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南美洲獨立之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南美洲獨立之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南美洲獨立之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南美洲獨立之父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轉角國際 udn Globa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巴西超大型基督 🇧🇷 「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在巴西南方小城恩坎塔杜(Encantado),近期正在建造一尊巨型的耶穌像,描繪耶穌張開雙手擁抱世人的姿態。目前工程建設已經完成了臉與雙手的部分,脖子以下仍然是裸露在外的混凝土與鋼骨架構,也讓沐浴在陽光下的耶穌基督看起來別有一種科幻感。這座雕像預計...

  • 中南美洲獨立之父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4 15:22:05
    有 483 人按讚

    #巴西超大型基督 🇧🇷

    「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在巴西南方小城恩坎塔杜(Encantado),近期正在建造一尊巨型的耶穌像,描繪耶穌張開雙手擁抱世人的姿態。目前工程建設已經完成了臉與雙手的部分,脖子以下仍然是裸露在外的混凝土與鋼骨架構,也讓沐浴在陽光下的耶穌基督看起來別有一種科幻感。這座雕像預計將於2021年底竣工。未來造訪巴西的遊客有機會搭乘雕像內部的電梯,到耶穌像胸口的高度觀賞風景。不過巴西明明已經有了知名的地標「救世基督像」,為何還要在耗時費力興建另一座雕像?在這樣的奇觀競賽背後,有哪些考量?
    .
    根據報導,這尊被命名為「守護者基督」(Christ the Protector)的新雕像高度為43公尺,比巴西里約熱內盧現有的著名地標「救世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還要高出約5公尺。守護者基督從2019年開始建造工程,是由一個名為基督之友協會(Friends of Christ Association)的組織規劃興建的,工程所需的費用是透過私人與公司募款徵得的35萬美元(約996萬台幣)。
    .
    恩坎塔杜位於靠近巴西與烏拉圭和阿根廷的邊界,人口只有近2萬人。一開始,建雕像的構想是由恩坎塔杜的市長康薩蒂(Adroaldo Conzatti)所提出的,希望能夠促進當地的觀光旅遊業。不過在今年3月,他因為Covid-19引起的併發症而過世。
    .
    待完工後,它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三高的耶穌雕像,僅次於印尼東部蘇拉維西島上的基督祝福像(Christ Blessing,高52.55公尺,由一位華裔企業家所建造)、還有波蘭小鎮史威伯茲(Swiebodzin)的基督君王像(Christ the King,高52.5公尺)。
    .
    負責雕像建設工程的主管迪蘇沙(Artur Lopes de Souza)表示:「以後會設置一個玻璃觀景台,人們可以從這裡眺望和拍攝山谷的美景。」
    .
    不過今日世上最知名的基督像,依然還是巴西里約熱內盧的「救世基督像」,剛好也將在今年10月迎來90歲生日。位於科科瓦多山頂,耶穌張開雙手環抱山下的市景,近百年來默默守護著里約熱內盧,也在2007年被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
    「救世基督像」最早是在19世紀中,由一位天主教神父伯斯(Pedro Maria Boss)提議設立的。當時中南美洲許多西班牙、葡萄牙佔領的前殖民地,紛紛要求獨立,包括阿根廷、秘魯等國選擇了民主共和體制,而巴西選擇了君主制,建立了「巴西帝國」(Empire of Brazil)。並由原本宗主國──葡萄牙的貴族費德羅一世(Pedro I of Brazil)接掌巴西王室。
    .
    當時伯斯希望能夠在科科瓦多山(Mount Corcovado)上設置一座基督紀念碑,用來紀念巴西帝國王室,但當時並未獲得允許。不過巴西帝國只維持了短短數十年,到了1889年就遭到政變,王室被廢黜,改建為巴西共和國,開始了政教分離的時代。原先設立基督雕像的提議更是完全被新政府否定。
    .
    到了1920年,里約天主教會再次提出希望能在山頂建置耶穌像的計畫,最終由大規模的募款與連署活動,取得許多巴西天主教徒的支持,並從眾多設計圖中選擇了「張開雙臂」的姿勢,象徵著世界和平,由知名雕塑家保羅·蘭多夫斯基(Paul Landowski)設計,最後在1931年完工。
    .
    「救世基督像」每年吸引超過200萬人前往參觀,在群山的簇擁下,凝視著不遠處的甜麵包山和瓜納巴拉灣,張開雙臂擁抱世人——
    .
    「我是元始,我是終末,我是生活的;我曾死過,我現在卻活著,一直到萬世萬代...」
    .
    (Photo Credit:歐新社)
    #超大型巨人身高60公尺 #巴西 #恩坎塔杜 #基督 #雕像 #藝術 #歷史 #天主教 #里約熱內盧 #印尼 #波蘭 #Encantado #Brazil #ChristtheProtector #ChristtheRedeemer #轉角國際 #udnglobal

