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一百萬個可能簡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一百萬個可能簡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百萬個可能簡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百萬個可能簡譜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坐牢十五年的賭約】 今晚要分享的短篇,是契訶夫的短篇作品〈打賭〉。 如篇名,故事要從一場賭約說起。一位銀行家和年輕的律師,打了個「坐牢十五年」的賭。他原先以為律師不可能熬下來,然而...... 來看看這場看似荒謬的打賭,最終會如何吧。 - 打賭 / 契訶夫 一個黑沉沉的秋夜。老銀...

一百萬個可能簡譜 在 瑞丘※便當飲食日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7-09 15:02:03

🍱《右滑有料理影片👉🏻》 許久不見的早餐文❤️ / 💡#今天吃什麼 ✔️蛋沙拉吐司 / 材料💡 放牧蛋4顆(250g)、吐司2片 調味💡 美乃滋50g、芥末子醬、鹽巴、黑胡椒(皆適量邊調味邊試吃🤣)、檸檬汁1/4顆 / 作法💡 1️⃣放牧蛋洗乾淨,煮一鍋滾水加一點鹽巴或白醋(可防止蛋破),用濾網小心...

  • 一百萬個可能簡譜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3 19:00:56
    有 74 人按讚

    【坐牢十五年的賭約】
     
    今晚要分享的短篇,是契訶夫的短篇作品〈打賭〉。
     
    如篇名,故事要從一場賭約說起。一位銀行家和年輕的律師,打了個「坐牢十五年」的賭。他原先以為律師不可能熬下來,然而......
     
    來看看這場看似荒謬的打賭,最終會如何吧。
    -

    打賭 / 契訶夫
     
    一個黑沉沉的秋夜。老銀行家在他的書房裡踱來踱去,回想起十五年前也是在秋天他舉行過的一次晚會。在這次晚會上,來了許多有識之士,談了不少有趣的話題。他們順便談起了死刑。客人們中間有不少學者和新聞記者,大多數人對死刑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這種刑罰已經過時,不適用於信奉基督教的國家,而且不合乎道德。照這些人的看法,死刑應當一律改為無期徒刑。
     
    「我不同意你們的觀點,」主人銀行家說,「我既沒有品嘗過死刑的滋味,也沒有體驗過無期徒刑的磨難,不過如果可以主觀評定的話,那麼我以為死刑比無期徒刑更合乎道德,更人道。死刑把人一下子處死,而無期徒刑卻慢慢地把人處死。究竟哪一個劊子手更人道?是那個幾分鐘內處死您的人,還是在許多年間把您慢慢折磨死的人?」
     
    「兩種刑罰同樣不道德,」有個客人說,「因為它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奪去人的生命。國家不是上帝。它沒有權利奪去它即使日後有心歸還卻無法歸還的生命。」
     
    客人中間有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律師。別人問他的看法時,他說:
     
    「不論死刑還是無期徒刑都是不道德的,不過如果要我在死刑和無期徒刑中作一選擇,那麼我當然選擇後者。活著總比死了好。」
     
    這下熱烈的爭論開始了。銀行家當時年輕氣盛,一時興起,一拳捶到桌上,對著年輕的律師嚷道:
     
    「這話不對!我用兩百萬打賭,您在監牢裡坐不了五年!」
     
    「如果這話當真,」律師回答說,「那我也打賭,我不是坐五年,而是十五年。」
     
    「十五年?行!」銀行家喊道,「諸位先生,我下兩百萬賭注。」
     
    「我同意!您下兩百萬賭注,我用我的自由作賭注!」律師說。
     
    就這樣,這個野蠻而荒唐的打賭算成立了!銀行家當時到底有幾百萬家財,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他嬌生慣養,輕浮魯莽,打完賭興高采烈。吃晚飯的時候,他取笑律師說:
     
