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動產經紀人重點筆記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動產經紀人重點筆記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動產經紀人重點筆記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動產經紀人重點筆記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51的網紅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80102《經營者養成筆記》重點整理及讀後感part4◎文/陳泰源 閱讀進度→第三章-建設團隊的能力-經營者是真正的領導者......↓ 《第一節-建立信賴關係,既是萬行之始,亦是萬行之本》 經營是團隊作戰,無論經營者自己多麼能幹,多麼有幹勁,一個人能做的事情畢竟有限,一個人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微...

  • 不動產經紀人重點筆記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1-02 11:36:39
    有 1 人按讚

    180102《經營者養成筆記》重點整理及讀後感part4◎文/陳泰源

    閱讀進度→第三章-建設團隊的能力-經營者是真正的領導者......↓

    《第一節-建立信賴關係,既是萬行之始,亦是萬行之本》
    經營是團隊作戰,無論經營者自己多麼能幹,多麼有幹勁,一個人能做的事情畢竟有限,一個人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微不足道。如果經營者不具備創造團隊、運作團隊的能力,不努力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那他就什麼也做不成。沒有建設團隊並領導團隊的能力,絕對做不成大事。自私的領導者無法創造成功的團隊,領導者必須是能夠帶領團隊走向成功的人,領導絕不能只讓自己獲得成功。真正的領導者,是能夠和團隊成員共享目標,與大家同甘共苦,真誠相待,並站在最前線引領大家衝鋒陷陣,能夠使團隊的每個成員都能充分品嘗到獲得成就、自我成長及自我實現的甘美。領導者的一言一行如果只是為了一己之利,那麼很快就會被大家看穿,然後再也不會有人肯認真貫徹你的要求。成員也不可能會滿懷熱情地對待工作了,他們會抱持「成敗與我無關,對這份工作不抱持任何情感」。......↓

    信賴才是一切,身為領導者的你,如果得不到團隊成員的信賴,即便你有再出色的思路,再輝煌的經歷,團隊成員都不會從心裡接受你,不會產生願意追隨你一起奮鬥的意願,人與人之間如果缺乏信賴,就不可能相互理解。構築信賴關係的基本原則,有些人認為,領導者自己要有能力,要讓團隊覺得你的專業水準非常高,但是也常常出現「儘管他很優秀,但是我不願意追隨他。」的情況。因為領導藝術是產生在人與人之間的,所以源自於人性更根本的東西才更為重要。那就是:你是否是一個言行一致、始終如一的人。言行一致,承諾了,就要遵守。如果你對部下說到了夢想,你就要比任何人都要認真地去追尋它,如果你對部下說「把該做的事情做好」,那你就必須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如果你說「讓我們更好地配合、共同攜手奮鬥吧!」那你就要第一個顯示出與大家全力合作的態度。如果你說了「要以最高標準為目標」,那你自己就必須這樣去做,如果你說「我們要打破常識」,你就要欣然地接受部下超出常規的想法,一個言行不一致的人,根本不可能令人信任的。

    對於你自己說過的話、承諾的事,或者對於你正在說的話,你自己是否是那個最忠實的實踐者?團隊並不是你說什麼大家就信什麼,他們會聽其言、觀其行,最後再決定對方是否值得自己信任。始終如一,對你自己的信念、你所信奉的價值觀以及你所追求的東西,不要動搖,更不要輕易改變。但不要誤解,為了實現目標而採取的具體方法和行動,應與時俱進,必須根據形勢的變化而改變。最終的目標、你所崇尚的信念和價值觀始終不能改變,裡面具有一種普世性,再深入一點,從這裡可以感受到一種很強的道德觀、社會性以及客觀事物的一種真實性。只有能夠將這些視為自己核心價值的人,才有可能得到對方的真正信任。言行一致、始終如一,這是人應有的品質,由此可看清一個人的誠信度。如果構築不起信任關係,就無法建設團隊,對於領導者而言,最關鍵的就是要構築信任關係,記得,團隊成員對你的認識,就是從你日常的一言一行品味出來的。

    【心得】
    作者提到,作為一名領導者必須要有很強的道德觀,這是我非常認同的,因為一旦沒有道德觀,如書中所言,部下也會認為「縱使你很強,但我不願意追隨你」的心態。

    曾經有位店東跟我閒聊,他說:「為什麼我總是呼籲員工們要努力工作,但進公司上網玩電動的依舊被動?我要求同事們作業都要按照規矩,自己絕對不會占別人便宜,為什麼還是有人總是說我壞話?」

    作者表示:成員對你的認識,就是從你日常的一言一行品味出來的……↓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懂了,因為這名店長並沒有嚴以律己,自己沒有設立高標準,尤其是當別人跟他要資料時,他總是一再延遲,什麼事情都能拖上好幾天是他的風格,他總說一切按照規矩走,卻不曉得規矩訂得再嚴謹終究有漏洞,一旦少了道德規範,公司就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他總說不占別人便宜?可偏偏有人進店委託物件時,他卻裝傻接了下來,經值班人員提醒後,仍硬要跟員工分業績。……旁觀這名店長/經營者,我想說,縱使這名店長有賺到錢,也絕對無法達到人生所定義的成功。

    另外,我也認同書中所說,一個人單打獨鬥確實能力有限,想當第一名,必須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團隊,很慶幸,目前為止有兩名新人願意跟我一起經營大直。我告訴他們,我要做第一名,這是我所追求的目標,你們既然願意跟我一起並肩作戰,我也會無私地全力幫助你們!

    我也身體力行,對於新人,我會事先幫他們整理好開發物件的名單與地址,讓他們有明確的目標及方向感,實在沒管道了,我也會給他們屋主的電話,讓他們去跟屋主聯繫溝通要委託;同時,我規定自己每個禮拜一定要做到至少開發一件一般委託進公司,而我也主動分享利潤出去,只要是我自己要去簽的案子,我都主動讓他們當我的「共同開發經紀人」,只要我有成交,他們都有得分。

    我很清楚,我必須以身作則,也要無私協助,還要大方分享,我,才能做大。

    《第二節-全心全意,全身心面對部下》
    人只有在別人百分之百盡全力對待他時,才會改變,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組織就幾乎不可能發揮作用。人際關係指的就是信賴關係,做為領導者要以誠信為本,而且是百分之百。領導者在作為上司與部下相處時,要全身心對待部下,部下才會接納你,才可能打動他,不要妄想只透過表面的交往就能改變一個人。

    站在部下的立場認真傾聽,要真正為對方著想。有些人能讓對方體會到「他是真正為我著想才這麼做的!」一定要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順應對方的思維方式、感同身受地傾聽對方心聲的人,對方才會覺得「這個人或許能夠理解我。」否則對方只會覺得「即使說了,他也不會理解」因此選擇不說。調動自己所有資源,思考怎樣做才是對部下有益的,所謂用心理解並接受,是指對部下所說的話,運用自己所有的經驗、知識和能力進行分析,考慮應該如何給他提出最好的意見和建議。有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正確答案,我們必須認真考慮這一百個答案。邏輯上贏了部下又如何?上司的自我滿足對經營並沒有任何幫助,重要的是如何去感動部下並發生改變,這才是上司應盡的責任。要想讓部下接受自己,就必須讓他覺得你是能夠理解他的境遇和情感的人。那些沒能與部下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或是在與部下的關係上失敗的人,都是因為只想付出百分之三十或四十的精力去應對的緣故,因此要全心投入!

