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suunto官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suunto官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suunto官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suunto官網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92的網紅張逸先 Afa_Zh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簡單大方,是Suunto D5給人的第一印象(真的是潛水錶嗎?也太有質感了吧!)。我手上拿到的是白色款,但在官網上看了消光黑還有銀白配色版也都讓人手癢。對於女生來說D5錶面是有點偏大,不過誰說女生不能帶大錶呢?手錶也可以男友風的~ - 北歐風的外型讓人隨時都想戴著,不會像以往Suunto電腦錶...

suunto官網 在 Afa Zhang | Aqua Performe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1 14:01:20

簡單大方,是Suunto D5給人的第一印象(真的是潛水錶嗎?也太有質感了吧!)。我手上拿到的是白色款,但在官網上看了消光黑還有銀白配色版也都讓人手癢。對於女生來說D5錶面是有點偏大,不過誰說女生不能帶大錶呢?手錶也可以男友風的~ - 北歐風的外型讓人隨時都想戴著,不會像以往Suunto電腦錶的款式...

  • suunto官網 在 張逸先 Afa_Zh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23 20:29:32
    有 42 人按讚


    簡單大方,是Suunto D5給人的第一印象(真的是潛水錶嗎?也太有質感了吧!)。我手上拿到的是白色款,但在官網上看了消光黑還有銀白配色版也都讓人手癢。對於女生來說D5錶面是有點偏大,不過誰說女生不能帶大錶呢?手錶也可以男友風的~
    -
    北歐風的外型讓人隨時都想戴著,不會像以往Suunto電腦錶的款式不是那麼的適合在日常生活。重點是有超多各種顏色的時尚錶帶可以選擇,30秒就可以換錶帶,不需工具不需求人喔。拿來搭配平常穿著,或是防寒衣配色也是不為過的。
    -
    Suunto D5基本規格
    。防水深度 100米
    。潛水模式空氣高氧自潛儀表Tltle 支援Tank POD無線發射器
    。全彩LED顯示螢幕
    。3D數位指北針
    。無需工具即可自行更換錶帶
    。充電式電池
    -
    D5最大的特色就是使用方式變得超!簡!單!只有三個按鍵,不用看說明書我就已經會用了!三個按鍵功能分別是:上、下、進入(短按)與退出(長按),是不是很簡單?D4i在學習使用上需要花一些時間去記如何調整各個設定,但D5不用5分鐘就會使用了。
    我現在還是很常忘記要D4i怎麼按才能到我要的設定,要按了半天才找到,D5真的救了像我的3C笨蛋們啊!另外D5的潛水資料,只要藍芽打開就會直接上傳到手機APP,不像以前要一直按到LOG介面找資料來去研究每一潛的狀態,這點對於訓練來說方便許多。最帥的是錶會直接幫你算每潛下潛和上升速度,上來作完恢復呼吸,就可以看到剛剛那一潛的速率和下潛時間啦!
    -
    實際操作體驗
    D5可以在水面停留時直接開啟計碼表,這樣在深度訓練當別人潛伴時,可以不用在自己水面休息時間的數字上加加減減,去算對方已經下潛多久。原本的D4i要跳回時間的介面才能按碼表,相比之下D5這設計方便很多!
    D5的錶面又大又清楚,在讀取錶面資訊上非常清楚,而且每一潛都會有編號,如果海上不想特別去看數據,回到岸上有編號就能非常快速翻閱紀錄然後檢討。
    對於大深度訓練來說,手錶的提示非常重要!錶戴在手上,提示聲響容易會因為我們戴著頭套聽不到,所以比賽時,會看到有的選手將電腦錶塞在頭套內。但D5的提式除了聲響,也多了震動,所以就算沒聽到也能感受到啊!
    那穿防寒衣能不能感受到震動呢?答案是:可以!即使穿著3mm的防寒衣再戴手套都能感受到喔!不過戴著手套,D5震動的感受會有點微弱,但只有穿防寒衣是沒問題的。深度設定可以設定到5組,潛水時間跟水面鬧鐘也可以另外設定。如果30米到55米的潜水:水面休息時間 = 最大深度 /5(取分鐘數)。想在這深度多次潛水,務必有充足的休息時間避免減壓症的問題,這時水面鬧鐘可以設定個15分鐘,來好好休息調整狀態跟訓練計畫。
    -
    Suunto App
    前面有提到D5的一大改革是能連接手機App讀取潛水紀錄,那這個動作會不會很難設定呢?如果你試過用Air Pods耳機連結手機聽音樂的人,基本上就是這樣快速簡單!
    上岸後只要把手錶藍芽打開,手機APP一開就會自動上傳資料。洗完澡回來就能檢討剛剛的訓練狀況,寫個筆記然後想辦法改善!甚至也能在APP上看到朋友們的訓練狀況,就算人在不同地方,還是能關心朋友的訓練互相加油打氣,這點真的超棒的!期待之後大家用了D5後都能跟我當朋友~這樣可以互相分享訓練心得或是討論怎樣變得更好更棒啊!
    -
    在整體造型和使用方式的升級就已經讓我愛死D5了。簡單又漂亮的手錶,不用擔心戴著它出去跟朋友吃飯會不會很奇怪;下水的時候D5又有很棒的功能性,可以說是上的了廳堂下得了海洋──重點是價格與D4i相比價差沒有太大。而且D5改用充電式電池,可以隨時用USB充電,也減少以往要更換電池的麻煩。
    -
    Suunto D5評價
    1.電池續航力
    D5的電池續航力能多長呢?以我上課教學使用的情況來說,大概一天半會完全沒電,所以每晚我都會拿去充電。但是如果沒有下水,在城市日子裡使用大概五六天都不用充電。如果可以的話,還是會希望續航力能再好一點,如果出國訓練或是玩水的潛水頻率應該會更高,這樣忘記充電就不用擔心第二天沒電腦錶可以用了!
    -
    2.深度曲線圖
    在自由潛水的訓練上,其實很需要分析深度的每一個時間和曲線。如果在APP上的深度曲線圖能放大到像D4i之前的數據畫面,讓我可以知道花了多少秒到達提氣的階段?提氣後到free fall階段有沒有影響速率?free fall速率又如何?這些都是選手訓練時需要的資料用來檢討改進的。
    以前D4i需要在錶上一直按按鍵來調閱一格一格的紀錄,有點麻煩。D5雖然在APP上可以看到每一潛的深度曲線,但是無法放大檢視來計算出需要的數據有點可惜。雖然在電腦上是可以放大檢視的,但還是期待在手機APP就可以做到這件事,這會是超棒的升級啊!
    -
    3.Suunto App
    D5雖然在APP上可以看到每一潛的深度曲線,但是無法放大檢視來計算出需要的數據有點可惜
    -
    最後總結
    Suunto D5價格說貴也不是真的貴,因為造型和功能性我覺得物超所值,不會有太多用不到的功能。除了以上介紹自由潛水的部分,水肺潛水也多了指北針的功能,對於水中導航很方便。而且LED螢幕在夜潛與低光源時都可以看得清楚,,這個應該是很多潛水員需要的功能,所以非常推薦給潛水的朋友們,市面上又多了一個很棒的選擇!歡欣鼓舞~~~
    -
    Thanks @suunto @suuntodive

