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verizon面試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verizon面試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verizon面試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verizon面試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3萬的網紅女人迷 woman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女人迷的透可室裡,曾有位媽媽因為公司收點被資遣,逼不得已只能重新找尋適合的工作,但因為有小孩,這過程中,受到了不少挑戰與質疑。 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對於有小孩這件事抱持的態度,讓這位媽媽每次面試後,都認為自己像是犯了罪般,過程中被排斥、歧視,但她就只想好好的找份工作,為孩子、為家庭付出而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史九87 SJ87,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讓你畢業或轉職不用緊張 - 面試經驗分享 📖 軟體工程師面試流程 📖 技術性的面試題目怎麼準備 📖 絕不藏私的面試技巧 📖 面試準備方法 1:00 面試流程 3:24 技術性題目 5:56 面試小技巧 別忘了按喜歡~然後分享出去~ 史九87 Instagram ➡️ https://www....

  • verizon面試 在 女人迷 woman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28 18:00:02
    有 3 人按讚

    在女人迷的透可室裡,曾有位媽媽因為公司收點被資遣,逼不得已只能重新找尋適合的工作,但因為有小孩,這過程中,受到了不少挑戰與質疑。

    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對於有小孩這件事抱持的態度,讓這位媽媽每次面試後,都認為自己像是犯了罪般,過程中被排斥、歧視,但她就只想好好的找份工作,為孩子、為家庭付出而已...

    Verizon Media 國際事業董事經理鄒開蓮,曾說她想創造一個讓女人不害怕生小孩的環境,因為成為一位媽媽,是她這一生中做過最棒的決定 💗 因為成為媽媽她學到更多,因為成為媽媽讓她更能做好一位領導者!

    相信身為母親的妳,一定能感受到當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自己就變得不一樣了,新生命的降臨帶給既有的生命轉化 😌

    鄒開蓮將在 GWIS 分享如何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閱讀全文了解成為媽媽後帶給她的學習 👇🏻

    ✅ 限時早鳥優惠票倒數兩天!即將售罄 https://womany.net/s/yfake21

    #GWIS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 #點亮自己照亮世界

  • verizon面試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01 13:28:27
    有 479 人按讚

    謝謝《商業周刊》的露出!從蘋果日報記者,到臉書產品經理...別人不敢做的傻事,都成了她的求職祕技

    金融風暴這種全球性的大蕭條,正好被我遇上了。2008年雷曼兄弟等華爾街公司垮台,美國大部分企業都在裁員,失業率超過10%,而我剛好從台灣到美國芝加哥的西北大學念行銷碩士,正準備畢業。我第一次去美國、在那也沒人脈、英文差、揹著一屁股學貸,可以說是前途堪慮。

    為了得到面試機會,我除了海投500封履歷和求職信,每一份都根據職缺說明修改,甚至一度到畢業生人數是我們系的10倍多的企管系「等門」,只求能夠攔截到一個機會。我跟以前在台灣當記者一樣,站在系館外一等就是幾小時,輪流面試的同學們一離開,面試官走出來,我就拿履歷上前毛遂自薦:「我是隔壁行銷傳播系的學生,我沒有拿到跟您的面試,但這是我的履歷,請您考慮!」

    但,我不出色的履歷幾乎沒有讓我拿到面試機會。

    聽人家說,找工作要靠人脈,但我去美國念碩士前不認識半個人,哪有人脈?不過,山不轉路轉,我念頭一轉:誰說沒人脈?學校這麼多老師,我是西北大學的學生,找老師,老師不會拒絕見我吧!我先拜訪了系主任Tom Collinger,他看著一臉愁苦的我說:「我相信每個學生的潛力!」接著建議我多跟其他老師聊聊,但系上老師早就被畢業在即的同學圍繞,我乾脆大膽地到其他科系的老師辦公室一一敲門!

