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一直以來英文用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一直以來英文用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直以來英文用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產品中有6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哥大教授的 email 中學到 “enlist” 這個字】 一直以來,哥大的恩師教授的英文寫作、用字,都是我仿效的對象之一。 好幾年前了,有一次教授寫 email 給我想要請我協助宣傳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中文的學程 (TCSOL) ,裡頭寫著 “I would like to enlist y...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uperMami超級媽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讀萬本書,不如行萬里路 但基本的功夫還是不能少啊 像是英文就是非常重要 對於旅行樂趣、當地文化可更加深入 疫情前,一年至少帶小孩們出國4次 本來那麼常出國,以為哥哥會對英文自動感興趣 沒想到,他跟媽媽一樣! 屬於沒志氣的人! 覺得自己跟英文絕緣,周圍總是有英文厲害的人 後來上小學後,本來覺得他跟著課...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 在 宅媽花花 與她的精神疾病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23 19:45:44

17.逐漸崩壞的哥哥 從母親口中確認自己也不是親生的那天起,面對父母的我變得戰戰兢兢,深怕自己會被丟棄。雖然母親說,即便我提早知道了這個事實他們也不會拋棄我;她跟爸爸都把我當成親生女兒一樣疼愛。 但我不是非常相信這些話,如果媽媽真的愛我,為什麼經常對我說出惡毒的話;如果爸爸真的愛我,為什麼經常對...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 在 步步|英文x英國生活Babysteps English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0:58

#我請客 #很大尾 今天要來學餐廳的情境式英文~ 「我請客!」 我想到了3種說法:  1️⃣It’s on me!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It’s on me! 你想吃什麼?我請客!  2️⃣It’s my treat!  Do you fancy...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 在 Rachel (耍費人妻-芮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1-12 07:38:28

一直以來如果我一個人逛街都只去市區, 今天請費帶我來shopping mall買他禮物。 (他放下我,他就帶Ella回家睡午覺) 到了一間店要買費的聖誕節禮物, 跟店員說我要買"gift card" (Carte cadeau) , 但我是一半英文一半法文的跟她溝通。 她回我:只能在法國用 (廢話...

  •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5 16:53:54
    有 278 人按讚

    【從哥大教授的 email 中學到 “enlist” 這個字】

    一直以來,哥大的恩師教授的英文寫作、用字,都是我仿效的對象之一。

    好幾年前了,有一次教授寫 email 給我想要請我協助宣傳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中文的學程 (TCSOL) ,裡頭寫著 “I would like to enlist your help to…”,當時我看到時覺得有趣。

    因為從前我對於 enlist 的學習,都是跟當兵入伍有關係。看到 “enlist your help” 我 #猜得到意思,但我沒有就此打住,因為我對學習英文的目標一直都不只是考試,而是我要用得出來、用得好、用得道地。

    我於是查詢了「搭配詞」和「英英字典」,發現 enlist one’s help / enlist the help of sb 常常用在「請~協助你做什麼」的狀況下。

    以「主動字彙」而言,我可能更常用 seek your help、solicit your assistance,但因為這封 email 的關係,我 #多了一組主動字彙。

    後來,因為我的大腦「#注意」到了這樣的用法,閱讀、或聽英文時他們當然就更容易 #跳出來。

    例如,Adam Grant 的 Think Again 一書當中 (p. 86) 就寫了 “When I write a book, I like to enlist my own challenge network.”

    我用 Notion 打造的 #3D英文筆記術 英語資料庫當中,就充滿著很多這樣豐富、扎實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我已經做了將近 10 年。在美國念研究所時,不只一次被美國人開玩笑的說「我覺得你的英文比我好欸。」

    現在我要把 #這些方法全部分享給你,誠摯歡迎你加入我的 3D 英文筆記術課程,從此改變你的 #記憶 方式、#筆記 方式、#學習 方式!

