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technology好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technology好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technology好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technology好處產品中有7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思考框架是創造力背後的推手 我們心中,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思考框架,我們思考的方式就是如此。這些思考框架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精確、有的粗略,有的美麗、也有的邪惡。但不論如何,都會呈現現實的某些面向,協助我們提出解釋、抓住重點,做出決定。 例如,民主制度是一種思考框架,而君主制度也是一種思考框...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2的網紅白玉Bai Y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訪談特輯 #紐約求職 時尚職涯|從低潮再站的勇氣 |白玉 Bai Yu feat. 人生出走音頻訪談 (完結篇) 訪談主題&內容: Q1: 分享從實習轉正職秘訣 Q2: 從低潮再站的勇氣:如何調適因為疫情失去一切的心情? Q3: 未來會因為進入集團品牌而放棄個人品牌嗎?經營個人品牌的好處? Q4...

technology好處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10 11:10:00

【@businessfocus.io】歐洲首座3D打印房屋落成 荷蘭夫婦入住每月租金7500港幣 . 位於荷蘭北布拉邦省(Noord-Brabant)的愛因荷芬市(Eindhoven)的一座3D打印技術打造的科技新居於4月竣工,成為歐洲首座3D打印房屋,並且迎來首個租戶入住。該房屋僅耗時5日,佔地...

technology好處 在 Charles Mok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13 23:44:45

#TechforChangeAsia : 亞洲大城市的大數據與新科技應用 在星期二參與「經濟學人」的 Technology for Change Asia 網上論壇中 “Big cities, big data—Accelerating digitisation for safety and we...

  • technology好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5 20:00:46
    有 946 人按讚

    ▍思考框架是創造力背後的推手

    我們心中,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思考框架,我們思考的方式就是如此。這些思考框架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精確、有的粗略,有的美麗、也有的邪惡。但不論如何,都會呈現現實的某些面向,協助我們提出解釋、抓住重點,做出決定。

    例如,民主制度是一種思考框架,而君主制度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在商業產業上,精實生產(lean manufacturing)是一種思考框架,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結果」,因英特爾與谷歌的先後採用而聲名大噪)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宗教是一種思考框架,世俗人文主義(也就是不信神的道德觀)也是一種思考框架。法治是一種思考框架,「強權即公理」也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平等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主義也是一種思考框架。

    在我們的種種推理上,思考框架不但是重要基礎,而且應用極為廣泛。近幾十年間,從哲學到神經科學,各式各樣的領域都曾研究人類的思考框架,只是用來描述的術語有所不同,包括:模板、抽象概念、再現(representation)、基模等等。

    時至今日,不論是硬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多半都已經接受「人類透過心智模型來思考」的概念。只不過,這其實是相對晚近的概念。在二十世紀初,多半還只有哲學家在思考「人類如何思考」的問題。佛洛伊德對大腦的奧祕深感興趣,但他是當時的例外,而非常態。到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像是卡西勒和維根斯坦等哲學家,則是以心智所操縱的符號與語詞為基礎,以此來認識心智。這確實是邁出了一步,讓人以更理性的方式來瞭解「認知」,但一切仍然只是理論,沒有實證。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有實證科學家研究人類的心智—心理學家接手哲學家的研究,特別是開始思考大腦內部的認知過程。一開始,學者認為認知過程就像是嚴格的邏輯運算,但實證研究並無法支持這種論點。大約在1970 年代,「心智模型」的概念開始流行,眾人也開始認為人類的推理並非邏輯形式的運作,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我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

    如今,這種觀點已經由許多心理學家與認知科學家經過眾多實驗得到證明。近年來,由於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能夠即時視覺化呈現受試者的腦部活動,就連神經科學也踏入了這項研究領域。舉例來說,研究顯示,人類構思未來的時候,會啟動那些和空間認知與3D 思考相關的大腦區域。可以說,其實就是在有目的、刻意的做夢。

    這項研究成果,讓我們對人類如何思考的理解,開始默默改變,瞭解了心智模型是人類認知的基本構件。不論我們任何的所見、所知、所感、所信,都始於我們對宇宙萬物的思考方式。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會受到我們「相信」世界如何運作所影響,包括:事情為何會發生、未來會如何發展,以及如果我們採取行動之後又會如何。

    .