  • suunto官網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5-10-18 01:17:59
    有 306 人按讚


    【我怎麼知道當次的「訓練效果」如何?】

    只要有帶心跳錶的話,每次用GARMIN的運動錶訓練完,選擇「詳細資訊」後,錶上都會顯示15項分析數據,其中一項是我到今年才搞懂的數據,那就是「訓練效果」(Training Effect,以下簡稱TE)。
    【請參考圖一】

    這項數據是由FIRSTBEAT這家公司的演算法所分析出來的,目前除了GARMIN的運動錶有之外,Samsung與Suunto的穿戴式裝置也有。對FIRSTBEAT這家公司有興趣的可以參依這篇:http://rocky549.blogspot.tw/2015/08/firstbeat.html

    我原本以為這個數據沒什麼意義,但每次訓練完它都會在列表中,實在很礙眼,所以才下定決心要把它搞懂,看它到底是怎麼被定義出來的。而且我也想更客觀地確認「我這次訓練到底算是『輕鬆』還是『辛苦』?」訓練效果(TE)似乎就是為了滿足這項需求。

    曾得過七次山徑跑世界冠軍的傳奇人物強納森.懷亞特(Jonathan Wyatt)曾說:「我真的很看重『TE』這個分析數據。它不但即時告訴我當前訓練的費力程度,也為我的訓練情況提供了很棒的資訊。這就是科學化訓練該有的樣貌啊!」