  • 中南美洲獨立之父 在 486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15 10:00:18
    有 241 人按讚

    #李天豪老師文字專欄

    美利堅與阿爾比恩04.2
    -
    這次說第二個「美國人」。

    第二種人,就是保王黨人,他們不是清教徒。

    來的時間,大約比早期清教徒晚20年。

    主要居住的地方,是Virginia(維吉尼亞州)。

    對美國有概念的朋友,大概一聽這個名字,就有感覺了。

    Virginia在美國的綽號,叫作「總統故鄉」。

    總共有8位美國總統,出身當地,排名美國第一。

    而且,美國最早的幾位總統,號稱「國父們」的華盛頓、傑弗遜、麥迪遜

    都是當地人。

    南北戰爭著名的南軍統帥羅伯特李將軍,也是Virginia出身的。

    這裡出身的人,對鄉土的認同感超強。

    當年,羅伯特李將軍身為西點軍校校長,是林肯打內戰的總司令首選。

    但是,反對奴隸制的羅伯特李將軍,卻選擇了為自己的家鄉奉獻。

    最後毅然當了大家都知道,沒啥希望獲勝的南軍總司令,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麼,這群人有什麼特性呢?

    有點反常識,他們號稱「保王黨人」。

    這聽起來就很不對勁,保王黨人?

    那後來怎麼領導美國獨立的幾位國父,都是這裏的人?

    這當然有原因。

    不過,說到這裡,我就想岔開來說一點題外話。

    喜歡歷史,不怕一知半解,反正聽了開心,心情愉快就好。

    但是,拿著歷史解讀,甚至還想說明什麼大道裡的人,最怕一知半解。

    沒念過大學歷史系,沒經歷過基本學術訓練,這裡抄抄,那裡猜猜….

    反正不就是故事,找不到資料我自己編一串來講不就好了?

    這樣搞,當然就變成「歷史無用論」的最佳佐證了。

    為什麼大家都說:「人類不可能從歷史中學到東西?」

    因為大家學的,多半都是自己加工「製造」出來的歷史,跟現實脫節…

    你學這種東西,如果能有用,那還真是奇了怪了。

    真正的歷史,充滿了細節,一點都不好玩。

    就像在燈光昏暗的IKEA巨大倉庫中,找尋編字跡模糊的家具配件一樣。

    要有很多專門技巧,以及耐心,才能偶爾搞出一點有用的結果。

    而不是上網找找自己看的懂的資料,然後自己說一套聽來順耳的道理,就說這叫作解讀歷史….

    好了,回到正題。

    這批保王黨人,身分是妥妥的貴族。

    所以,來的時候,其實是整個家族都移民過來,包括僕人與奴隸。

    大概的人口比例是:

    「1/4是貴族與家人,其他3/4,是他們帶過來的僕人。」

    如果你實在沒概念,你就想像蝙蝠俠跟他的老管家,這樣就行了。

    那麼,這批貴族移民,會造成什麼結果呢?

    造成當地特別講求等級秩序,而且都弄成鄉下大莊園式的生活方式。

    原因也蠻簡單的,人家在英國,就是住城堡的,來美國,複製一套也剛好。

    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名著《亂世佳人》中,郝思嘉的生活方式。

    當然,現在這群人,就犯忌諱了。

    因為,這些人是靠著農業賺錢的,他們擁有大莊園,以及大批奴隸。

    這種出身現在聽起來,特別政治不正確,不然也不會有拆銅像的呼聲了。

    那麼,這些人為啥會反抗自己的祖國呢?

    答案其實要從英國歷史裡面去找。

    其實,我先不說,你仔細想想,就能找到線索。

    我給個提示:

    「法國人、俄國人在新大陸狩獵毛皮賺錢,去的人不少…」

    「但是有,該國貴族移民到北美的嗎?」

    「西班牙人在中南美洲挖礦賺大錢,去的人更多…

    「但是,有該國貴族移民到北美的嗎?」

    少之又少。

    那為什麼,英國的貴族,就要移民北美?

    而且,移民就移民吧,號稱保王黨人的這群人,為什麼要反抗國王?

