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switzer font google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switzer font google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switzer font google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switzer產品中有5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ตัวตนในความทรงจำ BOSS Switzer บทที่ 8 8/11| The Lost Memories: Hymn of the valkyrie รับชมคลิปที่นี่ครับ https://youtu.be/CS2LH2yj49o #MRSilver #The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萬的網紅เล่าไปเรื่อ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หนึ่งในการแข่งขันวิ่งมาราธอนที่เก่าแก่ที่สุดในโลก ก็คงจะหนีไม่พ้นกับบอสตันมาราธอนใช่มั้ยครับ ที่ถูกจัดขึ้นภายในประเทศสหรัฐอเมริกา โดยรายการนี้จัดแข่งก...

switzer 在 Din 靛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4:00:22

【戰火下的小花、Pad man與Kathrine Switzer】 返工戴口罩化眼妝那張阿拉伯女郎,濃濃的眼線真實發生在阿聯酋那幾個富裕國家的女士身上。當地的女性可以把僅能外露的雙眼畫得美艷動人,可是,即使罩袍或者有宗教上的意義,但對女性來講還是一種歧視。 近來終於看了《戰火下的小花》(The ...

switzer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23 03:23:12

「千金」從來是對人家女兒的敬稱,但在香港跑圈,卻有另一層意義。 香港渣馬「馬拉松挑戰組」的參賽港人,男的跑進三小時,女的跑進三小時三十分,都有千元賞金,「千金先生/小姐」一名即由此以來。 但我一直都為「千金小姐」抱不平,因為「千金先生」年年有張熱血沸騰的合照。但「千金小姐」呢?來到三小時半,完賽...

  • switzer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31 14:01:54
    有 4 人按讚

    ตัวตนในความทรงจำ BOSS Switzer บทที่ 8 8/11| The Lost Memories: Hymn of the valkyrie

    รับชมคลิปที่นี่ครับ https://youtu.be/CS2LH2yj49o

    #MRSilver #TheLostMemories #Ragnarok #Ro #เกมมือถือ

  • switzer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0 12:03:54
    有 1,923 人按讚

    2020東京奧運,號稱是「性別平等」奧運,你知道為什麼呢?
     
    這得從歷史來看。
     
    前天我去參觀「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看到一百年來女性在運動上的推進,相當感動。
     
    #54年前女性仍被禁止參與馬拉松

    Kathrine Switzer是一位熱愛跑步的女性,雖然她的教練堅持女性無法完成馬拉松,但她仍努力訓練並代表俱樂部報名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Switzer以原本貫用的中性縮寫註冊成功、取得參賽資格,進行賽事。但跑到一半時,被賽事人員發現她是女性,試圖阻礙她、要將她趕出比賽,但Switzer仍堅持跑完全程(你可以想像那畫面嗎?)
     
    當時波士頓田徑協會主任對此表示:

    「女人不能參加馬拉松比賽,因為規則禁止這樣做。我們不遵守規則,社會將陷入混亂。…..如果那個女孩是我的女兒,我會打她。」
     
    這次賽事後,勇敢的Switzer和其他女選手努力與田徑協會溝通,希望開放女性參與的機會。

    在她們的努力下,五年後,波士頓馬拉松終於開放讓女性跑者正式參賽,而且,連之前努力要把Switzer趕出比賽的賽事人員也幫助推動女性參賽!
     
    #奧運的性別平等推進

    其實不只是田徑,許多現在大家習以為常、女性能自由參與的 #運動空間,都是這樣一步步辛苦爭取而來,並非從天而降。奧運中的女性,當然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1896年 首屆奧運有女性運動員,但無參賽權。

    1900年 女性取得少部分奧運項目的參賽權。

    1928年 奧運首度開放女性參與田徑項目。

    1981年 國際奧運組織首次出現女性委員。

    1991年 奧委會制定的新規章,所有新增加的項目必須男、女選手都可參與。

    1997年 國際奧會首位副主席由女性擔任。

    2012年 首次所有奧運參賽國皆有女性參與。

    2014年 國際奧會改革議程中,將性別平等列為重要議題,將參賽選手男女性別比各佔50%列為目標。

    2020年 首屆「性別平等」的奧運。
     
    東京東奧在性別平權上的突破包含:

    ⁠🏅女性運動員達48.8%,為歷屆奧運最高。
    🏅增加9個男女混合項目,總數提升到18個。
    🏅獨木舟、賽艇、射擊、柔道、帆船、舉重項目,首次實現男子及女子項目一致。
    🏅首次開幕式上鼓勵各代表隊任命各一名女性及男性擔任掌旗官(以往旗手一位且多為男性)。
    🏅規定每個代表隊運動員至少有一位女性及一位男性運動員(過去曾有部分代表隊禁止女性參加)。
    🏅在《奧林匹克憲章》中通過納入禁止性傾向歧視。
    🏅為歷屆奧運中最多出櫃LGBTI+選手(據Outsports統計共168位)。

    本次東奧開始前,國際奧會便宣示:

    「不分性別、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參與體育活動,作為奧運的領導者,國際奧會正不斷採取行動促進性別平等。」

    #台灣男女選手都傑出
    #台灣女性選手超亮眼
     
    台灣過去歷屆奧運共得到24面奧運獎牌,其中女性共獲15面(4金、4銀、7銅),佔62.5%。

    本次東奧,台灣68位參賽選手中有35位女性,人數超過一半。

    台灣獲得的12面獎牌中,女性獲得6.5面(1金、1銀、4.5銅,銅牌包含混雙),可見不分性別,台灣選手表現皆相當傑出,和東奧設定的標準比,台灣女性選手的表現,又更為突出!

    #從基層開始支持更多女性進入運動領域

    奧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 #體育深耕 不能只停留在奧運,更要從小且從基礎做起。

    我在立法院內多次對此質詢及提出預算案,便是希望能從基層體育開始,在學校教育、全民運動到選手培訓等面向,打造更加友善、更加平等、不受暴力傷害的運動環境。(歡迎參考:https://bit.ly/2XIX7v5 , https://bit.ly/3qk4cec , https://bit.ly/3D1BfLB , https://bit.ly/2N6a8Kf , https://bit.ly/2W7r3As , https://bit.ly/3D34ihN , https://bit.ly/3szL3rb

    只有每個孩子不分性別,都愛運動,都能擁有平等的機會以及支持來發展,台灣的體育潛能才是真正發揮!
     
    #遺憾與歧視仍然有
    #改革和突破要繼續

    這些年來,台灣體壇和奧運在性別平等上都有進展,我們很開心看到許多女性自在發揮運動專長,不再需要像過去許多女性選手,必須刻意隱藏自己的女性身分。

    但,性別平等這條路上,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像本次東奧籌備及舉辦期間便發生許多重要的性別事件:

    ⁠🔎⁠東京奧運主席因發表歧視女性言論,在輿論批評下辭職,改由前奧運選手橋本聖子接手,東京奧組委因而檢討將朝增加女性參與決策的方向邁進。

    ⁠🔎⁠美國體操隊核心運動員Simone Biles在比賽期間察覺需要先處理自己的身心狀態,所以在決賽前決定退出比賽。

    她的決定和說明,促使大家更加重視心理健康議題,以及體育領域的性侵害、性騷擾問題及 #MeToo 運動。(2017年美國體操隊爆出史上最嚴重的性侵案,上百位選手站出來指證遭隊醫性侵,Biles是其中一位長期受害者,也是唯一一位現在仍繼續參與國際賽事的倖存者。)

    ⁠🔎⁠為了抵制體操界性化女性的現象,德國體操隊選擇穿著覆蓋大腿的長褲型緊身衣上場。
     
    ⁠🔎⁠韓國射箭選手安山(An San),只因為剪短髮、就讀女子大學,便遭許多韓國網友列為「女性主義者」及「仇男」,並被嚴重攻擊。

    以上列出的,只是有被報導的部分事件。

    在台灣,我們偶爾還是會看到針對女性是否賞心悅目、男性運動員是否能有陰柔動作等各種爭論;也還是有女性運動員遭遇性騷擾等事件、從小訓練期間遭受性侵害的事件;各種數據也顯示女性在基層參與運動的比例仍然較低。

    這些現象都提醒著,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當下,前方還有更多的路要大步邁進。

    就像勇敢「破壞社會秩序」報名參賽的女選手Kathrine Switzer在跑道上被驅趕的50年後,再度參與波士頓馬拉松時所說的:

    「看看過去50年我們做的改變,未來的50年,我們肯定會做得更好!」
     
    下一屆2024巴黎奧運的Logo已經揭曉,法國作為主辦國,決定用一張女性臉龐,向女性運動員致意,並呼應1900年的巴黎奧運,就是首度開放女性參賽的奧運!