    🔥 好消息是在 8/31 前妳可以 #內信 我領取 #折扣碼 用最便宜的方式加入這個近 4000 個學生一起學習的課程!

    《3D 英文筆記術》課程 :
    https://hahow.in/cr/ntealex-3dnotetaking

    Happy learning!

  •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01 15:14:45
    有 763 人按讚

    沒有蘋果日報的七月一日,香港的報紙就長這樣,太陽升,東方紅。2021直接變1984。

    同事陳虹瑾蔣怡婷寫的《當蘋果落下》,照片來自Thomas Kuo(顧爾德)臉書。

    《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落地香港,不到1年,剛過26歲生日的香港《蘋果日報》也落地了。

    6月17日起,《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短短1週之內被迫關門。直至截稿,至少有7名《蘋果》員工被抓,除了管理層級,更有負責撰寫評論者,港警並警告,未來不排除逮捕更多蘋果人。

    蘋果終究沒能撐到今年七一。中共歡慶建黨百年的同時,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急速死亡。曾是新聞自由堡壘的香港,在無國界記者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02年的全球第18名,摔到2021年第80名。

    本刊訪談的15名前香港《蘋果》員工,在《蘋果》年資最長者達25年半,最短者僅5個月,他們之中,不乏在《國安法》正式生效之後,仍堅持到《蘋果》報到的記者。走過自由的黃金年代,香港新聞界最壞的時刻可能還沒到,有人卻說,最壞的年代,最需要記者。

    6月23日,收到《蘋果日報》正式停運的消息時,Ruby(化名)在旺角的咖啡店裡看著手機的新聞標題,幾乎不可置信。手機不斷彈出同事傳來的訊息,「回公司、回公司」,她忍不住流下眼淚。

     

    工作最終日 公司的死期

    2018年,Ruby加入《蘋果》港聞組擔任記者。這是她畢業後的第1份全職媒體工作。最初,她寫人物專訪、城市裡大大小小的人情故事,但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反修例運動與香港政治環境變動最劇烈的時刻。「我好像是專門寫抗爭新聞…由2019年開始,全部的東西都是和抗爭有關。」

    前一天,她已交出在《蘋果》的最後一份稿件。她想轉換跑道,幾週前辭職,只是沒想到,原訂工作的最後一天,竟成公司的死期。

    香港《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深夜正式生效,阿婷(化名)在7月進入蘋果工作。其實,當時她也拿到其他媒體的工作機會,會選擇蘋果,有2個原因:「我待過親建制的媒體,想試試香港最自由的媒體;還有,我想見證歷史。」入職不到1年,歷史突襲阿婷和她的同事,她嘆:「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會來,但來的時候,每個人做100次準備都不夠…」

    6月17日清晨,港警以「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香港《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等5名高層,隨後正式起訴張劍虹、羅偉光,並凍結《蘋果》3間相關公司共港幣1800萬元資產。其後,警方動員逾500名警力搜查壹傳媒大樓,並帶走44部電腦和大量新聞材料。6月21日,黎智英顧問Mark Simon透露,《蘋果》缺乏資金,可能在6月25日前會被迫關閉。

    恐懼纏繞著蘋果辦公室。6月21日下午,陳沛敏表示,如果同事決定辭職,可以不用通知期,即時生效。負責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相繼離職,動新聞和財經版亦停止運作。6月23日,警方拘捕筆名李平的蘋論主筆楊清奇,《蘋果日報》當天表示,基於「員工安全及人手考慮」,宣布將提早於當晚關閉,並在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

     

    法治框架中 紅線在哪兒

    滂沱大雨中,Ruby搭計程車趕回將軍澳壹傳媒大樓,路上買了5份《蘋果日報》,想回辦公室後分派給同事。2天前,她和一群同事像去戶外教學一樣參觀公司的印刷廠。看著機器吐出一份一份滾燙的報紙,她說當時有種看電影《Spotlight(驚爆焦點)》時的感受。《Spotlight》講述的是《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如何揭發天主教會在波士頓性侵兒童醜聞。「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做傳媒的人來說,那個moment都是一件好浪漫的事情。這是一個大家同心合力的結晶。」