    答案,就在英國流傳八百年的《大憲章》裡面。

    英國來的貴族,都號稱是保王黨,但是骨子裡,是要守護自己利益的。

    南宋時期就簽訂的《大憲章》,當然不可能寫什麼全民普選、人人平等之類的概念…

    那個時代的人,腦裡裡面根本沒那種想法….

    《大憲章》寫的,都是「貴族(土地貴族)、教士(宗教貴族)制衡國王的條款」

    你說,這批人跟他們的後代,能忍受英國國王,對新大陸殖民地頤指氣使嗎?

    當然不能。

    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跟國王拼命了,《獨立宣言》一發布就上吧。
    當然,事情也不全都是這麼理所當然。

    人心不齊是很正常的。

    當年美國獨立時,也不是什麼萬眾一心。

    有很多Virginia當地的人,根本不想反對國王。

    這批人,開會消極抵制、戰爭不參加、不繳稅,還當英軍的內應…

    等到美國獨立之後,乾脆就搬到加拿大去了。

    其中有不少人,因為獨立後被沒收了財產,還收到英國國王的補償。

    所以,這也就是美國跟加拿大,看起來是兄弟,其實根本是老王跟老李….

    骨子裡互相猜忌,隨時提防頭上變綠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問加拿大的人,要不要跟美國合併,人家不吐你口水,就算有修養了。

    -
    是為第二種「美國人」。

  • 中南美洲獨立之父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8-31 07:30:01
    有 785 人按讚

    【巧克力殖民主義】

    打從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1451-1506)於1492年開始,在西班牙君主夫妻:國王費南多二世(Fernando II de Aragón el Católico,1452-1516)與女王伊莎貝拉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1451-1504)支持下,航向滄茫大海,前往遙遠東方尋覓利潤豐厚的香料與黃金,卻不小心四度橫越大西洋發現美洲新大陸後,這塊尚未被利慾薰心歐洲人染指的淨土就此迎來急遽變化。

    先是哥倫布抵達加勒比海鄰近區域和中美洲,後有科泰斯(Hernán Cortés,1485-1547)在墨西哥建立西班牙殖民地,其中共同點都是大肆殺戮原住民與摧毀當地文化,比如科泰斯最為人所知的〝事蹟〞就是一手傾覆曾在當地權卿一時的阿茲特克帝國。

    雖說1428年才由三個城邦組成帝國,阿茲特克文化在西元14-16世紀已高度發展,雄踞於現今墨西哥中部與南部,成為當時美洲最發達的文明體系。不過就在1519年國力達到巔峰之後才一年光景,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科泰斯。起初阿茲特克人還以為科特斯是他們所愛戴的白皮膚天神〝羽蛇神〞降臨世間,全國上下皆給予熱烈歡迎,想不到這正是巨大災難的開始。

    除了兩位君主先後被西班牙人俘虜甚至殺害,這些西班牙人還帶來了致命的天花病毒。美洲原住民久居歐洲境外,對於病毒絲毫沒有招架之力,短時間內便造成大量死亡,根據後世史學家推估,原住民死亡人數大約佔當時人口比例50%以上,甚至高達90%,簡直是另一種形式的種族大屠殺。

    其實科泰斯當時帶領的西班牙軍隊規模不超過1000人,但一來有天花肆虐,二來利用帝國內部勢力矛盾使其彼此鬥爭,再來就是那時美洲並沒有馬匹,當西班牙人的戰馬對上一臉無辜,適合負重駝物卻不利衝鋒奔跑的羊駝(Llama)時,阿茲特克人完全無法招架,可說是所向披靡無人可擋。

    接下來發生的故事當然就是西班牙在美洲陸續建立殖民地,不只加勒比海諸島,北美西部沿岸,即如今的美國加州,直達阿拉斯加,都曾是西班牙帝國領土。直到19世紀,這些殖民地陸續爆發獨立運動,西班牙才乖乖讓出殖民地,這也是為何現在中南美洲多通行西班牙語,而加州到處都有西班牙地名、路名和西班牙遺跡的原因。

    ========================

    對於西班牙殖民歷史稍有概念後,終於要來聊巧克力了。

    古時候交通與資訊傳播方式大多受到限制,除了地緣關係之外,貿易和戰爭往往是異文化接觸碰撞最直接的方式,比如加起來纏綿共數百年的十字軍東征和蒙古西征,便是東西文化交流的顯著例子。

