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星手機一直重開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星手機一直重開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星手機一直重開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星手機一直重開機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Eddie Tam 譚新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譚新強:Galileo的教誨:人類非宇宙中心點 文章日期:2021年5月21日 【明報專訊】人類非常自以為是,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的動物。自古以來,不止大部分人都以為大地是平或者是方的,他們更以為天上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圍繞着我們而運轉的。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以望遠鏡觀察得來...

三星手機一直重開機 在 Zaria Chio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09:18:53

以為我今天爽玩新機了嗎? 沒有啊啊啊啊~~~ 早上10:09拿到手機至現在⋯⋯ 備份用了12小時還沒完成,itune換了好幾條線,這個重開機那個重開機完全連不上,其他充電也在充,照片也可拉出,就是itune沒反應! 改用iCloud恢復備份,但跑的比古老56K網絡還慢,每半小時還多一小時的作業時間🤦...

  • 三星手機一直重開機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1 09:10:34
    有 153 人按讚

    譚新強:Galileo的教誨:人類非宇宙中心點
    文章日期:2021年5月21日

    【明報專訊】人類非常自以為是,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的動物。自古以來,不止大部分人都以為大地是平或者是方的,他們更以為天上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圍繞着我們而運轉的。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以望遠鏡觀察得來科學證據,支持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太陽中心論,他就被教廷批鬥和逼害了20多年之久。

    即使現代人也有同樣自以為是的主觀願望。不少人偏見地以為近數十的所謂新發明,例如互聯網、手機、AI、機械人和加密貨幣等,都必然是人類史上最偉大和最重要發明。更有不少人甚至相信所謂加速回報定律(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認為重要科技發明的速度不斷提升,很快就將達到人網合一的所謂「奇點」(Singularity)!

    客觀點來看,這些科技發展雖重要,尤其互聯網和手機,令到日常生活更方便和豐富,但怎可能比火、蒸氣機、電力、電話、汽車和飛機等更重要?有人曾問過李光耀,什麼是偉大發明?他的答案是對新加坡而言,最重要的發明是空調!他認為在熱帶地區,如沒有空調,工作效率非常低,經濟發展必更困難。你可能以為李光耀此言是開玩笑,小小一台冷氣機,怎可能那麼偉大?但事實擺在眼前,新加坡是熱帶國家中,極少數(差不多唯一)能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國家之一,成功原素當然不止空調這麼簡單,但他立國不久即決定盡快在所有政府辦公室裝置空調,肯定對提升政府效率有極大幫助。

    近20年科技無助提升生產效率
    若以生產效率的趨勢來判斷近20年科技發展的成效和重要性,不幸客觀結論就必然是頗為失望,甚至驚訝。因為不論美國或中國,過去20年的勞動生產率(labour productivity)增長都不斷放緩(見圖1及圖2),就如數以萬億美元計的IT投資,每人手中一台超級電腦,都提升不了我們的生產效率。更不需遑論AI結合機械人,再加5G,所有工廠都應變得更自動化,需要的工人極少,理論上人均生產效率必定急速提升。

    這麼多「超偉大」發明,怎去解釋生產效率增長率不加速反放緩的重大謎團?我認為可探討3個可能性。

    (1)從1970年代開始,個人電腦(PC)開始崛起和普及,企業投入大量資源,期望生產力效率大幅提升。但長近20年的投資期,效果一直是失望的,在互聯網普及前,大部分電腦幾乎可算是獨立的,主要用途只包括文書處理(word processing)、電子試算表(spreadsheet)和簡單資料庫(database)等,即使有通訊功能,也只限於速度極慢、撥號連線的modem。在這個單打獨鬥的環境下,大部分PC亦是一台昂貴的高級打字機,對生產力提升當然有限。後來隨着互聯網崛起、寬頻普及,企業開始看得到大量投資IT的回報。當然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創立大量新企業的機會(但即使如此,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的生產力增長也一直放緩)。