    但過了這一晚,這些都要成為歷史。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表示,從以《國安法》起訴黎智英,到拘捕公司管理層、打壓《蘋果》,這些動作背後,港府想傳遞給香港新聞界訊息很簡單,「就是做報導、做評論、做新聞工作是會有後果的。」他指出,香港新聞界在《國安法》落地後的一年內經歷多次打擊,例如整肅香港電台、撤換有線電視與《Now新聞》高層,又例如記者蔡玉玲運用查車牌資料做報導,就被控「虛假陳述」並遭定罪。「整個氣氛都是對新聞業不友善,是不是記者知道太多事情,對整個(政府)管治會不好呢?」

    《蘋果》熄燈後2天,香港政府公布新人事任命,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出任保安局局長。以往,政務司司長這個香港政府的「第二把交椅」均由政務官擔任,李家超上任後,成為首名具保安局背景的政務司司長,香港負責制定政策的機構和實際執法的機關,現在都由有保安局背景的人出任。

    6月23日,李家超在接受商業電台專訪時表示,《國安法》公布1年來,國家安全的嚴重風險已降低,但須防範資金以「基金」形式透過「媒體、藝術、戲劇」等「軟性」途徑進行思想方面的滲透,「宣揚港獨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對傳媒的整肅,可能尚未到頭。

    陳朗昇觀察,香港的傳媒工作者一直站在法治的框架中思考紅線在哪裡?到底什麼樣的報導、評論會有問題?但從特首到警方,沒人說得出標準在哪裡。「不是法律,而是政治問題。」他說.......

    ·········《蘋果》前總新聞主任李家聰是《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的負責人,今年6月從《蘋果》離職,卻以特約方式持續參與節目製作,對外他都說:「離職原因很複雜。」《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是他去年八月底一手規劃的節目,彼時,香港2家主要電視台《Now新聞》及有線新聞台均有高層人事異動,立場親中的空降新團隊引發電視台大批記者離職,「網路上很多年輕人說,現在沒有一個可以看的電視台了,都給建制派說話了,《蘋果》可不可以開一個新聞播報?」

    「我想了很久,很想做,我主管、最近被捕的(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就跟老闆提,他(黎智英)一口就說,『應該做,馬上做。』那是(去年)810大搜捕後,黎智英被抓進去調查,2天後放出來時,」李家聰在電話那頭笑道,「《蘋果》是很奇怪的公司,很自由,沒有規範,可以讓你不停做你想做的事情,黎智英是不能停下來的人,隨時有新想法,要做就做,企劃案都無需提。」於是他和團隊從零開始,訓練同事當主播,用現有機器建出「很山寨」的攝影棚,不到1年,《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每日直播都有1萬多人收看,最後一天直播甚至有3萬6千人在線觀看,單集點擊率已近40萬次,「香港話講,我們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的味道』。」

    彼時親民主派的香港新聞台節目正在消失,「像是47人案(47名泛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審訊,我們都會在法院門外做直播,別家媒體肯定不會放在重要位置,但我們用一整節15分鐘做,人家不敢做、怕做的,我們更應該站出來。」

     

    國安法逼迫 當局眼中釘
    港聞靜態組採訪主任蔡元貴工作到公司營運的最後一日。他1999年入職,至今已22年。他說《蘋果》政治立場向來鮮明,這些年受到不少壓力。「2019年之前,報紙和網路經營狀況很差,被一些廣告商杯葛嘛,就算政府不搞我們,可能也會很辛苦。」但他回憶,自他入職以來,《蘋果》的編採政策從沒因政治壓力而改變。「從1999年開始做,感受到外界政治壓力越來越緊縮。所以在《蘋果》好幸運,當很多人都不敢講話的時候,你還敢講。」

