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國地理區域劃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國地理區域劃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國地理區域劃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發現……有些人似乎不太點開來連結🔗所以我想說幫大家畫個重點吧(˶‾᷄ ⁻̫ ‾᷅˵) (附上生活照♡背景是永遠不拿下來的女兒去年生日氣球🎈) #中華台北 #中華奧會 #國際奧會 #奧運 #東奧 #東京奧運 #台澎代管區 網址連結🔗 👉🏻如何才能擺脫中華台北?如何才能終止中華系列體協亂象?ht...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開始到美國國家公園自助旅行」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沈正柔 內容簡介: 優勝美地、黃石、大峽谷、約書亞樹、火山口湖國家公園…… 美國國家公園擁有特殊的地理與人文環境,從壯麗峽谷與飛瀑,蒼茫鹽地,沉靜沙丘, 到巨柱仙人掌,原住民祕境聖湖等,蘊含世界珍貴的自然寶藏。 ...

  •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8 20:45:09
    有 1,123 人按讚

    我發現……有些人似乎不太點開來連結🔗所以我想說幫大家畫個重點吧(˶‾᷄ ⁻̫ ‾᷅˵)
    (附上生活照♡背景是永遠不拿下來的女兒去年生日氣球🎈)
    #中華台北 #中華奧會 #國際奧會 #奧運 #東奧 #東京奧運 #台澎代管區

    網址連結🔗

    👉🏻如何才能擺脫中華台北?如何才能終止中華系列體協亂象?https://wp.me/pd1HGm-lp

    👉🏻聖峰談俄國ROC隊的,給大家參考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hsfforformosa/posts/874438563200000

    ➖➖➖➖➖➖➖➖➖➖➖

    1️⃣在這希望大家了解一件事情,中華奧會是民間團體不是政府單位,ROC政權治理當局是不可以去干涉民間團體運作,可以去監督但在法律上沒有權利強制要求民間團體改名。在這情況之下,如果ROC政權真的運用政治壓力去脅迫中華奧會改名,這毫無疑問就是政治干預。雖然對很多人來說很樂見政治干預改名台灣,但是我們不能雙標。

    奧運是國際性民間運動組織,共同舉辦的國際比賽,這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舉辦的運動,國際奧會是國際組織,但他不是國家政府去組成的。國際奧會是由世界各地民間團體共同組成的國際組織,具有國際組織法人格,成員是世界各地的民間組織,不一定是要主權國家的民間運動團體才可參與,像是香港奧會組織、中華奧會也有參與。這個本質是民間運動團體,所以他們會很介意政治干預,因為要尊重相對自主性,要讓運動自主具有獨立性。

    奧運的精神是運動員上場競技而不是國家之間的競技,奧會憲章初衷是想打破國際界線。

    奧運發展到最後,會變成以國家為單位,甚至成為國家間相互較勁比實力、鼓動民族主義的機會,其實是因為這個世界目前的區域劃分方式主要是以主權國家的領土界線為準,而各奧運組織的影響範圍也會受制於主權國家的領土界線,所以導致奧運參賽隊伍幾乎等同於國家隊。

    其實,奧運參賽隊伍本來應該只是「地區代表隊」而已。

    而從「參加奧運的資格」基本上是跟運動員本身的表現有關,而非與「國家」有關,就可以知道,奧運參賽選手真的就只是為自己參賽而已。

    每個參與奧運的運動選手,都是因為「個人表現」符合參加奧運的標準而能參加奧運,而不是因為他們所屬的國家在體育上滿足什麼條件。
    奧運選手會代表某個國家參賽,就只是因為他們在報名的時候,選擇填入了那個「國籍」。這在有雙重/多重國籍的選手身上可以看得很清楚。

    所以奧運真正的精神其實是運動無國界,透過運動來打破地理及政治上的藩籬。相較於一直從國家的角度去看待奧運的比賽結果,從欣賞個別運動員優異表現的角度來看奧運這樣的賽事,或許會是更符合奧運憲章精神的作法。

    台灣人想要透過將「中華台北」改名成「台灣」讓台灣隊出現,但所訴諸的手段卻會直接違背奧會憲章「禁止政治干預」的基本原則。在這個情況之下,把東奧正名用成公投,一旦這個通過,ROC政權治理當局就必須要採取行政作為促成改名的結果發生,那這就是政治干預無誤,這個結果會直接導致國際奧會因為中華奧會受到政治干預而禁止其出賽。

    如果是中華奧會自己主動去跟國際奧會洽談變更名稱,這樣子才不會有政治干預的問題。

    如果有機會可以掌控中華奧會就有可能透過與國際奧會洽談的方式來改名,看要改成什麼名稱都可,只是這機會很渺小,因為中華奧會涵蓋的範圍是ROC政權自由地區所有中華系列的運動團體。中華奧會主事者大多是支持ROC政權或者與KMT相關的人,且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大部分是1949年來台的中國難民創的協會,特別是所謂的「黨國權貴」,所以會與ROC政權及KMT的情結難分難捨。

    -

    2️⃣如何擺脫中華台北跟如何終止中華系列體育協會亂象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如果我們想要讓名稱真正符合台澎法理狀態,那就不能寄望現在的中華系列體育協會。

    那要怎麼辦呢?

