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yoshiki弟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yoshiki弟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yoshiki弟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yoshiki弟弟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49的網紅Ian討厭想標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看了「hide:來春之約」,也就是紀念X JAPAN的吉他手hide逝世二十年的紀錄片。 對X JAPAN的粉絲來說,這部電影其實跟X JAPAN有關的部分非常少。紀錄片電影裡只出現了YOSHIKI的幾小段對話,以及PATA描述跟hide合作的過程。 主唱TOSHI完全沒有出現。 我自...

  • yoshiki弟弟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1-14 12:00:01
    有 37 人按讚


    看了「hide:來春之約」,也就是紀念X JAPAN的吉他手hide逝世二十年的紀錄片。

    對X JAPAN的粉絲來說,這部電影其實跟X JAPAN有關的部分非常少。紀錄片電影裡只出現了YOSHIKI的幾小段對話,以及PATA描述跟hide合作的過程。

    主唱TOSHI完全沒有出現。

    我自己做為一個歌迷,會覺得也許TOSHI沒有加入邪教,退出樂團,hide可能會因為微妙的時間點改變,而不會發生意外。

    但看完紀錄片後,我反倒覺得hide這樣子的人,好像蠻容易發生意外的。大概hide本來就是一個無法被框架住的藝術家,想當然生活方式也不會受到任何規範的限制。

    比方紀錄片裡很多跟他合作過的樂手都曾經跟他幹過架,也經常被他喝醉後發酒瘋騷擾,hide清醒後都會非常嚴肅的道歉,但是道歉完之後,下一次還是會發生類似的事件。

    後來那些跟hide合作過的人都覺得,其實hide不是一個擅長跟人家溝通的人,而這種打架、胡鬧與酒醉,大概是他跟夥伴交心的方式。

    紀錄片中還出現了hide的親弟弟,但是跟hide完全不像,看起來就像是我曾經寫過的那種「不器用」的日本人類型,但是「不器用」的日本人通常非常地認份,也很努力專注在自己的領域上。我覺得hide的弟弟就是這種類型的人。

    hide發生意外的當天,其實是他的弟弟送他回家,所以紀錄片中,hide的弟弟非常地自責,覺得自己當天如果跟著hide回家,或許意外就能夠避免。

    紀錄片裡提到hide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大概源自於自己小時候的經驗,小時候的hide是個不討喜的小胖子,感受到周遭人的不友善,於是也跟著厭惡那樣的自己。長大了以後,hide透過各種方式試圖要跟那樣的自己對話、和解。

    總結來說,這是一部不是樂迷就不會想看的紀錄片。我是他們的樂迷,但就我曾經做過無數的訪談寫作與影片拍攝的經驗客觀地來說,hide的人生沒有太多真的非常具有故事性的事件可以支撐起這部紀錄片。當然他本人的成就以及他對整個搖滾音樂界的貢獻,都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只是就一部紀錄片來說,hide這個存在,它的故事性不足。

    但紀錄片本身也沒有太灑狗血地想要去消費hide,我覺得這是作為一部紀錄片,非常有職業道德的呈現方式。

    「hide:來春之約」只推薦給搖滾樂迷。

    題外話:我一直覺得hide的穿搭相當地領先時尚界,我甚至覺得GD在模仿他,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 yoshiki弟弟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1-13 08:00:00
    有 38 人按讚


    看了「hide:來春之約」,也就是紀念X JAPAN的吉他手hide逝世二十年的紀錄片。

    對X JAPAN的粉絲來說,這部電影其實跟X JAPAN有關的部分非常少。紀錄片電影裡只出現了YOSHIKI的幾小段對話,以及PATA描述跟hide合作的過程。

    主唱TOSHI完全沒有出現。

    我自己做為一個歌迷,會覺得也許TOSHI沒有加入邪教,退出樂團,hide可能會因為微妙的時間點改變,而不會發生意外。

    但看完紀錄片後,我反倒覺得hide這樣子的人,好像蠻容易發生意外的。大概hide本來就是一個無法被框架住的藝術家,想當然生活方式也不會受到任何規範的限制。

    比方紀錄片裡很多跟他合作過的樂手都曾經跟他幹過架,也經常被他喝醉後發酒瘋騷擾,hide清醒後都會非常嚴肅的道歉,但是道歉完之後,下一次還是會發生類似的事件。

    後來那些跟hide合作過的人都覺得,其實hide不是一個擅長跟人家溝通的人,而這種打架、胡鬧與酒醉,大概是他跟夥伴交心的方式。

    紀錄片中還出現了hide的親弟弟,但是跟hide完全不像,看起來就像是我曾經寫過的那種「不器用」的日本人類型,但是「不器用」的日本人通常非常地認份,也很努力專注在自己的領域上。我覺得hide的弟弟就是這種類型的人。

