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月巴睇2000(18)
【Sorry,我曾經迷戀Fiona的Funny。】
大題中的Fiona,自然是薛凱琪。
1.愛一個偶像,往往是愛自己的想像。
2.For Example:A.鄰家女孩——某些望落較平實的女新人,總被塑造成一類名為「鄰家女孩」的物種,如果成功,天真的受眾自然會把她想像成一個...
浪漫月巴睇2000(18)
【Sorry,我曾經迷戀Fiona的Funny。】
大題中的Fiona,自然是薛凱琪。
1.愛一個偶像,往往是愛自己的想像。
2.For Example:A.鄰家女孩——某些望落較平實的女新人,總被塑造成一類名為「鄰家女孩」的物種,如果成功,天真的受眾自然會把她想像成一個真的住喺自己隔籬、會一齊搭Lift的親切女孩——前設是你和她同樣住在公共屋邨。住在私人屋苑?冇咁親切囉。B.玉女——長髮飄飄、望落有少少出塵的女新人(曾幾何時,長髮和出塵總是迷離地被連結成一組因果關係),就自然成為「玉女」,如果成功,天真的受眾自然會把她想像成一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絕對冰清玉潔的女子。咁啱,我在90年代就曾經是這麼一個天真的男仔。我認,我好容易就愛上一個偶像,因為我實在太多想像。
3.問題來了。踏入千禧後,我已經是個在現實社會具有(工作)經驗的成年人,Why還是會輕易迷上偶像?
4.例如薛凱琪。Firstly,薛凱琪點睇都不會是鄰家女孩Absolutely——我是一個擁有居住公共屋邨多年經驗的人,在我居住多年公屋的寶貴經驗裡,從未見過一個咁鬼妹仔的Funny Girl出現在屋邨商場間港式快餐店裡——就算有,她都只是去完住在屋邨的同學屋企,And Then諗住陪同學食個Tea,點知一入到去望見個環境就不禁嗌一句「Shit!」……
5.Secondly,薛凱琪點睇也不似是玉女——Sorry,我不是指她沒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Temperament,而是我認知(或想像)的玉女,是不會——嚴格來說是Never刁蠻任性的。
6.我可以好大膽咁講,薛凱琪是千禧後最特別也最突出的女新人——而且還是成功的。她初出道那段時間,我咁啱轉做娛樂雜誌,每期阿頭點都要做一隻有關她的故仔,如果她不夠紅,根本就沒有做故仔的價值,而事實上亦只有紅的人,才能坐擁足夠的是非(記住,是非不關乎真假),作為做故仔的寶貴資源。咁當然,由始至終最重要的都是,每逢嗰期書封面上出現薛凱琪個名或個樣(仲有條頸),嗰期啲書都會去得快啲,情況非常Funny。
7.真的,撇除某些極特殊例子,從來只有具知名度的新人才會有負面新聞(冇人識?抹黑都嫌嘥時間),初出道的薛凱琪負面新聞大致如下:臭寸、工作態度唔好、恃住自己讀國際學校扮X晒鬼妹仔、唔識中文(並似乎引以為傲)——仲有,條頸太長。
8.偏偏這麼一個被加諸大量負面包袱的女孩,卻又能夠完美演繹《奇洛李維斯回信》中那個有夢的纖細女孩(偏偏她又明明不似是販賣少女情懷)。
9.真正令我迷上她的《886》。首先,我真心覺得《886》好好聽,而這首歌也成功營造了薛凱琪一種感覺——一種因為晨早站在高一點的位置而似乎把一切看透的感覺。薛凱琪沒有鄰家女孩的親切,也沒有玉女的出塵,有的是(自以為)把塵世冷眼旁觀的早熟——就連她渴望回信的對象,也不是普通一個(香港)人,而是塵世間只得一個的李洛李維斯。她的年齡她的外貌撞埋她的外在感覺,構成了一種身分的尷尬,而這種尷尬對一個還年輕(而且靚)的人來說,是迷人的。
10.但她這種早熟特質大概只適用於她的少女時代,當她真的成熟了,卻不能由一個Funny Girl進化成一位Funny Woman,當中存在了一種尷尬,但這種尷尬對一個成熟的人來說,就只是尷尬。
(原文刊於 @am730hk )
#浪漫月巴睇2000
#薛凱琪
secondly中文 在 龍應台 - Lung Yingta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編快報
《柏林脈動》(The Berlin Pulse) 今天出刊了。這是德國一年一度的外交及國際關係專刊。作者群包括學者、智庫專家、政府官員。
這一期談歐洲問題的作者有波蘭外長、Moldova 總理、德國國防部長等等等。
今年《脈動》特別做了中國專題,作者有五位,分別是:
中國的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日本眾議會議員Minora Kiuchi、巴黎的中國問題專家Francois Godement、曾任澳洲駐華大使,現任外交及貿易秘書長的Frances Adamson,以及台灣的龍應台。
德國編輯在文末放了一個德國的民意調查圖表,提問是:「面對中國,你認為德國應該更強力保護自己的政治利益,即使犧牲經濟利益?」
答案:贊成 76%
反對 19%
小編把龍應台文章翻譯成中文,跟讀者分享。英文原文附在後面。如果嫌我翻譯得不好,那那那,那表示你英文很好,你就看英文吧......
