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umbrella中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umbrella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umbrella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umbrella中文產品中有4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認真聽】 爆頭就對了 !| 從《#屍戰朝鮮:雅信傳》到《#惡靈古堡》| 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屍檢 | 後人類未來 // 李長潔 👾 . 看完《李屍朝鮮:#雅信傳》只有一個想法—「欸為什麼沒有可以按下一集的地方!」。真的很喜歡《#李屍朝鮮》,自從2019年看了第一季,那種「公路電影」般的一路跋涉,加上...

 同時也有10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UTIN喻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UTIN喻婷 FB:https://www.facebook.com/utinyang​​​​​ UTIN喻婷 IG:https://www.instagram.com/utinyang/​ 工作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__________________ 已經準備好...

umbrella中文 在 Drama Note 靠看劇續命的社畜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2:53:39

主題曲超好聽!但評價不高的日劇 ⁡ ◾️怪盜—back number| #深深地戀愛 豪華卡司陣容 #石原里美 #綾野剛 所主演的深深地戀愛 搭配上日劇主題曲之王 #backnumber 這部戲自開播以來吐槽不斷,也再次刷新石原里美亂挑劇本的記錄 ⁡ ◾️三文小說—King Gnu| #35歲的少女...

umbrella中文 在 王樂儀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6-03 12:47:48

研究筆記(一):《民現》彭麗君 (全文在Patreon,sor) 一段時間沒有寫文,有點抱歉。主要是,花了很多時間在修改正在書寫的論文章節,也趁機在漫長的閱讀後寫寫筆記。 正在處理的論文章節,是有關文藝工作者在這幾近兩年的反送中運動中的經歷。主要是,在這高度政治化、勇武行頭的社會運動之中,文藝創...

  • umbrella中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9 17:43:35
    有 93 人按讚

    【認真聽】 爆頭就對了 !| 從《#屍戰朝鮮:雅信傳》到《#惡靈古堡》| 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屍檢 | 後人類未來 // 李長潔 👾
    .
    看完《李屍朝鮮:#雅信傳》只有一個想法—「欸為什麼沒有可以按下一集的地方!」。真的很喜歡《#李屍朝鮮》,自從2019年看了第一季,那種「公路電影」般的一路跋涉,加上詭秘的政權鬥爭,還有寫實又魔幻的戰爭,重新定義了活屍文本的特徵與內涵。我們今天就談談「活屍」(#zombie)及其文本,活屍在大中文化中的意義,還有活屍也有社會學(?)
    .
    基本上,我們認為,活屍電影、電玩、小說等,尤其在2000年後的興盛,是一種對晚期資本主義的屍檢。這些文本從政治、經濟、科學等領域,迂迴地提出「反-社會結構」的批評,並在倖存者身上,賦予某種「#後人類」式的期待。這種Ulrich Beck的「#解放性災難」,使我們思考新的社會型態與人類存在,並開啟未來的可種可能。
    .
    📌 #今天的節目有
    .
    ▶ 李屍朝鮮與雅信傳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活屍
    ▶ 活屍的系譜
    ▶ 活屍文本的基本解析
    ▶ 巫術所控制的活死人
    ▶ 活下來的人有這三種
    ▶ 作為一種後人類
    ▶ 爆頭就對了
    ▶ 對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屍檢
    ▶ 末日重生—解放性的災難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ropkmml94wf0863oyg6vp2e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5YZl1BR-1MdCKbHpwX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1GzNMgApuTqh61IbAnXKXp?si=qKcV2omiRo2D9-eAwCUvI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reurl.cc/R074Gg
    .
    📣 #facebook 完整論述: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818922671628683/

