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turnover rate生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turnover rate生物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turnover rate生物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yche (視線變的模糊......)看板NTUFRC87標題關於森林生態學的考古題時間Tue...



由於老師會把考題回收,
so並沒有完整的考古題
不過可以參考研究所考題
方向不會差太多

今年剛考完有一些考題在身邊
po出來希望對要考試的人能有所幫助 :)


88年
1.對全球大氣之碳素循環而言,綠色植物是一種負反饋機制,是以反饋(feed back)
的意義說明此一原理。又森林對大氣CO2的調節作用比非森林植物社會大,試以轉
換率(turnover rate)或留存時間(residence time)的觀點說明其理。

2.何謂族群生長?有節制的生物族群多呈S形之族群生長,試以反饋原理說明之。又很
多自然族群之生長常偏離S形生長,其可能之原因為何?

3.將生物之niche觀念,按Whittaker之意見分為三個層次,例舉一般名稱及Whittaker
建議之名稱與所代表意義。又物種歧異度亦可分為三個層次(成份),試例舉棋名稱
與意義,並說明其上列niche之關係。


87年
1.試以時間假說(time hypothesis)申論世界各地森林物種歧異度(species
diversity)產生差異之原因。有何現象或方式可驗證此假說?

2.是又下列生態系特性,必較天然原始林(原生林)與發育中次生林之差異:
a. 淨社會生產力(net community productivity)
b. 生物量(biomass)
c. 食物網(food web)與生物防治功能(biological control)
d. 優勢樹木之族群生長型(population growth form)

3.在森林植群生態資料的分析中,極點分佈序列法(polar ordinaton)有何
功能?其輸入資料及運算結果為何?使用上有何限制?

4.植物之種間競爭會產生長期之影響效應,其中那一笑應對生育地間歧異度
(beta-diversity)有影響?產生何種影響?此一效應與某一地區之物種歧異
度有何關係?



86年
1.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導致溫室效應,為全球環保所關切之問題,
試申論下列各題:
(1) 眾所皆知,森林之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但其呼吸作用又放出二氧
化碳,枯枝落葉及各種森林生物之有機物分解,亦釋出二氧化碳,且總固定
量與釋出量約相等,則森林如何調解大氣之二氧化碳?
(2) 森林對大氣二氧化碳的調節作用比非森林植物社會大,試言其故。
(3) 在全球之二氧化碳循環中,是那兩樣機制導致其濃度之增加?

2.是說明ecological niche 一詞所代表之一般意義,並依據美國學者Whittaker
之觀念,分三個層次列舉其涵意與他建議之各層名稱。

3.試依Oliver氏之理論,以組成及構造上之變化,說明天然林之發育過程(演
替)之四個階段名稱及其特徵。又極盛相森林在林內水平與垂直空間上有那些構
造?

4.森林植群之群團分析分類法中,輸入的資料為何?輸出的結果是甚麼?是
否顯示分類應分幾群?否則應如何將樣區分類?


85年
1.試以Oliver之四階段森林發過程,試說明二次演替期間森林構造之變化。
又所謂-3/2疏伐定律之意義為何?可能發生在上述那一發育階段?
在森林發育之最後一階段中,樹木如有集落分布之現象,試說明其可能之原因。

2.在一封閉森林生態系的氮素循環中,生態系與外界之轉換機制有降雨、脫氮、溪流
洗淋、生物固定等,生態系內分為植群、土壤有機物(含表層及礦物土)、有效儲
存庫(土壤溶液)等組件(compartemnt),降雨中氮的含量為10kg/ha/yr(以下
單位均同),穿落水含氮量為15,植群的吸收氮量為80,植群枝葉殞落含氮量為70,
礦質化含氮量為65,植群體內含氮量為630kg/ha,試解答下列各題:
(1) 試繪一圖表示此生態系氮循環之模式結構(以方框表組件或生態系,箭頭帶線
表轉換機制,箭頭方向須正確,註明所有組件與機制名稱,但不必寫數量)
(2) 試說明礦質化及脫氮作用之生物機制(那些微生物在何處進行)?
(3) 求氮在植群之轉換率(turnover rate)。
(4) 求此年內之植群淨收支氮量(kg/yr)。