——————————————————————
兩千三百萬人在獨木舟上
——為什麼歐洲應該關切台灣的未來
反對黨公布2020總統候選人名單的那一天,我在台北和知識圈的朋友們午餐。那悲觀的,用問句來表達自己的悲觀,譬如,「你覺得台灣還有多少年?」那樂觀的,用黑色幽默來表達樂觀,譬如,「感謝老天。香港讓他們太忙了,沒時間管台灣。」
跟德國一樣,台灣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貿易順差,在2018年是831億美元。百分之四十一的對外貿易針對中國,中國大陸市場對台灣的重要不言而喻。然而,隨著近年來台灣海峽兩岸的關係緊張,反對黨(國民黨) 憂慮市場的優勢無法持續,而執政黨(民進黨) 則選擇強化選民對北京的不信任來抵制中國的影響力。執政黨最近提出的國安新法可能將任何被認定為為中國宣傳者入罪。
和歐洲一樣,台灣人對中國的感受也是複雜的。 當中國代表的是活躍的經濟機會時,很多台灣人就容易所謂「親中」,當中國代表的是壓迫和可能的入侵時,很多台灣人就是所謂的「反中」。問題是,中國兩者兼備。後果就是,台灣內部的分歧遠遠超過了僅只是政治和經濟的層面。
如果你知道台灣是如何一路走來的,你會覺得它今天變成一個民主社會真是一個不得了的成就。沒有革命,一黨獨裁四十年的國民黨,不管你說它是自願還是被迫,放下了政權,分享權力。沒有流血,昔日牢裡的政治犯變成今日的立法者和政治領袖。1987年解嚴以後,政權的交替基本上公平而有序地進行了三十年。
台灣安靜地進行了三十年的民主,時間幾乎和它的國際孤立一樣長。美國不承認台灣的國家地位,但是,就如同當年對於德國,美國也扮演了安全守護者的角色。令人不安的是,在美國宣布要把軍售台灣常態化的同時,中國也宣布,它在台灣海峽及其領空,要把軍艦和戰機的演習常態化。
所以台灣民主的威脅其實是雙重的。比較明顯的是中國的威脅,這個威脅,往往超出台灣本身的控制能力。一個不那麼明顯的威脅,卻是內部自製的。台灣的政治人物和政黨熱切拿這個威脅做為政治資本,刺激集體恐懼來強化部落式的愛國主義。這種操作的成功,對台灣的民主制度和機構本身,是個真實的危險。
國際上那些純粹為了攻擊中國而故意把台灣捧在手心讚美的人,其實讓我坐立不安。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為民主付出了代價,很大的代價,而得到今天的成果。這個成果,太珍貴了,不可以變成別人或別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拿來玩弄的籌碼或棋子。
德國的歷史是特殊的。德國的人民親身目睹了,如果不戒慎恐懼地去維護,一個開放合理的社會制度是如何容易地瓦解,一夜之間可以被獨裁取代。經歷了二戰,又擺脫了共產黨的歷史爭取到自由,德國可能比很多其他國家更容易理解台灣人的困境和追求。道德勇氣的來源往往是歷史的痛苦。身為歐盟的重要成員,德國有責任為世界的和平做出最大的努力,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但是,歐洲憑什麼一定要關心台灣呢?