    同一道理,過去30年的新科技發展,將有重新提升生產力效率的一天,可能只是時辰未到。我贊同有此可能性,但到底現代科技,缺乏什麼催化劑,防止它們完全體現潛能?我也沒有準確答案,部分可能是投放的量未足夠,例如5G,大家一直期待網絡速度馬上提升10倍以上至Gbps級別,但事實上在美國和中國的用戶體驗極差,平均速度提升50%不到,某些情况和地區,甚至比4G更慢,亦較受障礙物如牆壁阻礙接收。應用方面更缺乏「killer apps」,據說在中國的流行5G App是Speedtest,就是用來測試通訊速度!現時平均每個基站服務約7000用户,當然寄望繼續增加密度,到了某個水平,希望能較成功體現5G功能。除此,高頻率的mmWave網絡仍在起步階段,高頻率才可真正大幅提升速度,但不幸物理上,mmWave穿透力更差,要實現IoT夢想,實時遙控高速機器,進行精細手術和應用於交通系統等,仍面對極大挑戰。

    (2)人均生產效率增長放緩,有可能是定義和數據準確度的問題。會否是不可以金錢來量度近代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所有好處,除經濟增長外,亦有助改善人類健康、延長壽命,以及提升快樂感?有可能,事實上在過去200多年,全球人類壽命的確上升很多,從不到30歲升至現在的70多歲;但大部分應該是公共衛生的改善,尤其自來水的普及,農業進步導致營養改良,以及接生技術和環境改善,大幅減低嬰兒夭折率等,而非來自先進癌症治療法或基因工程技術。當然,近年英美的平均壽命更出現下跌趨勢。快樂的定義更抽象,跟科技發展更沒有一個必然關係,去多幾次日本就一定開心啲?著名人類學家Steven Pinker認為,原始的hunter-gatherers,以狩獵為生,不用花太多時間工作和計劃生活,平均快樂度反而比生活較穩定和富庶的農業社會高很多。原因是農業需要長達一年的工作計劃、播種、灌溉、收割和儲糧等等,全年忙碌,亦需全年憂慮天氣和瘟疫等。現代人更惨,不止需要計劃一年,未上幼稚園,已需要開始計劃人生,每年每月每日都有無窮無盡的所謂工作、責任和煩惱。

    有人企圖解釋,可能分母也有問題。人均生產力增長減速,或者是因為現代經濟高度自動化,需要工作的人愈來愈少,即是失業,underemployment和不需工作的人愈來愈多,所以人均生產效率就被拉低了。這個解釋有兩個問題,首先在這次COVID大流行前,以美國為例,失業率跌至3.5%的50年新低,何來工作人數在減少?近月隨着美國疫情減退,失業率又再急速下降,所以此論點不成立。

    有人指出,雖然表面失業率低,但有不少人不再尋找長工,只做點「零工」(gig),或只領救濟,所以人均生產效率被拉低。我沒有深入研究過,但我懷疑近年underemployment的情况,是否真的比以前嚴重。我的印象是從前較以農業為重的社會,鄉下的「閒人」更多,城市化才是提升人均生產力的最重要元素。

    總括來說,我承認經濟數據未必能夠完全反映科技進步對人類的影響,但仍不可以此為解釋生產效率增長放緩的藉口。

    人類發展漸近兩科學極限
    (3)我認為最重要的解釋是人類發展已逐漸走近兩個科學上的極限。第一個是地球資源所能提供的可延續發展極限。人類發展,從古至今,尤其從工業革命開始,都可說是建築在耗用地球資源身上,尤其倚賴化石能源,最初是最髒的煤炭,後來是更好用但更有限的石油,再加上較清潔但難儲存運輸的天然氣。近年我們當然開始發現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帶來嚴重氣候變化問題,如不能在極有限時間內解決,足可導致一次全球大規模動植物滅絕災難!

    樂觀來看,這個危機當然也提供很多發展再生能源、電動車輛(electric vehicle, EV)、儲能、碳捕獲(carbon capture),以至「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技術的機會。但不能否認的是地球本身是個充滿有機化學(organic chemistry)的環境,最方便的能源必然是與炭相關的,石油的能源密度是任何電池技術的20倍以上。按《巴黎氣候協議》的計劃,人類必須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談何容易?去年因疫情,全球碳排放確下降了約6.5%,接近但仍不到每年遞減7%的目標,今年美、中等經濟重開,有可能達標嗎?

