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whatsapp封鎖打電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whatsapp封鎖打電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whatsapp封鎖打電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whatsapp封鎖打電話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StoryTeller 說故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睡前故事:【強姦】 「我被強姦了。」他說。 當 Peter 在 WhatsApp 向 Marco 憶述自己前幾日被男人強姦的那件事,Marco 錄音如是說:「當然你可以告那個男人,但你都要有心理準備,不一定可以成功起訴。」Marco 謹慎緩慢地吞吐著這些字句,彷彿舌頭在玻璃碎之間閃躲挑動著。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

whatsapp封鎖打電話 在 ???? ??????.????????港愛情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16 05:35:50

[gfmurmur9597] 交代吓背景,同男朋友拍咗5年拖,佢28我26,離合過但算穩定,本來視佢為結婚對象。 上年分過手,復合後總係覺得怪怪哋;突然換咗防偷窺mon貼、WhatsApp通知變咗不顯示預覽、有啲電話會故意唔聽、多咗約朋友玩到凌晨等等。但同時佢都多陪我,甚至多咗接送我返放工,所以我...

whatsapp封鎖打電話 在 ???? ??????.????????港愛情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0 11:18:00

#bfmurmur1530 我係個應屆DSE考生,考完試日日都喺屋企冇嘢做,一個月前我喺網上識咗個同樣係考生嘅女仔。 呢個女仔係一個冇咩機心嘅人,講嘢都好直白,佢好坦白咁講自己係個外協,我哋亦都好快交換咗相,由於佢說話咁直白,同佢相處我可以做返自己,一啲壓力都冇,唔使好似現實咁帶住個面具做人。 ...

whatsapp封鎖打電話 在 ???? ??????.????????港愛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9:42:15

#gfmurmur7190 千字文,抑壓太耐,只想喺度發洩下。 我21,男朋友27 ,一齊左兩年半 年幾前我落過BB,一直都有抑鬱,成日都好容易發脾氣,有少少唔開心,就會諗起全部野,甚至想自殺。每一次我發脾氣,佢就會問我食咗藥未?叫我睇醫生,我有試過睇醫生,食完啲藥真係好辛苦,藥會令到我肚瀉,成個人...

  • whatsapp封鎖打電話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21:00:33
    有 77 人按讚

    #睡前故事:【強姦】

    「我被強姦了。」他說。

    當 Peter 在 WhatsApp 向 Marco 憶述自己前幾日被男人強姦的那件事,Marco 錄音如是說:「當然你可以告那個男人,但你都要有心理準備,不一定可以成功起訴。」Marco 謹慎緩慢地吞吐著這些字句,彷彿舌頭在玻璃碎之間閃躲挑動著。他儘量不用太尖銳強烈的字眼回應 Peter。客套而親密。

    Peter 心底內當然或多或少期許聽到一些矯情造作的說話,譬如說:「你沒有事吧?」、「你還好嗎?」。但他感受到的是,一把卡在溫柔與暴烈之間的聲線。

    Peter 這晚又失眠了,他恐慌地拾起手機,手指滑動著 WhatsApp 的聯絡人名單,如同抓緊懸崖邊的一根枯草,他試圖尋找著一個能讓他攀抓的人。一個個看似熟悉而又陌生的英文名字略過:Paul、Andy、Wilson、Michael、Kenny……

    他點開了 Marco 的對話框,不斷把一連串隨機的文字傾倒在輸入框中:「痛、他來了、洗澡、壓、呼吸不了、他來了、為什麼、呼吸不了」那是一連串漸漸瓦解的筆劃,被割喉的吶喊省略成一連串的黑點。Marco 問他有什麼事,Peter 打開 emoji 的鍵盤,不斷搜刮一個能準確表達自己的 emoji。

    那是一張 WhatsApp emoji 無法刻劃的表情,那是一張缺乏五官的恐懼,在他內心最深的盡頭絞動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孤獨,就像隔著幾重玻璃膜,你歇斯底里地敲打著玻璃膜,但玻璃膜外的人鼓掌歡呼,以為你在跳舞。

    Peter 決定直接打電話給 Marco。「而我不知道那個男人叫什麼名字。」電話的另一端透露著微弱的呼吸聲。「我不知道他住哪裡、他的手提電話、他的公司地址,我甚至忘記了他的樣貌。那我應該怎樣控訴他?」Peter 壓抑自己激動的聲線,以防吵醒隔壁房間的父母。

    他被強姦的第二天早上,就想找回與那個男人的 Line 對話紀錄,也許從第一句「hi」開始,就已經透露了蛛絲馬跡,證明了強姦的導火線。但如果 Peter 一早已經預料自己將會被強姦,那這還是強姦嗎?

