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三久太陽能保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三久太陽能保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三久太陽能保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三久太陽能保固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特斯拉推出第三代太陽能屋瓦,更容易安裝、目標量產每週 1,000 組,儲能產品表現佳年成長高達 99%!(10/28/2019 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Daisy Chuang)經過一二代的摸索與嘗試,特斯拉日前推出對外預告許久的第三代太陽能屋瓦(Solar Roof ),目前已開始...

  • 三久太陽能保固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0-29 12:17:47
    有 66 人按讚

    特斯拉推出第三代太陽能屋瓦,更容易安裝、目標量產每週 1,000 組,儲能產品表現佳年成長高達 99%!(10/28/2019 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Daisy Chuang)經過一二代的摸索與嘗試,特斯拉日前推出對外預告許久的第三代太陽能屋瓦(Solar Roof ),目前已開始接受預訂,更聲稱將達成每週生產 1,000 組量產目標。

    特斯拉的太陽能屋瓦乍看之下就是一般的瓦片,但其實是內部嵌入高效太陽能電池的強化玻璃瓦片,設計主要是將日光轉換成電力之餘,也能配合住家建築風格、保有美觀。

    特斯拉在 2016 年以 26 億美元購併太陽能供應商 SolarCity 後,在同年 10 月底推出四種不同樣式的第一代太陽能屋頂,讓屋主可依自家住宅設計選擇不同的太陽能屋瓦,只不過目前只有紋理與平滑型瓦片上市,且產量跟裝置量也不多。

    馬斯克(Elon Musk)對此表示,先前我們還在摸索與嘗試,而新推出的第三代已經準備好大放異彩了。

    針對新一代太陽能屋瓦的發電效率,特斯拉也指出單體效率可能會不如傳統的太陽能板,但太陽能屋瓦裝設面積較廣,因此整體發電量還是比較高,除此之外,由於太陽能屋瓦是由強化玻璃製成,耐用性是一般瓦片的三倍以上,只可惜保固期不到先前預告的 30 年,一樣是 25 年左右。

    與一二代相比,第三代太陽能屋瓦更容易安裝,馬斯克則希望能進一步加速裝設速度,最終超越傳統屋瓦。不過目前第三代太陽能屋瓦只有黑色版本,盼能先在此外觀達成大規模量產,不過特斯拉也指出,希望未來能每隔 6 到 9 個月就推出新的外觀設計。

    第三代太陽能玻璃屋頂正接受預訂,部分的安裝工程也已在進行中,現階段目標是達成每週安裝1,000 座屋頂,馬斯克表示,新產品是針對想要翻新屋頂的屋主。對於剛翻新或是屋頂尚全新的屋主,太陽能屋瓦的經濟效益可能不高,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太陽能屋瓦比翻新屋頂並加裝太陽能板還要便宜。

    目前為了讓潛在消費者估算成本,特斯拉也有在美國版的官網置入成本計算機,像是 56 坪含 10KW 太陽能板大約需要花費 42,500 美元等,也可以輸入地址考量當地的政策鼓勵或是成本,最後還不忘推銷一番電池儲能系統 Powerwall。

    特斯拉儲能產品表現佳年成長高達 99%

    特斯拉第三季轉虧為盈,其中太陽能裝置量在連續 3 季的下跌後,終於在第三季上升,裝置量提高到 43MW,而特斯拉的儲能系統一如既往地表現良好,新增裝置量再創新高至 477MWh,與去年相比成長幅度高達 99%。

    特斯拉的儲能系統裝置已連續好幾季推升,特斯拉 Powerwall 和 Powerpack 部門第二季裝置量增長 81% 達 415 MWh,第三季又創新紀錄來到 477MWh,這也就代表截至第三季,今年特斯拉已經裝設超過 1GWh 容量的電池儲能系統。

    特斯拉大力發展電池儲能系統領域,除了致力發展自製電池團隊、發展家用儲能系統,在電網級儲能系統也頗有心得,像是特斯拉在 7 月推出大型電池產品「Megapack」,可以一口氣儲存 3MWh 電力,儲電量是特斯拉另一儲能系統 Powerpack 的 14 倍,預估容量超過 1 GWh 的超級電池組能滿足舊金山所有家庭 6 小時用電需求。