    另一個更根本的是物理的極限。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突破,毫無疑問是二十世紀初,愛恩斯坦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和稍後由玻爾(Niels Bohr)、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等人所發展的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兩套理論非常偉大,亦有極大實用性,核能和核武正是它們的結合,是禍是福,見仁見智。但不幸過去60年,理論物理已可說碰到了堅硬牆壁,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有非常根本性,甚至哲學性矛盾,聰明如愛恩斯坦,窮人生最後30年努力,也無法解決此問題。後人想出很多充滿創意的理論,例如超弦理論(Superstring Theory),但全都是紙上談兵,毫無實驗證明,所以於事無補。

    物理極限對應用科技和經濟發展有很大影響。整個IT革命都是由半導體技術進步所推進。最有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雖並非一條真正永恒不變的物理定律,但在過去50年,一直是芯片發展的一個指標。事實是每一代的芯片發展,雖仍在進步,但速度早已放緩,最初摩爾定律預期每9至I2個月,芯片密度即可翻一倍,近年已放緩至兩年以上。強如過去的老大英特爾(Intel),已停滯於14nm兩年以上,只有台積電和三星能繼續推前,能成功生產7nm芯片。即使台積電等能如期做到2nm,無疑必將接近物理極限,再縮小必將帶出各種量子世界的奇怪現象如「穿隧效應」(tunneling effect),極難控制芯片性能。

    在應用層面上,影響也必極大。單是AI無人駕駛,已是個極重要的科技夢想,亦是Tesla股價的一個重要支柱。馬斯克(Elon Musk)教主是個頂級銷售員,他一直不斷告訴「信徒」無人駕駛是個相對簡單的ANI(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應用,只需GPU或ASIC夠快,加上視覺數據,必可在短期內成功。按馬斯克的說法,年輕一代不需要學駕駛汽車,法律甚至將禁止人類開車,所有汽車變成AI無人駕駛的EV。

    無人駕駛為極複雜AI難題
    事實上,無人駕駛是個極複雜的AI難題,最近連馬斯克開始承認困難比原先想像中高很多。不止Tesla,大部分其他公司都碰到同樣問題,不少甚至已放棄。Uber和Lyft都計劃出售無人駕駛部門,Alphabet的Waymo,近日CEO和CFO等多位高層相繼辭職。德國各大汽車廠近日都推出質量非常不錯的EV,但並無太多AI功能。

    我一向認為無人駕駛沒那麼簡單,應屬於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問題,即需要所謂common sense。人腦當然遠比電腦慢,但複雜度遠比芯片高,人腦neurons(神經元)數量超過1000億,synapses(突觸)數量更超過125萬億,更加是三維物體,連形狀和組織都對人腦的思考、性格和整個意識(conciousness)非常關鍵,遠比現時最先進二維為主,7nm GPU的540億原子粒多和複雜。即使未來用到2nm技術,能做出人類common sense的機會仍很低。不少AI專家認為,AGI需要whole brain simulation,或甚至不可以矽為基礎原料,改以用所謂wet ware,不知是否想以基因工程技術,在試管中培植出一個以碳為基礎原料的有機AI系統?聽起來,比Frankenstein(科學怪人)更恐怖!

    我沒有答案,只想提醒大家不要過度自以為是,人類始終是渺小的,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非常有限!

    (中環資產擁有Tesla、Uber、Alphabet、台積電及三星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3.php?col=1463481132098

  • 三星手機一直重開機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1 05:50:47
    有 232 人按讚

    歡迎A.C.年代的Paradigm Shifts

    Covid大流行已籠罩整個世界逾半年,徹底改變全球人類生活方式,史無前例。早前中國、日本、韓國、澳洲和西歐,似乎已成功遏制疫情,每日確診數字,減至數十、單位數,甚至零。但好景不常,近日全球各地死灰復燃,包括香港、中國內地、澳洲、西班牙,甚至已3個月無新症的越南等等!可能因為隨着社會重開,人民防疫意識逐漸鬆懈?或因被疫情仍未受控的地區、經貨運相關工作人員滲透入去?相信兩個因素都有一點,但最令人擔心的是「聞風喪膽」的第二波,已開始重臨北半球!Covid的季節性不太明顯,但專家相信仍是有的,憑過去經驗,所有大流行都有第二波。但即使有,不是應該等到秋天才出現嗎?如不幸似1918年那次流感大流行,那一次第二波的來臨,從七八月盛夏已開始,且感染和死亡人數,都遠比第一浪嚴重!只盼今浪疫情不會比第一浪更嚴重!