    曾經是大學田徑校隊的我,親身體會過運動帶給我的許多挑戰、成長與快樂。期待三年後的巴黎奧運,以及未來台灣基層的各種運動場域,都能看到更多人,從小到大,不分性別,在運動場上自在翱翔,揮灑汗水,為更好的自我而突破。

    也提醒大家,帕運會緊接著將在8月24日開幕,歡迎大家和我一起關注,繼續為台灣選手加油!

    最後,一定要向大家推薦我去看的這個「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去了解與感受女性參與運動的突破過程。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台灣的體育發展更加平等、友善與茁壯!
     
    【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
    展期:2021/08/05-12/12,0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
    費用:免費
    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管理處、臺灣國家婦女館、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 switzer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29 17:06:49
    有 752 人按讚

    #遺忘50年的跑者 🏃‍♀️🎽🇺🇸

    「致敬那些被歷史遺忘的女性跑者們......」說起女性參與馬拉松的歷史,許多人會直覺想起1967年,偷偷參與波士頓馬拉松的凱薩琳.斯威策(Kathrine Switzer)。當年20歲的她,為進入禁止女人的波士頓馬拉松,以縮寫姓名「K.V. Switzer」報名,騙過主辦單位誤以為她是男性,也成為女性參賽的精神象徵之一。然而事實上,斯威策並非完成馬拉松的首位女性。早在1959年,艾琳.皮珀(Arlene Pieper)就完成了派克峰馬拉松,且從未遭到阻攔。只不過,在短暫的女性運動史中,皮珀被遺忘了長達50年。直到4月26日她在家中過世,才吸引媒體報導、並回顧女性爭取運動權的歷史記憶。
    .
    馬拉松(Marathon)原意取自希臘的馬拉松戰役,指的是標準距離為42.195公里的長途競賽,通常以公路賽進行,但也可以在有高低起伏的越野賽道上舉行。皮珀所參加的派克峰馬拉松(Pikes Peak Marathon),就是一項越野跑競賽。參加者會從派克峰山腳的城鎮曼尼通斯普林斯(Manitou Springs)為起點,沿路爬升到海拔4,302公尺的派克峰頂部,再下山才算完成整趟行程。
    .
    在半世紀前,許多馬拉松競賽、包括奧運馬拉松都是禁止女性參賽的。例如負責管理波士頓馬拉松的業餘田徑聯盟(AAU)就曾禁止女性跑超過1.5英里(約2.4公里),原因是他們認為女性可能會因長途奔跑導致子宮脫落。也因為如此,當時強行參賽的斯威策,遭到許多人攔阻。1967年她偽裝成男性報名,但開跑沒多久,她的跑者編號便被一名男性試圖撕去、要她滾開。當時的攝影照片,也成為女性參與體育賽事的重要象徵之一。
    .
    但是相較於斯威策在波士頓馬拉松的悲慘境遇,位於科羅拉多的派克峰馬拉松則並非大型競賽,也從未禁止過女性參賽。只不過當時的社會氛圍依然認為女性不擅跑步、甚至擔心會子宮受傷的情況下,創始於1956年的派克峰馬拉松,前兩屆都沒有任何女性報名。
    .
    直到第三年,皮珀才和丈夫一起參賽、還帶著年僅9歲的女兒一起加入。另外當時還有另一名女性Katherine Heard-Fahl同樣也報名參加,但三名女性中,只有皮珀一人跑完全程。而在完成派克峰馬拉松後,皮珀也沒有受到任何媒體關注,就和丈夫默默回到了兩人在科羅拉多開設的健身中心工作。
    .
    被歷史長年遺忘,是什麼滋味?直到2017年,她接受波士頓公共廣播電台採訪時說:「其實到了終點線的時候,我感覺很好。我確定自己有點累,但還沒感覺到精疲力盡。」
    .
    她的成就並沒有在體育界引起轟動,並且極少人知道。直到60年代,吉伯、斯威策等人遭受禁賽打壓、女性在運動場域的不平等才漸漸受人關注。1896年就開始的奧運馬拉松項目,直到1984年,才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時追加開放第一屆女子馬拉松。
    .
    在皮珀之前,其實還有不少女性前輩試圖參加馬拉松,但都屬於「非官方參與」,也不會被記錄在結果中。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曾開放女性參與賽跑,用於紀念希臘女神赫拉。1896年,在雅典舉辦的第一屆奧運,當時也有一位希臘女性拉維瑟(Stamata Revithi)想報名卻遭到拒絕,最後只能自行參加,以5小時30分鐘左右的成績跑完全程,不被官方紀錄。1926年,英國跑者皮爾西(Violet Piercy)也參與了國際田徑聯合會(IAAF)的馬拉松賽,但同樣是非官方認證,最後拿下3小時40分鐘的成績。