    特斯拉在第三季財報也指出,預計 Megapack 會在 2019 年第四季開始供貨。目前特斯拉也與太平洋瓦電公司(PG&E)攜手合作,預計要利用 Megapack 打造 182.5 MW / 730 MWh 的電池儲能廠,有望在 2020 年底併網。

    本月 15 日特斯拉也宣布,2020 年春季將在日本正式推出 Powerwall 家用儲能電池系統,產品將首次在亞洲亮相。

    至於太陽能狀況,或許是特斯拉先前降價、24hr 到府裝設、太陽能租用服務 Rent Solar 等一系列的補救有效,第三季新增裝置量與第二季的 29MW 谷底相比,已經增加到 43MW,目前特斯拉在市場的位置僅次 Sunrun 和 Vivint,名列第三。

    根據 Wood Mackenzie Power & Renewables 的報告,以過去一年的安裝狀況來看,特斯拉在美國住宅太陽能的占比約 4% 到 6%。

    特斯拉旗下的太陽能屋瓦產品(Solar Roof)也將傳來好消息,預計在美國時間 24 日下午推出第三代太陽能屋瓦。其中特斯拉太陽能瓦片可直接當作屋瓦,與屋頂一體成形,對整體美觀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特斯拉表示,團隊即將完成 Solar Roof V3,聲稱是兼具美感與性能的太陽能電池屋瓦,使用壽命更高達 30 年,除此之外,不像過去的太陽能屋瓦難以量產,團隊相信能推出可量產、更便宜的 V3 版本。馬斯克對此表示,新展品已準備就緒。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echnews.tw/2019/10/28/solar-roof-v3

  • 三久太陽能保固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4-19 21:06:06
    有 65 人按讚


    台灣的核電與能源 風傳媒七問沈榮津!(04/19/2019 風傳媒)

    (王學呈 報導)時序慢慢走入夏季,供電問題又成為民眾關心的議題。風傳媒特別專訪經濟部長沈榮津,提出台灣能源的七個迫切問題,請沈榮津直問直答。以下是問答的重點:

    1. 問:日本經過福島核災之後,又重啟核電。日本尚且如此,台灣為何堅持非核?

    答:日本在福島事件的當下,整個國家飽受驚嚇,把全國三十幾個核電廠都關閉了。後來因為缺電影響人民生活、經濟發展的供電不足,再加上東芝、日立、三菱重工等大企業發展核能事業,如果日本國內沒有核電廠,對市場沒有說服力。於是日本政府考量國家整體利益,重啟九個核電廠,只有九個,不是全部,日本民眾對於核安還是有很高的疑慮。

    台灣不一樣,我們對能源有所規劃,希望在2025年之前,做到燃氣占供電量的50%,燃煤占27%,太陽能和風電等綠能占20%,完成台灣的能源轉型。

    2. 問:民眾有疑慮,不使用核電,供電量可能足夠嗎?

    答:核電占台灣發電量的比率是9%,不是外界所傳20%或30%,要補足這9%的缺口,技術上可行。在2025年核一、核二和核三除役之前,燃氣和綠能的供電量一定可以補足這個缺口。

    3. 問:你一直保證台灣不缺電,有人認為你信口開河。2017年的815全台大缺電讓大家記憶猶新。

    答:前年的815大停電是中油公司人為疏失,導致全台電力備轉容量不足,那是偶發事件,不是常態性的供需缺口。

    我們現在嚴格控管電力的每年備用容量15%(約600萬瓩,相當於6部百萬瓩級的核能機組),以及每日備轉容量10%(約400萬瓩,相當於4部百萬瓩級的核能機組),備轉機組都處於熱機的狀態,隨時可以投入供電。我是學電機和科技的,具有工程師的務實性格。我說的話,我負責做到。

    4. 問:有專家提出,核電是最便宜的能源,經濟部為什麼不增加核電的用量?

    答:核電一點都不便宜。以核一、核二和核三的除役來看,我們原本編列新台幣3300億的除役預算,福島事件之後,預算增加為4700億元,這還只是除役預算,不包含建置成本,而且這個除役預算還因為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地點與興建方式目前都還沒正式定案,所以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一般人說的核電便宜,只是說建置成本加運轉成本相對較低,那是斷章取義,因為沒有包含除役成本,而且建置成本是各類電廠中金額最高的。我們討論核電和能源議題,需要完整的資訊,不可以話只講一半,以偏蓋全。

    5. 朱立倫先生提出重啟核四的主張,引起部分民眾的共鳴。這是經濟部的主管業務,你的看法呢?