    那個男人離開酒店之前,就已經刪除了手機裡所有的對話紀錄,也把自己的帳戶封鎖、刪除了。一切話語、相片、聲音、氣味都在 Peter 的記憶中活著,而那個男人等於沒有存在過,所以他從未誕生,也從未死去。

    Peter 曲起背脊和雙腳,在床上瑟縮成一團。他想起以前在前度 Bosco 的床上睡覺時,也是這樣曲起身體瑟縮著。Bosco 對於人體的詮釋總是浪漫而單純的,他總是以為 Peter 彎曲的姿勢是為了翹起那十七歲的臀部,為了把臀部貼近凌晨尚未安睡的他,於是他總是隔著 Peter 的內褲摩擦。Peter 渾身顫抖著,Bosco 以為那是自己纏綿的耳吻帶給 Peter 的感動。

    Peter 說:「我好痛。」

    Bosco 輕輕吻了 Peter 的唇,呢喃著:「其實你好舒服。」

    皺摺的床單饑渴地吸啜著 Peter 身體後方流出的鮮血。

    「練泰拳吧,下次再有人碰你,你就反抗。」Marco 在電話裡嚴肅地說道。所以這場對話兜兜轉轉到頭來,脆弱如同玻璃瓶被人拋來拋去,終究還是控訴脆弱的本身,而不是打碎玻璃瓶的人。

    Peter 鬆開了手,手機跌在在床的一邊,徒然響著另一端慌張的呼喊聲:「喂?喂?你沒有事吧?」床頭上的灰藍色鬧鐘滴答滴答刻著午夜的紋理,凌晨兩點正,Peter 側躺在床上捲縮成一團顫抖的肉身。這晚沒有風,九月的暑氣撐開窗的隙縫,混成沉甸甸的一團壓在他身上,他用指甲不斷抓刮著自己的頭皮和床單,他把頭顱埋在被汗水濕透的枕頭中,歇斯底里地唸著。

    我被人強姦,然後你叫我練泰拳?

    我被人強姦,然後你叫我練泰拳?

    電話的另一端沉默了片刻,Marco 思考了許久,讀出他的結論:「其實我理解不了什麼叫受害,我知道整件事情怎樣發生,你已經跟我說過了,但,我還是理解不了什麼叫受害。」

    施比受,更為有福。「福」的讀音短促而暴烈,就如 Fuck 的一聲抽搐。Peter 在電話邊默默地叫了一聲「Fuck」。

    Storyteller:鏡語 @mirror_whisper
    Illustrator: Lorraine @hiuyucheng

    〖作者想說的話〗
    希望你們知道,故事不必然總為人們帶來希望,希望是一種特權,而事實上更多人的故事記載了各種苦難,而我希望我(們)的苦難能讓人看見。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鏡語 #mirrorwhisper #Lorraine #hiuyucheng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https://bit.ly/388NCaD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 whatsapp封鎖打電話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29 18:30:10
    有 659 人按讚

    勞民傷財,談 SIM 卡實名制之虛實

    文:薯伯伯

    昨天 1 月 28 日是「數據私隱日」(Data Privacy Day),在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及 47 個歐洲國家都有群眾舉辦相關活動,旨在提升對私隱和數據的保護。

    而在「數據私隱日」的翌日,即 2021 年 1 月 29 日,香港政府正式放風,表示要就 SIM 卡實名登記制度舉行公眾諮詢。香港人一直心裡明白,所謂「公眾諮詢」,只是正式通過前的門面戲,所以 SIM 卡實名制勢在必行。

    但問題是,其聲稱實名制的目的是甚麼呢?

    按政府在 1 月 29 日舉行的實名登記制度「公眾諮詢」記者會,官員表示,實施實名制是為了防止電話騙案、製造土製炸彈、禁止恐怖活動,避免不法之徒用儲值卡隱藏身份。(注:最後這點必須正視聽,雖然不法之徒可以用儲值卡隱藏身份,但隱藏身份的不一定是不法之徒,小心混淆兩者關係。)

    我們逐點去說:

    一,禁絕太空卡,亦未能防止電話騙案

    大多電話騙案,本來就是用境外電話卡,相信不少人也曾經收過罕見國家的電話,例如烏干達(+256)、瑙魯(+674)等國的疑似詐騙電話,這些號碼登記完全不受香港政權監管,如何能禁?