    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盡快完成 #終止代管自決建國。才有辦法讓建國後的台澎組成台灣隊、台澎隊。

    現在說這個方法,可能會讓人笑說遙不可及。不過還是有一條路可以走,但需要很多人配合。

    台澎金馬東沙這個地方,把法理地位切割開來,在自決建國之前,直接先成立各項體育協會的台澎版本,讓這些團體、協會共同匯聚在一起成立台澎奧委會,就可以與中華奧會來談涵蓋區域範圍如何區分,可以洽談讓中華奧會只負責金馬東這個屬於中國領土地方。中華奧會就可以跟國際奧會說明清楚區域上的切割依法理地位來分別,多了一個台澎奧會,讓台澎奧會加入國際奧會,就可以出一個台澎隊參賽了。這是在還未自決建國之前可以完成的事情。

    以上法律上是做得到這個路線,當然現實上,在執行面就會很困難。

    我們現在在推廣法理建國就是知道推廣是不容易的,也是無法一蹴而就的事情。

    當我們還未建國還無法名正言順的成立台澎新國家的民間團體參與國際賽事,但我們可以去了解國際賽事,往往是要具有全國性/全區域代表性的體育組織才能具有報名權限,運動選手想要報名參加就必須透過這個體育協會才可以報名。此外,中華系列體育協會高層與ROC政權體育署官員關係良好,因此這些協會申請補助也比較方便,即使將來新成立台澎版的體育協會,要跟ROC政權申請經費,會比中華系列體協相比處於相對弱勢狀態。

    經費對運動選手跟教練在訓練過程中不可諱言很重要,所以若經費在ROC政權官方補助卡關,就會過得很困難,倘若台澎版的體育協會能收到充分的民間團體贊助來補足、取代ROC政權官方的補助,就會有機會讓台澎版運動協會成為台澎選手最厚實的後盾。

    體協通常會是由曾經是運動選手的人去成立,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性,不太可能是一般人去成立。

    體育運動在體育界裡面非常重視成果,並不是有錢就行,而是看在體育項目是否有亮眼表現,當你遇到曾經在國際賽事拿過獎牌的前輩,就會產生崇拜之心,所以體育界改革會遇到困難也跟輩分及結果導向有觀。

    所以上面說的在自決建國之前可行路線,必須要先說服資深運動員跟教練,讓他們願意加入新成立的台澎系列體協,才有辦法成為領頭羊,但現實面還是要有民間資助才能夠與中華系列體協抗衡。

    這邊聽下來,是不是會覺得與其拐彎抹角做這些,不如努力完成終止代管自決建國後,再順理成章完成這些?

    最後還是想跟大家說真正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早日建國。國家隊就是要先建國才會有國家隊,要有真正可以代表台澎的國家隊,就是早日完成台澎自決建國。
    ➖➖➖➖➖➖➖➖➖➖➖➖➖

    最後提一下:

    #洛桑協議

    洛桑協議是1981.3.23簽訂的協議,主要是針對涵蓋的地理範圍包括ROC政權治下地區的奧會所使用的名稱,在這裏面也針對所使用的會旗、會歌有所規範。

    通常對主權國家的奧會會使用該國的國旗跟國歌,但對中華奧會而言,它不是使用中華民國國旗跟國歌,而是上面用了KMT黨徽(不是ROC國徽)的奧會旗跟中華民國國旗歌。

    #中華民國出賽名稱

    ROC政權派出去的代表隊有一段時間是使用「中國」這個隊名,而且選手也全部都是中國人。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些歷史。

    如果我們在現在將「中華台北」改成「台灣」,那1924、1932、1936、1948年的中國隊就會直接與台灣隊混在一起

    大家別忘記了,台灣選手在1952.4.28之前還是日籍台澎人,還是日本人,不可能在1924、1932、1936、1948年是中國隊選手。

    如果這樣改了,不但讓台灣人自己更搞不清楚狀況,國際社會看這些歷史也會以為喔台灣真的就是中國,在過去參賽的那些年份,最終就成為了「台灣」隊的過往。

    這最後不就會導向「台灣其實是中國的一部分」嗎?

    改名一時爽,後果效應火葬場。

    過去的歷史一路累積下來到今天,我們不可能去忽視、切割過去,就像現在把中華民國改成台灣共和國,過去經歷的那些中國政權做的一切事情都會跟著跑,這些過往包袱一樣繼續背負。

    大家別忘了1964、1968年ROC政權在聯合國中做為中國主權國家的合法政府代表,當時的台澎人還以為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所以即使名稱當時叫台灣隊也仍舊改變不了ROC政權的法律身分本質。

    就好比香港在奧運上也有香港隊,但沒有人會質疑香港領土主權屬於中國,隊伍名稱與是否為主權國家、領土主權歸屬是不相關的,名實不相符是有可能的,但我們要盡量名實相符,雖然中華台北這個名稱與台澎狀況不相符沒錯,但直接改成台灣也是錯的,因為ROC政權治理範圍除了涵蓋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台澎之外,還有中國領土金馬東。所以要改名稱不可以直接以偏概全的改成台灣,這樣會讓國際社會搞不清楚台澎是代管區。

    我們希望看這直播的人可以思考一下,奧運是國際上都關注的賽事,如果我們今天派出去的隊伍名稱,可以很明白告訴世界台澎是被ROC政權代管不是分裂中國的一部分,台灣的問題不是中國內戰的延續,使用真正能正確忠實呈現台澎法理地位的名稱,不是會對未來台澎建國有幫助嗎?

    若改用了錯誤的名稱,會妨礙建國:「台灣」將掩蓋掉中華民國政權使用「中華台北」所能彰顯的中國政權本質、而中國領土金馬東則跟台灣混同。

    ➖➖➖➖➖➖➖➖➖➖➖

    #社群中網友提問 #聖峰回答

    1問:剛google一下,1995年,國際奧委會修改《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只有獨立國家才能夠成為國際奧委會會員[9]。現行的《奧林匹克憲章》於1999年12月在瑞士洛桑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第120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所以台灣如果另外再成立一個民間單位類似 中華奧委會去參加 也沒辦法對嗎?