    時為魔鬼,時為菩薩,領導的工作就是要讓部下的未來一片光明。因此,如果真為部下的未來考慮,就必須如魔鬼般對其進行嚴格的指導,直至其能夠勝任某項工作。如果在這時看似善解人意地對部下說「不必非達到那個程度」之類的話,當時可以皆大歡喜,但部下的未來卻一片黑暗。如果部下以低標準來要求自己並因此而自我滿足,那你必須做「魔鬼」,豪不客氣向他指出「你失敗了!」而且還必須做一個為部下設立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向部下提出越來越高要求的魔鬼。若不這樣做,團隊就無法創造成果,未來就會黯淡。做魔鬼有一點很重要,不能因為不喜歡某個部下,就嚴格要求他,也不能感情用事,憑自己的心情去做,而是要讓部下明白嚴格要求他是為了讓他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這不用時刻掛在嘴邊,而是真的是這樣想的,下屬一定能感受得到,也許有時部下不能馬上理解而在背後罵,但將來總有一天會得到他們的理解。你要堅信「將來他們一定會理解的」,並堅持去做,雖然也許得不到一句感謝,但你要明白你不是為了感謝才去做的,扮演魔鬼,能給部下帶來一個光明的未來,得不到感謝又有什麼關係?但如果你只是魔鬼的話,部下不會追隨你,也得不到成長,你就要做菩薩,好好地表揚他,並對他的工作予以認可,同樣非常重要!只有這樣,部下才能感受到自己沒有白受魔鬼的折磨,不懈的努力是值得的,也才能因此而理解領導如魔鬼般嚴格要求自己的一番苦心。

    作為菩薩,僅僅表揚部下,對部下的工作予以認可是不夠的,還要關心部下的健康、家庭情況。一方面平時工作像魔鬼一樣嚴厲,另一方面又對部下的是如此關心,只有這樣的領導者才能激發部下的幹勁,使部下願意為不辜負期望而努力工作。要想做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你就必須能夠體察他人的苦處,對人性以及與他人一起工作的真諦等有所領悟,你的職位越高,對這些事情的領悟就要越透徹。與他人一起工作並非一件簡單的事,光靠表面的理解是很難把工作做好的,要透過實踐、親自體會。你必須透過「實踐→自問自答→再次實踐」這一過程進行體驗,直至成為習慣。

    【心得】
    作者提到這一段,我感觸又很深了,最近跟一位同事談到他的前公司的店長。

    他說他前店長,只有面對客戶時才懂得要去處理「感覺」,但是面對自己的員工,卻都講求冰冷的規矩,別說是書中提到30%~40%的關心了,幾乎是零關心,甚至他員工家裡有人過世了,店長第一時間說出來的話還是「你去追蹤一下屋主好嗎?我不想再看見被同行成交了。」作為一名經營者/店長,如果沒有對部下、員工付出關心,如何對領導者產生向心力?作為一名經營者,一旦腦中只想著獲利,沒想過要對員工付出關心,員工又怎會接納你?

    至於「時為魔鬼,時為菩薩」的領導模式,我一直覺得在「無底薪」的業務體制裡很難扮演魔鬼角色,但我後來也體悟一件事,一旦我想扮好人,一旦顧慮對方沒有領我薪水,選擇柔性勸導,反而是在害了對方,也剝奪員工成長的權利,因此,我在培育新人的《飛鷹計畫》裡,我有這樣的決心,只要我真心希望新人可以成長,我就要嚴格,哪怕最後只剩下一名新人可以帶都沒關係,甚至全都走光了,我也不用難過,相反的,一旦我只想扮演好好先生,新人做不出成績,將來他們反而會怪罪到我頭上。

    舉一反三,我想作者也是同時想跟一些只想當好好先生的房仲店長說:「如果貴公司有業務員成天進去上班只會打電動、看影片,不作業,你不嚴格對待他,又不趕他走,將來有一天,這名員工一定也會對你這名店長有所抱怨,因為你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

    《第三節-共享目標,責任到人》
    只有反覆傳達目標,才能共享目標,對於一個團隊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目標共享,也就是讓所有成員都清楚自己的團隊到底是什麼樣的成果為目標。搞不清楚目標,工作就會變成機械操作,也搞不清楚是否達成了、這麼做是否為公司做出了貢獻。這樣的狀態下,員工不可能充滿幹勁地來工作的。為了建設好團隊,領導者必須努力明確團隊的共同目標,並與每一位成員共享。要做到目標共享,就需要不厭倦一遍又一遍地向成員傳達,直到所有成員都能夠理解團隊的共同目標。當團隊成員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對其他人充滿熱情地描述這個目標,或者大家自發地為實現目標而開始行動時,我們才可以說:「大家真的已經了解了目標。」

    責任必須明確到個人,團隊作戰的基礎就是每個成員都要擔負起各自的責任。每個成員都要從擁有強烈的責任感,必須清楚哪些工作是自己的責任。責任意識的形成,最重要的是要明確「這個工作是誰的責任」,明確責任,就是一人一責。由團隊來負責是不可取的,即使是團隊一起做一項工作,也要明確「責任的主體是誰」,不把責任明確到個人,最後的結果就是無人負責。只有把責任明確到個人,才能真正底負起責任來,沒有責任,就不會有成果。讓本人去思考如何工作,是責任感產生的根源,如何讓成員們帶著責任意識去工作呢?方法就是讓他自己思考、讓他自己動手。別人下了指令就按別人的指令去做;上面分配了工作,就按上面的分配去完成。這樣的工作,沒人會真把它當成自己的工作來做。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高興地去做別人的工作,除非他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工作,否則不會認真,也不會有責任感,更不會去追求更高的目標。因此,多讓本人去自由思考,盡可能下放權力,結果會更好。這樣她會把工作當成自己的工作來做,也便於追究責任。

    【心得】
    想到在美商ERA不動產,總裁要我舉辦《飛鷹計畫》帶新人,他幾乎是全權授權我自己去設計內容,完全不干涉,同時,我自己也有查覺,如果參加《飛鷹計畫》的新人們,最終無法實質產生業績,我也就會被跟著質疑:陳泰源會不會帶新人啊?他似乎不懂領導?他有藏私嗎?是不是敷衍了事?