    拜訪之前我會搜尋好老師的背景,看老師在專業社群媒體領英(Linkedin)有認識哪些人,那些人服務的公司有哪些我有興趣的職位,而且會先寫信給老師。當老師說:「我不知道有誰可以介紹給你。」我就說:「你可以介紹我某某某,他是你之前在這家公司的同事!」當老師說:「那妳再寄妳的履歷給我。」我就可以說:「有,今天早上寄出了!」當老師再說:「那妳寫信跟我說希望我怎麼介紹。」我就會說:「有,你介紹我的信我也幫你寫好了,你剪下貼上就可以了!」

    有一天,我拜訪了教授Abe Peck,老師是個5、60的活潑老先生,他說他大半時間住在加州聖塔芭芭拉,那兒陽光普照還有海灘,跟下雪的芝加哥不像,接著說:「我也不認識妳,一時也想不出要介紹誰。但我明天有辦一場演講,妳可以來聽!」

    去之前,我上網搜尋了所有講者的資料,一一聯繫講者,向他們自我介紹,你如果曾經試著在網路上搜尋人,你會驚訝發現不難找到他們的email。其中有個講者叫做Peggy Walker,是美國一家小雜誌社「凡斯媒體」的執行長。

    廣告

    演講當天,我用事先背好的英文,上前和Peggy表達來意:「Hello! I am Anya. Good Luck!」(你好!我是阿雅。祝你好運!)Peggy說她有收到我事前寄的信,我開心了一下,心想:肯定有好印象!演講結束,我幾乎沒聽懂Peggy在說什麼,但我又拿著事先背好的英文說:「Good job!Can I get your card?」(妳講得真好,可以跟妳要張名片嗎?)email聯繫後,Peggy說他們沒有在徵才,不過願意請人力資源長Loreen Muzik安排我跟他們的數位團隊見面聊聊。面談後我覺得這個公司實在太適合我了!這家媒體公司有在考慮提供廣告主數位行銷服務。我心想:「數位、行銷、媒體。太幸運了,我註定要到這家公司工作!」

    幾個禮拜過去了,我沒有收到任何聯繫。我打手機給Loreen,她接起電話:「喔!我已經被裁員了,不在那家公司工作了!對了,妳可以幫我介紹工作嗎?」當時的環境真的就是那麼差!我心想,雖然她不能幫我安排面試,但總可以告訴我一些公司的訊息吧!我約她喝咖啡,在芝加哥郊區鐵道旁的一家星巴克裡,我們談話每過20分鐘就要暫停,等火車轟隆轟隆的噪音結束才能繼續。她因為已經不在公司服務,一五一十告訴了我公司的狀況。我還記得,結帳時我們兩搶著付錢,畫面看起來挺有趣的,兩個人都失業,同是天涯淪落人,彼此惺惺相惜吧!

    芝加哥找工作沒著落,我就想不如到大城市機會應該比較多吧!媒體公司最多的城市是在紐約和洛杉磯(多年後我才知道洛杉磯的媒體是指電影業,根本跟我的背景沒有相關),我於是決定花兩個月在這兩個城市找工作、拜訪業界人士。但,我一個人也不認識,要拜訪誰呢?

    出發前,我拜訪了學校的老師們,牆上貼著他參加奧運幫忙傳遞聖火、上電視評論節目的照片,教授Clarke Caywood天生就適合上鏡頭,他先是一一跟我介紹他牆上的照片,但接著說,他的學生太多,每個人都要介紹,所以他不能幫我介紹什麼人。我正感到失望,老師一邊搖搖手,一邊拆開剛收到的包裹,我發現包裹裡是傳播專家產業公會的通訊錄。老師見我似乎不太願意離開,他說:「這樣吧!這通訊錄上面的人其實我大多不認識,但我們所屬同一個公會,要不妳去看看哪些人可以聯繫,借妳15分鐘,妳翻一翻,再拿來還我!」

    我打開通訊錄,發現都是傳播領域知名公司的一級主管,我發現撿到寶,連聲謝謝老師,飛奔到系學會上的影印機,那15分鐘,我沒看,倒是一頁一頁全部印下來。同時,我也找出學院過去十五年的校友名冊。靠著這兩份資料,裡頭有上千位行銷傳播類專家,我逐一列出住在紐約和洛杉磯的人,一個個寫信跟他們聯繫。