    1答:

    申請的時候把台澎是盟佔代管區的法律事實放進來未必進不去。因為這個盟佔代管區的存在,會讓中華奧會的合法代表範圍限縮到金馬東沙,並使台澎成為「無奧會負責」的狀態。負責台澎代管區的奧委會在這時被接納將會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若不被接納,國際奧會本身也必須針對台澎的部分作出特別處置。也就是必須設置像難民隊這樣的隊伍來處理台澎的部分。

    概念上來說,中華奧會當下所負責的範圍,在台澎奧委會出現之後,就會切分成金馬東、台澎兩塊而分別成為這兩者的負責區。由於從國際法的角度來看,原本中華奧會的責任區就不應該涵蓋台澎,則,在撥亂反正讓真相大白之後,基於信賴保護原則,就必須接納「其實本來早就該建立並加入的」台澎奧委,以保障台澎地區運動員的權益。

    整個感覺會有點像:

    聯合國2758號決議讓ROC政權無法繼續在聯合國代表它現實上無法有效代表的中國,

    而國際奧委會接納台澎奧委會的決定則是讓中華奧會無法繼續代表它本來就無權代表的台澎。

    所以假設台澎奧會能成立,之後的整個操作也仍舊會跟史實跟國際法緊密連結在一起。

    而整個推動的過程,就會是一場對全世界進行的台澎法理地位機會教育。

    不過也正如我們在直播中提到的,其實最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快點完成自決建國,成立台澎奧會啥的其實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

    大家比較會關注的夏季奧運四年一次(其實每兩年就一個奧運,夏奧、冬奧輪流,但冬奧比較沒人在關注),像這次因為奧運而又被大家注意到的名稱、中華體協問題,過幾個月之後大概就又不會有人關注了。

    所以我在直播裡面提到的,固然確實是條路,但至少我個人並沒有什麼意願耗費心思去推動。

    一方面那終究只是權宜措施,無法對台澎的國際地位造成實質改變。

    二方面,現實上如果要讓台澎奧委會出現,也還是得先讓多數台澎人瞭解真相才行。

    所以,結論就是:專心宣傳真相比較實際一點。

    「讓更多台澎人瞭解真相」可以說是一切的基礎。

  •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6 20:04:05
    有 190 人按讚

    Nation、Country、State的差別;護照的作用 🔗https://wp.me/pd1HGm-kC

    重點整理來了~~順手轉發呀❤️
    ➖➖➖➖➖➖➖➖➖➖➖➖
    1. Nation、Country、State的差別
    其實在中文上許多人常常把這三個詞彙翻譯成國家。

    在國際法上具有國家法人格的政治實體就是主權國家,會用sovereign state 來稱呼,有時會簡稱 State (大寫)

    為什麼會特別說大小寫?比如像是美國、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縮寫為USA,一般稱為United States(U.S.或US),或America)國名英文中的State ,是指形成美國這個主權國家的構成份子 state(小寫),這個在中文裡翻譯為州。這些州並不是主權國家,只是在美國內部的組成份子。

    我們在看條約或者公約的資料時,有時會看到 Contracting State 這個詞,這邊的 State 會大寫,意即指的是主權國家。

    因此我們要注意看上下文關係,如果是在看與美國有關的資料,若是小寫的 state 那就是稱呼美國內部的州。

    在國際法上主權國家是 sovereign state,但如果有某個主權國家的議員用 country 這個詞時,我們要注意的是這個 country 可能是指稱某個地域、地區區域,指稱某個上面有人、有土地、有治理當局,能自主運作的區域。但這個地域不一定是國際法上具有國家法人格的主權國家,特別是當這個地域缺乏外交能力的時候。

    舉個例子,像是英國(其實稱聯合王國比較正確),全名是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國際標準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縮寫作UK)或不列顛(英語:Britain)

    英國由四個構成國組成,分別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而聯合王國UK國家政府就是用 country 來稱呼她內部這四個構成分子。

    因此若看到英國相關資料,看到英國稱台灣為 country,那就是指台灣是不具有國家法人格的自主運作的單位。

    因此,如果聽到有人,尤其是屬於大英國協體系的國家,用 country 稱台灣,不要高興得太早。

    Nation 著重是人的部分,這個詞合理翻譯是民族而不是國家,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都是Nation State,也就是所謂的「民族國家」。若 nation 翻譯成國家,就會變成「國家國家」。

    Nation是指由一群有共同文化、語言、歷史,對彼此有共同感、歸屬感的人所構成的民族。

    Nation 這個詞其實就是指人,那為什麼會有人把它翻譯成國家?或者大多數會把Nation、Country、State通用?

    原因是,當一群人共同生活時,除非四處飄泊,否則都會長駐某處,並透過長久共同生活 形成共同的文化、語言、歷史,並會在特定範圍內落地生根繁衍後代,進而集結成一個團體。

    這群人會共同抵抗外在生存威脅,無論是抵禦野獸、抵抗外敵人、躲避氣候災難、或合作取得糧食。這群人是為了生存而聚在一起,為了共同完成事情而有了共通語言、文化,因為共同完成事情而有了歷史、形成共同體的意識。這群人會慢慢建立維持自己生存的專屬區域,進而形成邊界。若有其他族群侵入邊界就會產生競爭。而這群人可能會在對抗外敵的過程中進一步凝聚起來。族群為了生存而形成的專屬區域邊界跟地質上的邊界不一定相符,但可能會有差不多相符的地方,例如以河川或是山脈稜線為邊界。

    這群共同生活的人會慢慢形成Nation(民族),而這個Nation的生存邊界涵蓋的區域就會成為Country。因為當一群人共同生活時,會出現領導階層,建立治理機構階來管理這群人跟生活區域,從而符合 country 的定義: 有人、有土地、有治理當局,能自主運作的區域。

    那Country怎麼變成sovereign state?