    他的這句話讓我更有動力要把它的來龍去脈給搞清楚。

    ==
    【TE替你的訓練效果分級】

    從FIRSTBEAT的官網上的資料可查出:TE是一項個人化的量化指標,它的數值是從1.0~5.0。當然,數值愈高也代表訓練愈辛苦,身體承受的壓力愈大。

    TE1.0~1.9
    自覺量表:非常輕鬆
    有氧效益:動態恢復
    效果描述:它主要的目的在「縮短恢復時間」,當你在這個訓練效果中訓練達一個小時以上,可以替有氧體能打好基礎,對入門跑者來,這種訓練量的課表很適合用來發展有氧耐力的基礎。但對於訓練有素的跑者而言,此種訓練量對運動表現完全沒有幫助。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訓練結果一直在這個區間,你的成績永遠不會進步。

    TE2.0~2.9
    自覺量表:輕鬆
    有氧效益:維持體能
    效果描述:這類的課表有助於維持你目前的有氧能力。此外,具有這類效果的訓練也能替未來的高強度訓練打下穩固的基礎。此級訓練量的課表對任何訓練計畫都是不可獲缺的一部分,它是體能維持穩固的基礎,就像建築物的樑柱一樣。

    TE3.0~3.9
    自覺量表:中等強度
    有氧效益:提升體能
    效果描述:TE3.0以上的課表,若能每週練2次就能有效提升有氧運動表現(但不宜超過4次),而且這級訓練效果還不需要特別的恢復時間。

    TE4.0~4.9
    自覺量表:很辛苦
    有氧效益:大幅度提升體能
    效果描述:TE4.0以上的課表若能每週練1~2次就能大幅提升有氧運動表現,但前提是中間需要穿插TE1.0~2.9之間的恢復訓練2~3次。

    ⓄTE5.0
    自覺量表:非常辛苦
    有氧效益:訓練已經超量(Overreaching)
    效果描述:這類課表也能大幅提升有氧運動表現,但休息時間要延長很多,身體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TE5.0雖然代表效果十足,但這種下猛藥的練法對身體同時也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不宜多練,太常進行這類特效藥的課表會導致過度訓練(Overtraining)。不建議入門跑者吃下此類課表,只適合體能水準較高(跑力50以上)的跑者在特定的情況下服用。
    ==

    【TE到底是怎麼定義出來的?可靠性如何呢?】

    計算TE需要兩種資料:(1)背景參數與(2)即時參數。

    (1)背景參數就是指使用者資料,像是: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以及最重要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一定要實際檢測出來,不能套公式。檢測方式請參考本書前面的章節。另外還有一些資料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上傳訓練結果後所計算得到數據,像是活動量級(Activity Class)、恢復時間與每月運動量。活動量級的分級標準是從每週的訓練時數與頻率來判斷。
    【請參考圖二】

    (2)即時參數就是在運動過程中不斷輸入演算模組的資料,以跑步來說就是心率、配速和高度以及「EPOC最高值」(Peak EPOC)來評估。前面已經談過,訓練結束耗氧量會比平常安靜狀態來得高,增加的耗氧量我們就稱為EPOC。因此他們就是利用下圖來決定你此次訓練的效果,座標軸中的橫軸是活動量級,縱軸是EPOC的最高值,裡頭的五條斜線分別代表TE 1.0~5.0。(若對EPOC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ttp://rocky549.blogspot.tw/2015/09/epoc.html)

    【圖三】同樣的訓練量對活動量1級的跑者而言已是超量訓練,但對溉量5級的跑者而言,訓練效果僅僅只能維持體能而已。

    如此,只要我們知道你的活動量級與此次訓練過程中的EPOC最高值,就能評估此次你的訓練效果為何。例如同樣是EPOC最高值為50 (ml/kg)的訓練,對活動量1級的跑者來說,訓練效果已達5.0以上,已經是超量訓練,但對活動量5級的跑者而言,效果還不到2.0,所以這種訓練幾乎無法提升他的體能。

    換句話說,活動量級較高的人需要更艱苦的訓練,達到更高的EPOC,才能達到相近的訓練效果。比如說今天想要達到TE4.0的效果,活動量10級的跑者要達到EPOC 200才行,但活動量5級的跑者只要到100即可。