    若要說起地球史上最大規模的文化交流,大約是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起,人類開始大規模航海活動,讓舊世界與新世界彼此的生態、物種、文化,甚至病菌都有了相互流通的機會。這般從此扭轉地球文明的多重現象,被美國歷史學者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1931-2018)稱為『哥倫布大交換』(Columbian Exchange)。

    科泰斯顛覆阿茲特克的墨西哥文明也是『哥倫布大交換』一例。

    除了將西班牙文化傳播至美洲,阿茲特克的產物也被他帶回了西班牙,巧克力就是如此來到歐洲。據說當科泰斯在解決兩任阿茲特克皇帝,征服墨西哥後,於1527年回到故鄉時,餐桌上已經每日必備一整壺熱巧克力,只是不同於阿茲特克人會在巧克力裡加入麝香和辣椒,科泰斯頂多加入香草和蜂蜜。

    阿茲特克人將巧克力視為諸神的飲料〝tchocoatl〞,將巧克力豆烘焙炒過,輾壓磨碎,再和滾水調和後製成,不但神聖,同時具有催情效果,只有貴族和士兵有資格享用。為了增添香氣和美味,還會再加入蜂蜜、香草、麝香和辣椒,若是用於戰場需求,還可加點玉米粉增添熱量。

    直到現在,比較傳統的墨西哥料理中還有巧克力辣醬(Mole Poblano)燉肉等菜色。人在加州,恰好有許多機會可以品嘗到老墨菜,不得不說,這些巧克力料理其實滋味豐富頗為美味。

    ========================

    早在西元前1000年左右,中美洲古文明馬雅帝國時期便已開始栽種可可樹,而可可的學名〝Theobroma cacao〞要到1737年才由瑞士知名學者,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Carl von Linné,1707-1778)命名,意喻〝神的食物〞。

    雖說科泰斯本倫相當喜愛巧克力飲料,但也要到1585年,第一艘商船從墨西哥運來大量可可豆,即使價格高昂,仍是迅速銷售一空,巧克力才從西班牙開始往歐洲各國散布開來。與我們如今熟知的巧克力甜點不同,十七世紀的歐洲人會把巧克力加入許多菜餚,其中有鹹有甜。

    而連續兩位來自西班牙的法國王后:路易十三王后〝奧地利的安妮〞(Carl von Linné,1707-1778,因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源於奧地利,故有此名)與路易十四王后〝西班牙的瑪麗•特蕾莎〞(Maria Theresa of Spain,1638-1683)在母國時期便養成對於巧克力的喜愛,於是最擅於上行下效拍馬屁的凡爾賽宮廷也開始流行起巧克力。

    1659年,巧克力型態有了重大進展,終於從液體進化成固狀,但卻要等到1774年才首次成為甜點用料,被做成巧克力手指餅乾,這時候距離法國大革命也不遠了。之所以要等到這麼晚才吃得到甘甜可口的巧克力餅乾,有部分是因為可可原料依舊昂貴,貴重到被當成藥品使用→如同在17世紀中期,歐洲人在加勒比海海域大量種植甘蔗製糖之前,糖也非常珍貴,珍貴到任何含糖的糕餅都被視為可治療百病的藥物。

    隨著歐洲人在加勒比海製糖事業愈形擴大,蔗糖也跟著普及。然後1828年時有位荷蘭人范.豪登(Coenraad Johannes van Houten,1801-1887)找到去除可可脂的方法,讓可可更方便製成粉末,且可可粉更容易溶解於水中,巧克力製作自此有了重大突破,各種成品形式也越來越多樣。糖加上巧克力,這個甜蜜又邪惡的組合迅速在歐洲人的日常飲食中勢如破竹,攻城掠地。

    ========================

    巧克力既然逐漸成為歐洲人飲食內容的要角,自然也會被畫家記錄下來。

    靜物畫最早源自古希臘羅馬,比如龐貝城出土的壁畫中便已可見到,到了16世紀時成為繪畫分類中重要的單獨流派,讓許多畫家藉此實驗畫面中物件的各種排列與構圖效果。

    17世紀荷蘭靜物畫一直在此中佔據相當地位,不僅數量龐大,從畫中物品象徵和各種宗教隱喻,都讓人得以一窺當時的文化氛圍。不同於荷蘭食物靜物畫裡的成堆食物和器皿通常看似隨意擺放,以營造一種正在用餐的動態感,西班牙靜物畫通常會讓物品整整齊齊排列妥當。這些有趣的對比或許也顯示出,荷蘭以經商貿易的中產階級為主,階級與財富較為平均的社會情境,相較於西班牙仍是君主威權與宗教宰制下階級分明的相對差異。