    現代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概念,是在十七世紀誕生。當時有一群代表各自 country 的領導者共同簽訂了西發利亞和約,創造出主權平等及領土完整性這些關於 sovereign state 的規則。當一個 country 接受並遵守 sovereign state 的框架與相關規則時,這個 country就會具有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的地位。

    所以很多地方Nation、Country、State是可以互換。

    基本上,當一個 country 願意遵守國際法秩序,願意遵守主權國家所形成的國際社會的規範,並得到國際社會其他成員的認可,就會得到主權國家的地位。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問:是不是沒得到其他國家認可就不是主權國家?

    這在早期是這樣沒錯。西發利亞主權體系是歐洲出現的,在當時歐洲人會覺得自己文明開化,所以如果有個地區要主張自己是主權國家時,需要其他既有主權國家的承認。因為在當時的邏輯會認為,既然國際社會是由主權國家構成的,要成為主權國家加入國際社會,就必須被既有成員承認你夠格,而且必須接受主權國家之間的規範。

    所以,在當時如果現有的主權國家不願意承認某個主張自己是主權國家的地區是主權國家時,這個地區就會遇到麻煩。而不願意承認的主權國家還可能會運用影響力,透過政治操作讓其他國家不承認你是主權國家,這時候就會很麻煩。

    歐洲許多國家在過去都是開船到處建殖民地,「發現」新大陸。當他們到新大陸遇到當地人時,可能會發現這群人確實是個Nation,他們生活的地域也滿足Country的要求,可是他們不懂sovereign state的原則,所以歐洲人不會承認這群人有soveriegn state,從而不承認這群人能得到領土完整跟主權平等原則的保障,所以歐洲人覺得自己可以任意侵略原住民的地方、把原住民的土地當成無主地 (terra nullius),並利用無主地先占來主張自己擁有領土主權。

    當時的「無主地」概念與現在有落差。

    在國際法剛出來時,只要不是sovereign state的領土就會被當作無主地,所以才會出現那些殖民者到某地方完全不尊重當地的民族生活的地區,不把他們當成主權國家,認為這不是領土,因此能透過「無主地先占」來取得領土主權:因為不承認你是主權國家,所以否定你控制下的地方是主權領土,又因為不是主權領土就是無主地,於是可以透過佔領來取得領土主權。

    這時候就會知道Nation、Country 無法提供法律上的保護。只有sovereign state能提供法律上的保護。

    後來文明進步、重視人權概念以後,所謂的「無主地」概念就重新被檢視。透過尊重人權,而承認人具有決定自身未來的自決權,而由一群長久生活某處的人所構成的民族在與自決權概念結合後,就產生了可以用來建立主權國家的民族自決權。

    也就是在國際法規則中,認可民族可以透過行使自決權來建立國家。

    在這情況下,當某個民族要行使自決權建國時,通常就會以生存的範圍當作建國後的領土範圍。此時Nation民族生存的範圍不止是Country,也同時是此民族行使自決權建國成sovereign state之後的領土,這就是為什麼這三個詞有時會被當成同義詞的原因。但我們還是必須了解在什麼時候可以通用而什麼時候並不能互換。

    之前有說過,一個主權國家可能是好幾個民族共同成立的,一個民族也可能會成立好幾個國家。所以Nation跟sovereign state不是一對一,而是多對多的概念。可以數個民族成立一個國家,可以一個民族成立一個國家,可以一個民族成立數個國家。

    所以Nation不能直接翻譯成國家,不然今天遇到數個民族成立的國家時就會很難描述了。

    所以要看前後文也要看使用者所處的邏輯,如果是指有這一群人共同成立的主權國家時才可以把Nation翻成國家,只是盡量避免這樣混用。比如說 聯合王國(英國)在使用的Country就不一定是指主權國家,很有可能是自主運作的單位。

    史明前輩之所以「台灣民族主義」,正是因為台灣民族還未形成才需要倡議。以現在狀況來說「台灣民族」還在形成中,且邊界還很模糊,再加上一些歷史緣由造成的麻煩,因此法理建國派並不是主張民族自決,而是主張住民自決。

    台灣上有原住民族的各族存在,其實可以各自主張行使民族自決權,但問題是各部落人的數量跟資源有限,加上與其他非原住民族在文化、交通、經濟各層面的重疊與結合,要明確切割出領域邊界有許多難關要克服,而在中華民國政權下更是難以克服。

    因此我們主張的台澎住民自決權,是以共同經歷過日治時期這個殖民時代的歷史事實為基礎來劃定人的範圍,並不是血統論,而是用客觀史實跟客觀的法律身分,無論屬於哪個民族、哪個民族邊界,只要是曾共同經歷殖民,就是共同體的一份子,可以在「去殖民化」脈絡下行使住民自決權來建國。

    目前台灣的情況,有一群人但是Nation還未完整形成,共同體的認知明顯尚未整合完成,地理區域的Country則涵蓋了金馬東沙等中國領土,所以邊界很尷尬,而sovereign state則因為還沒完成建國程序所以不存在。因此,法理建國派在地理界線上,會先將國際法上的中國領土金馬東沙先排除留待之後處理,並主張依據客觀史實,優先以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台澎為範圍行使住民自決權建國。

    在國際法上台澎還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台灣是一個自主運作的單位,有的人會說台灣是事實獨立,有人說事實上的國家,但在國際法上沒有這樣的說法,國際法上的主權獨立國家就是sovereign state 。

    那些稱台灣是Country的某國議員,他們的國家都沒有承認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如果了解台灣的狀態覺得很難過的,可以把這心情轉化成建國的動力!

    (這邊補充一下,「在建立國家時,『得到他國承認』是否是必要條件」的部分,可分「構成說」(Constitutive Theory)跟宣示說(Declaratory Theory)兩種。前者是必須得到他國承認才能有效建立一個國家,後者是國家是否有效建立與有沒有得到其他國家承認無關。「承認」在國際法通說上不是國家必要條件,但透過國際法程序建國後「承認」就可以發揮「外交效果」在國與國之間喔!)