    因此,一旦新人們表現不佳,我就有「連帶責任」,我必須要有「責任意識」地做這件事,才能讓新人們產生業績,同時自己也能獲得成長。

    《第四節-託付工作並予以評價》
    工作中要盡可能地聽取成員的意見,如果是錯的,當然不能採納,若沒錯,而是另一種可執行的方案,如果領導者的方案只是稍微好一點的話,那還是應該讓成員按自己的方案去做。如果領導者總是抱著「這件事就得這麼做、我的方案比你的好」這樣的思想,成員的工作熱情就會降低。「工作成果=能力X幹勁」,能力再好,若沒有幹勁也不會有好成績。自己處理所有環節、自己企劃、自己去完成,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獲得自我實現和成長,這樣的工作方式是最讓人感到開心的。如果失敗了,教訓與經驗依舊寶貴,一樣能獲得成長,但如果成員把工作當作別人的事來做,那麼失敗時他就會把「我是按指示來做的」當成藉口,這樣的失敗經歷,只會讓成員逐漸消沉。談到失敗,不妨讓成員早點面對失敗,經歷一些小挫折,才能從中學到很多,以免將來遭受致命的失敗,這其實是一種為成員著想的人才培養方法。此外,領導者還應該鼓勵成員:「失敗了也沒關係,有我呢,放心大膽地幹吧!」並不斷放手讓成員去做。不對成員過度指揮,一旦把工作託付給了成員,就要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勇氣,也就是說,要懂得忍耐。

    雖然過程中你可能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既然對部下說了「請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某月、某日之前完成這項工作。」領導者就必須忍耐,必須放手讓成員做到最後。當然,放手,又不能完全放手,放手不等於放牛吃草,不能放了不管,還是要時常關注,提出建議進行修正。但是,如果成員的作法並沒有偏離根本,就沒有必要對他進行過細的干涉,這點非常重要!過度指揮會使員工失去工作意願。干涉越多,愈優秀的成員越會離你而去。放手很重要,放手的方式也很重要。放手前,必須共享目標願景,進行反覆溝通,讓成員清楚自己希望達成什麼目標,執行什麼標準。若成員對領導者要求的目標和標準尚不清楚,就要不斷溝通,直至雙方達成共識,否則切不可放手讓成員去做。有些成員貌似聽懂領導人的要求,其實並沒有真正理解,領導者必須很敏感,一旦察覺有人在不懂裝懂,就必須反覆說明,直到他聽懂並理解為止。放手後,必須準確地傳達評價,領導者在放手讓成員去做之後,還必須對成員的工作進行評價,這樣才算給自己的「放手」劃上了句點。成員完成的好還是不好,領導者必須認真進行評判,並在日常交流時,尋找合適的時機將自己的評判結果告知成員。成員取得好成績時,不要忘記表揚他「做得很好!」如果發現成員做錯了,就要告訴他這樣做不對,或是做得不夠。放手讓人員去做,做不好沒提醒,成員會以為自己做得好,若做得好還接受表揚,成員幹勁就會更高,接下來會更加努力。放手讓成員去做,並認真給予評價,這是使人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若領導者不能清楚給予評價,成員就無法獲得成長,甚至會讓成員覺得,領導者根本不在乎自己,接下來就會開始敷衍工作。

    【心得】
    房仲店頭文化大致上分為兩種:

    一種就是時常激勵員工,只要成交了就會表揚,哪怕只是一個小租案也一樣,整個公司很融洽,也充滿作業的氣氛。

    但有些房仲店頭很奇怪?只要公司有人成交,都極度低調保密,深怕別人眼紅的心態,常常成交了,公司同事們都不知道?甚至店長也不會特別去表揚?這類的店頭文化,往往向心力不足,同事間彼此只有競爭與八卦,不會有關心。

    《第五節-提出期望、發揮部下長處》
    以自己的方式傳達期望,在商場上,平凡人也可以獲得超凡成果,這就是團隊的威力。因此,如何激發每個團隊成員的幹勁就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委以重任。另外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不要忘記,那就是「期待」。一定要對每個團隊成員寄予期待,將「你一定行、我相信你」這樣的資訊傳達給他們。人對於自己是否被別人期待是能夠感知的,成員其實非常了解領導者到底是怎麼想的。因此,越是要求成員獲得出色的成果,就越是要對成員寄予更高的期待。如果只提出要求,卻沒能同時讓成員感受到被期待,那麼他在提高成員幹勁這一點上,領導者沒有盡到職責。有了發自內心的期待,縱使是斥責部下,對方也能從中感覺到你對他的期待。人一旦感覺到別人對自己的期待,便會產生絕不能辜負對方期待的心理。表達期待的方式很多,重點不在技巧,而在誠意。要求成員獲得成果,向成員傳達自己的期待,也是責任。這樣成員才會全力以赴。了解成員的優點和缺點,清楚成員的真正實力,能夠對成員寄予期待的人,一定是認真觀察成員的人,也就是認真觀察他有那些優缺點。我們必須從「這個成員能勝任什麼工作?也許他能勝認這項工作!」的角度去觀察團隊成員。對於缺點,我們要帶著「怎樣才能幫他改正呢?怎樣做才能使他的缺點不至於成為致命傷呢?」等意識進行觀察。我們必須全面了解並接受團隊成員,包括他們的優點和缺點。並且還要認真地思考怎樣做才能讓他們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這才是領導者對待成員的基本態度。

    認真思考如何發揮人的優勢,在人才使用方面最關鍵的就是要讓其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因為人在獲得發揮自身優勢的機會後,就會產生發揮優勢來創造成果的意願。這樣一來,他自然就會設法克服自身的缺點。人不會因為被別人指出了缺點而去改正,但是,一旦意識到這樣做有益於自己的話,就會主動想辦法去克服自己的缺點。如果是你的強項,即使你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也一定能夠發揮足夠的力量來完成。人無完人,如果你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圓滿地完成所有工作,那你就很可能僅僅因為那些優秀人才身上的一些缺點而不去重用,使他們無法發揮自身優勢。

    【心得】
    很多領導者,總是忽略給部下「期待」,只會一昧地提出「要求」。

    總是認為:我是老闆,我提出要求是應該的。
    卻忘記補上:我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可以的!

    作者強調,這不是話術,也無關乎技巧,重點在誠意,你若發自內心給予期待,員工一定能感受到。

    讀者泰源謹記。

    《第六節-積極肯定多樣性》
    日本一直以來的教育模式就是「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沒有其他答案」、「如果不按老師教的正確答案去回答,就會被扣分。」日本全國都可以感覺到這個弊端文化,長期接受這樣的教育,人有時候會表現得有些偏執。在企業活動中,很明顯的,正確答案不會只有一個,特別是在這個變化激烈的時代。因此,兼容並蓄是一個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人有選擇公司的權利,同樣,公司也有選擇人的權利。沒有努力去理解公司的原則、目標、使命,一味地認定這跟以前待的公司的做法不同,那很遺憾,這樣的人無法成為我們團隊的一員。方法和智慧可以多樣,但是公司本質的、不容讓步的東西不可以動搖。任何時候,都不要照本宣科、沿用以往的模式判斷事物,正確的做法是遵循現場、實物、現實的原則,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來思考「做什麼、怎麼做對顧客而言才是最好的?」並透過這種自問自答找到答案?

    希望領導人能夠針對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對團隊成員給予關懷,因為人不僅僅只有工作,若是面露愁容,多半是家庭或是健康方面出問題,做為領導者應該設身處地為成員著想並給予洽當的關懷。這樣,成員感覺到自己所在的公司是好公司,領導是好領導,並因此產生要更加努力工作的意願。領導者面對這種特殊情況,能否真正站在團隊成員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為他著想,這也是評價領導者的一大要素。如果領導者不這樣做,只是冷漠地套用公司的規定,成員對領導者會失去信任,也會對公司失去信任。對於「有特殊情況的成員給予關懷」,不僅幫助他一個人,同時也能讓團隊力量變的更強大,不懂得體察別人心情的人是做不好經營的。如果領導者能夠體察每個成員的不同情況並給予關懷,團隊成員一會更願意跟隨你一起努力!

