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明白英文名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明白英文名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明白英文名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明白英文名詞產品中有1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孩直接叫父母的名字,你能接受嗎?】 延續前幾天關於稱謂的話題 在明白稱謂不過是個代名詞 以及隱藏在稱謂當中的權力、責任與期待後 我不禁問自己: 「那我可以接受孩子直接叫我的名字嗎?」 坦白說,當我開始想像孩子直接叫我的名字時 我的確有被冒犯的感覺 甚至覺得怎麼可以沒大沒小 但我也明白這樣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

不明白英文名詞 在 布魯桑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17:47:24

前幾天,我看到一家新開幕的餐廳 餐點供應許多蛋奶素和全素食品 但餐廳英文名字卻稱做VeganXXX
我考慮了一下, 還是決定私訊提醒對方 :名字這樣寫,很容易被誤會是全vegan餐廳,也會有部分素食者以為有供應蔥蒜喔⋯ 
但得到的回饋不是很好,我感覺對方有點無所謂,而且他們也不想更改🤷‍♀️ 有時...

不明白英文名詞 在 Sex Chat 談性說愛 |情慾情感 podcast 節目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4:13:09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兩部電影,《#徵婚啟事》與《#非誠勿擾》。 電影《徵婚啟事》源自作家陳玉慧的小說,她真的在報上刊登一則徵婚啟事,根據與四十二位男士的徵婚過程寫成小說,除了電影之外,也被翻拍成電視劇、製作成舞台劇。 電影《非誠勿擾》則是導演馮小剛以《徵婚啟事》為靈感,敘述一位四十幾歲的單身男子,刊登一...

不明白英文名詞 在 懶錢包摳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30 00:45:49

【活動截止】防疫乖乖待在家 #抽本書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用10%的薪水,讓全世界的財富都聽你的》 這是一本「歷史悠久」的理財書 作者George Samuel Clason於1926年完稿出版 是的你沒看錯這本書問世就快滿100年了 而它的英文名字是The ...

  • 不明白英文名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9 20:00:33
    有 713 人按讚

    【小孩直接叫父母的名字,你能接受嗎?】

    延續前幾天關於稱謂的話題
    在明白稱謂不過是個代名詞
    以及隱藏在稱謂當中的權力、責任與期待後
    我不禁問自己:

    「那我可以接受孩子直接叫我的名字嗎?」

    坦白說,當我開始想像孩子直接叫我的名字時
    我的確有被冒犯的感覺
    甚至覺得怎麼可以沒大沒小
    但我也明白這樣的感受
    來自於長期被教育下的結果
    就像有一道封印刻在腦中,跟你說不可以這樣
    或是應該要那樣,但,真相與真理是什麼?
    這讓我想到另一則故事

    「有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
     雖然窮,但一家人非常的相親相愛
     每天粗茶淡飯卻過得很幸福
     母親每週都會預備一頓豐盛的餐點
     而餐桌上都會有一條新鮮又肥嫩的魚
     開動後,母親總是先將魚頭夾進自己的碗裡
     孩子們以為母親愛吃魚頭
     還會主動幫忙夾魚頭給母親
     母親只是笑笑地說謝謝
     後來孩子們長大了
     因著努力的學習與打拼而有一番成就
     生活品質相對也改善許多
     孩子們紀念著母親一直以來的付出
     於是準備了豐盛的一桌菜來招待母親
     其中有一鍋滿滿的魚頭,是為母親特別預備的
     而當這一鍋魚頭端到母親面前時
     母親的表情非常錯愕,大家感到疑惑
     在孩子們的詢問下才知道
     原來母親並不愛吃魚頭
     而是為了將魚肉留給孩子們
     選擇先將肉少刺多的魚頭吃掉」

    這個故事提醒了我
    我的想法與認知不一定完全正確
    如同聖經裡說的

    「若有人以為自己知道什麼
     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 哥林多前書 8:2

    蘇格拉底也說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所以我很喜歡去質疑自己原有的想法與觀點
    並且透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微調甚至是修正

