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食在哪裡?用核能技術管理土壤】
#土壤生態管理核技術 #落塵放射核種常用在土壤流失檢測
#nucleartechnology #nuclearenergy #food #sdgs
最近隨萊豬議題發酵,福島食品開放的爭議也蜂擁而至,「核食」兩字更是劈哩啪啦在各地被使用。但你知道嗎?除了遭受核汙...
【核食在哪裡?用核能技術管理土壤】
#土壤生態管理核技術 #落塵放射核種常用在土壤流失檢測
#nucleartechnology #nuclearenergy #food #sdgs
最近隨萊豬議題發酵,福島食品開放的爭議也蜂擁而至,「核食」兩字更是劈哩啪啦在各地被使用。但你知道嗎?除了遭受核汙染的食品外,核能科技早已經被運用在食品上,除了醫療、能源外,農業與食品加工也是核技術廣泛使用所在(當然也會產生核廢料),我想比起稱沒有受輻射汙染的福島食品核食,稱應用核科技生產的農食品核食,或許更貼切?
因此,接下來會有系列文章談論核能技術於食品的應用,從土壤管理、育苗技術到食品防腐,讓你全面了解「核食」。兩周前的12月5號是「世界土壤日」,土壤是世上九成生物的家,土內的生物群能幫助土壤儲存更多的碳,因此土壤健康也攸關氣候變遷。這方面,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提供與原子能相關的醫療技術外也略懂略懂。
IAEA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近日加入「保護土壤與土壤生物多樣性」計畫,過去IAEA就已與FAO合作,每年參與約50個技術合作項目,利用同位素和核子相關技術,投入例如改善乾旱區的土壤管理。同位素與核技術可以監測含水、土壤、養分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而優化土壤使用效率、改善土壤管理流程。自1995年迄今,來自90多國的專家均受益於IAEA的核技術支援,以下是幾個案例:
1⃣#用微生物肥料與同位素技術 提高大豆產量
位於西非的農業國貝南,土壤貧瘠地力較差,使大豆產量低落,影響國家收入。IAEA與FAO協助貝南的學者開發微生物肥料(biofertilizer),肥料內含的微生物可增加土壤的固氮能力,提高土壤生產力、刺激作物生長,並對環境無害。IAEA也提供同位素檢測法,利用氮的同位素氮15鑑定固氮率,量化農作物從大氣及土壤中捕獲多少的氮,來判斷土壤是否得到改良。結果貝南去年的大豆產量達22萬噸,是2009年的4倍。
2⃣用 #落塵放射核種 驗證傳統農法對保護地力有效性
在突尼西亞,一些肥沃區域的土地因土壤侵蝕而流失,為了防止惡化, FAO/IAEA協助突國,使用落塵放射核種中的同位素銫(Cs)137做為示踪劑(放射性標記物),測量土壤侵蝕速率,並以該技術檢驗突尼西亞傳統農法對保養土壤資源的有效程度。
3⃣利用核技術幫助農民控制水土流失
據FAO資料顯示,馬達加斯加整座島內約有1/3的土地都受土壤侵蝕而退化,除了農業受損,也衝擊島上生物多樣性。FAO/IAEA同樣使用銫137測量土壤侵蝕速率協助馬國國家核子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向馬國農民提供強化水土保持的方案。
4⃣灌溉管理可改善土壤鹽化下的農作物產量
土壤鹽化是影響土壤健康、阻礙農業永續發展的主要障礙。鹽度問題可以自然發生,也可通過如灌溉等人類活動引起,面對土壤鹽化問題,IAEA與FAO合作整理了各國透過水資源和鹽分管理來提高作物產率的方法。例如越南採用氧18同位素(δ18Osw)來識別由灌溉管理不善、導致海水入侵造成之土壤鹽度的增加,其原理是海水中的δ18Osw比例固定,若該同位素在土壤內比重上升,表示海水侵入。
土壤溼度也是研究重點:土壤含水太少會減少收成、但土壤含水太多,土內的微生物會釋出更多甲烷。中國新疆、美國德州與奧地利,便使用「宇宙中子射線感測器(Cosmic-Ray Neutron Sensor)」監測農田的土壤含水量估計值,因為水分子會吸收環境中宇宙高能粒子的能量,因此若檢測土壤中的粒子能量較低,代表土壤含水量高。
█
ℹ補充:落塵放射核種
天然存在的落塵放射核種(fallout radionuclides、簡稱FRN),例如銫137、鉛210、鈹7等,在大氣中含量非常少,因為大部分都已透過雨水沉積在地球表面,由於它們只出現在表土層,當該土層的一部分被土壤侵蝕而流失時,這些核種的濃度就降低了,故FRN可用來偵測土壤流失的程度。銫(Cs)137是最常用的FRN,但卻不是天然核種,而是一種人造放射性同位素,在1950~1960年代間,因核子試爆而釋放到環境中,可以此估計最近幾十年的土壤侵蝕率。(有趣小影片:https://reurl.cc/v1YrGy)
█參考資料:
世界土壤日IAEA新聞稿:
https://reurl.cc/k0xDKd
利用同位素技術提高農作產量:
https://reurl.cc/gmVKXR
落塵放射核種評估地力:
https://reurl.cc/8nEdm4
中子射線感測器監控土壤濕度:
https://reurl.cc/R15Avz
核技術在土壤鹽化的應用:
https://reurl.cc/Xk17n3
sdgs案例 在 林宛蓉加油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機農業與環境永續發展息息相關
宛蓉前往彰化田尾鄉菁芳園生態園區及臺南太康有機農業專區考察,期待燕巢有機農業示範園區吸取兩園區及國外農業大國成功技術,未來能朝向農業循環經濟兼具生產、行銷、教育、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功能休閒農場加值發展。
中崎有機農業專區31公頃的農場地在2008年(為縣市未合併前所規劃) 10年來有機農友在這片土地上付出不少血汗,我們知道有機蔬果生產基地,土壤需要經過轉換期到豐沃的生態體系及非常清潔的生產環境,過程中是一項艱鉅的挑戰,而中崎有機農友們用10年來的毅力耕耘創造這塊土地的生命力,耗盡資金、體力來完成實屬不簡單。