    |

    ///// 完整論述 /////
    .
    ▓ #李屍朝鮮與雅信傳
    .
    想到2019第一次看到Netflix上的《李屍朝鮮》,非常驚豔,居然可以將活屍與歷史、政爭、戰爭混合在一起,創造一種全新的視野。第一季的片頭,令人頭皮發麻,逐集釋出的片段,你可以一集一集地慢慢發覺這是養屍的陰翳詭譎畫面。
    .
    故事大概的背景是,16世紀末日本入侵朝鮮數年後的朝鮮王朝,王世子李蒼想見臥病在床十多天的父王,卻一直被宮人阻撓,直覺宮中有不可告人秘密。為追尋真相,李蒼微服暗訪醫治其父王的醫員,卻發現一場恐怖瘟疫正全國擴散,染疫的人會死而復活,變得非常嗜血及人肉,整個朝鮮正陷入一場滅亡危機。整個《李屍朝鮮》虛構地表現著真實的史實,包含16世紀的國際政治、政府治理、人民生活、飢荒與瘟疫,那些人吃人的殘酷歷史。
    .
    雅信傳,運用了朝鮮與女真之間的緊張關係,架構了一個「生死草源起」的場面。其中全智賢以及她的部族,是夾在朝鮮與女真之間歸順政府的「城底野人」,以來往探密為生。活屍在這裡,指向某種「他者」,是一個民族傷痛的隱喻,本篇裡並沒有太多的謀策或活屍趕殺,更多的是在恨意上的不斷加深,這個被賤斥、賤踏的他者(沒有認同、失語、赤裸、遭受暴力),最終反撲成為一種灰滅性的瘋狂與災難。
    .
    你是不是在最後活屍感染全滅軍隊時,感到內心充滿快感呢。你也可以藉雅信,明白前兩季的諸多橋段,包含生死草的來源、為何會出現、朝鮮的政爭、第二季結束時全智賢的詭異微笑。並且,藉由雅信這位女性角色的賤斥主體反撲,整個顛倒了前兩季的所有「皇權」(kingdom)統治。
    .
    《李屍朝鮮》大概是近年K-zombie中,最典型又精彩的作品。它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其脫離了20-21世紀裡,成為重要的反烏托邦類型的活屍文本,獨樹一格。不過,我們還是回過頭來談談這整個影視發展中的活屍文本,其是對晚期資本主義世界的一種反映與批判。
    .
    ▓ #每個人心中有一個活屍
    .
    套句導演李安的句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活屍。活屍電影已然成為當代最重要的電影類型之一,是一種結合怪物、恐怖、與科學幻想的文本。從1932年的《白殭屍》(White Zombie)開始,1968年George Romero執導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興起,「活屍」一社會想像在40年內逐漸成為主流,時至今日已然有577部相關的活屍電影作品發行,尚未包含電玩、小說等其他傳播媒介。
    .
    911事件後,活屍文本更蓬勃出現,成為當代流行文化中的重要類型。這些血腥恐怖的情節背後,與一般鬼片不同,其隱含著複雜的、預設式的、假設式、未來式、較積極的負面烏托邦,用通俗的方式探討著「反結構」(anti-structure)的趨勢,甚至可以說,活屍文本就是某種「社會科學的科幻」(Reed and Penfold-Mounce, 2015),是一種社會學的想像。後面就來漫談活屍文本。
    .
    ▓ #活屍的系譜—海地活屍
    .
    林宛瑄(2017)回顧了活屍的系譜。她認為,當代習稱活屍的怪物依其所從出的歷史脈絡與形象變遷過程,可以區分為「#海地活屍」與「#美國活屍」,兩種活屍形象各有所對應的社會情境及衍生的政治文化意涵,兩者之間的關聯與差異則是揭示活屍的理論潛能所在之關鍵。
    .
    簡言之,「海地活屍」為巫毒教的產物,例如「白殭屍」,海地人相信巫毒教巫師能夠藉由含河豚毒素的特定毒物與儀式,讓活人處於假死狀態,之後再藉另一種藥物使之復甦;但甦醒過來的受害者會失去許多心智功能,淪為受巫師操縱的奴隸。由於海地的歷史充滿被帝國殖民為奴的記憶,海地活屍逐漸演變為一種政治社會壓迫的象徵。
    .
    ▓ #活屍的系譜—美國活屍
    .
    海地活屍在1920年代傳入美國,並在電影中,幾經轉變,最後由喬治羅米洛的活屍系列,將活屍由巫術型轉換成「感染型」。二十世紀西方大眾文化想像中的喪屍已從「#傳統神祕傳說中沒有心智且相對不具威脅性的奴性機器」轉變為「#兇惡且自我驅動的吃人機器」;活屍研究者不應將「海地喪屍」與「美國喪屍」的發展史混為一談。
    .