    ▍「解釋」帶來的好處

    因果框架要求一切必須有說得通的解釋,這點除了讓我們得以歸納類推,也讓我們得以學習。這是一項重要特點,而且也是一項相對較新的發現。一般來說,學習是發生在得到資訊的時候—聽到老師講課、看到書上的描述、或是學徒動手修修補補的時候。但在做因果解釋的時候,那位提供資訊和解釋的人其實也在學習。這項觀點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倫布羅佐(TaniaLombrozo)提出,她是這個學術領域的熠熠新星,引領著一套關於「解釋」機制的新科學。

    倫布羅佐從大學時期開始,就發現不論在心理學、社會學、哲學,處處可見關於解釋的想法。雖然這似乎就明擺在眼前,但事實證明,關於「解釋」這件事本身,科學界的研究都還不夠深入。舉例來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某些事值得解釋、又有某些事不值得解釋?解釋能讓我們如何有所成就,或者如何讓人誤入歧途?倫布羅佐的研究從心理學和哲學出發,填補了一些我們關於解釋的知識空白。

    倫布羅佐對於「透過解釋而學習」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實驗中,倫布羅佐請成年受試者看看兩群來自外星的機器人,分別名為glorp 和drent。兩群機器人各有不同的顏色、體型、腳部形狀的特徵,但受試者並不知道真正的重要區別是哪一項。實驗人員請一半的受試者去描述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而另一半則是要解釋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兩群機器人都很可愛,但是真正區分的重點並不在於顏色或體型,而在於腳部的形狀。)

    結果如何?比起那些只需要描述而不需要解釋的人,那些必須提出解釋的受試者,在找出真正區別之處的表現,明顯高出一截。倫布羅佐做了很多次實驗,結果都類似。她甚至也對小孩做了實驗,結果一樣:如果要小孩提出因果解釋,他們的表現就會更棒。

    讓我們把這點再拉回來討論思考框架:我們用因果框架來解釋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學習,因此我們會更瞭解這個世界,我們也能產生更深入、更準確的見解。而且,向別人解釋這個世界,也能讓自己更瞭解這個世界。這項發現對教育和育兒來說,具有直接的意義:記得要小孩解釋他們推論的過程,而不只是要他們給答案。(這或許也有演化上的意義:比起其他不去解釋這個世界的動物,人類透過解釋的機制,也就學得更快、學得更多。)

    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絕不只是知道怎麼區分glorp 和drent而已。人類從最早的時候,就開始想像出各種秩序的概念,在群星當中勾勒眾神的身形,將各種物種加以分類。小孩會花上幾小時,分類排列著自己的小車車、小布偶、樂高積木,還有萬聖節糖果(直到爸媽半夜偷偷來吃掉)。這種分類和重新分類的動作,靠的就是我們取得抽象概念、進行歸納類推的能力。

    要是少了取得抽象概念的能力,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碰到的一切都是完全陌生,沒有任何一般法則能夠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談到用過去經驗類比現在或未來未知的處境,是大腦很重要的工作。說真的,這項能力對我們活下來真的幫助很大。

    然而,我們昨天也提到,這種思考慣性同時也造成了某些限制。尤其過去經驗本來就比較偏頗,這種慣性要調整,就必須經過有意識的自我教育。

    「思考特定議題的時候,我腦海裡如果浮現越多人的立場,最後得到的結論就越讓人信服。」~漢娜鄂蘭

    版面上的朋友們,因為常閱讀不同作者的智慧,所以特別能進行討論。這其實更有利於我們看到不同人的觀點,並且選擇適合我們的思考方式,而不只是因循故舊。

    今天晚上沒有直播,明天晚上的直播,會再談談傳統教養跟自我傷害的關係。這實在是一種沉重的話題,錯用思考框架,讓我們代代相傳著創傷。

    祝願您,能充實我們的思考框架庫,這是能有多元選擇的基礎之一!