首先,如果沒有台灣模式,全世界大概就都得接受一種說法,就是,儒家文化和民主制度是無法相容的,而所謂「中國模式」就是唯一邏輯、不可避免的現代中國。台灣的存在證明了一件事:未必如此。
第二,台灣本身的努力值得世界的尊敬。沒錯,如果中國是一艘航空母艦,那麼台灣只不過是一葉孤零零的獨木舟。可是在這個獨木舟上有兩千三百萬人正在追求一種有自由、有尊嚴的生活方式。如果台灣是歐盟的一個成員,就人口論,台灣就是二十八個成員國(英國脫歐後二十七國)中第七大國,比波蘭稍小,但比荷蘭和比利時大。以經濟購買力來看,台灣更是名列全球第二十二。所以,歐洲可以想像剝奪波蘭人或者荷蘭人對生活方式和政治體制的選擇權利嗎?
23 Million People on a Canoe
—Why Europe should care about Taiwan’s future
Lung Yingtai
On the day when the opposition party announced its presidential candidate for the 2020 election, I was sitting at a lunch table in Taipei listening to my intellectual friends uttering their concerns about the future of Taiwan. The pessimists phrased their pessimism in the form of questions such as “How many years do you think Taiwan has left?” The optimists expressed their optimism with dark humour, “Thank God they will be too busy with Hong Kong and the US for a while.”
Like Germany, Taiwan operates a trade surplus with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amounting to $83.1 billion in 2018. With 41% of Taiwan’s exports going to China, Taipei’s economy depends on trade with the mainland. However, given the increasing tens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opposition Kuomintang (KMT) in particular has been worrying whether Taiwan will be able to sustain these figures. The ruling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on the other hand, is capitalizing on voters’ intense distrust of Beijing, stepping up measures to “contain” China’s influence. Taipei recently drafted a national security law that would make it a punishable offense to spread “political propaganda” for China.
As in Europe, Taiwanese feel highly ambivalent about mainland China: When China signifies economic opportunities, most Taiwanese are 23 Million People on a Canoe Why Europe should care about Taiwan’s future “pro-China”; when China represents oppression and potential invasion, most Taiwanese are “anti-China”. The problem is that China resembles both. The result is a deep division among Taiwanese extending far beyon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pheres.
Given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Taiwan emerged and evolved, its evolution into an authentic democracy represents an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It was without a revolution that the KMT, which had ruled Taiwan for more than 40 years, put an end to martial law and, whether convinced or compelled to act, opened the country’s political system to sharing power. Without bloodshed, dissidents who had once sat in jails became legislators and political leaders. Since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1987, power has changed hands fairly and orderly, following the results of each election.
Taiwan has been a quiet democracy for more than thirty years, nearly as long as the four decades during which it has been isol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US does not formally recognize Taiwan but, as with Germany, acts as the country’s security guarantor. While Washington has indicated that arms sales to Taiwan will become more of a routine, China has devised a routine of its own by holding long-range combat drills and ordering its fighter jets to cross the maritime line.
However, the threat to Taiwanese democracy is twofold. The obvious one comes from China, and to a large extent lies beyond Taipei’s control. The less obvious threat is home-made, as the looming China threat tempts domestic politicians to mobilize the population’s collective fear to foment a tribal nationalism. Their success would pose a real danger to Taiwan’s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Those who applaud Taiwanese democracy for the sole purpose of criticizing China make me nervous. Generations of Taiwanese fought and ultimately achieved a democracy – it is simply too precious for other people’s agendas, internal or external.
Germany has a unique history: its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first-hand how easily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may fall apart when not meticulously guarded. Having received democracy as a gift following World War II and struggled to regain their freedom from Communist rule, Germans are in a unique position to understand both the predicament as well as the aspirations of the Taiwanese. Moral courage often comes from past sufferings. As a leading EU member state, Germany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maximize its own efforts as well as to influence others’ efforts for world peace.
But why should the world care about the future of Taiwan? First of all, save the Taiwan model, the world might have to accept the claim that democracy and Confucianism are incompatible, and that a communist China presents the only logical and inevitable path to modernity. Secondly, Taiwan deserves respect on its own merits. True, if China were an aircraft carrier, Taiwan would be a lone canoe. But standing on this canoe are 23 million people aspiring for a life with liberty and dignity. If it were an EU member, Taiwan would be the 7th largest of the Union’s 28 member-states (27 after Brexit), smaller than Poland but larger than the Netherlands or Belgium, with a developed economy ranking 22nd in the world by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Do we really want to return to a world in which it is imaginable that countries such as Poland or the Netherlands should be deprived of their autonomy to determine their own way of life and political system?