    【心得】
    從事房仲業,看似無本/微型創業,但其實有可能一個消費糾紛,就能讓你瞬間負債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有個同業,他很認真積極,但沒經驗,幾年下來都是靠自己跌跌撞撞去學習,過去曾經遇到消費糾紛,要賠屋主錢,很大一筆錢,當時的店長沒有主動提出關心,只有檢討、檢討、再檢討,屋主急著催要錢,同業的媽媽再有錢也需要時間周轉,最後還跟別人借、跑去標會,同業告訴我,那個店長從頭到尾,只專注在事件本身的檢討,完全沒有關心,縱使他當時已經看精神科、吃憂鬱症藥了,店長也完全「沒感覺」。也沒有主動提說「要不要店長也幫忙出一些?從你日後的業績去扣?」通通都沒有,這件事情,讓他耿耿於懷多年。

    另外一個同業的故事,他家裡有人剛過世,結果那名店長明明已經知道,看到人第一句話不是關心,而是「你可不可以去掌握一下屋主的狀況?我不想再看到被同行成交了。」這點也讓另外一位同業感到心寒。

    看到書中提到,領導者要關心部下的特殊情況,這樣部下就會更願意追隨你,就讓我聯想到以上兩個案例,真的是心有戚戚焉。唉~~

    《第七節-保持最強烈的取勝慾望,堅持自我變革》
    必須保持比任何人都更強烈的取勝慾望,團隊作戰的前提條件是全體成員都要抱持強烈的取勝慾望。為了讓成員都抱持取勝慾望,首先領導者自己的取勝慾望必須比任何人都更強烈。如果領導者能夠抱持著「即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要取勝」的意識加入團隊,並能身先士卒的話,成員就會逐漸理解你的激情,凝聚力也會越強。反之,如果領導者總是一心想凸顯自己個人的作用,就會被孤立,並因此一敗塗地。需要注意的是,儘管領導抱有強烈的取勝慾望,但在工作中一定要讓成員成為英雄,這是管理的藝術,不渴望勝利,不求上進的公司終將倒閉。如果真想取勝、想發展的強烈意願,自然就會發現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夠,那些地方做得不好。這種自我認識又會引導我們去學習、去改善並去嘗試新的事物。想要持續獲勝、成長,就需要永遠保持想取勝、想發展的動機,這必不可少。領導者對挑戰要以身作則,成為「有所追求」的表率,要具有比任何人都更強烈的取勝慾望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鼓舞成員接受挑戰。領導者自己身先士卒迎接挑戰是很重要的,領導者不去挑戰,成員也不會去挑戰,不斷進行挑戰,不斷追求高標準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非常有意義的事。領導者必須率先垂範,將這一點向團隊成員展示出來,這對於鼓舞成員迎接挑戰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平凡、過得去,何必接受挑戰給自己找罪受?生而無求」的理念逐漸被社會認可進而成為一種社會風氣,這其實是看不見的敵人,一種風險。我認為,我覺得只要認真努力,就一定會從中獲得成就感並得到成長,這樣的人生才是快樂的。要讓成員感覺到:不管外面的社會是什麼觀念,在自己的公司,越追求就越能獲得工作和生存的價值。讓每位成員體會並意識到這一點,這是領導者的工作,也是責任。領導者身先士卒,展現出敢於迎接挑戰及不懈追求的態度,並把這種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充實感向成員展示出來,今後的時代裡,這種領導能力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領導者必須做到以下三點,才能不斷迎接挑戰。

    第一點是自我期許,否定自己沒有希望就不會有挑戰的慾望,因此,想要進行挑戰,就要對自己抱有希望,相信自己「說不定可以做到」,這是很重要的。所以不妨用「這件事情只有我能做到、這種事是我的強項」之類的話來鼓勵自己。想要提高部下的幹勁,領導者就要先鼓足自己的幹勁。

    第二點是自我變革,不想面對失敗於是對挑戰敬而遠之,如果平時不注意改變自己,不認真思考如何才能讓自己成長的話,是無法帶頭發起挑戰的,只有渴望成長並為此作好準備的人才有未來。要冷靜客觀看待自己,抱著謙虛的態度,不斷進行自我變革,公司才能持續成長。

    第三點是自我管理,也就是自律,作為經營者不要旁門左道;切忌過度奢侈;要一步一腳印扎實經營,否則很快就會被時代所拋棄。

    還有就是健康管理,經營者無論在體力還是精神上都是非常辛苦的,如果身體垮了就無法承擔重任,顧好自己的身體,是義務也是責任,一定要牢記。

    【心得】
    美商ERA總裁曾說過:領導的本質就是管理自己,影響別人。

    作者談及取勝的慾望,我在《飛鷹計畫》裡帶新人時,我總是表現嚴格自律、高標準對待自己的給新人們看,包含我幾乎每天都會將自己的工作行程,我做了哪些事情,po到群組裡,讓新人看見我的努力工作,跨年我忙到晚上11:30,元旦我也上班忙到晚上近午夜,我相信成員看見了,凝聚力也會跟著有,起碼,當新人們哪天在哀嘆自己怎麼沒有成交時,看看自己並沒有像我這麼拼命,也不敢抱怨吧?

    我最近也時常自我對話:我要當大直業績的一名的房仲,我可以做得到,而且這是我的強項!如果我做不到,誰還能做得到?我只要增強我開發的能力就無敵了!買家無專任,但是我對於掌握買家的能力卻頗有心得,我現在只要加強我開發、找到屋的能力後,再將我經營買家的互動方式套入賣家身上,我的業績就一定能有所突破!

    談到健康,確實是我要注意的,目前我也只能盡量擠出時間運動,只要沒有下雨,只要沒有帶看行程,我都會利用晚餐時間後,帶著我家的毛小孩─布丁,一起散步走路1小時,這應該有達到維持運動的最低標準吧?

    未完待續……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8/01/180102part4.html

  • 不動產經紀人重點筆記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12-30 23:43:03
    有 2 人按讚

    171230《經營者養成筆記》重點整理及讀後感part2◎文/陳泰源

    閱讀進度→:第一章-變革的能力-經營者是創新者

    《第一節-抱持高目標》
    抱持別人認為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稍加努力就可達到的不叫高目標,而是「以常識無法想像的目標」。逼自己去面對「依靠延續現有作法所無法實現的目標」,不斷提高目標,(每次不能只提高一點點,例如:要將目標提高為3倍),這樣才能將自己從「延續現有做法」這個思維框架中解放出來。而每一次的革新當中,又會創造出新客戶,例如「這個商品我要賣出一千萬件」的目標,為了這個目標,自然而然就會想到許多革新。作者看了別人的書,裡面提到:「從終點開始吧!只要設定了終點,『為了獲得成功該做哪些事情?』將一目瞭然。」目標越高,為了達成目標所做的事情越具有革新性,引發革新,自然就能創造客戶。

    【心得】
    我設定的目標是:
    1.我要成為我們公司「美商ERA不動產」平台裡,所有夥伴當中,業績第一名!
    2.我要讓我明年的業績突破1000萬!
    3.我要成為大直第一名的房仲!
    4.我要成為「別人有在賣的,我也有;別人沒有賣的,我也有」,獨家物件最多的房仲!

    過去的我做純銷售(買家),而且都被動接委託,考量房市下修、買方市場,許多屋主一般委賣我都婉拒,除非是專任約,腦子裡只想把買家顧好,導致我雖然業績是當時該店的第一名,但因為都很難獨泡(買賣雙方,只有1方是自己的),所以實質上的收益並不滿意,而且每次遇到掌握屋主能力差的、議價能力弱的接案人,合作起來就會相當痛苦。

    因此,我要提升自己「獨泡」的能力,我要從虛擬網路世界走出來,我要開始主動去簽委託,我要成為大直委賣物件、貨源最多的房仲!

