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一條橡皮筋玩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條橡皮筋玩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條橡皮筋玩法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萬的網紅和雅菲一起做卡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居家防疫還有兩個禮拜(希望不會再延長) 來記錄一下,這陣子陪我們家一歲多雙寶玩的心得 1讓他們自己選玩具 2.提供適當協助來提升基本能力 (大學學到的「鷹架理論」派上用場😆) 3.提供新玩法,延伸活動 陪玩時,我通常會讓他們自己拿要玩的東西 先示範基本玩法,讓他們練習一陣子, 然後視狀況提供進階...
一條橡皮筋玩法 在 Isis Che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9 18:27:44
接續前天的行程,吃完isaac又馬上來明洞吃安東燉雞了,真的好愛安東燉雞,雞超嫩,尤其是裡面跟橡皮筋一樣Q的像冬粉的條狀物,推薦大家點去骨的雞,直接大口狂嗑都不用像隔壁桌一樣瘋狂ㄘㄣˋ骨頭。 說到安東燉雞,幾年前跟 @jfyuyu 來的時候,我根本不想吃,根本不想放到我的行程裡面,看到照片覺得長這樣...
一條橡皮筋玩法 在 和雅菲一起做卡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居家防疫還有兩個禮拜(希望不會再延長)
來記錄一下,這陣子陪我們家一歲多雙寶玩的心得
1讓他們自己選玩具
2.提供適當協助來提升基本能力
(大學學到的「鷹架理論」派上用場😆)
3.提供新玩法,延伸活動
陪玩時,我通常會讓他們自己拿要玩的東西
先示範基本玩法,讓他們練習一陣子,
然後視狀況提供進階的玩法,讓他們試試看
如果不要,表示可能有難度或沒興趣,
就繼續自由發揮~
👉選了黏土:
先讓他們捏捏
接著示範基本玩法
搓圓、壓扁、捏小黏土、搓長條、踩踩
讓他們玩一陣子之後,再提供進階玩法:
可以把黏土壓扁蓋花花印章喔!要不要試試看?
搓長長之後可以用刀子切切、用剪刀剪剪,
準備一張線稿,用黏土貼裝飾,
拿來拓印葉子、包小種子等等
等到進階玩法也進行得差不多了,再提供新的玩法~
視狀況加入新元素小變化讓他們嘗試。
👉選了娃娃
先觀察他們的玩法,
孩子會觀察日常活動,帶入遊戲
或是視狀況加入遊戲,提供不同的玩法~:
「媽媽要來用積木幫娃娃做椅子」
「哇~我來準備好吃的食物請動物吃」
「要不要用盤子裝\用湯匙餵呢?」
👉選了拼圖
我一開始會教他們拼上去的動作,讓他們壓下去就完成!
接著是放好相對位置,再來是用顏色、圖案來提示
👉選了畫筆
提供大張圖畫紙,隨意畫之後,提供新畫法:
把腳\手\娃娃放上去描畫、或畫完之後給貼紙\紙膠帶繼續創作
👉如果孩子整個很投入在自己的遊戲中,
可以先靜靜看他們玩,然後適時把東西放在旁邊讓他們注意到、拿來嘗試~
例如切水果切得很投入,但其實拿到切黏土的刀子,很不好切ˋ
我就偷偷把水果刀放過去一點,讓他看到之後換成水果刀來切
例如疊小積木,疊了一陣子,看起來快要沒興趣了
我就把碗和湯匙擺到旁邊,讓他們拿來試著撈撈積木~
例如用剪刀剪黏土剪了好一陣子,我默默的把玩具鍋放到旁邊
他們剪完,就自己把剪成塊的黏土放到鍋子裡,還用叉子「攪拌攪拌」
視狀況提供不同玩法,讓活動持續下去。
陪玩時的用語也很重要~
👉盡量避免負面用語~
例如:不行這樣!這樣不對~這個不是這樣玩,應該____(大人認知的正常玩法)啦!
👉盡量避免碎念說教問問題~
例如:你拿的是什麼顏色的車車啊?是紅色!你說一次~紅色!
