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stryker產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stryker產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stryker產品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Magic Leap 夢醒時分,創始人辭 CEO 後再創業,押注 AI 虛擬人 作者 雷鋒網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01 日 14:16 | 2016 年,一段 7D 影像走紅,畫面令人驚奇:一隻鯨魚從體育館地面一躍而起,落回地面時濺起水花,一旁的觀眾發出陣陣驚呼,似乎沒有穿戴...
stryker產品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Magic Leap 夢醒時分,創始人辭 CEO 後再創業,押注 AI 虛擬人
作者 雷鋒網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01 日 14:16 |
2016 年,一段 7D 影像走紅,畫面令人驚奇:一隻鯨魚從體育館地面一躍而起,落回地面時濺起水花,一旁的觀眾發出陣陣驚呼,似乎沒有穿戴任何裝置就可裸眼看戲。
這段影像出自 Magic Leap,神祕無比又估值奇高、數次身處負面風波甚至陷入出售境地的擴增實境裝置新創公司。
2020 年 5 月,Magic Leap 創始人 Rony Abovitz(首圖)宣布辭去 CEO,直到最近,他的新公司浮出水面──這次,Rony Abovitz 要打造「虛擬人」(synthetic beings),專注 AI 角色和互動式故事。
看來,Magic Leap 十年 AR 夢結束之際,新嘗試開始了。
15 年實現雄心壯志
美國時間 17 日,外媒 VentureBeat 獨家報導,Rony Abovitz 的新公司名為 Sun and Thunder──實際上官網顯示,公司於 2020 年秋季成立。
Rony Abovitz 受訪時表示:
Sun and Thunder 要做的是技術、智力、藝術的融合,旨在設計虛擬人,要在空間運算(spatial computing)的技術之下,或是在 Magic Leap 試圖創造的 MR(混合實境)體驗下講故事。
據他透露,虛擬人的靈感源於動畫工作室和遊戲(如 Inklings)一些神話概念,以及 Island Records 等音樂廠牌的自由創作精神。
據了解,Sun and Thunder 團隊還不到 10 人,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一直保持如此規模。Rony Abovitz 認為,約需 15 年才能實現雄心壯志:
我意識到至少需要 15 年製作和打造潛在技術、有創意的頂級產品。我得到的教訓是要保持謙虛、低調、豁達,把事情做好真的很重要。
目前公司還在進行不少實驗性工作,主要是為了「放大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Rony Abovitz 將 Sun and Thunder 所處的發展階段稱為是「超新星」(supernova)階段。
Sun and Thunder 的第一個 AI 角色、第一位虛擬藝人是 Jako Vega(又稱 Yellow Dove),人設是穿越時空的流浪歌手,電影正在製作。
按計畫,今年 Sun and Thunder 將嘗試推出短片,向人們展示嘗試的東西,其中有些概念聽起來可能更像是科幻小說才有的東西(例如創造具「真正智慧」的 AI 角色),似乎與 Magic Leap 當年發表體育館鯨魚影片如出一轍。
Rony Abovitz 強調,雖然 Sun and Thunder 的業務涉及上述技術,但新公司與 Magic Leap 無關。
話雖如此,我們還是很難不想到 Magic Leap。
2017 年 12 月,Magic Leap 第一款黑科技產品揭開面紗,名為 Magic Leap One Creator Edition。
Magic Leap One 主要針對 C 端市場,應用場景包括購物、娛樂及效率三類。硬體方面,Magic Leap One 包含三部分:一個 AR 眼鏡 Lightwear,一個手把和一個處理器 Lightpack。
發表半年多後的 2018 年 8 月,Magic Leap One 才開始透過 Magic Leap 官網和 AT&T 門市販售。
一般而言,一款智慧硬體正式發售後,就會有媒體和科技圈人士拆解、評測。就在第三方紛紛評論之時,Magic Leap 於 2018 年 8 月 27 日發文,重點解釋產品背後的技術──不是別的,正是空間運算。
Magic Leap 表示:
Magic Leap 將數位光場訊號與人眼、腦結合,人腦視覺皮層為 Magic Leap One 的螢幕,Lightwear 和 Lightpack 則是為繼續開發環境辨識、背景感測的 AI 技術提供平台。
總體來說,空間運算可得出結合數位光場、感測和運算的仿生系統。
既然 Sun and Thunder 要在空間運算技術下、混合實境體驗打造虛擬人,那 Rony Abovitz 的新專案其實離 Magic Leap 並不遠。
Magic Leap 的興與衰
2011 年,Magic Leap 成立,發行名叫 Hour Blue 的 AR App,跨出
AR 領域的一大步。
之後幾年 Magic Leap 遲遲不發表產品,只透過 Demo、專利申請等吊眾人胃口。人們對產品的預期持續提升,公司估值也不斷上漲,一度成為史上最貴「概念」公司,前後融資 26 億美元,估值早在 2017 年就達 60 億美元。
Magic Leap 創立後的主要融資情況:
2014 年 10 月,B 輪 5.42 億美元,Google 領投,高通、KKR、KPCB 等跟投。