    我寫信問這些陌生人:「可不可以請你給我15分鐘?」我想,15分鐘很短,大家可能比較願意會接受,但現場見面通常會有半個小時的時間。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早上,我剛見完一個校友,聊得很開心,但就像其他校友說的,他們公司在裁員,不但沒招人,連自己的飯碗都快不保。我狼狽地找了一家咖啡店,一邊翻著公會通訊錄,看到有美國最大電信業者Verizon的傳播長Peter Thonis,當時智慧型手機剛起飛,電信業者是影響社會動態的當紅角色,我猶豫了一下,我想,以他這樣權高位重的人,不可能回我;但我又想:「最糟會怎樣?」大不了就是他不回我啊!於是硬著頭皮寄了email給他。

    幾分鐘後,對,就在幾分鐘後,他回覆我了!當天下午在紐約一個飯店開會,5點鐘我可以在一樓咖啡廳等他,對!當天!我看著email,不敢置信,心想是不是我英文很差看錯內容,但左看右看,他確實答應見我。

    當天我戰戰兢兢地到了飯店,雖然通訊錄有照片,但我不確定是現場是哪個人,左右打量,「Are you Anya?」一個中年男子帶著大大的微笑跟我握手,我驚魂未定,他問我:「妳知道我為什麼見妳嗎?」我搖搖頭,根本緊張到沒辦法思考,他說:「像妳這麼有膽,敢直接約我見面的人不多!」

    就這樣,我陸續見到了很多業界大佬。我在紐約時報的報紙上找到了執行長的名字,試著在網路上找他的email,寫信後,他還真的答應見我!我在紐約和洛杉磯見到了上百位業界人士,每個人都說:「我很欣賞妳,但我們公司在裁員。」有一次在紐約,我穿著如今回頭看覺得很「俗」的白襯衫、黑套裝,結束跟VOGUE和GQ雜誌員工的面談,對方又對著我搖搖頭說:「我們在裁員,但是祝妳好運!」我踩著很不舒服的高跟鞋,走在垃圾發臭的紐約街頭,看到一家中餐館,坐下來點了一盤排骨飯,飯來的那一刻,我突然好想家,覺得自己好失敗,我想:「原本我在台灣,是走路有風的大報記者,怎麼會落魄到美國遇到金融風暴,到處求人,一個工作也沒有?!」那時候沒有LINE等通訊軟體,國際電話卡又不便宜,我撥了電話給芝加哥的政大校友會資深學姊Grace,眼淚不爭氣流了下來,滴到排骨飯上。

    我落寞地回到芝加哥,同期畢業的同學差不多都走光了,大家都說美國沒工作,不如趕快回亞洲卡位比較好,我看著拜訪各校友的筆記,雖然真的一個面試都沒有,但我在準備面談的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東西,我了解這些各式各樣的媒體公司現在的專案、還有產業的趨勢。我想,要不我回頭跟幾個月前演講認識的凡斯媒體Peggy聯繫吧,或許這些資料對她會有幫助。

    我寫信給Peggy:「我在紐約和洛杉磯,見到了很多妳的同業和競爭對手,妳想不想知道他們在做些什麼?可以給我15分鐘嗎?」Peggy答應了!

    去之前,我做了一本商業計劃,整理了當初人資長Loreen告訴我的資料,像是凡斯的現況和困境,凡斯的其中一本雜誌讀者是美容院老闆,於是我到了美容院採訪一些讀者,也聯繫上幾個廣告主。接著整理產業趨勢和其他公司在做的專案,選出我認為凡斯最適合的幾個項目。我舉了一個例子,企劃了一個手機網站,列出其中的功能和內容。我也列出,如果要做這些專案,他們需要什麼樣專長的人,當然,我「剛好」符合大部分的條件!

    凡斯的辦公室其實很老舊,有兩層樓,一樓中間有個木製的傳統櫃檯,中間還有著創辦人的照片,Peggy的辦公室在一樓的最底端,見到Peggy,我深呼一口氣,開始簡報。我建議他們創立一個數位服務部門,用原本公司做網站的人力,為廣告主做電子報、架網站等。15分鐘後,簡報完畢,我看著Peggy,她沒有說話。我想死定了,她肯定覺得我是來搞笑的!她說:「妳願意當contractor嗎?」我當時其實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我只問她是不是全職、有沒有支薪,接著一口答應!回家查才知道其實contractor是約聘雇的意思,但在英文裡,也是那些水電工、土木工等臨時工的意思,我還差點以為她要我去當水電工!