    但今年4月開始,前所未有的壓力,逐漸逼到《蘋果》眼前。4月1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會依照《港區國安法》「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對國家安全事宜的處理」,時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強調「假新聞和國家安全直接有關」,將採取調查,並影射批評《蘋果日報》。5月17日,香港警方根據《國家安全法》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多數股份,及黎智英擁有的3家公司銀行帳戶內的資產。當天,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停止印製報紙。

     

    報導不具名 是認輸了嗎
    5月底,港聞組記者阿凱(化名)身邊已有4、5個同事離職,其中包含他的主管。當時,除了年資淺的同事,還有一批中高層主管離職。阿凱證實說,「當時真的有幾個中高層的人走,他們對外都說是個人理由,但其實也是透露《蘋果》可能會關,記者可能會被抓…」那幾個月,公司迎來更詭異的低氣壓,上層甚至開始盤點人力,問人員:「有沒有想要走?」傳言流竄,「有人說他們是逃兵,但我覺得,他們不是害怕而離開的,中高層的人總是會被找到,比較像是提醒同事,每個人都應有不同考量。」

    「我想自己還可以留多久呢?我還有3、4個採訪沒有做完,我一定做完,所以傾向要再待一陣子。但下一步是什麼?要等到總編被抓時走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堅定說,要跟《蘋果》走到最後。」5月初,阿凱在越洋電話那頭說。

    當時他的工作已比過去艱難得多。官方活動這兩年已很少邀請《蘋果》記者,《國安法》實施後,他的受訪者紛紛拒訪,「大學教授以前很樂意回覆採訪,現在敢說話的很少,『刊登在蘋果』會不會被視為支持《蘋果》?」報導紅線在哪?哪些是「敏感詞」?「現在很流行說勾結外國勢力,像採訪外交新聞、流亡人士,都要小心,不然就會被認為是宣傳港獨思維,我們要引用比較多官方內容,盡量平衡報導,也是保護自己。」

    據悉,去年中《國安法》落地,港蘋記者從此幾乎不在報導中使用真名。今年4月,《蘋果》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這是很重要的改變,像黑警這樣的詞改掉,我覺得OK,但武漢肺炎並沒有情緒化,只是形容某個疾病從哪裡發生,感覺公司更保守了。我們不應該禁止、不能用哪個字眼,這是一個重要的訊號,編採做法變了,」6月底,當阿凱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他無奈提及那場會議。

    蔡元貴也證實,港聞靜態組近期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涉及國外制裁的內容也都盡量避免報導。

    幾乎每位受訪的港聞記者,都提到「武漢肺炎」一詞用法的轉換。不少人也提及,《國安法》去年通過後,稿頭幾乎不再放記者名字,有些記者對此安心,卻有人對公司做法感到憤怒。雙方妥協後的做法是:若記者堅持要掛名才掛名,其他報導一律隱去記者真名。

    6月24日清早,香港書報攤湧現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的排隊人潮。(達志影像)
    這一年之中,阿婷曾訪談香港本土青年組織與其他敏感題目,類似稿件,她都堅持在稿頭掛上本名。「我主管再三問我:『真的要掛嗎?妳確定喔?』我說:『確定。』」為什麼如此堅持?「我想…表現一種:『我就不怕』的態度吧…」

    港聞記者駱嘉輝(化名)說得直接:「光榮和安全,我不用思考,安全第一。」這整年,他做的重要報導都不具名。港聞記者阿海(化名)說:「可是,自己的獨家或重要故事,還是會想給自己credit啊。」阿海又說:「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出事,但受訪者是具名受訪,我們不下byline(記者署名),對受訪者也不公平。」記者阿強(化名)曾經質疑公司的做法:「我為什麼不要具名?我覺得這樣好像是我們認輸了。有同事問公司,為何要後退一步?為何讓人家覺得你怕《國安法》呢?」我們問阿強,此刻回頭來看,如何看待公司1年前不讓你們掛名的決定呢?「我不知道…」他沉默了一會兒,答道:「也許他們(主管)的危機意識很高吧。」

