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wallace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wallace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wallace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wallace意思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家好,我HBK。終於又來到我分享遊玩《NBA 2K22》心得的時候了! 圖片這五位球員是這一代我 #最愛用與覺得最OP的幾個,大家也能分享一下有哪些球員好用?#只能說我對瓜瓜是真愛🍈,狂練起他來! - 很多人在私訊問我玩的感想是怎樣?所以我就在這做簡單的分享,把自己這幾天的遊戲體驗告訴大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VINE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y neck hurts. worth it! 脖子超痠,但是值得! ⬇️ Follow me on social medi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inemofficia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

wallace意思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1-12 07:46:47

#Debug 的由來,真的跟蟲有關喔,#科科 不論是工作、課業(還是人生),只要遇到問題時,我們常常會習慣性地說:「啊,我碰到 bug 啦!」 電腦工程中,也常用 bug 來形容那些出錯的環節;不過我們也知道, bug 其實是蟲的意思,難不成大家討厭蟲蟲到把一切錯誤都推到它頭上了嗎?(大誤) ...

  • wallace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7 11:55:53
    有 3,949 人按讚

    大家好,我HBK。終於又來到我分享遊玩《NBA 2K22》心得的時候了!

    圖片這五位球員是這一代我 #最愛用與覺得最OP的幾個,大家也能分享一下有哪些球員好用?#只能說我對瓜瓜是真愛🍈,狂練起他來!

    -

    很多人在私訊問我玩的感想是怎樣?所以我就在這做簡單的分享,把自己這幾天的遊戲體驗告訴大家,雖無法與一些專業玩家相比,但做為每一代都有玩的老玩家,我想大家還是能參考一下。

    而我主要實測的是【#PS5的次世代版本】,至於【PS4的本世代】我也有稍微跑一下,也想告訴大家一點心得,那本世代就放在最後面再簡短跟大家說,基本仍是兩款不同的遊戲。

    不得不說次世代的《NBA 2K22》在遊戲性上又超越了上一代!在整體流暢性又更勝以往,不管是比賽的細節還是My CAREER都與2K21有著很大的改變,就分成【進攻方面】、【防守方面】與【MC模式】與【推薦球星】這四方面去跟大家討論(MT我只玩一下而已)。

    -

    🔲🔲進攻方面🔲🔲

    🏀投籃條變化與流暢度

    2K22這次在投籃條做了很大的改變,從以往的橫條變成直立的模式,剛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玩了一陣子後會發現這能讓投射上更為上手,可以 #更貼近球員實際的跳投節奏(由下往上),只要肯花時間去抓球員投籃的出手速度與高點,就連字母哥都能夠連續投進三分(但主要得空檔機會)。

    整體投籃的流暢度與銜接動作應該是這幾年我覺得最好的,就從急停中距離跳投、背框後仰投射用起來都比以往自然,對於 #喜歡秀中投兩分球,不愛只投三分或禁區突破的玩家而言體感是很棒的,我自己就是屬於這派別的。

    -

    🏀花式隔扣灌籃條與空拋進攻的按鈕

    然後這次在花式隔扣灌籃上還必須要抓準時機放掉圓條才扣得進(一般灌籃不用),就連空拋進攻也要適時按鈕才會進,我覺得我喜歡這樣的改動,雖需要時間適應,但 #讓進球更有參與感,玩起來更需要點技術與專注力。

    -

    🏀突破難度提升與運球達人時代

    這次與2K21很不同的是,在突破切入上變得難上許多,想透過擋拆就輕易過人已不容易,就連LBJ與字母哥這種坦克怪物都不是說輾就輾,因此 #對於運球技術很棒,很有節奏的玩家就特別有利與吃香,在這一塊就能看出實力的分水嶺。

    且這次2K22假使運球很犀利,連招有使出來的話,防守者還會有被 #晃到快跌倒而陷入木頭人的狀況,這畫面看得真的只能用超爽來形容,尤其這一代想輕鬆直搗黃龍攻擊籃框又不是很容易的情況下顯得更有成就感。

    -

    🏀講求製造空間的機會與能力

    2K22我覺得投籃變得更為流暢有感,但假使前面有防守者干擾要進球也不是很容易,不過只要能夠 #製造空檔機會要進球是很容易的,這差距很明顯!因此只要能夠耐心導球尋找機會,基本上要投進外線不是難事。