    答:重啟核四,必須先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核四的機組二十幾年來從來沒有運轉過,如果要重啟,必須和原廠GEH公司(美商奇異與日商日立之合組公司)重新談判,取得對方同意完成剩下的工程、試運轉、通過原能會的認證,以及後續的保固責任和安全保證。我不確定對方是否願意?如果願意,費用一定很高。

    第二、就算原廠GEH公司願意,要花這麼高的費用,國會與人民願意接受嗎?這會是另一個難題。

    第三、就算前兩個問題都順利解決了,未來新北市貢寮民眾的圍廠抗爭,讓工程無法順利施工,要如何解決?我們現在連核廢料的永久貯存場都協商不出來,更遑論重啟核四。

    6. 問:所以,核電不適合台灣?

    答:我用比較務實的語言來說,現階段核電在台灣沒辦法用,燃料池已經滿了,地方政府又擔心乾式貯存設施在興建後變成永久貯存場,再加上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找不到地方興建,每一個地方政府都反對。台灣的民眾如果像芬蘭國民一樣,使用核電,又願意接受核廢料,那就有機會可以推動核能。

    7. 問:對於綠能,有些民眾一直有疑慮,例如風電機殺死候鳥、太陽能面板與農爭地。還有,綠能的穩定性和供電量也受到質疑。

    答:台灣真是得天獨厚,夏天有充沛的日照,冬天有旺盛的東北季風,太陽能發電和風電可以交替補位。

    因為我們現在的政策明確、期程清楚,提出的躉購費率合理,國際風電廠商願意帶資金及技術來參與。我要強調,2019年的躉購費率是每度5.5元台幣,低於2015年的5.7元,沒有圖利廠商;而且歐洲是執行了13-18年5點多元的躉購費率機制,才有條件享受之後2點多元的競標費率,而台灣只須執行7年5點多元的躉購費率,就能享受2025年2.2元、2.5元的競標費率,這是幫政府省錢,怎麼會是浪費公帑?

    綠能對台灣有重要意義。基於國安考量,能源本來就要多元化,目前98%依賴進口,太高了,我們希望把進口依賴度降到80%以下。

    綠能是國際趨勢,現在有很多國際大廠已陸續要求其供應鏈使用一定比率的綠電,所以我們必須發展綠電,讓國內靠外銷出口的廠商有綠電可以買、可以用,未來才可能進入國際綠色供應鏈。這是經濟發展和能源政策的平衡之路。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93926…


  • 三久太陽能保固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7-24 14:44:49
    有 227 人按讚


    戰好戰滿

    【網紅可以參與公共議題,但不能造謠 #趴吐】
    #關於能源轉型的重要關鍵知識
    #回應以核養綠公投的荒謬

    前兩天在臉書上發言(http://bit.ly/2uSFTte),指出網紅漢娜在翻譯的小松漢娜支持《以核養綠》公投的文章(http://bit.ly/2Lh8nYA)有相當多錯誤資訊與誤導後,引來核能流言終結者喪屍般的留言(喪屍沒有貶意,就是一種很瘋、很狂、一股勁地擁入、拼了命的筆戰、洋洋得意感覺自己贏了這樣狀態的形容)

    這個周末,我點開每一則留言,裡面其實有不少有價值的討論,當然也有謾罵跟詛咒,謝謝幫忙回應的網友,也謝謝謾罵的朋友讓我更理解人性的某個面向;確實,第一篇文章是因為覺得小松漢娜太歪,想要清楚指出該篇文章論述上的錯誤與武斷;後來小松漢娜又貼了一篇Q&A,雖然較少論述了,但也讓我興起想寫Q&A的心情,整理了超過十個問題,而且裡面都盡可能詳細說明(雖然核終應該還會來提出不同想法),下面這些問答超過五千字,還請大家撥冗閱讀了。(上次有人說我太戲謔,這回我很正經)

    最後,因為上次這樣留言,其實很多人說很亂,想要看底下的討論也沒辦法看到重要資訊(還要一直點開「更多」這近千則留言,手機不夠快就跑不動了);所以這回討論的部分,會留下有討論價值、意義的貼文,像那種只留一句「飯盒就是愛造謠」但又沒說清楚,或者是重複留相同問題,或已經討論過的問題的,我想適度處理混亂的版面。但是,為避免被說反核就是怕人留言之類的,在原文(http://bit.ly/2uSFTte)底下,還是開放 #大家全力火拼、 #指責彼此造謠、 #滑坡滑到底、歧視部分盡量放寬言論自由的標準( #那個一直貼龍發堂真的對我來說很不行)……如果還有無法留言的就私訊我,我也給他貼上去,戰好戰滿!我會定期巡田水,真有太多疑問就再發一篇。

    #以上為前言以下為回應 #準備開始

    ❓:跳電真的不是因為缺電嗎?