    Covid疫情是個歷史分水嶺,亦引發出不同的大趨勢,例如WFH和疫苗研發的催化劑。甚至某些既有的認知,都會因今次疫情而出現paradigm shift(典範轉移)。

    (1)近年很多人都高叫着「去全球化」口號,指摘全球化對發達國家的中低下層工人「不公平」,被中國的「奴隸勞工」搶去飯碗,所以西方必須與中國decouple!

    Covid大流行令到全球旅遊業突然停頓,去全球化加速成真?國際旅客大跌90%以上,近乎消失。大家仍有點Phantom limb syndrome(幻肢症候群),很難接受不能再出境旅遊的殘酷事實,非常期望可在極短期內恢復「正常」。但據聞航空界內部的估計,最快都需要3年。但想清楚一點,資訊確是實體旅遊的一個局部替代品。

    很快,不少人已開始習慣WFH,且享受減少無謂出差,即使山長水遠去開會,很多時候也只不過是呆坐看PPT,其實安坐家中也能做到!最近Alphabet宣布,所有員工,都可選擇延長WFH至明年7月!既顯示他們對漫長疫情的擔憂,亦代表對WFH不會影響生產力的信心。

    對需要勞動的工作,例如工程、食物處理和物流等工作,WFH當然不行。即使處理資訊為主的白領工作,分別仍是有的,希望仍能保持八成工作效率(可能太樂觀,哈哈)。SFH(Study From Home)更困難,兒童專注力較短(有說法一歲一分鐘),學習效果比課室差很遠,此外學習群體生活當然也是重要一環。高年班情况會好些,但如唸理科,實驗是最重要的,舉例醫科,看完開腦手術視頻,絕不可當真正實習過!

    Ivy League(常春藤盟校)等名校處境更尷尬,這些大學的部分價值來自Networking,同學之間,與名教授和成功校友的交流機會,都很重要。這些關係在宿舍、教室和飯堂容易建立,網上則極難。不少學生已投訴,要求「回水」。普林斯頓「良心發現」,竟自動減學費10%,但哈佛和耶魯則「冥頑不靈」,不單不減,反而仍堅持加價約3.5%!但其實強如他們,私底下仍擔憂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某大學院長曾告訴我,他相信即使疫情過後,網上教育的比例仍必大幅上升,所有人都必須適應。

    如果連哈佛都變成一所網上學府,再無實體資源限制,有教無類,為何不變成一家無國界學校,全球收10萬,甚至100萬學生!其實很多大學,都已有數百科目提供免費網上課程,但暫不頒發學位。未來會否演變成類似遊戲公司的freemium模式,基本上堂免費,如要拿學位,才需要付費?

    實體去全球化虛擬全球化同時進行

    在可見將來,把生產鏈遷離中國,亦是一個不可能的夢。中國處理疫情已算最好,生產力已大致恢復,其他疫情嚴重地區,如印度、墨西哥和美國,無法可比。如疫情持續兩年,西方企業即使有意找其他生產基地,都無法推行。早前facebook發出奇怪通告,勸喻員工即使WFH,仍應留在矽谷,警告如搬至生活水準較低的地區,公司或考慮調整薪酬!這通告其實暗藏一個恐嚇,如員工選擇搬至生活水準較低的地區,公司也可全球招聘,例如中國和印度,人才更廉宜!

    隨着網上生活和經濟發展,其實世界正同時進行兩個平衡但相反方向的paradigm shifts:「實體去全球化」和「虛擬全球化」。

    (2)另一個流行概念,是世界貧富懸殊嚴重,變得愈來愈不平等。周三美國聯儲局記招,正好有人問這是否過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後遺症?主席Powell(鮑威爾)答得有技巧,盡量推卸責任。他指出貧富差距拉闊現象已發酵近40年,言下之意即與GFC(global financial crisis)後的非常規貨幣政策無關。這些政策反而對製造就業有極大幫助,疫情爆發前的2月,美國失業率處50年最低水平。他認為貧富懸殊的真正原因是全球化,美國本身教育制度失敗,工人競爭力減弱,和科技進步取替部分工種,亦形成一個技術分界,不懂科技就做不到薪酬較高的職位。