    而現在發生在香港的電話騙案都是在 WhatsApp 上進行,例如甚麼「投資群組」,根本就不涉香港號碼登記。如果只因有人用過香港號碼作詐騙用就要禁絕香港太空卡,那麼有人用 WhatsApp 來詐騙,下一步是否要禁絕 WhatsApp?

    另外在中國就有不少人收購緬甸的電話卡,專門給中國人接收短訊來做不同服務的登記,屢禁不絕。打擊電話騙案,應從騙徒源頭著手,亦應從教育著手。若然偵測能力不足,把關不足,教育又做得不足,卻只從電話號碼的實名登記入手,對於打擊騙案,毫無幫助。

    二,禁絕本土太空卡,未能有效阻止引爆炸彈

    簡易爆炸裝置(IED,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的爆炸由雷管觸發,而雷管可以用手機遙控引爆,過程中使用了兩個電話,一個打電話給另一個,電話把訊號發送到電路板引爆。問題是電話裡的 SIM 卡,並不必要是香港號碼,只用兩張能在香港漫遊的國際手機卡,即能達至相同效果。

    是否要禁絕一切國際漫遊?連中國境內也沒有禁絕國際漫遊,香港難道想超越?目前真正算是禁絕國際漫遊的國家,我印象中就只有古巴及北韓,香港能走到多遠?如果不打算禁絕國際電話卡在香港的漫遊服務,那麼放置炸彈的人由一部電話加一張外國 SIM 卡,發 SMS 去另一部電話加外國 SIM 卡,就已經能輕易繞過香港的 SIM 卡實名登記限制。

    若然真的有爆炸案發生,當然也可能關閉當區網絡來防範進一步遙控引爆,就像波士頓爆炸之後一樣。但對於引爆訊息的排查機制十分複雜,不是單純關網或禁絕國際漫遊就能有效,例如要查驗接收訊息的接收器過往的通訊記錄、在敏感地段停留的時間,不是單看電話有否實名登記。

    若然問禁止太空卡對防止製造土製炸彈有沒有幫助,這問題就有點像問,若然把整區封鎖並強檢所有居民,對抗疫有多大成效?答案即使是有,也是勞民傷財,防範效力卻甚低,漏洞亦多。禁絕無實名登記的太空卡,對真正使用者不便,但炸彈狂人若然要放置炸彈,還是會找到他們的方法與技術。

    三,禁絕太空卡,與是否用儲值卡隱藏身份毫無關係

    這點其實是最可笑,政府聲稱要「避免不法之徒用儲值卡隱藏身份」,但必須強調一點,不想公開身份,絕不代表從事不法勾當,而且說實的,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從事非法勾當的人,往往自以為光明磊落,光天化日下也不會受到法律制裁。

    說一個實際的例子,中國的 SIM 卡從 2013 年 9 月開始要求實名登記,大概到了 2016 年才較為全面實施,到 2017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再次求三大電信商部署「人臉識別」作認證。但即使在中國這種環境,國際漫遊依然暢通無阻,到了今時今日,仍然可以輕易在鴨寮街買到中國的數據漫遊卡,唯一的差別是沒有中國電話號碼,但上網無礙,即是可以無實名登記下繼續在當地上網,甚至是自動翻牆。

    如果香港真的實行所謂的實名制,只要用家從外國購買國際漫遊數據卡,即能輕易突破實名制的限制,如常在香港以沒有實名登記的手機卡上網。香港要不要全面禁止國際漫遊上網,像北韓及古巴那樣,實在不知道。不過連中國都沒有全面禁絕國際的數據漫遊,作為十年都未被上海取代的國際大都會香港,又如何能實行全面禁止國際漫遊?

