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zhaohong b&b兆泓旅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zhaohong b&b兆泓旅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zhaohong b&b兆泓旅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zhaohong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留言索取學習僵化paper #擁抱你的錯誤 【會有些文法錯誤永遠改不了、有些發音永遠發不好嗎?】 ✔︎ 文章 highlight: 錯誤是什麼?錯誤是學生努力、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這個語言的軌跡。 「若怎樣怎樣,就可能會學習僵化 (fossilization)」是很多台灣老師、甚至是教授,常常...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 zhaohong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09 14:22:13
    有 207 人按讚

    #留言索取學習僵化paper #擁抱你的錯誤
    【會有些文法錯誤永遠改不了、有些發音永遠發不好嗎?】

    ✔︎ 文章 highlight: 錯誤是什麼?錯誤是學生努力、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這個語言的軌跡。

    「若怎樣怎樣,就可能會學習僵化 (fossilization)」是很多台灣老師、甚至是教授,常常用來講述學習者「永遠無法將一個錯誤根除」的可怕現象。

    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時,我的教授其實就是現在全世界在研究學習僵化的最知名的學者,也因此我的碩士論文寫的主題也是學習僵化。因此今天想跟教授、老師們、以及在學習英文中的你,分析如何看待「錯誤」。

    Fossilization 這個詞最早由 Larry Selinker 教授在 1972 年 Interlanguage 一篇論文當中提出。當初對這個現象的定義還很粗糙不明確,但很不幸的,這也是99% 台灣教授在念博班時、英文老師上教程時學到的定義。

    Fossilization 基本上就是「學習者將在某些錯誤上永遠無法根除」的現象。相反地,Dr. Selinker 也將那些「最終會消失」的錯誤(像是錯講成 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restroom?) ,名為 stabilization,比一輩子註定的 fossilization 還要樂觀許多。

    即便如此,很多英語系教授跟老師們,還是喜歡講比較悲觀的 fossilization. 我要特別呼籲英語系教授、台灣英文老師們,別亂用「學習僵化」 (fossilization) 這個詞彙。

    時間快轉,在 2004 年時,Larry Selinker 的學生 Dr. ZhaoHong Han 出版了 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學習僵化現象) 一書,重新將學習僵化定義為:Cessation of learning in spite of adequate motivation
    to learn, abundant exposure to input, and ample opportunities for communicative practice (Han, 2004).

    意思就是,要在有 3 個條件都滿足,錯誤仍然一直存在時,我們才能初步判定可能有學習僵化的可能性:

    (1) 學習者有有強烈動機
    (2) 有很多的輸入 (input)
    (3) 充足的練習機會。

    在台灣的學習環境下,這3個條件常常沒有一次滿足。如果只是學習者一直犯一個錯 (像是一直說 I suggest you to…或是 discuss 後面亂加 about… 口說裡頭 Although 後面一直加 but ) 我們頂多能說是 stablization,身為老師的我們,要做的事情反而是更努力用其他的方式,幫助學生學得更好,而不是給他們下判決。

    有學習僵化現象嗎?有(我會再寫一篇文章)。但在條件沒滿足之前,不應該將錯誤看成什麼罪大惡極的東西。

    錯誤是什麼?錯誤是學生努力、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的軌跡。

    如果你對於 fossilization 有興趣,請在下面留言「我對學習僵化的 paper 有興趣」我會內信給你喔!

  • zhaohong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8 12:33:33
    有 469 人按讚

    教師節的早上,一早被學生們的祝福叮叮噹噹作鬧鐘被吵醒,覺得很幸福 😄 我也決定用了一張照片,讓自己回到學生時代,這是陪我翱翔在期刊論文裡頭無數個日子的 Butler Librar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於是,我也寄了三封 email,一封給我的高中英文老師、一封給了影響我英語教學事業最深的研究所教授 Dr. ZhaoHong Han,她開啟了我從 learning science 的角度看語言學習的大門、最後一封給了世界知名心理學家 Dr. Angela Duckworth 感謝她的正向心理研究。

    能表達感謝是幸福的。Thank you all for the wishes.