    他的解釋有點道理,但當然貨幣政策也有責任。寬鬆貨幣政策,可追溯到1987年,Greenspan(格林斯潘)當上聯儲局主席開始。前任的Paul Volcker,骨頭也較硬,夠膽把息口加至17厘,徹底消滅通脹,才有空間讓Greenspan後來放寬,打造了近40年的國債牛市,其間股市雖出現數次股災,但大方向仍為向上。

    GFC後的QE,只是寬鬆政策的加強版。過去半年的無限QE,再加上極端財政政策,就更不用說了,口頭上仍說是市場經濟,實質上已完全操控貨幣和資本市場,實行極左的MMT(Modern Monetary Theory,現代貨幣理論)和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政策!結果是股債市場與實體經濟嚴重脫節,美國3000萬人失業,但亞馬遜老闆Bezos(貝索斯),就創下一天財富上升130億美元的世界紀錄!

    周三美國國會反壟斷聽證會,Bezos首次虛擬出席,背景是一家裝修普通的書房。不肯定是否故作低調,但貴為全球首富,相信房子絕對超豪。但我想指出,在疫情中,即使巨富如Bezos,都只能躲在他們的豪宅中,生活仍非常舒適,但不見得可夜夜笙歌,相信連私人飛機也極少使用。我不是否認他們生活跟平常老百姓有巨大分別,但在疫情下,客觀來說,實際生活上的差別確實縮細了不少!當然如疫情很快過去,他們必回復原來多姿多采的生活,但疫情真的會很快過去?

    我也在探討現代貧富概念,與古代的區別。人類歷史上,直到西方的大約100年前,中國更只是40年前,貧窮的定義是絕對性的:貧窮等如缺乏糧食,營養不良,身體孱弱,容易生病,且缺乏治療,所以一般很短命!現代窮人生活當然仍不好,居住環境較差,區內學校質素較差,罪案率較高,和工作沒有前途。然後眼看Bezos等billionaires愈來愈富,心裏當然不爽,甚至非常憤怒,會走上街示威暴動!但在發達社會中的現代窮人,幸而絕大多數並不飢餓(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所以某程度上,貧窮逐漸變成一個較抽象,較相對的一個概念。

    如疫情延續下去,窮人肯定較受苦,因為essential worker,只是美化低下層前線勞工的代名詞。失業者反而更好,如可無限期延續豐厚失業金,為何每個人都需要上班?從前我也質疑過,如社會到達某個豐衣足食水平,部分人,尤其極富和享受UBI的「窮人」,真可能不用上班,只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或什麼都不做。這情形或有點像伊甸園,但較接近天堂還是地獄,就見仁見智。

    料「相對性」不平等愈來愈嚴重

    如我的觀察有一定道理,我們已需要重新考慮貨幣政策、經濟制度,甚至fiat currency(法定貨幣)的定義、使用方法和必須性。數碼貨幣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類似高科技以物易物,會否更適合未來世界?

    在「不平等」問題上,我認為同樣有兩個平衡但相反方向的發展:「相對性」不平等愈來愈嚴重,但其實貧富的「絕對性」分別則愈來愈小。這亦是一個思考社會問題的「New Paradigm」!

    (3)回到較現實的市場,也出現一些非常重要paradigm shifts。世界正進入數據年代,有何證據?暫時全球市值最大的仍是一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沙特亞美),市值1.7萬億美元,稍勝蘋果、微軟和亞馬遜。但大家應記得Aramco曾到處尋覓上市地方,但不成功,最後只可回老家利雅得上巿,且近乎強迫自己人認購,所以估值意義不大。

    另一個更佳世代改變的佐證是印度Reliance Industries的轉型。在Mukesh Ambani領導下,除傳統下游石油提煉企業外,同時成功發展出一家全面資訊企業,包含移動電訊、光纖和鐵塔等基礎設施,和線上線下電商平台等。在半年內集資300億美元,吸引了Google和facebook等投資者。股價升了2.5倍,Ambani亦榮升亞洲首富,全球第五富。

    印度Reliance轉型 證世代改變

    半年前我曾分析過美國製造業的盛衰。成功例子用了Tesla,無話可說,汽車製造、電池、AI,和最重要的宣傳伎倆,都領先全球,所以股價今年升逾250%,市值已超越豐田!Tesla的崛起,當然亦代表EV取替內燃機,石油年代終結,和未來AI年代的多重paradigm shifts!

