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vlsi標準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vlsi標準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vlsi標準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vlsi標準片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度特刊】晶片還能更小嗎? 英特爾稱,摩爾定律正在減緩,這可能導致該公司進入移動市場的道路更加艱難。 今年5月在三藩市,英特爾(Intel)聯合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發表了紀念「摩爾定律」(Moore’s Law)發現50周年的演講,他說,晶片生產商在這麼久的時間裡一直遵...

  • vlsi標準片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11-29 12:00:01
    有 35 人按讚


    【年度特刊】晶片還能更小嗎?

    英特爾稱,摩爾定律正在減緩,這可能導致該公司進入移動市場的道路更加艱難。

    今年5月在三藩市,英特爾(Intel)聯合創辦人摩爾(Gordon Moore)發表了紀念「摩爾定律」(Moore’s Law)發現50周年的演講,他說,晶片生產商在這麼久的時間裡一直遵循了摩爾定律,這令他感到意外。兩個月後,英特爾行政總裁科茲安尼克(Brian Krzanich)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說,摩爾定律的速度事實上在放緩——現在晶片密度增加一倍需要近兩年半的時間,而不是之前的兩年。
    這一趨勢對於規模達3000億美元的半導體行業有著極大的影響,定期實現以更低成本讓計算能力呈指數增長的過程可能正接近極限。一些在矽片等材料上蝕刻的微電路層僅有幾個原子的寬度,因此如果再細一些,其傳導性能就會受到影響。很多線路比用來打造它們的光波波長更窄。「到一定的程度,相關的設備或者用來生產晶片的技術成本將會更高,」市場研究機構VLSI Research的主管哈奇森(Dan Hutcheson)說。「到那時,摩爾定律就不再起作用了。」
    保持摩爾定律勢頭的成本不斷增加,而願意支付更高成本的公司卻越來越少。修建最先進的工廠成本最高達到100億美元,而這樣的工廠在五年內就會過時。投資顧問公司Stifel Nicolaus估計,明年整個行業在新晶片工廠和設備方面的開支總計將達到320億美元,其中英特爾、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台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三家公司將占一半左右的份額。10年前,行業前五的公司占全行業資本開支的40%。
    對於英特爾來說,行業龍頭的地位是一項優勢,以此迫使那些無力進行足夠規模的開支以跟上行業發展步伐的對手退出。英特爾在伺服器處理器市場佔據99.3%的份額,在個人電腦晶片市場的份額達89%,其僅存的競爭對手都未能形成有力的挑戰。但個人電腦發貨量今年將從2011年3.6億台的高點降至3億台以下。對於Facebook、谷歌(Google)和亞馬遜(Amazon.com)等巨頭來說,合理的下一步舉措是考慮自行為其資料中心設計晶片。
    雖然進行了10多年的努力,但英特爾尚未在移動市場贏得較大份額,而摩爾定律的衰減可能使得英特爾更難打入移動市場。台積電和三星各自重金投入自家的移動晶片生產設施,爭奪蘋果和市場領先的移動晶片設計商高通(Qualcomm)的訂單。
    三星稱,並不是那麼擔憂摩爾定律的問題。「可以說半導體擴展的難度越來越高,」該公司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說。「但在三星,我們不斷挑戰著曾被認為不可能的極限。」台積電未回復置評請求。
    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被問及他預計摩爾定律減緩對英特爾的競爭地位有何影響時,科茲安尼克說,成功的真正標準仍是產量。「我們談論的是成百上千萬的產品,數量十分龐大,」他說。
    亞馬遜雲服務硬件的首席設計師漢密爾頓(James Hamilton)在10月11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作為晶片生產技術的領頭羊,「英特爾絕對是勢不可阻」。不過最終,摩爾定律放緩可能讓台積電和三星有更多的時間,讓它們的移動晶片趕上英特爾的個人電腦和伺服器晶片。「這絕對是縮小差距的過程,」顧問公司Tirias Research的主管麥格雷戈(Jim McGregor)說。「三星和台積電能夠迎頭趕上。它們擁有產業支持和投資。」(撰文:IAN KIN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