    「年輕人,清醒清醒吧,現在為時不晚。對我來說兩百萬是小事一樁,而您卻在冒險,會喪失您一生中最美好的三、四年時光。我說三、四年,因為您不可能坐得比這更久。不幸的人,您也不要忘了,自願受監禁比強迫坐牢要難熬得多。您有權利隨時出去享受自由──這種想法會使您在監牢中的生活痛苦不堪。我可憐您!」
     
    此刻銀行家在書房裡踱來踱去,想起這件往事,不禁問自己:
     
    「何苦打這種賭呢?律師白白浪費了十五年大好光陰,我損失了兩百萬,這有什麼好處呢?這能否向人們證明,死刑比無期徒刑壞些或者好些?不能,不能。荒唐,毫無意義!在我這方面,完全是因為飽食終日,一時心血來潮,在律師方面,則純粹是貪圖錢財……」
     
    隨後銀行家回想起上述晚會後的事。當時決定,律師必須搬到銀行家後花園裡的一間小屋裡住,在最嚴格的監視下過完他的監禁生活。規定在十五年間他無權跨出門檻、看見活人、聽見人聲。允許他有一樣樂器,可以讀書、寫信、喝酒和抽菸。跟外界的聯繫,根據契約,他只能通過一個為此特設的小窗口進行,而且不許說話。他需要的東西,如書、樂譜、酒等等,他可以寫在紙條上,要多少給多少,但只能通過窗口。契約規定了種種條款和細節,保證監禁做到嚴格的隔離,規定律師必須坐滿十五年,即從一八七0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時起至一八八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時止。律師一方任何違反契約的企圖,哪怕在規定期限之前早走兩分鐘,即可解除銀行家支付他兩百萬的義務。
     
    在監禁的第一年,根據律師的簡短便條來看,他又孤獨又煩悶,痛苦不堪。不論白天,還是夜晚,從他的小屋裡經常傳出鋼琴的聲音!他拒絕喝酒抽菸。他寫道:酒激起欲望,而欲望是囚徒的頭號敵人。再說,沒有比喝著美酒卻見不著人更煩悶的了。菸則熏壞他房間裡的空氣。第一年,律師索要的都是內容輕鬆的讀物:情節複雜的愛情小說、偵探小說、神話故事、喜劇等等。
     
    第二年,小屋裡不再有樂曲聲,律師的紙條上只要求古典作品。第五年又傳出樂曲聲,囚徒要求送酒去。那些從小窗口監視他的人說,整整這一年他只顧吃飯,喝酒,躺在床上,哈欠連連,憤憤不平地自言自語。他不讀書。有時夜裡爬起來寫東西,寫得很久,一到清晨又把寫好的東西統統撕碎。他們不止一次聽到他在哭泣。
     
    第六年的下半年,囚徒熱衷於研究語言、哲學和歷史。他如饑似渴地研究這些學問,弄得銀行家都來不及訂購到他所要的書。在後來的四年間,經他的要求,總計買了六百冊書。在律師陶醉於閱讀期間,銀行家還收到他的這樣一封信:
     
    親愛的典獄長:
    我用六種文字給您寫信。請將信交有關專家審閱。如果他們找不出一個錯誤,那麼我請求您讓人在花園裡放一槍。槍聲將告訴我,我的努力沒有付諸東流。各國歷代的天才儘管所操的語言不同,然而他們的心中都燃燒著同樣熱烈的激情。啊,但願您能知道,由於我能瞭解他們,現在我的內心體驗到多麼巨大的幸福!
     
    囚徒的願望實現了。銀行家吩咐人在花園裡放了兩槍。
     
    十年之後,律師一動不動地坐在桌旁,唯讀一本《福音書》。銀行家覺得奇怪,既然他在囚年裡能讀完六百本深奧的著作,這麼一本好懂的、不厚的書怎麼要讀上一年工夫呢?讀完《福音書》,他接著讀宗教史和神學著作。
     
    在監禁的最後兩年,囚徒不加選擇,讀了很多的書。有時他研究自然科學,有時要求拜倫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他的一些紙條上往往要求同時給他送化學書、醫學書、長篇小說、某篇哲學論文,或者神學著作。他看書就好像他落水後在海中漂浮,為了救自己的命,急不可待地抓起沉船的碎片,或抓住另一塊浮木!
     
