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珮琦:為何文科都是女生、男生都讀理工?──揭開性別對高中生選組的影響】
隨著指考放榜,不只一家歡樂一家愁,考生們也面臨了該選什麼科系就讀的問題,身邊也一定不乏「女生要讀文組、男生要讀理組」的聲音。
雖然這是性別刻板印象,但也確實是這三十年來的現況。
看到性別的差異,有些人會以刻板印象去解...
【#沙珮琦:為何文科都是女生、男生都讀理工?──揭開性別對高中生選組的影響】
隨著指考放榜,不只一家歡樂一家愁,考生們也面臨了該選什麼科系就讀的問題,身邊也一定不乏「女生要讀文組、男生要讀理組」的聲音。
雖然這是性別刻板印象,但也確實是這三十年來的現況。
看到性別的差異,有些人會以刻板印象去解釋:「女生選文組,應該是因為數學能力不佳。」但身為研究者,難免就要多問一句:真的嗎?會不會有些其他的原因呢?
想要破解謎題,線索必不可少,而郭祐誠的線索,便是由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和國科會共同規劃的調查計畫──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
這個資料庫追蹤了長達 7 年的數據,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從國中一路到高中職與五專,蒐集學生與家長、老師、學校的相關數據。
郭祐誠透過 TEPS,一一分析去性別、學生數學能力,以及家庭背景對於選組的影響。結果發現:學生們國一的數學成績會影響高中時的選組。
平均而言,只要成績提高一個標準差,那這個學生選擇自然組的機會將增加 15% 至 19%。
不過,數學能力的影響對於男女卻不太相同。用四分位數去區分大家國一時的數學成績後,在成績最低的一組中,女生選擇自然組的機率比男生少 24%;但在成績最高的一組中,女生未來選擇自然組的機率相較於男生,竟少了 42%。
你是不是也發現問題了呢?既然說成績會影響選組,那照理說,成績一樣好的女生,也要讀理科啊,但結果卻不是這麼回事。
也就是說,數學能力無法完全解釋二三類組男多女少的狀況。
既然個人的數理能力差異不能完全解釋性別懸殊的情形,那會不會是因為外在環境呢?
過去,國外也曾有相關的討論,認為純男校或純女校中,較不易產生對於學科的性別刻板印象。
畢竟同儕與自己是一樣的性別,「我是女生所以數理差」這樣的理由似乎不太適用,因此,若是想要鼓勵女性投入 STEM 領域,可以推動單性別教育。
像是希拉蕊.克林頓(Hilary Clinton)便曾通過立法大力支持單性別教育成立。也有些反對的聲音認為,這樣的性別隔離教育可能產生一些別的問題,像是加強性別刻板印象等等。
於是,郭祐誠進一步將研究焦點放在「性別組成」上,想了解:國中學習環境的性別組成,會不會影響學生之後的科系選擇呢?
結果發現,國中時期班級的性別比例,的確會影響科系選擇,但對兩性的影響並不相同。
對於男性來說,如果身處在女生較多的班級時,會降低他們選擇性別主流科系的機率,也就是說,他們比較有可能會選擇人文科系。但在另一方面,女生選科系時,較不易受班上性別比例影響。
他還分享了另一個值得探討的現象:對於女生來說,「補習」與「選擇自然組」之間,存在負相關。相較於沒有補過習的女生,曾經補習過的女學生較不傾向念自然組。而在男生身上,兩者的關連則不明顯。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男生開始選擇非性別主流科系,或許便是由於國中班級的性別分佈漸趨平均的關係。只是,如果想要突破目前的刻板狀態,光是調整學習環境的性別比例,似乎也難以讓更多女性投入 STEM 領域。
綜合國外觀點與自己的研究,郭祐誠提到,「分組教學」或許是男女分校、男女合校之外的第三條路,像是在數理相關教學時進行分組,以此避免學生將成績歸因於性別。
同時,給予學生同性別的榜樣也可能有助於建立信心,像是數理科目的科任老師若是女生,這樣的典範可能鼓勵女學生在未來選擇相關科系。
有些研究便認為,為女生提供榜樣、在課堂上使用不造成性別歧視的「包容性語言」,或是多介紹 STEAM 相關的工作,將有助於促進相關領域的性別平衡。
而除了教學方法的調整之外,郭祐誠認為學習「應該要強調邏輯素養的重要性,不應該因為性別而有所差異」。尤其是面對資訊變化如此快速的世界,邏輯的重要性對於任何科目或領域都是重要的。
郭祐誠更以自身為例,「我覺得我自己數學不好,但是我還是可以做研究、做推理,就算是說故事,我也希望是有系統、有邏輯的方式去說故事。」
回想當初通過聯考進入大學時,大部分的志願都是人文相關的系所,但最後卻排到了經濟系,原以為好不容易可以避開的數學又通通都跑到眼前了:微積分、統計…等,其實讓人有點排斥。
但是,學習之後卻發現,經濟在討論的內容,其實也就是廣義的「社會的議題」,原本有興趣的領域,其實能利用工具更有邏輯地去釐清、用客觀的角度去梳理脈絡,也因此得以探討更多感興趣的內容。
假設因為數理方面學習較為吃力,便完全放棄思考相關邏輯,便很有可能會錯過像這樣了解世界的機會。
111 學年度起,高中生大學的學測將改為分科測驗,變成級分制,也讓學生得以自由選擇考試科目。
這樣的改革會不會讓學生更早放棄數理領域,或是造成性別比例的差異改變呢?