    值得一提的是,喪屍擺脫巫師或奴隸主甚或殖民者支配後,始得成為所謂「常人怪物」(行屍走肉),方能夠代入各種社會脈絡與問題情境,凝聚吸納其間的想像與焦慮,羅米洛的活死人系列因此可說是活屍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史上重要的轉捩點。(林宛瑄,2017)所謂的「感染型活屍」。不論性別種族階級,任何人都可能轉變為活屍,人與喪屍之間的界線不再牢固,人無法輕易將活屍斥逐為與己對立之他者。只要有心(?),人人都可能是活屍。
    .
    ▓ #活屍電影的基本分析
    .
    我們將557部活屍電影名稱做文字分析,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詞彙,如邪惡(Evil)、重返(Return)、活死人(Undead)、黑暗(Dark)、屋舍(House)、居民(Resident)、啟示錄(Apocalypse)、戰爭(War)、變種(Mutant)。這些片名用字指向大眾對「人」(human)之常態的質疑與恐懼。活屍象徵著,道德人性的變質、資源稀缺的搶奪、社會集體歇斯底里的害怕、全球戰爭的末日想像、對傳染病的恐懼、與基因科技的深層不信任。簡單來說,即是在技術、風險、生命權力、恐怖主義等等概念力量將社會質變後,活屍電影重新定義了「人」的存在狀態。
    .
    ▓ #倖存者的隱喻
    .
    在分析活屍文本時,我時常將重點放在「活屍」本身,以其作為一種對當代社會的隱喻與批判視角,但事實上,那些在災難中倖存的人類,也是很重要,他們可能是反映人類在世界存在的方式,與社會重建的未來。倖存者的分類,依賴原本的社會資源,純淨的社會結構。倖存者可以分類成「#群眾」(Multitude)、「#超人類」(transhuman)、「#後人類」(post-human)。
    .
    在「群眾」的情況下,大眾被與活屍連接在一起,你可以在大部分的電影中看到這樣的場景,人口過剩的新自由主義社會中,一方面不幸成為活屍的大眾在社會結構中無腦的重複動作,另一方面,倖存的群眾則試圖恢復舊秩序,或是,衝破各種機構的框架,例如種族、性別等。這樣的集體大眾合作,也表現在活屍路跑的活動場面中。
    .
    而「超人類」,是一種思考未來的方式,許多超人主義理論家與倡導者希望運用理性、科學和技術,並在此基礎上減少貧困、疾病、殘疾和全球各類折磨人的疾病。在《惡靈古堡》電影中,女主角Alice受感染又轉基因,變成一個超越人類界限的賽博格(cyborg),如Donna Haraway在《賽博格宣言》裡說的一樣,女性的暴力是對所有中心主義的一種超越與破壞,拋棄了所有人的從屬角色。
    .
    所謂「後人類」(post human)狀態,少了超人類的超越,更多的是重新思考與風險共處的例外狀態,然後形成一種生命風格。是對未來人類個體趨勢的一種觀察、推測與想像,最著名的經典是Francis Fukuyama的《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他強調技術革命將帶來人類社會的終極改變,其中包含了道德界線的瓦解,與社會集體暴力的來臨。Ira Livingston與Judith Halberstam則描繪「後人類」是科技的設計,是藏有符碼傳染的軀體,是致命的肉身,人類不再屬於「人族」(the family of man),而是後人類的一員。諸多學者對人類個體的未來狀態有著不確定的憂慮,但也隱含重新思考的可能性。
    .
    ▓ #爆頭就對了
    .
    在電玩《惡靈古堡》中,第一次將「生化武器」、「傳染病」、「病毒」等元素加入活屍文本。「這場流行病的傳染速度,比現代歷史上的任何疾病要快得多了。」在Covid-19的時代,在《惡靈古堡3》重製版(Resident Evil 3,2020)詭譎緊張的開場序曲中的這句話,令每一個身處在現在的玩家深深感到遊戲文本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巧合。從1996年誕生於日本Sony公司的遊戲開發部的《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以大規模傳染與生化實驗為故事基礎,展開第一代成人玩家恐怖科幻視野,也是幾十年來活屍類型文本(zombie genre)的重要原型之一。
    .