    如果使用沒有實名登記的國際數據漫遊包,已能應付日常大多運作。不妨自問一下,你上一次撥打直線電話是甚麼時候了?還是已經日常使用 Signal、Telegram 及 WhatsApp 作為語音或短訊的溝通平台?而如果是用 Signal 等 app,只要用外國的虛擬號碼登記,即能輕易擺脫香港忽然實施的強制實名制,對日常生活又有甚麼分別或影響?我唯一想到的不便,就是叫外賣或收快遞時,職員不能輕易打電話去外國號碼,但這點有很多解決方案,例如只用一個號碼作收件之用,現在也有些 app 容許顧客以 Telegram 聯絡,例如「和你的」 app。

    但我還是不厭其煩地說一聲,就算太空卡沒有實名登記,本身也絕對不應該以為使用了太空卡就等如匿名或隱身,因為隱身極為複雜,結合技術、毅力及堅靭,如果單以為買了一張太空卡就是匿名,就是侮辱智慧。當有官員聲稱禁絕太空卡的目的是要防止有人「用儲值卡隱藏身份」,就像是在說「用儲值卡即能隱藏身份」,那確是侮辱智慧的說法。

    四,應對策略

    現在不知實名制登記的執行情況如何,但目前放風稱規例生效後第 361 日所有未登記的儲值卡即時失效,時間其實還是很充足,現階段無須心急跑到鴨寮街買 SIM 卡,而且囤積 SIM 卡無意思,要失效的始終要失效。

    我認為最好的應對,目前如下:

    1. 香港本來很多用戶的電話卡就已經是月費計劃,即早已實名登記,按正常情況如常使用。

    2. 儘快把 Signal、Telegram 及 WhatsApp 的電話號碼,轉為虛擬電話號碼。從 SIM 卡號碼跳船至虛擬號碼的原因,倒不是因為避免實名登記(很多人本來的號碼早就是實名登記)。而是我認為以連著 SIM 卡的號碼作為身份,是落後的做法,亦帶來諸多不便。

    有關跳船的原因、實例、方法,寫了二萬多字,難以三言兩語說明,有興趣裝備自己的讀者請先看看:

    手機號碼跳船策略(上):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473280
    手機號碼跳船策略(中):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491016
    手機號碼跳船策略(下):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695482
    手機號碼跳船策略(番外篇):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736756(Patreon 獨家文章)

    3. 長遠而言,沒得去旅行,就把香港的生活當是旅行的一部份。以前到泰國旅行前會去鴨寮街買泰國數據漫遊 SIM,那麼以後香港人就長備國際數據漫遊卡,在香港尋找旅行的感覺,有平有貴。

    Google Fi: https://fi.google.com/

    我沒有親身用過這張卡,但如果每一年會來往美國一兩次的朋友(因為要在美國激活及每半年在美國使用一次),這張卡真是神器,但有點貴。

    每月約 US$ 45 加稅,即有無限全球數據兼能連接電腦(22 GB 後會減速),能漫遊的地點包括香港、中國、阿富汗等。提供一個美國電話號碼,漫遊時打電話有點不值,但用加密聊天軟件就夠。

    3 UK 國際 SIM 卡: https://www.three.co.uk/payg-data-packs

    不同於 3 HK,由 3 英國出品的國際萬能 SIM 卡,在 70 多個國家均能使用,30 天百多元港幣,又或是 365 天三百多元,在鴨寮街經常能找到。如果有朋友在英國,可嘗試上網直接購買免費的 3 UK Pay As You Go SIM 卡,不過我只用過鴨寮街即買即用的 3UK 卡,以後如果真的托人從英國幫我買了 PAYG 再寫使用報告吧。

    有些人說澳洲、德國、韓國及台灣等都有手機實名制,為何香港不能?要比較的話,別人也有民主選舉,怎麼能把這件事忘記?

    說起來,以上這些國際漫遊卡資料,最初是因為自己喜歡去旅行才留意,例如有年我就是用 3UK 的國際萬能卡,在以色列旅行一個月,剩下的數據還能在其他國家用完,極為方便。

    沒有想過,以前因為旅行而整理的資料,居然會在香港本土也用得著。香港發展日日新鮮,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面對今天的香港,居然有種像是到了異國他鄉的陌生感覺,這能不叫人唏噓嗎?

    圖:Unsplash / Andrey Metelev

    【手機號碼跳船系列(2 萬字)】

    👉 手機號碼跳船策略(上):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473280
    👉 手機號碼跳船策略(中):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491016
    👉 手機號碼跳船策略(下):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695482
    ➡️ 手機號碼跳船策略(番外篇):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736756(Patreon 獨家文章)

    🔑 【資訊保安文章整理,超務實長清單】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6192115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 whatsapp封鎖打電話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29 19:30:00
    有 2,994 人按讚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whatsapp封鎖打電話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29 22:00:28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