彙、分句、複合句,要從這些細微處開始推敲。詞與詞之間的調度,每一個標點的含義,都要到位、準確,而且要有個性,不是按照新聞和公文的方法,不取最大公約數。
     
    標點符號在語言表述中有獨到的、重要的作用,它們有情感,有溫度,有層次感和邏輯關係。不能輕易就來個驚驚嘆號、分號、破折號,沒那麼簡單。逗號和分號都是強調層次的,都是平等的關係,但有區別。為什麼有人寫了二十萬字,連一個驚嘆號都沒用,三十萬字連一個分號都沒用,而為什麼有人在很短的篇幅裡就有了許多驚嘆號、雙驚嘆號、問號加驚嘆號?它們自有緣故,有時這是利器,不能隨意使用。即使全篇沒有一詞不妥,沒有一句不精,沒有一個複合句不恰當,這樣的作品也未必就是好的,因為這不過是在解決技術的問題,而比技術更難的東西還有很多,它們更需要解決。比如感悟力、思想力、情感敏銳度、性格反抗性,不同的生命衝力,這些東西會在更大程度上決定著一部作品的品質。
     
    寫作學強調的多是技術層面,翻閱一個時代的文學期刊,會發現其筆調、詞彙、表達方式、語感語境都差不太多。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刊物,翻一下就能把握那個時期的文學氣質,簡單點說就是語言氣質。翻看今天的雜誌,便可以清晰地把握現在的語言氣質。而今,學習外國,一點點欲望並勾兌幾滴小資的悲喜淚,就被當成了傑作,被人稱道。但這種勾兌和模仿的文字,這種消費和娛樂的文字,無法成為傑作。目前最有市場的就是這種「勾兌酒」,摻一摻攪一攪就是一篇作品。這也算一種能力,有一定文學歷練和文字調度能力,寫一個大致過得去的長中短篇小說似乎很容易。一個作家寫了四十多年,寫了上千萬字,像這樣一個巨量的文學訓練,單憑慣性和經驗,一年中就能寫出許多文字,而且從技術層面上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可是這些全都沒有意義,它們一定會淹沒在更巨量的文字垃圾中。
     
    此外文學寫作技術上要過關,還有運氣的問題。生命在某個階段的一個激靈,一個領悟,就會產生出人意料的表達。它也許有些神秘,隱在字裡行間。然而這種運氣只會光顧那些技術出色、有刻苦訓練的寫作者。所以世界上的優秀作家,技術上都是非常好的。現在刊物上發表的作品,包括一些有影響的作品,僅看技術上就有很多問題,使用語言、調度詞彙的能力很差。文學閱讀市場十分龐大,嚴格講還是供大於求。現有雜誌砍掉十分之九,出版量減去百分之九十,也許才與基本的文學創造力匹配。而且即便如此,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留下來的文字,也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每個人都讓文字乾淨、苛刻起來,文學環境才會清潔和嚴謹。
     
    一個作家創作欲望熊熊燃燒時,揮筆而就,但冷靜下來,就恨不得把寫出的東西全部燒掉。一個日益成熟的寫作者會越來越苛刻,文字越來越少、越來越好。有人說他出版了幾百萬文字,今天看有些東西大可不寫。那麼這其中「可寫」的部分,如果沒有那些「大可不寫」的東西墊底,沒有這種巨量的訓練,還會存在嗎?人在藝術方面的覺悟非常緩慢,不能一下就達到高點。
     
    任何一個優秀作家都會貼近底層,站在弱者的立場上,這是仁善之美,人性之美,是匯入藝術審美的至美。然而這並不等同於簡單的呼號和抗議。有些文字除了描寫底層的憤怒、反抗和激烈之外,幾乎再也沒有其它內容。這種強烈的情緒與意念覆蓋了一切,自由、活潑、愉悅、幽默和柔情,全都被壓迫被剔除了。它甚至能夠覆蓋無所不在的愛,變成一種僵化、呆板、膚淺的情緒宣洩。憤怒和激烈壓倒一切,豐富與智性變成了乾癟。詩性是豐瞻的、深廣而曲折的。文學當然可以有反抗、有憤怒、有訴求,但要有一個詩性的品質和基礎。
     