    雖然阿強的立場是「不向《國安法》低頭」,但他仍不諱言,這一年中,經歷過前所未有的自我審查。例如在報導裡,「港獨」字眼是萬萬不可出現了;就連報導《國安法》後街頭的零星民主行動,有人高舉或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到最後他連受訪者說的原句都不敢寫,自動替受訪者隱去「那8個字」,轉而改寫成隱晦的「光時」2字。駱嘉輝更曾在挑照片時,和同事討論半天:照片裡的人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那8字是否該打上馬賽克?

     

    身陷恐懼中 憂被警抓走
    「《蘋果》死掉,只是反映了整個行業快要死掉的問題。每個人的『最後』是不一樣的,我不一定能承受那種恐怖(挑戰底線),在香港,沒有記者認為自己是在做非法的事情,以前在香港做記者是挺好的,但現在要想,為了做對的事情,要付出什麼代價?讚美政府的文章沒有新聞價值啊,要批評它,找出問題才是我們的工作。」但恐懼不時鑽進阿凱腦中,「我有時候會想像這個畫面,早上6點鐘,警察上我家的門要抓我。我是不是該跟家人討論、做好心理準備?不能當沒有這一回事,但這很難跟家人討論,他們一定會叫你不要做啦。我心裡也一直有一個人在呼喊,『走啊!走啊!不可以留下來!』」

    阿凱終究留到最後一天。6月17日,羅偉光等人被抓那天,他在外頭採訪,他用訊息告知我們,「我問了採訪主任,他說如常採訪,我就繼續做已約好的訪問。有同事說:『做好今日,才有明日。』」

    同樣留到最後一天的港聞組記者S則說,早有心理準備了,只是沒料到會有500港警上門搜公司,她見長官被港警押出《蘋果》大樓,「那種感覺很差,不是害怕,而是憤怒。」6月17日,她回到公司時見電腦被抄走,抽屜被亂翻,唯一慶幸是,她把重要資料都處理掉了,「其他所有文件都被翻過了,去年公司被搜之後,我就只在抽屜放食物、零食。」但她顯然還是不甘心:「我們之前覺得,《蘋果》能熬過六四,是不是能熬過七一呢?」答案很明顯了,話筒那頭沉默許久,傳來一聲慘笑。

    凶險超乎預期。6月17日中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記者會上稱,《蘋果日報》有數十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危害國家安全。他並稱:「行動是針對利用新聞工作為工具,做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一般新聞工作者與他們不一樣,不要和他們扯上關係,要和他們保持距離。」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甚至形容《蘋果》大樓是「犯罪現場」,媒體追問,一般人轉發《蘋果》文章、市民購買或訂閱《蘋果日報》是否違法?李桂華竟稱:「要視乎其企圖。」

    6月19日,羅偉光等人出庭那天,李家聰去了法庭旁聽,「我在公眾席上一直在想,他們到底做了什麼的大錯事?現在要面對牢獄之苦?我不禁想,如果今天坐在裡面的是我呢?」那天羅偉光對來支持他的同事們比了個握緊拳頭的手勢,示意「要加油」,卻讓旁聽的同事們哭了出來。

    全文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628pol001

  •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03 15:11:22
    有 4,087 人按讚

    從小都有在接觸英文,
    也會去補習班特別加強,
    開始上高中大學後,
    因為念的科系接觸英文的機會越來越少,
    加上英文程度一直以來沒那麼好,不太敢開口說
    就更加沒自信沒興趣🥲
    所以對於用英文與人對話那更不用說了

    越長大越知道英文的重要性
    前年開始我找了家教補習,
    一直很擔憂如果找外國人他講什麼我聽不懂也無法溝通,最後可能會雞同鴨講!
    所以那時我找了有長期待在國外經驗的台灣老師,
    雖然比較安心,但說實在的,要維持語感,或學到最道地的用法,這樣還是不夠