    hide發生意外的當天,其實是他的弟弟送他回家,所以紀錄片中,hide的弟弟非常地自責,覺得自己當天如果跟著hide回家,或許意外就能夠避免。

    紀錄片裡提到hide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大概源自於自己小時候的經驗,小時候的hide是個不討喜的小胖子,感受到周遭人的不友善,於是也跟著厭惡那樣的自己。長大了以後,hide透過各種方式試圖要跟那樣的自己對話、和解。

    總結來說,這是一部不是樂迷就不會想看的紀錄片。我是他們的樂迷,但就我曾經做過無數的訪談寫作與影片拍攝的經驗客觀地來說,hide的人生沒有太多真的非常具有故事性的事件可以支撐起這部紀錄片。當然他本人的成就以及他對整個搖滾音樂界的貢獻,都是不可抹滅的事實。

    只是就一部紀錄片來說,hide這個存在,它的故事性不足。

    但紀錄片本身也沒有太灑狗血地想要去消費hide,我覺得這是作為一部紀錄片,非常有職業道德的呈現方式。

    「hide:來春之約」只推薦給搖滾樂迷。

    題外話:我一直覺得hide的穿搭相當地領先時尚界,我甚至覺得GD在模仿他,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 yoshiki弟弟 在 國際新聞主播 林佳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4-24 09:33:50
    有 262 人按讚


    連續兩天,看了兩部、表面上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電影,一部是《樹大招風》,另外一部是紀錄片《We are X》。

    兩部片我都很想向大家推薦。

    原本以為《樹大招風》就是通俗的港產警匪槍戰片,因為預告片都說,它講述的是香港三大賊王,想要聯手一起犯事的故事。但沒想到它其實「武戲文拍」,很有味道,能夠拿下今年香港金像奬最佳影片,有它的道理。

    另外一部紀錄片連《we are X》,我之所以會選擇,除了自己曾經是DJ,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弟弟在學生時期,也是一位擅長彈鋼琴的鼓手。影響他的偶像,就是X Japan的鼓手Yoshiki,回想我整個青春期、家裡頭充斥著X的音樂,為此我還曾經跟弟弟發生爭執,要他想辦法讓音樂小聲一點,但這次看到了X的紀錄片,終於認真明白這些旋律背後的故事,回憶滿滿,倒是一點都不吵了。

    兩部片內容大相逕庭,在我看來,其實都有一個重要元素,扣緊兩片的經典環節:就是「消逝」。

    「樹大招風」招的到底是什麼「風」?有人說是空穴來風。真的是如此嗎?當初「江湖」有傳言:「三大賊王要聚首」,到底所謂何來?,原來在三大賊王的生命中,曾經不期然地在人生驛站中交會,莫名其妙被好事者撞見,謠言於焉展開。當然這是電影編劇刻意為之的鋪排,但誰又敢說三大賊王真的完全不曾碰面呢?撇開敏感的政治不談,這部片其實更叫人感慨的是,生有時、死有時、聚散有時、興衰有時。

    如同X Japan。

    紀錄片裡頭,當然有主唱曾經被洗腦的戲劇性轉折,還有Hide亡故的悲哀過去,但最刺激我眼球的,卻是成員外表一個一個都走向崩壞和滄桑。鼓手現在全身都靠止痛藥在撐,吉他手花白的鬍子,見證了歲月,其實沒有放過誰。

    吉他手說的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沒想到10年的時間,過得意外地快;也沒想到,我們老的意外地快。」

    以前X的濃妝,是看他們怎麼站上時代的浪頭;現在看他們臉上的妝,卻彷彿是要命運之神,能不能來的再慢一點?
    .
    X Japan
    樹大招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