    失敗例子我用了兩個,其中一個是波音。寫文章時航空業仍未停頓,但當時波音已被737 Max問題困擾。現在情况當然更差,737 Max仍未獲批准重飛,訂單不斷被取消,如無政府支持,可能已經破產。市值低於1000億美元,連Zoom的市值都超過700億美元,在不久將來超越波音都有可能。Zoom的崛起,正代表資訊取代實體旅遊的A.C.(After Corona)年代。

    同樣的,Netflix的市值亦已超越迪士尼,A.C.年代,不止主題公園去不了,連已有過百年歷史的電影和電影院行業的遊戲規則,都正在徹底重寫。

    另一個失敗例子是Intel,從半導體先鋒和昔日霸主,淪落到今天景况,非常唏噓。上周公布業績,不止比預期差,更宣布7nm技術再度延遲,其實也不意外,因為本來連10nm都一直未做到,就索性企圖直接跳到7nm,成功才怪。更驚人的宣布是將考慮找代工廠,外包生產最核心的CPU!亦即暗示將逐漸把主要生產交給台積電。Intel股票插水超過15%,但台積電股票則在兩日內急升20%以上,帶領台灣加權指數,衝破1990年創下的歷史高位!台積電亦榮升至全球市值排名榜的第十位!

    我曾說台積電是數據年代全球最重要的公司,現在更接近事實。在美國壓力下,不止要答應在美國設廠,最終更需屈服,停止接華為的單。但台積電仍將繼續南京廠的擴產計劃,服務其他中國公司。

    中國彎道超車 較預期早最少7年

    (4)另一個重要paradigm shift,是美國領導全球的年代,包括經濟、軍事、科技、教育、語言、文化,和意識形態等等範疇,已漸被中國崛起所挑戰。

    周四美國剛公布第二季GDP空前下跌32.9%,亦即是美國和中國的名義GDP,變得前所未有的接近。叮噹馬頭,不肯定誰領風騷,讓分析師計算一下吧!重點不在中國是否已超越美國,重點的是彎道超車的時間點或比預期早了最少7年!如美國下半年經濟能成功重開還好,但看現時疫情發展,殊不樂觀,即是兩國GDP差距,未必能重新拉闊太多,尤其如美元繼續大幅貶值。

    在美國打壓下,中國科技發展不易,但仍能迎難而上。Tiktok是全球最火的社交平台,活躍用戶超過8億。如被美國逼得太緊,或將從字節跳動分拆出來,估值高達500億美元,可能對投資者來說更好。華為面對壓力更大,但仍能靠內銷,超越三星,成為智能手機一哥。中芯國際(0981)技術仍落後台積電兩代以上,但其實已追貼Intel,非常難得!

    大陸流行講量變而質變。現時在西方輿論的偏頗報道下,不少人仍對中國,有很多無理、反科學、甚至種族主義驅使的歧視和徧見。假如當中國GDP增至美國的1.5倍,科技、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斷上升,到時世人對中國的觀感會否改變?

    其實現時超過70%的美國年輕人支持社會主義,反對他們認為過分自私、製造太多社會矛盾和不公平的資本主義。暫時,他們拒絕中國式社會主義,但就接受北歐式社會主義。本來瑞典是最多人崇拜的,但迷信群體免疫,處理疫情手法固執、反科學,甚至殘忍,結果累死很多國民,北歐鄰國仍拒絕開放邊境。瑞典連保護國民健康和生命的最基本責任都做不好,體制真的比中國好很多?

    我歡迎以科學和理性為本,以改善人類生活和地球環境,推進世界和平為目標的paradigm shifts!

    (中環資產持有Amazon、Apple、Microsoft、Reliance、Tesla、Netflix、TSMC、SMIC及三星的財務權益)

  • 三星手機一直重開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31 11:25:51
    有 1,757 人按讚

    0731紐約時報

    *【一場崩潰抹殺了5年的增長,而且看不到反彈】
    美國商務部表示,由於消費者降低支出,企業削減投資,全球貿易枯竭,國內生產總值(GDP)是第二季生產的最廣泛的衡量指標,在第二季度下降了9.5%。如果沒有政府向家庭和企業提供的數萬億美元的援助,這一下降幅度(相當於每年32.9%的下降速度)將更加嚴重。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business/economy/q2-gdp-coronavirus-economy.html