    在教科書裡魯迅先生常常被貼上「反抗勇士」的標籤,作品不是「匕首」就是「投槍」。其實這是誤讀,是某些人的一廂情願。細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知道他是一個多麼柔軟和幽默的人,當然也是一個犀利的人。魯迅曾致信山西榴花社,信中說既然是作文藝,就不要只急著呐喊和衝鋒,先要把文藝作好。有人要你們勇敢陷陣,他自己為什麼不衝上去?馬奎斯的政治立場是左派,左派陣營就指責他疏離革命,為藝術而藝術。馬奎斯在巴黎全身心地投入專業技能的訓練,吸取歐洲乃至世界的文學營養,學習和借鑒各種文學技法,以提高個人的寫作技能。他回答那些可愛的同志說:一個作家既然選擇了文學創作,那麼他最大的革命責任,就是把作品寫好。
     
    作家的勇氣表現在許多生活的關節,時時都有考驗。但最大的考驗、日常的考驗,也要交出合格的答卷,這就是忠於藝術原則,這也需要堅韌和勇氣,也是最大的擔當。放棄藝術原則,其實就是放棄對真理的追求。真理不僅僅是社會層面的,也是藝術層面的。真理是普遍的,是全方位的。優秀的小說家既然熱愛真理,滿腔正義,卻熱衷於粗糙的文字和思想,會給人一種兩面人的感覺。

  • 中國文學必讀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3 12:27:23
    有 118 人按讚

    【張亞中的「孫文思想」,其實是幾位候選人裡「最國民黨」的一個】#讀者投書

    身為孫文學校的總校長,張亞中的政治高度無疑是超過了朱立倫和江啟臣二位。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思想,簡單地表現在國父遺囑之中,那就是「追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以及廢除不平等條約」。

    孫中山先生的思想中,必須追求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統一,擺脫「次殖民地」的命運。相較之下朱江二位僅是談論2022和2024的選舉,看不到當初中國國民黨總理創黨之初衷,其器何其小哉?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國民黨 #黨主席 #選舉 #張亞中 #孫中山

  • 中國文學必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2 22:45:39
    有 292 人按讚

    當選黃念欣老師心中其一香港重要女作家必定大有來頭,黃碧雲筆下的感情總是如此轟轟烈烈,真人卻待人容忍溫暖,正好解釋著作《溫柔與暴烈》書外書內的各種兩極。聽說《溫柔與暴烈》在網上炒賣至上萬元,皆因作者不肯再版也不肯出簡體版,書中大量甩漏便成了不完美的完美定本。書內透過愛情包裝政治和革命的暴烈犧牲,訴說人民如何不由自主地隨時代而變型引導讀者發現政治與情感原來可以如此溫柔糾纏。今晚11點已讀不回有黃念欣同小樺一齊了解現實中的溫柔與暴烈~

    全片:https://youtu.be/rYb8fmhOcm0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虛詞無形 #黃念欣 #黃碧雲 #溫柔與暴烈 #香港文學#香港女作家
    #九十年代香港 #中國系列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 中國文學必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18 00:21:13

    本集主題:「閱讀素養即戰力:跨越古今文學,提升閱讀與寫作力的30堂故事課」介紹

    訪問作者:高詩佳

    內容簡介:
    閱讀素養與寫作引導「雙軌並進」的經典導讀書
    一舉收納30則古今名著的說故事玲瓏盒
    教你在3C時代擁有第4C(creativity)的法寶

      透過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與警世寓言、現代經典等作品,引領年輕學子進入故事的想像世界。

      現今入學測驗的國文考題不斷強調「閱讀素養」的重要,趨向從「生活經驗」中擷取,注重「想像力」、「創意」及寫作技巧,這是拿高分的關鍵,也是學生學習中文時必須掌握的要訣。另外,當前職場上閱讀力與寫作力的應用與需求,關鍵也在能否精采的說出好故事。然而要讀得深刻、寫得精采,十分需要好老師的帶領引導。

      本書由此出發,旨在協助讀者從「閱讀故事」開始,能夠「發掘創意」、提高「觀察力」,進而來學習寫作,強調「讀故事」與「寫故事」並重,讀寫不可偏廢,這是一本專為年輕學子打造,閱讀素養與寫作引導「雙軌並進」的一本書。