    老銀行家回憶這些事後想道:
     
    「明天十二點他就要獲得自由。按契約我應當付他兩百萬。如果我付清帳款,我就徹底破產了,一切都完了……」
     
    十五年前,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個一百萬,如今卻害怕問自己:他的財產多還是債務多?交易所裡全憑僥倖的賭博、冒險的投機買賣,直到老年都改不了的急躁脾氣,漸漸地使他的事業一落千丈。這個無所畏懼、過分自信的、傲慢的富翁,現在變成一個中產的銀行家,證券的一起一落總讓他膽戰心驚。
     
    「該詛咒的打賭!」老人嘟噥著,絕望地抱住頭,「這個人怎麼不死呢?他還只有四十歲。不久他會拿走我最後的錢,然後結婚,享受生活的樂趣,搞證券投機。我呢,變成了乞丐,只能嫉妒地看著他,每天聽他那句表白:『多虧您,我才得到幸福,讓我來幫助您。』不,這太過分了!擺脫破產和恥辱的唯一辦法,就是這個人的死!」
     
    時鐘敲了三下。銀行家側耳細聽:房子裡的人都睡了,只聽見窗外的樹木凍得嗚嗚作響。他竭力不弄出響聲,從保險櫃裡取出十五年來從未用過的房門鑰匙,穿上大衣,走出房去。
     
    花園裡又黑又冷。下著雨。潮濕而刺骨的寒風呼嘯著颳過花園,不容樹木安靜。銀行家集中注意力,仍然看不見土地,看不見白色雕像,看不見那座小屋,看不見樹木。他摸到小屋附近,叫了兩次看守人。沒人回答。顯然,看門人躲風雨去了,此刻正睡在廚房裡或者花房裡。
     
    「如果我有足夠的勇氣實現我的意圖,」老人想,「那麼嫌疑首先會落在看門人身上。」
     
    他在黑暗中摸索著臺階和門,進了小屋的前室,隨後摸黑進了不大的過道,劃了一根火柴。這裡一個人也沒有。有一張床,但床上沒有被子,角落裡有個黑糊糊的鐵爐。囚徒房門上的封條完整無缺。
     
    火柴熄滅了,老人心慌得渾身發抖,摸到小窗口往裡張望。
     
    囚徒室內點著一支昏黃的蠟燭。他本人坐在桌前。從這裡只能看到他的背、頭髮和兩條胳膊。在桌子上,在兩個圈椅裡,在桌子旁的地毯上,到處放著攤開的書。
     
    五分鐘過去了,囚徒始終沒有動一下。十五年的監禁教會了他靜坐不動。銀行家彎起一個手指敲敲小窗,囚徒對此毫無反應。這時銀行家才小心翼翼地撕去封條,把鑰匙插進鎖孔裡。生銹的鎖一聲悶響,房門吱嘎一聲開了。銀行家預料會立即發出驚叫聲和腳步聲,可是過去了兩三分鐘,門裡卻像原先一樣寂靜。他決定走進房間裡。
     
    桌子後面一動不動坐著一個沒有人樣的人。這是一具皮包骨頭的骷髏,一頭長長的女人那樣的鬈髮,鬍子亂蓬蓬的。他的臉呈土黃色,臉頰凹陷,背部狹長,胳膊又細又瘦,一隻手托著長髮蓬亂的頭,那模樣看上去真叫人驚嚇。他的頭髮早已灰白,瞧他那張像老人般枯瘦的臉,誰也不會相信他只有四十歲。他入睡了……桌子上,在他垂下的頭前有一張紙,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字。
     
