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t分數excel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t分數excel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t分數excel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想攝影136] 細說分鏡 Vol.13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71 🖍當這個世界,主流的風潮下,不斷追求表面藝術的創作 🖍不但能滿足心中的成就,更能創造出更多掌聲 🖍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值得擁有更多的不同想法 最早為什麼開始寫攝影教學?...
t分數excel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36] 細說分鏡 Vol.13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71
🖍當這個世界,主流的風潮下,不斷追求表面藝術的創作
🖍不但能滿足心中的成就,更能創造出更多掌聲
🖍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值得擁有更多的不同想法
最早為什麼開始寫攝影教學? 又為何一寫下去就是十年? 中間沒有想放棄過嗎? 如果曾經放棄是什麼原因重新拾起? 如果沒放棄又是什麼理由堅持下去? 未來還會繼續寫嗎? 如果會的話又會寫什麼? 做這些事情快不快樂? 快樂當然會寫,如果不快樂為何寫,或不寫? 這好多問題好想每一題都有一篇文章來寫,但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 – 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愛上攝影,分享它
喜歡上攝影理由就不多說了,看到自己喜歡的畫面,用相機拍下來保存,心裡感受滿足,日後回放感到幸福,拍的越多,𧻗久,就這樣子持續下去,很久前喜歡攝影,真的理由既單純又非常簡單。
喜歡上攝影,以我的個性就是會進一步分享它,那時不要說臉書,就連找個地方放照片選擇性都少,最多人使用的就是「無名小站」,即使關站多年的 2021 年今天,我還不曉得為何要叫這個名字,但那時無名小站空間容量小,也放不了什麼照片,我就使用「痞客邦」提供的相簿空間,就顯得大器許多,除了這兩個之外,國內還有 Pchome、Yahoo 提供相簿空間 (如果沒記錯的話),而一些資訊管道更多的朋友,還會放在 Flickr。
這樣子分享照片就放便多了,在 BBS 帳號自介、簽名檔貼上自己相簿網址也好,或是透過 MSN/即時通,將作品做成大頭照,或是透過通訊軟體將照片傳給朋友,或是在一些討論社群貼上照片,這些都是在當時最常分享照片的方式之一。
🟥投搞、得獎,從來沒有
其實我這輩子從來沒有主動去參加任何一次攝影比賽,反而當過數次攝影比賽的評審,在我的履歷經歷中,沒有任何一項得獎記錄,對於一個喜歡拍照的人來說,其實是有那麼一點奇怪,如果真的喜歡拍照,又拍了這麼多年,若真的想證明自己「真的有那麼一點熱情」,總會找個適當的攝影比賽,將適合的作品投搞,若有機會獲得獎項,不但得到獎狀、獎金、獎品,還能獲得掌聲與成就,就算不參加國際級的攝影比賽,哪怕只是區域性的小比賽都好,而我「一次」也沒有參加過。
🔹「是對自己沒有自信嗎?」 倒也不是,再怎麼沒自信,攝影這十幾二十年間,總有那麼幾張搬得出台面拼個機會,而另外一點…,你偷偷投搞沒得獎,除了你與主辦單位外,也沒有其它人知道你失敗了,只要花點時間準備一下、投個搞,就算沒得獎,總有機會,就像是買樂透一樣,「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且現在又是電子檔案投稿更是方便簡單,到底是什麼理由我對這些事情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
「我發誓,我真的沒有這個念頭過」
🟥「KANO」這部電影
不過擔任過數次攝影比賽評審的經驗,倒是讓我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攝影比賽」這件事情代表的意義,偶爾我會分享一些「如何得獎」的小技巧,哪些照片比較容易吸睛、得分,而這些小技巧並不是從「參加者」的角度來看,更是讓有心志在得獎的人感到興趣。
這裡不妨偷偷告訴你一個秘訣,你可以參考一下,讓我想到電影「Kano」裡頭由「永瀬正敏」飾演的日籍教練「近藤兵太郎」在電影裡對著一群孩子兵說過的一段話「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相信許多人仍記得這段台詞,記憶猶新。
但那時候的我並不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義,什麼叫「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不輸不就是會贏嗎? (除非平手),那為何要想著不能輸? 為何不想著非得贏? 那時好不容易找到一種解讀的說法就是 – 若一直想著贏,就會得失心太重,做任何決定就會綁手綁腳,使得打擊、守備任一動作就會慢半拍,不但可能失去勝利的機會,反而失去享受比賽的樂趣與精神,這是那時我對這句話的心得。
直到有機會成為攝影比賽評審老師之一後,我「終於」了解那句話可能另外的一種含義是什麼意思,試想評審老師手上有一張表格,表格上記載評分項目,包含什麼「主題、創意、技巧、意含、意義..BLABLA」,每次的評分項目名稱不盡相同,但都差不多。
這不難,難的是你可能要面對數百張作品,每一張作品都要為這些項目各別評分…,哇塞有沒有想過,這可是件多大的大工程你知道嗎? 每一張照片都要看過,在每一評分欄位給分,然後透過 EXCEL 為每張作品加總分,並且排序,再依獎項挑出前三、前五名、佳作將、另外特別將、精神可佳獎、參加獎…,這些真的並不容易。 有些評分簡單一點,並不需要加總,只要挑出上述得獎者就好,雖然不用為一一照片評分加總,但總要在心裡有個評分標準,不然得獎作品該如何選出來?