#經濟發展跟農業環境取得並存創造三贏局面,中央為農友找到相近耕作的土地,以「換地」形式,將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轉移至燕巢, 陳其邁 Chen Chi-Mai市長協力將該園區朝向多元化規劃,宛蓉也不缺席,呼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 #健康福祉,宛蓉多次在議會建言 #食農推動 #農業循環經濟 #健康飲食文化 #環境生態保護,力促永續願景。
#友善環境營造 #確實保障農友生存權益
#保護大自然生態多樣性
國外農業科技發展有許多成功案例,例如:德國是有機農業大國更是實踐者,而有機農業的發展亦帶動德國的農業循環經濟;丹麥的農業產銷也是成功案例,農業不只是單純的種植養殖,而是通過合作組織模式,將農業產業和工商形成產業鏈,從種植養殖的初級生產到產品進行深度加工,再到銷售和售後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條龍的運營模式,更直得一提的是,丹麥為培養農業人口的素質,規定欲進入農業領域的國民須接受將近15年農業教育培訓,提升素質達到國家農民是富有的代名詞。此外,以色列十多項創新農業技術戰勝水源匱乏的環境;另外,農產品輸出額僅次於美國的荷蘭,成功打造人工環境控制技術(溫濕度控制,二氧化碳補充,全天候生長,精準化),分子生物學,人工生態圈(種植副產品飼養昆蟲,畜禽魚,養殖副產品製作有機肥),精準農業(無人機,機器人巡視,除草,施肥),節水技術,育種技術,大規模人道養殖技術,食品加工與處理技術等等。
臺灣正邁向循環農業經濟、休閒農業階段,上述農業強國成功經驗值得臺灣相關單位借鏡。
參考網址:https://kknews.cc/agriculture/n6mg39g.html
sdgs案例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永續成為未來學習的重要目標,「學習」就不再只是解答課本裡的題目,而是學著解決真實世界的難題。
2030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是世界各國的發展目標,不僅各界高度關注,回到教育現場,SDGs的17個指標看似與孩子距離遙遠,如何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上都能同步展開,從實作中感受並行動?而在學習面向與課程設計上,跨領域的整合學習成為必然,那麼教學現場的老師又該如何實踐?
本集節目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不塑之課」跨領域課程團隊小P老師(鄭志鵬老師)及蔡季娟老師,分享在課堂如何結合跨領域學科學習,讓孩子從日常學習中能主動參與SDGs的實踐與學習。
#本集精彩重點
1. 台北市龍山國中「不塑之課」SDGs案例分享
2. SDGs融入彈性課程設計方法
3. 跨領域教師共備技巧大公開
4. 如何從生活中參與SDGs的實踐與學習
👂更多內容,歡迎免費訂閱收聽>> https://cplink.co/nW8aTtPl
🙏節目許願池,歡迎一起來許願>> https://reurl.cc/GdK7ov
🎙全新親子天下podcast首頁>> https://cplink.co/oXgQubqH
---
✨2021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國際年會 預約報名|https://cplink.co/UaI5Sv9u
✨親子天下九月號|https://cplink.co/ddBcoVUM
✨數位專輯搶先看|學習新常態- 線上/線下混成教與學 >>https://site.parenting.com.tw/topic/HybridLearning-434
✨延伸閱讀 |小P老師《教出科學探究力》https://cplink.co/TooXZTMY
#永續 #SDGs #2021教育創新國際年會 #跨領域整合學習 #混成學習
sdgs案例 在 翻轉教育 Flip‧Educ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永續成為未來學習的重要目標,「學習」就不再只是解答課本裡的題目,而是學著解決真實世界的難題。
2030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是世界各國的發展目標,不僅各界高度關注,回到教育現場,SDGs的17個指標看似與孩子距離遙遠,如何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上都能同步展開,從實作中感受並行動?而在學習面向與課程設計上,跨領域的整合學習成為必然,那麼教學現場的老師又該如何實踐?
本集節目邀請台北市龍山國中「不塑之課」跨領域課程團隊小P老師(鄭志鵬老師)及蔡季娟老師,分享在課堂如何結合跨領域學科學習,讓孩子從日常學習中能主動參與SDGs的實踐與學習。
#本集精彩重點
1. 台北市龍山國中「不塑之課」SDGs案例分享
2. SDGs融入彈性課程設計方法
3. 跨領域教師共備技巧大公開
4. 如何從生活中參與SDGs的實踐與學習
👂更多內容,歡迎免費訂閱收聽>> https://cplink.co/nW8aTtPl
🙏節目許願池,歡迎一起來許願>> https://reurl.cc/GdK7ov
🎙全新親子天下podcast首頁>> https://cplink.co/oXgQubqH
---
✨2021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國際年會 預約報名|https://cplink.co/UaI5Sv9u
✨親子天下九月號|https://cplink.co/ddBcoVUM
✨數位專輯搶先看|學習新常態- 線上/線下混成教與學 >>https://site.parenting.com.tw/topic/HybridLearning-434
✨延伸閱讀 |小P老師《教出科學探究力》https://cplink.co/TooXZTMY
#永續 #SDGs #2021教育創新國際年會 #跨領域整合學習 #混成學習