The Berlin Pulse 2019
龍應台專文:https://www.koerber-stiftung.de/fileadmin/user_upload/koerber-stiftung/redaktion/the-berlin-pulse/pdf/2019/3_Koerber_TheBerlinPulse_YingTai.pdf
全本:https://www.koerber-stiftung.de/fileadmin/user_upload/koerber-stiftung/redaktion/the-berlin-pulse/pdf/2019/TheBerlinPulse_2019_FINAL.pdf
secondly中文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可真是以小見大,而非以偏概全。
廖達琪不是我的博士生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的召集人之一,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廖達琪,在三立電視臺的「新台灣加油」為韓國瑜辯護。廖達琪盛裝上電視,講到激動處身體前後搖晃,雙手還上下左右揮舞。廖達琪擁有美國名校的學位,但她不是我的博士生,因為我的學生會有邏輯訓練與學術倫理,不可能像廖達琪一樣在電視上強詞奪理。
廖達琪如何強詞奪理?
學者為總統候選人助選,是基於知識良知與學術清譽,所以發言內容必須根據事實並符合邏輯。最典型的助選語言,就是強調「總統」這個職位的重要性,推銷屬意的候選人,特別凸顯他(她)的能力、經驗、與政見,藉此說服選民支持這位候選人。
但是廖達琪卻反其道而行!
廖達琪宣稱總統的職位不重要,不該管那麼多事,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事,行政院才是重要的機關。這些說詞完全背離事實!總統可以把內政授權行政院長,但國防外交不得假手他人。至於行政院長的施政,也必須在總統的監督之下。在台灣的憲政體制,總統並不是虛位元首!
廖達琪為何如此強詞奪理呢?或許她心虛,因為韓國瑜的能力普受外界的質疑。廖達琪是韓國瑜國政顧問團的一員,有機會貼身觀察韓國瑜的一言一行。或許廖達琪的觀察結論是韓國瑜懂的不多,所以只好扭曲事實,宣稱總統不該管那麼多事,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事!
如果廖達琪知道韓國瑜懂的不多,基於她的學術良知,廖達琪應該幫助韓國瑜提升。萬一廖達琪發現韓國瑜是扶不起的「阿斗」,基於她的學術良知,廖達琪也應該拒絕為韓國瑜背書。
令人不解的是,廖達琪卻用「削足適履」的邏輯,暗示「懂的不多」的候選人,剛好適合「不該管那麼多事」的總統職位。如果廖達琪這個邏輯正確,那總統根本就不用選了。我們乾脆修憲,來個「全民總統大抽籤」!被抽中的總統不該管那麼多事,可以整天打牌抱女人,過著喝酒打屁的快樂日子!
這真的是我們要的總統嗎?當然不是!
廖達琪在電視上的說詞,既違反事實,也不符邏輯!身為中山大學資深教授的廖達琪,為何這麼不珍惜羽毛,在電視上強詞奪理,為能力被質疑的總統候選人辯護呢?廖達琪到底是何方的神聖?
廖達琪是何方神聖?
基於好奇心驅使,我進了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的網頁,點閱廖達琪的學經歷簡介。
廖達琪擁有美國名校密西根大學的政治學博士學位,在中山大學任教超過三十年,三度出任政治研究所的所長。廖達琪的著作豐富,中英文期刊論文超過七十篇。廖達琪也多次獲得教學與研究獎助!
對台灣學界不熟的外行人,只要看到廖達琪的網頁介紹,很可能會對她肅然起敬,認為她是一個治學嚴謹、工作努力、普受尊敬的學者!但是在行家的眼中,廖達琪琳瑯滿目的著作,只能用一個比喻形容:「乞丐逃難、滿身家當、都不值錢!」
對人的檢驗必須基於「事實」,特別是檢驗學者的人格與聲譽。為了證明我不是無的放矢,我就拿廖達琪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期刊論文為例,證明她是一位不知愛惜羽毛的學者!