    但這就很講求綜觀大局與適時出球的操作,同時也讓一些Playmaker球員的重要性提升(傳球準確度要好),而禁區假使能有強點也可以呈現出inside out的優勢,尤其這一代電腦AI防守判斷很快很常執行包夾,就能馬上轉換外圍攻勢去轟炸對手。

    我自己有玩好幾場七六人,Joel Embiid很容易會被包夾招待,而此時像Ben Simmons沒有外線就會變得比以往更難打,真的在遊戲中也能體驗到團隊進攻會受到影響。

    -

    🔲🔲防守方面🔲🔲

    🏀火鍋店開張了

    如果你玩2K像我一樣更熱衷在防守這一塊,特別喜愛賞對手大鍋帽的快感,那2K22能夠滿足你這方面的需求,因為在 #干擾投籃與蓋帽系統都得到提升,這一代球員防守能力的好壞會給你很大的落差感,能說是 #防守悍將崛起的時代,防守勳章的多寡是能改變戰局的。

    在防守身體的碰撞與封蓋機制上都感到更加優化,從擋拆的小動作、突破後的身體碰撞都越來越給人拳拳到肉的感受!且這次體毛哨目前玩下來覺得有變少,想輕鬆闖入對手禁區大門內的難度提升很多,假使對方有門神坐鎮,那更要有被賞鍋的覺悟。

    這樣的機制讓我玩得挺爽快的,當初我會很喜歡2K2就是享受Dikembe Mutombo轟鍋的快感再搭配當時我最愛的Allen Iverson。雖然2K22沒二十年前鍋子那麼好送,但這次也讓我有 #重溫一點開火鍋店的感覺了。

    -

    🏀電腦AI的提升

    這次2K22還有一個讓我很有感的是電腦AI不管在 #進攻或防守都變得更聰明且有章法。假使我們玩家做為防守方,還真不能不盯好自己要跟防的對象,電腦都會快狠準的傳給有空檔機會的球員,而前面有提到,只要一不留神空檔一放就很容易被對方投進,即使職業或全明星等級的電腦也都不能讓人在防守端偷懶不跟。

    而在針對擋拆後的空拋或者是順下攻勢的防守,電腦這次也比以往判斷還精準迅速,如果你是常常會跟電腦過招的玩家,我認為2K22在挑戰難度上得到了提升,這次假使想贏名人堂就更必須打得更有耐心與專注,且還得有精湛的操作才行。

    -

    🔲🔲MC模式與MT模式🔲🔲

    🏀MC宛如開放世界的RPG

    My CAREER無疑是次世代2K22的重頭戲!

    今年的MC比往年自由度更高上許多,一開始就能在「籃球之城」趴趴走,即使不去管要繼續升學去NCAA還是去G League挑戰都沒關係,一開始你就能專注在稱霸街頭這目標。

    且今年MC越來越像是 #開放式的RPG遊戲一樣,能在地圖上接許多任務,譬如一開始就能遇到LaVine給予任務去藉此提升等級、VC幣或是勳章點數等等能讓自己變強的東西,只要肯花時間解任務,都能慢慢打造角色能力與外觀,在整體玩家與玩家互動上變得更加迷人。

    -

    像我自己也仍在摸索,有課了一點錢想衝起一支角色,但現在還在猶豫要玩什麼位置,很想創一支類似Kobe的搖擺人,但又很想玩禁區防守悍將,如Ben Wallace的火鍋專賣家,又或者像是Dončić這樣節奏型的攻擊組織手,真的超難抉擇....

    總之這次MC模式會讓人 #更想投入時間與心力去好好玩,之後有想一起在街頭組隊的人可以私訊一下,大家能一起切戳或組團,感覺會相當有意思。

    -

    🏀MT的選秀與球鞋實驗室

    My Team我真的玩得不夠多,這次幾乎都花時間在MC模式與測試快速比賽上,但MT新增的選秀模式我覺得挺不錯的,就是五個位置從卡包中挑選人物,帶有運氣的成分,也能靠贏球向上提升選秀權再去提升陣容。