若是遇上「不用為每張照片個自評分」的評審方式的話,我有一套評分的方式 (別的評審老師我不知道如何,至少我是這麼方式),在數百張甚至近千張作品中,用「刪去法」快速刪除至少 9 成以上的做品,若 1000 張照片,第一輪至少刪除 500 張以上,第二輪再刪到大概剩 200 張,重複幾輪下,就會留下 20-30 張左右的作品,再從這幾張作品透過前面提到幾項評分標準,加以評分。
🔹而在「刪除法」的過程中,總是會有那麼幾張「一眼就感動我心」的作品,就像是 KANO 這部電影的台詞「一球入魂」的感受,在幾輪反覆刪除法過程,就是有那幾張照片讓自己印像深刻,最後入圍的作品,前五名啦、佳作啦、最吸睛獎等等,往往就是耐得住幾輪的刪除過程,得以留存在候選名單。🔹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用在這裡就變成「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一但被我從電腦中刪除的作品,是不大有機會重新撿出來再檢視的機會,若你的作品擁有「不被刪除的特質」,想必是我心中佔了較高分的可能,只是最後得什麼獎,不是由我一個人決定,而是眾多評審分數加總後的結果。
一場攝影比賽評審絕不只一位,越大、越重要的比賽,評審的份量、人數也越多,就我的經驗上,在我評分的過程,我並不知道還有哪些評審老師,也不知道有誰評相同的作品,通常是只有頒獎後才會知道有幾位、有哪些,當然有些攝影比賽一開始就說邀請哪些攝影評審,透過這些知名攝影評審名氣,來為這比賽宣傳更加盛大。
🔹不管幾位評審、不管是哪些評審經歷,似乎大家審視作品的角度雖不一相同,但最後得獎的作品,都不會讓我意外,比如我中意某幾張作品可能得上前三名,或是哪張值得「第一名」,有時結果不意外的就真的得首獎,但也可能不是第一名,但總是跑不掉前三名,但無論如何眾多得獎作品,就是最後我沒刪除的那幾張作品,只是最後總分,由每位評審老師評分後,加總後不同,最後的得獎名次而也不同。🔹
此時我才體驗電影那句話的意思,同樣的我也分享給我的學生,若你想、有志參加攝影比賽得獎,無論主題是什麼、賽級高低程度高低,在拍攝過程、挑選投稿時,心中要抱著「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的心態,你會更有機會入選、甚至得獎。
好了,本來只有少數上過我課的學生知道這個小技巧,現在看到這篇文章、這一段的你,也學會了。
🟥攝影比賽、得獎的意義
每次的攝影比賽,總是有吸引人的獎品,多少而已,而一些知名、國際級、代表性的比賽,反而可能只有獎狀,讓不少人趨之若鶩,樂此不彼,代表「獎品」不是一切,那份榮耀才是重點。
獲獎作品,也許你不喜歡,這一點沒關係,因為評分過程有太多關卡變數,且我們常說「藝術是主觀喜好」,那些得獎作品就是受到評審青睞,這也是事實,但不時總是會有一些「地方性、較小主題性」的攝影比賽作品受到不少批評,有時我自己看了,也真的不大懂部分作品得獎作品的「得將點」在哪裡,但擁有數次評審經驗的我,總是還是能替這些得獎作品,簡單的「點評緩頰」一下 (就當作是我個人的感想分享),但總有網路上評論極其苛刻酸薄,我並不會去阻止反對這些聲音存在,但至少「別人作到了,你呢? 不服的話你也去投稿」。
🔹撇開這些,對於一生從未主動投稿,也無意願投搞,但有評審經驗的我來說,我總是會去想「攝影比賽」的意義是什麼? 得獎的作品又有什麼意義? 所有這些事情背後動機又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都值得用三篇文章好好的聊上一回,但這裡並不是容許我用另外的篇幅,日後再來跟大家分享,但這三個問題卻是我所感覺到現在國內的「攝影態度」,流行的風向。🔹
我可以知道我為何喜歡攝影,現在的喜歡攝影的念頭,與最初想學攝影動機,也有極大的不同,中間有數度峰回路轉的心得,不但追尋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攝對與我的生命、生活的關係,除了是我的工作外,它還會是什麼?