2016 年 2 月,C 輪 7.935 億美元,阿里巴巴領投,投資方還包括 Google、摩根大通。
2017 年 10 月,D 輪 5.02 億美元,新加坡政府旗下淡馬錫控股領投,參投方包括 EDBI、巴西 Grupo Blobo 及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
2019 年 4 月,獲得 2.8 億美元融資,投資者為日本最大的行動營運商 NTT DoCoMo。
Magic Leap 首款產品問世後,眾人卻覺得很失望,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於:
水平視場角只有 40 度。
並沒有採用之前宣稱的光纖掃描技術,而是與 HoloLens 相同的光波導技術。
互動設計類似 ARKit。
之前 Rony Abovitz 表示核心技術是一塊類似鏡片的玻璃,他稱之為「光學晶片」,但並沒有用在產品。
《Wired》雜誌記者 Jessi Hempel 體驗 Magice Leap One 時發現,這款產品有不少問題,比如說手把失靈、畫面卡頓等。最終他的評價是:
說實話,這些體驗與我之前玩過的 AR 和 VR 裝置同水準,行銷話術的「秒殺一切對手」確實有點誇張。
據了解,Magic Leap One 發售 6 個月後僅售出約 6,000 套,之前目標是10 萬套,於是一條條負面新聞也隨之而來。
不僅融資受阻、銷量慘淡、庫存積壓,2019 年 8 月 22 日,Rony Abovitz 與摩根大通抵押代理人 Eleftherios Karsos 簽署的「轉讓協議」曝光,涉及抵押專利約 1,903 項。
2019 年 11 月,CFO 和創意策略部高級副總裁 SVP 高層都離職,多部門員工遭裁減。
不過 Magic Leap 也進行了「自救運動」:在 C 端產品銷售無力的情況下,Magic Leap 針對企業,推出 Magic Leap 1 Enterprise Suite。
但就結果來看,效果並不顯著。
2020 年 3 月就有消息傳出,Magic Leap 正在評估 Facebook、嬌生等巨頭的購買興趣。
2020 年 5 月末,Rony Abovitz 宣布卸任 CEO(仍是董事會成員),並開始物色接班人選。
2020 年 9 月,Magic Leap 聘請前微軟資深技術執行長兼業務開發執行副總裁 Peggy Johnson 執掌公司,Magic Leap 開始向 B 端 MR 軟硬體過渡。
最新採訪中,Rony Abovitz 表示,很高興看到 Peggy Johnson 繼續帶領Magic Leap 發展──他承認 Magic Leap 過於誇大、最終令人失望的事實,但表示依然對 Peggy Johnson 很有信心。
Rony Abovitz 要講一個新故事
出身正統猶太家庭的 Rony Abovitz,父親是房地產從業者,母親則為藝術家。或許很大程度受母親影響,他玩雅達利(Atari)電子遊戲長大,8 歲那年得到第一台電腦。高中畢業時,希望成為科學家的他就讀邁阿密大學,獲得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學位──在校期間,他還是漫畫家。
後來 Rony Abovitz 未能成為科學家,而是踏上創業之路:
2004 年,創立了 MAKO Surgical Corp.,即製造手術機械臂輔助平台的公司,2013 年以 16.5 億美元被骨科醫療裝置巨頭 Stryker Corporation 收購。
2010 年,Rony Abovitz 還有一家發行唱片的工作室。
2011 年,於佛羅里達州創立 Magic Leap。
2020 年,Sun and Thunder 的故事開始。
如今 Rony Abovitz 年過半百,雖然 Magic Leap 的 AR 夢該醒了,但新嘗試也開始了。或許擁有藝術細胞、擴增實境領域技術基礎、能唬過巨頭的畫大餅能力的 Rony Abovitz,也能帶領小團隊再闖出一番成就。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2/01/magic-leap-rony-abovitz/
stryker產品 在 美股狙擊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球最大的骨科及醫療科技公司之一---Stryker(SYK)
因為發現醫療的不便與骨科機器市場的商機,而創立了Stryker(SYK),不斷提升骨科機器、病床等核心產品,提高競爭力。而在Stryker在上市後,也不斷地收購各家醫療相關企業,在那之中,Stryker最成功的收購案是,2013年收購了手術機器人公司Mako,目前也致力於發展以及推廣Mako的用途,也獲得許多的關注。
Stryker(SYK)的三大業務包括骨科、神經脊柱、外科手術,骨科主要用於髖關節、膝關節置換以及創傷和四肢手術的植入與相關技術,而骨科的產品主要是以Mako手術機器人完成,機器人可以輔助完成部分的骨科手術。
#美股執行長
stryker產品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渡海時被沉到黑水溝底,當魚兒的新家也不錯。
【「輕戰車」重出江湖 魅力或需求何在? 美國與中國皆開發新產品】
在二次大戰時,戰車分為重型、中型與輕型,重戰車約40~70噸,以厚重的裝甲與強力的大口徑主砲摧毀敵軍抵抗、突破防線,但機動能力因為引擎科技跟不上車身重量的發展,道路移動速度非常緩慢,越野能力更不佳。
中戰車則在20~40噸,有均衡的火力、機動、防護力,通常是戰場上數量最多的戰車,但通常樣樣都通...就是樣樣稀鬆,沒有特長。輕戰車則在20噸以下,機動力最佳,但通常火力弱裝甲薄,適用於偵察任務、或突破敵軍防線後的追擊任務。
#二次大戰後戰車越來越重的原因與缺點
二次大戰後「反戰車飛彈」發展神速,裝甲薄弱的輕戰車與機動力不佳的重型戰車被淘汰。但現在的「主力戰車」為了安裝更厚的複合裝甲與反應裝甲,輕的也有50噸左右,例如俄羅斯T-90系列或日本的10式戰車,重視防護力的美國M1、德國豹II、英國挑戰者系列,更高達60多近70噸! 就是當年重戰車的噸位...