    至於球鞋實驗室能強化球員能力,越好的鞋子有越多槽位能插提升能力的卡,而把一雙好鞋拿給自己最得力的主將穿,藉此更能凱瑞全場,這都是過去沒有的玩法,也讓人更想收集好鞋。

    -

    🔲🔲推薦球星與球隊🔲🔲

    最後也到了我最想與大家分享的球員試用心得。

    2K22目前玩下來,我也幾乎每支現役球隊都有打過,自己選了五個我最愛用或是覺得最OP的球員!而這是屬於我個人的操作,所以沒有一定的答案,純粹是與大家分享與討論。

    -

    🏀Stephen Curry

    依舊是2K的大魔王人物!且這代運球強化後Curry能秀出很刁鑽的盤球能力,搭配他仍然是最恐怖的外圍三分砲火,只要很熟悉他投籃機制與運球節奏的玩家,依然可以在場上大殺四方,玩起來相當賞心悅目。

    🏀Kevin Durant

    KD也是魔王級別的模組!高塔砲的優勢、輾壓同身高的突破反應與速度,又可以背框壓制跳投,中距離又準,做為外圍定點三分射手又強,就如現實一樣是超級核心插件,且這代KD在防守端也能有不少貢獻,真的跟現實一樣是很OP的角色。

    🏀Giannis Antetokounmpo

    字母哥雖然沒上一代那麼強勢(閃電第一步輾爆所有人),但他的機體仍是魔王等級,攻防轉換下是沒有人能擋住他的!且字母哥我自己操作他禁區背框後仰的命中率也挺高的,不管是面框突破或是背框強打,他仍是遊戲中很無解的角色,加上他防守非常強,我認為他與Curry和KD是遊戲裡最OP的三巨頭。

    🏀Luka Dončić

    雖覺得沒上述三位那麼像魔王,但Dončić真的是我2K22在 #操作起來覺得最好玩的球員!他的運球非常流暢刁鑽,然後他又有高度可以背框單打,面框也擅長後撤步跳投,傳球與護球能力又好,只要熟悉他的運球節奏,這支角色可以玩得很帥且變化性很大,真心推薦可以練Dončić。

    🏀Carmelo Anthony

    我對Melo是真愛!我這代2K22玩湖人我都主打Melo當全隊第一得分主力,且他是真的能扛起這位置(能力評價雖只有78),撇除體力下降有點快之外,他的 #背框後仰非常好投且動作就是帥!而沒力時,他也能充當好外圍定點射手,靠LBJ或Westbrook做球給他,只要有愛,#老瓜也仍是能當扛壩子。

    -

    其餘如LBJ、Kawhi、JoJo、Joker或AD也都很好用,但如果要我只選五位的話,上述五個就是我心中最好用或OP的人選!而我其實也很想練Rose,但無奈我操控的不好,玩起來不是那麼順。

    至於好用的球隊,我心中T1等級的不外乎就是湖人、勇士、公鹿和籃網,其中籃網是最OP的!不僅只有KD非常好用,Irving與Harden也都相當強勢好操控,真的能說是魔王級別的球隊。

    -

    🔲🔲《NBA 2K22》總結🔲🔲

    假使你有PS5,然後喜歡看NBA或打籃球,那《NBA 2K22》是極力大推的!遊戲性很高,尤其在MC模式就能夠玩很久!假使單機對戰也能享受新一代的 #凸顯的防守機制與運球強化,並去適應新的投籃條,整體來說是比上一代更加有趣。

    至於PS4版本,這次在對戰細節的體驗上也同樣有進步!不像上一代太過嚴苛外線命中率不佳,但也不會讓你覺得輕易就能投進,因為這代防守的影響力大幅提升,必須打得更聰明、更有系統才能延續得分火力,像一些擅長使用戰術的玩家就會特別有優勢(因為創造空檔很重要)。

    -

    MC上PS4版本也與2K21有著不同變化,從之前街頭變成在 #一艘豪華郵輪上,雖沒次世代籃球之城地圖那麼大,但其實玩起來也挺有意思的,有不少設施可以用,且坐電梯就能迅速到達,還有遊戲間可以玩投籃機,整體是比上一代體驗更加。

    如果短期內沒有買PS5的機會或打算,又想玩籃球遊戲,本世代的2K22還是相當推薦,絕對有比2K21在小細節與遊戲性上得到提升,我覺得會比2K20、2K21還要好玩,大家能夠自己評斷。

