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譚新強:美對華政策急變 傳媒洗腦人民反華 文章日期:2021年7月2日 【明報專訊】上周我指出美國擁有前所未見的強大媒體影響力,此所謂「軟實力」,才是操控全球的最重要「真實力」。尤其是經「神聖」互聯網名義護航下的新媒體,如facebook(最近市值剛升破1萬億美元),Twitter和Netfli...

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3 15:54:47

【《魔法處男》黑澤與安達破天荒IG開Live!】 _ 近期必看的日劇,是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町田啟太與赤楚衛二擔正的BL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30歳まで童貞だと魔法使いになれるらしい/簡稱《魔法處男》),東京電視台安排在星期五凌晨一時播出,10月初首播後,迅即於亞洲地區掀...

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10:06:47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新冠肺炎】世衞定性「全球大流行」瑞典現北歐第一死,影星湯漢斯於澳洲確診!⠀ ·⠀ 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在全球擴散,世界衞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於周三(11日)正式宣布,將疫情列為全球大流...

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0:07:23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新冠肺炎】中國向世衛捐2000萬美元 譚德塞:感謝及時伸出援手⠀ .⠀ 由今年一月初新冠肺炎爆發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新冠肺炎疫情趨勢的判斷早已引起大眾的爭議。中國在3月7日向世衛捐贈2000萬美元(約1.55億港元),支援世衛對抗新冠肺...

  • 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2 09:10:29
    有 230 人按讚

    譚新強:美對華政策急變 傳媒洗腦人民反華
    文章日期:2021年7月2日

    【明報專訊】上周我指出美國擁有前所未見的強大媒體影響力,此所謂「軟實力」,才是操控全球的最重要「真實力」。尤其是經「神聖」互聯網名義護航下的新媒體,如facebook(最近市值剛升破1萬億美元),Twitter和Netflix等,更奇怪地能夠輕鬆逼使幾乎全球所有國家及地區,自動放棄正常和合理的傳統媒體監管法例和尺度!

    大部分人都同意維持美國霸權最厲害的三樣「武器」就是「軍事、美元和傳媒」。很多人的錯覺是最首要的仍是軍事力量,有了這個,才能夠支撐強大的美元專權,最後有了錢,才能夠買到媒體的影響力。在過去的古老石油和傳統戰爭年代,這個因果循環關係,確有一定道理。但在現今數據資訊年代,整個因果關係已完全逆轉。

    如果美國不擁有全球史上最厲害的媒體力量,近乎操控影響全球大部分人對美國觀感的資訊,雖然不等如所有人都因此愛美國,但對維持全世界對美元霸權的信心,明顯有極大幫助。如無此有效「洗腦」工具,近年美國債務井噴式上升,每年財赤極誇張的超過GDP的10%,總債亦已超越GDP的100%警界線,正常情况下,美元理應已面對極大壓力,大家恐懼的超級通脹亦真的有可能出現。

    不過,有了超強傳媒力量,美國聯儲局的工作就變得異常輕鬆,只需如魔術般揮動一下QE魔法棒,就可在眾目睽睽下隨意印鈔票,違反美國表面上最推崇的自由市場經濟,諷刺地操控代表美元價格的整條利率曲線!

    虛幣成接火棒遊戲 歸降美元霸權
    Bitcoin和其他加密貨的本意為挑戰甚至推翻美元霸權,但後來逐漸發現絕大多數參與炒賣加密貨幣的人,原來最後都只是想拿回美元!尤其繼應運而生的stable coins如泰達幣(USDT)和USD Coin(USDC)等出現後,大家更毫不羞恥地表現出加密貨幣只是個短炒接火棒遊戲,真正目的是盡快把利潤轉回到理論上與美元掛鈎的stable coins!此發展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美國雖暫無意發展官方數碼貨幣,stable coins有多大風險是另一回事,但崛起的速度,絕對比任何國家的數碼貨幣快得多,亦大力幫助延伸美元霸權至加密貨幣世界。即是事實上,本來充滿理想和幻想的加密貨幣世界,已幾乎正式歸降美元霸權,也非常諷刺!