      從「經典小說」入手,作為學習閱讀的文本。擷取古今文學大家的精彩段落,循序漸進步入故事的核心,以啟發、帶動思考和創造力。好的故事總離不開濃厚的寓言性質,每段故事都有如寓言般能啟發人心、反映人性,這本《閱讀素養即戰力》不僅適合學生閱讀,對於想要提昇人生智慧的成人,也是相當好的讀本。
    作者簡介:高詩佳
      東吳中文研究所碩士。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於兩岸皆有著作。《國語日報:中學生報》「讀寓言,學寫作」、「閱讀素養即戰力」、「古文觀止學寫作」、「社群微寫作」、《未來少年》「高詩佳創意作文」、《幼獅文藝》「學測作文輕鬆學」等專欄執筆。中文閱讀與寫作、繪本故事專業講師、文學獎評審。曾獲邀至台北詩歌節、台大電機所、清華大學、東吳大學師培中心、東海大學、台北市立圖書館、台中國文科輔導團、《幼獅文藝》寫作班、《聯合報》作文教室、「張曼娟小學堂」等上百所學校團體演講、授課及師資培訓。

    作者粉絲頁: 高詩佳遇見.文字

    粉絲頁: 印刻文學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中國文學必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17 18:04:18

    偽小編被爸媽從淡水領回家,所以,蒐集土地公的原地小旅行,就順便擴大地圖,把爸媽騙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啊。當然,我們要去的十八王公廟並不奇怪,這是北部重要的民間信仰場所,從信仰成型的形式來看,屬於「有應公」一類的陰廟,以祭祀亡者為主。練美雪(2013)的《#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有完整的考究與紀錄,我們稍後再談。
    .
    ▓ #十八王公廟的舊時記憶
    .
    到了十八王公。對,我就是想要來拍神秘可怕的「犬塚」(其實應該就是一個合葬的無主墳),但大廟新建,少了風味。三十多年前,我姑姑商人本色,偶而帶我來此,王公廟是要晚上祭拜,所以廟前橋下熱熱鬧鬧地聚集成夜市,肉粽是一絕。兒時膽小不敢入地下室墳穴,現在墳穴已移往平地,略失神聖感。
    .
    回到肉粽。廟旁一排小攤販仍有販售。爸爸說:「要吃林家的肉粽,什麼都沒包的那種,小小顆的那種,一個阿姨賣的,才夠懷念」。這家肉粽攤販,居然還在,阿姨已經變成老嬤,粽子依然是舊時的味道。
    .
    ▓ #十八王公探源
    .
    大家對於十七具水流屍與一隻殉葬義犬的故事應該不陌生,這也是大眾傳播最盛的源起。不過,根據練美雪的研究,十八王公的傳說多由口耳,而版本也不一定。她從新聞媒體、《練氏祖譜》、《石門鄉誌》等文本與地方人士訪談,逐步分析推敲出十八王公的真正樣貌。
    .
    在文獻中,我看見一個有趣的有應公分類:野墓、水流、戰亡、成仁、殉職、車禍、田頭、囝仔、女娘、外人、發財、畜牲、縹緲等13類型(黃文博,1991,轉引自練美雪)。可以作為日後我們蒐集有應公的準則。所以十八王公廟供奉義犬算是畜牲有應公,似乎也不被列入因安撫流水屍的水流有應公。
    .
    ▓ #十八王公與台灣發展
    .
    收埋無主水流屍是台灣的移民傳統,最初十八王公只是地方一個埋葬流水屍與狗的無主墳。因靈驗而聲名傳開,在70年代後香火極盛,80年代聚集攤販蔚為問題,甚至,還因為靈驗而形成宗教行為與社會風氣上的「功利主義」討論。而後往地方文化特色的轉向,可以說是台灣從經濟本土性轉向文化本土性的象徵(林富士,1995;練美雪,2013)。
    .
    ▓ #十八王公的故事版本
    .
    練美雪(2013)這本論文,可謂是十八王公的民俗學,有機會一定要去下載閱讀,寫得極好,資料完備。她總共搜得39個十八王公的故事版本,其間互有脈絡,並非眾說紛紜(這個就跟網路上談得非常不一樣),有「#漁民罹難說」、「#宗親罹難說」、「#鉅紳罹難說」、「#義士罹難說」、「#商人罹難說」。這些故事各自呼應著「漁業」、「移民」、「反共」、「商業」的文化邏輯,有著類似的敘事主軸,但在詮釋時得以各取所需。
    .
    ▓ #各種故事所以各種靈驗
    .
    也因為上述故事的文化邏輯,十八王公沿此發展出不同的靈驗現象,與不同的群體、場域、事件相關聯。當然,靈驗故事是信仰的重要實踐,靈驗的有效性與敘事性,會反饋加強神威,也形成規範,例如我小時候就常被警告「拜十八王公要還願,不然會遭受厄運」。
    .
    相關的靈驗傳說有:
    .
    1. #守護系列:地方守護神、練氏家族守護神、漁民守護神;
    .
    2. #風塵系列:庇佑風塵女子、後演變庇佑演藝人員、庇佑百貨從業人員;
    .
    3. #盜賭系列:庇佑盜賭者、庇佑黑道兄弟;
    .
    4. #商賈系列:庇佑商人;
    .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上面所有的十八王公靈驗傳說,其他還有「拜香菸」、「要夜間參拜」等,原本我也是聽聽笑笑,但經練美雪(2013)整理後,才驚覺這樣的「有求必應」,背後有鮮明、清楚、豐富的脈絡。
    .
    ▓ #台灣狗神信仰
    .
    十八王公最重要的一個信仰特色,就是「狗神」。對於義犬的描繪,共有五種,包含「#殉死船上」、「#跳入墓中合葬」、「#墳前殉死在合葬」、「#投海殉主」、「#無殉死情節」。整個十八王公的故事,因為「狗」的角色,而轉換了無主孤墳陰暗的氣質,更顯得信仰帶了些正向忠義。(練美雪,2013)
    .
    從小我就在想,這隻狗到底是十八王公的本體?還是吉祥物?練美雪也幫我們查完了!可以分為「#作為十七人神的同伴」、「#作為十八王公整體的代表」、「#作為十七人神的部將」、「#作為一個獨立的狗神」,狗的地位與象徵,隨著神威與靈驗而轉變。近年,信仰「規劃」有轉向以「狗」為中心的企圖,但似乎沒有很大的認同效果。
    .
    ▓ #閱讀十八王公廟傳說
    .
    從一趟北海岸十八王公小旅行,不小心讓我看到這本好論文,從自己的練氏家族展開追尋,勘查有應公信仰,貫穿十八王公的整體資料,呼應台灣社會環境變遷,文筆詳實流暢。而且原來已經出版成《#十八王公廟傳說》(2014),我讀到半夜久久不能自己啊~