    關於事實獨立這個詞,在國際法上是沒有這個詞彙,這是政治詞彙。

    台灣是自主運作的單位,那這個框架情況是什麼?ROC政權治理台澎的這個行為,ROC政權是依1945.9.2《一般命令第一號》同盟國分區授權佔領劃分了日本的領土,ROC政權就受這指令「代表盟軍全體成員」來台,以佔領執行者的角色受降跟實施軍事佔領。

    《一般命令第一號》把日本在二戰時佔領的領土跟日本自己的領土,劃分成不同區塊由不同的盟軍成員佔領。

    ROC政權是盟佔代管者,它的治理權限是來自於《一般命令第一號》,分區佔領的區域是同盟國劃定好的。佔領者在佔領地扮演的角色相當於一個國家的治理政權(政府),所以能做國家政府能做的事,但絕對不能要求佔領地人民效忠它。

    基本上盟軍全體成員都會遵守分區授權佔領的規則,將當地的社會秩序、衛生、教育、醫療等維持在正常運作水準。

    ROC政權對台澎南沙的治理權限是來自於同盟國分區佔領安排,而金馬東沙因為領土主權屬於中國主權國家,其他國家當然會基於不干涉他國內政原則不多加干涉「中國領土」金馬東沙,ROC政權就是以中國政權(國家政府)的身分來統治金馬東沙。

    台澎人也沒有在1945投票讓ROC政權來台,所以ROC政權絕對不是台澎人叫來的。大家要看清楚ROC政權為何可以在1945年來台澎,如果沒有《一般命令第一號》它是不可以到領土主權在當時屬於日本的台澎。
    ➖➖➖➖➖➖➖➖➖➖➖➖➖➖

    2. 護照的作用

    passport英文直翻就是通行證,最主要的用途是辨識持有此證件的人從哪來。

    實質功能就是如果從某地來的人不能入境,至少還可以回到出發地,不會無處可去。

    國家通常會對自己的國民發護照,並告訴其他國家自己將護照持有者當成自己的國民看待,如果護照持有人在海外發生事情,發照國家會為他出口氣。

    例如美國護照持有者到加拿大被欺負,回美國跟國家政府哭哭,美國政府就可以要求加拿大給個交代。

    在護照內頁,會看到發行護照的單位(通常是國家政府)要求其他治理單位(通常也是國家政府)給予此人合法合理的對待,如果對此人沒好好對待,則發行此本護照的單位會跳出來。簡單來說,就是發行護照的單位會罩他、保護他,所以我們稱之為「護」照。

    由於發行護照的單位會保護持有人,而發行護照的單位通常是國家政府,因此會讓人誤以為只有主權國家才能發行護照,所以能發行護照的就是主權國家,這是錯誤的觀念。事實上,不是主權國家的地方也是可以發行護照的。例如港澳不是主權國家,是屬於中國主權國家的領土,而他們的治理單位也會發行護照。港、澳原本都是其他國家為了進行貿易而建立的殖民地,此地人民會去其他地方做生意進行商業行為,所以殖民者就會發給他們一個通行證去做生意。當港、澳回歸中國主權國家治理時,因為當地人民還是要繼續跟其他地方維持貿易關係,所以他們的治理單位發行該地區專屬的護照方便當地人民維持原有的經貿關係。

    現在港澳的人拿護照雖然可以方便進出他國,但如果他們到海外被欺負,港澳的人要找誰幫忙出氣?當然是找PRC政權外交部,而不是找港澳特別行政區政府。

    現在我們說護照很好用,通常是說可以免簽進入許多國家,但其實如果在海外出事,並不是光靠「免簽」可以幫忙的,還是要主權國家透過外交途徑來出面處理。

    目前ROC政權發的護照,到國際上那15個承認他是中國國家政府的國家還會有點「保護」作用,如果是到其他180個國家,這本護照很難發揮什麼保護作用。

    當然,有些國家例如美英,有特別針對ROC政權在台灣的狀況特別立法,把ROC政權這個台灣治理當局「當成」國家政府來看待,讓它可以替台灣人出聲。但如果遇到不把ROC政權看作中國合法政府代表,甚至把台澎人看成中國人、台灣當中國領土的國家,ROC政權發行的護照就只是單純的通行證,如果被這些國家欺負,找ROC政權就沒什麼保護作用了,搞不好找PRC政權的「中國大使館」還比較有用。

    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是因為想跟台灣人做生意、覺得台灣人文明水準夠又有消費能力有利本國觀光發展,所以給台灣人免簽,而不是因為ROC政權有多棒。所以不用擔心建國以後,這個國家發行的護照會不好用,因為其他國家仍舊要跟台灣人做生意、歡迎台灣人去觀光。

    【文末補充】

    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發行的護照可以免簽入境的國家/地區數目,之所以會比PRC政權發行的護照還多,就是因為,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的人無論喜不喜歡PRC政權所代表的「中國」,他們都還是想跟住在香港、澳門地區的人往來,所以給管理香港、澳門地區的特區政府所發行的護照免簽 。台澎建國之後也是一樣。 無論世界上其他國家/地區的人到時候喜不喜歡、承不承認在台澎建立的國家,只要他們還想跟住在台灣的人往來,就會給治理台灣的國家政府發行的護照免簽,給台灣人方便。

  •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25 18:00:00
    有 204 人按讚

    【長遠發展不差的福壽園】

    福壽園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FU SHOU YUAN INTERNATIONAL GROUP LIMITED

    股票代號:1448
    市盈率:25倍
    每股盈利:$0.29
    市值:$170億
    業務類別:殯儀服務
    集團主席:白曉江
    主要股東:Perfect Score Group Limited(21.9%)
    集團網址:http://www.fsygroup.com