    《惡靈古堡》的核心是T-virus病毒,這種將人類變異成活屍的虛構感染,讓玩家無論是通過歐式豪宅、非洲村落、亞州公寓,每一集都有。就算到了《惡靈古堡:村莊》(Resident Evil Village)的羅馬尼亞風格民間故事中,都還是可以碰見邪惡集團Umbrella Corporation,因為製造生化武器,而開啟的活屍末日。但對於《惡靈古堡》而言,一開始幾代你還會期待是有解藥的,可以回到末日前的社會。但最近的幾代,主角與活屍的距離開始混淆不清。
    .
    ▓ #活屍就是對晚期資本主義的屍檢
    .
    又或者是《屍速列車》裡,列車上的病毒傳染末日最可怕的敵人除了活屍之外,還包括各種延伸出來的危機狀況,像是對糧食、飲用水、衛生的不信任,大量流竄的、囂張的、與恐慌的活人才是真正致命的對手。這些由活屍想像延伸出來的情境,全都指向全球化晚期資本主義下的災難,社會失序、病毒感染、生化戰爭、病毒疫苗突變等。
    .
    此外,《屍速列車》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它的成功,正是奠基在韓國的徹底失敗上,的確,電影中所提及的「世越號沈船事件」、「MERS疫情」等真實事件,都體現了導演在韓國社會中的生活經歷,看見了韓國階層文化的不公平、國家體系的失常、經濟壓力下,人們渴望「逃跑」。所以我們看到《屍速列車》裡有不同群體之間的權力關係,例如資本家對雇員的指使、社會對高齡的排擠等;也看到軍隊體系的暴亂之力;一節節的車廂裡的失序場景,反而在極端的條件下將韓國的社會秩序表現了出來。而失速的列車也逃往向釜山,一個韓國經濟的重量級災區。
    .
    其他的電影如《活人生吃》、《毀滅倒數28天》也時常描繪「商場裡的消費活屍」、「倖存者的險惡競爭」、「資源的匱乏」、「極具才能的才德至上英雄」、「巨大邪惡的企業(與科學家)」、「失能又極權的軍政複合體」,也時常是活屍電影的重要場景。都很像是對晚期資本主義的一場場屍檢。
    .
    ▓ #人與非人的共生的遊牧主義
    .
    活屍片通常很短,觀眾看到的只是一個傳染的展開片段,但如果像是《陰屍路》這種發展很長的篇幅,就可以看人們開始嘗試展開新的生活。有趣的是,活屍科幻電影看似悲觀,這些倖存者卻總為未來社會帶來希望,追尋一個新的社會結構。例如《屍速列車》,電影中主角孔劉與其他人物的關係描繪得十分飽滿。一個故事由主角構成,主角本身卻又由許許多多的其他人構成,互動來去,在情緒、情感、合作策略的各種人際關係行為中,維繫了「人」存在於這個世界末日的價值。又或者是超級長篇《陰屍路》、被罵翻的《最後生存者2》,到後來已經展開各種活屍末日的生活共同體實驗,活屍末日是新世界的開始,在這個世界中「沒有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或傳統的社會建制,只有一群剛強的倖存者」(林宛瑄,2017)。
    .
    剝去感官主義的票房刺激,我們可以思考,在當代流行文化中被大量產出的殭屍文本,也許並不是我們恐懼上述的「後人類怪物」,而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具殭屍,他提醒著當代人類身上存在著「跨界性」,我們必須要在無法可管的條件(社會變動太過劇烈)下創造新的律法。這是「後人類」的啟蒙,在最狂暴卻又極度管制的的區域中重新創造「人」的存在。
    .
    ▓ #解放式災難的契機
    .
    我們可以用哲學家Giorgio Agamben的「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來解釋這活屍延伸出來的後人類思考。在活屍科幻電影鋪成的過程中逐漸展開視域,可以發現空間與政治、生命與法律、混亂與正常之間已經失去清楚界線,這種「例外狀態」標示著當代社會型態的狂暴與管制、安全與風險的共存。而就是因為《李屍朝鮮》、《陰屍路》、《屍速列車》、《惡靈古堡》以及其他的活屍類型文本中,存在著活屍的暴力性、動物性、去道德化,反而強化了主角與其他角色之間社會關係,那些是人性的脆弱、難得的尊重與無私的互動,這些是維護「人」所存在的最後理由。「最後生存者」,這種新的存在方式,不純然是對非人狀態的拋棄恐懼,更可以是一種共振、共活(想想看這兩年的全球疫情)。
    .
    所以,活屍文本可以反映Ulrich Beck(周桂田、徐健銘,2016)提出的「解放式災難」,災難的風險可能帶來變革與解放的契機。「活屍」給我們一種壓力,一種啟事,一種警告,告訴我們自己即將面臨(或正處於)例外世界,承認當代人類個體已然是各種跨界性的混合體,但我們依然盡力地維護著人性的價值與個體安全的保證,在可能是最壞的未來情境裡,持續重新定義人類存在的意義。