    就這樣,當時,我的專長或許還是不是數位行銷或做app,但我靠著我的記者經驗,找人、採訪、創了我的第一份數位行銷工作,這工作也奠定了我日後做電商app、成長駭客和大數據行銷的基礎。我當時其實並沒有覺得我一定要在美國工作,我只是覺得,如果我失敗,我希望是因為我盡了全力還不夠好,而不是我沒有盡全力,因此沒有獲得機會。

    最糟的時代,我沒有找到工作,但我創了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

    書摘選自:矽谷阿雅《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作者簡介:矽谷阿雅
    台灣人,現居美國矽谷。原為台灣蘋果日報記者,毅然辭掉工作赴美讀書,一路到矽谷科技公司擔任電子商務app產品長。榮獲十多項美國數位大獎、美國Min雜誌年度最佳行銷人獎提名、Girls in Tech 40歲以下女性科技精英榜、台灣十大傑出青年提名。
    阿雅在美國的十幾年工作經驗,讓她有了很多新的視野,經常在臉書「矽谷阿雅」粉專分享在美國的職涯故事、海外求職秘訣、矽谷最新產品管理與行銷知識。在美國西北大學、聖荷西州立大學、喬治亞大學擔任客座講師,受邀在成長行銷座談會、數位分析座談會、手機創新座談會、矽谷頂級新創 加速器Plug & Play等美國大型座談會演講,也擔任人工智慧新創公司顧問。在TEDx Talk主講【慌世代-拓荒世代】,吸引台灣各大媒體驚艷報導,並在全台超過20間大專院校與企業巡迴演講。

    🔥 博客來:https://reurl.cc/Wd86qy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 [1661021360858244:69:對商業周刊(http://xn--zsrzt.com/) 說讚的朋友]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3002616

  • verizon面試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04 16:01:31
    有 1,732 人按讚

    我在美國臉書工作的日子,得到 offer 後及工作後的體驗

    (連結是有照片的圖文網址版)

    Hi Brian,
    I just left you a message. I have some fantastic news for you. We would like to give you an offer. Congratulations and great work! Call me when you are free to discuss the specifics.

    大概在 2 年半前,收到這封來自臉書總部 recruiter 的信。當下有點不敢相信,我「還是」得到 Facebook 的工程師 offer 了!如果你有看我之前和阿雅的直播,就會知道我 2015 年中請朋友幫忙內推 Facebook ,但早上內推完、下午就被拒絕了。

    在 2016 年底時,我再次挑戰 Facebook, 這次經過更充分的準備、終於通過層層難關。但收到 offer 的當下,感覺還是超級不真實的──

    畢竟 Facebook 是矽谷無數人都想加入的一級公司 FAANG ( 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Google) 之一,尤其在工程師領域,競爭更可說「來自世界各地」都不為過。我在面試前已知道上的機率很低,結果卻能如願以償,當下真是欣喜若狂!

    現在兩年半過去,對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體會和觀察,在此透過文章,陸續分享給大家:

    從拿到 Offer 開始說起:

    確認要加入 Facebook 後,我收到了公司系統的制式信件──主要要簽合約、填寫個人資料,同時也要做背景調查、犯罪紀錄調查等等。填寫完成後幾天(應該是稽核完了一切正常),又收到準備 onboarding 的資料,讓我填寫進入公司後想要的 email 名稱等資料、以及「我想要的設備」。

    在臉書和矽谷許多企業,每個員工入職時都會配發一台筆電及一隻手機。 筆電可以自由選擇要 11、13、15 吋螢幕大小 的 Windows 或 Mac;手機則可以選擇最新或上一代的 iPhone 、Samsung Galaxy 或 Google Pixel;連欲搭配的門號,也可以自 AT&T 或 Verizon 中任選。

    加入公司的第一及第二天,是所有新進人員的訓練:臉書在全球不同地區,只要是同梯加入的員工,都會在這兩天一起參與訓練──主要訓練內容是介紹公司的文化、價值,並且當場發給我們當初選擇的設備,並幫助我們一開始的內部系統設定。