    「可憐的人!」銀行家想到,「他睡著了,大概正夢見那兩百萬呢!只要我抱起這個半死不活的人,把他扔到床上,用枕頭悶住他的頭,稍稍壓一下,那麼事後連最仔細的醫檢也找不出橫死的跡象。不過,讓我先來看看他寫了什麼……」
     
    銀行家拿起桌上的紙,讀到下面的文字:
     
    明天十二點我將獲得自由,獲得跟人交往的權利。不過,在我離開這個房間、見到太陽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對您說幾句話。憑著清白的良心,面對注視我的上帝,我向您聲明:我蔑視自由、生命、健康,蔑視你們書裡稱之為人間幸福的一切。
     
    十五年來,我潛心研究人間的生活。的確,我看不見天地和人們,但在你們的書裡,我喝著香醇的美酒,我唱歌,在樹林裡追逐鹿群和野豬,和女人談情說愛……由你們天才的詩人憑藉神來之筆創造出的無數美女,輕盈得猶如白雲,夜裡常常來探訪我,對我小聲講述著神奇的故事,聽得我神迷心醉。在你們的書裡,我攀登上艾爾布魯士和勃朗峰的頂巔,從那裡觀看早晨的日出,觀看如血的晚霞如何染紅了天空、海洋和林立的山峰。我站在那裡,看到在我的上空雷電如何劈開烏雲,像蛇般遊弋;我看到綠色的森林、原野、河流、湖泊、城市,聽到海妖的歌唱和牧笛的吹奏;我甚至觸摸過美麗的魔鬼的翅膀,它們飛來居然跟我談論上帝……在你們的書裡我也墜入過無底的深淵,我創造奇跡,行兇殺人,燒毀城市,宣揚新的宗教,征服了無數王國……
     
    你們的書給了我智慧。不倦的人類思想千百年來所創造的一切,如今濃縮成一團,藏在我的頭顱裡。我知道我比你們所有的人都聰明。
     
    我也蔑視你們的書,蔑視人間的各種幸福和智慧。一切都微不足道,轉瞬即逝,虛幻莫測,不足為信,有如海市蜃樓。雖然你們驕傲、聰明而美麗,然而死亡會把你們徹底消滅,就像消滅地窖裡的老鼠一樣,而你們的子孫後代,你們的歷史,你們的不朽天才,將隨著地球一起或者凍結成冰,或者燒毀。
     
    你們喪失理智,走上邪道。你們把謊言當成真理,把醜看作美,如果由於某種環境,蘋果樹和橙樹上不結果實,卻忽然長出蛤蟆和蜥蜴,或者玫瑰花發出馬的汗味,你們會感到奇怪;同樣,我對你們這些寧願捨棄天國來換取人世的人也感到奇怪。我不想瞭解你們。
     
    為了用行動向你們表明我蔑視你們賴以生活的一切,我放棄那兩百萬,雖說我曾經對它像對天堂一樣夢寐以求,可是現在我蔑視它。為了放棄這一權利,我決定在規定期限之前五個小時離開這裡,從而違反契約……
     
    銀行家讀到這裡,把紙放回桌上,在這個怪人頭上親了一下,含淚走出小屋。他一生中任何時候,哪怕在交易所輸光之後,也不曾像現在這樣深深地蔑視自己。回到家裡,他倒在床上,然而激動的眼淚使他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大早晨,嚇白了臉的看門人跑來告訴他,說他們看到住在小屋裡的人爬出窗子,進了花園,往大門走去,後來就不知去向了。銀行家帶領僕人立即趕到小屋,證實囚徒確實跑掉了。為了杜絕無謂的流言,他取走桌上那份放棄權利的聲明,回到房間,把它鎖進保險櫃裡。

  • 一百萬個可能簡譜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27 12:42:25
    有 985 人按讚

