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t80 bow rs3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t80 bow rs3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t80 bow rs3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t80產品中有6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科技主婦carolche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麵粉種類這麼多,來了解各種麵粉及法國麵粉區別以及種類! ❤️常用的烘焙麵粉有分幾種? 答:1.特高筋麵粉、2.高筋麵粉、3.中筋麵粉、4.低筋麵粉; 那麼區別是什麼? ✔️特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14%以上,筋性大,適用於如吐司麵包,通常會與高筋麵粉混合,吃起來比較有Q度 ✔️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

t80 在 喜多食旅手札 - 新竹/台中/日本各類食、旅資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12:27:31

位於新竹市中心,每天中午熱騰出爐的塔可烘焙。 大概四到六個月前介紹過的塔可,在疫情期間變化出了許多新口味的麵包,因為自己有在店家群組裡,每天看很多固定客訂購的那些品項,看到我都有點好奇所以前來囤貨。 之前推薦過的鹽可頌、巧克力豆豆一直都還是店裡的常青品項,這次吃的比較不一樣種類也比較多,就挑幾款...

  • t80 在 科技主婦carol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21:25:15
    有 669 人按讚

    #麵粉種類這麼多,來了解各種麵粉及法國麵粉區別以及種類!
    ❤️常用的烘焙麵粉有分幾種?
    答:1.特高筋麵粉、2.高筋麵粉、3.中筋麵粉、4.低筋麵粉;
    那麼區別是什麼?
    ✔️特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14%以上,筋性大,適用於如吐司麵包,通常會與高筋麵粉混合,吃起來比較有Q度

    ✔️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12.5%以上,粒子較粗 ,其蛋白質和麵筋含量高,高筋麵粉適宜做麵包吐司

    ✔️中筋麵粉:又稱多用途麵粉。蛋白質含量9%-11%以上,中筋麵粉是介於高筋麵粉與低筋麵粉之間的一類麵粉,,中筋麵粉用於製作麵條,水餃,包子及饅頭。

    ✔️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7.5%以上,顆粒細而軟,適用於蛋糕,餅乾,西點等食品,又稱為蛋糕麵粉,低筋麵粉,其蛋白質和麵筋含量低。低筋麵粉適宜製作蛋糕、甜酥點心、餅乾等…

    ❤️而法國麵粉區別
    法國麵粉不以蛋白質去定義麵粉,所以不存在高筋粉、低筋粉的說法!法國麵粉的批次不同,小麥產地不同,季節不同,蛋白質含量都會有差異,所以法國麵粉,按照“灰分”含量來分類。

    ✔️T後面的數字越高,說明麩皮含量越高,就是我們常說的高筋麵粉,反之T後面數字越小說明麵粉越精純和細膩,麩質含量和蛋白質含量越低。

    ✔️T系列法國粉現在被廣泛運用於製作麵包中。它大約分為6類:T45、T55、T65、T80、T110、T150(全麥粉)

    👉 例如T45,就是灰分含量佔粉的0.45%左右,灰分的含量越高,麵粉的顏色就越深,礦物質含量越多,灰分是小麥所含的礦物質,也決定小麥風味的豐富程度,灰分比例是法國小麥分類方法依據,T系列粉的蛋白質含量一般在9%-12%之間

