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洋梯形濾杯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洋梯形濾杯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洋梯形濾杯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洋梯形濾杯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觀察粉層吃水的四種狀態-搭配梯形濾杯四次斷水法】 大家午安,今天學長玩梯杯神器-三洋有田燒梯形濾杯 手法使用風味均衡的四次斷水法,可以觀察到粉層吃水的明顯差異 參數很簡單,但非常適合三洋 ✅ 比正常手沖更細的研磨度,我是使用小富士平刀#4 (平常是#5) ✅ 90度的熱水+Fellow EKG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小雨Wayne Sh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要來做的實驗是測試市面上的V型濾杯和梯形濾杯 在幾乎同樣的條件下,濾杯的流速比較到底誰快誰慢 影片中使用的濾杯: V型- 泰摩TIMEMORE 冰瞳濾杯 樹脂版 搭配三洋麻纖維濾紙 梯形- Kalita 102 濾杯 搭配 寶馬 102濾紙 使用濾紙皆為漂白版本 #咖啡教學 #咖啡實驗室 #...

  • 三洋梯形濾杯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6 12:49:31
    有 147 人按讚

    【觀察粉層吃水的四種狀態-搭配梯形濾杯四次斷水法】
    大家午安,今天學長玩梯杯神器-三洋有田燒梯形濾杯
    手法使用風味均衡的四次斷水法,可以觀察到粉層吃水的明顯差異

    參數很簡單,但非常適合三洋
    ✅ 比正常手沖更細的研磨度,我是使用小富士平刀#4 (平常是#5)
    ✅ 90度的熱水+Fellow EKG手沖壺
    ✅ 20克的瓜地馬拉 莫里托莊園 日曬,奶油爆米花的香氣讓人想看電影
    ✅ 總給水量300克,平均四次給水
    所以是75、75、75、75,四次的給水大小盡量保持一致

    沒有悶蒸也沒有下甚麼特殊手法
    就是利用三洋梯形濾杯美妙的流速和咖啡粉的吃水狀況,調整風味

    因為三洋梯形濾杯的角度比較窄,咖啡粉吃水狀況會反映在流速上

    ⭕ 咖啡粉還沒進入淹水狀況時,粉水的接觸時間會比較短
    能充分表現咖啡風味的前段,做出香氣和酸質

    ⭕ 咖啡粉進入淹水狀態後,粉水的接觸時間會增加
    進而讓咖啡風味往後走,增加更多甜度和口感

    讓我們搭配影片看

    ✅ 第一種狀態:咖啡粉從乾燥到完全吃水的狀態
    因為梯形濾杯的落水孔比錐形濾杯小很多
    即使沒悶蒸,濾杯內的水也不會快速流光

    短短10秒左右,我給了75克的水
    可以看到剛開始咖啡粉從全乾到略為吃水,但還沒到達飽水狀態
    繼續給水後,粉跟粉之間含了大量的水,呈現出水光
    粉浮在最高處,形成一個漂亮的圓拱狀,

    給完水後大約12秒我就給下一段水,這時咖啡粉剛吃飽水
    還沒進入淹水狀態,三洋濾杯可以表現非常快的流速
    因此主要萃取香氣和果酸

    ✅ 第二種狀態:咖啡粉吃飽水,但仍維持濾泡狀態
    可以看到我給水時,粉層中湧出大量空氣
    使粉層被空氣撐起來,因此粉跟粉之間的間隙是比較寬鬆的
    因此咖啡粉仍然浮在水的上面,表層不會看到分離的水

    此時的流速還是相當快
    我給完水14秒就進入下一階段了,只略為比第一階段慢2秒
    此段仍然處於濾泡狀態,快流速擠了更多的果酸進濾杯
    前面兩階段主要都還是萃取香酸

    ✅ 第三種狀態:濾泡進入浸泡狀態,大約一半一半
    給水前半還可以看出少量空氣釋放,但明顯沒有第二段那麼劇烈
    但仍然可以讓粉層間隙放大,形成較快的流速

    但持續給水就會發現空氣已經叫不出來了
    因此後半段粉層就不再膨脹,開始呈現有水浮在粉層上的狀態
    也就是進入浸泡階段,粉和水的接觸時間會變長

    但因為前半段仍有空氣釋出,浸泡和濾泡大概是一半一半
    時間的增加也不會太誇張
    我給完水大約17秒才進入下一階段,時間略長3秒
    這段就開始大量萃取甜感,主要是果酸已經萃取了兩階段
    咖啡粉豆心吃水的時間也比較長了,因此甜感會開始集中釋放

