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下肢骨折復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下肢骨折復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下肢骨折復健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29的網紅吳佳儒 物理治療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期疫情嚴峻,在各地的各位都還好嗎? 今天要與大家介紹,此個案是在爬山過程中不慎滑倒,導致左側腓骨遠端骨折。 🔶腓骨在哪裡呢? 腓骨是附連小腿外側的長骨頭,遠端腓骨構成腳踝外側關節 🔶腓骨的功能? 承受極少部分身體的重量,遠端腓骨構成腳踝的關節。對於腳踝的穩定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腓骨常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練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來挑戰單腳起立!】下肢肌力大挑戰|肌少症自我檢測|你家長輩做得到嗎? 台灣在2020年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將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下肢肌力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腿沒力就不能行走、不能移動,肌肉會隨著年紀流失 40歲後每10年會流失8%肌肉,到70歲後更是直線下滑,肌少症不僅會骨鬆、骨折,...
「下肢骨折復健」的推薦目錄
下肢骨折復健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8 12:13:51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 慢性肌腱炎治療新趨勢!骨科微創達人釋高上醫師分享「體外震波治療」,免動刀改善網球肘、足底筋膜炎 板機指、媽媽手、高爾夫球肘、足底筋膜炎,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慢性肌腱炎症狀,有些人嘗試過各種復健治療效果卻不彰,現在多了一項治療新選擇:體外震波治療,造福有慢性肌腱炎困擾的患者...
下肢骨折復健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0-07 12:49:13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如何防止運動傷害?健管師葉宗祐分享「運動前暖身、運動後伸展」正確做法,動得健康又安全 葉宗祐健管師 目前任職101安杏診所健檢師,有五年的健管師資歷,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畢業,擁有中華民國健康管理學會健康管理師執照、中華民國健康管理學會 保健營養規劃師執照,曾任職運動力學...
下肢骨折復健 在 Yang.AT|運動訓練?健康知識分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01:27:07
什麼⁉️神經會被壓死❓ 很常聽到XX神經壓迫、X隧道症候群... 這些神經狀況 為什麼這麼難好呢❓🧐 今天就讓🐑老師來告訴你❗️ - 💫「神經會被壓死⁉️」 神經細胞富有彈性抗拉扯,卻不抗壓。周邊神經只佔身體質量的2%,卻會耗掉20%的氧氣,所以當受外力阻礙循環時,就會產生麻痛...
-
下肢骨折復健 在 練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15 20:00:01【來挑戰單腳起立!】下肢肌力大挑戰|肌少症自我檢測|你家長輩做得到嗎?
台灣在2020年首度出現人口負成長,將在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下肢肌力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腿沒力就不能行走、不能移動,肌肉會隨著年紀流失
40歲後每10年會流失8%肌肉,到70歲後更是直線下滑,肌少症不僅會骨鬆、骨折,死亡率也極高
肌肉過少,晚年生活將高度依賴他人、輔具生活。我們其實懂每個長輩內心的苦,沒有人願意依賴他人過生活,正確的解法就是提早接觸阻力訓練,增加肌肉對抗肌少症!
這邊練健康提供一個醫界普遍測量的方法,也就是單腳椅子站立,不只安全、有趣且快速檢測,如果您在挑戰時站不起來,那要趕快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囉!
快來招呼親朋好友挑戰單腳起立,看看下肢肌力夠不夠
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趕快拍下挑戰影片並標記 #stand4health
讓我們一起重視肌少症,重視長輩健康
下一集預告,已經知道自己站不起來,該怎麼辦?將於2020/9/18(五)於練健康Youtube頻道撥出!
趕快訂閱訂起來,不錯過各種第一手健康健身相關知識與資訊!