    ========================

    巧克力在歐洲最早於西班牙開始風行,因此西班牙食物靜物畫之中時常出現巧克力也很合理。被譽為『西班牙卡拉瓦喬』的西班牙巴洛克畫家祖巴蘭(Francisco de Zurbarán,1598-1664)因其出色運用卡拉瓦喬的明暗對照技法和暗色調主義而有此稱號,除了宗教聖徒之外,靜物畫也是其專長主題,《靜物與檸檬、柑橘和玫瑰》(Still-life with Lemons, Oranges and Rose)是他在1633年時作品。

    祖巴蘭擅長採用巴洛克藝術中著名的強烈明暗對照方式凸顯主題,但畫風較為嚴謹,缺乏實驗性→猜測應該是個古板的傢伙。他與委拉斯貴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1660)同為西班牙17 世紀藝術黃金時代最重要的兩位畫家。祖巴蘭一輩子沒去過義大利,是否有臨摹過卡拉瓦喬作品也不可知,但卻是終生卻堅守暗色調風格。

    《靜物與檸檬、柑橘和玫瑰》堪稱他生涯靜物畫顛峰之作,也是唯一畫家本人在作品上簽名的靜物畫,請努力瞧瞧畫作右下角便可見到。畫面中有一盤檸檬、一籃橘子,上頭點綴幾株柑橘花,另外還有一杯巧克力和一朵粉色玫瑰;為了突顯主題,背景漆黑一片,桌面也使用暗棕色調處理。

    ========================

    祖巴蘭以極為細膩寫實方式描繪這些物品:檸檬在熠熠生輝銀盤上反射出的倒影、中間柳條籃的精緻細節和在光亮桌面上的柔美映照,與其他物品大量細節完美呈現。整個畫面的光影技巧可說發揮得淋漓盡致又微妙精準。對比暗調背景和桌面,確實成功突顯了水果的明亮色調。這些出色技藝都可顯示出畫家對於油畫顏料的精深了解和善於運用。

    畫面中物件看來彼此不太相關→有人同時喝熱巧克力加檸檬汁嗎?此類主題傳統上可以解釋成對聖母瑪利亞的敬意。以這個角度來看,檸檬可視為真誠,柑橘代表貞潔,玫瑰則象徵神聖之愛。而且畫面構圖分成三部分,也可認為是基督教義中的三位一體。

    雖說從宗教角度說來,所有解釋都頗為符合情理:在強光照映下,畫面裡結構單純的物品擺置從陰影中浮顯出來,形成堅定穩固的存在效果,水果也如同雕塑般凝結於空氣中,讓畫作氣氛都神聖莊嚴得像是教堂祭壇畫。像這般從日常事物中看見神的寓意,正好便是西班牙傳統宗教精神。

    但實際上從來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是祖巴蘭本倫要表達的意圖。

    根據後人進行X光照射分析,其實畫家原來還畫了一盤焦糖甜薯(sweet potato,可能類似今日拔絲地瓜),甜薯其實也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才從中南美洲引進的植物;以年代來看,此時甜薯出現在歐洲的時間不過約莫30年左右。這種運用昂貴蔗糖製作的食物在當時絕對是只能由富貴人家拿來品味兼享樂。

    所以若純粹使用宗教意涵解釋這幅畫作,可能就太狹隘了

    ========================

    既然顏料底下藏著焦糖地瓜,不妨也可以嘗試以世俗角度觀看。

    檸檬因為結實眾多故象徵豐饒多產。籃子裡的柑橘和橙花通常也代表婚姻。熱巧克力加上蜂蜜或蔗糖的甜味在當時很受女性歡迎,而且這杯熱巧克力放在象徵女性的玫瑰花旁邊,暗喻可能是為某位女性準備。因此又可以看成與女性婚姻和家庭生活有關。

    另則熱巧克力的出現也說明自從科泰斯征服阿茲特克,帶回可可後,巧克力逐漸成為西班牙人日常飲品,於是這項被我們現代人早已習以為常的甜點,在西班牙靜物畫裡,同時標識著西班牙帝國殖民勢力的狂妄擴張與傲人榮光,更或許也是畫家為祖國殖民志業自豪的表現。

    #2019秋季講座~台中場報名開跑,請點進活動頁面留言報名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390793841188512/

    #想吃巧克力了嗎
    #西班牙 #巧克力 #巴洛克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網路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