    最後,當然有了超強的美元,才可支撑超乎任何正常需要的龐大軍事力量。美國擁有瘋狂的6000枚核飛彈,每年軍備支出超過7000億美元,是緊隨其後9個國家軍費的總和!除核武外,其他所有武器系統,都是有「實用價值」的,過去20年,美國非法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轟炸敘利亞、利比亞、巴基斯坦,幾乎每天以無人機(drones)執行暗殺行動,更製造數百萬可憐伊斯蘭難民,死傷人數過百萬!

    整個穆斯林世界被逼害,因此走向更極端化,包括新疆也開始出現恐怖主義。美國本身經濟,本應無法支撑此誇張程度的窮兵黷武,絕對有走向如古羅馬帝國崩潰之路的可能,但正因有超級傳媒支持美元霸權,才可維持歷史上從未見過的美式「Nine Power Standard」!

    美國堅信Intel前CEO的名言──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對任何新崛起國家和勢力,都盡早提防和阻撓發展。美國打擊方法包括媒體攻擊、貿易戰、貨幣戰、軍備戰、顛覆政權行動,甚至正式軍事衝突,不一而足,看情况而定。二戰後的兩個被認為挑戰美國霸權例子為蘇聯和日本。對付蘇聯的主要策略為二戰後著名外交家凱南(George Kennan)在「X Article」中所建議的「圍堵政策」(Containment Policy),最後非常成功,經40年冷戰,不費一兵一卒,蘇聯自動解體。二戰後的日本受美國軍事保護,根本不太可能對美國構成很大真正威脅,但美國仍不放過日本,當日本汽車和電器業在七八十年代急速崛起時,美國貿赤日趨嚴重,就即馬上出手,在1985年與英國、西德、法國和日本達成廣場協議(Plaza Accord),迫使日圓在18個月內升值一倍,削弱日本出口競爭力,更把日本經濟推向泡沫化,到1990年正式爆破,至今仍未完全復原!

    一般說法是美國對任何挑戰者的警戒線約為美國GDP規模的50%左右,但其實此說法有誤。大家用的例子是日本,到了1990年,日本經濟規模確到了約美國GDP的50%,但很多人忘記了美國出手的時間點是早5年的1985年,在日圓大幅升值前,當時日本GDP只約為美國的25%。所以美國認為真正有效的警戒線應為自己GDP的25%,若等到50%,可能已經太遲。

    若把這些警戒線放到中國發展時間表上,到了2000年左右,中國GDP已接近美國的25%,本應已是美國出手打擊中國的時候。現今美國喜說中國能夠在2001年加入WTO,全靠美國支持,因此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事實上,美國在中國入世前,多年來不見得非常支持,反而阻撓重重,每年以最優惠國待遇作為貿易要脅條件。到中國終答應各種開放市場要求後,美國才勉強支持中國入世。

    911後沉迷反恐 錯過遏制中國時機
    最關鍵的一件事是「911恐襲」,改變了美國外交政策,甚至美國的命運。本來蘇聯解體後,沙特阿拉伯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失去軍事靠山,轉投美國懷抱。在當年石油仍非常重要的時代,美國本應再無後顧之憂。但人算不如天算,拉登出身沙特富貴人家,但立志捍衛伊斯蘭,決定投身阿富汗反蘇聯侵略聖戰,接受美國訓練和軍事支持,無形中變成為美國賣命。當戰勝趕走蘇聯後,才恍然發現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帝國主義,繼續雄霸整個中東,包括沙特。拉登感覺被出賣,所以就反噬美國,計劃了911恐襲,改寫了歷史。

    911恐襲震撼美國,必須採取大規模軍事報復行動。此舉本無可厚非,但中東和中亞,尤其阿富汗是出名的英雄塜,多個帝國如英國和蘇聯等,都發現入侵容易退兵難,到發覺時已泥足深陷,難以自拔。至今美國在阿富汗打了近20年,仍處於如此尷尬局面。

    到了約2015年,美國才開始夢醒和後悔軍事和外交上過度沉迷於在中東和中亞的所謂反恐戰。他們終於明白恐怖主義只有「干擾能力」(Power to disrupt),但沒有「替代能力」(Power to take over),所以威脅有限。另外,隨着美國頁岩油的發展和數據年代的來臨,中東石油資源的重要性愈來愈低,美國更倍覺中東之戰沒有價值。

    最重要的當然是美國終發現錯過了打壓中國崛起的最佳時機!到了2015年,中國名義GDP已逼近美國的50%,按PPP方法計算,甚至有人認為早在2014年,中國已超越美國!