    法國麵粉基本分為三種:
    1.白麵粉:
    幾乎不含麩皮,灰分從低到高分為T45/T55/T65

    2.全麥粉:
    按含麩皮的從多到少,和從粗到細分為T150/T110/T80

    3.黑(裸)麥粉:
    特別之處是所用的小麥原料不同於上述兩種麵粉,它是由黑裸麥研磨而成的。同樣,按含麩皮的從多到少和從粗到細分為T85/T130/T170

    ❤️製作麵包和甜品類常用的麵粉有T45,T55,T65,T80和T150。

    1.T45一般做蛋糕更精緻,小程度減少麩皮的味道和粗糙感。

    2.T55做一般的白麵包,吐司可頌之類。

    3.T65和T80做出來的麵包外觀更加質樸,有粗糙感,製作傳統法棍,鄉村大面包等。

    4.T150 zui粗糙用來做粗狂的全麥麵包。

    ✔️更多烘焙攪拌機、烤箱及好物,美學你的生活~
    👉 https://reurl.cc/Q9XMeZ

    ✔️趕快來參加Carol 烘焙社團,裡面高手雲集,互相交流及分享~😋

    👉 https://reurl.cc/MA6AY4

    ✔️參加科技主婦Carol Chen美味料理社,找靈感
    👉 https://reurl.cc/1YXYRY

    #歡迎來分享你的烘焙料理
    #同島一命

  • t80 在 喜多食旅手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2 22:11:29
    有 17 人按讚

    位於新竹市中心,每天中午熱騰出爐的塔可烘焙。

    大概四到六個月前介紹過的塔可,在疫情期間變化出了許多新口味的麵包,因為自己有在店家群組裡,每天看很多固定客訂購的那些品項,看到我都有點好奇所以前來囤貨。

    之前推薦過的鹽可頌、巧克力豆豆一直都還是店裡的常青品項,這次吃的比較不一樣種類也比較多,就挑幾款我喜歡且有印象的加以介紹,不過因為喜歡冰麵包這張,所以順序要從第二張開始喔!

    四葉鮮奶不生吐司,詢問了店家是全鮮奶製作,口感軟綿帶淡淡的奶香,也保持了一定的彈性增加咀嚼上的口感,外表看起來不起眼但在整體表現上很優秀非常的好吃。雷島鹽可頌,與一般鹽可頌的麵體比較不同,它的韌性再高一點有點像是在咬法棍但卻又沒有法棍的硬與乾口,風味上我認為麵粉、鹽的香氣很突出,如果吃膩普遍油量高的鹽可頌,可以試試看這款雷島。

    哈斯系列終於出小顆的,之前想買都因為太大顆作罷,三款口味的麵體都非常Q彈,餡料就像老闆為這個系列取的名字「料很多系列」一樣,紅豆甜度剛好、蔓越莓乳酪丁酸甜鹹香互補,不過堅果的部分可能需要再留意一下前置動作,油耗味有點竄出。德腸這款麵包的頂部裂痕處非常的香,德腸也特意選過相當脆口美味。

    其他還有冰麵包、紅豆吐司、司康,不過冰麵包大概在這裡形容一下,奶油非常清香滑順,可惜麵體可能需要調整,因為冷凍的關係麵包水分流失的比較嚴重導致吃起來偏乾。司康則是中規中矩,質地上若能捨棄一點Q度增加鬆口感會更棒。

    塔可算是我固定一段時間會回訪的店,一開始去的時候總有一種~這究竟該歸類在日歐還是偏傳統的麵包店呢?不過在這幾個月下來,其實能看到他們的求新求變,選用的材料無論是法國的T80、伊思尼奶油還是日本的鳥越製粉,都能見得老闆對於品項不斷研究的認真與執著,相信再一段時間,塔可會越來越有完全體的感覺。

    四葉鮮奶不生吐司$100/雷島鹽可頌$40/哈斯系列$79
    石臼蜜汁德腸$55/黑糖麻糬抹茶紅豆吐司$95/司康$50/冰麵包$50

    📍新竹市北區中央路98號
    ⏰12:00-20:00(售完提早打烊)週日公休
    ☎️0916977732

    #新竹美食 #鹽可頌
    #新竹麵包店 #新竹下午茶
    #新竹市 #東門市場 #生吐司
    #喜多吃新竹 #hsinchu
    #hsinchufood

  • t80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8 14:40:07
    有 76 人按讚

    #百分百斯佩爾特全穀啤酒花種帶蓋吐司
    #全麥粉烘焙的一些心得
    #如何善用手上粗細不同磨法不同的全麥及全穀粉
    #自己磨粉好或是買的好?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7/100.html