    ✅ 第四種狀態:全浸泡狀態
    濾杯內的空氣幾乎已經釋放完畢,我中心給水也只能擠出少量泡泡
    而且粉層也不會像先前階段那麼明顯上湧
    隨著水量變多,水很快就會淹過咖啡粉,進入全浸泡狀態

    這時咖啡粉已經完全泡在水裡,而且細粉已經吃飽水變重
    一不小心容易塞住,造成萃取出苦澀味的討厭現象
    因此即使這一段已經進入全浸泡,但還是要盡量讓中間的厚粉層浮起
    減少粉層夯實造成的不正常淹水狀態

    整段流完大概花了25秒左右,這時會釋放出適量的body
    讓整體喝起來尾韻綿長一點、支撐力再強一些
    但三洋濾杯的快流速仍然不會讓口感過重,算是清爽的body

    ----
    以上四種狀態在三洋梯形濾杯中特別容易觀察到
    主要原因是梯形濾杯的落水孔較小,比較不會有水流光光的問題
    因此比錐形濾杯容易觀察

    錐形濾杯在給水控制比較得宜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四次斷水法來觀察
    但給水的力道和研磨度就要多試一下,不然可能四個狀態會不清晰

    ----
    觀察粉層變化帶來的流速變化
    然後流速變化帶來的風味變化

    這不但好玩而且可以讓你的萃取更為精準
    動動腦筋+做做實驗,一起讓你的手沖更好喝吧

  • 三洋梯形濾杯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22 10:06:22
    有 68 人按讚

    三洋梯形濾杯是我最愛的梯形濾杯
    另一個就是防呆濾杯-kalita波佐見燒了

    三洋的香酸更為優秀ㄧ點
    而且幾乎不會有錐形濾杯萃取不足的問題
    各位手沖愛好者們
    有個梯形濾杯試試不同的系統
    對手沖觀念的進步也是很顯著的喔

  • 三洋梯形濾杯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30 09:43:29
    有 170 人按讚

    【學長的器材推坑標準】
    大家午安,我是學長,每天每天
    學長面對一堆器材和豆子思考著要寫些甚麼東西給大家看
    也有很多人希望學長賣這個/寫那個
    面對越來越多廠商贈送的器材/邀稿/新商品利潤的誘惑
    學長想把我自己的器材選擇標準告訴大家
    畢竟,vvcafe是個相對自由的FB專頁
    學長是吃這行飯不會錯,但我想賣的東西
    大多都是經過【任性的我自己的咖啡專業判斷】

    ❶ 經過實驗符合沖煮邏輯的器材
    絕大部分的器材(高於95%),學長都徹底用過才會開始推坑
    也就是說我文中所寫的特色、賣點、風味、有趣性、適合人群
    都是經過學長自己實驗、消化、歸納後的結論
    我覺得對某部分消費者是有價值的,才會販售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原因也不妨跟大家講
    好東西大家用起來就是好用,不會有太多疑問,有疑問也易解
    爛東西或誇張的陳述只會引來一堆購買者的詢問
    學長的訊息絕對會回到手軟,這種商品我是絕對不賣的

    至於有沒有極少數的商品我是沒上過手的?有
    某些預購商品或募資商品,我真的拿不到的
    學長就會探討商品的新穎性和資料的可靠度評估後才販售
    例如:sasa的OCD十字鏢填壓器
    在當時確實是很獨創/特殊的產品,也沒有太多使用風險
    我才會進行預購,否則我不一定願意跟風

    ❷ 對於某種族群/某種沖法 有價值或差異化的器材
    濾杯和手沖壺對於學長的粉絲來說,或許大多數人都有
    因此在濾杯和手沖壺這種器材的挑選上,學長是很抉擇的
    畢竟,推一個沒甚麼太多差異的濾杯/手沖壺給粉絲
    這種效益不太大的事,我會覺得很無益

