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庭招生接案中
要開始努力收學生接案了,我整理了一份目前我能想到跟授課相關的資料,包括我個人歷年的經歷和上過課的學生回饋等等。
如果有朋友想學民謠吉他或唱歌,或是有什麼案子可以介紹的,請大家多多關照!
(因為文章太長,會把寫不下的放在留言處
🎶民謠吉他課程內容...
#孟庭招生接案中
要開始努力收學生接案了,我整理了一份目前我能想到跟授課相關的資料,包括我個人歷年的經歷和上過課的學生回饋等等。
如果有朋友想學民謠吉他或唱歌,或是有什麼案子可以介紹的,請大家多多關照!
(因為文章太長,會把寫不下的放在留言處
🎶民謠吉他課程內容
樂器基本概念、保養、換弦、基礎樂理、節奏練習、和弦、音階練習......
可針對特定歌曲或目的,進行課程內容討論調整。
可協助挑選樂器。
上課地點提供教學時間內樂器外借的服務(上課可以不用帶吉他只要人到就好的意思
👨🎓學生回饋
芷伶:老師人超級親切所以上課都很輕鬆愉快 還有教材的歌我也都超愛的!上課的時候還可以聽到老師的天使歌聲ㄡ真的很賺~
麥克:自學好幾年了卻不懂任何樂理,經過老師有系統的整合後,感覺又更了解吉他了
亦庭:孟庭上課很親切也很搞笑,上課時候不會有壓力,也讓人感覺到對吉他的熱情,會一直想學下去!
🎤歌唱教學課程內容
基本樂理概念、保養、呼吸、發聲、音準、節奏、咬字、共鳴......
可針對歌唱比賽或單一歌曲進行課程內容討論調整
👨🎓學生回饋
千島:用日常想像的方式,指導學生歌唱教學以及聲音肌肉使用,連笨蛋般的我都理解了呢! 小凹:以前在 KTV 都唱不完全部歌詞,自從上了孟庭老師的課之後,已經可以完全唱完凶宅了
網路直播主 Joker1:上課的感想就是,能夠直接抓到聲音問題所在,也能夠直接藉由練習來
幫助改善問題,幫助建立基礎,上課的感覺也很舒服,不會讓人感到太挫折,一步一步用心有耐心的帶著你到對的方向,是個非常棒的老師,也非常的幽默,大推👍
小凹:以前在 KTV 用假音都唱不上去,自從上了孟庭老師的課之後,已經可以用真音唱煎熬了
🏠地點
存在音樂 Being Music(信義區莊敬路391巷12號),環境舒適、工作人員親切,附近美食又多!
@beingmusic2017
此外,預計六月起在中和板橋一帶有另一教學地點
💰費用
吉他課程為600/堂,一期四堂課2400元;歌唱課程為900/堂,一期四堂課3600元。
多人團班另議
📒課程要求
1、任何理由都可以請假,加班、生病、家裡有事、失戀.....
