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上運動神經元受損部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上運動神經元受損部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上運動神經元受損部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上運動神經元受損部位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六個小孩的媽媽 Six Kids Mama,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Young Living will be bringing us a non-THC Essential oil infused CBD oil in US 😍😍😍😍😍😍😍😍😍😍 #CBD大麻籽油的4種功效 醫療用大麻的合法化問題在全球多個國家已成為高熱度的討論議題,事實上,大麻在歷史上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

上運動神經元受損部位 在 Andy-In-Chains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3:17:27

🧐有些肌肉,練了會更糟!🧐 以教練,和經常接觸重訓的觀點來說 基本上什麼身體狀況 都很容易導向,要做什麼訓練 增強哪裡的結論 (通常是肌力) (或調整關節、結構、張力、動作) 但近期我和一個長期的學生 (她是復健科醫師)👩🏻‍🔬 聊起醫療跟訓練的差別 她提到 「運動神經元失能」 例如: 小兒麻痺...

上運動神經元受損部位 在 巧克藥師|臺灣藥師|連鎖藥局經營管理顧問|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01:18:37

《妳知道人體細胞的生命週期嗎 PART2》⁣ ⁣ 【生命週期】⁣ 人體的運作過程是一個固定循環:所有的細胞都是先產出→發生作用→被破壞 →修復→淘汰,然後有更新的細胞再產出→發生作用→被破壞→修復→淘汰。身體需要不停的汰換過老或是功能不佳的組織,並產出新組織,才能讓身體持續維持在健康狀態。⁣ ⁣ 一...

  • 上運動神經元受損部位 在 六個小孩的媽媽 Six Kids Mam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2-21 08:30:24
    有 29 人按讚


    Young Living will be bringing us a non-THC Essential oil infused CBD oil in US
    😍😍😍😍😍😍😍😍😍😍
    #CBD大麻籽油的4種功效

    醫療用大麻的合法化問題在全球多個國家已成為高熱度的討論議題,事實上,大麻在歷史上是一項具有高經濟產值的作物,除了纖維能作為繩索或織布,種子也能榨油,並且具有廣泛的醫療價值,而自從其中的主成分大麻二酚(Cannabidiol)及四氫大麻酚(THC)被發現後,多種醫療用途已慢慢浮現👍🏻👍🏻

    CBD油/CBD大麻籽油是什麼?
    CBD油的主成分:大麻二酚(Cannabidiol)是大麻植物中近百種活性成分的一種,與最負盛名的四氫大麻酚(THC)不同的是,它不會影響心理狀態,且具有抗發炎、抗痙攣、抗氧化、止吐、抗焦慮、抗精神病等效益,對於部分難治疾病有潛在的治療效果(如:頑固性癲癇、巴金森氏症、焦慮症等),因此逐漸受到矚目

    CBD大麻籽油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好處)有哪些?
    1.有益癲癇症(Epilepsy)
    癲癇症代表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腦疾病,由神經元電活動受干擾所引發,發作時會出現奇怪行為情緒及感覺,並可能伴隨抽搐,肌肉痙攣,失去意識。
    癲癇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大腦或腦膜部位受傷或發炎,中風及腫瘤,這稱為症狀性癲癇,但多數情況下常無明確病因
    一則研究(為期6個月,對象為74位18歲以下難治性癲癇患者)指出,使用富含大麻二酚(CBD)的醫療級大麻籽油除了能降低發作頻率,治療後的行為、警覺性、語言、溝通、運動技能和睡眠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結論:CBD大麻籽油可能對難治性癲癇有改善效果,但受限於研究規模及方法,仍需更多大型研究進一步確認


    2.改善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氏病是一種錐體外系統(extrapyramidal system)中基底神經節異常引發的疾病,60歲以上有2%的盛行率,男女比率約為3:2,患者會提升6倍的失智症發生率
    帕金森氏病主要特徵為多巴胺能功能喪失及運動功能下降(包括靜止震顫,運動遲緩,肌肉僵硬),致病因子與曾接觸農藥和其他有毒物質、家族史、卵巢切除術有關,但老化是最主要因素
    一則雙盲對照研究(對象為21位無失智或其它精神狀況的帕金森氏病患者)指出,相較於安慰劑,使用大麻二酚(CBD)具有改善生活品質衡量指標的效果(但動作症狀及神經保護效益則未有明顯差別)。
    *結論:對於未有精神症狀的帕金森氏病患者,大麻二酚(CBD)可能改善其生活品質,但對運動功能則無顯著效果