    |

    📕 #參考文獻
    .
    1. 周桂田、徐健銘(2016)。進擊的世界風險社會挑戰。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 林宛瑄(2017)。我們就是喪屍:《 陰屍路》 中的喪屍末日與再創生。英美文學評論。

    3. Fukuyama, F. (2006).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Simon and Schuster.

    4. Halberstam, J. (1995). Ira Livingston, eds. 1995. Posthuman Bodies.

    5. Reed, D., & Penfold-Mounce, R. (2015). Zombies an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The walking dead as social-science fiction. In The zombie renaissance in popular culture (pp. 124-138).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 umbrella中文 在 王家貞服務處專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1 07:13:59
    有 9 人按讚

    昨天一個好朋友傳來這篇分享:

    現代人不重視 文言文的 教育, 其實 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字非常的優美 。

    如果文言文不再傳承下去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 非常大的一個損失 。

    將來也會讓我們的孩子語言能力越來越差 。

    有人用 漢語的六種表達方式 , 翻譯了一首英文詩, 全世界的人都佩服了 。

    【英文原文】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普通 翻譯 版

    你說你喜歡雨
    但是下雨的時候,你却撑開了傘;
    你說你喜歡陽光,
    但當陽光播撒的時候,
    你却躲在陰涼之地;
    你說你喜歡風,
    但清風撲面的時候,
    你却關上了窗户。
    我害怕你對我也是如此之愛。

    ▊詩經版

    子言慕雨,啟傘避之。
    子言好陽,尋蔭拒之。
    子言喜風,闔户離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離騷版

    君樂雨兮啟傘枝,
    君樂晝兮林蔽日,
    君樂風兮欄帳起,
    君樂吾兮吾心噬。

    ▊五言詩版

    戀雨偏打傘,愛陽却遮凉。
    風来掩窗扉,葉公驚龍王。
    片言只語短,相思繾綣长。
    郎君說愛我,不敢細思量。

    ▊七言絕句版

    微茫烟雨傘輕移,
    喜日偏来樹底棲。
    一任風吹窗緊掩,
    忖君心事總猶疑。

    ▊七律壓軸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
    羅傘輕撑细细香。
    日送微醺如夢寐,
    身依濃翠乘陰凉。
    忽闻風籟傳朱閣,
    輕蹙蛾眉鎖碧窗。
    一片相思君莫解,
    錦池只恐散鴛鴦。

    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是否還有第二種語言,可以像我們中華民族的中文一樣,可以擁有如此美的韻律 豐富的表達形式 。

  • umbrella中文 在 堅庭通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9 14:45:52
    有 40 人按讚


    民間人權陣線
    反送中百萬人大遊行一周年聲明
    (English version below)

    致 香港市民和世界各地關心香港民主自由的同路人

    一年前的今日,一百零三萬人在香港島參與民陣反送中大遊行,打破主權移交以來的記錄,亦使香港人走出雨傘運動以來的社運低潮,更再次令全球觸目香港的命途。

    也許,不少市民參加去年百萬人大遊行的心態,可能是明知擋不住惡法,也要出來盡一分力、盡一次守護香港、捍衛自己基本人權的義務。林鄭政權在遊行當晚宣布送中惡法如期二讀,進一步激起民憤,也製造社會的絕望。

    香港人絕處逢生,在於去年 6 月 12 日,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奮不顧身,擋住立法會如期二讀。政權暫緩惡法,但精神的創傷、肉身的摧殘和人命的代價,依然沉重。

    6 月 9 日是香港人抵抗惡法的集體回憶,但它同時是我們共負一軛的開端。過去一年,我們面對警暴、黑幫、惡法、白色恐怖,仍然負隅頑抗;無論是前線手足,抑或後勤專業,皆前仆後繼,延續反送中運動的生命力和意志。