希望上課是輕鬆愉快的,身體或情緒不好都是可能發生的狀況。
2、能預先知道的請假事由,都請儘早提出,方便我們雙方做時間安排。
3、希望維持一週上課一次,至多兩週上課一次的頻率。
太久沒見面人會生疏,課程內容也難以維持進度,也因此請假希望能盡量約時間補課。
4、有經濟困難者可另行討論收費方式。
5、其他問題歡迎私訊討論
🐂謝孟庭
- 瑪啡因樂團的主唱兼民謠吉他手,曾到春天吶喊、犀利未來趴、覺醒音樂祭、海洋音樂祭、巨獸搖滾、意識不能招待所......等台灣各大音樂祭與展演空間演出。
發行過多張錄音作品,曾創作2014政治大學母雞角落主題曲《盛開》、2015台灣設計展主題曲《忽然又看見光》、2017全大運主題曲《燃燒的同時》,並曾擔任羅大佑「週3聚樂部 羅大佑與音樂瘋子的傳奇派對」開場嘉賓
- 曾在基隆1973海景駐唱餐廳、基隆1986複合駐唱餐廳駐唱。除了樂團外,也以謝孟庭個人身份演出與創作,曾到斗笠公民市集、Simple Market、台北月見ル君想フ、公共冊所、樂悠悠之口、海邊的卡夫卡、濕地等活動或展演空間演出
- 評審經歷:曾在師大附中天韻獎、輔大音韻獎、管韻獎、醫韻獎、心韻獎、外韻獎、政大企管系歌唱比賽、地政系歌唱比賽、企管系歌唱比賽、政大日語歌唱大賽、台科大infinity 平行盡頭無限音樂派對歌唱比賽、交通大學金Go盃、內壢高中校園歌唱比賽、深坑國中校園歌唱比賽、臺北大學北韻獎等等擔任評審
- 現為光復高中流行音樂社指導老師,存在音樂民謠吉他與歌唱老師
- 曾合作藝人:
李友廷 ft. 謝孟庭 MengtingXie ─ 《喜歡》
好樂團 GoodBand x 瑪啡因 Maffine ─ 《我們一樣可惜 Full Band ver. 》
@left7892 @goodband2015 @maffine_tw
Pc @oliver_j.photography
謝謝永鴻一直以來拍的美照
ㄡ韻歌詞 在 Auguste關德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86年,三十年前,我是一位畫漫畫的中學生⋯當時聽著李壽全「未來的未來」,沒想到,當時的「未來」現在已經過去了那麼久。
發生的一切,猶如人生一瞬。
模糊的未來與等待
——我們在麥田裡的那些光景
聽說過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七年級、X世代、Y世代……這些名詞罷?其原始似不可考。我第一次看到這種分別世代的說法,是出於詹宏志的文章,但他用的字眼是「四字頭」(民國四十年代出生)。雖說率先拈出,卻也沒有因應成習。直到十多年後的本世紀初,無論甚麼場合,你都會聽到有人說「那些四年級的」,此時,不只是「字頭」變成了「年級」,「四字頭」的人也已經變成「他者」,帶些令人感覺礙眼、討厭、怎麼還不走開的味道。
四字頭的混到八○年代才當兵算是晚的了。我是在1983到1985之間當的兵,那種很「涼」的教官差使,幾乎每週三和週末都有假可放;一放假我就去麥田。
麥田,咖啡館、唱片行一半一半。在我們那一代人看,「麥田」二字毫無疑問是一個世代的標籤,大約就是我們出生前幾年初版的《麥田捕手》,恰恰在我們兒童到青春期的時候有了中文譯本。看到麥田二字,你若不會想到麵粉或威士忌,而是想到捕手,那麼,你就差不多是「四字頭」了。
麥田當時有詹宏志、陳雨航、陳正益、吳正忠、李壽全、羅大佑、陳栩椿、王克捷、蘇拾平……等十個股東,一群四字頭而比我年紀稍長的傢伙,都三十出頭,也都沒把這字號當事業來辦,事實上也沒辦了一兩年。大體而言,就是盤下了個一分為二的店面,賣錄音帶(還有剛開始當令的CD),以及我一杯都沒喝過的各式咖啡。
我從部隊裡放了假就來麥田混時間,自朝至夕,自昏至夜,好像在等待著甚麼發生,而甚麼也沒有發生。
一推開麥田的玻璃門,我總是說:「聽說你們這裡最好喝的是台灣啤酒。」跟我一起喝台啤的是個美國學者Tom Wilson,專研歷代孔廟從祀,我們很快地結交了來自不同地面上的朋友──有些原本認得,有些從未謀面,有些時聞其名,有些一見如故。無論如何,時時隔桌喧呼,好像也沒甚麼正經事,但是無意間,我們好像都在創作著一點東西。