  • technology好處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3 08:00:08
    有 133 人按讚

    ref: 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3632142/how-docker-broke-in-half.html

    這篇文章是作者訪談多位前任/現任的 Docker 員工,Docker 社群貢獻者, Docker 消費者以及市場分析師的相關心得文,目的是想要探討 Docker 商業模式的成功與失敗,到底目前 Docker 商業模式的進展是否有跡可循,以及我們可以從這些歷史決策中學到什麼?

    Docker 不是輕量級虛擬化技術的開創者,但是卻是個將 Container 這個技術給推向所有開發者的重要推手,Docker 簡化整體的操作使得每個開發者都可以輕鬆的享受到 Container 的好處,但是從結果論來說, Docker 還是於 2019 年 11 月給 Mirantis 給收購了
    到底 Docker 的商業模式哪一步走錯了,接下來就跟者作者一起去訪談與思考。

    [Docker 的誕生之路]
    Solomon Hykes(文章很多該人看法) 於 2008 年創辦一間專注提供 Platform as a Serivce 的公司, DotCloud,該公司希望讓開發者可以更簡易的去建置與部署開發的應用程式,該公司的底層技術後來也由 Docker 繼續沿用,當然創辦 Docker 的依然是 Solomon Hykes。
    Docker 開源專案誕生之後吸引了全球目光,除了來自各地的使用與開發者外,大型公司如 Microsfot,AWS,IBM 等都也加入,但是就跟其他基於開源專案的軟體公司一樣, Docker 也面臨的商業模式的問題,這種類型的軟體公司到底要如何穩定獲利?
    從 2021 往回看,一個很簡短的說法可以說是 Docker 的企業化管理工具 Docker Swarm 還沒有站穩腳步之時就遇到 Kubernetes 這個龐然怪獸,然後 Kubernetes 橫掃時間把所有 Docker Swarm 的市場全面清空,
    當然真實版本一定更加複雜得多,絕對不是一句 Kubernetes 就可以概括的

    [開源專案的商業化之路總是困難]
    Docker 於 2014 年開始認真探討其商業策略,如何將其作為 Container 領頭羊的角色轉變成為一個可以帶來收入的策略,VC 創投的資金讓其有能力收購 Koality 與 Tutum,同年 Docker 也正式宣布第一個商業版本的支援計劃。
    這一連串的計算誕生出了許多產品,譬如 Docker Hub 及 Docker Enterprise.
    不過可惜的是上述的產品並沒有辦法從企業用戶手中帶來穩定的獲利,大部分的客戶相對於直接購買 Docker 解決方案,更傾向跟已經合作的系統整合商一起合作。

    Solomon Hykes 今天夏天跟 infoworld 的一次訪談中提到,Docker 從來沒有推出一套真正的好的商業產品,原因是因為 Docker 並沒有很專注地去處理這塊需求。
    Docker 嘗試每個領域都碰一小塊,但是卻發現想要同時維護一個開發者社群又要同時打造一個良好的商業產品是極度困難的, Dockre 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想要魚與熊掌兼得,但是最後才體會到這件事情幾乎不太可行,Hykes 也認為 Docker 應該要花更多時間去聆聽用戶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埋頭苦幹的去打造一個沒有滿足使用者需求的企業產品。

    來自 Google 的開發推廣大使 Kelsev Hightower 於今年的訪談中提到,Docker 成功地解決問題,但是卻遇到了瓶頸,舉例來說,Docker 提供工具讓開發者可以 產生 Image, 提供地方儲存 Image,運行 Image 除了這些之外, Docker 還有可以發展的空間嗎?
    Hykes 不贊同這個說法,譬如 RedHat 與 Pivotal 都很成功的將 Docker 整合到彼此的 PaaS 產品(OpenShift, Cloud Foundry),也成功從中獲利,所以 Docker 實際上有很多方式可以去獲利的,只是沒有成功而已。