    【#堅離地球YouTube: 隨緣家書】面對面目全非的「新香港」,一切都不再真實,很多人覺得灰心。但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難道少了?捷克總統哈維爾在共產時代當異見人士時,寫下《無權力者的權力》,現已成為各地同路人經典,入面強調「活在真實中」,已是最有力回應:「生活的根本目標,乃自然地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人性正當的尊嚴、道德的完善、存在的自由表現,以及凌駕存在世界的超越意識;在真實中生活,作為人類強加的境遇的一種反抗,乃是企圖重新掌握自己的責任感。」

    怎樣「重新掌握自己」?首先是認知甚麼是「真實」。真實的香港,自然不是被加工凌遲這一個,對此全世界、包括北京,都一清二楚。

    在過去三十年,無論回歸前後,香港民意的「六四黃金比」一直非常牢固,無論怎樣威逼利誘,少數派(又名建制派、「忠誠的廢物」)始終是少數派。而且這裏的「六成」,只是「泛民」基本盤,從反送中運動的二百萬人遊行可見,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反對的光譜可以包含中間、淺藍、與及另一極的獨派,甚至包括了商界和溫和建制陣營,足以涵蓋香港人口80%。以香港的總人口,以及絕大多數僱主都是政府、中資、商界的事實,居然出現二百萬人的反政府遊行,這比例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真實的香港人怎樣思考,一覽無遺。

    恐怕這也是北京失去耐性、和對全體香港人的信心,決定來硬的一套的原因之一。

    但真實的香港,和真香港人的思維模式,怎可能因為《港區國安法》而瞬間改變?對此,其實北京同樣一清二楚,卻以為可以通過嚴刑峻法、旁門左道,令人變得沉默,就像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這自然不是「活在真實中」,面前的城市,只是根據一國模式管治的「南深圳」,不是真香港。在不真實的新香港,未來確是沒有機會,彰顯真正民意的:

    1. 二百萬、一百萬、五十萬人大遊行?十萬人六四晚會?一律不可能再舉行,主辦單位會被指犯《港區國安法》,參加者也會被拘捕或篤灰。未來的大遊行,只有慶回歸、撐政府、反美帝,動輒被官方報導為「過百萬」。

    2. 聯署表態?越來越難,日後恐怕連校友會、專業團體都要經過政治vetting。「支持」政府的聯署,卻可以不斷灌水,加上他們限聚令下也可以擺街站,「民意」看起來,絕對一邊倒。

    3. 日後的選舉,直選的重要性大降,反對派變成中國八大「民主黨派」,正常人的投票意欲不再存在,另一方卻全力動員,這就是證明「民意逆轉」的好機會。就算繼續投票,當「選委欽點議員」和紫荊黨變成執政黨、民建聯變成「忠誠反對派」、民主黨也要堅持「擁護國安法、支持共產黨」才能參選,議會和民意,已互不相關,伊朗、北韓式99%支持政府的選舉結果不是夢。

    4. 沒有了三權分立,媒體第四權監督?九成媒體都已歸邊,從有線、Now等近況可見,連從前的擦邊球都不再存在;香港電台變成人民廣播電台速度之快、手法之粗暴,更令人吃驚。剩下那一成,只有辦公大樓隨時被國安法充公的《蘋果日報》,與及海外媒體,後者卻不知哪一天在香港被屏蔽。

    5. 不是還有民調麼?但同一道理,民眾要麼擔心對民調講真話,被秋後算賬;要麼正如研究民調的李立峯教授所言,覺得反正香港已死,連對「新香港」也不再認同。加上很多香港人離開,有公信力的民調機構被打壓,建制民調機構卻越開越多,民調結果也會逐步向政治正確方向移動。

    6. 本來網絡民意和現實不相上下,但《港區國安法》通過後,大多數淺黃、淺藍評論員都已自我噤聲,因為他們大多有穩定工作、社會地位和資產,也是最容易被打壓的一群。一般網民連分享、比like,也擔心被起底、舉報,可能就這樣失去工作,真實資訊的流通,自然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在數十億維穩費下,深藍、深紅「網媒」、KOL鋪天蓋地;另一極標榜犬儒、事事放負、使用假名、散播陰謀論去迎合演算法的聲音,此消彼長下,卻會更常見;兩者對建構犬儒,殊途同歸。結果網絡世界,只會比已經很不真實的現實世界更虛假。

    7. 到了最後一著:中國的「社會信用評級系統」在香港正式實施,全天候的大數據監控,全方位的CCTV,網絡世界一言一行的實名追蹤,任何地方都有安心出行一類藍芽…… 那時候,還能有雜音麼?