    剛好這次有機會體驗到
    「TutorABC線上英文學習平台」
    全是外師一對一視訊授課,
    外師不會說中文,所以必須靠自己能力去勇敢開口說出來
    一開始聽到這些我真的超級緊張!!
    深怕自己會卡在那無法溝通,不過後來發現好像是我多慮了

    課前會有雙語顧問打電話來
    用很輕鬆的方式,來確認程度和特別想加強的地方!
    顧問會針對短短的對話中,了解我的需求,安排好適合的教材及外師,
    上課前也能先登入預習今天的課程內容
    所以不用擔心上課的時候進度跟不上,或是聽不懂外師聊的主題喔!

    而且因為有特別分配程度,外師會隨著學生的步調去教學
    語速也較慢,還會用更生活片語的方式與我對話
    所以上課的氣氛其實是很舒服的!
    過程中外師還不斷的跟我說very good!!!❤️
    非常的親切!!
    給我很多信心~讓我更勇於開口去表達(即便講的哩哩辣辣)
    也因為是一對一,所以不用在意旁人眼光
    只要一台電腦,在家中就可以輕鬆學習!
    課堂上到最後,我還唱了中文歌分享給外師🙈哈哈哈!
    45分鐘的課堂咻一下就過,
    真的是一段很奇妙特別有趣的體驗。
    也讓我重拾想要把英文練好的決心了~
    總而言之就是不要怕,勇敢開口!
    藉由外師的慢慢引導
    從會話中改善錯誤,相信英文絕對會進步💪🏼🔥🔥🔥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自己的英文沒有信心,但卻又想它學好!來一起試試:https://lihi1.com/04CWu

    也有五分鐘的小測驗來幫你更了解自己~ https://lihi1.com/68hnU

  •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 在 SuperMami超級媽咪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0-19 10:48:31

    讀萬本書,不如行萬里路
    但基本的功夫還是不能少啊
    像是英文就是非常重要
    對於旅行樂趣、當地文化可更加深入
    疫情前,一年至少帶小孩們出國4次
    本來那麼常出國,以為哥哥會對英文自動感興趣
    沒想到,他跟媽媽一樣!
    屬於沒志氣的人!
    覺得自己跟英文絕緣,周圍總是有英文厲害的人
    後來上小學後,本來覺得他跟著課程走,應該會有所改善
    但發現學校的進度上太快,他很容易就放棄不學習進而抗拒!
    二年級以前,沒有讓哥哥另外課後上英文,導致他現在程度落後
    說實話,身為媽媽怎麼可能不在意孩子的成績!
    但其實我更想要給哥哥一個不抗拒學英文的方式
    至少讓他先喜歡,學了有興趣再來要求成績
    畢竟我不希望逼他為了考試,死背硬記
    最後卻沒辦法活用,遇到要使用英文時支支吾吾的(就是我啊!)
    之後無意間看到接觸到給孩子的英語線上學習
    適合5-18歲的小孩
    看來剛剛目前八歲還能培養對英文的好感度
    看完介紹後,覺得回家後的零碎時間就可以跟外師一對一互動對話
    而且還是以輕鬆有趣的模式來進行!小孩的學習意願也會很高了!
    讓小孩從玩中學、學中玩
    也是我一直追求的!
    我們哥哥是屬於內向木訥型,一直在他旁邊他也會不好意思!
    所以基本上,上個十分鐘確認連線課程都沒問題了
    我就會離開一下讓他自己上課
    小孩也比較不會有壓力
    但其實我還是會好奇想看一下!
    想要真的看到聽到孩子開口說英文及上課的反應
    所以turoJr有一個對家長非常貼心的功能
    就是「家長能用手機APP同步看孩子上課的旁聽功能」
    就算不在旁邊也知道他們有沒有在講媽媽壞話!哈哈
    未來,我們也是計畫要讓小孩每個寒暑假都出國遊學、出國唸書
    未來讓他將來出國時可以很快進入軌道
    現在就要開始努力!
    讓他透過這個學習方式
    先熟悉跟外國人對話的邏輯和生活情境用法
    最主要的是:這樣的方法絕對是最沒壓力用能自然吸收的!
    沒上過的、想帶著孩子嘗試的家長
    限時領取好康一堂課,讓孩子進行英文語言程度分析及一對一外師互動的課程
    粉絲獨享唷:https://lihi1.com/ym9ws
    小測驗可以來玩玩看
    來測驗一下什麼學習方法最適合孩子:https://lihi1.com/G9bKX
    #用家長的心情 #照顧孩子的語言學習
    #讓孩子用英語學自己喜歡的東西
    #學得更開心