    《第二節-質疑常識,不受常識束縛》
    常識妨礙公司發展,要抱有懷疑態度,養成不受常識束縛、獨立思考的習慣。「理所當然」就是扼殺了自己的潛力,這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框架,而這些框架,並沒有考慮到顧客。給顧客帶來不便的事,行業裡、公司裡的人卻把它稱之為「常識」,作者舉例7-11的夏季關東煮、冬季冰淇淋大賣為例,就是質疑常識而成功例子。

    不要過分關注競爭對手,而要全心全意地以顧客為中心展開經營。遵循慣例就等於沒有未來性,全心全意為顧客著想,才有未來。面對常識必須懷疑,例如「從顧客的角度來看,這樣做正確嗎?」、「從顧客的角度來看,非這樣不可嗎?」等等。當我們站在顧客立場上感到不便,或是產生了「要是有這種產品就好了」的想法時,當顧客問我們「有這樣的產品嗎?」我們就要反思,我們是否被常識綁住?如果我們僅以「對不起,我們店裡沒有這種商品」等草率應對的話,這個企業不可能有未來。不要被不安束縛手腳,要勇於嘗試,一旦拘泥於常識,常常會產生「那是不可能的」的心智,而使我們喪失了行動的勇氣,但作者要提醒讀者「連試都沒試,怎能妄下結論?」經營者應該帶著「危機感」進行經營,而不是在「不安」的情緒下進行經營。重要的是要勇於嘗試,萬一失敗了、不暢銷了怎麼辦?作者說,那就趕緊絞盡腦汁思考下一個對策,採取一個又一個的具體行動,你就不會有閒工夫感到不安了。

    【心得】
    對許多經營者而言,開房仲公司就是要選店面,而且最好是人潮洶湧的店面,這是「常識」,但現在景氣不好、成交量低迷,選擇店面開房仲公司的店頭,營運絕大多數都出現虧損,賺來的也給房東拿去,還要支付秘書薪水、公司水電等營運開銷,甚至獎金%數無法調高,導致招募不易。而加盟體制、高專店文化,絕大多數是單打獨鬥,同事間甚至有競爭關係,房市低迷也造成這個月有成交、下個月沒收入的窘境。

    而美商ERA不動產,正是質疑「常識」的最佳範例之一,「勇」於放棄傳統老路,棄店面,改走樓面式經營,大幅降低營運成本,還可以回饋給業務員,於是,美商ERA不動產成為業界獎金%數最高的房仲品牌。同時,美商ERA不動產的創新「合夥人制度」,讓每一位加入的夥伴,自然地都會去想做招募、做組織,介紹進來的夥伴若成交,當初的介紹人也有利潤可分,自然而然在從事業務工作中,也會訓練自己的領導統御,而且當組織人多時,成交頻率會提高,被動收入效益就會出現,從事房仲將月月有收入!

    《第三節-樹立高標準,不妥協不放棄,堅持追求》
    在工作上要樹立高標準,經營者想要成功,一定要具備「品質意識」,那就是「商品品質」和「服務品質」以及「所有輸出端的品質」等都要樹立高標準,這才是經營。而品質的標準是以「是否真正有益於顧客」來界定的,並且不斷提高標準,每星期、每個月、每年,都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經營者想要實現高目標,在這一點上就絕不能妥協。顧客是很挑剔的,顧客把某樣東西拿到手體驗過後,就有了「自己的標準」,從此他們將以這一標準衡量別家的商品。而顧客也不會滿足於現狀的標準,又會去追求更高的標準,顧客的標準就是這樣一步步提高的。舉例:「這樣的東西100元買得到嗎?」標準明顯較高,但如果是「100元的東西,有這品質就很不錯了!」的標準來經營,必將失敗。

    現在資訊發達與國境界限不再那麼明顯,可以說顧客比我們更了解各種資訊,因此,當今這個時代,如果不具備真正的高標準,就隨時可能被淘汰。因此,某種程度,奧客文化提升服務品質,這句話我是認同的。自己制定的標準沒有意義,「按自身的情況來看,我們做得不錯」這對於經營而言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我們必須以能夠真正令顧客滿意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工作,必須不斷追求全世界最高的品質,並將其作為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
    舉例:
    我們的店舖世界上最整潔的店舖嗎?
    我們店鋪的購物完全是介紹上最舒適的嗎?
    我們店鋪的服務是世界上最好的嗎?
    我們的商品是世界上最具附加價值的商品嗎?
    我們的工廠是否有能力生產全世界品質最佳的商品?
    我們的管理系統是否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我們必須自己制定諸如此類的高標準,並毫不妥協、努力不懈地追求,才能讓其他公司望塵莫及。想要取勝,我們就必須抱著這種念頭。如果有人認為「自己做得很好」,那或許僅僅是因為他把標準訂得太低的緣故。因追求高標準而導致的失敗,不是問題,高標準本來就不易達成,縱使結果失敗也是值得的,面對失敗,努力調整不斷實踐,最終一定能獲得成功,所以,我們允許這類的失敗。高標準的實現,能夠為公司確立絕對優勢的地位,所謂絕對的優勢是指,某家公司制定的標準已經成為顧客心中的常識,對於沒達到這個標準的其他公司的產品,顧客根本無意購買。也就是說,任何公司能夠成功發起改變顧客常識和習慣的高價值革新,他就能獲得絕對優勢。我們應該不斷像這類革新發起挑戰。

    【心得】
    因為房仲業無法製造產品(房子),我們扮演的是媒合、仲介的角色,對於產品品質,只能視物件本身的情況去做補強(例如打掃、粉刷),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

    說到服務,我一直努力去傾聽、同理心,了解客戶的需求,並給予好的、客戶覺得舒服的應答,我也致力於提升自身的專業度,例如我都會整理大直的在地新聞,以及每個月都會去整理大直最新實價登錄成交行情,並且分享給我的客戶。另外,只要是我的案子,我一定都會自己拍「主持人介紹屋況的影片」上傳網路,別家同業只能用照片搭配格局圖讓買家去想像立體空間,而我則是利用影片+主持人講解的方式,讓客戶可以一目瞭然。

    雖然絕大多數的房仲沒有做我所做的這些服務,但我不可以因此覺得「我這樣已經很好了!」如果我這樣想,我就沒有未來,我的優勢也將逐漸流失。

    我意識到我目前有兩大劣勢:

    第一,我是純銷售(買家)型的經紀人,因此我都需要靠配案才能為客戶介紹物件,而自從我離開了前公司之後,美商ERA平台目前為止沒有第二位同事經營大直,我是目前唯一做大直的房仲,這是我的危機,我如果不趕快去開發把物件接進來,我都得看在地店頭的臉色,同時,我也必須在era體系哩,願意和我一起經營大直的夥伴,否則縱使我把案子接進來,也只有我一個賣,同事們都沒有買家可以幫忙賣。