但對比主流的攝影潮流 – 拍出「吸睛」的照片,為了比賽而不斷的拍攝、投稿,這一直都不是我曾想過的念頭,更也不是我過去、現在與未來會走的路,我並不會討厭、反對或是批評,因為確實好的作品,能讓我們增廣見聞,剌激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豐富我們心靈,好的攝影作品也是藝術,即使我並不想走「投稿得獎」這條路,也不追求為了拍出吸睛的照片,不斷去模仿學習眾多構圖技巧,但那卻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與我自己想追求目標不同而已。
在認識、認同我的人,或許覺得我的意見、文章有所影響力,但比起更多擁有成就的他人、前輩相比,我更顯得人微言輕,這一點反而讓我更可以書寫、抒發我自己的想法、心情,與願意看我的文章的讀者朋友分享。
🔹我認為攝影,在主流的風潮,讓眾多人投入攝影藝術創作,這絕對是好事,無論對自己甚至他人都是正向的活動,但我更覺得「攝影作品」該有更多存在的價值,不該每一張照片就是為了「投稿得獎」而出生,相信這世界上絕對有許多與我志同道和的朋友,與我抱著相同的理念一直努力創作者,而我這篇文章,除了表達我的心聲外,也想跟這些朋友說「你,並不孤單,只是你我並不相識」。🔹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t分數excel 在 a仔.音樂.旅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艾倫冒險日記 x a仔.音樂.旅遊] 性格學實戰應用
一直以來,我在aamusictravel的網誌或者在Facebook專頁都發佈了不少關於性格學的文章,即是你們所見的九型人格或者MBTI的東西 (但性格學遠遠不止這兩種東西),不過暫時的資料都是理論性偏多的,因此我的好友 王艾倫冒險日記 便建議,叫我可以寫一些實戰應用。本來還想直接在網上Copy一些名人的性格分類,但是看上去又好像有點不對,例如很多人認為李嘉誠是3號和ISTJ,我同意後者但他是否3號我又有所保留,所以還是理論盡錄,應用則留一手。
先解釋一下,MBTI主要是講一個人的外在行為,而九型人格則講一個人的核心需要,同一樣的外在行為可以有不同的原因 (核心需要),例如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可以是因為他本來就是喜歡完美(1號),或者他想透過做得很好來得到別人的讚賞(2號),又或者害怕做得不好會被罵(6號);同樣道理,同一個核心需要,也可以有不同的外在表現,例如看見老鼠,同樣是害怕,但有些人會逃跑,有些人會趕快弄死牠 (不殺反而讓他之後更害怕),更甚者可能迫自己去望著牠或者吃掉牠,迫自己戰勝恐懼。因此,雖說貪求刺激,四處遊玩,看起來很像是7號或者是外向的性格,但深入了解卻不是這回事。
先從MBTI這外在的行為去看,王艾倫屬於INTP (I=內向;N=天馬行空;T=理性;P=彈性),從平日他的行動當中也能輕易看出這種性格。當然,在這裡已經要說明一點,MBTI是四個不同維度的傾向所得出的結果,並非絕對值,內向的人一定會有外向的一面,只是多與少的不同。
I 所指的內向不是一個人關在房裡打遊戲,其實所謂「內向」是指一個人透過獨處或者身邊很少人的時間來恢復精力,在他的冒險史中,不難看到他要麼一個人旅行,要麼獨自或者跟著很少的人到廢墟探險,或者行山,因為他本來就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反而享受一個人的寧靜,即使他出訪他國之時,會搖身一變成為「怪叔叔」跟當地的小朋友合照,但並非長時間與很多人相處,所以精力也不會消耗得很快。不妨多看看他的遊記,找找他「內向」的傾向。
N 的實際名稱叫做「直覺」,但這個詞彙用作解釋一種性格我覺得太過空泛 (我是N的相反,S,喜歡實際的東西),我覺得用「想像力」、「概念性」、「天馬行空」這些詞彙更加貼切,因為N的人偏好於相對地抽象的東西,或者看不見的東西,亦比較喜歡事情的whole picture多於細節,我常常作一個比喻就是,N的人先寫大綱再作文,S的人先作文後寫大綱,而且,N的人的想像力比較豐富,也比較創新,霍金就是個不折不扣的N人,而S的人不是沒有創意,但有沿用既有框架的傾向,像是李嘉誠般,沒說誰好誰壞的。至於王艾倫,他的冒險精神已是N的其中一個象徵,而且他不是簡單的冒險,他的冒險也蘊含著對其他不同文化的認知,並非如普通人旅遊時要拍照、要購物那些,要不然他去日本就不會選福島這地方了。