    例如兩年來我推坑過的濾杯,我覺得都有其不同的意義
    ▶ 鑽石/切子濾杯→慢流速的菱形溝槽錐形濾杯,可反向彌補V60口感單薄的問題

    ▶ 三洋梯形濾杯→快流速的梯形濾杯,可反向彌補舊款kalita濾杯流速太慢的問題,果酸明亮均勻

    ▶ 聰明濾杯Grace→和塑膠款的聰明濾杯比更防呆也更有可玩性,又可減少部分人對塑膠材質的疑慮

    ▶ 花瓣濾杯→錐形濾杯中新的結構,甜度強大,算是相當新穎的概念,也可補足許多人沖煮不出甜味的問題

    ▶ 客氣六肋濾杯→台灣非常精湛的工藝+kono結構,美感和溝槽的完成度都很好,補足kono濾杯沒有陶瓷的遺憾

    以上五種濾杯都在不同時期被學長推廣過,前後大約2年左右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這五款都是值得收藏的好濾杯
    而且五種的特色各有不同,杯杯都可玩出不同的風味

    而其中學長經手的濾杯少說也有2.30種
    為什麼不賣不寫不提,往往是因為
    功能重複、設計老舊、作工簡陋、使用困難、不具實用性...等
    不被挑選一定有理由,被學長挑選也一定有理由

    ❸ 性能/美感/特殊性 符合價值
    學長選東西會考慮c/p值,但有些東西不以c/p值當唯一衡量標準
    例如:風味、美感、手工...等,其價值隱含卻在暗處發光
    也是精品咖啡世界裡最值得追求的:個性化與可玩性

    但要販賣,總是要給各位客官一個客觀的售價
    價格和價值對等很重要,商品很多,我不盲目追求

    例如:有些東西是精品,但我覺得價格>價值時
    我可能選擇分享/開箱但不販售,欣賞不賣不違反我的原則

    又例如:有些東西可能很便宜很簡單,但其背後價值無限大
    例如基礎電子秤/溫度計,有了他們沖煮的穩定度可以大大提升
    即使美感一般,但可以讓更多人輕鬆上手,我還是會賣
    畢竟精品咖啡推廣需要過程,要努力降低門檻讓更多人進來

    至於價格
    學長努力讓大家在我的專頁上購買的東西都符合市場價
    但我並不致力於做市場最低價,因為這往往代表了很大的犧牲
    例如:被單一商品/廠商綁死的犧牲、強迫賣一些爛東西的犧牲...等

    學長就是任性,我不愛的東西你叫我怎麼賣...

    以上是我大致的推坑標準,也因為這樣
    任何客人跟我提的問題我都答得出來,我也不會心虛
    我也歡迎你購買我的東西來問我各式問題,我會很愉快

    -----以上是推坑標準,以下是反向思考-----

    有些東西,學長玩不出個所以然(難用.沒特色.廣告誇張之類)
    我就不會賣,當然也不會開箱(沒可寫性),甚至不會分享
    那是因為...我不想讓其他人上手我覺得不好的東西

    當然這個判斷標準只是我個人的主觀
    說不定換個人玩就很厲害,這當然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
    但反正粉絲專頁是我個人的平台,不必顧慮其他可能性
    我就說
    ▶ 我覺得好的東西
    ▶ 我想像符合大眾價值的東西
    ▶ 我推坑我可以負責不會心虛的東西

    聰明如你,就知道學長的意思啦~

    感謝每個跟我買過器材/豆子的人
    如果你使用上有甚麼問題,歡迎詢問
    因為我希望你買到用到喝到,想到是學長推的坑
    不會覺得生氣,而是覺得【這個坑跳得好】

  • 三洋梯形濾杯 在 小雨Wayne Shi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23 12:00:03

    這次要來做的實驗是測試市面上的V型濾杯和梯形濾杯
    在幾乎同樣的條件下,濾杯的流速比較到底誰快誰慢
    影片中使用的濾杯:
    V型- 泰摩TIMEMORE 冰瞳濾杯 樹脂版 搭配三洋麻纖維濾紙
    梯形- Kalita 102 濾杯 搭配 寶馬 102濾紙

    使用濾紙皆為漂白版本
    #咖啡教學 #咖啡實驗室 #手沖咖啡

    想知道我的店在哪裡? https://www.facebook.com/cafe3952/
    想知道我有賣什麼? https://www.cafedrizzle.com.tw

    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歡迎訂閱我的頻道!!

    如果你有任何疑問歡迎在影片下方提出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