    💡:跳電的部分,其實前面已經說明了。有核電的過去跳的比今年多,這邊有網友林艾德的文章也打臉小松漢娜:http://bit.ly/2mz6CHw,另外台電還有些說法可以參考(當然也可以不相信)這邊有些資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N42xTVSk

    另外有核終的朋友說,今年到現在統計的還不完全、有南部沒統計到、要以用電戶數來做評估,其實我都贊成,但先在這些統計出來前,妄下誑語說:「區位跳電就是因為政府要推動非核家園」的是小松漢娜。懇請核終的朋友秉持科學精神,如同在我原文下的留言力道,一併遲疑小松漢娜怎麼不科學、沒科普精神、製造謠言。

    ❓:跳電的時候相信台電的說法,其他時候又不一定相信,這樣很怪吧?

    💡:台電的資訊到底何時可相信?其實我個人秉持著,他有他的說法,我們有查證的必要。

    所以才說過去台電總保證核四沒問題,但我們有提出具體的事證(不管是工程、檢查的問題)來質疑,但他無法提出能說服我們的證據,所以持續質疑、發問。(如這篇:核四關鍵十問 http://bit.ly/2LAqzsa)但現在台電說區域跳電的原因,目前還找不到具體可質疑的事項,連核終部份朋友也說跟管線老舊有關係,而小松漢娜則斬釘截鐵地說:「因為缺電所以跳電」但沒有提出邏輯上的因果,且資料確實是過去跳電比今年多,核電全開時比現在半開多(六個機組只運作四個),在推論上有明顯瑕疵。

    小松漢娜的感覺文,正是核終式科學論證最喜歡攻擊的,但只因立場相同就不質疑,甚至大力鼓勵,這樣的方法還敢聲稱「流言終結者」,實在很可愛。正如同核終在支持核能的論點上常引用台電的觀點,但在跳電卻質疑台電,希望核終的朋友,不要真的覺得你們就是科學、真理,很多時候就是一種價值選擇,認清這點,就不用一整天扣別人帽子是造謠了。

    ❓:不缺電,不然我們現在就把核二核三發電停掉啊?電夠用為什麼要重啟核二?非核家園2025可行嗎?

    💡:這樣的說法有點幼稚,難道也可以說「不缺電,那幹嘛重啟中火或興達?」每部現役機組都有歲修,檢修完畢沒問題了,自然要回來供電。蔡政府所提的2025非核家園就是核一、核二、核三準時除役,沒有人說要立刻關掉核電廠,就像馬英九也不會說立刻關掉燃煤電廠一樣。核終總是說「燃煤就是製造空污」、「供應會被外力截斷的燃氣」、「不穩定不可靠的綠能」,那既然如此,我們也把這些停掉好嗎?不可能嘛!

    按照目前的規劃,就是現況下的發電設備都好好的發,以天然氣作為轉型過渡期的替代能源,同時把綠能在減低對環境的攻擊下給建構好,這樣到2025年三座核電廠都如期除役了,台灣的電還是足夠,燃煤發電也降到30%以下。在此之前就是像現在這樣,從確保不會不安全的備轉6%並逐年升高。這樣才是正軌。

    有人說那為什麼不開核四?其實核四到現在都還沒蓋完,而且他的二號機零件都被拆去給一號機用了,核四根本不可能現在就啟用,當前的問題不能解決,以後的風險難以估計,能否在2025年完工啟用都還是未知數,更何況核四問題多到連美國奇異公司都不敢保固,讓核四復辟真的是個理性的選擇嗎?(核四的問題:http://bit.ly/2HlbO9I

    ❓:去年815都跳電了,你還說不缺電?

