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世界稻米產量排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世界稻米產量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世界稻米產量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世界稻米產量排名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7萬的網紅范琪斐的美國時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4月29日的《Today看世界》,我們討論了疫情與饑荒,許多朋友們認為台灣糧食應該要自給自足,才不會因為戰亂或疾病而斷糧,也讓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再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這個議題目前仍看法分歧,台灣的專家和學者,過去也分成兩派互相爭辯,一個糧食自給率各自表述。捲起袖子把糧食種回來,聽起來滿腔熱血,但...

  • 世界稻米產量排名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14:23:10
    有 2,347 人按讚

    4月29日的《Today看世界》,我們討論了疫情與饑荒,許多朋友們認為台灣糧食應該要自給自足,才不會因為戰亂或疾病而斷糧,也讓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再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這個議題目前仍看法分歧,台灣的專家和學者,過去也分成兩派互相爭辯,一個糧食自給率各自表述。捲起袖子把糧食種回來,聽起來滿腔熱血,但實際執行上可行性如何呢?

    我們先解釋「糧食自給率」是什麼。「糧食自給率」是二戰時,美軍為了確保前線士兵有飯吃,而發展出來的指標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國家每年吃掉的食物中,有多少是國內自行生產的,舉例來說,假設台灣人一年要吃100萬公噸的稻米,其中80萬公噸是國產,那台灣的稻米自給率就是80%。

    不過,我們不是米蟲,不可能光靠吃米來生活,因此如果要判斷一個國家的整體糧食自給率,就必須把各種農產品的國內生產量、進口量,以及最後吃剩下多少,統整後製作出「糧食平衡表」,再推算出整體的糧食自給率,不過每種糧食的體積重量都不相同,加上戰時「先求吃飽、再求吃巧」的概念,因此這項指標通常以「熱量」作為計算單位。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最新數據,107年我國糧食自給率在34.64%,比前一年增加2.3個百分點。看到這裡大家會覺得,天哪!台灣竟然只能生產不到四成的糧食,萬一台海情勢緊張,我們不就統統挫賽?這就要討論到「糧食」的定義了。

    先問大家,你每天早餐還是吃稀飯配醬瓜的舉手。現在大家趕上班上課,往往是早餐店買了就上工,但不管是燒餅油條配豆漿、美而美漢堡蛋或是麥當當,都不是完全的made in Taiwan,裡面的「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幾乎都是「歪果貨」,就是因為台灣的氣候非常不利「黃小玉」這種溫帶作物的生長,但偏偏近年來國人飲食西化,吃掉的麵食已經比稻米還要多,而這些小麥幾乎完全靠進口,台灣的小麥自給率只有區區0.1%。至於畜牧業也仰賴黃豆、玉米作為飼料,導致計算糧食自給率時,就會出現數值被「黃小玉」拉低的情況。

    我們再看看稻米。台灣的稻米自給率高達120%,完全就是產能過剩的情況,不只能讓大家吃好吃滿至少一年,還能賤價外銷。講起來心酸,去年我國稻米出口破紀錄,其實是戰備公糧爆滿,只好賠錢外銷。至於我國的水產自給率一樣高達104.9%,不但能「青呷」還能「曬乾」,蛋類100%,蔬菜84.7%,水果85.2%,所以才說台灣其實並不會有斷糧問題,但如果你堅持只吃「黃小玉」,那當然會有斷鏈危機。

    所以說「糧食自給率」不能當作判斷「糧食安全」的唯一指標,這點很重要喔!哪天我們無法進口糧食,這項數據當然就變成100%了。而國外也紛紛注意到這點,所以後來英國《經濟學人》也建立了一套「全球糧食安全指數」(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它把聯合國公布的相關統計資料換算為16項指數後,再統整為三大面向,分別是:1.購買力(affordability & financial acccess);2.供應能力(availibiity);3.品質與安全(quality & safety)。但台灣不是聯合國成員(哭哭~)所以不在名單裡,不過我國學者把資料納入資料庫計算,2017年台灣排名28,在名單中的前四分之一。

    可是我就真的很喜歡吃麵包、又愛吃肉怎麼辦?台灣真的不能自己種「黃小玉」嗎?其實政府近年推廣過幾次「雜糧復耕」但效果有限,因為代價真的太高。第一是氣候不適合,台灣濕熱多雨,颱風季一來,怕水的雜糧就GG。第二是地形問題,台灣耕地零碎,不適合粗放型的雜糧。第三是以國產「黃小玉」當飼料,會大幅墊高畜牧業成本。所以有學者主張,「既然黃小玉那麼難搞,那就果斷分手吧!」不如改種自己擅長的,例如「別墅」。欸,不是喇,台灣農地有限,農地請農用,就有專家建議,與其勉強種「黃小玉」,不如種植更適合台灣氣候的地瓜、花生、洋蔥、胡蘿蔔、美生菜等。除了要農地農用,也要推廣農地「有效且合理」的運用。

    但另一派主張,就算靠進口,國外也可能發生天災人禍,導致我們買不到或是買不起糧食啊!就像這波疫情導致供應斷鏈,怎麼辦?像這個時候就要呼籲大家愛用國貨了,該國產糧食登場囉!面對這樣的緊急狀況,政府也有一套應變措施,例如暫停把小麥拿去釀酒,這樣小麥庫存就可以拉高10倍,或是趕快搶種地瓜,這樣我們最少還有地瓜籤飯可以吃。防疫如作戰,戰爭時期大家就別任性了,挑挑口罩花色已經很奢侈,共體時艱,好嗎?

    我們歸納出的結論有三點:(一)糧食自給率不等於糧食安全。(二)糧食自給率是吃出來的,不是種出來的。(三)農地農用,也要有效且合理的運用。

    最後我想問大家的是,如果哪天我們無法進口「黃小玉」了,在不犧牲飲食選擇的情況下,你願意花多少錢購買本土「黃小玉」?花多少錢消費國產「黃小玉」養出來的肉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