    最後想再次說,湖人球迷們一定要重用瓜瓜!他是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

    🏆就是現在,快來跟我一起在《NBA 2K22》再創豐功偉業吧!
    入坑傳送門➡ https://nba.2k.com/buy/

    #NBA2K22 #任遊在我 #AnyoneAnywhere #Sponsoredby2K

    ✏HBK

  • wallace意思 在 Ming'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3 17:00:25
    有 4 人按讚

    |CULTURE|自互聯網興起的二十年,網上流行着二次創作的惡搞圖片(MEME),而以香港為基地的 9GAG 就是 MEME 的集中地,其創作動機未必有深謀遠慮,甚至一般都只是嘻笑怒罵,但 MEME 隨着網絡洪流漂洋過海,似乎在時代當中有着一點點意義。近年不少數位藝術品都以NFT(NON-FUNGIBLE TOKEN) 的形式展露於網絡之中,索價可高達數十萬美元,MEME 亦在其中,22 歲的 NFT 收藏家 SHAYLIN WALLACE 認為「如果你的整個世界與生活幾乎都在虛擬網路中度過,那麼花錢買虛擬的東西就很有意義。」

    「誰能想到 MEME 不再是小眾的語言,竟然能在一級的商場開展覽?」9GAG聯合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陳展程 RAY 坦言自己只理解 9GAG的一半內容,但他認為 MEME 就是一個渠道,讓他緊貼着新時代的事物。且讓我們向RAY 了解更多這些新媒體藝術,以及它的世界集中地。

    內文: https://bit.ly/3fT1eLa

    #MINGS #MINGSHK #MEMES #9GAG #陳展程 #RAY #NFT #K11 #K11ARTMALL

    相關文章:
    ➜【專訪】唐人街的街拍攝影師 CHINATOWN PRETTY:紀錄飄洋過海的移民老人 https://bit.ly/3jhlJk3
    ➜專訪本地年輕藝術家陳鈞樂:無限自由的藍 https://bit.ly/3hyPufz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LLOW US NOW
    ➜ WEBSITE www.mings.hk
    ➜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mings.hk
    ➜ YOUTUBE www.youtube.com/mpwmings

  • wallace意思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07:02:31
    有 458 人按讚

    /宅家追劇:英國喜劇和電視節目推薦清單\

    好好待在家裡的日子,初期可能還是會有點恐慌與不安,馬上來分享過去一年半陪伴我度過封城時光的喜劇和電視節目,大多爲英國產製,少數來自美加,我知道大家「WFH + 做家事 + 夫妻兩瞪眼」會很煩躁,所以今天這篇就著重在歡笑類影劇,如果反應不錯,我過幾天再整理一份我自己最愛看的英國警探犯罪系列吧!​如果想更全面了解英國經典喜劇的,歡迎去看收藏一下資深劇迷 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的片單!


    大不列顛英式幽默系列:​


    Motherland​

    我抱著不期不待、消遣週六夜時光的心態打開了第一集,沒想到就這樣一路播到半夜,順順結束兩季。這是一部倫敦媽媽爸爸被孩子搞瘋的喜劇, 不過孩子出場次數用手指頭數得出來,故事還是圍繞在西倫敦某所小學這 5 位瘋媽媽 + 1 位怪爸爸的有趣故事。不同階級種族、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家庭問題,每個父母都有自己強烈的個性,6 個人碰撞出獨屬於英式喜劇的黑色幽默,個人最愛主角 Julia 的神經質演出,以及 Liz 反應超快、梗超精準的台詞,如果想找這兩年 Sitcom 風格的新電視劇,這是不錯的選擇。​

    📺 Netflix(台灣 Netflix 沒有上架)​

    ​ ​ ​ ​
    Ted Lasso​ #泰德拉索

    我個人對足球超級無感,即便英國的足球氣氛破錶火熱,還是無法動搖我對 football 的極凍冷感哈哈。但是 Ted Lasso 並不是寫給足球迷的喜劇,它的魔力就在於能讓對足球一竅不通的人,也拋開成見好好去與劇中的每個角色相處,最後你會發現,你喜歡上了每一個主要人物。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來自美國的 football (橄欖球) 教練,被莫名派來英國擔任 football(足球)教練。看似老掉牙的英國人笑美國人的刻板印象梗,卻暗藏許多溫馨感人的小支線,我個人覺得比起《艾蜜莉在巴黎》的套路還要高明許多,我身邊不管美國人、歐洲人或英國人同事,普遍都挺喜歡這部。​