    拉回小孩直呼成人名字這件事

    在我原有的觀點中
    直接稱呼比自己年長對象的姓名
    就等同於沒禮貌、沒教養
    就連我的舅舅一直以來都表示
    可以叫他的英文名字就好
    我也從來「不敢」這樣叫,還是以舅舅稱呼他
    深深刻印在腦中的觀點與認知限制了我的行動
    階級制度、縱向關係,以及人有長幼尊卑之分
    已烙印在我的生命裡
    當我擁有這樣的觀點
    我就無法落實真正的平等在親子關係中

    要突破,就需要有新觀點的加入
    與舊觀點碰撞激起火花,最後整合成新的方向

    我想起有認識一對母女,他們一同都在教會服事
    女兒也都是直接叫媽媽的英文名字
    會覺得沒禮貌嗎?
    完全不會! 反而覺得還隔外的親切零距離
    同時也想到國外很多家庭成員
    也會直接以名字稱呼彼此

    所以這件事沒有絕對的對或錯
    完全是跟文化和習慣有關
    再來探討那被冒犯的感受來自於何處?
    以下為我腦中各種想法進行辯論的小劇場🧕🏻🆚👸🏻

    🧕🏻「被冒犯是因為被小孩叫名字感覺不被尊重」
    👸🏻「不被尊重的感受來自於什麼樣的觀點?」
    🧕🏻「因為我比較大,在家中地位比較高
    所以需要被尊重」
    👸🏻「所以小孩比較小,就不需要被尊重嗎?」
    🧕🏻「話不能這樣說,這是兩件事」
    👸🏻「所以你覺得小孩叫你的名字
    會帶給你威脅是嗎?」
    🧕🏻「是的」
    👸🏻「威脅到你的什麼呢?」
    🧕🏻「權威」
    👸🏻「所以小孩叫你的名字
    會讓你有被降階的感覺是嗎?」
    🧕🏻「好像是」
    👸🏻「降階不好嗎?」
    🧕🏻「人都想往高處爬阿,當然希望自己擁有權威」
    👸🏻「不過往下走一步
    就能與孩子站在平行的位置」
      也能與孩子更靠近、更親密」
    🧕🏻「好像也是」
    👸🏻「放棄權威不容易
    但能換得與孩子更多的連結
      你,願意嗎?」

    當我突破心防的封印
    (這時好想學庫洛魔法使大喊:封印解除!)
    再次想像小孩叫我名字時
    那種被冒犯與不舒服的感覺就消失了

    於是,身為實踐派的我當然展開行動

    👩🏻「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叫我瑋玲喔!」
    🧒🏻「媽媽」
    👧🏻「瑋玲」
    👩🏻「恩,要叫媽媽或叫瑋玲都可以」
    🧒🏻「媽媽」
    👧🏻「瑋玲」

    喬伊一開始完全不敢叫我的名字
    只有在玩遊戲時敢 (老師點名學生的遊戲)
    而唯可完全沒障礙,叫得非常的順口
    我從一開始的接受,到現在能享受
    喜歡孩子叫我名字的那份親暱感
    也覺得自己好像變年輕了 (誤)
    解除封印讓我感覺很自在也很自由

    同時孩子們還是最喜歡叫我媽媽
    稱謂不再是枷鎖,而是重新連結
    脫去當中的權威,回歸為那份獨有的關係

    「媽媽,是專屬於我的代名詞
     也代表著無人可取代的身分」

    稱謂沒有不好,只需要重新檢視
    讓稱謂沒有束縛,只有歸屬❤️

  • 不明白英文名詞 在 布魯桑 / Bluesomeon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4:25:20
    有 1,098 人按讚

    前幾天,我看到一家新開幕的餐廳
    餐點供應許多蛋奶素和全素食品
    但餐廳英文名字卻稱做VeganXXX
    我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私訊提醒對方
    :名字這樣寫,很容易被誤會是全vegan餐廳,也會有部分素食者以為有供應蔥蒜喔
    但得到的回饋不是很好,我感覺對方有點無所謂,而且他們也不想改 🤷‍♀️

