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siegel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siegel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siegel中文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本週政治類期刊重點摘要 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 歐巴馬回憶錄談各國領袖 稱普丁為"擁有核武的牢頭" 將卸任川普團隊中的鷹派 試圖推動會讓北京和華府走上衝突對立的措施 特此提醒拜登"別管貿易戰了" 美中真正的戰爭是科技冷戰 拜登跟川普一樣仍卡在上世紀的思維 以為全球化講的是貿易和...
siegel中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週政治類期刊重點摘要
Foreign Policy(外交政策)
歐巴馬回憶錄談各國領袖 稱普丁為"擁有核武的牢頭"
將卸任川普團隊中的鷹派 試圖推動會讓北京和華府走上衝突對立的措施
特此提醒拜登"別管貿易戰了" 美中真正的戰爭是科技冷戰
拜登跟川普一樣仍卡在上世紀的思維 以為全球化講的是貿易和製造業工作機會
習近平針對"抗美援朝"的強硬談話 突顯中國新國家主義思想恐疏遠鄰國並且扭曲歷史
拜登無法迴避艾爾多安 但可以讓美國與土耳其的關係重返正軌
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近年給美國帶來不少麻煩 但放任兩國關係繼續惡化將造成災難
疫情對美國的移民來說是另一個危機 至少2500名來自墨西哥的移工在美國死於新冠病毒
移民醫生和創業者在防疫第一線奮戰 但西方國家的政客卻只想趕走他們
當全球最大的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生效後 將重塑非洲和全世界的經濟板塊
右翼利用WeChat釋放錯誤訊息 這個中文社群充斥著種族歧視和假新聞
Der Siegel(德國明鏡)
封面故事:回到未來
世界的新希望 拜登的勝利與疫苗的問世
拜登與賀錦麗要捍衛歐巴馬留下的政治資產 但前方任務更險峻
新冠疫情導致德國貧富差距加大 一項研究顯示疫情對低收入家庭打擊尤其嚴重
國家首席傳染病專家預測錯誤 瑞典出現第二波疫情 政府應大力干預且考慮停課
奧地利總理讓歐盟如履薄冰 他的肆無忌憚恐危及歐盟內部的凝聚
新冠疫苗只是BioNTech的"副產品" 研發出的mRNA科技最終目標是抗癌
siegel中文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智趣生活】《浮華世代》窺探富豪的真實人生
一部由著名攝影師格林菲爾德拍攝的紀錄片,揭露各地富豪們的真實生活樣貌。
25年來, 攝影師格林菲爾德(Lauren Green eld)紀錄了全球菁英的崛起過程:坐在古老壁毯前的法國貴族、在加勒比海聖巴斯島(St.Barts)用百元美鈔搧風的美國導演,還有完全仿造白宮打造自己家的中國富豪。
她記錄了富豪們的崛起,也記錄了他們的衰敗。其2012年的紀錄片《凡爾賽女皇》(The Queen of Versailles)講述美國億萬富豪西格爾(David Siegel)與他的太太杰姬(Jackie Siegel)計劃建造一棟全美最大的豪宅,然而這個充滿野心的計劃最終卻因2008金融危機而不了了之。
上一年, 格林菲爾德將這些照片與紀錄濃縮集結,出版了一本攝影集《浮華世代》(Generation Wealth),並且於今年7月在亞馬遜網上影音平台推出同名紀錄片。相較於攝影集中小心翼翼,隔著一段安全距離去記錄愛馬仕包、超級豪宅以及遊艇,避免帶入個人意見;格林菲爾德在紀錄片比較大膽地表現出自己對於炫富消費的反感。她在紀錄片中形容拉斯維加斯那些金光閃閃的派對畫面「彷彿是羅馬的終結。」物極必反,人類文明總是在達致顛峰後驟然衰敗,如同古埃及文明在建造出輝煌的金字塔後的滅亡。
格林菲爾德的作品除了告訴我們物極必反的道理之外,她更在書及紀錄片中主張人類文明已經瀕臨衰敗。她說,全球對於財富與名聲的競逐與渴求,已經使得階級制度日益僵化。她生動地描述,窮人們為了虛榮,不停購買品牌,毀掉自己的一生;而富人則是以極度的鋪張奢華,掩飾自己的悲慘。「資本主義驅使人們不停追求腎上腺素的刺激;人們依賴放縱狂歡以逃避黑暗的現實。」
紀錄片讓我們得以窺探這些人的生活。我們看見一位巴士司機為了要動整型手術而背負沉重債務;一個小童星回答自己的人生目標時說:「錢、錢、錢。我要賺很多很多的錢,堆滿這個房間。」;還有一個女基金經理在紀錄片的一開頭就開門見山地說:「沒有任何一個美國人會嫌錢多。」
然而,紀錄片所傳達訊息似乎與現實有些出入,格林菲爾德指出窮人花費越來越多的錢去購買身份地位的象徵,但實際上,美國零售業近來的總體業績卻有顯著的下滑,因為年輕人越來越注重「體驗」而不重視物質。紀錄片將2008描述為全球金融與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但卻絲毫未提到2008後的經濟復甦。當然,近10年經濟復甦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全球不平等的現象已經惡化至前所未見的程度。
我們不需要一個經濟學學位就可以看出,這一代的年輕人可能並不是真的鄙棄奢侈品,只是他們真的負擔不起。而影片的重點—錢不能買到快樂、家庭是最重要的、身份象徵都是虛幻的—也顯得十分單薄無力。格林菲爾德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些嫌錢太多、說錢不重要的人都是那些曾經擁有財富又失去的人。
「要很長一段時間,人才會理解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因2013年犯下欺詐罪而名譽掃地、地位盡失的金融家霍姆(Florian Homm)說道,「我們每個人都沉醉在這個有害的夢。但能買到的只是一袋又一袋已經腐爛的蘋果。」
霍姆的女友將整個對話從霍姆的夢境拉回現實。她說,霍姆還在適應突然沒錢的生活,「霍姆的懊悔情緒不停地把他自己逼到當初失敗的那一刻,他希望那一切從來沒有發生過。」 —撰文 James Tarmy 譯 陳姿君(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151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香港)、(+886)02-23612151(台灣)訂閱即送全年iPad∕iPhone版App閱讀權限和一份精美禮品
siegel中文 在 媽咪 爸比 快樂孕兒 育兒教養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親職教育
美國精神科醫師Daniel Siegel是一位腦神經科學家,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教授。在他的眾多著作中,有兩本給家長看的教養書 “The Whole-Brain Child” 以及 “No-Drama Discipline”(兩本書目前都沒有被翻譯成中文),利用腦科學角度告訴家長不同方式的管教對孩子大腦發育、情緒調節所造成的影響,它們都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是美國家長們喜愛的教養書。本文以這兩本書為基礎,說明到底管教方式會怎麼影響小孩的大腦發育?打罵教育又如何殘害孩童的大腦?
https://mummy.com.tw/archives/5113
延伸閱讀: 媽媽手冊、寶寶手冊網路申請
https://mummy.com.tw/archives/7487
👍按讚追蹤: 媽咪 爸比 快樂孕兒 育兒教養經
🤰加入媽媽手冊社團🤰:https://goo.gl/CVzjJ6
🙆♀加入快樂孕兒育兒社團🙆♀:https://goo.gl/e1Q8gJ
👨👩👧👦 加入親子旅遊分享區👨👩👧👦 : https://goo.gl/1iX11Y
🛍加入嬰幼兒 媽咪寶貝二手 買賣中心🛍:https://goo.gl/hLTt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