    幾年後,南深圳市長可以振振有詞說:一切已經步上正軌、人心回歸,「一國兩制」空前成功。但這是真實嗎?正如哈維爾說:「因為當權者作了自己的謊言的俘虜,就不得不把一切都顛倒黑白。它篡改歷史,歪曲現實,虛構未來;它捏造統計數據;它假裝不存在一個無孔不入和無法無天的警察機器;它假裝尊重人權,從不迫害任何人;它假裝什麼都不怕;它假裝從不弄虛作假。人們毋須相信這一切神話。但他們不得不裝成篤信不疑的樣子,至少對一切都默許、忍受,隨波逐流。這樣,每個人都只能在謊言中求生。人們不必去接受謊言,他們承受在謊言中和與謊言為伍的生活,這就夠了。就是這樣,人們確認了這個制度,完善這個制度,製造了這個制度,(變成了)這個制度。」

    然而,「活在真實中」,依然是可能的,大前提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知道甚麼是真實,也要對真實的理念堅持。在日常生活,我們知道窗外的南深圳是虛假的,但回到家中、或任何能安全控制的地方,那就是回到香港。不少自由派中國人,在大陸也是這樣生活的,例如早前訪問了來自上海的《端傳媒》前總編輯張潔平,她建議香港人從最微小的日常生活堅持,從一個一個人的真切交流和支援開始,三個人的棋社、光復街道委員會、堅持衣食住行的不妥協、對下一代在家中訴說真相,然後像Timothy Snyder《論暴政》一書所言,一個眼神、一個笑容,都是同路人的暗號。

    同一道理,到了網上,我們也要知道那不再反映民情,正如你不會相信微信世界是真實。主流的滅聲、數十億的維穩費、BOT製造的假帳戶、小粉紅和五毛,加上網絡演算法對分化、放負、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鼓勵,都指向一個很簡單的結論:我們必須突破演算法控制,才能「活在真實中」。不要追求容易被操控的點擊、浪費時間去被引戰,堅持說自己的話,聚焦目標群組,總有能突破同溫層、不被演算法操控的社交媒體存在。然後人人如此,才能由下而上、水滴石穿。

    要保全香港人的元氣,一如昔日東歐面對共產政權,必須多條路並行,絕非非此即彼。對某些以人為本的工作而言,留在香港的貢獻始終較大;但對傳播思想、影響教育、傳承香港人身份一類角色而言,卻只有離開香港才能暢所欲言、無牽掛的傳承,這正是兄弟爬山。唯有海外香港人構成足夠critical mass,互相支援,加上以香港人身份認同的外向型、價值觀和大熔爐特色(不要忘記內地出生的梁天琦、羅冠聰和印裔Jeffrey Andrews都是真香港人),在日常生活多engage當地人、結成共同體、避免內向型的「唐人街化」,身在海外,也會出現一個個小香港。

    「阿斯嘉不是地方,而是人」:無論我們身在何方、在網上還是網下,只要繼續「活在真實中」,總能渡過黑暗的時光。

    ⏺全文:https://www.patreon.com/posts/48992255

  • 一百萬個可能簡譜 在 靈魂心旅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4 10:40:33
    有 8 人按讚

    如何提升你的“運氣”?史丹佛教授教你三招!

    如果你願意承擔一些風險,
    如果你願意真正走出去,
    願意真正去正視各種想法,
    你仍然可以打造一面更大的帆,
    去捕捉幸運之風!