下肢肌力訓練影片(深蹲):http://yt1.piee.pw/vln2f
65歲保羅阿公,因阻力訓練開啟人生第二春,訓練一年就得全國健力金牌:http://yt1.piee.pw/um3gv
65歲保羅阿公,阻力訓練一年就參加舉重比賽:http://yt1.piee.pw/wc8m8
枯木逢春室,仁醫林永昌醫師於屏東潮州訓練長者阻力訓練:http://yt1.piee.pw/vvhgn
復健科醫師王思恒、醫師能蔡奇儒骨鬆、糖尿病、癌症怎麼開始訓練:http://yt1.piee.pw/v6vka
重訓容易中風?中醫師陳柏瑋說給您聽:http://yt1.piee.pw/w8mcw
#下肢肌力 #肌少症 #單腳起立 #中高齡訓練 #銀髮族訓練 #椅子起立 #深蹲 #squat #elderlyweightingtraining #elderlyweightlifter -
下肢骨折復健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4-10-23 16:26:23坐骨神經痛 專題 - 鍾啟福醫師@FindDoc.com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背景:關先生近兩年經常腰背痛,腰部痛楚曾經蔓延至大腿和小腿外側,需食止痛藥舒緩痛楚。
(一) 究竟關先生是有腰背痛、坐骨神經痛還是其他疾病?坐骨神經痛有何常見症狀?0:30
(二) 從中醫的角度,坐骨神經痛的發病原因是什麽呢?0:55
(三) 哪些人較易患坐骨神經痛?1:10
(四) 中醫如何治療坐骨神經痛?一般要接受多少次治療才見效?1:34
(五) 有坐骨神經痛,應該多做運動嗎?有什麽運動適合?2:02
(六) 坐骨神經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注意事項?(FindDoc 健康資訊) 2:20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下肢骨折復健 在 吳佳儒 物理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近期疫情嚴峻,在各地的各位都還好嗎?
今天要與大家介紹,此個案是在爬山過程中不慎滑倒,導致左側腓骨遠端骨折。
🔶腓骨在哪裡呢?
腓骨是附連小腿外側的長骨頭,遠端腓骨構成腳踝外側關節
🔶腓骨的功能?
承受極少部分身體的重量,遠端腓骨構成腳踝的關節。對於腳踝的穩定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腓骨常見傷害?跌倒受到撞擊、運動傷害或是壓力性骨折。
🟡腓骨骨折術後需復健嗎?
大部分腓骨骨折會打鋼板固定,術後即開始使用拐杖走路,醫師及治療師會依骨頭位移程度及病人體況還有開刀固定的方式決定要多久之後才能開始讓腳踩地,人體骨骼肌肉有用進廢退的原理,若拖越久不復健、越慢踩地都可能讓肌肉量流失更快,若想早日恢復生活品質,及早復健是最佳的選擇。
💪🏼個案由109/02月開刀,術後2個月開始復健,目標是可以再回去爬百岳。
一開始復健時腳踝仍腫脹、踝關節角度受限,經過復健約3個月後,把基本的下肢肌力、重心轉移及本體感覺都給練好,由於個案的目標是回去爬百岳,我們把基本功練好後轉介給教練,讓教練銜接練習專項運動的訓練 ,現在已經爬了好多座百岳了!!!
☝🏻最後這裡想跟大家說,專業間是可以互相轉介的,為了病人更好,當個案有更大的目標甚至重回運動場,適時的轉介,有助於整體運動產業的活絡,若個案疑似受傷,可以轉介給醫師、物理治療師評估,這對於整體運動產業都是一件好事唷!!!!
#術後復健 #腓骨骨折 #腳踝骨折 #王稚暉醫師
#台中物理治療 #吳佳儒物理治療師
#中港澄清醫院運動醫學中心
#成吉思汗台中館 #陳德儒私人教練
下肢骨折復健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職業醫學】~ 復工評估案例(下肢骨折)
連假放完了,來談談最近一兩個月遇到的復工案例吧;最近好幾個下肢骨折的案例,有車禍造成的大/小腿骨骨折,也有長期使用類固醇造成的股骨頭壞死。
然而,在復工評估時遇到相同問題都是...
「醫師說刀開的不錯,骨頭復原良好,可是員工還是不敢正常活動,影響到生活品質。」
下肢承重的骨頭要癒合,差不多都以2-3個月起算,所以常常公司收到的診斷書都是需要休養3個月;但實務的經驗上,我都會希望公司的職護能幫我每個月了解一下員工復原的情況。
因為有些本來就是靜態生活為主的,或是個性超級聽話的,這兩三個月就真的不動了!然後面談時就發現左右肌力已經不對稱,走起來的姿勢已經跑掉了,造成其他部位的肌肉骨骼負擔變大,疼痛明顯,反而更不敢動,肌力退化更快的惡性循環。
每個月了解員工復原狀況的好處就在於可以提早介入,而且員工也比較有被關心的感覺 (當然也是會有覺得你那麼早就來關切,是不是想叫我早點回去上班?明明診斷書就叫我休3個月...這就需要一些時間溝通,相互理解囉)
如果你也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有職醫/職護,可以先和他們諮詢討論,或是就近找骨科/復健科,了解自已復原的情況,以及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做肌力訓練或復健,讓自己生活功能及早恢復。
※ 內心OS:其實要多休那半個月、一個月,對我來說沒什麼差,只是如果為了晚點回來上班,自己該練的、該復健的不做,造成復原期拉長,甚至影響到日後的生活品質/工作能力,我覺得是因小失大啦!