    按讚SuperMami超級媽咪的臉書專業:https://www.facebook.com/supermamiasia/

    按讚LuluLuLu二寶媽 愛玩咖的臉書專業:
    https://www.facebook.com/luumami

  •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8-29 22:00:11

    我們之前聊到美國兩大黨派的對中政策到底有什麼不同,那麼對這兩個候選人來說,台灣又是怎樣的存在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川普與拜登,到底是哪一個候選人真的才是對台灣有利的總統。

    從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政策來看,就可以看出他很多的善意,比如說他很積極的推動五大惠台法案,有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台灣保證法、台北法案。基本上就是用法律來規定,美國應該要更積極的與台灣交流、穩定的對台軍售,還有積極的協助台灣進入國際舞台。有人形容川普是自從台美斷交之後,甚至是二戰以來對台灣最友好的美國總統。

    而對台灣人來說,拜登的問題就是他的立場很模糊,不像川普反中反的這麼徹底。民主黨從歐巴馬時期就是走這個路線,大家一起全球化,一起來跟中國賺錢吧。咦中國不想要我們提台灣啊?那就不要一直提囉。這感覺就是對中國完全硬不起來啊。雖然有人說最近拜登也很常提到台灣,他的策略不一定會跟歐巴馬一樣吧?在蔡英文連任成功的時候他還有在推特上祝賀,這算是有對台灣政府的合法性表態吧?但是他這個說不定就只是看反中有票,所以放放話來試試水溫。只是放話誰都會啊,還是要看他的行為啦。妳看拜登的家人跟很多中資企業關係都很好,這樣是要怎麼相信他不會被中國影響施政啊?

    不過我覺得這不能只看他一個人的動向耶,應該還是要回頭來看整個民主黨,還有美國人民現在對中國跟對台灣的策略。美國現在的反中情緒跟之前比高多了,剛剛你講的很多法案都是兩黨一起通過的,又不是通通都是川普跟共和黨的功勞,而且你看他們民主黨都直接把”一中政策”從黨綱刪掉了,這個算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吧? 這樣講好了,拜登現在又沒有多少友台抗中的實績,相較之下川普就已經有很多成績了,他關注台灣的程度這麼高,又真的很討厭中國。當然會覺得選川普比較有安全感啊。

    所以最簡單的總結就是,對台灣來說,川普連任是幾乎可以肯定對台灣比較好。那如果是拜登當選,就不一定了對不對。這樣對嗎?不對,事實上我覺得選川普也不一定絕對比較好啦。因為我覺得如果要真的對中國做出有意義的抗衡,只有美國一個國家也沒有用。最有效的是要國際上夠多的國家聯合起來一起制裁。但是川普的政策很不適合達到這個目的啊。

    川普現在的政策,比如說一直從各個國際組織抽身,又對移民不友善。基本上就是在推動美國回到以前的孤立主義。不跟人家交流,也不管人家的事情。你不讓外國影響你,那你就也很難去影響外國啊。這樣對台灣結交友邦哪有什麼幫助?而且這些國際組織、國際外交的主導權,現在哪有別的民主國家有那個屁股可以接下這些位置?美國一旦退出所產生的權力真空,不就是中國最想要接手的嗎?這樣一來台灣的國際空間不就會變更小嗎?