    💡:這題也一直出現,在這邊用原文來再次說明:「去年 815 跳電來說,因為中油人為操作疏失,導致大潭機組斷氣跳脫,觸發低頻電驛自動保護措施,才導致全台緊急分區輪流停電。要知道,當時已過了尖峰用電時間,根本沒有供電不足的問題,而且就算所有核電機組都在運轉,遭遇這種電力系統頻率瞬間降低的情況,還是照樣會跳電!」

    另外,如果大家對去年的用電狀況有印象,其實備轉容量率浮動的狀態遠比今年嚴重,但去年如果沒有這個人為操作的疏失,也是渡過了炎熱的夏季;如果我們對缺電的定義是:「我家要用電的時候有電用」,但其實今年應該也沒問題,照政府的規劃,這兩三年過渡時間過去,接下來幾年會更加充裕,要將過去馬政府已「核電為主,綠能只是丑角」的政策扭轉,此時正是能源轉型的關鍵。

    ❓:過去有核電全開時,空污真的比較嚴重嗎?紫爆的標準不是被調整,這樣有影響嗎?可以推論到核電等於空污嗎?

    💡:真的比較嚴重,雖然紫爆的標準被調整,但我提供的是數值而非紫爆與否,也有附歷年 pm2.5 濃度的圖(http://bit.ly/2NCP74y),都可以證明其實過去空污比現在嚴重。

    但核電等於空污嗎?確實不能畫上等號,但核終的每個起手式都是講「火電」,始終不願意把「燃煤」跟「燃氣」分清楚,實在是論述上很厲害的招數。燃煤跟燃氣所造成的空污相當不同,雖都有影響,但是有不小差距。

    嚴重空汙這樣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首要還是節能,並透過發展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並以天然氣作為轉型過渡期的能源,我們就可以同時做到廢核、減煤,使用乾淨、安全的能源,根本不必落入核電或燃煤二選一的假議題中。

    另外,空汙來源多,因氣候、季節也有不同狀態。若以發電來說,再生能源的發展,肯定都比核煤更能減緩空汙;過去因為擁核人士總是排擠再生能源,馬前總統的觀念也是「再生能源只是丑角」,所以我們過去十年再生能源一直停在不到 5% 左右(這還是把水力也算進去喔)。所以此刻是關鍵,「以核養綠」公投提出「核能是綠能」的觀點,但在過程中幾乎沒提再生能源發展的途徑,反而只看到他們不斷唱衰再生能源,很擔心此公投又再次讓真正的綠能淪為丑角,這樣各種空汙減緩的機會將再喪失好多年。

    萬一真的核四復辟了,壓縮的不是煤電而是再生能源,就跟台灣過去這十幾年來一樣,全國能源會議也開了三、四次了,每次都說要節能、要再生能源、要課徵能源稅,結果,過去這十年來核電也都全開,但有養出什麼綠了?燃煤電力倒是沒減少過,再生能源一直低於 5%,這就是過去核電全開的時候養出來的綠,毫無進展。

    現況的政策規劃就是到2025年時煤電減到30%以下、氣電加到50%、再生能源加到20%(這已經實質取代核電了)。反觀馬英九主張2025年煤電 40%、氣電 30%、再生能源 10%、核能 20%,煤電比目前的政策規劃高、再生能源也只有10%,核能要衝到20%比核一核二核三加起來還多,發電造成的空污不會比目前的政策少、綠能發展也只有人家的一半,完全證明「以核養綠」減空污又養綠都是騙局,持續依賴核能才是真的。高下立判,到底是要公投什麼?

    擁核人士老是拿核能跟燃煤燃氣來比空污,我覺得要看你比的是什麼時間點的空污。如果是2025年,那根本沒得比,因為屆時是再生能源取代核電,應該要跟再生能源比空污才對;如果要談現在到2025年這段時間,那現況是空污逐年改善中,燃煤發電照規劃也會逐年減少,如果要談取代這段期間的煤電或氣電,那也要先考慮核一發不出電(乏燃料池爆滿、電塔倒塌、運轉期限到期)、核四還沒蓋好的現實狀況,根本沒辦法在這段時間發揮功能。

    ❓:今年六月開始備轉容量率確實維持穩定的6%,但為什麼是6%就夠了?