84年
以森林生態學之術語觀念或運算結果填入下列空欄,抄空欄編號將答案寫在試卷上。
(每一空欄2分,共計50分)
A. 植物呈S形族群生長期間,族群生長率與(1)呈反比,生長曲線之上限稱為
(2),其族群之增加量在(3)時達到最高,此種調節族群數量之機制為(4)
反饋作用。

B. 歐洲大陸學派之植群分析是以(5)為準則,其分類基本單位叫(6),其命名
是採用(7)種,傳統的分類方法是(8)法,乃根據資料表中的(9)種來分
類。

C. 以全天光空域來評估太陽輻射量時,在野外應觀測屏障地物之(10)角和ꄊ (11)角。

D. Oliver說明二次演替期間森林構造之變化有四個階段過程,按先後順序為(12)
、(13)、(14)、(15),其中第二階段之特徵為(16)。

E. 在一封閉的森林生態系中,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總量為每年每方公尺4500克,淨初
生產力為2000克,枝葉層及土壤呼吸量為400克,地上及地下部每年增加500克生
物量,則綠色植物之呼吸消耗量為(17)克,異營動物總呼吸量為(18)克
,此生態系之淨生產力為(19)克。

F. 森林植群推移帶有兩種模式,即(20)與(21),由此導出植群分析的兩大
理論與方法,即(22)與(23)。

G. 森林形成孔隙後,樹木可再生以填滿孔隙,耐陰性樹種常以(24)苗更新,陽
性樹種則由(25)庫更新。


79年
一、下列名詞係森林生態系中常見之觀念,試以簡短扼要之文字說明其意義,
若題目為英文,請先給予一中文譯名,再加說明。(佔20%)
1.攝食食物鏈(grazing food chain) 2.food chain concentration
3.優勢度指數(index of dominance) 4.gaseous type material cycle
5.次級消費者(secondary consumer)

二、下列名詞為森林植群生態學或族群生態學常用之術語,試簡要解釋其意義,
英文名詞仍請先給予中譯名稱。(佔30%)
1.濕性演替(hydrosere) 2.microsere
3.半地中植物(hemicryptophyte) 4.忠誠度(fidelity)
5.多極盛相論(polyclimax theory) 6.特徵種(character species)
7.allelopathy 8.Improtance Value Index (IVI)
9.植物群系(formation) 10.優勢型(dominance type)

三、在生物資源之保育上,保存生物界之物種歧異(species diversity)備受重
視,此又與生物社會之安定性或生態平衡有密切關係,試說明歧異度與安定性
之關係。 (佔10%)

四、生物社會為各種生物族群之集合,此種集合並非偶然或逢機之現象,試以植物
社會之形成為例,說明其成因,並探討此種集團為何為非逢機現象。

五、森林植群之研究要靠野外取樣之資料加以分析,在取樣技術上要先決定一個樣
區的大小(面積),試由定性極定量的觀點,說明如何決定一個樣區之面積。
(10%)

六、植群分析(vegetation analysis)目的在調查某一地區植群之變異,在觀念及
方法上有兩大理論,試問此二理論為何?其觀念及方法根據那些植群分布現象
而產生?又兩者是否完全互相排斥? (10%)

七、某一森林目前由松樹、柯樹及樟樹組成,另有小灌木及草本植物,素食動物主為
昆蟲,肉食動物有若干鳥類及小型哺乳類。若將樹木依大小或年齡分為三級,即
成熟木(M)、稚樹(J)及幼苗(S),調查各類樹木之株樹得如下結果:松樹,
M98,J51,S2;柯樹,M12,J30,S92;樟樹,M13,J52,S20。今經某一段時間
測計,得知其能量流動(energy flow)關係(以每年每平方公尺之克gram數表示)
為:綠色植物固定太陽能之量為3000;綠色植物本身呼吸量為1550;土壤表面枝落
分解量為350;土壤呼吸總量為400;素食昆蟲消耗量為40;肉食動物消耗量為10。
試問目前此一森林之淨社會生產力(net community productivity)有若干?此社
會是否為極盛相(climax)?另就能量關係及樹木組成之觀點推測此森林在未來如
何演變? (10%)


------------------------------
哇.........終於po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psyche.f2.ntu.edu.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