    *【經濟正處於創紀錄的衰退,但科技巨頭卻沒有】
    國會議員抨擊四大型科技公後一天,亞馬遜,蘋果,Alphabet和Facebook公佈了令人驚訝的季度財務業績,亞馬遜的銷售額比一年前增長了40%,利潤翻了一番。Facebook的利潤增長了98%。儘管大流行關閉了許多商店,但蘋果在世界各地增加了其所有產品的銷售額,並公佈了112.5億美元的利潤。落後者Alphabet的廣告收入下降了,但仍然好於華爾街的預期。Wedbush Securities股票研究董事總經理Dan Ives說:“實力不斷增強。” “隨著許多公司陷入困境,技術支持者在這種環境下繼續獲得力量。”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technology/tech-company-earnings-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html

    *【川普推文“推遲選舉”,但他做不到】
    經濟惡化、民調落後,川普在推特上提出延後選舉的建議,他強調郵寄選票將帶來“虛假”結果。在他發推前,資料顯示,美國二季度GDP下降9.5%,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季度降幅;民調顯示,川普目前的支持率遠低於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其盟友中尚未有人支持他的建議。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us/elections/biden-vs-trump.html

    *【川普攻擊了他有可能敗北的選舉】
    川普總統面臨著在2020年大選中失敗的情形,他希望投票能被推遲或取消。但總統沒有這種權力,自19世紀以來,聯邦選舉的時間已經確定,憲法規定了總統任期的固定期限。鑑於川普蔑視國家法律限制,以及他對外國獨裁者經常表示欽佩,因此不難想像他至少會嘗試這種策略。川普建議推遲選舉的推文就像預期的那樣無能為力,與其說是權威主張,不如說是他黯淡的政治前景。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us/politics/trump-delay-election.html

    *【冠狀病毒實時更新】
    #隨著周五失業救濟將到期,經濟萎縮和死亡人數攀升,美國危機愈演愈烈。
    #美國議員未能延長定於週五到期的聯邦失業救濟金。
    #紐澤西州在應對該病毒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案件數量卻令人擔憂。據《紐約時報》維護的數據庫顯示,就在一周前,紐澤西州創下了每日新進病例最少的七天平均值,即224例,是自4月初該州新發病例達到頂峰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是此後,案件數量一直在上升,在過去一周中,該州平均每天有416例案件。
    #威斯康辛州州長周四宣布,他將從周六開始要求人們在室內戴口罩,並強烈建議人們在戶外以及無法社交的時候戴面罩。
    #市長表示,直到11月6日,華盛頓特區的公立學校都將依賴遠程教學。華盛頓市教師工會已請市長下達命令,因為華盛頓大都市地區的案件繼續呈上升趨勢。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強生公司開發的一種實驗性冠狀病毒疫苗可以保護猴子免受感染。
    #美國共和黨前總統參選人Herman Cain感染新冠去世。74歲的凱恩是教父披薩的前首席執行官。川普曾在2019年表示,計畫提名他進聯邦儲備委員會。
    隨著美國案件接近歷史高位,川普駁回了更廣泛的停課,並再次呼籲學校重新開放。
    #特使說,儘管受到病毒限制,川普仍可親自出席聯合國大會。
    #巴西第一夫人新冠檢測呈陽性。在巴西單日死亡病例再破紀錄的一天後,總統辦公室披露了她的病情。就在幾天前,該國總統博爾索納羅表示,他的新冠病毒病已被治癒。此外,儘管疫情嚴峻,巴西政府仍決定向外國遊客重開邊境。
    #香港政府宣佈將重新開放餐廳堂食至下午6點。在禁止早午餐堂食新規生效的一天后,該政策迅速激起反彈,社交媒體上充斥著人們在雨中和烈日下用餐的照片。香港當前感染人數激增,過去一周每天都有100多宗新增病例。
    #澳洲報告疫情爆發以來最高單日死亡人數。該國週三共出現13宗新冠死亡病例,均來自南部熱點地區維多利亞州,該州當日新增723宗確診病例。當局稱,這一破紀錄的死亡數位與養老院有關。
    #由於東京的病例激增,週四小池百合子州長小池百合子要求在8月3日晚上10點至本月底之前關閉卡拉OK場所,酒吧和提供酒精飲料的餐館。
    #在英國,患有Covid-19症狀的任何人現在必須隔離10天,而不是7天,因為當局表示,他們可能會採取新措施來阻止第二波感染浪潮,這種浪潮已在整個歐洲開始出現。
    #最新彙編的統計數據顯示,該病毒在春季跨越了歐洲。
    #鑽石公主疫情提供了氣霧傳播的案例研究。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world/coronavirus-covid-19.html