    有時候我都在想,是不是自己太雞婆😂
    反正我不說,自然也會有人跟這些業者說...(也可能根本不會有)
    而且只要一查,就會知道我也經營vegan餐廳,
    搞不好還會被認為,是同業故意找麻煩(越想越負面😂😂😂)

    我在想,如果一個招牌寫素食的餐廳,供應了肉類
    99%以上的人都會去跟店家說:你不能這樣寫
    但同樣的情況,如果有供應蛋奶的蔬食餐廳,招牌掛上Vegan,願意去提醒的人,好像就不會有那麼多了

    以前我剛開始經營部落格時
    非宗教素食者的我,不理解台灣的素食定義
    那時常有讀者提醒我,如果寫的餐廳有提供含蔥蒜的餐點,就不能稱做「素食餐廳」,要寫「蔬食餐廳」。因為蔥蒜不是素食。

    剛開始我不以為意...(對不起當時年幼無知😅
    我不是宗教素者,以我的理解,素食就是不殺生,沒有肉的意思
    洋蔥大蒜是植物,而雞蛋和牛奶,早已是會犧牲動物的產物了,怎麼可以叫做素食?為此也混亂了好一陣子...
    (總之,那時也正好在經歷所謂的Angry vegan時期...謝謝當時所有題醒我的讀者們,讓我有機會去理解和認識,用更嚴謹的態度去撰寫)

    但漸漸的,我開始理解⋯
    素食這個詞,不是指沒有肉的食物,
    葷這個字,也不僅是代表肉食。

    如果我的目的是分享,面對的又是台灣讀者,那當然要多考慮大家的想法和立場💪
    而不是一昧的只希望別人接受我的想法(何況我當時的想法並不夠全面,也不夠客觀)

    所以後來有蔥蒜的食物,我都寫蔬食。
    希望每個讀者都能清楚,他們收到的資訊有無符合他們的飲食規範,而不會有誤會或買錯。

    回到今天,我可以理解Vegan這個字真的很潮,很好用
    字面看起來也比veg或vegetarian簡潔好看

    但這就像一間餐廳,招牌如果寫XX素食,那就絕對不應該有任何肉類在餐點裡(至少在台灣是這樣)

    再舉例,店名即使是別的名字,但副標寫清真認證,那自然是不能提供有任何豬肉或違反清真定律的食品。

    或是招牌上掛著無麩質,餐點裡若含有麥類製品,或是醬油、醬料沒有認真篩選無麩的,那都是很奇怪也很讓人困惑的
    甚至是會讓人有點生氣的一件事😅

    以上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vegan這個字也是一樣的

    現在自己不僅是部落客,也是業者,我更明白用字遣詞的重要
    從以前到現在,我最大的目標就是要推廣"vegan"
    並不只是單純希望自己身體健康、飲食生活方便
    我希望越多人認識這個名詞後,有一天,人們消費時,會意識到這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和世界更好的選擇。

    我想也許是因為多數台灣人不理解Vegan定義,蔬食、素食的中文標示也相當混亂,加上我們台灣人大而化之的性格,才會有這麼多矛盾和問題吧😅😅

    唉,我一直在想,下次遇到樣的狀況,我要再去講嗎?🥺

    #多元的台灣素食文化 #不是要挑毛病只是希望更嚴謹

  • 不明白英文名詞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0 09:56:45
    有 420 人按讚

    《為什麼選擇當華師》

    之前Grace 的開放問答
    有網友問我來美國後
    為什麼不做之前台灣做過的工作
    人到中年還要辛苦轉行當老師
    這問題的答案其實很單純
    下面用複雜的方式解答一下