    第二,我是個中規中矩、閒談力不足的人,一直以來我都致力於提升專業度,原本的我認為,客戶找你是要買房子,不是找你喇D賽,客戶要的是業務員是否夠專業,但我直到最近才發現我錯了,為什麼有些專業度不足的人,成交頻率也很高?甚至高過講求專業的房仲?關鍵在客戶對房仲的好感與否,我總是致力於專業,反而導致我的客戶群受限,喜歡我的客戶,永遠就只有那一群人,無法擴大,我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多數消費者都能接受我這一型」的房仲。

    有位房地界的前輩曾提點過我,他說:「泰源,從現在開始,當你跟每一位客戶互動時,你要有意識地去“植入客戶對你的好感”,因為多數人會把好感跟信任混淆,一旦有了好感,客戶就會卸下心防,就會產生信任。」聽完這句話之後,我恍然大悟!我現在必須要練的,除了開發能力之外,還有就是讓客戶對我產生好感的互動能力。

    《第四節-不畏風險,勇於嘗試,敢於失敗》
    追求安定的公司是不可能獲得穩定發展的,不斷追求高目標,就意味著要對從未經歷過的新事物發起挑戰。而人在挑戰新事物時,往往會感到不安,甚至產生「這樣做真的好嗎?萬一失敗了怎麼辦?」於是就會追求安定、穩定,而這樣的想法反而會導致經營失敗。因為,事物的本質是「從一開始就嚮往安定的公司,是不可能獲得穩定發展的。」因為顧客是很挑剔的,沒有顧客願意把錢花在一成不變的商品上。而社會發展變化快速,人們的需求也一直在變,而經營者若能將這些變化轉化成商機並巧妙經營,才不會被客戶拋棄。不懂經營的人,經常諷刺敢於大膽接受挑戰的公司「不正視現實」,其實追求安逸才更加「不正視現實」,「不想將公司置於危險境地」這種想法,反倒「更有可能將公司置於險境。」

    風險總是伴隨著機會,這是經營鐵則,因為風險會讓人產生畏懼、覺得困難、由於認定不可能而一開始就放棄,被常識所束縛最終未能付諸行動。一般而言,不可能有什麼事情是「只有我們想得到」的,但是,能將自己的想法確實付諸實踐的人卻很少,因為多數人都希望規避風險,但這卻是經營者的機會。別人還沒有動手去做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掌控該項商機,並在市場上佔據絕對領先的優勢,因此,不冒險,也就不可能掌握這些優勢。但「不畏風險」,不等於「不對風險進行評估」,否則就會莽撞行事,必須考慮到風險,並對風險進行評估。要把「維持現狀所產生的風險」與「改變可能產生的風險」放在平台上一起衡量,才是風險評估;要把「眼前的利益」與「長遠的利益」的放在一起評估,又會出現不同景致。

    一旦選擇冒險,就不能半途而廢,最不該犯的錯誤就是「冒著風險進行新的嘗試,捨棄了眼前的利益,結果新的嘗試卻半途而廢,無疾而終。」因此,一旦決定冒險,就必須全力以赴,勇往直前,直到創造成果,一旦做決定,就要做到底,這是很重要的經營之道,成功的公司都是一旦決定做某事便全力以赴做到底的公司。經歷多次失敗就等於經歷未曾經歷過的事,一開始做不好很正常,對經營者而言,不向挫折低頭,不因幾次失敗而氣餒,很重要。當腦海裡出現「果然很難、當初不做就好了」的念頭時,要認真找出失敗的原因,思考接下來的對策並付諸行動,不能半途而廢,不然將一無所有。經營者必須拿出:「拿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幹勁,不斷摸索嘗試」的精神,從失敗中獲得的經驗教訓運用到今後的工作中,以創造成果,才是為失敗負責的做法。如果能這麼做,那麼不管失敗多少次都沒有問題,因為我們一定能在失敗中獲得成長。

    【心得】

    說到開發,記得菜鳥時,只知道打591屋主自PO的物件,然後常常被掛電話,不然就是調謄本查詢戶籍地址,去拜訪屋主,再不然就是寫開發信,寄給屋主希望有所回應,後來鼓起勇氣去拜訪管理員,結果也碰壁,想了想,發現可以試著從晚班管理員拜訪開始,沒想到反而有效,夜深人靜,夜班管理員總是希望有人陪他們聊天,光是以上的這些方法,10個物件當中,就能開發到至少5件以上了。所以,開發並不難。以前,我是一個只會開發,不會銷售的業務員,常常有買家卻掌握不了,認識常常不曉得買家何時才會出現?只記得前輩們總是說「開發為業績之母」,就傻傻地猛開發,然後守株待兔,也等待同事們看看是否有買家出現?想不到辦法,也很被動。後來房市成交量漸漸低迷、萎縮、甚至出現下修後,我發現開發進來的物件,沒有買家也沒用,沒有帶看反而還被屋主追殺,壓力超大!重點是,當時公司同事們,有八成都是做開發,同質性實在太大!

    因此,我勇於改變,從2014起,我從開發型業務徹底轉型為純銷售,於是,我開始努力跟買家互動,找出經營客戶的「眉角」,沒想到,漸漸地,我對於「把買家鎖專任」這個課題有了心得。後來我成了公司手中掌握買家名單最多的人,每當我成交,都一定會跟其中某一位同事搭配到一起成交,形成業績「雨露均霑」的現象,因此,我成了異類,不做開發也能成為該店業績第一名。但自從換了美商ERA後,我發現做純銷售,都要跟友店合作,屋主都掌握在別人手中,重點是,遇到不會議價的同業,而你的買家卻非常有誠意要買,真的非常痛苦!於是,2017年底,我又意識到這個危機,我開始又要努力開發了!

    不畏風險,不等於不用對風險進行評估,房仲這份工作是屬於微型創業,失敗所耗費的成本很低,所以我根本毫不畏懼,重點是現在我也有屬於自己的組織與團隊,我並非單打獨鬥。而我在大直精耕7年多的資源,我在網路行銷工具上的用心經營,加上媒體知名度的累積,以及我本身就有龐大的買家名單做後盾,我覺得我要「稱霸大直」並不難,重點是「我想不想要?」因此,我更進一步將目標設定:我2018年的業績要突破千萬,同時我也要成為美商ERA平台裡,總業績的第一名!

    《第五節-嚴格要求/詢問本質問題》
    如果不提出問題,工作就變成機械操作,就會流於重複。因為大多數的員工並不具備─「創造客戶的意識」,因此就不會去思考如何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就連參考數值、資料時,也不會進一步去思考,數據背後的消費者的心理。因此,經營者必須經常就創造客戶這方面與員工進行交流:你認為客戶的想法是什麼?那麼......你認為下一步該怎麼做?如果員工的回答過於簡單,要再繼續追問:真的是這樣嗎?為何這樣想呢?透過這樣的方式,要求員工進一步思考。記住:思考能力的弱化,會妨礙創造顧客的能力。開拓員工的事業,擴大員工的可能性,「我們的商品就應該是這樣的、購買這種商品的一定是這類的顧客、這項作業就應該這麼做。」這時需要提出尖銳的問題,幫助員工開拓視野。