    💡:目前 2018 年,國內最大單一供電機組是核二的兩部機(各 98.5 萬千瓦),各大概占系統的 2.5~2.6%,若每天有 6% 以上的備轉容量,一部核二機組與中型火力機組同時跳機,都可因應,至少不會到不安全。而明年的狀況還可以再談各種推估,能源局、台電都估計是可以達到蔡英文指示的數字,雖然未來是否如其所言尚未知,但大體來說都不會比今年差。

    目前雖然有所謂法定的備轉容量率,但要處理所謂的彈性,是可以用更多討論的,理解訂定標準、目的,再依其目的去做標準的討論。

    在核終大力宣傳「核終式缺電」的今天,縱使核電超棒,現在要立刻解決台灣 2018 甚至 2019 的供電狀況都很困難。而現在的供電配置,基本上就是在擁核的馬英九執政時期所做的建設配置(大家應該都能理解電廠要先規劃、設計、選址、建造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現在2018的用電大概就是前朝政府的規畫)而核終所推動的以核養核公投,能補上來的電力也勢必還要有你們認為「超空污的燃煤」跟「會斷氣的燃氣」跟「無效的綠能」同時配搭。不可能100%核能發電。

    至於到底能不能穩定6%,可以看這邊的討論,我的想法基本上支持,請參考(https://bit.ly/2NtwXSF)

    ❓:既然這麼多意見,為什麼不也連署公投,大家公開辯論啊?

    💡:其實我支持公投是一種民主的可能。

    如果今天是「我國應重啟核能」這樣單純的連署,變成支持核電與否的辯論也蠻好的。但現在所有的宣傳都叫做「以核養綠」,核電幫應該要就說清楚,故意扯一個綠電做什麼?而且目前看到的說明是:「核電就是綠電」,然後對於其他如何「養綠」的東西完全沒有說明、計畫,就要大家在這個不清不楚的政策中辯論,對嗎?

    我支持綠電作為台灣建設新電力設備的主力,並陸續淘汰掉核電,若綠能技術不斷提升,再加上節能與電力調度做得好,還可以再降低燃煤的比例!但完全不支持這個公投對綠電的詮釋(等於核電)。而且所有支持這個公投的人都說太陽能不可行、風電不可行,那「養綠」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

    如果這個公投成案,不就等於這樣的描述似乎是被承認且有正當性的說法?還要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有28萬多人認同核能就是綠能,實在有點歹勢,推動不連署也是一種類公投的行動,所以我個人選擇支持不連署運動。

    ❓:核電最環保,太陽能超多污染,你們這樣推動可以嗎?

    💡:核電到底哪裡環保了啦!核終一直提及太陽能廢棄物被亂倒的問題。亂倒當然不行,要好好處理,但「違法傾倒」跟「能不能被回收」是兩個不一樣的命題,核終在這邊的邏輯一直錯亂,很可惜。

    在核終朋友貼出太陽能板好壞壞的新聞中,裡面明確提到廢棄太陽能板要好好處理,而歐盟有因應跟規範的方法,也提及「矽泥資源化分選技術」可能可以再利用。但這些太陽能板大概還有 10–15 年後才真的要廢棄,我們有時間可以準備。但核廢料四十年前就知道要處理了,到今天核一廠要準備除役了,還找不到可以放廢料的永久儲存方案,盡講一些還無法在國內被處理的方案。這樣論述真的要來比較,是有很多問題的。

    關於太陽光電的污染,或許也可以參考這篇報告:「太陽能是100%的潔淨能源嗎?」(http://bit.ly/2uDTeGo)

    ❓:為什麼要鎖留言?不開放對話嗎?

    💡:我沒有鎖留言,也有很多沒有共同好友的人在底下留言,但確實也有人丟私訊給我說無法留言怎麼辦?我一來請他有什麼話,既然都可以私訊了,可以直接跟我說。但他已讀不回。二來也回覆他:你看底下那些留言都留成900多則了,而且核終都大舉進攻來了,這叫做有鎖留言嗎……

    ❓:為什麼只敢挑戰小松漢娜,你知道有一個人叫黃士修嗎?