張艾嘉的《忙與盲》專輯,是在進門右邊第一張方桌上談出來的,桌邊激烈爭論現代女性生活與情感的是袁瓊瓊、吳永毅和我,但是我們都得聽年輕製作人李宗盛裁示「專輯唱片的概念」。
進門左邊第一張方桌椅背上一度掛著羅大佑忘了帶走的黑皮夾克,不過很快地,就被畫漫畫的老瓊接手穿走了,倒是誰也沒計較過。老瓊自己忘在桌上沒帶走的是Pink Floyd的《The Wall》VHS錄影帶,當天被我順回家,也不記得日後還了沒有。
對我而言,最不計較的一個經驗是潘越雲的一首歌:〈一片海洋〉,幾瓶啤酒下肚,我只寫出開頭兩段,就得回營點名去了。只好用圖釘把草稿釘在公告欄上,寫明「李宗盛收」。不知道多久以後,發現這首歌竟然已經問世,兩段歌詞,後面是一連串的「啊!一片海洋」很好聽──即使我的故事根本還沒開始說呢。
在麥田裡,貫穿著這一切瑣碎的青春風景的,是大鬍子李壽全。1985吧?我臨退伍,聽到滿城人在風靡《青春差館》就自覺老透了。等待的時光中不免心緒浮躁,也帶著些即將失業一輩子的惶恐。我只有在麥田會覺得稍稍寬心,因為在這裡混的傢伙好像都沒有甚麼正業,也幾乎都跨過了三十歲的門檻。而我,還差兩年多──儘管孤魂野鬼吧,畢竟還有些前輩。這是為甚麼後來的歌詞裡會出現:「三十歲,我的職業是自由」這樣的句子。
當時導演萬仁正在拍《超級市民》,李壽全負責音樂和主題曲,他不在乎我只寫半首歌就算交卷的前科,很認真地在麥田最裡面的一張桌子上跟我說:「你先聽一下Bruce Springsteen。」
在前一年裡,Bruce Springsteen剛剛頂風撞擊瑪丹娜的Material Girl,發行了他的大經典Born In The U.S.A。我在隔壁唱片區拿了兩張,其中一張給了Tom,我並且問他:「李壽全好像要我寫一首這種風格的東西。」Tom斜斜眄我一眼,用他很流利的中文說:「那你要有點良心。」
李壽全和我幾乎不討論詞義宗旨,只討論修辭技術,比方說:押韻。他認為:ㄢ、ㄤ也是可以通押的,ㄛ、ㄡ是可以通押的。我在三十多年以後還記得他圈著嘴發出各種聲音,不斷嘟囔著:「很接近啊?很接近啊?為甚麼不可以呢?」非常不服氣的表情。
但是,當時決定一首歌可以流通、或是不可以流通的人關心的是另外的事。新聞局把我們的歌打了回票,他們認為歌名〈模糊的未來〉太消極、太負面。日後這歌改名〈未來的未來〉公開發行了,知名散文家張曉風還在報端撰文抨擊,說:現在的年輕人居然看不清楚自己的未來!
關於看不看得到未來這件事,老實說:我只能提出一個反證──那時新聞局收發窗口的小姐恐怕也不可能看清楚:多次替唱片公司送件、退件、又送件的年輕助理的未來如何;那滿頭大汗、幾乎跑斷腿的年輕人叫周華健,當時還不到二十五歲。
未來是甚麼?還沒有等到的時候大概沒有誰能清楚。我接下來參與壽全的專輯《八又二分之一》也是預期之外的事。受邀寫詞的人很多,有吳念真、陳克華、詹宏志和呂學海。我只記得我所參與的除了〈未來的未來〉之外,還有〈殘缺的角落〉。
〈殘缺的角落〉的主角,是壽全在西門町電影街上看到一個坐著輪椅賣口香糖的殘疾人。壽全原始的構想就是要作一首用口琴伴奏的歌。說的是輪椅上那人總是一張迎人的笑臉。賣出了口香糖,他笑;賣不出,他也笑;警察來開罰單,他還是笑。那笑不是喜樂,而是病。原來他沒有不笑的時候,越痛苦,看起來笑得越開心。
我爛漫無知地把這街景寫進了歌裡。完成後,才從老瓊那裡得知,故事還有後續的發展──輪椅上的笑再也看不見了。那人有一天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壽全說:「那麼我們把這首歌寫完吧?」我們寫了第二首,兩首歌名都叫〈殘缺的角落〉。
從長遠的未來一丁一點地回憶,麥田咖啡館/唱片行早就消失得比灰燼還徹底。壽全在三十年後讓我們重新聽到那時嘶喊出來的聲音,我只能說:未來的已經來了;然而,即使扭轉頭仔細回顧,連過去也是一片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