    3.有益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精神疾病,主要症狀有:妄想、幻覺、紊亂的言語或行為,以及認知能力受損,人口盛行率約介於2.7/1000至8.3/1000之間,男女比例相當,主要發病原因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異常有關,包括: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谷氨酸(glutamate)和伽瑪氨基丁酸(GABA)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包含27則研究)指出,CBD(大麻二酚)雖然在臨床前研究被發現能改善多種認知損害,包括神經性 (精神分裂症)、神經退行性(阿爾茨海默病)、神經炎(腦膜炎、膿毒症和腦瘧疾)和神經障礙(肝性腦病和腦缺血),但截至目前,由於缺乏相關研究,CBD在正式臨床中對於精神分裂症的改善效果仍未明。
    *結論:由於研究數量過少,CBD(大麻二酚)是否對精神分裂症有幫助仍無明確結論,需更多實證觀察

    4.CBD與心血管功能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醫療體系中負擔最大的一種疾病,而常見的心肌梗塞約有90%與人群可歸因風險有關,包括膽固醇比值、吸煙、糖尿病、高血壓、腹部肥胖、心理情緒因素、水果/蔬菜攝取、體育運動和飲酒
    預計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將超越感染性疾病,成為造成全球人類傷殘及致死的最主要因素,比例從1990年代的25%成長至2020年的40%
    一則系統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22則研究)指出,在控制狀態下,使用CBD對於血壓及心率改善並無顯著影響,但處於壓力狀況時,則具有降血壓及心率的效果,並且於動物再灌注損傷(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模型中發現能增加腦血流量。
    *結論:動物模型中發現,大麻二酚(Cannabidiol)對於心血管功能可能有正面幫助,但相關人類實證仍不足

    CBD大麻籽油有副作用嗎?
    就目前有限的研究發現,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對於人類是一種可能安全(POSSIBLY SAFE)的物質,適當劑量下使用未發現耐受不良或毒性反應情況,但曾被報導的副作用包括疲倦、腹瀉、口乾、低血壓、輕度頭痛、嗜睡、食欲/體重變化等。

    #安全注意事項(CBD產品使用禁忌)
    孕婦、哺乳媽媽、肝腎功能不佳者勿用(因相關安全性未知)
    勿與藥物併用,因可能抑制肝臟中與代謝藥物有關的酵素(cytochrome P450),進而影響藥物作用,引發未知風險
    高劑量使用可能造成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顫和肌肉運動症狀惡化

    CBD資料是網路文章

  • 上運動神經元受損部位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1-08 19:05:29
    有 8 人按讚


    【一天聽一點 #472】老狗學得會新把戲~《神經可塑性》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知道你有沒有曾經想過一個問題?就是不管在我們的生理、還是心理上,因為各種外力,或者是疾病的原因,讓我們喪失了某些功能。

    然而,這些功能的喪失,究竟是因為我們真的失去了這些能力,還是我們的大腦「學會」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這什麼意思呢?

    你可能有見過一些因為中風,可能造成他的手,或者是腳不方便的這些朋友。在我們一般直覺上面,會覺得他就是因為中風,而造成神經跟肌肉的功能,沒有辦法發揮。

    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說法,從某個角度來說它是對的。但是如果從近年來,大腦跟神經的研究,告訴我們的很多證據;那這樣的一個觀念,其實是可以被懷疑的。

    近年來,大腦神經的研究當中,有一個最具革命性的發現,就叫做「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的研究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學者,叫愛德華.陶伯。

    在他一系列的實驗當中發現喔,不管是動物還是人,在中風之後,不見得只能過著,那些很悲慘的失去功能的生活。事實上,在後面的復健,只要方法正確的話,他要恢復原本的功能,而恢復的程度很高,這是絕對有可能,而且絕對做得到的。