    01

    改變你與他人的關係:心懷感激

    要明白,每個在人生旅途中幫助過你的人,在你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若你沒有心懷感激之情,這不僅僅是你沒與他們互動交流的問題,而是讓你錯過了一次機會。當有人為你做某件事情時,他們把本可以花在自己或別人身上的時間花在了你身上,你要對他們的行為表示感謝。

    目前,我管理著史丹佛的三個獎學金項目,這三個項目的競爭都很激烈。當我寄信給那些沒有入圍的學生時,我知道有人會很失望。

    有些失望的人給我寫信抱怨。有的人寫信問我,自己該如何做才能讓下次更成功。時不時地,也有人寫信來,感謝我給他們的機會。

    七年前,一個叫布萊恩的年輕人給我寄來一封信,他說:“我已經被該項目拒絕了兩次,但我很想感謝您給的機會,在申請獎學金的過程中, 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他信中的話極大的觸動了我,因此,我邀請他來見我。我們一起聊了一會兒,共同想出了一個“自主學習項目”的主意。

    那半個學期裡,我們很好地了解了彼此,他拿到了自己著手準備的“自主學習項目",最終,把它變成了一個名叫“為明天而戰”的公司,在那裡,他教那些家庭狀況不佳的孩子們,如何從根本上精心規劃他們夢想的生活。

    這個故事的重點是,我倆都抓住了幸運之風,一切都源於他的那封感謝信,這是我們倆起初根本預料不到的。

    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制定了一些策略,以培養自己的感激之心。我最喜歡在每天晚上,看著日曆,回想所有我今天見過的人,並給每個人發一封感謝信。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但在每一天的結束時,我都感到特別感恩和感激。

    我向各位擔保,這個過程增加了我的好運。

    因此,首先你需要冒一下險,走出你的舒適區;其次,你需要心懷感激;最後,你需要改變你與想法的關係。

    02

    改變你與自己的關係:走出舒適區

    第一件事,就是改變你與自己的關係,承擔小小的風險,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這是我們儿時常做的事。如果要學走路、學說話、學騎自行車、甚至量子力學,就必須走出舒適區。我們必須經歷一種情況,就是“這週還不會騎自行車呢,但下週就學會了”。

    走出舒適區需要承擔一些風險,問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就很少這樣做了。我們變得喜歡固步自封,不再拓展自己的能力。

    對於我的學生,我花了很多時間鼓勵他們走出舒適區。我先讓他們填寫風險承受表,讓他們標出所願意承擔的風險。他們很快就會明白,承擔風險可不是非黑即白那麼簡單。有智力風險、物理風險、金融風險、情感風險、社會風險、道德風險和政治風險。

    一旦確定自己肯承擔的風險後,他們會將自己的風險表與其他人的做比較,然後很快就意識到,大家的風險表竟然截然不同。

    我會鼓勵他們挑戰一下。 例如:

    要求他們冒一下智力風險,設法解決一個他們以前從未嘗試過的問題;

    或冒一下社會風險,在火車上與鄰座的旅客交談;

    或者是冒一下情緒上的風險,比如告訴真正在乎的人,自己對他們的感受。

    我自己一直這樣做。大約12年前,我坐在一班飛往厄瓜多爾的早班機上。通常情況下,我會戴上耳機,先睡一覺,睡醒再工作一會兒,但這次我決定冒點風險,我開始和旁邊的人聊天。

    我介紹了自己,隨後得知他是一個出版商。還真是巧啊,由此我們有了一段精彩的談話,我了解到了出版業的未來。因此,當飛行旅程進行到大約四分之三時,我決定再冒一次險,我打開筆記本電腦,和他分享我整理的一本書的提案,這些東西是我上課使用的。

    他很有禮貌,讀完以後,他說,“你知道嗎?蒂娜,我們這樣做不太合適,但是,很感謝你的分享。”。我想,這次冒險沒有成功,不過沒關係。我關上了筆記本電腦,在飛行結束時,我們互留了聯繫方式。