    不做善解人意的上司,由於不想被員工討厭,而扮演善解人意的上司,但是這樣的上司卻不可能帶領員工展開革新,也培養不了部下,因為員工只會按照自己的標準,根據自己方便與否去工作。善解人意的上司,其實也剝奪了部下的成長機會。如果你真想對部下嚴格要求並希望她完成某項工作的話,一定不要忘記對她說:「你一定可以做好!」想讓員工幹好工作,就必須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為了讓員工充滿幹勁,作為一名上司必須不斷鼓勵。另外,上司必須要有這樣的思考準備:工作雖然交由部下去做,但是最終承擔全部責任的仍是上司。有些上司只會提出要求,認為提出要求後就完成任務了,剩下的責任都應由部下承擔,這種上司最令人討厭。在與部下相處時,上司必須具備這種胸懷:責任全在上司,功勞全歸部下。只有當上司能夠讓部下感覺到「他是真正為我著想才這麼說的」才能與部下建立起信賴關係。

    【心得】
    如同書中說的:思考能力的弱化,會妨礙創造顧客的能力。像我主持「飛鷹計畫」時,我一再要求學員們,去作業、去開發→然後發現問題→試著解決、去問學長姐或者請教專業→再來會議上分享→我做最後補充。但是學員們多半是只停留在遇到問題,於會議上等著我給答案。像這種有時連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或者不試著去解決問題、不試著主動去尋找答案,而是被動的等我給答案,這樣的被動就如同書中所說「不具備有意識地創造客戶」。

    關於這一點,我一直有個矛盾:做個嚴格的上司,是否只能存在於有領薪水的公司?像房仲這種業務型的工作,完全零底薪,通常受不了被罵,只能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於是,某位房地產前輩又提醒了我,他告訴我,哪怕最後只剩下一名學員,也要嚴格,做不好就該嚴厲指正,因為,只要出自於真心希望學員們好,學員們一定可以感受得出來,同時,作為一位領導者,應該要給學員們「希望」,當你說出「只要你照著我的方式做,我一定讓你有業績,我一定讓你賺到錢!」這時,縱使他們被罵、被罰,也都會乖乖聽話,因為他們抱持著希望,也知道照著領導者所教的步驟去做,就能賺到錢。

    《第六章-自問自答》
    不要認為自己做得很好,要針對過去所做的事情、市場以及將來想做的事情向自己提問,問自己:「真是這樣嗎?我真的做得很好嗎?」自問自答,能讓自己發現許多問題,比如說發現自己原地踏步,或者只是看到事情的其中一面,沒把時間做更有效的利用。若覺得自己做得很好這樣的心理來看待事物,是不會發現任何問題的。對經營者而言,最忌諱的就是抱有「自己做得很好」的心理。社會上有很多人,表面上看起來謙虛,內心卻總是認為自己做得很好,社會上普遍存在這種人。「能做到80分已經不容易,更何況我做到90分?我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如果有這種想法的人,經營很快就會走下坡。經營者必須時刻帶著危機感來經營,經營者需要危機感,而不是不安的情緒。一切順利地經營,公司轉瞬就會瀕臨破產。

    我們必須時刻帶著危機感來經營,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行走在懸崖的邊緣上,稍有不慎就會一頭跌入深淵,這樣的經營才是「正常的經營」。所謂的「抱持危機感」是指在客觀評價自己的狀態和成績的同時,持續不懈地努力,永不自滿。時常問自己:我是不是錯了?當前的市場競爭中我們是不是輸了?照此下去,我是否很難在將來完成自我實現?雖然現在情況不錯,但如果我們不思進取,公司是否會面臨破產?有了危機感,為了不讓危機變成現實,你就會迫使自己發現具體問題,並採取行動來解決。

    自問自答的訣竅就是:站在顧客的立場,以最挑剔的眼光來審視自己。這是獲得成功所不可或缺的條件。經營者必須以超出自己想像的嚴格標準來要求自己,並且成為習慣。只有進行自問自答的人,才能產生好的創意。作者舉例愛迪生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只有歷盡艱辛於思考的人,靈感才會造訪她,最終產生出創意。

    【心得】
    抱持著危機感來不斷精進自己,透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強化思考能力,努力不懈、不自滿,才是「正常的經營」。

    我現在有3大危機:

    一是,公司裡,我是一位做純銷售的(只做買家)的房仲,這樣一來,案源全部都被別人手上,都要跨店合作,掌握度非常低!

    二是,我單打獨鬥,沒有團隊,縱使我轉型為開發型業務,我也沒有同事可以幫我賣,買家來源一樣只能靠自己。

    三是,我中規中矩,致力於專業形象,卻不懂幽默、讚美,時常詞窮、閒談力不足,導致某些客戶群覺得我有「距離感」,頂多欣賞我,卻未必對我有好感,未必信任我。

    因此,我既然選擇換到美商ERA這個平台,我必須加強「開發、組織、閒談力」這三塊,既然我想做大、我想稱霸大直!絕對不能單打獨鬥,我必須無私地將我的資源灌給願意與我一起在大直作戰的夥伴們!

    《第七節-天外有天,不斷學習》
    要如飢似渴地學習,市場不斷變化,變革永無止境,堅持不懈地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光思考還不夠,要知道我們做的事情一定還有別的公司在做,我們應該與那些人交談或者讀他們寫的書,並實際去看、去體驗,弄清楚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作的。如果你有問題,卻不敢問,代表你對危機感和成長的渴望還不夠強烈。如果你跟對方說:「我們是這麼想、這麼作的,貴公司是怎麼作的呢?我們可以互相交換資訊嗎?」對方一定會願意與我們探討的。

    能夠學以致用,學習才是有意義的,看書時不能只是「原來還有這種想法啊!不錯喔!」然後就沒了,應該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與書對話的方式進行閱讀,例如:「這裡所寫的內容,如果是我會怎麼考慮?我們公司符合哪種情況呢?在我們公司可以怎麼去做呢?」提高獲取資訊的品質,資訊是由人帶來的,要學會如何與真正傑出的人才交換資訊。真正優秀的人並不多,但也唯有這樣的人掌握最頂端的資訊。我們必須在平時就不斷給自己充電,提高自身能力,只有這樣,當我們面對這類人才時,才會有能力與他們進行對話。為了能夠向對方提供足夠的資訊,讓對方詢問時也能提供建設性的意見,我們必須平時多學習、多累積。你必須先成為一個讓對方認可、被對方看中的人,你才能打開和傑出經營者交往的局面,交流時會獲益匪淺,形成良性循環。

    【心得】
    說到如飢似渴地學習,過去的我以為,房市下修,轉型為純銷售做買家的房仲,才是致勝關鍵,因此我完全逆向操作,試圖挑戰、質疑「開發為業績之母」這句話。雖然事後確實證明了我在當時的公司得到了第一名,但,人外有人,最近我接觸到了一名「高手們公認的高手」,他無私地教導我,導正我一些觀念,我才知道,原來這位高手是這麼做的!?原來還有這種想法與做法!?

    這時我才又頓悟,如果我要超越過去的自己,而且是明顯的超越,我必須再度轉型回來做開發,而且要開始鍛鍊「議價」能力與「在不知不覺中,在客戶腦中植入他對我的好感」的互動能力。

    以上,未完待續……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12/171230part2.html

  • 不動產經紀人重點筆記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2-29 16:44:23
    有 3 人按讚

    《經營者養成筆記》重點整理及讀後感part1

    我有個習慣,我對於我喜歡、我覺得有意義、重要的書,我會一邊看,一邊打字,把重點做整理,同時附上我個人的心得感想,這是一個「加深印象」以及同時進行「與自己對話」的一個過程。

    一個多月以前,總裁送給了我這本書,我越看越起勁,因為工作忙,只能利用零碎的時間分階段看,如今,總算被我看完了。前後加上找錯字整理、補充個人心得,一來一回等於被我看了三次。

    這本書真的很棒,希望大家看完之後,也能跟我一樣,覺得收獲滿溢!