    全文轉貼:
    其實我覺得這次的吐司在操作的手感上有全穀粉的感覺及狀態. 但是成品及粉的外觀卻沒有100% 全穀粉的樣貌. 
    左邊的是這裡附近的磨坊出產的斯佩爾特全穀粉. 右邊的是一個非常有名(貴) 的有機大廠所磨的Grahammehl.
    這兩個粉真的都可以是全穀粉嗎?
    首先要來談到我在這篇文章中看到的一個關於磨坊主人的留言:
    Mit hellem Vollkornmehl gebackene Osterhasen
    https://juliefeelsgood.de/2019/04/05/mit-hellem-vollkornmehl-gebackene-osterhasen/
    這是一個不只是做烘焙的博主所寫的一個食譜. 目的可以看得出來: 是為了介紹她使用這幾年一個麵粉大廠出現的淡色全穀小麥粉得到的好麵包. 文中她闡述自己都是用全穀粉做麵包. 但每每全穀粉的成品都會比較緊實. 而且不能照抄一般小麥粉烘焙的食譜. 通常她的做法是少一點全麥粉( 這應該是因為吸水量的問題)
    其實整篇文就是感覺與廠商合作的置入性行銷.在平常我是不會多看一眼的. 只是這個文章的下方有一個磨坊主人的留言我覺得很值得一看.
    他把一般磨坊與自己磨粉的利弊寫得很清楚.
    讓我以他的文字用我的口吻做一點翻譯
    1. 麵粉新鮮就是好的嗎?
    他在這裡用一般好的烘焙結果與麵粉的" 新鮮" 程度做一個很詳細的解釋. 通常, 比較好的烘焙彈性麵粉需要包裝好後儲存在倉庫中幾周等熟成. 這樣的麵粉會比較好處理因為穩定度高. 所以麵包師傅通常都會希望拿到麵粉廠儲存夠時間的麵粉來做麵包. 但站在磨坊的角度則不然. 因為儲存需要空間. 如果能夠一直賣出去當然是最好. 誰都不想有東西放在倉庫中. 而當你在麵粉中加了維他命C 以後. 放置兩天的穩定度就可以跟一般放幾週等成熟的粉一樣穩定. 他還提到, 好的麵粉就像紅酒或牛肉需要熟成一樣. ( 意思就是應該很多麵粉中都會加維他命C)

    2. 自己磨的全穀粉就一定新鮮嗎?
    磨坊主認為" 是的" . 但最好現磨現做麵包. 最主要是因為小麥有胚芽. 胚芽一旦被磨開以後容易有油耗產生. 所以當然所謂的" 新鮮" 就是至少2.3天內用完. 磨坊主也樂見很多人喜歡自己磨粉.
    另註: 這是我在雜誌中看到的知識點:
    自己磨粉的機台選擇通常是要看磨的東西是甚麼樣的材質. 因為如果是鋼材容易生熱. 大家都知道. 生熱就會破壞很多東西. 但主要是如果你煮熟了麵筋也就玩完了! 所以自己用自家小台磨粉機磨粉前都會先冰穀粒一些時間. 當然, 磨粉的時間及細緻度都會影響生熱的程度. 這些就是一般自己磨粉的人應該要注意的課題.

    3. 在大型的磨坊中如何讓全穀粉的品質穩定?

    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他回答說. 通常他們會把小麥胚芽先取出. 做一點"處理" 再放回去一起磨成粉. 這個" 處理" 就是添加脂肪酶( Lipase) 讓它去分解小麥胚芽油經過稍微的烘烤後去除這個" 油耗" 氧化的機會. 而且在烘烤這個小麥胚芽時也會烘烤麩皮. 因為麩皮本身也會有小麥胚芽的油脂. 然後再將這個處理過的小麥胚芽及麩皮放回去磨成粉. 就會得到比較穩定並且也好吃的全穀粉.

    不過, 如果是商業大量製作的麵包廠當然就不需要買這種比較貴的需要兩道程序的麵粉做全穀麵包. 因為大量買馬上製作. 也不需要有空間先儲存麵粉.

    4. 經過兩道程序的全穀粉營養價值還是一樣嗎?