郭祐誠坦言,在現階段無法判斷,因為人類的行為是如此複雜,要事先預測或短時間內歸因非常困難。
此外,在追求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如果僅僅是改變考試的形式,根本上「追求名校」的思維沒有改變,其實還是容易陷入舊有制度的窠臼。
對此,他也分享了自己在大學教書時的觀察與心得,提醒道:無論考試制度如何變革,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
若能在學習方面培養出自律的態度,才是真正能影響學生未來的關鍵。
#指考 #放榜 #高中 #大學 #選組 #理組 #文組 #自然組 #社會組 #性別 #刻板印象 #學校 #教育
steam問卷調查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雙星日S03EP03】
這次的重點是印章?!!印章跟閱讀有啥關係(並沒有),但跟教育和圖書館有關。今年日本小學生自由研究的文部科學省大臣獎得主,是一位四年級的小朋友,她寫的研究報告主題是「到底為什麼要蓋印章?」內容程度直逼碩論XDD
日本教育改革之後(跟我們九年一貫理念差不多,只不過早我們十幾二十年)在閱讀教育上的改變有:團體共讀改為晨讀(重視個體),學校圖書館增設「探究學習區」,公圖館員會至學校跟學生說明如何使用參考服務(Reference Service),並且舉辦全國的探究學習報告比賽。(台灣就...欸英國日本在推閱讀起步走,我們也來推推,欸日本韓國推晨讀耶,我們也來推推,欸美國香港在推steam耶我們也來推推,欸媽呀PISA PIRLS考好爛趕快來教閱讀測驗如何得高分)
在日本,印章是不可或缺的東西,這位小朋友從日常觀察發現問題(研究動機),進而決定研究印章,列出研究方法,再做名詞解釋。她運用了文獻研究、問卷調查、實地參訪、訪談等等,研究成果之一是發現全世界只有日本跟台灣有印章文化XDDD
大家一定要點進去看看她寫的內容(https://bit.ly/2JQtTDD),還有最後的參考文獻整理。是說我為了找節目中我說的白色圓「蘇」印章,找半天沒找到,找到放在信封裡的四千塊!!!錄完這集之後,就看到日本政府宣布要開始「脫印章」日本公家機關預計全部廢除的新聞。
另外最近日本也流行非繪本界的人做繪本,跟台灣不一樣,台灣多是開班教小朋友、阿公阿嬤等素人創作,還有公部門大亂入,日本則是藝能界(尤其是搞笑藝人,西野亮廣的繪本大賣50萬本還要改拍動畫!)學界(東大嬰兒研究室)、運動家等等。其中最大咖的就是中居正廣了,這個節目主要就是企劃生產各種東西,然後把這些過程拍成電視節目。最近的產品就是繪本,所以觀眾可以在節目上觀看繪本是如何發想、製作,在還沒上市前預購就已經破十萬本!!!所以書不是不好賣,而是看要怎麼賣囉~~
打這麼多,我猜一定就沒人去聽podcast,不管去給我聽!!!XD
■哪裡聽
🎙iTunes:https://apple.co/36iSR69
🎙Spotify:https://spoti.fi/35aflqE
🎙SoundOn:https://sndn.link/readingplanet/CIZIs7
▬▬▬▬以下轉自R 星球頻道
——印章、印鑑,其實才是真正的夕陽產業?
日本小學生的自由研究,選擇全世界只剩下兩個國家:日本、台灣,還在使用的「#印章」作為研究題目,報告寫得就跟碩論沒有兩樣,無論是問題意識、調查方法或是參考文獻等,根本不是跟你在開玩笑的等級!
另外,除了神社的章(#御朱印)以外,日本一些老舖書店也有自己獨特的「書店章」(#御書印),藉由收集這些印章,讓書店老闆幫你寫上今日購書的書目、或是摘錄裡頭的一句話,這些具有多重意義的「印記」也是數位時代所無法取代的;最近,不知道日本是否是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藝人偶像紛紛大跨界,陸續推出文學作品或繪本,甚至大賣 50 萬本,近期還即將改編成動畫版!
以上,就是這集我跟 火星童書地圖 的蘇蘇 一起介紹的新聞~
■參考資料
1. 「#はんこってなんで押さなきゃいけないの?」 小学生の自由研究がガチすぎて「その辺の卒論超えてる」「将来有望」https://bit.ly/32sScOq
2.[連載]#御書印帖とめぐる日本の本屋:vol.6 ジュンク堂書店池袋本店(東京都豊島区)https://bit.ly/2ImgbI5
3. #中居正広・#劇団ひとり・#古市憲寿による絵本「♪#ピンポンパンポンプー」完成&発売決定「30年後の子どもたちにも読んでもらえる1冊を」https://bit.ly/32salvJ
4.#キングコング西野亮廣 原作の絵本「#えんとつ町のプペル」アニメ映画化!東宝・吉本で共同配給https://bit.ly/2U5pP4a
steam問卷調查 在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From 蘋果日報 & GameSpark & 4Gamer.Net
1. 曾擔任《最後生還者》、《秘境探險》系列動作捕捉導演的戈登‧亨特已於日前於家中去世。
2. 《雙截龍 IV》將於明年 1 月底於 Steam & PS4 平台推出。
3. 4Gamer.Net 針對 1 萬 2,802 名日本玩家進行大規模遊戲生態問卷調查,《DARK SOULS III》在「最受歡迎遊戲」項目中取得壓倒性的票數,第二名則是《Splatoon》。
4. 承上,另一項有趣的結果是,九州與四國的遊戲人口最少,而投注在遊戲上的時間也特別少,尤其是長崎、鹿児島、沖縄、佐賀、與熊本。
5.USERJOYJAPAN 旗下網頁遊戲《英雄伝説 暁の軌跡》PS Vita 版正式上線。
6. 昨天陪日本人到台北市用餐,轉頭竟然看到柯建銘坐在鄰桌...
#每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