    在2015年,資深美國國防部中國專家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出版了《Hundred-Year Marathon》一書,提出中國有百年挑戰且取代美國霸權的野心,美國必須提防。到了2017年,哈佛Kennedy School前院長Graham Allison出版了更有影響力的《Destined for War: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修昔底德陷阱一詞頓然流行起來,其實只是給予過時和危險雙邊鬥爭,零和遊戲一個糖衣毒藥包装。

    到了2018年一月,美國國防部更首次在每年威脅評估報告中,把中國提升至第一位,取代之前十多年的伊斯蘭恐怖主義,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戰略改變。2019年5月,美國國務院(即外交部)時任政策規劃主任(Director of Policy Planning)斯金納(Kiron Skinner,黑人女士),出了一個名為「Letter X」的報告,明顯模仿凱南的「X Article」,同樣建議以圍堵策略對付中國。

    但報告太過老實,竟承認中國崛起是美國首次面對非白種人挑戰。意思是即使蘇聯和甚至納粹德國,都只是白人大家庭的自己人之爭,中國人是外族,才是真正最大威脅!我當跟一些美國外交官員討論此事,他們自辯此屬個人觀點,在報告出了之後不久,斯金納已離職。但離職與否有何關係,官方報告中仍存在,抹黑和打壓中國政策仍在執行!

    上周文章包括了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一些西方國家人民對中國態度的長期民調圖表,數據顯示在2000年代初,在不少國家,包括美國,對中國有好感的比例仍略高於反感,之後10年反感比例確有緩慢上升趨勢,但真正出現類似非線性急升情况,是到了約2015年後才出現的。美國流行的講法是中國在2012年起,開始走向專制甚至獨裁,踐踏人權,所以西方因正義而產生反感。但此說根本與事實不符,現在對新疆的無稽非殺人種族滅絕指控,也奇怪地堅持中國只從2018起,才突然建造大量集中營。但新疆的恐怖襲擊高峰期在2009年,即使要大力鎮壓,也應在2009年開始,不應在近10年後才開始。

    美國對新疆香港立場急轉彎
    我認為真正解釋是從911恐襲後,美國一直希望中國支持全球反恐戰,亦長期支持中國的反恐政策。在小布殊年代,甚至曾讓中方到訪古巴的關塔那摩灣(Guantanamo Bay)黑獄,參與偵訊被監禁新疆恐怖分子。此反恐合作維持超過10年,只因美國從2015年後,逐漸認為中國對其威脅更大,才突然改變對中國新疆政策的說法,由支持改為抨擊,美國傳媒亦樂於順從宣傳此充滿虛偽和種族主義的謊言,廣大西方人民亦逐漸被洗腦。我相信大家仍記得,在2019年的香港暴亂中,也曾出現類似的急轉彎,由認同中央和香港政府的克制處理手法,突然改為嚴厲批判,並加以所謂制裁。

    所以事實是,過去5年,中國發展方向並未有巨大改變,仍然堅持歷史上罕有,美國從未嘗試過的和平崛起,中國人權狀况,仍然不斷改善和進步。在2019年的巨型香港暴亂,政府竟能避免奪走任何性命,簡直是奇迹!

    真正改變了的是如夢初醒的美國,等到約2015年,才意會到中國可能將在不久將來,在經濟上超越美國,所以就開始了瘋狂的傳媒抹黑行動,再加上其他貿易和科技戰等等。但他們仍誤解中國,中國發展方向是和平的,固然為中國人帶來美好生活,走向富強,但亦為全球各國製造更多更有利商機。只要美國削減誇張軍費和財赤,連美元霸權也未必馬上消失,因為中國在金融開放上,偏向保守。

    中國和平崛起利各國商機
    如今中國經濟規模,在未來5至10年內超越美國的大勢已成,除非出現恐怖正面戰爭,或其他意想不到巨變。美國實應回頭是岸,接受芒格(Charlie Munger)和其他智者的意見,不少中國政策是正確的,有利於民和全世界,美國應支持甚至模仿,而非永遠偏見,且嚴重抹黑。此做法損人不利己,最差情况,甚至可帶來世界末日!