    6 ~ 12 週的工程師訓練,結束後再「選組」

    臉書的非工程師員工,通常一般兩天訓練完就會直接到組上開始工作了。而工程師們在第二天訓練結束後,則會被 mentor 「認領」,準備專屬工程師的訓練。

    在臉書,工程師們會有 6 — 12 週的 engineering bootcamp 。在這段期間,頗有點像是回到大學的感覺:我們會依照自己的專業與需求,選修不同的課程;同時也會在沒上課的期間,實作各個組(臉書有不同工作分組如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Oculus 、Messenger⋯⋯等 )給 bootcamp 工程師做的 task 。

    這些 task 從簡單的幾行 code 小改動,到寫一個新的大功能都有,且都是真實產品的工作。比如說我改動一個網頁上的顯示,程式碼部署後幾個小時,這變動就會呈現在全球 20 多億用戶面前。

    而等到 bootcamp 結束後,工程師再來選擇進入其中一個組(部門)正式開始工作。

    對新加入臉書的工程師來說,藉由實地和不同組的人員一起工作,能夠了解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工作習慣,適合加入什麼組──同時這段期間,也是各組經理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優秀工程師加入自己團隊的時機。通常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可能會有多達 20—30 個經理想要招攬。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很謹慎的選擇組別,畢竟決定加入一個組後,公司期望你至少要待一年才可以換組。

    和矽谷其他公司相比,臉書的工程師在入職後才選組,是一項別具特色的「自由」,但同時也是個「甜蜜的負擔」:新同事間最常見的煩惱,就是猶豫到底要加入「工作內容是自己很有興趣」的組,還是「組員人相處起來超愉快」的組?──當然,每個選擇都可能會在幾個月後後悔,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個人認為,能夠「先入職、再選組」,是臉書吸引優秀工程師們的一個優勢。因藉由實際工作及相處,能夠減少訊息不對稱,避免實際上線後才發現彼此不適合。這對公司來說也是好的──大家工作、合作起來開心,才會有好的產出。

    矽谷通勤日常──幾乎每個灣區城市,都有接駁車接送

    隨著越來越多人移入舊金山灣區,整個矽谷的交通狀況是越來越糟;我們公司的停車場也經常大爆滿停不下。因此為了鼓勵員工搭乘接駁車,公司在灣區幾乎各個城市,現在都設有接駁車的站,上車後也有 wifi 可以使用。

    我住在東灣(East Bay),也是每天搭乘 shuttle 上下班──雖然時間比我自己開車還要久,但至少大塞車時比較沒壓力,可以聽聽 podcast 或做其他的事情。

    吃在臉書:「進公司一年胖 15 磅」的傳說

    臉書總部園區的整體辦公環境,算是矽谷企業中很不錯的。舉例來說,公司的食堂「們」,會供應免費的早、中、晚餐──早晚餐只有較大的食堂會提供食物,午餐則有堪稱琳瑯滿目的各式選擇。

    早餐會提供各式季節水果、美式早餐、優格、麵包、也有中式的粥等;喝的部分則有柳橙汁或是 smoothie 可以選擇。如果有時間的話,大家也可以利用已經調好的鬆餅粉替自己做份鬆餅;週五的早餐則會有煙燻鮭魚,算是一週的 highlight。

    如果錯過了早餐時間,辦公室的每層樓都有廚房,廚房中有提供 cereal 及香蕉、蘋果等基本水果讓大家可以充飢。

    午餐的選擇除了大的食堂外,還有一些小的食堂,像是麵食、 BBQ、 印度菜、越南三明治、墨西哥式、美式漢堡、 pizza 、或是沙拉⋯⋯等等。由於選項眾多,大家中午吃飯時間一到,就會打開內部使用的 app ,來查看午餐菜單有些什麼東西好吃。現在如果是提供熱門的日式、中式或韓式午餐的食堂,通常都會大爆滿,要排很久的隊才吃得到飯⋯⋯。

    為了讓員工不會因為「太餓沒有創造力」,公司的廚房也隨時備有各式零食及咖啡、茶及提神飲料等,目前比較特別的零食,是連來自日本的 Pocky 都有。因為吃實在太方便、又有太多的選擇,入職時就聽過一個有趣的傳言:有人戲稱進臉書工作一年,平均會胖 15 磅 (6.8 公斤)。