    先來說說Grace 的職業生涯吧
    簡單來說我年輕的時候
    傳統 早婚 覺得人生就是以先生工作為重
    同時也是一個很不會想的人
    沒有目標 渾渾噩噩 隨波逐流
    抱怨現狀卻又不願意做改變
    聚焦於雞毛蒜皮的小事 小確幸
    而不懂得看大方向
    把自己平庸的原因歸咎於別人
    而不是反省自身努力不足

    以下列出Grace 做過並且有賺到錢的工作
    早期我中文系畢業 因為沒專長
    為了賺錢什麼都試著做
    後來發現自己還算可以寫作
    就在文案/企劃界工作了十年以上
    直到到美國還繼續接台灣的廣告公司的案件
    到我找到第一份正職工作才結束

    以下是大學時的工讀工作
    1. 牙醫助理(遞器械、掛號、key in 病例)
    2. 寵物店小姐(上貨、洗貓)
    3. 中文家教(當時時薪150)
    4. 某大KTV接線客服
    5. 教科書公司輸入員

    以下是台灣畢業後在台灣的工作經驗
    6. 某知名樂團教材研究部職員
    8. 商業廣告公司文案
    9. 不動產廣告公司文案
    10. 某候選人競選廣告文案
    11. 補習班閱卷老師
    12. 上櫃建設公司行銷企劃
    13. 某藥局店員兼司機
    14. 不動產廣告公司行銷企劃
    15. 某安養中心掛牌照顧服務員

    以下是在美國讀書至畢業後的工作經驗
    16. 卡森紐曼大學graduate assistant
    17. 比爾頓國小FFF teacher
    18. 音響公司財務平台資料庫維護
    19. 雷諾爾郡substitute teacher
    20. 艾文約克高中world language teacher
    21. 繆思博物館 playologist
    22. 民航局education offer
    23. 美國兒童中文家教

    從就業軌跡可以看出來
    Grace 非常努力的賺錢
    也不排斥多方嘗試

    但來美國後唯一的不同
    就是Grace 因為婚變
    終於開始明瞭
    自己的人生/職涯不該依賴別人
    不管為任何人付出時間成本或是金錢/精力
    都是自己思考後做出的選擇
    沒有什麼誰欠你的問題
    如果會不甘願一開始就不要做
    更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加諸在他人身上

    在現代社會中不見得人人都會感恩
    因此 求人不如求己 有什麼目標
    不如自己去努力比較快
    畢竟人跟錢財會因為種種原因離開
    自身的教育/經歷才是自己的優勢跟資本
    也是別人唯一拿不走的東西

    而當剛成為為單親媽媽的Grace
    清楚知道在台灣的收入
    養兩個小孩生存不下去
    不離開台灣只會發生以債養債的慘劇
    於是想著要到對單親友善的美國重來

    接著想著在美國要怎麼賺錢才好
    也明白自己的中文文案企劃技巧在美國行不通
    因為我的英文能力沒有非常好
    況且Grace 沒有美國工作簽證
    無法合法直接找工作

    於是Grace 決定拿學生簽證闖蕩
    既然要當學生那就重新找個專業重來

    Grace 不知哪裡看到美國缺老師跟護士
    護士離我之前的專業比較遠
    要背很多專業名詞
    即時口說能力要很強
    況且要輪大小夜班
    在單親且美國舉目無親的狀態下
    根本無法兼顧小孩

    老師是一個可以有穩定收入
    可以切合小孩下課時間和寒暑假行程的職業
    而且「聽說」門檻不會很高
    當時的Grace 就草率的決定
    既然我是中文系畢業
    應該可以成為一位華語老師

    於是Grace 就跑去上華語師資班
    上完華語師資班
    發現只能經過教育部短期選派到美國
    一年後就得歸國
    這不是我想要的
    我想要在美國重新開始

    接著Grace 開始研究
    發現要當上美國公立學校的老師
    必須經過類似台灣的教育學程訓練
    以及實習 考照等歷程
    於是Grace 就決定申請研究所
    來美國長期奮鬥
    後面就是各位都熟悉的故事啦!