    還有我覺得,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讓我真的沒有辦法支持川普。一言以蔽之就是川普幾乎是站在所有所謂進步價值的對立面。不管是少數民族、移民、性別弱勢,女權、墮胎權等等的,他完全就是反進步派的代表啊。這樣是要我怎麼支持他?

    或許會有人反駁,所以妳願意為了這些議題而無視我們的國家安全嗎?這種時候我就很想反問,所以為了國家安全犧牲這些弱勢族群就是可以的嗎?為什麼講到中國,這些問題突然就變得都不重要?我們跟中國的差別不就是對人權不能妥協嗎?

    拜登的對中政策現在看起來也不會突然一上任就急轉彎。一邊是”絕對”對台灣友善,但是其他毫無可取之處,一邊是只有”可能”會對台灣友善,但是致力於推動跟中國完全不一樣的社會價值觀。這樣我是要怎麼選前面那個?而且我是覺得啦,像川普現在這樣一直把台灣拿出來講,當然是因為拿這個打中國真的會痛。但是對我們來說就也是被迫推上最前線,必須要跟著一起叫陣啊。像台灣這樣在強權夾縫中生存的國家,高調不一定是好事啦。

    雖然台灣是一定會被拿來當棋子的啦。如果「因為中國會痛,所以我拿台灣來打中國」叫做當棋子,那「因為中國想要,所以我拿台灣來換外交利益」也是當棋子啊?重點是我們到底是一顆被吃掉也不可惜的爛棋,還是要人家拿十顆來換才划算的好棋。

    而且我覺得齁,台灣人很容易不小心就用"喔你親中那就代表你會賣台"的二分法來判斷人或是用"共和黨就是抗中、民主黨就是親中"來分類,用這樣的脈絡來討論外交政策或是外國候選人都太直線了,重要的是要能夠維持理性態度來討論議題,而不是一看到親中抗中就容不下任何不同的聲音了。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一直以來英文用法 在 木昜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1-06 20:00:09

    ↓Click For More Info↓
    THIS YOUTUBE VIDEO ABOUT "一萬訂閱心路歷程+QA"
    (問問題之前,先打開看看有沒有答案吧!)
    -
    希望大家喜歡這個影片 
    p.s.影片有英文用法錯誤請見諒
    and
    如果覺得影片不錯也請幫我按個喜歡
    有任何問題或想知道的 都很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唷!

    INSTAGRAM/SPOTIFY
    Instagram|@am_____ber https://www.instagram.com/am_____ber/
    SPOTIFY |AMBERS MUSIC TIME https://goo.gl/Pz2Ix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萬訂閱走了四~五年
    一直以來很感謝大家的追蹤
    從大學時期依直到出社會 謝謝你們的陪伴!
    希望未來能夠給大家更好的作品:)

    IG穿搭
    https://www.instagram.com/kinoooooooko3/
    https://www.instagram.com/raku_______/
    https://www.instagram.com/mihooooo819/
    https://www.instagram.com/______a.lc/
    https://www.instagram.com/samyportejoie/
    https://www.instagram.com/the.simons/




    ?常問問題?
    1.剪接編輯軟體:Adobe Premiere CS5/CS6
    2.照片編輯軟體:Adobe Photoshop CS5/CS6
    3.影片開頭結尾等圖片都在哪裡找:Pinterest、tumblr、google (png檔)
    4.相機使用哪一台:CANON G7X
    5.光療指甲哪裡做:
    美甲師:Polly LINE:yanping0628

    如果你有興趣幫我上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Jh7iYWad-1quDlp9VXHfUw&tab=2

    e mail : [email protected]
    Age:23

    FTC: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