    健身課、電玩間,各式設備應有盡有──但未必有時間享用

    要避免「傳說成真」的話,當然要靠運動了:公司內部就有健身房,提供一些健身器材。同時每天每個時段也都有不同的健身課程,從瑜珈、有氧運動到皮拉提斯都有。現在比較熱門的課程,也是常常爆滿。如果不想在公司運動的話,也可以自費上小班的課程、或是請教練一對一來教你──公司每年補助 720 美元(約新台幣 22.6 K ),讓大家花在健身或運動相關的支出上。

    因為公司園區佔地很大,如果要去不同建築開會,走路可能動輒要10—30 分鐘以上,這時候大家會騎公司提供的腳踏車,也有園區內的 shuttle 可以乘坐。

    另外,公司內也設有健康中心,我們可以預約在公司內看病、看牙齒;如果要郵寄包裹,已經自行印好標籤的話公司也有地方收件,讓你可以省得跑郵局或是 Fedex。甚至如果要剪頭髮,公司內也有髮廊。總之這林林總總的一切設施,都是希望幫助員工減少日常雜事要消耗的時間精力,讓員工更有效率完成要做的事。

    說到這裏,臉書的矽谷總部,最有名的參觀地點有二:「甜點店」及「電玩間」。

    「甜點店」裡面有提供冰淇淋、frozen yogurt 、各式烘培甜點及糖果⋯⋯當然一切也都是免費的。每天中餐飯後,常可見到外部參觀訪客會聚集在甜點店吃飯後甜點,等待的隊伍也是無敵長。

    而「電玩間」則是有各種大型遊戲機、跳舞機等。據說它的起源是一開始有位員工在 eBay 上買了一台電玩機台放到公司,公司沒有特別說什麼,於是後來就有更多人買了放到公司。公司目前提供場地,但都是員工自願來維護這些遊戲機的。「電玩間」很好玩,不過現在大部分情況好像都是員工帶訪客來玩,自己倒是上班太忙,反而沒時間來玩。

    各式福利

    臉書員工,一年有 21 天的給薪假期(PTO)。當然,這在搶才若渴的矽谷企業中,並不是最高的──目前有些公司,甚至號稱實施「無限假期」的政策。

    但其實老實說,我比較喜歡有白紙黑字的規定,畢竟「無限假期」不可能真的「無限」,大家最後反而要猜或測試「公司能忍受的邊界」在哪裏。另外如果我們要請假的話,內部請假系統是不需要主管批准的。(當然禮貌上比較多天的假期,我還是會先和主管溝通;但如果只是一兩天,系統線上請完假後就好了)

    公司也提供新手爸媽,在小孩出生後一年內可以放 87 天( 4.5 個月)的育嬰假,薪水在放假期間是全薪。目前科技公司應該只有 Netflix (一年)、 Twitter (5.5 個月)比臉書長。最近公司又改變政策:由於加州政府規定媽媽在產後應有 6 或 8 週的 disability leave (看是自然產或是破腹產)讓媽媽恢復,原本公司的 87 天,是包含這些加州規定的 leave 的,但最近把這 disability leave 排除在外── 所以現在於臉書總部工作的媽媽們,可以從預產期前 4 週開始放,產後先放 6 或 8 週的加州 disability leave 、再放 87 天的公司育嬰假。長度最多可以到 29.5 週,算是讓媽媽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在家陪小孩及從產後恢復。

    年度 3 大活動

    公司一年有 3 個大型活動, 4 月底的週日有 “Take your kid to work day” 「帶小孩到公司玩」; 8 月有「夏季派對」;而 12 月則有「年終派對」。

    「帶小孩到公司玩」一般是在上班日,但因為公司員工已經太多了,所以得在週日舉辦。公司佈置了許多讓小朋友可以玩樂的設施,同時也設計了一些活動,讓小朋友能了解爸媽上班的地方。

    8 月份的夏日派對,去年租了一個 convention center,並且租了許多遊樂設施讓大家玩樂。因為是免費的,所以大家可以盡情的玩各種像是投籃遊戲、射飛鏢、或是坐摩天輪,這個活動也是讓大家可以帶家人及小孩一起參與。