    圖: Grace 繼續為未來努力中,暑期博士班的課還是拿到A+喔!大家跟我一起努力吧!

  • 不明白英文名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6-06 19:00:00

    【熱門講座】達成共識,你可以這樣做!06/21(四)或 06/30(六)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00

    【7.21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3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常常說我們面對溝通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滿頭滿腦的在想「自己想說的話」,而不是「對方聽到的」是什麼?或者是對方理解的可能會是什麼?

    甚至於當對方在第一時間,沒有掌握到我們的意思的時候,我們還會很意外的去責怪對方說,你怎麼可能不懂我的意思?!

    可是你仔細想一想,沒有人是你肚子裡面的蛔蟲,他沒有義務要真的懂你的意思,可是我們卻每一次在遇到這樣的狀況的時候,很容易會有這樣的直覺反應,這樣的直覺反應呢,在心理學裡面叫做「投射偏見」。

    它是一種我們自動化、一種習慣的一個呈現方式。我們會「以為」所有人看世界的方法都跟我們一樣,那另外呢有些科學家還說「投射偏見」會帶來知識的詛咒,什麼是知識的詛咒?

    我用一個我們文化裡面經常說的話,叫「知識障」。就是一方面我們覺得自己知道的事情,別人也一定知道,所以我們會假設大家懂,可是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們自以為自己知道,所以呢我們會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去判斷世界。

    可是當你知道了這些標籤,就像我每次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我遇到很多同學,他可能在外面上過很多課,所以他開口閉口的都是那些,他在外面學過的那些名詞跟標籤。

    可是當他在說著這些標籤的語言的時候,比如說他甚至會跟我賣弄很多心理學的語言,就像是今天的「投射偏見」。

    當他在操作使用這些語彙的時候,我有時候都會懷疑,他真的懂那個意思嗎?再者,當他說著「投射偏見」的同時,他有沒有正活在「投射偏見」裡面呢?

    我想你可能聽到這邊頭有點暈哦,我就講一個很實際的職場上面,可能有的狀況,我們可能會責怪我們的部屬說:「我確定我告訴你這件事情星期五要做好,但你怎麼可能不知道是哪個星期五?」

    你看喔,這句話裡面有多麼強烈的「投射偏見」。當你說星期五的時候,你其實沒有說是「這個星期五」,還是「下個星期五」,我們並沒有為這星期五去做明確的標的的時候。

    其實我們已經是「假設」對方應該要知道,是哪個星期五,好!談到這就牽扯到兩個層次了。

    第一個層次是,你有沒有把你的訊息真正清楚明白的傳遞出去,你有沒有去意識到自己的投射偏見,讓你的話成為別人聽得懂的部分,而不是自己想說的話?

    然而第二個層次是在於,只要你在職場上,別人一定會用「投射偏見」來投影你,這個時候你與其怪別人沒有講清楚,那你是不是也可以進一步的問清楚,如果對方沒有講清楚的話?

    我常常說喔,「詢問」跟「確認」它是一個習慣,而且它是一個好習慣。別人會以為我們一定知道,那反過來說,當你以為自己一定懂別人,不就是同樣一個邏輯的不同面相嗎?

    所以希望你聽到這邊的時候,對於「投射偏見」不再只是一昧的去怪別人,怎麼沒有把話說清楚、怎麼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而是要從另外一個角度,當人就是有「投射偏見」的時候,你如何去重建好你應該知道的訊息?

    如果你不這樣想,也不這樣做的話,那麼你不也活在「投射偏見」裡嗎?

    那麼至於當我們在蒐集到一些資訊的時候,我們怎麼去判斷這些資訊,並且運用好的問句去澄清問題?

    關於這方面的學習,我很鼓勵你,可以把握7月21號我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我相信會對你很有幫助,無論如何,今天談到最後,其實阻礙我們生命的,通常不是因為我們不懂一些需要懂得,而是我們「以為自己懂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前面所提到的7月21號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我們在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6月份也有相關的講座,凱宇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