    💡:我知道黃士修,而且還常常看到他的臉,只要《以核養綠》公投就會有他的臉…但因為我的臉書河道上,很多人轉了小松漢娜的文,但沒有人轉黃士修的文,單純就影響力我想小松漢娜可能影響層面較廣,她所說的那些似是而非也會影響較多人,所以我選擇回應小松漢娜。

    ❓:飯盒就是謠言,你們說的都是謠言

    💡:意識型態的貼上不同論述就是謠言,其實是很可惡的。很抱歉,我在頭一篇原文中,也嘗試使用「核終式邏輯」來貼所謂謠言的標籤。但我真心懇求,核終若要真的以這樣的方式面對各種討論,那就要同樣檢視擁核人士的發言,首先就應該檢視小松漢娜。

    「區位跳電就是因為政府要推動非核家園」這句小松漢娜的名言,已經完全無法被驗證,「連我都知道再生能源不可能替代核電」這種武斷的話也很應該受質疑。先不要談德國,有一些核終的朋友認為台灣應該仿照日本擁核的安倍政權規劃,在2030年達到綠電22–24%,核電20–22%,燃煤26%、燃氣27%,相較於台灣這個月尖峰時期大約5–6%綠電,核電10–12%,簡單數學算一算,也就是核終部份朋友認為的台灣2030年配比,是「再生能源的發電是足夠取代現有台灣的核電的」。連核終朋友都覺得可以了,小松漢娜說這句武斷的話,是不是謠言呢?

    ❓:樓主都不出來說明、不敢面對,飯盒(核終對反核人士的暱稱)就是謠言

    💡:樓主平常要上班,前幾天還在離島出差,連手機都不太好使用更遑論用電腦。其實蠻佩服核終無時無刻的回應跟屹立不搖的立場,看到核終如喪屍般的蜂擁而近,只能在心裡默默許願,總有一天要回完。

    每年生日的時候臉書都會有很多祝福,我總祈願可以慢慢跟每個人說說話,但每年都事與願違,回到一半就累了。這回攻擊這麼多,這個許願可要盡可能完成,只是最大的差別是那些都是朋友的祝福,而這些都是陌生人的攻擊。

    雖然很多朋友勸說不用回啦!反正也沒人看,就核終自己在爽,但因為裡面有太多錯誤跟誤導的資訊,必須要出來澄清,也才再利用周末寫了這篇。

    ❓:想說開頭講小松,以為那麼長的文章都要講小松ㄟ

    💡:我的同事小松那幾天在台中出差(結果還感冒),還有一些人罵到小松讓我覺得很歹勢,所以我有幫她買辣椒醬,但她還沒來拿,反正小松很無辜;但小松漢娜就不無辜了,畢竟她寫了很多錯誤的武斷句子,在後續的QA中又不敢面對真正的問題,平常當網紅、網美都很好,敢發言也很好,但後續溝通的態度就……

    ❓:蘭嶼都捨不得人家搬走低階核廢料,幹嘛要幫忙遷?

    💡:我是覺得可以好好說話,嗆我都覺得無所謂。但這句話已經踩到底線了,我的蘭嶼達悟朋友這幾十年來花了多大的力氣在努力發聲,居然有這樣的留言來抹滅過往不正義的歷史、抹滅對原住民族的侵害,有可能有極少數的人平常開玩笑用這種心態,但居然還用「蘭嶼都捨不得人家搬走低階的」,這種留言真的是應該要檢舉。

    最後放一下擁核朋友的一則有趣的留言,我覺得很珍貴。#因為這則留言只要把前面的反核換成擁核可以全部適用。

    留言:反核是你的權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選項。但是指涉他人造謠不是你的權利,而是一種攻擊性的行為,你可以在主觀上不認同他人的言論,但是沒有足夠的專業去客觀的判斷是非,也就沒有指責他人造謠的資格。

    回應:這段話可以完完全全送給核能流言終結者的朋友們。喜歡貼別人造謠標籤的從來不是反核人士,而是核終。看這裡面多少留言就知道。如同跳電的原因、空污的假設,最多可以說是有爭議、待釐清,但硬貼上別人造謠的,就是核終。希望各位朋友可以好好地看清這段話。

    最後,我真的不愛貼自拍照...但為了對比 = = 只好...

    延伸閱讀:
    ◎【反正滑坡到底就是王道】─談王醫師風電無效論的謬誤 http://bit.ly/2mzQNQP

    ◎【日本通不可能不知道的啊....】─談小松漢娜的日本民情謬誤 http://bit.ly/2JKsgl9

    ◎【買皮格子樂團門票等於看五月天】─談以核養綠公投的騙局比喻 http://bit.ly/2OazBOv

    ◎拚命「以核擋綠」為哪樁?─談這場公投的荒謬 http://bit.ly/2uWK9rx

    ◎本篇長文的網路好讀版 http://bit.ly/2JHF3EZ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