    幾個月後,我又聯繫他:“你願意來我的課堂嗎?我在做一個有關‘重塑書本’的項目,有關出版業的未來。”

    他說:“我很樂意去。” 就這樣,他來到了我的課堂。

    幾個月後,我又寫信給他,這次,我發給他一組視頻剪輯,這些剪輯來自學生們做的另一個項目。其中一個剪輯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認為可以出一本相關的書,而且,他想面見那些學生。說實話,我有點受傷的感覺。他居然是邀請我的學生出版一本書,而不是邀請我出版。

    因此我邀請他過來,他和同事們來到史丹佛,和同學們見了面,隨後他的一位編輯問我,“嘿,你有沒有想過要寫一本書啊?”我說,“ 你問得真巧。”於是我拿出一本書的提案給他,就是一年前給他老闆看的那本。

    兩週內,我們就簽了合同,兩年內,這本書在全球銷售了超過一百萬本。

    現在,你可能會說,“噢,你太幸運了。”當然,我是幸運的呀,但幸運來自我承擔的一系列小風險,而這一切,都是從打招呼開始的。

    誰都能做到這一點,無論你在人生的哪個階段,無論你身在何處,即使你認為自己是最倒霉的人,也可以通過承擔小風險,把自己帶出舒適區,開始打造那一葉碰上好運的風帆。

    03

    改變你與想法的關係:可能性視角

    大多數人面對一個新想法,會對其進行評判,“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或“這個想法很糟糕”。但這個過程實際上很微妙。想法並沒有好壞之分。事實上,糟糕的想法產生的結果往往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東西。

    在史丹佛課堂上,我最喜歡的關於創新的練習之一,是幫助學生培養一種以“可能性的視角”來看待糟糕想法的態度。 所以,我給了他們一個挑戰:為一家全新的餐廳想點子。

    他們必須為新餐館想出最好的點子和最壞的點子。最好的點子,如欣賞美麗日落的山頂餐廳,或能觀賞亮麗湖光的水上餐廳;糟糕的點子,如建在垃圾堆裡的餐館,或一家服務差、環境髒的餐館,或是一家供應蟑螂壽司的餐館。

    他們把所有的點子交給我,我大聲讀出那些最好的點子,然後把它們撕毀、扔掉;接下來,我把糟糕的點子重新分配給他們,這樣,每個團隊手上都會有一個另外一隊認為很糟糕的點子,他們的挑戰就是讓這些點子化腐朽為神奇。

    接下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大約10秒鐘內,就有人說,“這真是個絕妙的主意。” 他們約有三分鐘的準備時間,然後向全班兜售他們的點子。

    那個垃圾堆裡的餐館會變成什麼呢?他們從米其林餐廳收集那些將被扔掉的多餘食物,另一家人均消費低得多的餐館則供應剩飯。

    服務不好、環境骯髒的餐廳呢?它變成了一家餐廳訓練場,供未來餐廳老闆找出如何避免所有的隱患。

    賣蟑螂壽司的餐廳呢?它變成了一個壽司酒吧,裡面融入了各種真正有趣而富有異國情調的元素。

    如果你仔細審視那些創新企業,那些我們如今坦然接受的、真正改變了我們生活的企業,你知道嗎?他們都是從一個瘋狂的想法開始。在向其他人推銷時,他們就開始實施那個想法了,而多數人會說“這太離譜了,根本行不通的。”

    是的,有時人們出生在不那麼幸運的環境中。有時,運氣像一道閃電,用奇妙或可怕的東西擊中我們。但幸運之風總是在那裡。

    如果你願意承擔一些風險,如果你願意真正走出去,並心懷感激之情,願意真正去正視各種想法,即使這些想法很瘋狂,通過可能性的視角,你仍然可以打造一面更大的帆,去捕捉幸運之風。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