T這東西相對地容易解釋,T就是Thinking的第一個字母,與其相反的就是F, Feeling,即是情感。這個維度係關於一個人如何作出判斷,他的第一判斷到底是以邏輯思考,或者是情感先行。舉個例說,遇上朋友做了一件錯事,T的人第一感覺通常都是直斥其非,F的人卻會考慮對方的感受而在心內來一場矛盾大對決。王艾倫的T就不用多說,你不會在@王艾倫冒險日記 看到什麼文青式的貼文,或者說他看了什麼愛情電影小說;遊記內亦可見一斑──你看見的,大多也只是一些資料性或者歷史的介紹,又或者記錄一些奇趣的經歷,但不太會看到有什麼個人感覺在裡面。
最後來到P,這個維度是解釋一個人的價值觀或者處事態度,P即Perception,相對的是J, Judge。單靠字面解釋比較抽象,所以這裡還是用例子答你。通常P的人比較彈性,J的人則比較按部就班,喜歡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什麼也預備好,最常見的情況就是J的人準時而P的人遲到,而即使J的人會遲到,也比較會預早通知。那麼是不是P的人就不好呢?在一般的工作間裡,J的人是比較有優勢,但P的人在應對突發事情上會較能從容面對。對於旅遊來說,J的人卻會比P的人將旅遊變成City Hunt,用個Excel表格把時間地點都通通記錄在內,當然到了最後行程也未必如Excel一樣,但J的人就是有事先計劃的傾向,P的人比較喜歡說走就走。雖說王艾倫去旅行都會在事前做一些準備工作,但計劃就不會太過仔細,只要能趕得上疏落班次的交通就可以,而且,他去的地方,不做準備是肯定會觸礁的。有機會的話,看看他的辦公桌式者房裡的桌面──P人通常沒有那麼整齊。
解釋過他的MBTI之後,我們來到九型人格這範疇。首先,在了解他的九型人格之前,不妨了解一下九型人格與MBTI的關係:
延伸閱讀: 九型人格與MBTI的相關性 (英文)
十分明顯,以INTP的人來說,這個人屬於5號是超級大熱門,那麼王艾倫又會不會「爆冷」呢?
九型人格:
http://tiquiz.blogspot.hk/2007/08/45.html
分數最高的很有可能就是你的性格類型。
第一型(完美型):5分
第二型(助人型):1分
第三型(自我型):7分
第四型(自我型):7分
第五型(理智型):9分
第六型(忠誠型):3分
第七型(活躍型):6分
第八型(領袖型):5分
第九型(和平型):2分
孤注一擲想他「爆冷」的人要摔眼鏡了。跟大部分的INTP一樣,王艾倫的九型人格也是屬於第5型,即觀察型或思考型。說到了第5型的男生,我們常常不禁聯想起「毒男」一詞,作為朋友我不應該這樣說他,至於你們有沒有這個感覺,我不評論了。
九型人格除了核心的性格之外,其實還有其他的角度可以分析的。首先,九型人格的9種不同性格也被分為情感中心/心中心(2,3,4)、思考中心/腦中心(5,6,7)以及行動中心/腹中心(8,9,1)。在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王艾倫的核心性格是5號,亦是腦中心的主要性格,其次為心中心的3或4號以及腹中心的1或8號。本來5號這種性格是偏內向而思考主導,在3號的加持下,你會看到他並不如我們一般所見的「毒男」那麼內向,反而有點向外宣揚自己成功的事情的傾向,同時,他也受4號的影響,性格上喜歡我行我素,也喜歡一些常人不會做的事情,所以你也想到,他為何這麼熱衷玩廢墟和去一些特別的地方旅行。至於在腹中心方面,雖然顯然沒有心中心和腦中心那麼活躍,但8和1號較大的比重也看得到他相對地是個行動派,配合他NP多想法的傾向,他比其他人更有行動力,不會做個空想家。
另外,其實九型人格還有副型、性格升降這些東西可以詳細說明,不過這些事情也許要跟他十分稔熟才會有機會看得出,而且概念也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此擱筆,不過有興趣的人可以留個言,繼續詳談的。
看看之後有沒有機會再替其他朋友或者名人去寫這些性格分析文章吧。
http://aamusictravel.com/…/%e7%8e%8b%e8%89%be%e5%80%ab%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