下肢骨折復健 在 職能治療師王志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活夠好身心才好
這位大哥,去年年初中風,我在仁愛醫院跟他見過一次面。那時特別提醒他平常沒事在病房時別一直躺著。第二次見他已經回宜蘭老家,還請了個外籍看護。
當時拿拐杖勉強可站可走,還沒辦法爬樓梯,生活就如多數中風患者一般,每週三次外籍看護陪著,坐計程車到醫院復健,生活都需要協助。小事到脫衣服時,外看幫忙把衣服自患手拉出;穿衣服外看幫忙把衣服拉到好邊手穿上;倒個水、拿張衛生紙、撿個垃圾,通通要幫忙。
「為什麼不回台北跟家人住」我問。
「台北住五層樓公寓,打算練到腳比較有力氣,開始爬樓梯才考慮搬回去,而且台北沒有多的空間給看護住。」大哥回答。
大哥雖然患側動作不佳(手完全沒動作,腳勉強可以踢出去),但拄著拐杖,有人看著可站可走,我評估生活完全自理、上下樓梯都不是問題。大哥節省又憨厚,如果可以做到我建議的目標,一個月兩三萬看護費用也是不小數目,能省則省。教完上下樓梯,還有簡單的生活技巧,就鼓勵大哥在家自己練習,並叮囑回台北時一定要通知我。
不到一個月,大哥打來,已經有能力爬回五層樓公寓生活,並把外看辭退。大哥的太太告訴我,她平時兼安親班上課,先生暫無收入,還有兩個小孩要養,要打理先生外出復健、三餐、洗澡、幫他拿這個拿那個,覺得壓力很大。
與大哥、太太盤點出所有需要幫忙的事後,發現除了洗右手(好手)的手臂真的比較困難,可能要用上嘴巴幫忙,其他事情多花點時間慢慢來,還是可以一件一件完成。
接下來好幾次,只要大哥告訴我生活上有哪些不便的,我們就想辦法處理:自己搭公車去醫院復健太慢了,那就提早一小時出門;下雨天撐傘沒手拿拐杖,那就穿雨衣;太太橫了心,看著先生做,完全不插手。這位太太真的真的很強,徹底忍住不插手,因為看著做邊幫他做花更多的時間,還要忍受先生覺得太太不愛他的抱怨。
現在的大哥,把醫院復健當成外出的動力,一週三天固定出門走路搭公車,復健完順便到附近的運動中心做做spa!
「spa 地板很滑,要小心喔!」我好心的叮嚀
「我都拿著拐杖還有綁著肩托帶,讓大家不敢靠近我」大哥得意的說。
事實上大哥一天外出就兩三次,住家附近要找到賣小吃的地方,走路來回起碼要500公尺。加上每日的自主訓練功課,活動量還贏過一票宅男宅女,放手走路跟爬樓梯,早就不是問題。
但其實大哥的腳掌目前連打拍子都還是非常的吃力,能有這樣的動作品質,真的就是把生活當復健。我們算過,把大哥的生活日常,拆解成各種動作,粗估如下:
1、坐著時間:
每日大約13-14小時,含交通過程、復健時間
2、站著和走路時間:
每日大約3小時以上(雙腳持續長時間承重,有助於抑制高張力)
3、起立坐下:超過30下,不含額外訓練的每日100下。(同時強化雙側腰臀背部肌力及雙側下肢肌力)
4、走路距離:每日超過4000公尺
5、爬樓梯:每日上下樓梯各超過100階。
假如以上這些動作,都當成訓練來做,在每天固定安排的時段中練習,那是多麼的沈重、無味又疲累。但只要像一般人正常的生活著,扣除睡眠的7小時,17個小時間亂數分配,有時鬆、有時緊,就自自然然的達到了。
上個月我們的訓練的重點,進行到「找工作」。嘗試過幾個管道都失敗,可見中風後就業需求尚未被完全的挖掘。但大哥不氣餒,打算自食其力買滷味宅配,一般人一趟氣喘吁吁就可以完成採買,他老兄硬是得分成兩三趟去,這生活的訓練量又再次進階。大哥跟我分析:包裝的滷味不需要切;滷包、辛香料不需要繁複刀工;滷汁燉煮、開關火只要單手完成;鍋具簡單、清洗快速!手最適合他的工作!
好樣的大哥!雖然手腳進展緩慢,生活倒是加味不少哦!不仔細看的話,大哥走路的樣子,像是腳踝無法踩地的人嗎?
#優效居家職能治療所
#復能 #復健 #輔具評估
#中風 #骨折 #失能 #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