    📺 Apple TV​

    ​ ​ ​ ​
    QI​

    QI 是名氣響亮的英國益智問答節目,從 2003 製播至今已走過將近 20 個年頭,最近因爲疫情少了現場觀衆,所以很難看,建議去找 2020 年 1 月以前的集數。雖然英國人本來就熱衷於各種形式的冷知識或益智問答比賽,但 QI 絕對有別於我們在台灣看過的問答節目。每一集都由主持人先奉上一個高明的笑話開場,並公開今日的題目主題,隨後便開始一題一題出題,由其他 4 位英國知名的喜劇演員或名人參賽,固定班底是超級好笑可愛的 Alan Davies,其他我覺得也很好笑的常客來賓有 Jimmy Carr、Aisling Bea、David Mitchell、Joe Lycett、Lee Mack 等等,新手可以挑有這些人出現的集數看起。依照每集主題,QI 背後的腳本團隊會去挖掘各種冷知識,主持人與來賓之間的問答互動,字字句句都是英式幽默的超高表現,低俗卻不冒犯他人,尺度很大卻不會噁心,來賓反應超快,讓你不得不佩服這些人到底平常腦袋都裝什麼?!!QI 的腳本團隊有個可愛的名字「QI Elves」QI 小精靈,他們的副業 Podcast「No Such Thing as A Fish」,每週收聽數高達一億次。至於主持人 Sandi 身爲丹麥移民和出櫃女同志身份,能夠發揮的笑話空間又更大,是節目另一個看點。​

    📺 Netflix​


    ​ ​ ​ ​
    Sex Education #性愛自修室

    今年底有望推出第三季,沒看過的可以一次補齊前兩季。《性》在英國媒體間獲得一致好評,最大的討論還是在於,第一,這部片以詼諧而正確的觀點回答了英國青少年普遍會有的對性的好奇,第二,劇中的美式場景搭配英國角色,是蠻有趣的反差及背景設定,多了幾分新鮮感。這部劇從一名性愛治療師母親的處男孩子 Otis 出發,延伸至英國高中校園裏各式各樣的情慾與笑聲。每個角色都好鮮明活跳。衛報 2019 年的影評這麼形容這部劇:當年度影界威而剛。​


    📺 Netflix​
    ​ ​ ​ ​

    Derry Girls​
​ #北愛少女

    經常看電影的人或許對於北愛衝突不陌生,但實際情況可能還是我們這些局外人難以看透的。看歷史戰爭劇過於沉重,那不如就來看看這部《北愛少女》。不過它並不是史劇,更不是單純的喜劇,在明喻暗喻、在吐嘈笑料之間,不知不覺中訴說一場北愛的百年紛亂史。充滿衝突的北愛爾蘭有著與英國其他地區截然不同的氛圍,它最晚讓墮胎和同婚合法化,而且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互相鄙視、統一獨立意見兩極。故事圍繞在幾名北愛高中女生與來自英格蘭的男孩,他們都就讀於一所天主女校,看到這裏你應該能感受到它的衝擊與荒謬了吧?​

    📺 Netflix​


    Fleabag​

    才華洋溢的劇作家、劇場演員 Phoebe Waller-Bridge 自編自導自演,原先爲舞臺劇,後來由 BBC Three 改編爲影集,保留了原先那種對著觀衆說話的手法,十分考驗演員功力,但 Phoebe 不但沒有讓人失望,還把我的魂都勾了進去,讓人可以一次看完兩季。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一位生活邋遢、親情愛情關係支離破碎的女孩 Fleabag 的生活,Fleabag 就字面意思是邋遢鬼、討厭蟲, 她沒有要討人喜歡,但跟著這部黑色喜劇,或許能更加瞭解擁有創傷的人如何療癒自己。我特別喜歡她跟她姊姊互動的那種微妙氛圍,發展到最後也讓人驚喜。​
    ​ ​ ​ ​