    人大港版國安法即將壓境,我們相信,香港人和全球各地支持民主自由的朋友,對香港的命運相當憂慮,甚至感到挫折。但我們過去一年的努力,已為香港創造不少奇蹟:和勇不分擋住惡法、創造黃色經濟圈打破親中資本霸權、新工會運動遍地開花、區議會選舉的勝利、以及香港在全球公民社會對抗威權的前沿地位。

    二零二零年,全球因著武漢肺炎大流行,深刻體會專制政權如何破壞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世界各地民眾反對種族主義和警察暴力的示威,也令香港人明白到抗爭之路,並不孤單。我們要信任自己、信任手足:在黑夜中堅持到底,就會見到天明。

    毋忘六月,就是毋忘香港人抗爭的血淚史。民陣會繼續籌辦七一遊行,希望全港市民,守護記憶、頂住惡法,為香港和我們的未來奮鬥。

    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抵抗惡法,戰鬥到底!

    民間人權陣線
    2020 年 6 月 9 日



    Civil Human Rights Front
    Statement to mark the first anniversary of the Anti-extradition Mass Protest

    To: Hong Kong citizens and supporters of Hong Kong’s democracy and liberty all over the world

    A year ago today, 1.03 million Hongkongers joined the anti-extradition mass protest organized by the Civil Human Rights Front on the Hong Kong Island. The huge turnout broke the record of all the mass rallies held after the handover, and symbolized a powerful resurgence of social movements from the doldrums after the Umbrella Movement. Once again, the fate of our city returns to international limelight.

    Perhaps many citizens did not have high hopes on stopping the evil extradition bill when they joined the protest. Yet they wished to contribute their efforts, to protect the city, and to fulfill their duties in defending their basic human rights. On the night of the mass protest, Carrie Lam’s administration announced that the extradition bill would resume second reading in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as scheduled. This further fuelled the anger of the people, and destroyed any hope that remained.

    Quite unexpectedly, thousands of youngsters valiantly blocked the resumption of the second reading on 12 June last year. The government finally yielded and suspended the bill. However,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injuries sustained by protesters have been and still are very heavy.

    The mass protest on 9 June last year has been etched in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Hongkongers. It also marks the beginning of our togetherness in defending our beloved city. In the past year, we have been steadfastly resisting police brutality, triads, evil laws and white terror. Both the front-liners and those providing logistics support are sparing no efforts in maintaining the vitality and willpower of the anti-extradition movement.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is imposing a Hong Kong versi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on Hong Kong. Hongkongers and supporters of Hong Kong’s democracy and liberty around the world are deeply worried and frustrated about such a law. Yet, we have seen miracle after miracle coming out of our tireless efforts in the past year, including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the valiant and the peaceful-rational in resisting the evil law, the creation of the Yellow Economic Circle to break the hegemony of PRC capital, the blooming of new labour unions, the landslide victories in District Council elections, and Hong Kong’s frontline role in the global fight of civil societies against autocracy.

    The pandemic in 2020 reminds us how a totalitarian regime endangers global public health. The protests against racism and police brutalit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ell us that we Hongkongers are not alone. Trust ourselves. Trust our fellow protesters (our “hands and feet”). Persevere in the dark, and we will see light!

    Remember June is to remember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s protests, a history of blood and tears. As in past years, Civil Human Rights Front will lodge an application for the July 1 mass rally. We call upon all Hongkongers to preserve our memory, to resist evil law, and to fight hard for Hong Kong and our future.

    Five demands, Not one less
    Resist evil law, Fight till the end

    Civil Human Rights Front
    9 June 2020

    ———
    【民陣 TG】 t.me/CivilHumanRightsFront

    【民陣 Twitter】 twitter.com/chrf_hk

    民陣被捕法律支援熱線:6549 9452
    Whatsapp / SMS / Telegram

    請提供資料:(*必要)

    1. 被捕地點
    2. 中文全名*
    3. 英文全名
    4. 身份證號碼
    5. 性別、年齡
    6. 當事人電話
    7. 所在警署
    8. 緊急聯絡人電話*
    9. 報料人電話*(若與緊急聯絡人不同)
    10. 其他詳情(如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