廖達琪的論文發表於「政治科學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這篇論文題目的中文翻譯是「政黨民主的時代過了或政黨正進入新的文藝復興?」(Is the Age of Party Democracy Over or Are Parties Entering a New Renaissance?)
一般人看到這樣的論文題目,都會對作者心生畏懼!但我不是一般人,而是一位「見大人則藐之」的資深學者。多年的學術閱歷告訴我,通常論文的題目越深奧,內容就會越膚淺。就像將軍制服與軍隊的戰力一樣,兩者的關係剛好相反:「制服越華麗的將軍,他的部隊戰力也越薄弱。」
廖達琪這篇題目華麗的論文,內容到底怎麼樣呢?就讓我來仔細檢驗吧!
廖達琪經得起檢驗嗎?
政治學不是我的專長,一般讀者也沒這方面的專業,所以我不要檢驗廖達琪這篇論文的學術貢獻。我要做的是個簡單的檢驗:廖達琪的文法訓練。只要讀過國中英文,多數人都可看懂我對廖達琪的檢驗。
學術論文的開頭,都有一段100多字的摘要(Abstract),可說是整篇論文的精華。論文的摘要就像電影的預告片,目的是為了吸引讀者或觀眾。很多電影的內容差,但預告片卻很精彩,最後受騙的是觀眾。一樣的,摘要精彩的論文內容不一定好;但摘要爛的論文內容只會更爛。
因此,我們只要檢驗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摘要,就可以推論內容的品質。這篇論文的摘要如下(為了方便檢驗,每個句子我都加了編號):
(1) Many scholars pointed out that the role of political parties has been declining in democratic countries. (2) However, with the prevalence of digital media, does digital media become a new channel for parties to rebuild its relation to people? (3)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digital media. (4) This paper examines our research questions by analyzing Facebook page data of Spanish party Podemos and Taiwanese party New Power Party (NPP). (5) Both parties are selected based on a most different systems approach and have contested at least one national election. (6) Results show two findings. (7) Firstly, in the beginning, both parties have a low level of commenting in relation to liking. (8) However, the level of commenting on Podemos page increases. (9) It tells that both parties are not more dialogical in the launch phase. (10) Secondly, results show that Podemos replies more often than NPP in times between party launch and the entry into its first campaign.
在這段只有10個句子的摘要,我找到了16個基本的文法錯誤:
1、 第2句的digital media是複數,除非當集合名詞,前面的助動詞應該用do,不是does。
2、 第2句的parties是複數,後面的代名詞應該用their,不是its。
3、 第4句的research questions是複數,但摘要只提到一個研究問題,所以應該用單數的question。
4、 第4句的Spanish party Podemos是專有名詞,前面要加定冠詞,the Spanish party……。
5、 第4句的Taiwanese party New Power Party,前面也要加定冠詞,the Taiwanese party……。
6、 第5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應該用過去式的were selected,不是現在式的are selected。
7、 第5句的contested是不及物動詞,後面要加介系詞in,contested in at least……才正確。
8、 第7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動詞have應改用had。
9、 第8句的動作也發生在過去,動詞increases應改用increased。
10、 第9句的it指的是研究結果results或findings,應改用複數的they。
11、 第9句的動作發生在過去,動詞are not應改用were not。
12、 第10句的動作發生在以前,動詞replies應改用replied。
13、 第10句的NPP政黨縮寫,應該加定冠詞,the NPP才對。
14、 第10句的times若是複數,語意是次數。如果語意是時間,應該用單數的time。
15、 第10句的time,前面要加定冠詞,the time between……,因為指的是特定的時段。
16、 第10句提了兩個政黨,後面的代名詞要用複數的their ,不是單數的its。
除了文法的錯誤,這段摘要還有許多基本的寫作問題:例如用詞不當(relation to people, firstly)、語意不清(a most different systems)、累贅重複(digital media, this paper, results show two findings)等。
如前所述,摘要是一篇論文的精華。如果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摘要錯誤百出,那內容就會更加不堪聞問。這種品質低落的論文,怎麼可能在國際期刊發表呢?這又是另一個外行人看不懂的學界門道。
大學教授的工作之一就是論文發表,可是有些論文就是無法通過評審,一再被期刊退稿。於是就有不肖的出版商,推出所謂的「掠奪式」期刊,只要作者願意付錢,不管論文的品質有多差,都可以被接受刊登。付錢買論文於是成為部分台灣學者的求生之道!