    5年業績
    年度:2015/2016/2017/2018/2019
    收益(億人民幣):11.1/12.7/14.8/16.5/18.5
    盈利(億人民幣):2.84/3.39/4.17/4.88/5.76
    每股盈利(港元):0.16/0.18/0.24/0.25/0.29
    每股股息(港元):0.05/0.05/0.06/0.07/0.08
    純利率:25.7/26.7/28.3/29.6/31.3
    ROE:13.5/14.2/15.0/14.9/15.3

    --企業簡介--

    福壽園國際集團(福壽園)主要在中國從事殯儀及相關業務,主要可分為三個疇範:殯儀服務、墓地出售、墓園維護服務。

    以收益及地理覆蓋範圍計算,福壽園是中國最大的殯葬服務商。福壽園是首批進入中國殯葬服務業的私營企業,以企業化經營殯儀業務,主要針對較為高端的市場,並有一定的品牌。

    --中國殯儀業龍頭--

    福壽園在中國有相當的規模,以收益及佔地計是中國的行業領導。由於中國的殯儀業絕大部分都是小型模式去經營,因此大型的殯儀企業很少,而這類較大及以企業化經營的殯儀企業,都存有一些優勢。

    福壽園的墓園及殯儀設施位於中國二十多個主要城市,上海則為營業額貢獻最多的地區。

    【圖1】--按區域劃分的收入比例

    中國的殯儀行業處於高度分散狀態,以企業模式經營的很少,一般都只在當區經營,能在多個城市經營的企業是相當少。

    在2013年福壽園上市時,只有8個城市經營,墓園數目6個,現時已在逾30個城市經營,墓園數目20個,不少是近年進行不斷收購而獲取,可見福壽園利用企業化經營成功,不斷擴屬業務。

    --業務模式--

    福壽園以類似一條龍的模式去運作,先提供殯儀服務,同時會銷售墓地,然後再提供墓園維護服務,當中會同時並存,而其中最賺錢的就是墓地銷售,業務不止毛利高,同時亦是福壽園的主要收入來源。

    【圖2】--按分部劃分收入比例

    【圖3】--出售墓穴數量資料

    因此,福壽園的核心部分,其實是建立墓園以出售墓地。福壽園會購買土地,自行興建整個墓園,又或透過併購同業或買墓園等方法,從而建成屬於福壽園的墓園,然後再向客戶進行分銷墓地,之後再提供墓園維護服務。

    當中的墓園定位高端,無論在景觀、位置及設計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所出售的墓地,則會給客戶較多的選擇,以及客戶能參與部分設計,給客戶較為個人化的服務。

    由於服務高端,因此價格是大眾市場的一倍以上,跟據近幾年的資料,福壽園的墓穴價格每年都會向上調整,而且加價幅度不少。現時的平均售價,每座為10萬元人民幣以上。

    --品牌與優勢--

    由於福壽園以企業化去經營,加上定位高端,因此有不錯的品牌,福壽園曾獲《環球時報》、《中國經濟導報》及亞洲品牌協會選為亞洲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品牌之一。此外,福壽園亦是中國首間獲准加入國際殯葬協會的公司,可見福壽園有一定的質素與品牌。

    殯儀業是較為特別的行業,一般人平日不會主動接觸這產品及資訊,而顧客會傾向選擇身邊人所熟知的殯儀服務商。雖然部分殯儀服務商在網上進行宣傳,但大部人仍是透過熟人或醫院推薦而獲得的。

    在這個行業背景下,就會出現一個情況,新加入者試圖建立知名度及網絡,其實並不容易,就算投放資源要成功打進市場,也不是容易及短時間做到的事。因此,有一定規模、網絡、市場、品牌的福壽園,就能在當中保持地位及優勢。

    --市場限制的護城河--

    中國的殯儀服務業仍然是高度監管行業,提供殯儀服務仍由政府主導,雖然墓園業務已經商業化,但新競爭者進入行業時,政府審批及註冊程序較之前的複雜得多,而這正正是現有企業的護城河,令現有企業的市場得以保障。

    另外,土地供應有限,加上對墓地需求不斷增加,加劇了墓價的上升,由於土地資源有限及分配至墓園的土地稀缺等因素,新入行公司難以參與殯儀業務,若要在一二線城市取得大面積的土地就更難。

    【圖4】--中國5大殯儀企業過往數據

    中國的殯儀業很分散,其中大部分的規模都較小,缺乏品牌及知名度,市場上有規模及品牌的殯儀企業不多。由於較多並非以企業化模式去經營,因此質素參次,所以對於針對高端市場的福壽園,市場本身已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上表雖然是數年前的資料,但現時市場結構仍大致如此,福壽園仍是市場領導。

    雖然福壽園是行業領導,但根據之前在招股書提供的資料,當時市佔率亦只有1%,反映行業分散,近年福壽園不斷擴展,市佔率正處增長狀態。

    --福壽園的機遇--

    福壽園不止擁有規模及品牌,而且有一定的賺錢能力。從營業數據中可見,福壽園的營業額保持上升,盈利亦同樣處持續增長,情況理想。

    福壽園的純利率,多年來都能處於兩成以上水平,這是一個很高的純利率,只有很少行業有這水平的純利率。反映殯儀業本身已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而在當中擁品牌及質素的福壽園,就更加賺錢了,可見福壽園本身已處於高回報中,企業有相當的質素。

    加上這企業負債不多,財務穩健,加上現金流強勁,都反映企業的質素。

    【圖5】--褔壽園其中一個墓園景觀圖

    【圖6】--褔壽園墓園內不同園區

    由於中國的城鎮化發展,以及人民的知識及富裕程度不斷提高,殯儀業正處於增長期,而福壽園的角色有點像行業的整合者,這將不斷增加市場佔有率。

    2013年福壽園上市集資,大部分資金都會用作發展新墓園之用,購買土地及併購同業是主要的方法,目的是加大版圖。

    近幾年,的確見到福壽園積極收購同業資產,令業務擴展。例如近年在重慶市、江蘇省常州購買土地,通過收購洛陽仙鶴陵園80%股權而收購一幅地,又通過收購廣西華祖園60%股權而收購的一幅土地。