但這些近70噸的主戰車,使道路運輸時,路線選擇越來越少(例如橋樑重量限制),反而容易在運輸過程遭到空襲或IED路邊炸彈襲擊。過大的重量也使得越野能力低下,限制戰術運動彈性。
而需要全球投放武力的美軍,越來越重的M1系列主戰車之空運能力與兩棲運送能力,也被嚴重限制…不是耗費更多運量,就是在一定時間內,無法集結夠多的戰車,以發揮有效攻勢。
更悲催的是,隨著IED路邊炸彈與「攻頂型」反戰車武器興起與,大量實戰使用,戰車設計師逐漸發現,如果把戰車的車底與車頂裝甲再加厚,以能夠防禦這兩種武器,戰車就會笨重到無法移動了!
#放棄裝甲用科技來防禦吧
於是美國在2017年啟動「行動保護火力」(Mobile Protected Firepower,MPF)計畫,將採購500輛輕型戰車,如果一切順利希望2025年就能夠批量服役,每個步兵戰鬥旅能夠獲得14輛輕戰車支援。
這些輕戰車的重量,被限制在40噸以下,但裝甲防護力,仍比28噸的M2布萊德雷步兵戰車(M2 Bradley),或是16~18噸的史崔克裝甲車(Stryker vehicle)要堅固強悍的多,足以「直接掩護」步兵進行強度較高的攻堅作戰!
而如面對攻頂型反戰車飛彈,則預計使用主動防禦系統硬殺(擊毀來襲飛彈)加以克制。對上主力戰車呢?除了呼叫支援,輕戰車也有較佳的機動力可以主動選擇接戰時機(例如迂迴攻擊敵戰車的側面)。
美軍在2018年12月選BAE與通用動力陸地部門(GDLS)二家廠商的產品進入決選,限定14個月內各生產12輛原型車,並在完成生產後2個月展開實測(由82空降師負責)。
圖1~圖4就是GDLS的「獅鷲2式」(Griffin II)原型車,採用105mm光膛砲,借助自動填彈系統,每分鐘可射擊12發,而且人員也精簡為3人,無附掛裝甲約35噸。
圖5~6是BAE的原型車,使用1992年就設計完成,預計取代M551謝里登(Sheridan)輕戰車的M8 裝甲火砲系統(Armored Gun System,AGS),也是自動裝彈的105mm光膛砲。
此車當年就被稱為優秀設計,只是價格昂貴(曾經推銷給台灣,但因為太貴讓國軍也沒有採購)。因此BAE沒有大改,只是加上現代化的材料與射控新科技。
#解放軍也研發了新式輕戰車
解放軍在2018年也配發部隊新型「15式輕戰車」(圖7~8),可以看出尺寸比99A主力戰車小了許多。重量方面,無附加裝甲的情況,約33噸,配有1000匹馬力引擎,因此機動性應該不錯。火力也是配備自動裝填的105mm砲。
15式的設計目的,也許有師法美軍,快速跨區投放裝甲武力的思維,但鑑於解放軍目前,運20之類的大型運輸機尚不足,所以15式的主要作戰想定,應仍是因循解放軍原本就一直有使用輕戰車的傳統,以利於中國南方水稻田網地形、西南部山區、以及西北高原地區使用。
例如在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解放軍就有大量62式輕戰車參戰(6個團中佔4個團),但損失非常嚴重,面對有如「移動棺材」的質疑,讓解放軍的輕戰車發展一度停滯。只有明顯針對台海作戰的「渡海、搶灘」為目標,太重就無法浮渡的兩棲戰車(05式系列)繼續研發並成功量產。(圖9)
15式無論火力、機動力、防護力,都比先前的62式輕戰車有超大幅度的進步。顯然中共研發人員認為現代的裝甲防禦,特別是主動防禦系統,已經足夠讓輕戰車有適當的防禦力,所以15式才得以量產服役,也成為可能搭乘氣墊船突擊台灣的解放軍裝甲車輛之一,值得我方關注其後續改良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