    其實,有很多實驗的證據告訴我們,這些中風的患者,如果在他們想要使用,那個已經癱瘓的手臂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舉不起來,於是在大腦跟神經裡面,就會很自然的「學會」不再使用那一隻手。

    然而一旦如此,大腦當中,掌管那隻手的運動神經迴路,就退化了。因此呢,陶伯的做法,就是先教中風的病人,重新使用已經癱瘓的手。

    他做法是什麼呢?他會先限制住、可能是綁住病人,功能好的那一隻手,然後去訓練那隻病人「以為」已經癱瘓的手。當功能正常的手,被限制住的這些病人,他就被迫得使用,那個功能已經受到傷害的手。

    結果,最後那隻功能受損的手,恢復狀況越來越好。甚至於他還發現,即使這個病人已經中風了好幾年,這個方法也仍然適用。

    愛德華.陶伯他首創的這個方法,稱為「限制引發治療法」。在執行「限制引發治療法」的時候,他們同步去做很多大腦掃描。

    這些大腦掃描顯示,當病人使用陶伯的方法,去挽回失去的功能的時候,那些受傷部位附近的神經元,就會開始接手,受傷或者死去細胞的工作。

    用一般人比較容易聽得懂的話來說,就是雖然你可能中風,你可能局部大腦功能的區域,的確是壞死了,或者是受傷了,或者是受損了。可是別忘了,那個受損區域的旁邊,還是有很多「大腦神經元」。

    於是,這些周邊的大腦神經元,就慢慢的「接替」或者是「取代」原本神經元的功能。那當然談到這裡,我必須要特別提醒一下,如果你自己或你身旁的家人,有中風或癱瘓…等等的狀態。你還是得詢問你的醫師,看看怎麼樣去做相對適合的復健跟治療方法。

    然而,其實不只是在「中風患者」的身上;事實上,這樣的一個實驗方法,還曾經把它用在老鼠身上。研究者把會引發出「帕金森症狀」的藥物,注射到老鼠的身上。

    讓老鼠的身上,可能是左半邊,或者是右半邊,造成癱瘓的狀態。在引發癱瘓的病症之後,實驗者就把老鼠正常功能的那一邊,的前肢或後肢,把牠們綁住。而這個老鼠,就被迫使用癱瘓的那一邊。

    結果,經過七天之後,把正常的那一邊鬆綁,結果原本癱瘓的前肢,或者是後肢,牠的功能發揮,就跟沒有癱瘓前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動作上的困難。

    也就是說喔,這老鼠功能受損的那一邊,被迫要不斷的去使用牠,反而在牠大腦跟神經系統當中,受損的那個部位,周邊的神經系統,就會取代原本受損部位的功能。

    所以聽到這裡,你仔細想想,我們的神經是不是很有可塑性?那如果「神經可塑性」是我們人類,或任何動物身上的特性的話。那麼你回想一下,那些你覺得自己很害怕、那些你覺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究竟是你真的做不到,還是你「學會」了自己做不到這件事呢?或許限制住你的,並不是你功能不足的那個部分,反而是你功能運用得很好,的那個部分。

    因為它功能運用的很好,所以你就依賴了它,以導致於功能不好的那個部分,一直沒有機會發展出來。

    所以囉,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的狀態,其實我們都必須要先確認,並且告訴自己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這個觀念就叫做「老狗學的會新把戲」。

    生命的可能性,無所不在,而你就是那個「可能性」的源頭。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文字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凱宇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上運動神經元受損部位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1-08 19:00:06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19/01/26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知道你有沒有曾經想過一個問題?就是不管在我們的生理、還是心理上,因為各種外力,或者是疾病的原因,讓我們喪失了某些功能。

    然而,這些功能的喪失,究竟是因為我們真的失去了這些能力,還是我們的大腦「學會」了,我們沒有這個能力,這什麼意思呢?