    從結果論來看, Docker 早期的商業夥伴,一家專注於 Travel 的科技公司, Amadeus 於 2015 年正式跟 Docker 分手改而投向 RedHat 的懷抱。
    畢竟 RedHat 有提供更多關於 Container 相關的技術支援,畢竟對於一個想要踏入 Container 世界的企業,如何將應用程式容器化是第一步,而接下來則是更為重要的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解決方案,很明顯的 Docker 這個戰場上是完全被 Kubernetes 打趴的。

    [Kubernetes 的決策]
    Docker 拒絕擁抱 Kubernetes 被認為是一個致命的錯誤策略,Jérôme Petazzoni, Docker 第一位也是目前在位最久的員工提到, Docker 內部曾經針對 Kubernetes 的生態去探討過,當時內部的共識是 Kubernetes 架構過於複雜,而 Docker Swarm 的架構相對簡單,比較之下 Docker Swarm 應該更容易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從其他的訪談可以得知, Docker 曾經是有機會可以跟 Google 內的 Kubernetes 團隊一起合作發展 Kubernetes,並且有機會去掌握整個 Container 生態系的發展。如果這些合作可以順利發展,那 Docker GitHub 底下的第一個專案可能就會是 Kubernetes,而 Docker Swarm 可能根本就不會產生了。

    Hykes 承認的說,那個時空背景(2014,2015)下, Docker 公司很難找到一個很好的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解決方案來滿足各種各戶的需求,而那時候的 Kubernetes 也很難斬釘截鐵的說就是那個解決方案, 畢竟那時候 Kubernetes 還非常早期,同時期還有很多開源專案,很難料想到
    Kubernetes 最後會主宰整個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世界。

    文章後半段還有非常多的討論,非常推薦大家去看全文,雖然沒有辦法改變歷史,但是從歷史中可以學到非常有趣的東西,特別是當被客戶問到 Docker/Kubernetes 的一些生態問題時,有這些歷史資料的可以讓你講起來更有迷之自信

  • technology好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1 11:30:06
    有 942 人按讚

    0831紐約時報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隨著最後撤離航班的起飛而結束】
    美軍在阿富汗的最後一批部隊已經離開喀布爾,結束了美國在阿富汗近20年,耗資兩兆美元的軍事行動。但長年的戰爭,奪走了17萬多人的生命,最終未能擊敗塔利班。官員稱,五架美國C-17運輸機在午夜前從喀布爾國際機場起飛,倉促完成撤離,塔利班民兵和支持者陶醉在勝利中,週二黎明前的幾個小時,喀布爾全城爆發了慶祝的槍聲。塔利班發言人穆賈希德在Twitter發文稱,“我們國家實現了完全獨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0/world/asia/afghanistan-us-occupation-ends.html

    *【美國外交官關閉了大使館,離開了喀布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軍方完成軍後宣佈,美國外交官已經離開阿富汗,美國駐喀布爾大使館將繼續關閉。美國外交的解體是一個令外界震驚的轉變,在本月初,布林肯曾承諾,美軍撤離阿富汗後,將繼續“深入參與”阿富汗事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0/us/politics/blinken-us-evacuation-taliban-afghanistan.html

    *【阿富汗居民指,美國導彈目標錯誤,炸死10人包括7名兒童】
    一個阿富汗家庭稱,美軍在喀布爾發動的無人機襲擊目標錯誤,導致多名平民死亡。美國國防部官員周日表示,他們炸毀了一輛裝滿炸藥的汽車,清除了恐怖組織ISIS-K對喀布爾機場的威脅。但當地的倖存者和鄰居說,該車的車主在一家美國援助組織工作,與ISIS-K無關;襲擊造成了10人死亡,其中包括七名兒童。美國軍方正在對此展開調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0/world/asia/afghanistan-drone-attack-ISIS.html

    *【告別曾經的喀布爾,告別一個希望的時代】
    塔利班佔領喀布爾前夕,一位在那裡長大的時報記者返回故鄉,探索和記錄一個希望的時代結束前這座城市的模樣。阿富汗人的生活仍在繼續,但籠罩在許多人心中的是絕望。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830/kabul-airport-bombing/