    閱讀進度:《序》......↓

    《第一節-經營者的意義》
    作者定義所謂的經營者,指的是「創造成果的人」,而創造成果必須許下「發展方向、實施方針、具體方法」,而成果指的也不只是業績上的成果,還包含其他。一旦許下承諾,就要兌現,設法實現,這是經營者的責任。

    另外,提醒讀者,要思考自己的使命是什麼?也就是自己於社會中存在的意義。因此要好好思考當初成立公司的目的是什麼?「使命感」這個意義沒有終點,也永遠無法達到終點,但必須向終點不斷前進,這就是正確的企業態度與行動。

    因此,我們應該要設定5年目標,明年的目標和今年的目標,下個月、下周、今天要做什麼事?要做出承諾,並努力兌現。

    使命和成果必須互相連結,畢竟不是慈善事業,做不出業績就不是位合格的經營者,但作者強調,千萬不要誤解「只要能獲利就行!「獲利很重要」與「只要能獲利就好」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只要能獲利就好」會衍生出「什麼手段都行」的想法。而這樣觀念的人,不能說他是經營者,只能說他是「黑心商人」。

    所以「正確的獲利方法」是在「兌現承諾、創造成果」的基礎上獲利,作為一個經營者,如果只有賺到錢,就必須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把工作做好。一個只求業績、只求結果的公司,絕對無法長久維持。

    【心得】
    我的使命感是什麼?我存在於社會中的意義是什麼?

    回想起當初為何想做房仲?不外乎就是只想賺錢,早日把債還清,根本沒想過這份工作的使命感是什麼?正因為如此,自己也曾迷失、自大、走偏過,甚至惹上消費糾紛,我想,關鍵就在於我缺少了我對房仲這份工作的使命感。

    我試著去描繪、詮釋我對房仲的使命感:讓屋主開心賣掉房子,讓買家買到心目中理想、不會買了後悔的房子,我要讓每一位跟我買賣、透過我招租、承租房子的客戶們,都感到安心、開心,被我成交的案子,客戶們都對我「零負評」,甚至還能感到「驚喜」。→這就是我的使命感。

    我的發展方向:我想成為真正的「房仲王」,我要我的個人業績,足以大過別人整個店頭創下的業績。

    我的實施方針:
    1.讓自己在專營的區域─大直,委賣物件最多。
    2.提升指名度,讓客戶有需求時,都會主動想找我服務。
    3.提升知名度,讓客戶們想到大直就想到我。
    4.培養自己的組織,做起事來能夠事半功倍。

    我的具體方法:開發、銷售、行銷個人品牌/曝光、招募。

    我自認為是一個嚴以律己的人,向來每天都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很滿,每天都有規定自己一定要做完的功課,例如:

    1.每天上各大主要房仲網站,掃瞄一輪,觀察是否有新物件釋出?是否有物件下架?原銷售物件是否有調整價格?
    2.每日掃讀房地產重點新聞。
    3.為正在尋找房子的買家,提供「每日一物件介紹」的服務。
    4.每日輪流追蹤屋主們的售屋心態,每半個月至少互動一次,最少每個月一次。
    5.每周,發佈在地新聞,經營自己商圈的活動,學校園遊會、百貨公司周年慶、鄰里與廟會活動,還是社會新聞事件等等。
    6.每月發布一次大直最新實價登錄,讓所有關心大直不動產趨勢的民眾,都能透過我整理過的資訊,更能清楚掌握大直房價漲跌。

    我曾經與某位店東吃飯,我問:「為何有些公司可以容忍整日不做業績,來公司就是上網打電動,或者是心術不正,騙客戶、連自己同事的客人也不顧情面、不擇手段去搶客戶?」

    這位店東告訴我:「因為你沒有開過公司,等你有天當了店東,發現每個月要繳房租、水電、秘書薪水等等營運開銷後,你就會知道,一旦有了經濟壓力,管他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做出業績)的就是好貓。」

    說實話,我能理解他的想法,但我無法認同,規矩與法律,只要有心,永遠有漏洞可鑽,一家公司若少了道德準則,很容易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一個只求業績的公司,如同作者所言,並沒有將經營者的工作做好,也絕對無法長久經營。

    《第二節-經營者必備的四種能力》
    第一:變革的能力─創新者
    市場殘酷無情,顧客需求也瞬息萬變,若不具備客戶所要的附加價值,那它根本就賣不出去,沒有變革能力,就無法「創造顧客」。

    第二:獲利的能力─生意人
    變革若無法轉化實質的業績(金錢),也無法維持下去。變革後若獲利,等於獲得顧客的支持。

    第三:建設團隊的能力─領導者
    一個人時間與能力有限,如果不具備建設團隊的能力,也不可能取得大成果。

    第四:追求理想的能力─為使命而生的人
    變革、獲利、建設團隊,都是為了實現使命而採取的手段。

    【心得】
    確實,人家為何要找我服務?是因為我能幫屋主賣高價?我能幫買家殺價?還是我能降低消費糾紛?讓交易都是圓滿的?我能幫房東過濾房客?我能幫租客租到好房子?除此之外,我還有什麼「附加價值」?如果我跟一般房仲一樣,如何「創造顧客」?

    說句心裡話,我之所以努力爭取媒體曝光、寫不動產文章,就是為了增加我的「附加價值」,至少有顧客會覺得,找「陳泰源」服務,還可以順便「認識這個人、結交這位朋友」,我努力讓客戶覺得「我不只是一位房仲」。

    《第三節-為何必須培養經營者》
    成為大企業很好,但成為大企業之後,與客戶打交道、和部下相處,以及資金運用等方面,難免會表現出大企業的作風。然後就停止不前、做不出成果、得不到部下支持,因為習慣,而無法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

    書中提到,作者年輕剛從父親接手公司時,最慘的窘境是只剩下一名員工,其他人都辭職了,他強調他經歷了多次失敗,交了許多學費才感悟到的思考原理,他希望透過這本書,可以讓大家不要經歷失敗,避開不必要的風險。作者更希望讀者不要滿足於「還算稱職的經營者」,而要成為「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努力讓社會變得更美好的經營者」。

    【心得】
    房仲通常都是單打獨鬥,很少店頭的文化與制度,可以迫使業務員想去培養自己的組織,如今,美商era不動產的全新合夥人制度,就是一個可以讓業務員自動想去發展自己組織的制度,只要組織越壯大,被動收入就越多。

    過去待在大直傳統店頭,因為有同事們幫忙開發找屋主,我基於「在團體裡要扮演互補的角色」這樣的想法,自動轉做純銷售(找買家)的房仲經紀人,雖然因此難以獨泡成交,卻也交出「年度該店第一名、年度該店成交總件數第一名」的雙料冠軍。

    到了新公司之後,目前除了我,公司沒有別人在經營大直,我想這是上天給我最好的禮物,什麼也沒有之後,我就不能再倚靠同事幫我開發,因為同事們有各自經營深耕的地區,新環境,將迫使我再度重操開發(賣家)能力,這,就是我該改變、也要持續進步的方向。

    未完待續......

    部落格網址→http://taiyuanchen1223.blogspot.tw/2017/12/par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