    這其實就是在問維他命會不會就因此流失了. 實驗結果是不會的. 跟一般現磨全穀粉並沒有不同. 這是因為不管是不是稍做烘烤或是直接磨的粉. 到最後都會被做成麵團放進去200度烤箱裡烘焙至少30分鐘. 這才是決定對熱敏性維生素分解的主要因素. 例如, 維生素C是唯一對熱敏感的維生素( 即使文獻也認為葉酸也是熱敏感維生素) 完成的成品中. 維生素C會消失不見. 葉酸卻通常不會. 無論它們是用新鮮全麥麵粉烘焙還是用烤過麩皮胚芽全麥麵粉烘焙。

    這位磨坊主的結論是如果你是為了" 營養價值" 因素而選擇自己磨粉. 其實在一般麵粉廠的全穀是相同營養價值的.

    我並沒有磨粉的機器. 在我的空間儲存中沒有規劃到還要放整顆穀粒. 但我相信現磨現做的全穀麵包一定有它的魅力. 也很可能有像現磨現泡的咖啡那樣的感覺. 我光是用來自各地不同磨法的粉就已經非常多得學. 在磨不同穀類會產生的不同問題( 例如, 既然斯佩爾特比較對熱敏感. 會不會磨它時, 完成溫度得更低? 這些對我而言都是有很多疑問的)

    有磨粉機的好處是不限定只能磨小麥粉. 我覺得更便利的是很多市面上沒賣的或超級貴的無麩質穀類. 那些就沒有很大的忌諱. 因為它沒有麵筋. 溫度高一點的磨細跟食譜操作上的程序應該沒什麼不同.

    在這包我買來的小麥全穀粉上有很多可以解讀的:

    首先: 它是Grahammehl . 這種全穀麵粉的磨法是倡導自然療法的一位出生於1821年, 並且在巴伐利亞區當神父的 Pfarrer Sebastian Kneipp 所發明的. 它是當時被認為盡最大可能留住整顆麥子營養的粗粒磨法. ( 這位神父是影響北美生活很大的德國人. 因為他的一些自然療法被一些後來移居北美的德國人帶去那裏倡導. 今年是他的200周年冥誕. 巴伐利亞區還出了他的郵票. )

    再來可以看一下它是用石英石磨的. 比起一般用鋼材的刀具磨麥粉. 生熱的程度會降低. 就會保留更香的穀味.

    這裡有一個賣可以在家磨粉的小型磨粉機台網站.可以進去看看(請用線上翻譯)但要先說明, 之所以沒有對自己磨粉或是磨粉機多做介紹是因為我目前並沒有打算做這件事. 沒有經驗談當然就只能把我覺得可以介紹的寫出來. 磨粉機的購買要考慮到大小及刀具的材質( 生熱速度) 其實沒有太特別的地方但因為如此可能就是烘焙時會用比較多的不同的全穀粉而少用一般小麥粉( 例如高礦物粉這類的) . 通常會搭配筋度較高的白麵粉. 所以使用白麵粉的品項就會減少很多. 不過我自己對於買麵粉這件事有很多的想法及很多想試的型號. 例如那種小型磨粉機無法磨出T65.T80. Typo0,1, Mehl1050或是Emmermehl1300. 不過自己磨粉做包也是一種挑戰. 就如同上述, 粉在剛磨好的狀態是比較不穩定的.  

    不只是因為正流行:你可以這樣自己研磨穀物
    https://gastrodirekt.net/blog/getreidemuehle/
    特別選這篇文的原因是它還有解釋了麵粉的分類. 其實, 我也都解釋過了. 只是我覺得很奇怪網路照抄的錯誤訊息為什麼不能拿這篇當範本?