    今期本答應討論弱媒體對中國的壞影響,但篇幅有限,先解釋清楚美國媒體以至人民,在過去數年,對中國態度突然改變的因由,下周再討論其他。

    (中環擁有facebook及Netflix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 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4 11:30:01
    有 905 人按讚

    0604紐約時報

    *【拜登縮小基礎設施要求,但兩黨協議仍存在障礙】
    總統提出了新的讓步,縮小基建預算在一兆美元,放棄扭轉 2017 年部分減稅政策的計劃,試圖贏得參議院共和黨人的支持。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03/business/economy/biden-infrastructure-senate-republicans.html

    *【拜登禁止美國人投資與解放軍有關聯的中國公司】
    這一行政令擴大了川普時代的對華投資“黑名單”。新禁令包括那些製造和部署監視技術的公司,並涉及到投資這些公司的基金。此舉加劇了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商業和意識形態之爭。至此,美國禁止投資的中國公司總數增加到59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03/us/politics/biden-ban-chinese-firms-trump.html

    *【白宮警告企業立即對勒索軟件防禦採取行動】
    負責網絡和新興技術的副國家安全顧問 Anne Neuberger 發表公開信,表示拜登政府正積極部署“破壞和阻止”勒索軟件的攻擊,勒索軟件是一種加密數據的惡意軟件,直到受害者付款。但她敦促企業採取和聯邦機構和政府有業務往來的公司,相同的防禦措施。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03/us/politics/ransomware-cybersecurity-infrastructure.html

    *【美國稱在不明飛行物體中沒有發現外星人技術的證據,但也不排除其可能性】
    美國情報官員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能表明近年來海軍飛行員目擊的空中現象,是外星人的飛行物,但仍然無法解釋讓科學家和軍方感到困惑的異常活動,據政府高級官員的報告介紹,過去20年中,有120多起事件中,大多數並非源自美國軍方或其他美國政府先進技術。https://www.nytimes.com/2021/06/03/us/politics/ufos-sighting-alien-spacecraft-pentagon.html