難道廖達琪經不起檢驗,甚至花錢買論文嗎?
廖達琪花錢買論文嗎?
刊登廖達琪這篇論文的「政治科學國際期刊」,是否為掠奪式的期刊,我先不要論斷。我可以確定的是,作者必須付費才能在這個期刊發表論文。雖然付費的方法簡易,但退費的過程相對麻煩。除了少數的特例,正統的學術期刊都是免費發表。在我的專業領域,所有的主流期刊都不會向作者收費。
判定學術期刊的聲望,還有另一個指標,那就是編審委員的陣容(editorial board)。廖達琪投稿的這個期刊,一共有15位編審委員,當中竟然包括廖達琪本人。其他的編審委員來自義大利、土耳其(2人)、羅馬尼亞、希臘、馬來西亞、印度(2人)、越南、伊拉克、奈及利亞(2人)。令人覺得奇怪的是,學術最發達的美國與英國,才各有一位編審委員,而且都不是任教於名校。
我可以舉個反例,那就是「美國政治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這本主流的學術期刊共有34位編審委員(包括編輯)。除了有一位來自瑞典,其他全部任教於美國的一流大學,如哈佛、普林斯頓、史丹佛、哥倫比亞、芝加哥、杜克、康乃爾、西北、柏克萊與洛杉磯加州大學等。
學術期刊的聲望也取決於作者的背景。廖達琪投稿的「政治科學國際期刊」,最近這一期刊登了四篇論文,作者任教於越南、波蘭(2人)、坦桑尼亞(3人)、與馬來西亞。歐美名校的作者全部缺席。
再拿「美國政治科學期刊」來對照,最近這一期刊登了15篇論文,作者來自美國的史丹佛,達特茅茲、加州大學、哈佛、賓州大學、普林斯頓、耶魯、維琴尼亞等名校,還有英國、瑞士、和加拿大的一流大學。
兩相對照下,廖達琪投稿的期刊是否為「掠奪式」期刊呢?我的答案是:「雖不中,亦不遠矣!」至於廖達琪是否花錢買論文呢?我的答案也相近。最關鍵的是,為何台灣的學術界接受廖達琪這樣的論文發表模式呢?
台灣學界不求長進嗎?
台灣的學界是個封閉的團體。一般而言,越封閉的團體,越是不求長進!
廖達琪投稿付費刊登的期刊,摘要的內容又錯誤百出,不就代表台灣學界不求長進嗎?在自甘墮落的台灣學者背後,是一個「掠奪、剝削」的體制。外界對這個體制一無所知,因為廖達琪不是唯一,圈內人不會互揭瘡疤。真有人看不過去,也會礙於情面默不作聲。
事實上,廖達琪是美國名校的博士,英文不可能只有國中的水準。廖達琪真正的問題不在英文水準,而在她的治學態度,也就是部份台灣學者「掠奪學生研究成果」、「剝削廉價學術勞工」的歪風。
廖達琪琳瑯滿目的期刊論文,有一大部份列有多位作者。我檢驗的這篇有三位作者:廖達琪第一、中山大學的博士生第二、一位澳洲學者第三。我的推測是,這篇論文由博士生執筆,澳洲的學者負責投稿通訊。身為第一作者的廖達琪則是坐享其成,在論文刊登前連摘要都沒有閱讀校對。
廖達琪這篇論文是學界「掠奪、剝削」體制的一部份。在這個體制裡,擁有權力的教授經營政商關係,取得資源獎助博士生。聽話的學生可獲得教授的加持取得教職,繼續為教授代工效勞。如果能力與運氣俱佳,少數學生會漸漸有自己的一片天。然後他們會複製教授的學閥模式,回頭「掠奪、剝削」自己的博士生。
這樣的體制在台灣學界「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台灣的學界就是有這種「沽名釣譽、見利忘義」的學閥。他們頂著名校教授的頭銜行走江湖(或謂招搖撞騙),不論「產、官、學」都要參一腳。回到學校後,他們對博士生的掠奪,不下於慣老闆對勞工的剝削。
結論
身為中山大學的資深教授,廖達琪不務學術正業,在媒體上強詞奪理,為能力普受質疑的總統候選人辯護。她列名期刊論文的第一作者,卻連基本的英文寫作語法都不願意指導學生。在不務正業的同時,廖達琪受到整個體制的保護,繼續支領中山大學的全薪。
以廖達琪這種治學態度,她不可能成為我的博士生。以家長的身份,我也不願意讓子女成為廖達琪的門生。身為一位納稅人,我更不願意供養像廖達琪這樣的大學教授。