    福壽園最大的收入來源是出售墓地,近年不斷透過購買及收購等方式,增加擁有的墓地面積,現時的總可出售面積已超過220萬平方米,而現時每年出售墓地的面積約3萬至5萬平方米,可見持有相當的土地儲備,足夠提供住後多年營運之用。同時,福壽園出售墓地的收入每年超過10億,憑上述數據,已能推算到這些土地儲備背後的價值相當大。

    另外,管理層的野心很大,雖然現時已是中國的行業領導,但仍然想快速增長,利用各種方式去壯大。而管理層表示,長遠想將企業打造為千億市值的企業,遠高於現時的市值。

    --前景與風險--

    這企業雖然質素,有潛力,但有幾個風險不得不注意。首先,殯儀業較為獨特,雖然企業處甚為賺錢的狀況,但當企業出現某些問題時,外人難以發現,投資者未必能完全掌握當中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行業存有一些投資者難以發現的風險。

    另外,中國政府近年推廣較為環保的殯葬方法,對土葬長遠發展可能有影響,但由於福壽園產品處高端位置,影響相對較少。

    說到尾,人始終要死,需求始終存在,而不少中國人的思想,仍是想土葬,如果政府限制供應,反而令價格上升,對定位高端的福壽園,可能有利。

    當然,福壽園都明白政府政策因素,近年都有強化火葬業務,例如其中的環保火化機取得國家發明專利,並向一家國營殯儀館開始提供環保火化機,管理層亦表示會加強開發相關業務,因此,大環境可說是有危有機。

    行業的另一風險是政策風險,2018年民政部官網公布《殯葬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當中包括完善基本殯葬公共服務、強化公益導向作為修訂重點。內容提及為整治殯葬商品和服務價格虛高亂象,多項殯葬服務內容被確定實施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

    簡單來說,就是政府知道行業的透明度低,企業處於高毛利狀態,想加強對價格的規管。這對行業的確有影響,因為當中的高毛利優勢,好好賺的情況,有可能減弱。

    由於福壽園屬高檔次,影響相對較少,因為政府較想規管的對象,必然是較影響大眾的類別,另外,福壽園本身已經是企業化經營,產品本身的透明度高。因此,政策會對整個行業有影響,而對福壽園的影響,雖然有,但不是很大,企業優質度只是少少影響,企業估值上會略為調低。

    --投資策略--

    綜合來說,福壽園為中國最大的殯儀企業,有一定的規模,而針對的是高端市場,服務有一定的質素,擁品牌及知名度,有相當的賺錢能力,財務穩健負債少,因此企業本質不錯。由於行業處增長的市場,而新競爭者要入行不易,因此對原有企業有利,故福壽園是優質的企業。

    憑著本身的優勢,能取得比同業更好的回報,而福壽園管理層表明會持續擴展,策略上會透過併購同業及買墓園去擴充。由於福壽園的模式成功,因此只要投入資金去發展,複製過往的成功,已經能取得理想的再投資回報率,長期來說此股有一定的增長潛力。

    不過,由於此股上雖然數據及資料上都顯示此股有質素,但考慮上述所講的風險因素,故投資策略上不宜太大注,而目標是倍計的回報。

    至於企當估值方面,市場對此股的評價亦不低,現價處略貴水平,大約在$7以下開始進入合理區域。投資不能太大注,以分注小注投資是一個策略。管理層的野心很大,投資者不要升少少就快,要耐心持有,等長期更大的收成。

    (本人為證券業持牌人士,持有上述股票)

  •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28 19:58:17

    本集主題:「開始到美國國家公園自助旅行」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沈正柔
        
    內容簡介:
    優勝美地、黃石、大峽谷、約書亞樹、火山口湖國家公園……
    美國國家公園擁有特殊的地理與人文環境,從壯麗峽谷與飛瀑,蒼茫鹽地,沉靜沙丘,
    到巨柱仙人掌,原住民祕境聖湖等,蘊含世界珍貴的自然寶藏。
    資深旅遊作家沈正柔,數十年來旅遊美國國家公園的經驗無數,
    細心準備了自助旅行必備的各種資訊,上至航空,下至路線、景點與食宿選擇,
    搭配雅致生動的文筆,讀來趣味盎然,是一本實用性與深度性兼具的旅遊導覽書!
      
    本書特色:
    ★作者旅遊經驗不藏私分享:
      作者旅居美國多年,數十年來長期探訪美國國家公園,本書囊括的21處國家公園與國家保護區,每處皆有多次旅遊經驗。書中對於旅遊規畫、航班與機場設施、交通與路線安排、餐飲與住宿地點,甚至是通訊與緊急應變,都有說明,初次或是再次出遊美國國家公園者,都能從她的經驗分享中獲得寶貴的資訊。
      
    ★精選知名國家公園與國家保護地,任你暢遊:
      以地理區域作為劃分,分為「太平洋西北」、「內華達山脈」、「西南沙漠」、「科羅拉多高原」與「洛磯山脈」。無論是想走入「海紅杉國家公園」,親見世界最高樹種「海紅杉」巨樹英姿;到冰與火的交界「雷尼爾國家公園」看看美國大陸覆蓋最多冰川的活火山;循著掏金客的足跡進入西半球最低點、具有高山與鹽地沙漠的「死亡谷國家公園」;或是到世界間歇泉最集中之處的「黃石國家公園」等,本書都為你準備好了。
      
    ★實用的交通指引:
      若想輕鬆自由地遊逛美國國家公園,自駕是最便利的選擇!本書從各個國家公園鄰近機場的租車資訊,到前往國家公園的道路銜接,以及園區內景點路線串連,都逐一囊括,並提供QR Code掃描進入國家公園地圖,讓你可以提早下載使用。此外,若想利用大眾交通工具慢慢玩,書中也有各種交通車的介紹,如美鐵、灰狗巴士、園區穿梭車等。
      