  • zhaohong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27 11:04:45
    有 189 人按讚

    #329Sunday
    【英語師資培訓 • 公開課】以語言習得科學為本,用生命影響生命

    「大多台灣的英文老師,都在不知道語言習得過程的狀況下,走進了教室。開始了一年又一年trial and error 的學習教學過程。」

    • corrective feedback 應該要怎樣給會比較有效?

    • input-based teaching 和 output-based teaching 教學各自的優缺點為何?

    • receptive skills (閱讀、聽力) 和 productive skills (寫作、口說) 的培養包含怎樣的練習、認知機制?

    • 普遍被認為最 implicit 的「聽力能力」,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顯示應該如何教呢?

    • 單字教材應該如何設計、應該如何教,才符合「字彙習得」實證研究 (empirical research) 的結果?

    • extensive reading、intensive reading、repeated reading、narrow reading 各自的優缺點為何?應該如何讓帶學生閱讀?

    ✔︎ 台灣英語師培系統過去30年,因課程內容只對了真正在研究「語言學習過程」的第二語言習得 (SLA) 研究做了非常皮毛的「交代」,大多台灣的英文老師,都在不知道怎麼回答之下走進了教室,開始了一年又一年用trial and error 學習教學的過程。

    ➠ “Teaching should be more science-based, less experience- and intuition-based.”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世界知名第二語言習得專家韓照紅這樣說。

    ➠ 知名語言學家 Ringbom 在 2007 年一篇 paper 裡也提及: "...we need to know enough about learning before we start making assumptions on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與哥大韓照紅教授修習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SLA in the Classroom、Task-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Interlanguage Analysis、Advanc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五門課 (與眾多博班生修習)外加實際眾多教學經驗、語言學習經驗後,我深深體會到對於 learners 和 learning 的認識,要在 teaching 之前。

    因此我決定在創勝文教成立後的第5年,推出師培課程。

    【培訓目標】
    Participants are expected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SLA research to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an awareness of conditions conducive to instructed learning, and an ability to critically analyze classroom procedures.

    【師培4大特色】

    1️⃣ 你將在師培課程內閱讀世界頂尖期刊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dern Language Journal、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TESOL Quarterly、Annual Review in Applied Linguistics、Applied Linguistics 等等,並在課程中和課外反思及討論這些「研究」和「教學」中的關係。(期刊文獻會由講師提供)

    2️⃣ 課程將會鼓勵老師、或未來想要成為老師的學員,將學習和教學上所碰到的問題、狀況,拿出來討論。講師將以第二語言習得、應用語言學研究為本,提出參考解釋與解決方式,培養老師用 “scientific insights inform learning / teaching” 的終身受用能力。

    3️⃣ 本課程的學員將接觸到各學派的大師的理論、觀點,對於語言習得過程的各種解釋,有最完整的認識。

    (Michael Lewis、Roy Lyster、ZhaoHong Han、Michael Long、Nick Ellis、Susan Gass、Rod Ellis、Peter Robinson、Bill VanPatten、Allison Mackey、Lourdes Ortega、Elaine Tarone、Merrill Swain、Dell Hyme、Noam Chomsky、Diane Larsen-Freeman, Richard Schmidt、Bardovi-Harlig、Zoltan Dornyei, etc.)

    4️⃣ 課程中將基於第二語言理論,學習教材製作並進行實際教學演示 (optional)。

    第二語言習得領域的開山祖師 Pit Corder 畢生一直提倡:「You can’t teach language unless you know how language learning comes about.」的理念。

    如果你未來想要當、或現在是個英文老師,認同這個理念,也想要用科學來引導教學、讓自己和學生都能不斷進步,站在世界最前端,那麼我歡迎你參加我的師培課程!

    一秒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3230931011722834038•

    地點: 台北市朱崙街60號2F (MRT 南京復興站 3號出口)

    時間: 3/29 (日) 2:30 pm- 4:00 pm (2:00 pm 開放入場)

  • zhaohong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13:19:08

  • zhaohong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13:10:45

  • zhaohong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13:09: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