👉如果孩子需要你的注意力,可以直述小孩的動作或覆述小孩的話,再加長句子
例如:小孩畫了一條線之後看我,我:「哇~你畫了一條紅色的線!」、
小孩拿香蕉說:「香蕉」,我:「恩!香蕉~你拿了一根香蕉啊!阿恩阿恩好吃的香蕉,甜甜的香蕉~」
👉可以鼓勵孩子努力的過程
例如:「哇!你有嘗試把積木放進去耶」、「哇~你畫了好長的線條」
以上不專業分享
給家裡有小小孩,需要陪玩的爸媽參考^^
昨天哥哥自己設計活動:
撿東西到袋子裡>拿湯匙把東西撈到碗裡>從碗裡拿水果出來切
完全沒有大人的提示,自己很流暢專注的完成~
每一個步驟都是平常單一小活動
例如給他們提袋把東西裝進去
例如給他們湯匙和碗,把積木\pon pon撈進去
例如給他們玩具刀,讓他們切水果
經過好幾次單一活動的練習,
這些活動需要的能力建立起來之後
哥哥自己內化變成一連串的活動~
走到這步,感謝自己平常認真的陪玩😊😊😊
一定有不用陪也可以自己玩好一陣子
或是放著會自己尋找出路的寶寶~
這樣爸媽真的輕鬆許多~
(一切都是我自己愛陪😂)
今日活動:
1.繪本123到動物園>在色紙上畫大圓>沿線撕紙>貼到圖畫紙上>貼動物貼紙在色塊上>貼圓點點貼在外圍當氣球>畫線把氣球和動物連起來
2.剪粘土>貼到冰淇淋圓點點貼圖案上>裝飾甜筒
3.插色筆>套橡皮筋
#1y9m5d
一條橡皮筋玩法 在 麻麻的艾寶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復古桌遊__沙包遊戲
#有沒有好壞念
停課防疫家裡能玩的全部都搬出來了,但我們一樣沒有電視沒有電玩,只有一堆桌遊...
我跟艾寶說:你們現在跟我們以前玩的都不一樣了...
以前我們就算沒有電腦、沒有電動、沒有手機...還是玩的很開心,一點都不覺得無聊!
艾寶:那你們都玩什麼?
我:很多啊!橡皮筋結成很長一條,兩個人各拉一邊,就可以好多花樣闖關跳!
還有跳房子,在地上畫格子,用糖果盒當關卡的棋子,踢、跳、擲之類的。
然後還有用飲料鐵罐,做個開口,搭配五顆小石頭來挑戰闖關。
對了!還有丟沙包遊戲!自己手縫沙包來玩....好多好多,都很懷念很好玩,可惜你們現在小朋友很像都沒有在玩這種東西了。
說著說著,一個念頭決定就來做沙包,跟艾寶分享沙包這個屬於我們童年回憶的遊戲!
找來自己已經不會再穿的淘汰衣服,我特地挑了格子布,這要裁剪和縫紉都有格線做依據,方便很多,省掉還要畫記號。
沙包不裝沙,直接裝白米,當然也可以換成豆類什麼的...
玩法規則我有一點點忘了,但功夫技巧卻還是記的很清楚,整個很自然...
上網搜尋,發現每個人玩的方式都不一樣,都偏比較新式的玩法,甚至還有口訣歌謠...😂
這也算是傳承的一種吧!
希望跟我一樣懷念且有同樣回憶的妳,也可以一起把這樣的沙包遊戲傳承給我們的孩子...
讓孩子的童年不是只有3C的回憶...
#做法可以參考照片說明
一條橡皮筋玩法 在 V媽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V媽回憶錄 】彩色義大利麵可以這樣玩Part2: 感官盒
大家都有試做看看彩色義大利麵了嗎?不是拿來吃喔,是不暴殄天物的利用過期麵條做玩具,其實如果家有過期白米也能用一樣的方法做。不過,我們家偏米食,米都吃不夠了怎麼可能拿米來當玩具@.@
👉#如何製作彩色義大利麵:https://reurl.cc/1gMxxQ
👉#彩色義大利麵可以這樣玩 Part1: https://reurl.cc/9ZxEE8
話說,彩色義大利麵除了可以玩串珠珠等小手肌肉訓練、數感排列、美感勞作之外,有一個百玩不厭的玩法就是『感官盒』!感官盒是什麼東西呢?其實就是一大堆大人挑選過的東西放在一個盒子裡,供小小孩透過所有感官探索(觸覺佔最大宗、味覺、視覺、聽覺、嗅覺等等),大部分是小小孩在家裡沒事做、大人又懶得出門的時候可以玩。
🌺如何製作感官盒?🌺 你可以準備:
👉容器:建議用深一點、透明、有蓋的儲存容器效果最好,這樣小小孩才能從側邊就看得見,而且方便收納下次可以再拿出來玩。
👉放在容器裡的東西:可以有很多主題,例如彩色義大利麵、水、沙子、麵粉、綠豆紅豆黃豆黑豆、落葉、米、切成條狀的紙(碎紙機倒出來的“玩具”)、大小石頭、草、鳥飼料、甚至全部都是同一顏色的東西都行。總之,有的沒的都可以放進去,小動物玩具、玩具車車、磁鐵或木質字母數字、彩色鈕扣、橡皮筋、積木、爸爸的紅酒軟木塞
👉輔助工具:小鏟子、小勺子、小鉗子、小杯子、小耙子也是什麼都行
好,聽到這裡,你一定會想『這哪是什麼感官盒,這應該是一個垃圾箱吧,一個有主題的垃圾箱』,好吧,各位要這樣想也不是不對,基本上感官盒就是一個肚裡能裝任何東西的盒子,怎麼放、放什麼就是由我們大人來設計然後就交由小小孩隨便隨意任意探索,就這麼簡單。
🌺這感官盒用途何在呢?🌺