    ★多元的旅遊知識:
      從各個國家公園的地形成因、人文歷史,到園區內精采的旅遊景點與步道,作者都貼心彙整;圖文並茂地介紹園區內可見的特色動、植物,讓你實際走訪時能馬上認出這些珍奇又可愛的物種。
      
    ★詳細的園區資訊:
      美國國家公園多位於偏遠地區,入園前事先認識環境是必要的。本書詳列各國家公園的開放時間、門票票價、所在位置、遊客中心、設施、每月均溫、最適旅遊季節、生活機能(飲食、旅館、營地)、通訊狀況等,讓你做足功課安心出遊。
        
    作者簡介:沈正柔
    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沒有像班上多數同學一樣去教書,而是到工廠學印刷。
      
    獲得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後,還是不想步父母後塵當老師,選擇進入新聞界。
      
      從中國時報、聯合報到美國洛杉磯世界日報,自比是不生苔的滾石。直到1999年,決定退出職場,專業旅行寫作。學生時期第一次旅遊美國國家公園還是菜鳥,但受到黃石及大峽谷的震撼,促成了一次次地重訪;旅居美國的20多年間,更走遍美國西岸國家公園,之後也是一再造訪,樂此不疲。
      
      旅遊文章在海峽兩岸報紙、雜誌刊登不夠滿足,開始寫書分享經驗。《開始在加拿大自助旅行》、《開始在北京自助旅行》、《瑪雅金字塔的祕密》、《百變北京》、《加州》……從城市到州,再擴大到國家。或許在書中沒有找到黃金屋,但是海角天涯遊歷近20年,找到了自己,也親身體驗「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的意義。

  • 中國地理區域劃分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6-14 18:13:48

    滿地可/蒙特利爾聖母院Notre-Dame Basilica始建於1672年,1708年進行首次擴建,在1772年的大規模擴建中建造了側面的2座鐘樓,隨著信徒的增多,1734年聖母院再次擴建,建造了連接教堂主體和兩側鐘樓的環廊。1822年為避免當時的教區被劃分,滿地可穌爾比斯會決定建造新的大教堂,1824年由紐約建築師James O'Donnell重新設計的聖母院開始修建,新的滿地可聖母院在1829年建成後成為當時北美地區最大的宗教建築,James O'Donnell甚至由新教改信羅馬天主教,以求死後葬入這座親手設計的宏偉建築。滿地可有不同規模的教堂450多座,走在滿地可街頭各種教堂隨處可見,因此滿地可有“百座鐘樓的城市”一說,又被稱為“尖塔之城”。北美最為重要的天主教教堂滿地可聖母院就位於舊城區,緊鄰滿地可中國城,聖羅倫斯河,與老港(Old Port)歷史建築群。對面既是滿地可市政廳。雖然與巴黎聖母院(Notre-Dame)同名,但在建築風格與哥德式的巴黎聖母院有所區別,滿地可聖母院的新哥特風格更多表現在裝飾效果而非建築結構上,聖母院內的多層圓弧形尖頂、拱廊、玫瑰窗和鐘樓尖頂都是吸收了哥特式建築元素的傑作。滿地可聖母院的玻璃窗上繪有彩色的聖經故事和350多年的教區歷史,以胡桃木和金葉裝飾的牆壁上有精緻的彩色雕刻和繪畫,整個教堂內部主要以深藍、天藍、紅、銀和金的色調裝飾,頂部還有用金滔製成的星星。聖母院中還有從17世紀到20世紀的繪畫和雕塑等宗教藝術品。滿地可聖母院後的小禮拜堂建於1888年,1891年正式開放,純木建造的禮拜堂是為舉行婚禮和宗教會議而建的,可容納1000人。1978年禮拜堂遭遇火災後進行重建時,雕刻家Charles Daudelin創作了禮拜堂祭壇後面的一組青銅雕刻,32塊青銅板上雕出了世人經歷各種塵世磨難走向天堂榮光的朝聖之途。蒙特利爾聖母院西側鐘樓上的大鐘是北美最大的鐘之一。聖母院中由7000個小管組成的管風琴共有97個音栓,由4個鍵盤和1個腳踏板控制,管風琴演奏時常會在廣播中播放,十分知名。
    尼亞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源自印第安語,意為「雷神之水」。加國華人也稱之謂「拉格科」)是由三座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區尼亞加拉河上瀑布的總稱,平均流量2,407立方公尺/秒,與伊瓜蘇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並稱為世界三大跨國瀑布。尼亞加拉大瀑布以美麗的景色,巨大的水利發電能力和極具挑戰性的環境保護工程而聞名於世,是非常受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
    加拿大廣播公司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是加拿大國營的廣播公司,亦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廣播業者,開播於1936年9月6日。旗下擁有全國性的電視和電台網絡。。1945年開辦國際廣播,1952年開辦電視,1966年用NTSC制式播出彩色電視。公司對議會負責,經費由議會審查批准,總經理由政府任命。1968年加拿大廣播法規定,該公司應向全國播出以加拿大內容為主的英語和法語的廣播電視節目,並滿足不同地理區域公眾的需要。1987年,該公司英語和法語電視網共有電視臺34座,轉播台 591座,另有部分私營電視臺和轉播台播出該公司的電視節目。2套電視網分別覆蓋英語、法語居民區的99%。中波廣播網和調頻廣播網分別有廣播電臺36座和28座,轉播台294座和236座,部分私營廣播電臺和轉播台也參加這2 個廣播網。此外還有使用愛斯基摩等語言廣播的地區性廣播電視節目。國際廣播使用12種語言,每天廣播2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