    *【阿富汗草率的結束,也是充滿隱憂的開始】
    美國航班最後一次從阿富汗起飛後,留下了許多未兌現的承諾,還有阿富汗未來充滿焦慮問題。阿富汗再次完成了一個反覆的定律,在過去40年來的暴力和動盪:自1979年蘇聯入侵以來,這是第五次一個崩潰和上臺。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又是一次復仇、記恨,最終是另一輪混亂和戰爭。現在由塔利班來決定,他們是否會像1996年,從一批長期不和的軍閥手中奪權時那樣,延續復仇迴圈,還是真正接受其領導人最近幾天承諾的新道路:接受與和解。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0/world/asia/us-withdrawal-afghanistan-kabul.html

    *【路易斯安那州救援人員搜尋因颶風Ida受困的民眾】
    颶風“Ida”造成至少三人死亡,紐奧爾良大部分地區停電,路易斯安那州州長稱,預計還會有更多死亡報告。在躲過這場災難性洪水後,該地採取了救濟措施,但周邊的幾個社區仍災情慘重,包紐奧爾良等地,有超過一百萬人停電,超過30萬人沒有水,大約2000人住在避難所。電力中斷可能會持續數周。在“Katrina“颶風後,當地耗資145億美元修建的防洪系統,通過這次考驗,使紐奧爾良免于再次被水淹沒。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1/us/hurricane-ida-louisiana-rescue.html

    *【卡爾多野火加劇,太浩湖附近下令疏散】
    內華達山脈偏遠地區燃燒兩週的野火,持續在山脊上蔓延,並開始向太浩湖沿岸的主要人口中心蔓延。隨著卡爾多大火在乾燥多風的條件下愈演愈烈,該湖南岸和西岸的數千人被命令撤離。據加州消防局稱,大火已蔓延至超過 177,000 英畝的土地,僅14%的面積得到控制。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0/us/caldor-fire-evauation-order-california.html

    *【美國不在歐盟的“安全名單”上】
    歐盟將美國從其居民可以前往其27個成員國無需隔離和檢測等要求的“安全名單”中刪除。這引起了混亂,一些人在社群媒體上寫道,美國人已被禁止訪問歐洲。這雖不是禁止美國人前往歐洲,但也顯示了,疫苗接種狀況可能會影響旅行,甚至比以前影響更大。
    https://www.nytimes.com/article/eu-us-travel-restriction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佛羅里達州政府官員宣佈,佛羅里達州教育部已從今年秋季強制要求在課堂上戴口罩的兩個學區扣薪。
    #美國教育部正在調查五個州的口罩禁令。聯邦官員週一宣佈,教育部已開始對五個州進行調查,這些州禁止在學校強制戴口罩可能違反保護殘疾學生的民權法。
    #過去一周,美國住院的 Covid-19 患者的日平均人數現在超過 100,000。在大多數美國人有資格接種疫苗之前,這一平均值高於去年冬天以外的任何一次激增。過去兩個月,全國住院人數增加了近 500%,特別是在南部各州,ICU 床位已滿,這是由於該國一些疫苗接種率最低的國家以及對口罩要求等公共衛生措施的廣泛政治反對而引發的危機。
    #提交給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委員會的新數據提供了更多證據,證明 Covid-19 疫苗在冠狀病毒的Delta變體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護。科學家們還證實,輝瑞-BioNTech 和 Moderna疫苗,會給年輕男性帶來很小的心臟問題風險,但好處仍然大於風險。
    #據熟悉內部審議情況的官員稱,拜登總統正在考慮利用他的寬大權力減輕某些在大流行期間被釋放在家中的聯邦毒品犯罪者的刑期,而不是在大流行緊急情況結束後強迫他們返回監獄。
    #紐澤西州州長宣佈,紐澤西州將在週六到期時,終止大流行期間實施的特殊失業救濟金,而不是使用聯邦救濟基金來延長這些救濟金。
    #儘管沒有證據表明驅蟲藥可以治療新冠病毒,但對驅蟲藥的需求激增
    #冠狀病毒的 Delta 變體已經擾亂了一些公司的返回辦公室上班的計劃,而另一些公司則仍然希望員工在 9 月或更早的時候回到辦公室。在一些公司,比如高盛和摩根大通,員工已經回到了自己的辦公桌前。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30/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大流行打亂全球供應鏈,產品短缺或將持續】
    疫情爆發至今,發貨延誤、物品短缺、成本上升繼續困擾著大大小小的企業。豐田削減汽車產量,英國NHS宣佈推遲血液檢測專案……消費者們發現自己面對著一種現代社會罕見的經歷:沒有庫存,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到貨。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0/business/supply-chain-shortages.html