    目前TE也可以在訓練當下即時顯示,所以運動員現在可以在開始訓練後,藉由監控TE的數值來判斷今天的訓練到何時可以結束。這樣就能確保訓練達到最佳化,又不會練得太累或太輕鬆。我建議跑者可以把TE設在跑錶的其中一個顯示頁面上,藉此監控即時的訓練效果。

    TE很接近訓練量的概念,它是把「訓練強度」與「訓練時間」加成起來的數據,再量化你的訓練效果。比如說你全力跑一場10公里的路跑賽跟全程馬拉松的結果都會接近5.0,像間歇、節奏跑與長距離的LSD,雖然結果不同,但如果時間拿捏恰當的話效果都會落在最佳大的在3或4。

    【註】目前具備FIRSTBEAT所提供的TE這項功能的裝置有:
    GARMIN:610, 620, 910XT, 920XT, Fenix 2, Fenix 3, epix (GARMIN的跑錶,從610之後就加入這項分析功能)
    Suunto:t3, t4, t6, Abit3
    Samsung:Gear S, Gear Fit, Gear 2, Gear 2 Neo, GALAXY S5, GALAXY Note 3, GALAXY S4

  • suunto官網 在 徐國峰 HSU KUO F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08-30 06:11:00
    有 263 人按讚


    【我最想去上班的公司:FIRSTBEAT】

    科學化訓練能逐漸普及,穿戴式科技功不可沒,但硬體若沒有運動科學研究的支持,仍無法使運動員信服。

    以我現在使用的是Garmin Forerunner 920XT來說,原本我不太相信錶中所顯示的「恢復時間」(Recovery Time)、「消耗卡路里」(Energy Expenditure)、「訓練效果」(Training Effect, TE)與「預估最大攝氧量」(VO2max Test)這些分析數據。因為我以為那些都只是隨意估算出來的數字,參考價值應該不大,但後來才知道這些分析數據的演算法都是由FIRSTBEAT這家公司所耗費很大的力氣所研發出來的。只要你誠實地設定個人基本資料,包括年齡、體重、身高、最大心率、安靜心率與心率區間,每次訓練完後錶上的這些分析數據就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甚至比專業的教練還要可靠,因為它是根據你過去的訓練數據所統計出來的結果。

    早在九〇年代初期,FIRSTBEA的創始人之一魯斯科教授(Professor Rusko)在芬蘭的奧運研究中心就已經致力於自主神經系統與運動員過度訓練的研究。他研究的目標是「量化」運動員的表現和恢復情況,用來量化的關鍵數據是「心率變異度」(Heart Rate Variability, 簡稱HRV)。這些HRV的研究後來也被用來評估非運動員的生理狀況和健康指標。

    FIRSTBEAT已成立了十三年(成立於2002年),光是運動生理學、統計學與運動科技的專家以及運動員總共就聘任超過四十位,專業背景不只包括生理學和數學,還有行為研究專家,是一家專門分析運動生理數據的公司。他們以實用為目的,提供個人化體能、壓力指數、睡眠狀況與恢復時間的科學化評估。他們除了替Garmin處理訓練數據分析與體能評估,也同時提供給三星(Samsung)與Suunto的穿戴式裝置。他們的產品,全都是以運動生理的研究為基礎,這些研究的原始資料(Raw Data)全都以心率數據為主,其中最重要的演算模型是心率函數(Heart Function)和心率變異度(HRV),我想這也是他們把公司取名為FIRSTBEAT的理由。

    他們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是基於「科學」(主要是運動生理學與數學這兩種專業),而且數據都是從實驗室和田徑現場收集回來的。FIRSTBEAT所設計出來的演算法,已被國外數百個菁英運動團隊所採用,全世界的使用者已超過百萬。對於如此專業的運動生理學研究來說,能有這麼多的運動愛好者能夠接受與開始利用這些量化數據來進行訓練,可見他們從專業學術研究「轉化」到一般人可以接受的這段過程,必然下了不少苦心。

    他們在官網上提到:「我們的任務是提供有意義的運動生理資訊,以助於提升人們的健康與運動表現。」

    從26歲退伍之後,到現在都還沒有到任何公司任職過,因為自己很不想過上班族的生活,但有一天如果我想找工作的話,FIRSTBEAT絕對是我的第一首選。

    註:FIRSTBEAT的官網:http://www.firstbea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