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下腹部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下腹部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下腹部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下腹部痛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去年底回美國前,在台灣禾馨例行檢查婦科時,發現囊腫長大很多,快要九公分那樣的大小,但因為差兩天要上飛機了沒辦法做手術,所以想說幾個月回台灣再處理。 結果因為疫情關係,行程仍然遙遙無期。 朋友家人都建議在美國看,趕快動手術,但這種事情一方面需要熟悉感,另一方面也有點不想面對。 直到某個 原本「應...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SHELLYのお風呂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低用量ピルの副作用について! 月経困難症の対処法のひとつ低用量ピルのリスクと効果についてたっぷりお話しします!! 吐き気、下腹部痛、頭痛、胸が張る、不正出血、血栓症 私の実体験も詳しく話します!!! SHELLYのSN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sh...

  • 下腹部痛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16 08:16:32
    有 6,726 人按讚

    去年底回美國前,在台灣禾馨例行檢查婦科時,發現囊腫長大很多,快要九公分那樣的大小,但因為差兩天要上飛機了沒辦法做手術,所以想說幾個月回台灣再處理。

    結果因為疫情關係,行程仍然遙遙無期。

    朋友家人都建議在美國看,趕快動手術,但這種事情一方面需要熟悉感,另一方面也有點不想面對。

    直到某個 原本「應該很浪漫」的夜晚,情況急轉直下,我的下腹部痛到無力,差點想打救護車送急診。但傳說美國急診貴到誇張,於是我倒在床上傳訊息給禾馨的張醫師,剛好她在,她立刻幫我找到病歷,建議我一些處理方式,觀察一下再看看。

    眼看著不知道何時回台灣,我只好硬著頭皮掛了美國醫生的號(我有保險,還好),找了一位台灣裔醫生,想說醫學專有名詞如果能用中文溝通比較好。

    傳言美國醫院要等很久,也對也不對,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第一次看診(婦產科OBGYN)的經驗。

    ——
    如果你在美國有醫院保險,會有一個指定的個人醫生,有問題先找他,他判斷後會幫你轉診。

    但婦產科是專門科,所以不需要個人醫生幫忙,直接打去醫院即可,護士A接了電話之後,問了我詳細的個人資訊和病史,就跟我說過幾天會有婦產科護士B打給我。

    過幾天婦產科專門護士B打給我後,問了更詳細的病史各種資訊(用英文描述醫療病史真的很挑戰不是我在說😂),然後安排了預約時間,最快時間是⋯兩週後,嗯。

    終於兩週到了,到了醫院掛完號就去排隊,等候的人不會像台灣超多人,在台灣因為實在等太久,我通常是選擇特約門診,缺點就是貴一點,但時間很好抓,不會延誤到工作行程。

    工程師陪我在外面等,第一次護士叫我進去時,工程師本來要一起,結果被擋下來,「我們裡面不夠位置喔,你要稍等,晚點再讓你進來。」

    於是我一個人有點緊張的進去。其實裡面大得很,並沒有容不下工程師的位置。

    護士請我量體重,讓我坐著問一些是否有藥物過敏的資料。

    然後突然問我,「Is there any domestic violence happened on you?」

    我一時反應不過來,於是她拿出一張紙說,「上面有三個問題,妳看看然後跟我說」

    1.過去一年,你的伴侶有肢體攻擊你嗎?
    2.過去一年,你的伴侶有強迫你做不想要的性行為嗎?
    3.你害怕你的伴侶嗎?

    「喔,三項都沒有!」

    「很好」

    看到這張真的是讓我非常驚艷,難怪剛剛護士把先生擋著不讓他來,婦產科是女性社會安全的一張防護網,部分受暴婦女可能會受到另一半時時監控,但若是婦產科就有很合理的空間讓女性求助。

    這點真是太貼心了,台灣也許可以學一下?

    (工程師看到之後居然說,他三項都想打勾😒)

    ---
    看診時,工程師可以在一邊,話說這點倒是很奇怪,台灣一般女生內診時,另一半不會進去吧😂

    醫生大部分時間說英文,我聽不懂的專有名詞則說中文溝通,其實過程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唯一有個語言上覺得好笑的部分是,醫師看著我在台灣的超音波照片,然後用手觸診確認一下。

    (美國要照超音波要另外預約時間,又是兩週後⋯)

    「I can feel it. It’s a good size」醫生說。而且說了好幾次Good size這個詞。

    Good size,到底是什麼?

    聽起來好像被稱讚了還不錯?

    直到他說,「通常這種囊腫如果尺寸小一點,不一定要做手術,但你的屬於good size,所以基本上就是要手術沒錯。」

    原來老美的Good size是很大的意思😭

    ——
    總而言之,第一次在美國看診經驗還算不錯,但即使有保險,還是會提心吊膽不知道會不會突然出現一張不給付的高額帳單就是了。

    這點真是不禁讓人想起台灣的好啊⋯⋯

    (台灣我健保也有繼續繳,我很乖)


    猶豫很久不知道要不要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健康議題,不過如果能讓有同樣問題的朋友感覺不孤單,或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我想,那也很好:)

    請大家為我祝福,希望後續的檢查跟不知道何時會到來的手術順利。(祈)

  • 下腹部痛 在 niusnews 妞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4 21:40:49
    有 68 人按讚

    維他命D原來對身體這麼重要!

    #健康 #婦科 #子宮肌瘤 #懷孕 #維他命D #維生素D

  • 下腹部痛 在 王立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4 20:45:50
    有 144 人按讚

    由於我本人今天因生理期而導致身體不適畫了一幅畫,分享我生理期笑笑的軀殼裏住著月經不適魔人,各位女性朋友們,妳們辛苦了。

    初經來潮平均年齡為12-15歲,台灣婦女平均更年期停經年齡在50-55歲。
    以我自己來說,我十歲就有月經了,如果我到五十五歲的時候停經,那就是要經歷45年有月經,每年有12個月,每個月一次的話這輩子會經歷540次月經,扣除我生過兩個孩子懷胎兩次的十個月扣掉20次,那我這輩子也得經歷520次月經。 經期每次約5~7天,一年12個月若以每次七天計算,一年就是84天在經期中,也就是一年有23%的日子要使用衛生棉或護墊。
    生理期間下腹部痛、腰痛、想吐、拉吐子、焦燥、頭痛、貧血、有氣無力、浮腫、肌膚乾燥等不適症狀都是常有的,大部分的女性朋友都是忍耐不舒服繼續工作繼續上班繼續生活,(當然也是有不會不舒服的人)再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雜事、煩惱⋯等等,女人真的是很麻煩的,女生真的是辛苦ㄟ! 請體諒偶們 拜託拜託

    我通常生理期都是下腹疼痛、頭痛、腰痛、焦燥燥燥燥,不過我還是有在今天掃地、拖地、洗衣服、晾衣服、洗碗、做家事,而且我都是笑笑的沒有遷怒唷 (⁎⁍̴̛ᴗ⁍̴̛⁎)

    男生們看到這則貼文放心裡也可以,認同也不一定要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