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tfcc手術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tfcc手術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tfcc手術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tfcc手術後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24的網紅動身指南 Getting Started,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手腕疼痛】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損傷是手腕疼痛常見的原因之一。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位於手腕的尺側區域,主要功能為在前臂做旋轉動作時,提供遠端橈尺關節的穩定性。另外也提供光滑的關節平面並分擔來自手腕承重時橈腕關節的壓力。 當我們用手支撐時,穿過手腕的擠壓力大約有20%會經過TFCC...

  • tfcc手術後 在 動身指南 Getting Starte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9 18:30:48
    有 34 人按讚

    【手腕疼痛】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損傷是手腕疼痛常見的原因之一。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位於手腕的尺側區域,主要功能為在前臂做旋轉動作時,提供遠端橈尺關節的穩定性。另外也提供光滑的關節平面並分擔來自手腕承重時橈腕關節的壓力。

    當我們用手支撐時,穿過手腕的擠壓力大約有20%會經過TFCC的纖維軟骨盤的部分。

    因為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複雜結構和多向的功能包括: 手腕旋轉和分擔軸向承重的壓力,使的這個區域變得脆弱且很容易受傷和退化。
    -
    -
    《#骨頭結構的影響性》

    遠端的橈骨頭和尺骨頭與近排的腕骨形成橈腕關節與尺腕關節,在正常人身上,遠端尺骨和TFCC可以分擔部分穿過手腕的壓力。

    但如果遠端橈骨和尺骨的長度差異非常大,則手腕的壓力會轉移至尺側且對於遠端尺骨和TFCC產生的壓力達到兩倍。

    久而久之,反覆性的過度應力可能造成手腕骨骼或軟組織的受損,造成手腕的慢行發炎、疼痛、韌帶變形或撕裂、握力降低和血液循環系統的病變。

    而較短的遠端尺骨長度可以減輕橈腕關節在TFCC的軸向壓力,且藉由骨間膜的斜向束來繃緊TFCC的韌帶,進而去穩定遠端橈尺關節(DRUJ)。
    -
    -
    《#尺側變異數》

    為量化遠端尺骨和橈骨長度的方法,量測遠端尺骨和橈骨的距離,正常人在靜態的X光照片下,尺側變異數應為0,代表遠端尺骨和橈骨等長。

    1. 正向的尺側變異數代表尺骨向遠端突出標準線。
    2. 負向的尺側變異數代表尺骨向近端突出標準線。
    3. 正常的常模值一般落在0~-1mm之間,標準差為1.5mm。
    -
    -
    《#尺側變異數會隨著動作改變!! 》

    當我們在做抓握動作時,前臂的肌肉會將橈骨往近端拉,使的遠端尺骨相對橈骨更加突出,所以尺側變異數會正向地增加1-2mm。

    另外,當我們前臂旋前時,也會因為旋前圓肌的作用力方向,使橈骨也會產生近端移動,增加肱橈關節的壓力,也會使的尺側變異數正向地增加。
    -
    -
    《#TFCC受傷分類》

    在1989 年,由Palmer依據受傷的機制(創傷性或退化性)和損傷區域來分類,不同的分類,治療方式和手術方式也會不同。

    然而有些人是沒有症狀的且屬於Type 1A(Central lesion),因此很難區分其TFCC的受傷是因為創傷性還是退化性的,也會影響到後續治療的判斷。
    -
    -
    《#手術 VS #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介入
    包括: 動作調整、固定、抗炎藥物、類固醇注射和物理治療等等。

    1. #沒症狀但影像學上有TFCC損傷:

    不手術但須調整生活習慣或動作模式,如果在前臂的旋轉動作時手腕有彈響聲但不會伴隨不穩定、疼痛、無力感時,則需從上肢的生物力學來做評估,可能在球拍類運動中,揮拍的力學傳遞可能導致手腕過多的旋轉動作。

    另外也須從上肢肌動學來做考量,過多的抓握動作或是緊繃的肱二頭肌,都可能造成尺側變異數正向地增加,造成TFCC過多的負荷。
    -
    -
    2. #有症狀且影像學上有TFCC損傷:

    如果符合以下症狀則建議諮詢醫師考量手術的必要性:

    (1). 經過六個月的保守治療無效
    (2). 手腕不穩定
    (3). 持續性的疼痛且伴隨日常生活功能的喪失
    (4). 持續性的疼痛且無法工作

    #手腕疼痛
    #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TFCC
    #生物力學與肌動學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