    講太多了~ 簡單地把我這次的全穀吐司麵包的過程還有成品及心得這裡寫一下, 這次也是幾乎照抄前兩個吐司的" 附加" 調味. 可以比較一下這一個吐司跟上個吐司只使用啤酒花米麴酵素水完成的兩個斯佩爾特酸種麵包: 全麥土司與當天完成法棍 Hops-Koji- yeast water spelt sourdough toast bread and spelt baguette.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7/hops-koji-yeast-water-spelt-sourdough.html
    的比例

    1. 80% 斯佩爾特低礦物粉 Dinkelmehl 630 368 g

    2. 20% 斯佩爾特全穀粉 Dinkelvollkornmehl 92 g

    ( 以上的粉全部改為斯佩爾特全穀粉. 總重量460 g不變)

    3. 5% 水 23 g

    4. 30% 啤酒花種 138g

    5. 35%牛奶 161g

    以上原本以粉量的70%液態量( 牛奶及水各半) 改為80%液態量. 也就是啤酒花種及牛奶各40% 各184 g 左右

    6. 0.4%液態麥芽精 2 g

    7. 3% 紅糖 14 g

    8. 3% 蜂蜜 14 g

    9.1.8% 鹽 8 g

    10. 4.3 % 奶油 20 g

    11. 4.3% 椰子油 20 g

    本來要放184 g 牛奶. 結果手滑~

    跟上次一樣都是用球型攪拌棒混合, 這次的粉是來自地方磨坊的斯佩爾特全穀粉.

    這是故意照出來的. 多1 g不是罪! 其實這包粉並沒有把蛋白質多少標示出來. 但一般的斯佩爾特粉都至少有12 % 這個粉的麵筋組成跟小麥粉不同. 所以縱使你的粉有高麵筋. 如果沒有處理好. 跟中筋低筋的狀態也會是一樣的. 但我之所以會選這個粉的原因是它"異常" 的細緻. 磨得細當然很好. 但是不是把蛋白質也磨熟? 我不知道... 反正這整個麵糰的總重讓容積比變成3.16. 只要小心點應該還是會滿模.

    圖上是麵團準備發酵. 中間有做一次light fold. 圖下是4.5小時候我準備取出做摺疊的樣子.

    再度放回去做1.5小時發酵

    圖下是準備分割的麵團

    圖上要給大家看一下這個麵團的感覺. 其實它蠻黏的. 而且跟一般小麥的手感不太一樣. 你可以看到它可以這樣一片黏住案版. 感覺很沒有麵筋.... 這也是一般做高比例全穀粉的特性因為麵筋被纖維參雜所以不牢固
    這是我準備烤焙的高度及狀態. 感覺不是很有活力....
    但其實它作為全穀粉該有的狀況都有了.
    連因為高水量所以凹陷的樣子也出現了. 這個凹陷其實可以微微避免. 就是在烤焙20分鐘左右把蓋子開著洩出一點水氣. 不過我沒想到所以沒做.
    因為是同樣的麵粉量及同樣的模具size 所以其他的附加食材如鹽及油還有糖蜂蜜等都不會太被" 稀釋" 這條土司我覺得吃起來有一點點的黏. 覺得有點加入裸麥的口感.強烈覺得是這個粉的問題. 我不想質疑這是不是100% 全穀. 但因為它真的磨很細. 所以在這篇文最前面的一些考量上. 就會讓我產生磨粉這件事的懷疑. 這就是我花這麼多時間把這篇文完成的原因.

    昨天老爺的藝術家好朋友夫妻來我家作客. 好久好久家裡沒有客人了. 朋友的老婆也是一位教藝術的老師. 因為是老師的關係所以她在三月時就已經打疫苗了. 會說要過來是因為最近大家都打完第二劑了. 也好久不見....

    他們總是在出門前一小時才通知我們😂😅 下午茶請老爺跟朋友一起去麵包店選蛋糕. 晚上沒準備甚麼好東西. 就是這條土司烤一下. 煎個蛋. 加上有顆粒的Dijon 芥末醬. 起司片, 番茄片及兩片菜葉還有Q比美乃滋. 一個人一份輕食當晚餐. 搭配他們帶來的粉紅葡萄酒....
    賓主盡歡實在是非常難得的周末.
    #德疫誌

  • t80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28 13:40:24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t80 在 CarDebut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1-13 07:00:05

    มีลุ้นขายในไทย The All-New SAIC Maxus T90 2021-2022 มันคือ MG Extender เอ็มจี เอ็กซ์เทนเดอร์ โฉมใหม่