    而除了馬拉松之外,事實上許多運動項目在剛發明的時候,也都曾出現過類似的女性禁令。例如19世紀晚期,開始出現具有鍊條與鍊輪的現代化兩輪腳踏車,不過在發明之初,騎腳踏車也曾被認為會傷害女性的子宮與生育力。VOX報導,當時甚至有人撰文指稱女性騎車會罹患所謂的「自行車臉病」(bicycle face):患者會臉紅或臉色蒼白、眼睛周圍暗沉、看起來十分疲倦。但以如今標準看來,這些「症狀」只是人在運動時會出現的正常生理狀態而已。
    .
    到了後來,腳踏車更成為1890年代,女性用於組織爭取投票權、身體自主權、以及自由移動的重要工具:女性不僅可負擔購買交通工具的金額,更能獨自前往更遙遠的地方,不需要傭人、車夫或家人的陪伴。當時安妮.倫敦德里(Annie Londonderry)更成為第一位依靠腳踏車長途旅行、並且成功環遊世界的女性。
    .
    腳踏車也掀起「理性服飾運動」(the Rational Dress Movement),女性得以擺脫束胸馬甲、穿起行動更輕便的燈籠褲。爭取投票權的女性主義者蘇珊.安東尼也曾稱騎腳踏車為讓女性獲得解放的「自由機器」。
    .
    photo credit:派克峰馬拉松

    #女性 #運動 #歷史 #馬拉松 #跑步 #奧運 #腳踏車 #woman #ArlenePieper #KathrineSwitzer #marathon #udnglobal #轉角國際 #國際新聞

  • switzer 在 เล่าไปเรื่อ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06 20:00:39

    หนึ่งในการแข่งขันวิ่งมาราธอนที่เก่าแก่ที่สุดในโลก ก็คงจะหนีไม่พ้นกับบอสตันมาราธอนใช่มั้ยครับ ที่ถูกจัดขึ้นภายในประเทศสหรัฐอเมริกา โดยรายการนี้จัดแข่งกันมาตั้งแต่อดีตในปี1887 ในปัจจุบันนี้ก็ปาเข้าไปเป็นปีที่134เข้าไปแล้ว
    ---------------
    เพลย์ลิสต์ เล่าไปเรื่อย
    สาระรอบโลก : https://goo.gl/6JKf5C
    เรื่องดังในอดีต : https://goo.gl/Rh29GV
    ลึกลับ : https://goo.gl/ERvgD5
    ---------------
    ดนตรีประกอบ
    Business As Usual
    Crock Pot
    Fallacy
    Destination Unknown
    ได้รับอนุญาตภายใต้ ใบอนุญาต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
    ---------------
    ถ้าชอบคลิปนี้ อย่าลืม กดไลค์ กดแชร์ กันด้วยนะครับ
    ขอบคุณทุกท่านที่รับชมครับ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