    你可能有見過一些因為中風,可能造成他的手,或者是腳不方便的這些朋友。在我們一般直覺上面,會覺得他就是因為中風,而造成神經跟肌肉的功能,沒有辦法發揮。

    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說法,從某個角度來說它是對的。但是如果從近年來,大腦跟神經的研究,告訴我們的很多證據;那這樣的一個觀念,其實是可以被懷疑的。

    近年來,大腦神經的研究當中,有一個最具革命性的發現,就叫做「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的研究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學者,叫愛德華.陶伯。

    在他一系列的實驗當中發現喔,不管是動物還是人,在中風之後,不見得只能過著,那些很悲慘的失去功能的生活。事實上,在後面的復健,只要方法正確的話,他要恢復原本的功能,而恢復的程度很高,這是絕對有可能,而且絕對做得到的。

    其實,有很多實驗的證據告訴我們,這些中風的患者,如果在他們想要使用,那個已經癱瘓的手臂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舉不起來,於是在大腦跟神經裡面,就會很自然的「學會」不再使用那一隻手。

    然而一旦如此,大腦當中,掌管那隻手的運動神經迴路,就退化了。因此呢,陶伯的做法,就是先教中風的病人,重新使用已經癱瘓的手。

    他做法是什麼呢?他會先限制住、可能是綁住病人,功能好的那一隻手,然後去訓練那隻病人「以為」已經癱瘓的手。當功能正常的手,被限制住的這些病人,他就被迫得使用,那個功能已經受到傷害的手。

    結果,最後那隻功能受損的手,恢復狀況越來越好。甚至於他還發現,即使這個病人已經中風了好幾年,這個方法也仍然適用。

    愛德華.陶伯他首創的這個方法,稱為「限制引發治療法」。在執行「限制引發治療法」的時候,他們同步去做很多大腦掃描。

    這些大腦掃描顯示,當病人使用陶伯的方法,去挽回失去的功能的時候,那些受傷部位附近的神經元,就會開始接手,受傷或者死去細胞的工作。

    用一般人比較容易聽得懂的話來說,就是雖然你可能中風,你可能局部大腦功能的區域,的確是壞死了,或者是受傷了,或者是受損了。可是別忘了,那個受損區域的旁邊,還是有很多「大腦神經元」。

    於是,這些周邊的大腦神經元,就慢慢的「接替」或者是「取代」原本神經元的功能。那當然談到這裡,我必須要特別提醒一下,如果你自己或你身旁的家人,有中風或癱瘓…等等的狀態。你還是得詢問你的醫師,看看怎麼樣去做相對適合的復健跟治療方法。

    然而,其實不只是在「中風患者」的身上;事實上,這樣的一個實驗方法,還曾經把它用在老鼠身上。研究者把會引發出「帕金森症狀」的藥物,注射到老鼠的身上。

    讓老鼠的身上,可能是左半邊,或者是右半邊,造成癱瘓的狀態。在引發癱瘓的病症之後,實驗者就把老鼠正常功能的那一邊,的前肢或後肢,把牠們綁住。而這個老鼠,就被迫使用癱瘓的那一邊。

    結果,經過七天之後,把正常的那一邊鬆綁,結果原本癱瘓的前肢,或者是後肢,牠的功能發揮,就跟沒有癱瘓前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動作上的困難。

    也就是說喔,這老鼠功能受損的那一邊,被迫要不斷的去使用牠,反而在牠大腦跟神經系統當中,受損的那個部位,周邊的神經系統,就會取代原本受損部位的功能。

    所以聽到這裡,你仔細想想,我們的神經是不是很有可塑性?那如果「神經可塑性」是我們人類,或任何動物身上的特性的話。那麼你回想一下,那些你覺得自己很害怕、那些你覺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究竟是你真的做不到,還是你「學會」了自己做不到這件事呢?或許限制住你的,並不是你功能不足的那個部分,反而是你功能運用得很好,的那個部分。

    因為它功能運用的很好,所以你就依賴了它,以導致於功能不好的那個部分,一直沒有機會發展出來。

    所以囉,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的狀態,其實我們都必須要先確認,並且告訴自己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這個觀念就叫做「老狗學的會新把戲」。

    生命的可能性,無所不在,而你就是那個「可能性」的源頭。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文字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凱宇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