    เพิ่งมีภาพของรถทดสอบ ที่มีการพรางตัวถังภายนอกเอาไว้ ถูกเผยแพร่ออกมา เมื่อไม่กี่วันก่อน หลังจากที่มีการเปิดตัวรถต้นแบบ ไปเมื่อกลางปี 2020 ที่ผ่านมา ล่าสุด มีภาพหลุดของรถกระบะปิกอัพ Maxus โฉมใหม่ จาก SAIC ถูกเผยแพร่บนเว็บไซต์ autohome ของจีน ที่ว่ากันว่า เป็นต้นแบบของ 3 แบรนด์รถกระบะปิกอัพ อย่าง Maxus T60 LDV T70 และ T80 รวมถึง MG Extender ที่ทำตลาดในเมืองไทย ด้วยยอดขายที่ไม่สู้ดีนัก การเผยโฉมรถกระบะเจนเนอเรชั่นใหม่ จึงได้รับความสนใจจากผู้ใช้รถในตลาดที่จำหน่าย เพราะดีไซน์ใหม่สไตล์ดุดันแข็งแกร่ง มีความแตกต่างอย่างมาก จากรูปโฉมเดิม โดยเฉพาะในเมืองไทย ที่เป็นตลาดหลังสุด ที่มีการใช้ดีไซน์เดิมในการทำตลาด ซึ่งรูปโฉมดังกล่าว มีการใช้ในต่างประเทศมานานหลายปีแล้ว

    ที่มา: https://www.autohome.com.cn/beijing/
    https://cardebuts.com/2021/01/the-all-new-2021-maxus-t90-2022-pickup-trucks-spy-shots-mg-extebder-ldv-saic/

  • t80 在 CarDebut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2-30 16:44:04

    ภาพ spy shot ของ MG Extender 2021-2022 เอ็มจี เอ็กซ์เทนเดอร์ โฉมใหม่? ในชื่อแบรนด์ Maxus

    เมื่อ 5 เดือนก่อน SAIC ได้เคยเผยโฉมรถกระบะต้นแบบ ของแบรนด์ Maxus ในงาน Chengdu Auto Show 2020 ที่มาพร้อมดีไซน์ใหม่ ในสไตล์ดุดันบึกบัน ด้วยกระจังหน้าขนาดใหญ่ ที่กินพื้นที่ตั้งแต่ใต้ฝากระโปรงหน้า จนถึงกันชน มาพร้อมไฟหน้าที่เรียวยาว ที่มักจะพบเห็นได้ จากรถยนต์รุ่นใหม่ๆในปัจจุบัน

    ล่าสุดเว็บไซต์ autohome ของจีน ได้เผยแพร่ภาพที่ระบุว่า มันคือ รุ่น production ของรถกระบะ Maxus รุ่นดังกล่าว ซึ่งเป็นภาพที่ถ่ายได้ ในระหว่างการขับทดสอบ โดยมีการปิดบังอำพรางตัวถังภายนอกเอาไว้ แต่รูปทรงเส้นสาย ชัดเจนมากพอ ที่จะบอกได้ว่า มันคือ รถกระบะ Maxus โฉมใหม่

    SAIC ยังไม่เปิดเผยชื่อรุ่นของ Maxus คันนี้ ซึ่งรถกระบะรุ่นล่าสุด ที่มีจำหน่ายในปัจจุบัน ก็คือ Maxus T70 และ T60 ที่มีรูปโฉม เหมือนกับ MG Extender ในเมืองไทย และ LDV ในต่างประเทศ การปรากฏตัวของ Maxus โฉมใหม่นี้ ทำให้มีการคาดหมายว่า MG Extender รุ่นต่อไป น่าจะมีหน้าตาในลักษณะเดียวกัน ซึ่งก็อาจจะสร้างจุดเปลี่ยนให้กับ Extender ในเมืองไทย ที่มียอดขายไม่ดีนัก และต่ำกว่าเป้าหมาย ที่ MG วางไว้มาก

    ที่มาและรายละเอียดเพิ่มเติม https://cardebuts.com/2020/12/all-new-mg-extender-2022-lda-t80-2021-maxus-spy-shot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