    *【堅毅不屈的John Lewis就此安息】
    三位前總統和數十位其他要人前往埃比尼澤浸信會教堂,告別國會和民權時代的巨人John Lewis,他的勇敢抗議活動確保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葬禮回顧了Lewis的一生,也非常關注當今國家動蕩的局勢。前總統歐巴馬對川普政府發表了激烈的批評對黑人的警察暴行。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us/john-lewis-live-funeral.html

    *【孟加拉四分之一的地區被洪水淹沒,數百萬人失去了一切】
    這是襲擊這個有1.65億人口的三角洲國家的最新災難。僅在兩個月前,一場颶風襲擊了該國西南地區。沿海地區,洶湧的大海吞沒了整個村莊。科學家們說,雖然現在還無法確定氣候變化在最近的洪水中起了什麼作用,但孟加拉國已經目睹了比過去強大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沿岸更嚴重,更頻繁的河水氾濫的現象,並且預計這將導致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降雨,未來幾年還會惡化。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climate/bangladesh-floods.html

    *【 NASA“恒心號”火星探測器升空】
    這是人類本月向火星發射的第三枚探測器,此前阿聯酋和中國曾先後發射“希望號”和“天問一號”。雖然“恒心號”出發較晚,但這三個火星探測器應該會在大約同一時間(明年2月)抵達這顆紅色星球。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science/nasa-mars-launch.html

    *【觀點:中國軍備擴張威脅美俄戰略核平衡】
    美國代理國防政策次長James Anderson在時報撰文寫道,冷戰結束以來,美俄一直在削減核武庫,但這種均勢狀態受到北京挑戰。中國進行核擴張並拒絕有意義的對話,將在多個層面上影響穩定。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0730/russia-china-nuclear-weapons/

    *【隔離成為中國壓制異見者的最新手段】
    新冠病毒為中國拘留異見人士提供了一個新藉口,包括知名維權律師王全璋等在內,多名刑滿釋放的活動人士遭到了強制隔離,他們通常在家人不知道的情況下被拘禁。人權組織指出,這種以公共衛生為名的做法實際上是“強迫失蹤”。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world/asia/coronavirus-china-quarantine.html

    *【黃之鋒等12名親民主候選人被取消香港立法會參選資格】
    港府表示,接下來可能會有更多人被取消資格。此前,四名活動人士因涉嫌違反新國安法被捕。據當地媒體報導,因新冠大流行,港府正在考慮推遲選舉至少一年。但批評者指出,此舉是為了避免選舉失利。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00730/hong-kong-arrests-security-law/

    *【訃告:臺灣首位民選總統李登輝逝世】
    李登輝帶領臺灣從一個專制統治島嶼變為亞洲最繁榮的民主政體之一。他廢除了獨裁統治,提出“新臺灣人”概念;在兩岸關係上,他堅持臺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激怒了北京。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00730/lee-teng-hui-dead/

    *【中國重拾基建老路,這是振興經濟的良藥嗎?】
    建築設備生產商徐工集團強勁的業績顯示出政府正將投資基建作為重振經濟戰略的核心。但建設浪潮背後的債務可能拖累未來增長,中國國內消費也仍然低迷。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00730/china-economy-infrastructure/

    *【報告稱華為二季度手機出貨量超三星,躍居全球第一】
    對這家正處於風口浪尖的中國科技巨頭來說,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智慧手機供應商無疑是一個里程碑。隨著其他國家對華為產品的不信任在上升,華為加大了對中國本土市場的投入。這一策略在疫情期間取得了成效。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30/business/huaweis-phones-outsell-samsungs-a-milestone-report-says.html

    *【觀點:美中冷戰會是什麼樣?】
    時報觀點版編輯Spencer Bokat-Lindell認為,冷戰的舊觀點無法闡明現有的美中關係;中國與美國乃至全球的聯繫之緊密,意味著脫鉤代價高昂。經濟衝突也有轉向軍事衝突的可能性。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0730/trump-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