    *【聯合國核監督機構警告稱,朝鮮重啟一處鈈生產反應堆】
    甯邊核設施的活動跡象表明,在與美國的談判仍陷於停滯之際,朝鮮一直在加緊升級其核武器計畫。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30/world/asia/north-korea-yongbyon-nuclear-plant.html

    *【滴滴的崛起與墜落:在灰色地帶遊走,與政府周旋】
    滴滴通過學會在監管灰色地帶發展而成長壯大,北京曾經對此寬容。但隨著當局收緊管束,滴滴迎來了監管重拳。其命運也折射出習近平對待企業家和潛在顛覆者的方式。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10830/china-didi-crackdown/

  • technology好處 在 白玉Bai Y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7-09 20:00:32

    #訪談特輯 #紐約求職
    時尚職涯|從低潮再站的勇氣 |白玉 Bai Yu feat. 人生出走音頻訪談 (完結篇)

    訪談主題&內容:
    Q1: 分享從實習轉正職秘訣
    Q2: 從低潮再站的勇氣:如何調適因為疫情失去一切的心情?
    Q3: 未來會因為進入集團品牌而放棄個人品牌嗎?經營個人品牌的好處?
    Q4: 未來會想再回紐約工作嗎?
    Q5: 不願只當別人的手,我要當引領思考的頭!


    ---------------------------------------------------------------------------
    #推薦課程
    【時尚職涯地圖|找到屬於你的時尚之路】
    台灣第一部「時尚業工作指南」線上課程
    👉🏻https://reurl.cc/9r7o8v

    🌟80-100分鐘的課程裡,你將可以學到:

    👉🏻一次搞懂時尚業在幹嘛?你未來可以有哪些選擇?
    👉🏻認識時尚業各領域工作的技能與職業適性特質
    👉🏻獲得時尚職涯定位表格➡️讓時尚求職路不再迷茫
    👉🏻獲取時尚業各行薪資水平跟職涯發展歷程

    ‼️白玉老師幫助你精準規劃你的時尚職涯‼️


    ✔️現在購買課程可享⚡️五折半價優惠‼️
    ✔️不限地點、不限時間
    ✔️無限次觀看回放複習
    ✔️輸入折扣代碼【 baiyu 】可再享$50元折扣


    如果你對時尚產業有夢想,想了解如何入行時尚業
    趕快把握機會從連結點入暸解課程內容 👇🏼
    https://reurl.cc/9r7o8v


    ------------------------------------------------------------------------------------------------------------------------------------------
    其他白玉Bai Yu 的推薦影片:

    白玉|時尚產業|海外實習|紐約留學找實習經驗分享 Talk about my experiences when looking for summer internships in New York!
    https://youtu.be/EsrZunYNU1k

    白玉|職業探勘|時尚產業的PM|產品經理做什麼?Discovering Jobs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 Product Manager E.P.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IMO-86bEs

    海外實習|(下集)如何成為頂尖實習生,增加自己錄取為正職的機會!How to be Successful During an Internship EP.2?
    https://youtu.be/x6g1IpShDrc

    海外實習|(上集)如何成為最優秀實習生,增加自己錄取為正職的機會!How to be Successful During an Internship?
    https://youtu.be/NoCezy5DlPI

    出國留學|職涯發展| 美國留學到底對個人職涯與人脈拓展有沒有幫助?
    Is Studying Overseas Helpful in our Career and Networking?
    https://youtu.be/RHRCPaX7TME