    *【一個秘密的聯合國機構承擔著應對氣候變化的任務,卻反其道而行】
    去年秋天,在一次關於氣候法規提案的有爭議的會議上,一位沙烏地阿拉伯的外交官憤怒地抱怨:他的一位同事在Twitter上披露了當時的情況。國際海事組織(I.M.O.)是位在倫敦泰晤士河畔一個聯合國機構,管理國際航運,負責減少排放,但內部文件及錄音和數十次採訪揭示了,多年來,他們閉門進行的事情:一再推遲和淡化氣候法規,即使商業航運的排放量繼續上升,這一趨勢有可能破壞2016年《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03/world/europe/climate-change-un-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非洲許多地區的冠毒病例急劇增加,呈現第三波疫情的態勢,但非洲大陸的防疫工作,因資金和疫苗劑量不足而陷入癱瘓。
    #美國計畫向其他國家分發2500萬劑疫苗。這是拜登承諾在6月底前向國外運送的總計8000萬劑疫苗中的第一批,其中四分之三將用於全球疫苗共用專案Covax,剩下的將被用於説明病毒激增的地區,包括印度、伊拉克以及約旦河西岸和加蕯地帶。
    #近一年前,美國超過 43% 的冠狀病毒死亡與長期護理機構有關。現在,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庫,與此類設施有關的人的死亡人數已下降至 31%,這表明美國最年長的美國人的情況有所改善。
    #一項新研究發現,快速抗原檢測對幼兒高度敏感,但容易出現假陽性。
    #阿富汗和美國衛生官員發布了緊急健康警告,阿富汗報告的冠狀病毒病例有激增情況,該國衛生部在其每日冠狀病毒報告中表示,週三檢測呈陽性的比率急劇上升至 34%,這是自大流行開始以來阿富汗的每日最高比率之一。
    #在香港,專家警告說,企業和政府提供的激勵措施,可能不足以克服疫苗猶豫並實現群體免疫的目標。他們警告說,在該領土面臨“第五波”之前,迫切需要其他解決方案。
    #東京奧運會 80,000 名志願者中,約有 10,000 人退出。奧運會組委會首席執行官武藤敏郎 週三表示,仍有足夠的志願者來協助奧運會和殘奧會,兩項賽事的運營不會受到影響。
    #越南的一座教堂是城市爆發疫情的中心。牧師夫妻被當局歸咎於大規模的冠狀病毒爆發源頭,正面臨刑事調查,並在社群媒體上封鎖和全國範圍內宗教服務禁令的責任。
    #由於印度的 Covid-19 疫苗接種工作停滯不前,該國最高法院要求總理莫迪政府,解釋其計劃如何實現到年底為約 9 億成年人接種疫苗的目標。
    #面對疫苗短缺,加拿大免疫諮詢機構表示,接受第一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的人可以接種輝瑞-BioNTech 或 Moderna 疫苗作為第二劑。
    #若依目前接種計畫疫苗的速度保持不變,美國大致有望實現拜登總統的目標,即在 7 月 4 日之前讓每個成年人至少接種一次 Covid-19 疫苗。但最近幾週該國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顯著放緩,少數州不太可能在年底前達到其成年居民的 70%。阿拉巴馬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懷俄明州的成年居民接種了不到一半的疫苗,預測顯示,到 7 月初,他們接種疫苗的人數不太可能超過一半。
    #英國官員宣佈,從葡萄牙或其島嶼領土馬德拉島和亞速爾群島返回英國的旅行者將從“綠色名單”中刪除。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6/03/world/covid-vaccine-coronavirus-mask#world-covid-vaccine-supply-biden

    *【丹麥通過立法收緊庇護政策】
    該法律將允許丹麥將難民轉移到歐洲以外的合作國家進行個案審查。儘管受到人權組織和聯合國的批評,丹麥議會週四仍通過了這項法律。丹麥政府尚未說明哪些國家可能對收容尋求庇護者持開放態度,但盧旺達已被確定為潛在合作夥伴。這是北歐國家近年來採取的一系列阻礙難民入境的強硬措施中的最新一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03/world/europe/denmark-asylum-process.html

    *【15頭亞洲象在中國跋涉一年,從西雙版納向昆明挺進】
    專家稱,這是大象在中國已知的最遠遷徙。但它們接下來會去哪,沒人知道。它們什麼時候停下來?也不清楚。也許它們是在找更好的食物;也許它們迷了路;也許它們只不過是在探險,而且玩得很愉快。據初步估計,過去40天,這個“旅行團”已造成至少近68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專家呼籲人們應重視大象遷徙的生態意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03/world/asia/china-elephants.html

    *【Facebook內部對公司處理印度及以色列問題的態度感到不滿】
    此前,該公司刪除了在巴以衝突爆發時巴勒斯坦知名活動人士的帖子,以及批評印度政府疫情處理失當的資訊。已有200多名員工簽署公開信,呼籲就Facebook對待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發帖的政策進行協力廠商審計。
    https://www.nytimes.com/2021/06/03/technology/india-israel-facebook-employees.html

  • twitter全球流行趨勢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0 11:41:49
    有 441 人按讚

    昨天菲利普親王過世的消息一出來,包括Facebook、IG都有很多人發文哀悼。編輯觀察到,「Prince Philip」瞬間衝上twitter的流行趨勢,點進去看各國網友發文,卻發現除了悼念,有更多「地獄哏圖」。

    與用字優雅、被視為公關典範的伊莉莎白二世不同,菲利普親王以「失言」著稱。菲利普曾經自嘲是「脾氣糟糕的老頭」,雖然鮮少引發外交爭議,但他的每次失言,都會登上媒體版面。

    #PhilipPrince #RIP #菲利普親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