1. 感官探索:大家有摸過恐怖箱嗎?即使拿恐怖箱或恐怖袋的人告訴你裡面是水果,但在你伸手進入未知領域時,是如此的認真、專注、全身貫注、像要把全身感官細胞都集中在手上一樣,然後在你自己腦袋裡產生圖像畫面、腦裡搜尋類似圖像族和配對後、猜測、口說出來命名。其實小小孩玩感官盒也是經驗這前段的歷程,他們平靜、專注、在當下用全身感官去認識這盒子裡的大小東西,用聞的、用聽的、用摸的、用看的、用舔的(我曾經放過一整盒都是各式各樣口味的古溜古溜洋菜凍),甚至眼睛與肌肉之間的協調(孩子想拿A卻拿成B)等等。
2. 生活技能:這端看大人準備了哪些“輔助工具”提供小孩玩,例如如果你放多個杯子,孩子就會拿杯子反覆倒、一次又一次在盒子裡將物品倒過來又倒過去,樂此不疲; 或是你拿大湯匙和一個碗,孩子就能用勺子挖起感官盒裡的東西放入碗中,一次又一次的挖、倒、傾倒、轉移、夾(偶爾我也會準備小鑷子或筷子當玩具),從一開始的常常掉落“反覆玩“到熟悉的固定移動,透過很多次的玩,你會清楚感受到小小孩生活裡的自己吃東西、拿東西、自己拿水杯喝水時的動作變得神奇的穩定而不容易傾倒,因為他們反覆玩得很夠!
3. 語言發展:感官盒裡面可能有各式各樣的東西,小小孩在探索過程可以分享、可以命名,甚至可以有一些隱藏的討論。例如曾經陪伴過一個大班不太說話、很細膩敏感的男孩,在感官盒裡我放了沙子與一些簡單果實,發現他很喜歡把果實聚集在一起或圍成圈,之後變換不同的感官盒內容物也是如此; 有一次我陪他一起玩,把其中一個物品拿遠,他不開心,我用演戲、角色扮演的方式讓他說出來他不說話是因為他害怕分離(這在我們小學不再唉唉叫講座、故事場講座裡都會提及六歲孩子的狀態)。
4. 讓大一點點的孩子發展自我控制:當孩子在玩感官盒時,他們會而且也要遵循大人制定的一套規則以確保感官盒遊戲是安全的,那就是『不放在嘴巴里,東西是住在盒子裡的』,這是界線,也是界限。感官盒讓孩子有機會反覆練習遵守規則,例如或許在某一次的落葉感官盒遊戲,你讓孩子坐在浴缸裡往浴室牆壁丟落葉,界線是浴缸,而之後或許小小孩可能有往地上扔飯的衝動,但他停了下來,因為知道規則; 也有可能有將未煮的豆子塞進嘴裡的衝動,但放進去之前他停下來了,他知道規則。這是好難的自我控制,有的成人一生都在練習。與令人興奮的事物一起工作,但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感官盒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低危險性的環境,可以練習按照規則的反覆玩。
5. 孩子主動驅動的獨立遊戲與扮家家想像遊戲:感官盒是孩子們獨立遊戲和想像遊戲的最愛。它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不像3C遊戲告訴孩子該做什麼或該如何做才能得到“你答對了”的回饋(想像會說話並問問題的玩具),孩子們在感官盒遊戲裡集中精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方式大不相同。感官盒是孩子主動驅動的,由他自己主導遊戲、想像情況並執行出來,沒人叫他或教他現在要怎麼做、也沒有對錯、可以反覆且不間斷的平靜的玩。這也是為什麼當孩子正在玩感官盒時,大人要退一步觀察的原因:不要破壞正在進行的學習與欣賞美好的專注寧靜。
6. 玩就對了別想太多:想想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他將米粒或沙子倒進大小不一的容器中,然後倒在自己的腳丫丫上,這畫面實在太療癒了!他全身正在大量感受著手腕挖起、傾倒的角度與力道,他正在努力平衡力道之間才能安全不遺漏的把東西放在小口徑杯子裡、他正在用身體感受測量、估計、與空間感知(一個物體和另一物體之間的關係),他正在試著用他不太好控制的小指頭努力捏起一顆掉在外面的小東西、他正在放鬆而專注的感受這些東西傾倒在他身上的觸覺.....各位,這是垃圾盒嗎?
對小小孩而言,這是很過癮、專注認真的全身感官探索。
對大人而言,這是很好機會觀察與放鬆欣賞天使的時間。
感官盒,真的很好玩!
玩,就對了!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
----------------------
如果您想每天看到V媽的新Po文,請在我們的專頁右上角按下 "讚"
---------------------
❤V媽慢慢刷觸覺教養神器和大紙捲在現貨舖: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福利社(會有隱藏好物開團或是廠商速報):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68499006858209/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V媽教室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vma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