    出國留學|職涯發展| 如何探索職涯目標,找出你的留學動機!
    How to find your career goal?
    https://youtu.be/j0qU_-IkIHE


    ----------------------------------------------------------------------------------------------------------------------
    ➜IG 追蹤:@baiyu_insight
    ➜FB 追蹤:@ baiyu.insight

  • technology好處 在 Post76影音玩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25 10:08:37

    因疫情關係,一年一度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 2021) 將改以網上直播進行。大會指今次為 CES 展有史以來第一次以虛擬方式進行,更可打破時間及地域限制,讓全球人士都可參與。今次 CES 2021 的 4 大主題包括: 5G、智能城市、數碼醫療 及 智能交通。5G 自去年 CES 展已是熱門話題,今年會有多款 5G 手機面世。智能城市主題會結合 物聯網、AI 及 5G 技術,將為全球人類帶來全新的城市風貌,提升日常生活的簡便性。數碼醫療則會針對疫情問題,展示數碼醫療好處。而交通方面,電動車、智能交通設施都會在展覽中涵蓋。此次 CES 2021 預計有超過 1000 多家企業參展,當中包含 IBM、Intel、LG、Panasonic、Sony、Samsung 電子等。今年CES 將於 2021 年 1 月 11 日至 14 日與網上舉行,大家記得留有 Post76 的最新報道。

    00:00 Intro
    00:23 Store76聖誕優惠
    00:48 Apple TV 登錄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
    01:25 美國消費電子展(CES)2021 虛擬展覽
    02:16 德國 Vision Ears UIEM Line 系列正式登場
    02:50 Samsung Galaxy Buds Pro 無線耳機外觀釋出
    03:32 Definitive Technology Studio 3D Mini 杜比全景聲 Soundbar

    ----------------- ⚡️⚡️⚡️ 精選文章 ⚡️⚡️⚡️ ----------------
    ?‍♂️◆最新精華帖◆??
    http://bit.ly/2WZa1iC

    ??‍♂️◆最新影音報告◆?
    http://bit.ly/2FtLbBj

    ??‍♂️◆最新熱門帖◆ ✈️
    http://bit.ly/2IDflEh

    ?主站: https://post76.hk/
    ?網店: https://store.post76.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ost76/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ost76_hk/

    #Post76玩樂網 #CES2021 #AppleTV #AndroidTV #hometheater #headfi #post76 #forum #hkforum #avforum #今期熱話

  • technology好處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19 21:00:10

    對於設計模式的學習有多方派系持不同意見,但仔細去思考,會發現設計模式的存在是避免自己發明愚蠢的設計在已經常出現的問題上,在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下,隨著商業邏輯更加複雜,軟體工程師所遭遇到的問題也一次比一次還難

    Design Pattern 的存在是幫助思考,避免不必要的協作災難,只要能懂得這點並融會貫通,職業生涯中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不同的思考方式、軟體架構以及團隊管理

    成為真正的資深工程師道路上,Design Pattern 絕對是一門主修科目,你可以不完全使用,但卻不能不知道

    以下是學習 Design Pattern 的推薦資源,其中包含筆記、書籍和程式碼範例

    ✅ 我的部落格筆記(Ruby) https://blog.niclin.tw/2018/11/18/%E7%89%A9%E4%BB%B6%E5%B0%8E%E5%90%91%E5%9F%BA%E6%9C%AC%E5%8E%9F%E5%89%87-solid-ruby-sample/
    ✅ 設計模式學習筆記 https://skyyen999.gitbooks.io/-study-design-pattern-in-java/content/
    ✅ 七天學會設計模式:設計模式也可以這樣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0585
    ✅ 大話設計模式 JAVA 版範例: https://github.com/skyyen999/bigTalkDesignPatternJava

    章節:
    00:00 算我拜託你了
    01:00 什麼是 Design Pattern
    02:25 學習 Design Pattern 的好處
    04:43 實際應用與學習方式
    07:34 導入工作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任何問題或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designpattern #前端 #後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