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think about後面動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think about後面動詞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think about後面動詞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cuylerLin (cuylerLin)標題Re: [文法] 為何think+be動詞兩個動詞...


※ 引述《c290822 (^^HI!)》之銘言:
: 請版友們協助解除疑惑,非常感謝
: 句子 : you keep doing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是名詞子句嗎?
: 若是那不就犯了一個句子不可擁有兩個動詞,
: 上網google仍無法找到答案

(本篇文章因排版與格線設定,建議手機使用者橫屏閱讀)

關於這個文法道理(以及其相似的延伸用法),我直到最近突然莫名奇妙大量遇到之後

才去特別關注它應該要怎麼解釋才會比較好,前幾天爬了一下板上的文

發現這個問題(貌似)以前在板上是"月經文";

但好像始終沒有人整理一個 self-contained 且廣泛的架構

基於此,此篇文除了回覆 c290822 大的問題之外,也作為我自己的學習紀錄

同時希望可以讓未來對此文法困惑的人,有一個較為完整的參考與解說

文中有任何覺得疑惑的地方,也歡迎板友們提出來一起作討論^^

[備註:只想了解有關 c290822 大原題的板友,可以直接跳過滑到 點(3)]

-------------------------------------------------------------------------

首先,形容詞子句(或關係子句)學完、多接觸各類文本之後

[備註:請不要來辯論"形容詞"跟"關係"子句的差別,不是本文的重點...]

你應該會遇到幾種(相對)高級(或複雜、需要花心力理解)的架構

本文會以三種進階的關係子句用法為核心;依理解難易度作排列,由易到難

其中會有幾種看似有文法錯誤,但其實都是正確。

以下部分例句來自於 GMAT 的歷屆考題、"中文"文法術語則是對岸網友或老師創造出來的

個人不太確定英文是不是有相對應的術語,除了有確切權威著作的相關解釋我會附上之外

其餘的個人覺得能夠理解文法道理跟架構就好了,不需要細究中文術語該如何翻譯

---------------------------------------------------------------------------

(1) 多重關係子句

同一個先行詞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關係代名詞所指涉:

(1a) The only person (whom) I know who has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is George Carlton (單口喜劇演員), and he is very proud of the fact.

此處的 the only person 為 whom (受格關代被省略) 以及 who (主格關代) 的先行詞

(1b) We were, however, worried about our nearest neighbors, whose farm was
low-lying and who were newcomers to the district.

此處的 our nearest neighbors 為 whose (所有格關代) 以及 who (主格關代) 的先行詞

比較 句(1a) 與 句(1b) 之後,你會發現雖然他們架構都一樣

但 句(1b) 多了一個 and 連接:..., whose... "and" who...

在兩個關代上給讀者的 平行結構(parallelism) 感覺會比較強烈一點

當然我們也可以在 句(1a) 中把 and 補回去: 

(1a') The only person (whom) I know "and" who has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is George Carlton, and he is very proud of the fact.

句(1a') 讀起來的感覺相較於 句(1a) 則卡卡的;原因是關係子句 (whom) I know 太短了

作用幾乎像是插入句(parenthetical clause),但"請特別注意它不是插入句"

關於插入句的討論會在之後 點(3) 作詳細論述。

---------------------------------------------------------------------------

(2) 分隔關係子句

先行詞不一定是關係代名詞緊鄰(最靠近)的名詞:

(2a) Emily Dickinson's letters to Susan Huntington Dickinson,
which were written over a period beginning a few years
before Susan's marriage to Emily's brother
and ending shortly before Emily's death in 1886,
outnumber her letters to anyone else.

注意到這個 GMAT 的正確句中,關代 which 所指涉的是什麼?

搭配文意解讀之後,我們會發現其實先行詞是 letters 才對(*)

有人就會納悶這樣會不會有指代錯誤、"跳躍修飾"的問題

怎麼可以跳過 Susan Huntington Dickinson 去抓到 letters 當先行詞呢?

[這也是有時候 分隔關係子句 會被稱為 跳躍修飾關係子句 的原因]

其實 (*) 應該修正成先行詞是一整個廣義名詞(名詞片語)

Emily Dickinson's letters to Susan Huntington Dickinson 才對

所以我們可以重新理解 點(2):

先行詞是關係代名詞緊鄰(最靠近)的"廣義"名詞

這樣的理解才會是比較全面的;前方最靠近的廣義名詞,整體可以視為一個大概念的名詞

類似於 句(2a) 的情況常常出現在很多後置介係詞修飾的句子

不過 分隔關係子句 的 "分隔"概念,也可以以先行詞與關代沒有緊鄰的現象來理解:

(2b) The days are gone when patients were forced to simply
wear unsightly or uncomfortable caps, crowns or dentures.

此句中,the days 為 when (關係副詞) 的先行詞

如果我們將 句(2b) 改成以下的形式:

(2b') The days when paitients were forced to simply
wear unsightly or uncomfortable caps, crown or dentures are gone.