    |

    📚 #參考文獻
    .
    1. 林富士(1995)。孤魂與鬼雄的世界: 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2. 練美雪(2013)。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中國文學必讀 在 堅離地球 · 沈旭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6-16 20:27:43

    反送中運動兩週年,中聯辦舉辦「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論壇贈興,鄭市長以下全體官僚紛紛「響應」,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被感動」不甘後人,發表了長篇網誌分享個人「學習心得」,開首350字行文尤其凌厲,值得列入國民教育範文背誦,必須導讀。

    這篇名為「國家百年大飛躍/ 抓緊機遇邁向前/培養質素新一代/家長學生齊接種」的「文章」,頭350字內,先後提及9次「中國共產黨」,平均三十多字就有一次;此外,提及「國家」、「祖國」、「國家」、「人民」、「中華民族」、「中央」等一共有11次(這已經沒有把另外還有3次的「一國兩制」算在內)。換句話說,350字當中,這些字眼合共出現了20次,剩下的字眼居然還能繼續用來表忠,足見張司長這位港英餘孽大徹大悟之後,得到「黨和國家」的教育、「全國各族人民」的寬恕,被「改造」得非常成功。除了用字「精煉」,行文和內容除了深具「中國特色」,其實還隱喻處處,以下十大重點,必須精讀。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2440705

    #張建宗 #一國兩制 #新香港

    Simon 沈旭暉 堅離地 Social Media ▶
    ⏺Patreon: www.patreon.com/simonshen​​​​​​​​
    ?Facebook: www.facebook.com/shensimon​​​
    ℹ️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simon.diplomacy
    ➡️Twitter: twitter.com/simonshen_glos​​​
    ⏹Blog: simonshen.blog/​​​​​​​​
    其他合作及查詢可以電郵至simonshen@glos.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