    📺 Amazon Prime Video​

    ​ ​ ​
    MasterChef: The Professionals #廚神當道

    我在疫情期間停不下來的烹飪節目。說烹飪言過其實,因爲我們根本做不出那種等級的料理,不過這個節目最大的看點要屬主持人 Gregg Wallace 和兩位廚師評審 Marcus 與 Monica 的精闢講評,他們三位專業卻不自傲,講話中肯又給人穩重而溫暖的人情味,尤其是看參賽者與評審這種廚師級人物之間的溫馨互動,相當療癒。更重要的是,透過節目可以學到很多英國本地食材的運用、料理術語、描述味道的英文形容詞、以及多瞭解各個知名的米其林餐廳。​

    ​ ​ ​ ​
    ​📺 Netflix​

    ​ ​ ​ ​

    美加大放送:​


    Kim’s Convenience​
​ #金家便利店

    有點像韓國人版《菜鳥新移民》,但我覺得更好看更好笑。故事背景爲在加拿大開小超商的一個韓國家庭,兒子就是最近被許多人說像習維尼、飾演《尚氣與十環傳奇》主角的劉思慕,我非常喜歡他在 Kim’s Convenience 的表演,他把那種跩跩直男卻又小暖的個性演得很精準。不過這部劇裡最受歡迎的角色,要屬可愛的爸爸和媽媽,他們雖能講母語等級的流利英文,在劇中竟然是微妙微肖的韓國口音英文,台詞裡刻意走鐘的文法用詞、加上無厘頭的表演和腔調,都好好笑。劇中各個政治正確議題的梗,同志、中東移民、性別、韓國基督教社群等等,一樣是高明不低俗,可以讓人舒服地邊笑邊看完。​

    📺 Netflix​



    Marvellous Mrs. Maisel​

    喜歡看復古時尚場景的人,這部劇滿滿的截圖點。1950 年代生長於中產猶太家庭的女主角 Midge,意外成爲單口喜劇演員的故事。當然 Midge 千變萬化的美麗造型是一大看點,更精彩的在於她在劇中脫口秀表演的段子,從反應、內容到速度都精準無比,當然也穿插或許很多人如我都不是很熟悉的猶太文化,十分有趣。畫面唯美、台詞絕妙、節奏明快,真的讓人迫不及待想趕快看第四季。​

    📺 Amazon Prime Video​




    如果大家有興趣,我改天再來寫其他類型的英劇,歡迎在底下敲碗。追劇愉快!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ondon.nanzhi

  • wallace意思 在 VINE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9-14 17:18:28

    My neck hurts. worth it!
    脖子超痠,但是值得!

    ⬇️ Follow me on social medi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inemofficia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emofficial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vinemofficial

    Songs used:
    Wiwek & Skrillex - Killa (feat. Elliphant) [Slushii Remix]: https://youtu.be/89WSe2w7XlY
    Martin Garrix & Bebe Rexha - In The Name Of Love: https://youtu.be/AeGfss2vsZg
    Martin Garrix - Proxy (Original Mix): https://youtu.be/NWB6-PJw4Mk
    Avicii vs Nicky Romero - I Could Be The One: https://youtu.be/bek1y2uiQGA
    VINEM - Love You No More (feat.Dallas Waldo & Olga Chung) (IZZI Remix): Unreleased

    英文冷笑話註解:
    00:05 & 06:56 - “It’s a wrap” 代表一件事情已完成。 VINEM 說 “I’m not a rapper(我不是饒舌歌手)” ,只因為 “wrap” 與 “rap” 同音。
    07:12 - “Ching Chong” 原為歧視東亞人種的詞。 2011 年時,白人女性 Alexandra Wallace 以 “Oh~ ching chong ting tong ling long” 表達亞洲人的刻板印象。(詳見: https://youtu.be/zQR01qltgo8 )。知名 YouTuber Jimmy Wong 在得知此事後,宣稱 “Ching Chong” 是亞洲人的暗語,意思其實是「我愛你」,並寫成歌曲,揶揄 Alexandra 。
    07:23 - 片中 Mich 說 VINEM 創造了一個叫做 “VINEM-nese” 的語言。而 “VINEM-nese” 發音很像 “Vietnamese(越南語)” 。
    08:15 - “Sorry” 是小賈斯汀 Justin Bieber 知名歌曲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