secondly中文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浪漫月巴睇2000(18)
【Sorry,我曾經迷戀Fiona的Funny。】
大題中的Fiona,自然是薛凱琪。
1.愛一個偶像,往往是愛自己的想像。
2.For Example:A.鄰家女孩——某些望落較平實的女新人,總被塑造成一類名為「鄰家女孩」的物種,如果成功,天真的受眾自然會把她想像成一個真的住喺自己隔籬、會一齊搭Lift的親切女孩——前設是你和她同樣住在公共屋邨。住在私人屋苑?冇咁親切囉。B.玉女——長髮飄飄、望落有少少出塵的女新人(曾幾何時,長髮和出塵總是迷離地被連結成一組因果關係),就自然成為「玉女」,如果成功,天真的受眾自然會把她想像成一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絕對冰清玉潔的女子。咁啱,我在90年代就曾經是這麼一個天真的男仔。我認,我好容易就愛上一個偶像,因為我實在太多想像。
3.問題來了。踏入千禧後,我已經是個在現實社會具有(工作)經驗的成年人,Why還是會輕易迷上偶像?
4.例如薛凱琪。Firstly,薛凱琪點睇都不會是鄰家女孩Absolutely——我是一個擁有居住公共屋邨多年經驗的人,在我居住多年公屋的寶貴經驗裡,從未見過一個咁鬼妹仔的Funny Girl出現在屋邨商場間港式快餐店裡——就算有,她都只是去完住在屋邨的同學屋企,And Then諗住陪同學食個Tea,點知一入到去望見個環境就不禁嗌一句「Shit!」……
5.Secondly,薛凱琪點睇也不似是玉女——Sorry,我不是指她沒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Temperament,而是我認知(或想像)的玉女,是不會——嚴格來說是Never刁蠻任性的。
6.我可以好大膽咁講,薛凱琪是千禧後最特別也最突出的女新人——而且還是成功的。她初出道那段時間,我咁啱轉做娛樂雜誌,每期阿頭點都要做一隻有關她的故仔,如果她不夠紅,根本就沒有做故仔的價值,而事實上亦只有紅的人,才能坐擁足夠的是非(記住,是非不關乎真假),作為做故仔的寶貴資源。咁當然,由始至終最重要的都是,每逢嗰期書封面上出現薛凱琪個名或個樣(仲有條頸),嗰期啲書都會去得快啲,情況非常Funny。
7.真的,撇除某些極特殊例子,從來只有具知名度的新人才會有負面新聞(冇人識?抹黑都嫌嘥時間),初出道的薛凱琪負面新聞大致如下:臭寸、工作態度唔好、恃住自己讀國際學校扮X晒鬼妹仔、唔識中文(並似乎引以為傲)——仲有,條頸太長。
8.偏偏這麼一個被加諸大量負面包袱的女孩,卻又能夠完美演繹《奇洛李維斯回信》中那個有夢的纖細女孩(偏偏她又明明不似是販賣少女情懷)。
9.真正令我迷上她的《886》。首先,我真心覺得《886》好好聽,而這首歌也成功營造了薛凱琪一種感覺——一種因為晨早站在高一點的位置而似乎把一切看透的感覺。薛凱琪沒有鄰家女孩的親切,也沒有玉女的出塵,有的是(自以為)把塵世冷眼旁觀的早熟——就連她渴望回信的對象,也不是普通一個(香港)人,而是塵世間只得一個的李洛李維斯。她的年齡她的外貌撞埋她的外在感覺,構成了一種身分的尷尬,而這種尷尬對一個還年輕(而且靚)的人來說,是迷人的。
10.但她這種早熟特質大概只適用於她的少女時代,當她真的成熟了,卻不能由一個Funny Girl進化成一位Funny Woman,當中存在了一種尷尬,但這種尷尬對一個成熟的人來說,就只是尷尬。
(原文刊於am730)
#浪漫月巴睇2000
#薛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