    12 月的年終派對,每個員工就只能帶一位成人一起參加──大家會穿正式服裝,在各式不同主題的區域吃吃喝喝及跳舞, 這個活動會在每年聖誕節前舉辦,慰勞大家一年的辛勞。

    除了全公司的活動外,每個組在每一個季度,也通常都會有 team boding 的活動,讓組員有工作外的時間可以一起培養感情。常見的 team bonding 活動像是去賽車 (go kart)、密室逃脫、做手工藝、laser tag 等等都有。

    「開放文化」:祖克柏直接和你Q&A

    除了這些有形的福利之外,個人觀察在臉書,最值得一提的無形資產是 “ Be Open ” 的公司文化:

    例如,所有正職工程師在入職後,都可以看到所有的內部文件及程式碼(但當然要簽保密協定,相關資訊不得對外任意揭露);如果你有興趣參加任何內部會議,大家通常也都很歡迎你旁聽。

    另外在每週, CEO 馬克都會在總部舉辦一小時對全部員工的 Q&A ── 如果你有問題想要直接問他,請記得早點到,坐到靠近提問麥克風的地方。我入職時也有參加,還問了馬克一個關於選擇如何組別的問題呢!

    另外,公司給每個主管的主要責任,是「要幫助團隊成長、移除障礙,並且充分授權」,而非上至下的命令與管理。

    有了這樣的文化,凝聚出來的向心力、執行力,往往更能讓公司更有效率地完成策略和目標。

    期望與壓力,也是矽谷前段班

    前面看了這麼多公司提供的福利、給員工的空間等等──但也別忘了,這些無非都是希望招來頂尖人才,並且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它的另一面,正是「沒表現,就離開」的現實:一般來說,公司規定入門兩級的工程師,必須要在一定時限內升職,如果時間到了,因為能力不夠或是沒有做出足夠的貢獻而無法升等,公司請人離開也是毫不心軟。在我入職 2 年多的時間內,也親眼見到幾位同事入職半年或一年左右,因為沒有達到標準而被迫離開的。

    臉書即使在已經高度競爭的矽谷,也是以步調快、壓力大聞名,一般來說要做的事情仍然比做事的人多:好處是如果你對職涯很有衝勁和想法,這裡的員工有較大機率可以做到有大影響力的專案;但如果想要進到錢多事少離家近、適合「養老」的公司,我想臉書是不適合你的。

    另外工程師在公司待滿一年後,內部換組也很容易──如果你想要換組(部門),你的主管是不能阻止你的。公司的這個政策,目的是確保工程師如果和上司處得不愉快、或不滿意工作現狀的話,還有除了「直接跳槽」之外的選項。

    不斷鞭策自己持續提升的環境

    現在,我在這家公司工作 2 年多了。也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最近當起了新員工及組員的 mentor 。

    整體而言,在這兩年多的經歷中,我見識到了一家國際一流企業,是如何吸引員工、如何讓員工快速融入公司文化及技術、如何在平日讓員工開心及有效率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見識到這樣的工作壓力確實也很大,我同時也更被逼著持續自我提升。當中自然還有許多小故事,之後再來和大家一一分享。

    簡言之,這是一個讓人會有動力持續自我精進、不斷提升的工作環境。而我在公司中,也遇到許多聰明又謙遜的人,大家都很有活力、很努力地做出貢獻。我不知道別的同事是否必定有同樣的想法,但個人真的很慶幸,自己可以在臉書總部當工程師,努力讓世界更加開放及彼此連結。

    你對在臉書工作還想知道什麼嗎? 歡迎留言詢問, 如果不是牽扯到內部機密的話,我會找時間回覆。

    歡迎 Like 或是關注我的粉絲頁,了解更多矽谷經驗及我的所見所聞。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5/ExperienceToWorkAtFB.html

  • verizon面試 在 史九87 SJ87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8-16 17:37:40

    讓你畢業或轉職不用緊張 - 面試經驗分享
    📖 軟體工程師面試流程
    📖 技術性的面試題目怎麼準備
    📖 絕不藏私的面試技巧
    📖 面試準備方法

    1:00 面試流程
    3:24 技術性題目
    5:56 面試小技巧

    別忘了按喜歡~然後分享出去~

    史九87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m9vv
    史九87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shihjo8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