你會發現在 句(2b') 中,主詞 the days 與主詞補語 are gone 相距太遠

寫成 句(2b) 的形式,雖然造成了"分隔"的現象,但卻是句構調整上的妥協。

---------------------------------------------------------------------------

(3) 嵌入式關係子句

板上很久以前文章中找到類似的文法討論:

[文法] that we imagine were thought的結構?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470406808.A.D72.html

其中 dunchee 大有提及到 Quirk 一書(見參考資料)中的 pushdown elements 解釋:

簡單來說就是在關係子句中又包著其他的結構,而不是原本的關係子句

個人覺得這種架構比較少遇到的話,可能會讓讀者的閱讀思緒卡住

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 pushdown relative cluase 或者 embedded relative clause

前者有關的資料比較多也比較專業(如果不是瑣碎的話...)

嵌入式關係子句可以有兩種理解方式

(3.1) 插入句(parenthetical clause)

首先請看下面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出自於1950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Bertrand Russell

(3.1a) Acquisitiveness--the wish to possess as much as possible of goods,
or the title to goods--is a motive which, I suppose, has its origin
in a combination of fear with the desire for necessities.

Acquisitiveness 為 which (主格關代) 的先行詞

第二個例子則是出自英國作家 Graham Greene 1969年的小說 Travels with My Aunt

(3.1b) In his breast-pocket he had a patch of scarlet, which I suppose was
the paper cap serving as a handkerchief.

a patch of scarlet 是 which (主格關代) 的先行詞

比較 句(3.1a) 與 句(3.1b),你會發現它們都在關係子句裡面包了一個 I suppose 結構

而在 句(3.1a) 中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出 I suppose 被雙逗號(paired commas)隔開

在寫作訊號上會將其視為非限定修飾、補述的作用

拿掉也不會破壞句子結構或語意的完整性;

而雖然在 句(3.1b) 中沒有明確標示出雙逗號,但讀者讀過去的時候應該發現哪邊怪怪的

怎麼同一個句子看起來有兩個主要動詞?

然而如果你把 I suppose 拿掉,其實原本句子結構與語意依然完整

I suppose 作為插入語只是作為語意緩衝(hedging)或者是加入作者的立場

類似的例子也可以在 GMAT 中看到

(3.1c) The passage conveys two points that critics believe result from
watching television.

two points 為 that (主格限制關代) 的先行詞

而這裡的 critics believe 即為插入語的用途

看到這邊,我們可以歸納出一個小結論

通常會被包在 pushdown relative clause 裡面的插入語,它的動詞表達是一種

verb of propositional attitude (i.e., a verb of saying, belief or feeling)

表達建議、立場或看法的動詞,例如 句(3.1a) 與 句(3.1b) 中的 suppose

以及 句(3.1c) 裡的 believe,甚至是 原PO 問題中的 think:

(3.1d) You keep doing what you think is right.

句(3.1d) 中的 what (複合關係代名詞) 後的 you think 如果拿掉之後變成

(3.1d') You keep doing what is right.

同樣地,句子還是成立;而 you think 作為插入語即是在語意上更進一步去限縮 what

(3.2) 提示原名詞子句主詞為先行詞的關係子句

這名稱看起來有點拗口,但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來理解,此方法在上面所提到的

[文法] that we imagine were thought的結構?

原發文者 scju 大底下推文中有部分提及

這一部分的理解方法,相較於 點(3.1)

個人覺得會更接近於為什麼對岸稱其為"嵌入式"的原因

我們以 句(3.1c) 為出發點:

(3.1c) The passage conveys two points that critics believe result from
watching television.

恢復改寫成原本語意上的兩句話:

(3.2a) The passage conveys two points that result from watching television.

(3.2b) Critics believe that two points result from watching television.

注意到在 句(3.2b) 中的 two points 變成了 that 名詞子句中的主詞

而為了要將 句(3.2a) 以及 句(3.2b) 變成同一句

two points 拉出名詞子句外成為了先行詞,而 critics believe 則被 pushdown

變成類似插入語的結構:嵌入式的含意為名詞子句原本是嵌在關係子句裡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更進一步理解這種嵌入式結構原本的由來:

如果關係子句做為後置修飾(postmodificaiton)的同時,也作為另一種子句受詞的話,

(此處即是 that 名詞子句作 句(3.2b) 中 believe 的受詞)

我們就可能 (*) 組合的出嵌入式關係子句。

(*) 的可能性會伴隨著上述所提及的 verb of propositional attitude

參考資料:Quirk et al.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Pushdown Elements. Section 17.63

---------------------------------------------------------------------------

本來還想補充實戰解一題 GMAT 有關於嵌入式關係子句的結構對於語意邏輯的影響

但我想本篇文章已經夠長了...(笑)

希望以上(特別是 點(3))能夠順利解決 原PO 的疑惑

有任何問題的話,請不吝在下方推文提出^^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230.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582755562.A.9A6.html

scju: 以前的文章,讓C大見笑了>< 03/02 12:51

別這樣說XD 我當時找了很久才找到比較完整的文法說明

同時也在想這個問題應該 英板 或 GMAT板 有人會問過才對

才想說來寫一篇包含其他人過去看法以及我自己整理的文章~
※ 編輯: cuylerLin (60.250.230.253 臺灣), 03/16/2020 04:19:24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